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初看得清楚,淡淡地道:“傅姑娘好似是觉着本王说得不对。”

傅丛生怕明珠倔性子直接和他对上,忙打圆场道:“她年纪虽小,却是懂事的,谁对她好,谁对她不好,她都知道。殿下指点她,她哪会不知好歹?”

明珠本来已经准备讥讽这爱管闲事又多嘴的人两句了,话到口边又给傅丛的话堵了回去,父亲千方百计地维护她,决计不肯说她一句不好,她又怎么忍心让他失望?便干干一笑,违心地道:“父亲说得是,我虽然愚昧顽劣,这些事也是懂得的,多谢殿下指点,受教了。”

宇文初目光灼灼:“我自来听说傅姑娘是个口直心快之人,没想到也是个口是心非的。”

明珠刚压下去的那口气又被挑了起来,不羁地直视着宇文初道:“英王殿下是来找茬的吗?”

“明珠,不得无礼!”傅丛匆忙阻止,宇文初却全不在意地笑了笑:“本王是奉旨前来查案的,不是来找茬的。不知傅姑娘何故会对本王生了如许误会?”

明珠觉得这人真是每见一次就能刷新一次她对他的痛恨厌憎之情,奈何被傅丛严厉的目光压得不敢作乱,就只能气呼呼地道:“若不是,那就更好了。既然殿下是来查案的,想问什么就问吧,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就不要拿出来耽搁殿下了。”

“你的意思是说本王多管闲事?”宇文初闲闲地往椅子靠背上一靠,眼里露出几分猫捉老鼠的促狭来。

第49章 第一个

明珠生气地看向傅丛:“爹爹!英王殿下果真奉旨来查案的吗?女儿瞧着怎么不像?”

“放肆!”傅丛色厉内荏地瞪了明珠一眼,转头对着宇文初笑道:“小女顽劣,让殿下见笑了,还望殿下大人大量,莫与她计较。”

宇文初这才真的笑了:“傅相莫放在心上,本王只是……”顿了顿,低头再一笑,凉凉地道:“听说傅姑娘病重卧床起不来身,如今瞧着却是生龙活虎、精神抖擞的模样,看来传言不可信。”

他是要对她不利么?明珠心里一下子揪紧了,求助地看向傅明正,试图从他那里得到点有用的提示,却见傅明正不悦地皱着眉头,双目直视着傅丛,也是有些想不通的模样,就又跟着去看傅丛。

傅丛半点不见惊慌,老神在在地对着宇文初一拱手:“殿下乃是仁厚之人,应当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老臣一生只得这样一个女儿,爱逾性命,舍不得她受苦受罪,更不肯把她送给虎狼磋磨。那人居心叵测,挟刀闯入,无所不用其极,丝毫不顾体面道义,这样的人,怎能托付终身?只要能求得女儿平安顺遂,老臣宁愿后退一步。”

宇文初定定地看了傅丛片刻,垂下眼帘,淡淡地道:“傅相爱女心切,令人动容。奈何,临安王也是本王的同胞手足,更何况这事儿闹得宗室里十分不服,总要有个能信服人的说法才是。”

傅丛一笑:“殿下只管秉公而行,将实情禀告给两宫太后和皇上即可。”

宇文初也笑:“本王奉旨而来,当然是要查得实情的。”

明珠听他二人在那里一来一往的,隐隐觉得两人话里有话,却又听不太明白,正皱着眉头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的,突然听见宇文初道:“如此,还请闲杂人等回避,本王要向当日涉案人员问询案情。”说完,那目光便闲闲地往她面上一瞟,明珠才觉得不好,就听他说:“第一个,就从傅姑娘开始问吧。还请傅相和傅四公子暂时退避一下。”

明珠见他居然要把自己的父兄都弄走,忍不住有些发急:“爹,四哥……”

宇文初淡淡地道:“怎么,傅姑娘舍不得令尊令兄?又或是担心与本王独处一室,本王会对你不利?”

傅丛就朝明珠摇摇手:“这是问案的规矩,我与你四哥若是不曾参与其中倒也可以旁听,既然参与了,就要避嫌,以免串供。”说完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领着傅明正和其他下人退出去了。

明珠没有办法,只好挺胸抬头地站直了等宇文初问话。有什么了不起的,她又不是没单独和他见过面,那时候还是在他的地盘上,深更半夜的呢,这是在她的家里,她的父兄就在外头守着的,她怕什么?

天青色的窗纱里吹进些暖暖的风来,将水晶帘子吹得清脆作响,屋子里淡淡的百合香掺杂着苦苦的药味儿,形成一种说不出的别样滋味。宇文初沉默地端坐在上首,垂眸看着站在下首的明珠。

她大抵是在屋子里关得久了些,肤色比之玉皇阁时白皙了许多,被天青色的纱窗反射出的淡淡青光衬着,显得肤色白皙如玉,发如鸦羽,两弯天生弯得如同新月一样的眉毛不描自翠,嘴唇淡淡一点樱粉色,又嫩又润泽。唯独那双眼尾微微上翘的桃花眼里满是倨傲不耐之色,她不喜欢他,甚至有些厌烦,巴不得他赶紧问完话,赶紧走人。

宇文初凉凉一笑:“还请傅姑娘把当日的情形一一说来,休要隐瞒,休要添改。”

明珠有些不高兴:“我是满嘴谎言的人吗?”

他不答,唇角却露出个微微有些讥诮的笑容。

明珠憋气不已,有些恨恨地道:“殿下是知道前因后果的,我瞒你也没什么意思,添油加醋什么的更不是我的风格。只是,你当初在玉皇阁时曾经说过要助我一臂之力,你还记得这话么?”

宇文初不置可否,淡淡道:“先说来听听。”

想着是一回事,说起来却又是另外一回事,特别是当着这么个陌生的,明知他不喜欢自己的年轻男人说起这种事来总是有些尴尬。明珠红着脸,眼睛望着窗外,声音小得不能再小:“那把匕首的确是我早年送他的,是我二哥花了许多精力才寻来的,很珍贵,我送了他,他平日也不见珍惜,那天突然带了来,先是问我还记得这匕首不,然后就问我为什么要悔婚,见我不肯改主意,他就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将那匕首用力往他肚子上戳,还大声喊救命……我给吓坏了……”

刚想弱兮兮地装个可怜相出来,就听宇文初冷冷地道:“为什么要送他匕首?那么多的奇珍异宝不能送,非得要送他这个?”

明珠被他打断,就忘了扮可怜,自嘲道:“说来是我愚钝孩子气,自先帝爷去后,我总觉得他常被人欺负可怜得很,就想送他这样一件东西防身,又想告诉他……”送匕首的时候,她想和宇文佑说,“你看这匕首,貌不惊人,藏身鞘中,谁也不知道它的厉害之处,可是一旦出鞘,就是稀世名兵,锐不可挡。”

他不耐烦听,却果然就如她这句话一般,表面狂傲实则隐忍,等到机会合适便出鞘一击,刺得她心碎魂飞,恨不当初,生不如死。明珠笑了笑,偏偏头,看着窗外层层叠叠的绿意轻声道:“不提也罢,总之是我一厢情愿,年少轻狂,无知可笑罢了。”半晌听不见宇文初的声音,转头看过去,只见他目光沉沉地看着自己,那神情深不可测,由不得有些不安,出声询问:“殿下?”

宇文初并不收回目光,沉声问道:“你既然心里还挂着他,何故非要将事情弄到这个地步?难道你不知道,这一闹,便再不能回头了吗?”

明珠不屑一笑,唇角眉梢都带出些戾气来:“谁说我心里还挂着他?我这人,喜欢的时候就是不顾一切也要喜欢,不喜欢了也不能委屈我自己的。”见他若有所思,便道:“殿下是否也要说我骄纵任性不讲理?没关系的,我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我不耐烦骗人。”

第50章 为什么?

“你是有些骄纵任性不讲理。不过不肯在这种事上骗人倒也不是全然不好。要过一辈子的人,怎能马虎将就?”宇文初的语气突然温和起来,“你所伤心的,不过是他不喜欢你而已。当初他在玉皇观里时曾向我问计求生,我给了他两个建议,只要他肯后退一步,也不能闹到这个两败俱伤的地步。他却不听,非要折腾这许多,兴许……”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明珠,轻声道:“兴许他心里也是喜欢你的,只是不自知而已,人生难得遇到一个真正喜欢的人,你就不想再给他一次机会吗?否则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永远都悔不来的。”

宇文佑喜欢她而不自知?再给他一次机会他就会爱上她?她早吃够这其中的苦头了,早就用一辈子的光阴和苦楚去等了一遭,最后所得全都是后悔和血泪。明珠大笑出声,笑得眼角有泪,宇文初微微皱了眉头看着她,神色间多有疑问,却全无不耐之意。

明珠笑够了,翘起手指轻轻拭去眼角的泪光,有些猖狂地道:“所以英王殿下其实是替您的好弟弟做说客来的?”咬了牙,一字一句地道:“那就趁早告诉他,让他死了这条心!我便是死了,也不会再看上他!他若硬要赖着结亲,小心我迟早弄死他!”

宇文初轻轻叹了口气:“孩子气了,这话不要让别人听见,不然这次的事情就会有另一种说法。”

“我说什么了吗?我什么都没说。你们可是兄弟,你不能帮着他说话的,不然就是包庇!”明珠狡黠地否认,想到他之前和傅丛的眉来眼去、你来我往,就大着胆子看过去,轻声试探道:“那么,英王殿下究竟想要什么呢?”

“本王当然有所求,就不知你舍得舍不得。”宇文初笑了起来,这一笑仿若冰雪消融,看得明珠竟然有些晃神。他的声音微微有些暗哑,眼睛也格外的亮,他就那样直视着明珠,目光里暗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所谓目光灼灼,迫不及待,就是这样子了吧?不就是一副图么?看他馋的。明珠撇嘴:“你若是要问那图的事情,我可不知道别的,所知道的都已尽数告知了。”

宇文初又笑了笑:“既如此,那就罢了。”

果然是为了那图,而不是为了其他什么。但凡是用钱和物可以解决的,就都不是问题。明珠不知为何突然就松了口气,整个人都轻松起来:“那殿下是不肯帮我了吗?”

她仰着头看着他,笑容明媚又可爱,还带着些讨好央求之意,左边脸颊一点小小的梨涡,语气还撒着娇似的,这满屋子的金碧辉煌都不能夺去她半分光彩。

宇文初倏地垂了眼帘,淡淡地道:“本王又有什么好处?”

“咦?”明珠故作惊讶:“您这样的正人君子居然也要趁机捞点油水啊。您爱财,只管开口好了,虽然……”想到之前他在玉皇阁凌空回廊那句“你们家果然很富有”,便笑道,“我们家其实不太富有,但自我出世起,家父家母便替我存了许多嫁妆,我是愿意拿这嫁妆来换平安的。”

“你不知道此刻应该讨好我吗?这般无礼是想自找苦吃?”宇文初扫她一眼,冷冰冰地说:“我不会帮你,我会把你刚才的话都照实记录下来,包括你要弄死临安王那句。”

“……”明珠一时无语,她是太得意忘形了,忘了他是锱铢必较,睚眦必报的性子。

屋子里静默下来,就连风也停了下来,水晶帘子晃悠悠地荡着,唯有桌上的铜漏发出“滴答”的声响。明珠有些后悔,悄悄瞟了宇文初一眼,只见他半侧着脸目视着窗外,一脸的淡漠,眉眼间却是平静安宁的,就好像是在风景优美之处闲适自在地饮茶赏景一样的。

明珠暗自好笑,她是睡迷糊了,他来审问她,借机想要捞点好处,又怎会闲适自在?分明是胸有成竹,等着她弯腰讨好,自动上钩。他把她迫切想要悔婚的百般情形都尽数看在眼里,可算是拿住她的七寸了,所以他是不急的,急的人是她。

罢了,忍一时之气海阔天空。明珠重又端起笑脸,提了茶壶上前去给宇文初续茶,宇文初也不说话,收回目光静静地看着她的一举一动。

她有一双养得雪白娇嫩的手,却不是美人们通常拥有的十指纤纤如春笋,而是还带着婴儿的肥嫩丰软,手指翘起来时,手背上便要起来几个可爱的肉涡,肉肉的,嫩嫩的,看着就让人想咬上一口。她倒茶的姿势说不上熟练,却还知道给人倒茶不能满杯,只到三分之二处便停了,抬起长长的睫毛朝他讨好地一笑:“殿下请喝茶。”

宇文初看她一眼,抬起茶杯轻啜了一口,本想挑剔两句,对上她笑眯眯的眼神,就又不想说了,只放了茶杯,起身往外而去。

明珠见他居然就要走了,由不得有些急了:“嗳……”

宇文初脚下一顿,回眸冷淡地看着她:“傅姑娘还有事?”

明珠是断然不会直接说她还想留住他,讨好他的,便作了一本正经的样子道:“殿下不是还要讯问我屋子里的伺候的人吗?还请您安坐片刻,待我把人叫来。”

宇文初淡淡地道:“不必了,让她们到大理寺去说。”

明珠的冷汗就出来了,声音也讪讪的:“为什么啊?”

宇文初的唇边就露出个似笑非笑的神情,也不回答,径自去了。明珠往前追了两步,那声恳请终究没能说出来,而是有些颓然地咽回了喉咙里,眼睁睁地看着那个墨蓝色的挺拔背影从容不迫地走了出去。

她当然是明白的,他是给傅氏面子才会亲自来到这府里问讯,也是给她父兄和宫里的太皇太后面子才会来到她的屋里问讯,可是她张狂了些,得罪了他,所以他就要照章办事,让她屋子里的丫头婆子和这府里的其他人去大理寺过堂说清楚了。

第51章 交集

明珠紧咬着唇,十分痛恨宇文初。他若是一直都是在凌空回廊出现时的厉害冷漠样儿,她自是会怵着他躲着他,不去招惹他,谁让他主动去给她正下颌骨,半夜三更又约她见面的?穿着轻衣宽袍,斜倚在凭几上,那样风流美丽的姿态,说些莫名其妙的话,掀她的幕笠,还几次三番故意招惹挑衅她,她当然也就下意识地张狂了几分,结果他又突然翻脸了,简直有病!

素兰和素梅几个当日是被宇文佑给劈晕了的,刚好没几日,听说又要她们亲自去大理寺里过堂,就给吓住了,眼巴巴地围在明珠身旁这个叫一声“姑娘”,那个问一声“他们不会动刑吧?”再来一个睿智地问一句“英王不高兴了,会不会为难相爷?”

她说过的,她这回要帮家里人的忙,而不是要给他们添乱。明珠发狠地一跺脚,咬着牙追了出去,不就是说句软话吗?她死都不怕,还怕这个?

从屋子里出去再到廊下不过是十多步的距离,明珠风一样地跑了出去,就看到宇文初正一本正经、温文尔雅、和气端方地和等在外头的傅丛和傅明正说话,见她追出来,不过淡淡一瞥而已。倒是傅明正给了她一个恨铁不成钢的眼神。

见父兄都在,明珠不好意思凑过去,就揪着袖子站在廊下等着,悄悄打量宇文初。他不像是她所认识的那些人:譬如宇文佑,她知道他嫌恶她,之所以不肯解除婚约不过是想要借她这棵小树乘凉好活命;譬如她的父兄,她知道他们是聪敏厉害的,可是他们都是极爱惜她的;再譬如那些讨好她的世家子弟们,他们不过是喜欢她身后的傅氏而已。

宇文初不喜欢她,对她有看法,她一早就知道了,可是这个没什么关系,不喜欢她的人多了去,她没必要讨得每个人的欢心。让她担忧的是他分明不喜欢她总是找她的茬,却又总是无孔不入地插手她的生活,一时欢喜一时凉薄的,她不知道他想要做什么,不知道他究竟想要从她这里得到什么。这才是让她最担心的。明珠使劲儿地回想,上一世他和她有过的交集都有那些?大概能从中找出些端倪来吧?

宇文初和傅丛二人相谈甚欢,暂时并没有想要撕破脸的打算,她也就安心地回想着。想了很久,她总算是想了起来,的确是有那么几次交集的。

小时候她也曾在姑姑的宫里见过他多次,但两个人之间说过的话屈指可数,他大了她将近七岁还要多,他已经入学读书,她还是个什么都不懂得的小毛孩子,他长到十四五岁,已经算得成人开始跟着学办差了,她还只是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根本就相差得太多,能有什么好说的,差不多就是个陌生人。

后来,似乎是在她即将嫁给宇文佑的前两天吧,想到以后就要嫁为人妇,再比不过做姑娘的时候舒服自在,她装成男子悄悄溜出去闲逛,招惹了事,被人追着满大街的跑,刚好遇到了他的仪仗,是他帮了她。她上前去道谢,他却始终坐在车里不露面,就连话都没有和她说一句,只让身边伺候的人淡淡回了一句:“不必客气。”她觉着他太过倨傲,可巧地看到宇文佑从另一端过来,便什么都顾不得了,打马就追了上去。

再后来,宗室里逢年过节宴饮时也是见过的,许多情形已经记不清,只记得有一次她被闵太后刁难,心里愤怒得很,宇文佑又和她生气,二人在宫门前闹得十分不好看,刚好遇到他和英王妃江氏一起出宫,也是他把宇文佑叫走,江氏把她带走相劝的。

最后那一次,是父兄蒙难后,她去收尸时遇到了他,他好像是对她说了一句“节哀”还有其他什么话,她记不得了。她只记得,她看到姓宇文的都是痛恨无比的,更恨她自己,因此她就连看都没有看他一眼。

“明珠,你过来。”傅丛突然出声,打断了明珠的思绪。

明珠“啊”了一声,赶紧堆起一个讨好的笑容凑过去:“爹爹。”眼睛瞟向宇文初,见他神色淡淡的,并看不出喜怒,便撒娇地悄悄扯扯傅丛的袖子,要他帮忙转圜。

傅丛板起脸瞪她:“撤手!”

明珠一愣,随即噘起嘴来,不高兴地收回手去。

“站好了!看看你这样子,这么大的姑娘了,丝毫不知道规矩礼仪,更不晓得人情世故,只知道吃喝玩乐,撒娇撒痴的。幸亏得是英王殿下不和你计较,换了旁人你且试试?”傅丛骂得偏心,句句都是袒护。

明珠虽然骄纵,却不愚蠢,当即依言站直了,诚意十足地给宇文初行了个礼,低声道:“我知错了,还请殿下恕我愚钝顽劣,莫要与我计较。”

当着傅丛的面,宇文初倒是没怎么为难她,只淡淡地“唔”了一声,再道:“就依傅相的安排,让府里当日目睹或是参与此事的人去前院问讯吧。”

明珠抬起头来,刚好看到他被刮得光洁泛青的下巴和喉结,以及领口上古朴的花纹和玉色的里衣,再有一股幽淡甘凉的沉香味儿幽幽而来,顺着鼻腔一直浸进了心脾里去,嗅之难忘。

宇文初察觉到她的目光,微微抬了抬下颌,淡淡道:“傅姑娘还有话要说?”

被他抓住她盯着他看了!明珠有些难堪地退后一步,低声道:“没有。”

宇文初也就回转身去,一声不响地走了。傅丛陪着他出去,明珠牵住傅明正的袖子,小声喊道:“四哥。”

傅明正道:“什么事?我忙着呢,你要是无聊了就让人去把侄儿侄女们叫过来陪你玩,再不然就和丫头们掷骰子玩儿吧。”

明珠摇摇头,松了手:“也没什么,就是担心事情还会有反复罢了。”

“你放心吧。”傅明正还要再安慰她两句,就听前头傅丛道:“老四,你来,殿下有事要问你。”

“我稍后再来看你。”傅明正赶紧往前去了,明珠抬眼看过去,只见宇文初站在那里,面无表情地朝这边看过来,和她的目光对上了也毫不退让,倒真像是个铁面无私、冷漠无情的样子。

第52章 八王

这案子查了约有六七日,总算是定下了结论。双方各退一步,只说是误伤,也不再提那桩婚事。两个当事人都躲起来养伤养病,远道而来的宾客也渐渐散去,京里流言新闻更新太快,过不得两三个月的光景,就几乎没有人再提起这件事来。

傅夫人崔氏格外感激宇文初:“多亏了英王殿下,这是个厚道人,也是个记情的,要不是他居中调停,劝服了临安王和宗室,只怕这事儿到现在还有得扯。明珠你要记得,你欠了他的大人情,以后见着人不许无礼!”

明珠歪在一旁拿银匙将玛瑙碗里的冰镇酸梅汤搅来搅去,懒洋洋地道:“记得了,您已经说了很多次啦。”

崔氏见她一副惫懒样儿,又恨又爱地点了她的额头一下,嗔道:“你个不省心的,真是我前世里的冤家!”

明珠涎着脸赖皮一笑,心里却有几分不以为然。那人分明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沾了好处不松手的人,哪里会白白帮人的忙?也不知道父兄究竟给了他什么好处呢。不过真论起来,他手段的确是不错的,长袖善舞,那么棘手的事情居然也能给他摆平了,不但让宇文佑闭嘴不再来生事,还让宗室里那些老顽固齐齐保持沉默,最难得的是让闵太后没有再吭声。

长嫂钱氏让人拿了新制的衣裳首饰进来:“这次敏太妃的生辰,太皇太后说了要替她风光办一场的,届时各府的女眷都要去,也该我们明珠去亮一亮相了。”

明珠听说要进宫,整个人就都绷紧了,自她重生以来还没进过宫呢,在她记忆深处,前世最后一次进宫是太皇太后薨逝,她苦苦哀求让她见太皇太后最后一面,闵太后不许,让宫人将她拦在宫门外,当着所有的内外命妇将她狠狠训斥了一顿,不但不许她进去,就连戴孝哭丧都不许。多亏敏太妃悄悄使人来告诉她说太皇太后装殓得当,身后事办得还过得去,她才略放些心。

当时不觉得,这会儿想起来,才觉着敏太妃和宇文初母子俩和她的交集并不算少,他们对她从始至终都没露出什么恶意来,这也不太容易了。明珠想得出神,突然觉着,宇文初也没那么可恶了。

已经是盛夏,新制的这些衣裙就都是些轻薄的绢纱,首饰也多是些玉石水晶宝石之类的,奢华又清透。崔氏挑了套绯红色的宫装,要明珠穿这个:“你最衬这个颜色的,这特制的水晶绢,华丽又轻薄,柔软又有坠感,做出衣服来最是好看。”

钱氏则开了匣子,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朵用各色宝石、翡翠削成的薄片串就的牡丹花,在明珠鬓边比了比:“戴这个。”

其实类似的首饰很多,但多是用碧玺雕琢而成,个头也不太大,这一朵却不同,花瓣硕大耀眼,色正且美,用料珍贵,所费颇多,道是价值连城也不为过。明珠很有些心酸,前世里这花也是给了她的,只不过不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而是她婚后和宇文佑大闹一场,气冲冲地跑回家来哭闹,母亲便拿了这花来哄她高兴。她也很是喜欢,时常戴在头上,引得多少人发酸……后来这朵花是到哪里去了?是了,她为了能替父兄收尸,拿去讨好闵太后了。尚且记得,闵太后不屑一顾的样子:“本宫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你以为当真稀罕你这花?不过是看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成全你罢了。”

明珠笑了笑,接过那朵牡丹花插戴在发上。此生,她再不要让这花落入仇人手中的,她要戴着它,护着家里的人,看那些躲在暗处算计她、诽谤她、欺辱她的人艳羡嫉妒恨,却又无可奈何到吐血。

入宫这日,明珠特意挑了个不早不晚的时候去,为的就是去得太早,人家要说她心虚没脸见人;去得太晚,人家又要说她太过倨傲,目中无人,又要多了一条罪状。不如挑着中间去,任它东西南北风,它吹自吹它的。

到了宫门前,太皇太后早使了跟前得用的小太监沈长富来接。沈长富是个讨巧的,见着相府的女眷就笑着上前行礼问安,又讨好明珠:“姑娘有一段日子没见着了,越发养得和仙女儿似的。”

明珠扔了一块银子过去,笑道:“你见过仙女儿么?”

沈长富笑:“当然是见过的,姑娘可不就是么?”

这下子,就是崔氏夫人也忍不住笑起来:“你是百灵鸟托生的吧?”

沈长富正要再讨巧两句,就见一人锦衣玉带,身边只带一个小太监慢悠悠地走了过来,便退后一步,规矩行礼道:“奴婢给殿下请安。”

那人白面无须,圆脸,微胖的中等身材,长得倒也端端正正的,天生一张笑脸,和气得很,正是安阳王宇文隆,因他在文宗九子中行八,故而大家又称他作八王。他见了明珠等人,微笑着将目光在明珠面上一滑,再恭恭敬敬地给崔氏行了个礼:“夫人这是要去给敏太妃拜寿么?”

崔氏不敢在他面前端架子,忙着还礼道:“正是呢,殿下这是来给太嫔请安的?”

“我早年多得太妃照料关顾,她老人家的好日子,不敢不来。”宇文隆将崔氏扶住,含笑道:“夫人不必多礼,小王日前拜了丞相为师,您便是师母、长辈,咱们行家礼。”

崔氏坚持道:“先行国礼。”

宇文隆无奈,只好由着崔氏行礼,再瞟一眼跟着行礼下去的明珠,笑道:“明珠妹妹许久不见。”

明珠讶异极了,她什么时候竟然成了他的妹妹?语气这样的亲昵,就好像她和他很熟似的。再看崔氏,居然是一副喜闻乐见的表情,就有些不自在起来,淡笑着回了一句:“殿下安好。”

宇文隆再笑眯眯地看她一眼,目光从她的面上一直滑到胸前,再往腰间,一直下去,十分满意地抬起头来笑了又笑,自然而然地跟着她们一起往里走。一会儿和崔氏说佛经,一会儿又指指宫中的景致给明珠和钱氏等人看,引得宫人侧目,他却兴致十分的浓。

第53章 互掐

明珠觉得奇怪,趁宇文隆和崔氏说得高兴,小声问钱氏:“他什么时候拜了父亲为师?我怎不知道?”

钱氏笑看她一眼,小声道:“就是这些日子的事。你病着,父母亲不许拿外头的事去扰你。前段母亲不是病了么?宫中贵人都使人来探病,萧太嫔也送了一朵百年份的雪莲来给母亲配药,因着八王刚好入宫,就让八王带了出来。父亲恰好在家,亲自接待的八王,不知怎么给他看见了父亲画的画儿,就兴起了拜父亲为师的念头……”

“那父亲是答应啦?”前世萧太嫔有没有给母亲送过雪莲明珠倒是不知道,但宇文隆拜师这事儿并没有发生,难道说,这又是一桩因她悔婚而引起的连锁反应?明珠忍不住用最阴暗的心思去猜测宇文隆和萧太嫔,哪有那么巧的事,宇文隆随便上门送药就刚好遇到父亲在家,还刚好就觉得父亲的画入了他的眼?要拜师早就拜了,怎会等到这时候?

钱氏掩口而笑:“不然呢?堂堂文宗骨血,郡王之尊,拒之不美。你瞧,他称母亲为师母,母亲也没说叫得不对。”

明珠撇撇嘴,心里说不出的别扭,她又不傻,宇文隆未曾婚配,也比她大得不多,在这当口突然凑上来百般讨好,家里人又各种配合,为的是什么?多半是冲着她来的,大家都还觉得很合适了。忽见宇文隆转过头来问她:“明珠妹妹以为呢?”

明珠哪里知道他刚才说了些什么,自然答不上话来,便敷衍道:“殿下真知灼见,明珠佩服佩服。”

宇文隆也不知是不懂得她在敷衍他还是真的以为她佩服他,笑得十分开怀:“听闻妹妹画技也是十分出众的,改日小王要和你讨教一二。”

得,“明珠妹妹”直接过渡为“妹妹”了,明珠干笑两声:“让殿下见笑,我那两笔不过鬼画符,入不得您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