“咦,兄弟,够仗义,不过先说好啊,要是这分量少,那你还是自己吃得了,没得浪费了你妹妹的心意,我都瞧见了,那还是个孩子呢,可若是不少,你也别心疼,谁让你这肉多的能成土豪了呢,不打劫一下,都有点对不住咱们一路缘分。对吧!”

这也是个有趣的,不过是几句话,就和顾小麦好像拉近了不小的距离,外人瞧着只怕以为早就认识呢,当然了,顾小麦也不差,顺着那话头就说道:“成,我就当一回土豪,谁让我家是猎户出身呢,吃肉就是比旁人利索些,至于这缘分,大哥?怎么着?你家有年纪合适的妹妹?”

“哈哈哈,大铁牛,你小子,这下可吃亏了吧,差点把自家妹子给糊弄出去了。”

“去去去,你们懂啥?有肉吃,那日子能差,说不得还是我占便宜呢。对吧,妹夫!”

这就是个浑人啊!一个妹夫,就惹出一片的笑声来,就是顾小麦一时也有点傻眼,转瞬却跟着笑的捂了肚子,和这样的人同路真的是很不错。

而顾小麦到底是历练出来了,不过是几句话的功夫,不单是缓过了神,还顺带知道怎么接受别人的好意,并给予适当的回应,还带打趣的结交下了这么一帮子人,还把自己未来这一路上的好伙食给做了一个备注,这心眼多的,已经和蜂窝煤没啥区别。更不用说,这和车上的汉子们的酒肉之谊了,这一路上只怕又能得好几个人脉了。

列车在前行,回村的牛车也在前行,不管他们前行的方式如何的不同,总是在不断地往前走,就像是每一个人的人生。

第182章 又一年春

山沟沟里的日子过得十分的平淡, 外头的风雨似乎总是侵袭不到这小小的村落来, 所以时间似乎就流淌的越发的快了,似乎不过是一个转身,四季就轮转了一圈。看, 六七年的春天来了!蔓延的绿色, 清脆的鸟鸣,这已经滋养了数年的大山, 越发的郁郁葱葱。而阿米,来到这个世界也已经满了五年。

十五岁的阿米和五年前比,简直就像是换了个人一般,模样身材窈窕,面容秀丽,学业上更是已经成了高中毕业生,这绝对是附近难得的文化人了。

至于那些技能什么的,那就更是不用说了, 如今的阿米, 那可是能说英俄日德四国语言的牛人,虽然除了英语是个精通的,其他三种只能算粗通, 具体来说不过是不至于听不懂,日常能会话的水平, 可从这个时代来看,就她如今这水平,将来就是混个翻译也是有可能的。只要不荒废了去, 只要多努力加强一下,起点上就比其他人不知道高了多少。当然了,这个本事几乎没有人知道,不然这小小的山村只怕都能沸腾起来。

除了语言上的优势,其他能在这山沟沟里也拿得出手,不怕人惦记的本事还有不少,种植术和木匠手艺,在医术之后成为了中级,动手能力也好,当个小大夫也罢,这水平都算是不错的,再加上绣花的本事,缝纫的本事,酿酒,绘画,厨艺面点,可以说靠着那抽奖的大转盘,阿米如今哪怕是啥都没有了,那靠着这手艺也不愁没饭吃,将来也不用担心前程。

除了这些技能,当然零碎的其他东西也不少,或是一点子粮食,或是一点其他值钱的宝贝,可这些怎么都抵不上储物格的再次扩大,那2m一出来,阿米就差点欢呼出声。可见这东西的可贵之处。也是只有这空格大了,那藏宝贝的数量才能得到保证,阿米时不时的偷偷骑着自行车去往周边各处县城卖东西,才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对吧。

阿米这些年日子是越过越好,可这世上的事儿总是这样,喜欢在你感觉舒坦的时候来那么一下,给点苦头啥的,让人时时不忘什么叫世事无常,这不是才开春呢,阿米就收到了个不好的的消息,这大学停止招生的文件已经下来了,这高中虽然没像是原本历程中那样也被停课,可这教学课程中一小半都被改成了政治思想的内容,就是那什么学工学农的部分都比正紧的课程多些。而这样的变化不仅仅在学校里,就是其他地方也越发的明显,很多工厂甚至每个礼拜都要组织一次什么思想报告会,弄得外头气氛很是紧张。

一起读书打猎的小伙伴们早就不是早年无知的模样,一个个耳聪目明的很,再加上最亲近的几个当年也曾一起做个装神弄鬼的事儿,更是从根子上对这些事儿越发的敏感,自然下意识的就觉得不对。

而有了不好的预感,拢在一处商量一二也就免不得了,至于哪里?看看,这不是,阿米加的小院天然的就是大聚会的好场所,还能提供免费茶水点心,都不用过脑子,那腿脚自己就会跑过来。

“好在咱们当初跳级了,这折腾的再厉害也和咱们无关,反正到了六月,咱们可都毕业了。”

顾建国说这话也不觉得亏心,他可比阿米大了两岁,这会儿阿米都能毕业了,他也不过是同级,居然还说什么得亏跳级了?他跳级了吗?好吧,他跳了,就小学的时候跳了一级,还是最后一段时间,生怕让妹妹超过去,脸上不好看才死皮赖脸跟上的,好歹比寻常人家孩子早了些。

“怎么无关,有关着呢,这毕业了不要等着分配啊?我原本还想着考一考,看看自己有没有当大学生的命,这下可好,啥都不用想了,有本事也没得去,还是赶紧的找工作才是正经。”

阿灿的脸色很臭,他家他爷爷,他奶奶,他爹,他娘,每一个都是大学生,就他自己来说,他从没有想过自己不是大学生的可能,也从没有想过不读大学该怎么办!真是没想到啊,上头居然会来这么个政策,这比往日他所担心的,因为成分,因为他爹,他爷爷,被拒之门外还让人绝望,大学都没了,不招人了,那以后这求学还有地方吗?那他从小为了上大学而做的努力又算什么?

嘴上说找工作啥的,可真说起来他是动都不想动,好像整个人都变得懒散了,失去了动力了。他这样的状态,别人也不是瞎子,即使不懂他那种绝望,对于没发展继续读书,这屋子里的人一个个也能感同身受。

“怎么就不让读大学了呢?都不去上学,那以后这科学技术啥的都不要人研究了?这上头咋想的?”

秀芝虽然早早就不读书了,可到底和这些小伙伴们住的近,常常一起做活,打猎,自然也算是没被拉下,再加上还时常拿了他们的课本自学,即使不是正紧学校里学出来的,学的也不够严谨,却也比村子里其他已经放弃学业的人好了很多,不至于和小伙伴们渐渐的没话说,失去共同语言。看看,这不是,说的都在点子上,可见她这会儿有多为小伙伴们可惜。

说上头八卦,这事儿平时还真是没胆子干,可这会儿自己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侵害,伤心了的孩子们难得嘴巴毒了起来,“我觉着,该不是那大学里老师都下放了,没人教了吧?”

“不会那不靠谱吧。”

“怎么不会,你们也不想想,这读书能读的当大学老师的都是什么人?不是早年大地主大官僚家的孩子,就是外头留学回来的,这样的人不正是那些个啥革/命小将们死盯着的那些所谓成分不好的?他们一个个只顾着死盯着斗,全然不想着都斗没了,谁给上课当老师!脑子都有问题”

“都是些没有大局观的,能想到啥?斗的没了医生看病,斗的没了老师教孩子,斗的没有了科学家,工程师,这国家会成啥样?建国后辛辛苦苦努力了那么久才折腾起来的那点工业基础,那点赶上世界其他强国的希望,就快全被他们毁了!难道他们一辈子都不会生病了?难道他们的孩子都不用上学了?难道说靠着斗,靠着演讲,靠着强词夺理,是非不分就能世界第一了?下面跟着的是没脑子的,上面瞎闹腾的是全然不管不顾只要权利的,都忘了老祖宗的话了,治大国如烹小鲜。迟早都会后悔,都会遭报应。”

显然这样的吐槽很能让人发泄,阿灿说着说着,那话头就有些不对了,顾建国第一个反应过来,一把拉住了他,捂住了他的嘴,小声的说道:“这话外头可别说出去啊!这几年起起伏伏的,不太平着呢。知道你不痛快,可到底咱们没权没势的,即使知道这问题多多,也没别的法子不是。好歹想着你爷奶,想想你娘,别给他们添乱了。”

“可不是,好在我这儿地方偏,也没啥人会偷听,不然岂不是自己找麻烦?别忘了,你爷爷是为啥倒霉的。”

阿米说的更是直接,一下子点在了七寸上,让阿灿瞬间没声了,只是垂着脑袋不言不语,那模样看着就让人心里难受。阿米有心想告诉他,目前这样和前世知道的比起来,已经不知道好了多少了,最起码目前那些所谓的学习,所谓的开会,所谓的斗争,基本上都保持一定的克制,大多都采取较为斯文的对持,不像是某些资料里记录的那样,动不动来个武斗,动不动来个大□□□□,这样的形势中,人命得到了最基本的保全,就是打砸抢也不多见,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历史遗产,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为未来的重新起复保留了底蕴。

面对这样的局势阿米是满意的,是感激的,虽然她有点糊涂,不知道这事儿怎么会变成这样?怎么好像和以前的那些记录什么的差好些?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样的蝴蝶,让这一场人祸变得可控起来,也不明白这里头自己到底关联了几分。不过她更明白,只要一切朝着还算是可以接受的方向转变,那么或许这所谓的动乱其实能持续的时间会更短。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阿灿这会儿的沮丧,失落,绝望就会一扫而空。

“阿灿,这世上不是只有我们是聪明人,你应该相信,那些能成为国家领导的人都不会简单,既然这样,那么你还担心什么?政治的博弈再诡异,终究也是会有时限的。不可能一直这么下去。忍着吧,也许明天就能冬去春来呢!”

听着阿米的话,屋子里的人忍不住抬头望屋外看去,是啊,冬去春来,外头已经是三月天了,那满山的绿已经预言了未来不是吗?

第183章 工作问题

既然读书时不成了, 那么接下来自然要考虑的是工作的事儿, 要说这个时期有什么是让阿米这个后世人特别羡慕的,那就是工作分配这一点了,小学的, 初中的或许还有什么挑挑选选的招工名额限制, 可到了高中大学,这基本上就不用你自己发愁, 前头脚刚迈出校门,后脚已经进了新单位了,而且还是那种衣食住行全都管的单位,这福气真的不是一般的好。

若是机遇到了,分到个以后连下岗都不用愁的超级央企,呵呵,那可好,一辈子都不用操心了, 要是分到什么政府机关之类的, 那更是不用说。不管这外头怎么乱,只要你安分些不出头,最起码这分房啊, 过年过节的福利啊,甚至是将来的婚嫁, 孩子上学,都有一定的好处。

话说道这里那么问题也出来了,那就是既然这分配也有等级高低, 有不一样的远景,自然在分配前这一段时间那是相当的重要,若是有后台的,有人脉的,怎么也要动起来了,最好在学校给予分配前,直接过去要人,这样才保险。

看看天时,算算日子,这都已经是初春了,这会儿正是动起来的好时候。

“咋样?邱明咋说?”

这村子里大家伙儿能接触到的好单位其实真心不多,邮局算是最出挑的,自然会想到这里去,而秀芝正好去年嫁给了邱明,借着邱家两代邮局职工的身份便利倒是也能和上头搭上几句话,就想去问问,是不是有机会让自己往日的小伙伴能有个不错的单位。

是的,这个时候的邮局可不是后世那种意境落寞的带着暮气的模样,因为那绿色的大自行车,因为各种福利,这单位比一般的厂子不知道好多少去,甚至有人将邮局和铁路并列,当做了另类的政府机关,好吧,要是这么说其实也没错,这样的单位即使再不济,也摘不去国家的大帽子,可不就是政府机关的一员吗。既然是政府机关了,那这单位能不好?那可是国家干部!就是看个门,扫个地,那也能引来不少人眼红!

“工会里一个认识的人那里问了,说是今年他们确实有招人的计划,只是一共才招三个,还是最辛苦的邮递员,哦,还不是正式编制,是临时工,专门跑那些林场什么的地方,这可不是啥好工作。说来也是,咱们这个县实在是小了些,人手上自然也不会多,若不是今年那林场,牧场的人手好像有点不足,不再自己过来取信什么的,也不至于多添置临时工的岗位。倒是市里,听说这一次要招五个,其中两个还是办公室的,什么统计员?好像是这个。可惜,咱们这手实在是不够长,那边寻不到啥关系。”

秀芝人不大,今年也不过是十七岁,看着还青涩的很,可实际上呢?那就是个咯嘣脆的性子,做啥事儿都利索的很,脑子也活络,她出面去打听消息,果然效果杠杠的,不说自己这边的事儿了,就是市里的消息都不放过,可见她的人脉和交际能力,绝对和那些八卦嫂子们很说的来。

当然她这也能说是历练出来的本事了,从小和阿米一起,不时的打猎卖东西什么的,人接触的多,走动的地方也不少,自然整个人都比寻常山里姑娘机灵,等着阿米他们走出了山村,去了城里读书,虽然她最终被落下了,可到底也因为伙伴们的缘故,常去城里走动,和这些这个时代的娇子们一起行动,时间长了,受到影响自然也是理所当然的。人的见识,学识,很多时候就是一个人的胆气,一个人的脊背,自信的秀芝怎么可能不出色,怎么可能不厉害。

也因为这样,如今才有大家伙看来很不错的亲事,嫁给了自傲小学教书的邱明。你说啥?邱明家不好?那是你不会从这个时代的角度来看问题。你看啊,那一家子可是有三个吃公家饭的,小学,邮局,还有香皂厂,还都是正式编制,那么也就是说,这一家子工资妥妥的就已经有了最低保证,隔上几年还有长工资的机会,这三个一个月的一百来块是绝对有的,一年就是一千多,这一笔钱在山村里看来,就是巨款!怎么花都花不完的那种。

至于剩下的老小,如今也初中毕业,读上了高一。等着这娃子出来,就凭着这文化,最差那也一定能进个厂子,这样一来,这一家子又该是什么样的场面?这样的人家能不好?别说是别人了,就是秀芝爹,秀芝爷爷,在外头说起这门亲来都满脸堆笑,对着说亲的秀华婶,哦,就是村长爷爷家的寡媳,曲新生他娘,那是怎么看怎么顺眼。连带着和村长家关系也越发的亲近起来。

“除了邮局,咱们这县城确实没啥特别好的,那些厂子多半都是小厂,本身人手就已经够多了,其他的还能寻哪儿去?”

“供销社和百货商店咱们是不用想的,那地方本事,人脉,少一样都进不去,如今邮局也不成了,那阿米,咱们要不去学校?就在咱们县初中你看成不?虽说如今这没什么上课的事儿,可到底编制在那儿摆着,说不得那天就恢复了以往的样子呢?那样的话,这当个中学老师也是不错的。”

顾建国这话没错,若是后面的那个乱劲不在往上窜,这曲学校确实是很理想的工作,不说别的,单单是寒暑假就足够吸引人了,旱涝保收,再加上后世的补课外快,只要没出啥岔子,未来妥妥就是中等阶级的一员。只是现在?外头阴阳头什么的,确实是不多了,和她所知道的历史上的那些情况来看,怎么看怎么觉得好像这动乱被抑制了,有希望恢复正常,可心底里到底有些不安,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想了半日,也不过最终给出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咱们去寻洪教授,听听他怎么说,阿灿,你爷爷在家吧?对了,还没说,你这里怎么说?可安排好了?咱们还是吃亏了,要是想曲新生一样,去年就考大学该多好,他这都去了军校了,从此可就在没有这烦人的事儿了。即使顺着村长爷爷的心思,不让去前线那种危险的地方,只能读个后勤专业,可到底以后工作啥的那是半点事儿都不用愁了,请等着国家分配,多省事儿啊!”

明明是要问阿灿的事儿,这话题说道后头又变成了抱怨,可见这一次毕业分配啥的阿米有多揪心!当然了,这也怪不得她,后世自由择业都习惯了,可不就对这直接分配有点不感冒嘛,你说这要是分配个不喜欢的咋办?比如分到老远的林场当个通讯员,你能咋的?哭死都没用,还不带换工作的,一干就是一辈子。恩,最起码在她等到大学复招之前,这是没法子调动的。所以啊,阿米真的很操心。

村子里上高中的孩子不少,或者应该说,这几年,村中的娃子们只要不是笨的不成的,这几年都没有失学的危机,一步步的都在继续往上走,像是顾建国,像是阿灿。就是女娃,也不至于连上学都不给,最起码的小学是没有人会阻拦了,甚至有见识的,让女娃读到初中也有,单是读高中的,也就阿米一个。山里人,即使如今一家家的条件都不算差,年年打猎,种地,采药,多方齐头并进的挣钱,已经不缺那点子学费,可到底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存在。

也因为读高中的女娃就阿米一个,面对这毕业分配的大事儿,她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连个借鉴都不成。你说大伯?老实说,自打顾建国考上高中,顾大伯那兴奋劲就没有下来过,在他看来,哪怕是没有大学可以读了,这高中生也妥妥是老顾家祖坟冒烟的大场面,大学问人,足够支撑脸面了。至于工作?国家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男娃子,就该有股子闯劲,即使分的在不成,有了这股子劲,也总能混出头来,最不济这总能往上爬了当干部对吧!

顾大伯这想头有道理没?那是肯定有的,只是这样的想头在阿米这里自然是行不通的,虽然刚来的时候也吃了不少的苦,受了不少的罪,可她真没有当铁姑娘的打算,再加上还一门心思等着恢复高考的日子,所以对什么往上爬也没有什么动力,自然更想弄个轻省点的活计。

当然这样的想法对着顾大伯是没法子说的,而顾大伯也不会和要求儿子一样要求侄女,就是在他看来,女娃子,分的近一点确实更合适,所以自然由着他们自己折腾,心下还琢磨实在不成让阿米会村子教书呢!可见顾大伯对阿米这么一个女娃外出工作的要求有多低。

“我爷爷也正寻摸我的事儿呢,也不知道咋想的,估计是想把我也弄到什么气象局,天文台去,来个代代相传。阿米,这样的地方你愿意去吗?你要是不嫌荒凉,这倒是个不错的去处。”

言辞间,阿灿带着几分期待,说话也带着几分肯定,不用说,只怕阿米还没想到的时候,人家阿灿就已经再为阿米寻摸了,这样的心思…恩,在阿米看来,那是相当的够义气,只是天文台?这地方她真的没啥概念啊!工作也不知道忙乎不?她真的很想得个清闲工作。好有足够的时间挣私房钱,关键时刻能有功夫复习功课啥的!

第184章 关系网和工作

说起天文台的工作, 这事儿还要从洪教授说起, 前面也说了,这洪教授从解/放前就一直是有名的气象学,天文学家, 而当时这种专业并不被重视, 所以大半的时候,都是在教书育人中度过, 不管是学校的学生,还是自己收留的孤儿等等,都很是用心。那个时候即使战乱不休,可到底千百年传承未断,人文风气依旧,尊师重道什么的,真的很讲究。特别是那种开过小灶的贴心弟子,那真是一个亲啊, 孝顺啊, 走出去说那是父子,估计都不带怀疑的,而这样的事儿, 洪教授一做就是多年,这样一算说一句桃李满天下也不为过。

到了现如今, 虽然说因为政治风波诡异的缘故,很多弟子学生出于自保的缘故,不能站出来味洪教授争取点啥, 甚至为了保护好自家的老婆孩子等不受牵连,早早就断了联系,都不敢让人知道,他们还能和下放人员扯上。可到底这师生之情未断,再加上关键时刻未能站在老师身后,为老师伸冤雪耻,他们早就已经自觉亏欠良多。在这样的情况,难得有那么点机会,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多出点力,帮上一把,稍稍出点力减缓些自己的歉疚之情,那是一点隔楞都不会有。

若非如此,当初阿灿母子也不会落户落得那么利索了。而时间到了如今,虽然外头风声依然不怎么样,那些因为早年家中富裕或者本人被称为学术专家而饱受欺辱的人也基本还没看到平反的希望,可正式因为波动的厉害,一些有见识的倒是从中品味出了不一样的味道来,感觉到了反击力量的持续增强。

看到了希望之后,这些以往不敢过来联系的学生们忙不迭的递了消息过来,想要帮助洪教授夫妻重返京城,恢复名誉。这里头有几分是真的担心老师,先生日子太过清苦,想要帮忙!有几分是为了遮掩以前的不管不顾,全做不知,这是没法子分辨的,洪教授也没有去分辨的意思,难得糊涂嘛。

只是不管这些学生怎么说,洪教授却一点都没有就此回京的意思,不知是被伤了心,还是对外面的波折不看好,怕再次折腾,反正这些学生一个都没得逞。这事儿没干成,虽然感觉很遗憾,可到底有一点还是值得欣慰的,那就是好些人脉关系已经重新被捡了起来。这种改变,就是阿灿也看的很清楚,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阿灿说什么要将阿米一并带到天文台,说的那么的自然。

按照这个年头的识字率来看,按照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来看,按照这个时期的文理课知识分子比例来看,这气象也好,天文也罢,在这个领域里,洪教授的牌子实在是太牛太牛,专业领域里估计光是他的学生啥的能占了所有科研人员中的三成。你说,这样的人脉关照个人有多容易?也因为这样,阿灿那口气大的,很有些不符合往日他的形象。

阿米对阿灿说的到是没怎么觉得不对,早在当年,她其实心里已经知道,这一家子等着一切尘埃落定,必定不凡,所以不觉得阿灿说的有啥出格,只在那里细细的想着阿灿说的单位是否合适,甚至还带着几分挑拣的心思,简直有点不像是那些个一门心思往好单位跑,当个领工资大人的高中生。

倒是其他几个,一个个有点傻眼,觉得这世界变得有些快,他们都有些听不懂了。往日需要被同情的阿灿,啥时候手这么长,关系那么牛掰了?

“阿灿啊,这气象局好像是在市里吧,听说那单位挺神秘的,万事不管,就管刮风下雨,和以前那啥,龙王爷一样的活儿,这你也能搭上?”

顾建国即使已经这么大了,偶尔的不着调还是那么明显,这话一出,所以人都想笑,什么叫和龙王爷一个活,气象局怎么厉害好像也不至于能行云布雨吧。再说了,那龙王什么的,不是都被定位为封建迷信了嘛,怎么还大大咧咧的往外说,这人的嘴,怎么就不知道把门呢。

“行了啊,好歹都这么大了,怎么还这样,啥都往外说,这要是让人听到了,还不得又惹乱子?”

秀芝是个女孩子,心也细些,说话间还看了阿灿一眼,要她说,这阿灿能想着给阿米寻单位,那是他和阿米要好,愿意替阿米跑人情,这已经很不容易,很见情的事儿了,咋还能大大咧咧的问人家这寻人送礼的事儿?那也太不讲究了。所以第一时间就把话题扯开,不想着顾建国偶尔脑抽的时候,还真是有点让人牙痒痒的憋屈,好容易扯到了外头的事儿上,这小子还能再扯回来。

“没事儿,这不是在阿米家嘛,还是在村子里,咱们说话谁知道?瞎操心!对了,阿灿你还没说呢,你这真能寻到关系?若是这样,你看我寻那个单位好?;老实说,若是真有好的,我是不想去县初中的,那些学生太闹腾,不好生上学的话,那当个老师,怎么看也是个混日子的模样,没啥出息了。”

没看出来,这家伙还有追求?不过你这是不是太不客气了?秀芝觉得顾建国今儿,简直就是把脸揣兜里出门的。不然说不出这话来,可也怪了,他这么说,那阿灿怎么还乐呵呵的,没有半点生气呢?

“你不说我也是要问你的,我爷爷说,你这性子去弯弯绕绕的地方,很容易把自己绕晕,所以寻单位的时候也要注意,尽量选人员不多,纷争不多的地方,爷爷也帮你看了,说是统计局或者档案局都不错,虽然是国家部门,可这两个地方一天到晚不是和数字打交道,就是和一堆档案袋发呆,人员少,事儿也不多,关键是是非也少,还啥时候都必不可少,这么算最不容易出事儿。唯一不好的是,这两个地方是十足的清水衙门,福利啥的永远都是政府部门的最后一个。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恩,可以回去问问顾大伯。”

这咋说的?这是真的连顾建国这臭小子的事儿都一并办好了?还是随便挑的那种?这一次连着秀芝都觉得眼红了,阿灿家到底有多少关系啊,这么厉害?果然当年家里大人说的没错,这既是下放了,这些人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手眼比寻常不知道大了多少去。

回过头,在看看阿米,秀芝忍不住伸手拉了拉她的衣袖,示意她说话,生怕把这好事儿给错过了。那什么统计局,什么档案局,既然有两个,那一个给阿米去也是不错的。在她看来,这是政府部门,那是比任何单位都好,一进去那可就成了国家干部了!以后说不得就是官了!哪里是其他地方能比的!

谁想,还没等她也发表一下意见,阿米就已经转头对着阿灿说道:“我觉着还是离着山近便点的地方待着舒服,气象站什么的就不错,你帮忙看看,有附近的不?我家就我一个,我要式走远了,这家咋办?我觉着离着家近点比较安心。”

“阿米,你,你难不成一辈子都不想离开大山了?”

秀芝觉得自己有点傻眼,觉得都有点看不懂自己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的心思了,那样的国家政府部门似乎在她眼里什么都不是,怎么就认准了大山了呢!世世代代在这山里难道还没过够?虽然这里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可她怎么就不羡慕山外那繁华的世界?有这样跳出大山的机会,居然还能这样推开,这在秀芝看来,实在是有点傻啊!

知道秀芝是关心自己,是为自己好,就是顾建国,那也是一脸的慎重,一脸的询问,显然都想知道自己的想法,都在替自己担心。所以,阿米难得也解释了起来,对着屋子里这几个最亲近的伙伴说道:“我是这么想的,这大学不让上了,如今是说的热闹,可这国家不可能不需要人才了,不可能不要科学家,不要高级知识分子了,若是这样,那以后这建设国家,赶超帝/国主义科学技术的事儿怎么办?就是为了培养点高级人才,那大学也不可能一直这么关着,所以啊,我觉着咱们不能把书给放下了,索性寻个清闲的单位先干着,好继续复习功课,登上五年十年的,若是还没希望,那咱们在想法子慢慢调整也来的及。可若是真让咱们等着了,那咱们很可能就是这动荡后第一批大学生,那时候啥单位不是可着咱们挑?”

这一番话一出口,不说秀芝和顾建国满脸的震惊,深深的思索,就是阿灿也对阿米这个想头很是意外。可也不得不说说,这想法确实很有道理,也确实有不小的可行性。有鉴于此,阿灿看着阿米的眼神也越发的炙热起来,还有种莫名的骄傲,让他背脊都微微挺直了几分。

秀芝一个侧身,正想和边上的人商讨一下阿米说的可能性,不想正好看到了阿灿看向阿米的眼神,就那么一眼,她好像一下子解开了什么迷雾一般,眼睛瞬间发亮,那个兴奋劲啊!脸都红了,手都抖了,眼睛都能当灯泡了!

明明还不满二十岁,你说这秀芝的八卦劲头到底是怎么来的?实在是说不清道不明,甚至还下意识的知道找同盟,伸手将顾建国的袖子给扯的差点拉下一块来。当然她这举动自然也是有效的,顾建国又不是木头人,也不是傻子,只要顺着秀芝那激动的眼神一瞄!呵呵!所以喽,某些人的小心思,就在这么一瞬,因为他自己的不注意,直接曝光了。

第185章 落定

十五岁的阿米, 十六岁的阿灿, 这样的年级,在众人的眼中还是个孩子,而在伙伴们眼里却不是这样, 他们就是他们自己, 能为自己未来做主的自己,所以当阿米和阿灿在说起未来的选择时, 并没有觉得他们的思考有什么问题,甚至因为阿米的话,秀芝也好,顾建国也罢,都忍不住跟着她的思路去想,去为自己的未来制定计划。

“若是这样,阿米,你高中课本可以借给我嘛?我回家后也跟着学学, 若是真的有这样的机会, 那我也能试试,不仅是我,就是邱明也可以, 还有几年的时间,我们应该能攒下一点钱, 那样的话,即使将来上学了,也能保证日子能过下去。”

秀芝对于自己没能跟上同伴们的脚步上高中, 一直都很有些遗憾,以前她的命运是家长们做的决定,如今她有了自己的家,也许她也能试着自己掌控命运,而不是照着如今一成不变的轨迹继续,就是邱明,就她所了解的,也一样有这样的渴望,毕竟当初初中毕业就辍学有太多的原因,家庭负担是最重要的,可若是几年后就不一样了,家里的兄弟那个时候都该是成人呢,能负担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不用他一个人撑着一个家,那样的话,若是能重新回到学校,做个新的决定应该相对容易些。

想到这个,秀芝的眼睛都在发亮,至于顾建国那更是没的说,他眨巴一下眼睛,随即也说到:“我爹都说,自打让我当个好哥哥,如今越发的像样了,咱家几辈子贫农,如今居然出了个高中生,成了知识分子,半夜都能偷笑,若是我跟着你们学,将来有那么成为大学生的一天,我爹估计都能去祖坟上看看,是不是冒烟了。”

这话说的,所有人都笑了。阿灿更是走过去搂住了顾建国的肩膀,低声问道:“那当初你考上高中的时候你爹就没去看看?我觉得就你当初小学时候学习的那个费劲模样,能考上高中都该普天同庆了。”

明明是玩笑话,可不想顾建国却忍不住尴尬了起来,让其他人看着都有些惊奇,逗了半天,顾建国才说出了缘由:“那啥,其实当时我爹真想去来着,那不是正好风声紧嘛,地方又远,所以就没去,不过我听我妈说,我爹好几天都在我爷爷坟堆边转圈来着,估计心里是这么想的。”

“哈哈哈。”

“笑什么笑,阿灿,我告诉你啊,你可不能这样,你这会儿可是该好好想想,怎么讨好我爹。”

这话很突兀,把阿灿瞬间说的有点傻眼,可转头看到顾建国挤眉弄眼的看着他,眼角还不时的往阿米那边瞄,瞬间就知道了缘由,那脸刷的一下就红了,小心翼翼的往阿米那边看了一眼,发现她没注意,这才偷偷的松了口气,可转头又有些沮丧,感觉心里有点空落落的。

顾建国凑到了阿灿的身边,小声的说到:“别看了,你那眼神也能太明显了,就是秀芝都看出来了,我说兄弟,我妹妹才十五岁,就是在怎么像是个大人,没到十六,我爹要知道了,都能打断了你的腿。说不定还会怀疑你小子那么些年都没安好心,不过这事儿从我这儿来说,我是没意见的,毕竟,嘻嘻,你要真是有心,那我可就是大舅子了,这感觉挺不错。”

因为当舅哥感觉不错,就能把妹妹给送出去,这话听着就不靠谱,虽然阿灿挺高兴自己对阿米的心有人认同,有人支持,可转头从阿米的角度来想,又觉得有这么一个堂哥,实在是挺无语,不由狠狠地看了顾建国好几眼。真是复杂的心思。

四人小组的会议开过之后,几个人都行动起来,顾建国最终还是去了县城的初中当老师,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基础不如其他两个伙伴,要是换个工作,未必能保证几年后自己还能保持如今的状态,这样的话,即使有机会,也未必能考上,还不如就去学校,好歹有那么个环境,让他能不断巩固知识,在一个,如今的学校,即使风头在怎么不对,好像也少了几分原本的疯狂,那些老师们受到的冲击也不大,有了贫下中农出身保护的他,应该能过的不错,还有寒暑假什么的可以放松,回山上该打猎打猎,该挣钱挣钱,实在是很划算。

至于阿米和阿灿,则真的选择了气象站,一个当观察员,一个当统计员,嗯,或者说跑腿打杂的!唯一出乎阿灿预料的是,他去了山里,而阿米则是在县里,这让他感觉有点失落,几年的相伴,已经习惯了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这会儿一个个分开,各自去新的地方,让他很有些不习惯。

可这也是没法子,因为爷爷和他说了,毕竟家里的帽子还没摘,为了避开不必要的麻烦,也为了能让你阿灿不至于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所以只能安排到没什么人关注的山上。那里总计在七八个人,工作环境也好,工作的内容也罢,都简单,单纯,不用担心什么人为了莫名其妙的理由下绊子,捅刀子,适合阿灿度过初入社会的懵懂期。等着熬上几年,再有了经验,有了自己的人脉,到时候想调动也简单。同时也有足够安静的环境,让阿灿继续学业。

他和阿米毕竟是不一样的,有两个教授级别的家长,自然对他的要求很高,除了学校的功课,还有许多别的课程,从语言的学习,到其他各项知识,可以说老两口已经将阿灿当成了他们知识的传承者,恨不能将所有知道的都教给他,特别是近一年外面的局势眼看着有了些许转变以后,洪教授对阿灿的教育更是上心,这也造成阿灿时间上的紧迫。

至于阿米?县里有气象站联络点,这是附近大山里各个观测点汇总数据的地方,工作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统计数据后上报给省城,以方便做地区性的数据回笼。虽然这个联络点人员不多,地方很小,只是再政府大院后头占了一个不大的院子,也分外的不惹人注意,可不得不说,这真是个不错的工作。

离着家不远,工资待遇中等,还退可守,进可攻,不管未来阿米做什么样的决定,都能保证不会受到太大的外界压力。从这个安排上可见洪教授的用心。也能看出老人对阿米他们有心继续学习的支持。不过要说这里头有没有阿灿的原因?真不好说,大家多知道,高级知识分子的老人,通常来说,老狐狸的比例很高!你能保证他没有火眼金睛的看到阿灿那小子的某些眼神?

工作的问题在高中毕业前夕,就已经尘埃落定,这让不少人都松了口气,就是大伯也很满意,对自己有了个在县城工作的儿子,觉得很长脸,另一边,阿米也将自己的新消息送到了远在西北的顾小麦的手里。

“哥哥,我的工作问题已经有了结果,就在县城,气象站联络处当个数据统计员,我很高兴,那里离着家很近,休息的时候就能回去,真好,哥哥,你呢?你最近好吗?你已经二十二岁了,什么时候带个嫂子回来?大伯娘说,下次你回来一定要是还没有对象,就准备给你找人相亲了…”

看着信,顾小麦的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宿舍门正开着,走进来的战友看到他这个样子,也跟着笑起来,“你妹妹的信?怎么样?不是说高中要毕业了嘛?工作分配好了?”

“嗯,在气象站,当统计员。”

顾小麦将手里的信小心的重新折叠起来,塞回到信封里,说起话来带着一股子骄傲。他的妹妹,才十五岁,就已经是国家单位的工作人员了,还是这样听着就知道很不错的职位,多让人羡慕骄傲。

果然,那个战友的表情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你妹才十五吧,我记得你说过,是跳级上学的,这样小,人家气象局居然也要?这么说你妹妹成绩很好?”

“这是不能考大学了,不然我妹妹一定能上,那脑子不是我说,我们家最聪明的就是她了,学什么都快。”

说起妹妹,顾小麦这个妹控除了骄傲还是骄傲,在她看来,她妹妹就是这世界上最本事的女孩子,没有之一。显然,这个战友也知道他这个习惯,所以也没有在意他这让人牙疼的语气,相反倒是忍不住调侃了顾小麦一把。

“要真是那样,小麦啊,你可要努力了,这样一个有本事的妹妹,你这哥哥当的可就压力大的很呢。”

这话说的很在理,要是以前,估计顾小麦一定会脸色一变,然后忍不住想怎么才能赶上去,可今天却不一样,他只是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然后微微垂头,将手里的信放到抽屉里锁好,然后微微挺直了背脊,说到:“那是,我一定也能很厉害,不然可没脸见妹妹。”

这又是啥情况?

第186章 小麦上学

要求进步这事儿不是什么人的专利, 而是所有人都有机会的, 比如顾小麦同志,就很不错。部队里待了这么些年,不单是给部队送上了简易弩的趁手武器, 让驻扎在偏远地带的部队在不浪费子弹的情况下, 都能有法子打猎吃肉,改善伙食。还送上了家传的香皂方子, 让部队后勤多了一项紧俏物资自力更生的典型,节约了国家资源,丰富了后勤供给,这都是实打实的功劳。再加上这几年的工作评定上也全在优等。这样的好同志那就要多给点上进的机会,不然岂不是寒了战士们的心嘛。

看看,这么充分的理由,你肯定猜到了,是的, 我们的顾小麦同志长期的好表现, 加上一年四季不间断的礼尚往来,大方义气,终于获得了最好的收获, 在阿米高中毕业的这一年,也顺利的被推荐上了军校, 成了一名军校大学生。

啥?大学不招了?那是高中生没法子高考了,却不是说真的一个学生都没有了,这不是还能有工农兵推荐上学的政策嘛, 怎么可能没人?只是这个推荐上学…这其实是一种社会倒退,两汉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造成了世家大族的庞大,举荐制度让人才流动成为奢望,士庶等级让多少有才之士扼腕,隋唐用了多少年,多少鲜血才捧出了科举制度?

即使这科举未必真的做到了人人平等,未必真的适应如今的年代,可到底这一种用公平考试来作为选拔手段的方式,已经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认可,是人们心中目前最公平公正的方式。谁能想到,不过是几年,突如其来的,这一种选拔尽然成为了被摒弃的一方,倒是千百年前的举荐制度,重新复活了?虽然说顾小麦是沾便宜的一方,阿米为顾小麦能有这样的机会而高兴,可面对这样的形势却笑不出来。

“不是考出来的,将来我哥即使出来了,会不会让人觉得,低人一头?若是那样岂不是要受委屈了?我哥在部队可没拉下学习,几年了,就是靠着自己考,那也一样能考上好学校的,这一来,功夫都白费了。”

“不是没得考了嘛,那不靠着推荐,咋上学?再说了,能上学,哪有浪费的,基础好,那说不得能多学点别的呢!你不是说那学校还能有啥辅修啥的?哦,就是学两三门功课的那种,要是小麦哥比别人学的快,那要我说只有占便宜的份,一样的时间能多干多少事儿啊。”

秀芝的观点更实在,再她眼里,在没得考的情况下,能去那就是捡便宜了,是福分到了,哪有什么功夫管以后人怎么想啊,他哥来信都说了,这部队,那就是个靠着拳头讲道理的地方,只要自己本事大,就不用费那些弯弯绕绕的脑子。

“就是,不管咋说,小麦哥总是成了大学生,军校生,这可是咱们村头一个,以后的前途想也知道,一定好的很,说不得就能当个将军啥的,要是那样,咱们村这可就牛气的狠了,附近那个村子不得抬着头看咱们?一会儿告诉了我爹,那肯定能乐坏了。”

顾建国可能是脑子简单,从阿米嘴里知道这一消息之后,那反应真的,除了高兴,骄傲,得瑟,好像没啥能烦到他的事儿了。和阿米那是一点都不一样,不过他说的也不错,到底这是喜事儿,按照后世来看,这些被推荐的虽然大体上确实基础差了些,能学到本事的人少了些,可也不是没有人出息的,这样说起来,也一样因人而异,不能因为这是推荐的就感觉不值钱。要知道即使是在后世,那样的大环境下,也一样每年保持着一些推荐名额,可见这其实也是军队里特有的一种提拔方式,不能和社会上的其他学校比较。

这样一想,阿米到觉得自己最初的想头有些矫情了,忙跟着点头,笑嘻嘻的说道:“你们说的没错,咱们已经是占便宜了,说到底,要是能有这样的机会到我头上,我估计也一样乐呵呵的很,管什么考的,什么推荐的,反正立马就去。也就是这会儿已经夺不走了,我这才得寸进尺的想头全来了,还讲究啥名分高低了,有这功夫,还不如赶紧给哥准备东西呢,你们说,这上大学要带点啥好?”

这下可问懵了他们了,大家伙儿全没有经验啊!好在他们这儿别的没有,大学教授还是有的,赶紧的,去阿灿家吧。

“军校?小麦真是个争气的孩子,能得到这个机会不容易啊!知道是哪个学校不?在哪个省?什么专业?几年制的?”

听说了阿米家这个大喜事儿,洪教授也很高兴,不过这问出的问题也太专业了,他们怎么说?目前阿米也就知道个学校名和专业,其他的还真是不清楚,更不用说和他们这次过来问询的事儿了,那是根本不搭嘎啊!

“老师,我哥只和我说是***军事学院,是什么后勤工程专业,三年制,别的我都不知道呢,这到底专业咋分的,这学校在哪儿,我都不大清楚,咱们不说这个,反正这学校是哪一个,专业是哪一种,目前那都没咱们说话的份,就是我哥自己也没做主的本事,都得看上级怎么安排,所以啊,这事儿咱们就不管了,如今我这着急的是,我哥要去学校了,我该给他准备点啥?老师,这事儿除了问您,我可就再也寻不到问的地方了。”

阿米估计是急了,这说话说得那个快啊,和打机关枪一样了,听的所有人都有点呆住了,等着他说完,人洪教授还没有接话呢,顾建国先开口了,一张嘴就是讨打的话。

“唉呀妈呀,阿米啊,我咋从来不知道你这嘴皮子这么利索呢?这话说的快啊,上下嘴皮子都能冒烟了!我觉着…”

阿灿的伸手较快,趁着后面的话还没出口,赶紧的吧顾建国的嘴给捂上了,你这要作死,好歹也寻个没大人的地方,你这样不是给我们寻麻烦嘛,等着阿米上火了,你说我们怎么帮?打岔都不容易!

洪教授也是从小看着他们长大的,这几个感情好,能闹腾那是早就知道了,也不在意他们这些个小动作,只是拉着阿米坐下,让阿灿给阿米端了碗白开水,这才说到:“你啊,不用着急,这军校比其他的学校好,最起码这衣服鞋袜,铺盖都不用操心,都是统一由后勤部给的,家里啥都不用带,就和小麦当兵时候一样,要说有啥不一样的,那就是这学校到底是学校,总有寒暑假,即使学校安排点啥任务,基本也不可能让小麦连一次回来的机会都没有,再不成你也能去探亲对吧,倒是你说的三年制,这个可惜了,一般这三年的专业都浅了点,你和小麦说,要是能弄到四年五年的那种专业,就想法子换,别看这会儿可能学的时间长了,耽搁了毕业分配,升职什么的好处,咱们要看长远些,越是学的时间长的专业,那就越是没几个人可以替代,将来回去了,有了好机会,也能不怕人抢饭碗。”

看,到底是眼光不一样,阿米就没想到这一点,这会儿别人不知道,阿米可是知道的,后世可是有过百万大裁军的事儿的,若是自家这个哥哥能在这关键时刻前守住专业性十足的岗位,那不用说,到时候只有裁别人的份,甚至有可能在这之后,因为一些部队的合并啥的,往上自傲升一升呢。啥叫人老成精?这就是啊!比前后眼都厉害。

“哎,我听老师的,给我哥回信的时候就这么说,咱们不怕耽搁时间,好容易上大学了,怎么也要多学几年,把我那份一起给学了才好呢,不然岂不是亏的慌?”

这一说大家都笑了,只是这笑声里多少都带着几分遗憾,这些孩子,从考上高中开始就期盼着高考,期盼着能去上大学,可惜,这梦碎了!好在总算还有点藉慰,终于有那么一个身边的人得到了这样的幸运。

“我听说学军医的时间最长,让小麦哥去学这个。”

“那专业也差太远了吧,听说医院和部队不是一个系统的。”

“那学啥?当兵的除了打枪打炮开飞机,哦,还有小麦哥他们的啥工兵部队,还能有啥?”

“你问我?我咋知道?估计挺多的吧,以前不是还有啥电报兵,啥电话兵嘛,这就好几个了吧。啊呀,这个小麦哥自己估计都不清楚,不成去了学校在换呗。”

“你还别说,秀芝这法子还真是可行,到学校换专业,只要老师觉得行那就行。”

“那咱们到底要准备啥给他寄?”

“寄吃的总不会错。”

“这个倒是不错。”

“也不知道啥时候去学校,咱们这准备的东西该往哪儿寄?别寄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