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种很丢脸很沮丧的感觉,他轻声道:“不在乎我的人,我也不会在乎她,你弃我如敝履,我也不会视你为珠宝。”

其实他从来也没有在乎过她,更没有把她视为珠宝吧?明珠心里感叹着,低声说道:“所以啊,以后该干嘛就干嘛,不要再纠缠了。你有你的路要走,我有我的路要走,咱们各过各的,互不相干。”

宇文佑没有说话,沉默地坐在廊下,仰头看着天边的流云,心里有感伤有遗憾,有痛苦有不甘,还有寂然。过了不知多少时候,他最终下定了决心:“我会把你平安的消息尽快送回京城去,如果京里让你回去,我便亲自护送你回去,若是京里要你继续往前,我也亲自送你过去。”

送她回去,可以视作是顺路而为之,但这个要亲自送她去找医书是什么意思?她和他有这个交情吗?还是,他想要借此分一杯羹,占一份功劳,并借此讨好宇文初,另谋好处?明珠微笑着看向宇文佑:“如此,多谢了。”没说要他护送,也没说不要他护送。

她的态度淡然到让宇文佑很无趣,他没有再问明珠那句所谓的实话,因为他已经知道了答案,不想再自取其辱。他站起身来:“我给你带来两个人,希望你看到之后会高兴。在京里的消息未曾传递回来之前,你还是暂时住在这里吧,也不要外出,免得走漏了风声,不利于安全。”

说完他轻轻拍手,两个年轻女子一前一后地走进来,为首的人正是冬蕙,紧随其后的是媚媚。二人看到明珠,都是热泪盈眶,扑上前去不停问好。

明珠看到冬蕙就想起了逝去的敬松,强忍着眼泪问宇文佑要人:“临安王似乎忘了一个人,不知江州子在哪里?”

宇文佑昂着头往外走:“稍后我会让人把他送过来。你们若是有什么要求,只管提,能做到的我都会尽力做到。”

冬蕙和媚媚又是哭又是笑的拉着明珠说了许久的话:“还以为再也见不到王妃了呢,真是想不到,吉人天相……不,是殿下运筹帷幄,打了一个大大的漂亮仗,才会让他们吓破了胆子,再不敢生出这些龌龊心思。”

明珠也是拉着她二人上下打量:“你们还好?他们没有为难你们吧?”

冬蕙笑而不语,媚媚轻声道:“比起娇娇来我们已经很幸运了。”

听这意思是被为难了,不过明珠看她二人的精神状态都还不错,就没有细问:“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回来了,等会儿让江先生给你们好好看看,仔细将养吧。”

冬蕙抬起眼睛四处张望:“其他人呢?”

明珠一阵心虚,知道她是在问敬松,便顾左右而言他:“先让他们给你们俩找间房安顿下来,吃过饭没有?口渴吗?”

冬蕙就什么都明白了。

她低下头去,很久才很轻很轻地问道:“他是在出杞县时死的吗?苏嬷嬷呢?”

明珠眼瞅着再不能瞒下去,只好把当时的经过说了一遍,几个人抱头痛哭一回,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子。杜蘅在一旁看得直摇头,默默地去水井里打起一桶凉水,拧了帕子递过去,劝道:“逝者已逝,他们不会想要你们这样伤心的,你们快快活活的活着,就足够让他们安心了。”

冬蕙哽咽着将帕子盖在脸上,哭得停不下来。媚媚想起死去的娇娇,又跟着哭。

“怎么又哭了?”杜蘅不明白为什么他越劝越哭得厉害,明珠示意他不要再劝了,很多事情大家心里都明白,就是做不到。伤心这种事,只能靠自己慢慢缓过来的。就像她,敬松和苏嬷嬷他们刚没了的那些天,她没有一天不想他们,夜里做梦都想梦见他们,但就是梦不到。也是时间久了,才渐渐的缓过来。

“我的媚媚儿哟,你总算平安回来了。娇娇儿,苦命的娇娇儿……”江州子被人扶着进来,看到冬蕙和媚媚又是一场哭,十多天不见,他至少瘦了五六斤的样子,憔悴得很。

明珠擦了眼泪,奇怪道:“你怎会成了这样子?”一天不想他们,夜里做梦都想梦见他们,但就是梦不到。也是时间久了,才渐渐的缓过来。

“我的媚媚儿哟,你总算平安回来了。娇娇儿,苦命的娇娇儿……”江州子被人扶着进来,看到冬蕙和媚媚又是一场哭,十多天不见,他至少瘦了五六斤的样子,憔悴得很。

明珠擦了眼泪,奇怪道:“你怎会成了这样子?”

第728章 来信

江州子只顾和媚媚抱头痛哭,顾不上回答明珠的话。

杜蘅冷冷地道:“临安王看他不顺眼,只给他吃馊饭剩菜,夜里不给他睡觉,他一睡着就让人拿了锣鼓在一旁使劲的敲。说实话,他只是瘦了五六斤,没给折腾死,还真令我感到惊异。”

那口气就好像很遗憾似的,江州子耳朵好,立刻就听见了,睁圆眼睛道:“你知道?怎么听你这个意思,是巴不得我死了才满意?”

杜蘅一扫之前的温和,眼里透出重重寒意:“你以为呢?老杨和苏嬷嬷是怎么死的?”敬松是他最好的朋友之一,苏嬷嬷和他也有过交道,他没有哭,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悲哀并不代表他就不难过。

江州子已经看出杜蘅的身份有些不对劲了,想起敬松和苏嬷嬷来,一下子就蔫吧了,他摇着头轻声道:“你们不是我,不知道我。就像你们英王殿下爱江山,爱王妃,酒鬼爱酒,赌徒爱赌,我此生只爱医术。我可以不娶妻,不吃饭,不要命,就是不能不要医术。”

明珠拉住杜蘅:“不要和他说这些,没有用的。既然现在危机已经解除了,就请你和我说说具体的经过吧。”

杜蘅没有搭理江州子,而是邀请冬蕙跟着他和明珠一起进屋子里去:“有些事情不便说给外人听,我们还是到屋里去说吧。”

到了屋里,明珠贴心地给冬蕙倒了一杯热水,又递了一块帕子给她,再将一碟子糕点推到她面前,才让杜蘅开口。

杜蘅蘸了茶水在桌上画图给她们看:“这件事要从一个多月前说起,王妃遇险的消息被送到京城,殿下做了几件事。首先是让我带着最拔尖的手下火速赶到翼城,然后是命令沈瑞林无论如何都要在一个月内拿下信州,最后是让杞县和翼城这边的所有人都动起来,一定要竭尽全力找到王妃并护住王妃。

我们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把武器和人布置妥当,在反复计算之后定下了这个计划。之后我们竭尽全力促成临安王将您从宇文聪的手里抢出来,再一步一步逼得宇文聪走向绝路……”

杜蘅把那天的具体经过说完,很是敬佩地道:“宇文聪、宇文强的反应,全都在殿下的掌握之中。来接应宇文聪的那一支人马,其实是小沈将军亲自率领的轻骑兵。为了这一场截杀,我们前后准备了一个多月,明里暗里参与进来的人多达上万人,有殿下精确无误的布局和指挥,几方人马完美配合,才能达到这个效果。”

明珠听得热血澎湃,却还是有些不大明白:“那么真正应该来接应宇文聪的那支人马到哪里去了?不可能消失得无影无踪吧?”

杜蘅微微一笑:“来接应他的那支人马根本就没有出现,因为领队的人欠中山王第三子一个大人情。他要还这个人情,所以假装没有收到调派的信函。”

明珠恍然大悟:“所以宇文聪算是间接地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杜蘅道:“可不是么?他太喜欢卖弄聪明了。在中山王世子在世时,他本是中山王很疼爱的小儿子,可惜他不知道有一句话,聪明反被聪明误,斗死了自己的长兄,再设计让祝问寒死在殿下手里。若不是这样,也不会引得父兄太过忌惮讨厌他,从而失去了中山王的欢心和支持,落于如此被动的地步,最终丢了命。”

明珠抿着唇道:“那是我们殿下会安排。”

杜蘅心悦诚服:“是的,殿下洞察人心,擅长布局,不单是解了王妃的困境,还破了北地和翼城的联盟,战局被彻底打破了平衡,平乱只是时间问题。”

明珠有些闷闷不乐:“这件事里最没有用的人就是我了吧?”大腹便便的,就连跑也跑不快,走到哪里都是别人的拖累。特别是和这样的宇文初比起来,她简直就是渣渣,天上和地下的距离。

杜蘅摇头:“不是这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王妃不能用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比,就像殿下,他就不和桓王比谁的力气更大。我以为,王妃有自知之明,不给手底下的人添乱就是最大的长处。”至于说大腹便便这件事么,他能说,是怪殿下不怪王妃吗?谁让你们这样恩爱的?

明珠勉强接受这个安慰,因为不接受也不行,她就算是打肿脸也充不了胖子,反正是没得比的,只能多读书多学习,尽量把壮壮和肚子里的娃教养好。

杜蘅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微笑着从袖子里摸出一封用火漆封得严严实实的信递交给明珠:“差点忘了,小沈将军虽然很想来看望王妃,但军务在身,实在不能耽搁,因此给王妃写了这封密函,托我转交于您。”

明珠也没多想,拔了头上的簪子就拆开了信。沈瑞林的字一如既往的中规中矩,话也照常不多,寥寥数语,却每个字都是情真意切。

他说他收到了她托人带去给他的袖箭,用着颇为顺手,又说知道了她的几件事情,先是很为她和英王殿下恩爱和睦而由衷的感到高兴,再为她生了壮壮而庆幸。又说,让她不必这么辛苦,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事,不要逼着自己去做危险和力不能及的事情,因为在亲人的眼里,什么都没有她的幸福安稳更重要。他很遗憾离她这么近,却不能来看她,但他相信以后一定会有相见之日,恭祝她和孩子平安康健,万事遂意。

明珠红了眼圈,强笑着道:“沈家表哥还是一贯的亲切本真。这次真是多亏了他。”

杜蘅微笑着朝她伸出手:“是么?”

“是啊。”明珠下意识地就想把信顺手递给他,突然觉得不对劲,又收了回去,爱惜地折叠起来收好,问道:“我们接下来是要在这里等候京里的消息吗?”

殿下,这可怪不得人了,不是不想帮你看看小沈将军写了什么,是王妃不给看。杜蘅若无其事收回手去:“是,按着殿下的意思,是想要王妃就此回京。”微笑着朝她伸出手:“是么?”

“是啊。”明珠下意识地就想把信顺手递给他,突然觉得不对劲,又收了回去,爱惜地折叠起来收好,问道:“我们接下来是要在这里等候京里的消息吗?”

殿下,这可怪不得人了,不是不想帮你看看小沈将军写了什么,是王妃不给看。杜蘅若无其事收回手去:“是,按着殿下的意思,是想要王妃就此回京。”

第729章 越来越护短

可是并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且不论太皇太后和正统派怎么说,明珠自己也是想要找到那本书,为父母亲尽一份力的。她低声问杜蘅:“我问过江州子,华洲离此地已经不远了,若我还想继续往前走,能测算到的危险有多大?”

杜蘅道:“现在翼城这边已经乱了套,大家忙着争权夺利,等闲是不敢和朝廷明目张胆的作对了,若王妃还想继续往前走,安排一队人马护送便可完成,最多就是人力物力花费大一点,危险什么的倒是不必担心。在这之前,您安心养胎,先等京城的消息吧。”

自此,明珠安心地住了下来,静待宇文初的答复。她知道他是不会高兴的,不过在能不伤及人命的情况下,继续完成这件事情是她目前唯一能做的事。已经走到这一步,她不想半途而废,让敬松和苏嬷嬷他们的鲜血白流。

桓王宇文强的死讯和传了好几代的桓王印很快被宇文佑送到了京城,在京城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宇文初很早就通过他自己的渠道知道了这件事,所以整个朝野上下,最淡定的当属他了。

桓王的死和翼城的混乱对于整个战局来说是很有利的,不但让北地和翼城的联盟破裂,平乱更容易,也让太皇太后失去了一个潜在的支持者,按说宇文初应该很高兴,但是大家都看不到他的笑脸,只能看到摄政王成日阴沉着一张脸,闷不出声地处理政务。他性情修养都很好,等闲不会发作人,但是竟然在某天傍晚狠狠地发作了皇后傅紫霏,具体原因不详,大家只知道傅皇后被气得大哭了一场,之后就称病,好几天没出来。

有人说他跋扈,他也没反应,照旧黑着脸我行我素。大家归结了原因,认为症结还是出在摄政王妃身上。现在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往东去的车队是幌子,真正的摄政王妃其实是往南边去了,而且这一次的桓王之死和摄政王妃也有着莫大的关系。只是具体在中间起了什么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有人猜是摄政王妃行到翼城被桓王所掳,吃了大亏,这才惹得宇文初冲冠一怒,不顾一切动用所有手段灭了宇文强;也有人猜是摄政王妃不听宇文初的话,夫妻俩发生了争执,闹了不愉快。

一时之间,小道消息传得到处都是,而朝堂之上,正统派和摄政王这一派的人又为谁来镇守翼城,压制翼城的大小土豪,掌握翼城的资源而打起了口水仗。太皇太后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推出了宇文佑,宇文初态度坚决地推出了沈瑞林,而且是毫无商量的余地。

鉴于沈瑞林在平叛战役中的突出表现和沈家在军中的声望势力,这一决定得到军方的大力支持。于是,在五月里,年轻却稳重的沈瑞林走马上任,镇守翼城。作为双方谈判之后的让步,宇文佑被留下来协理沈瑞林打理政务。

二人一个主持军务,一个主持政务,开始收复理顺宇文强死后、各路小豪强们各立山头占了的那些小城镇,并着手精心安排明珠的行程。

明珠直到被送上了车,和沈瑞林挥手告别之后,她才惊觉,在沈瑞林奉命驻守翼城的这一段日子里,她和他离得无限近,却只见过屈指可数的三次,而且每一次时机好像都不对,要不就是有很多人在一旁,要不就还没说上两句话,沈瑞林就被人叫走去处理紧急军务。

想到这里,她有些惆怅地和冬蕙表示:“小沈将军可真是够忙的。我想和他说几句话,问问表姨她们的近况和他的事情竟然都没有机会。等我回程时,他应该没有这么忙了吧?”

冬蕙敷衍地“嗯”了一声。不是小沈将军真的忙到这个地步,而是殿下想要让他忙到这个地步,所以就算是您在这里住上一年半载,他也还是会很忙,而且会越来越忙,一直忙到您走了为止。

大乱初平后的南方,虽然还有些小不平,但在千人护卫队的扫荡和镇压下全都不算什么,明珠月份渐大,走走停停,终于在六月末的时候到了目的地,华洲。因为临近生产,她也不急,就在华洲驻扎下来,安心将养,准备迎接第二个孩子的到来。要默记医书是很伤脑力心力的事情,她不想拿自己和孩子去赌,什么都要等到她生产完毕、调养好身体以后再说。

江州子虽然心急如焚,却也不敢再发什么言论,只能沉下心来,老老实实地为她请平安脉,调理身体。冬蕙和杜蘅忙里忙外,请乳娘,寻产婆,准备襁褓小衣服,务必要让明珠享受到不亚于头胎生产时的精心待遇。当地豪强恨不得把压家底的宝物全部敬献出来,就为了能够和摄政王妃一起说说话,明珠该受的就受了,不该受的一文都不受,又严加管束护卫队的人马,因此大家都相处得很愉快。

然而因为她这一路花费颇大,又引发了正统派又一轮口水攻击,什么劳民伤财啦,什么太过奢靡浪费啦,什么影响不好啦,等等等等,总而言之只要能套用上去的词儿都套上去了。宇文初气定神闲地等在那里,一条一条地逐一反驳。

什么?你说不应该动用这么多人?那是为了给太皇太后寻找医治的办法诶,路上这么危险,你是巴不得医书不要找到,太皇太后无治吗?你居心何在?定然是与中山叛贼有一腿!

什么?你说花费太大?浪费了国帑?用着你家钱了吗?那是咱王府自己的钱。本王自己挣的钱,愿意怎么供着自家妻儿享受那是本王的事,什么时候轮到外人来替摄政王府操心财务状况了?你是不是觊觎和嫉妒啊?

什么?你说激发了民愤?有这回事吗?你哪只眼睛看到,哪只耳朵听到的?本王这里收到的折子和邸报都是说摄政王妃心怀仁慈,爱民如子,若非不得已,绝不惊扰当地百姓的。喏,还有这个,是为穷苦百姓撑腰鸣冤的,恶霸人贩子盗匪什么的,被她抓了多少,所到之处民众莫不夹道欢迎,还有人为她立生祠,这么好的王妃,你还要怎么样?要不,你来当了试试?

哦,孟先生,你说这些事情都是有点夸大,是底下的人为了讨好本王故意夸大其词报上来的啊?那又有什么关系?王妃是什么人本王清楚,本王说她好,她就好。你还想再说什么?上次的事情还没有和你算账呢,你又上赶着来了?听说你和你老婆关系不大好,有没有想想原因啊?

孟先生悄无声息地退下去,当夜不可避免地又失眠了。殿下好像更护短了,居然开始攻击他的家务事。摄政王妃在政治权谋方面的确不擅长,但殿下已经很擅长,并不需要她锦上添花,她这样该乖巧该示弱就乖巧示弱,能守本分能吃苦,该作时又很能作,好像更难对付啊。这样长此以往,若她有个什么不合理的小要求,估计只要没超出底线,殿下也会无条件的满足。

英明神武的摄政王,一条腿上挂着个爱娇又小气的王妃,真是太影响形象了!务状况了?你是不是觊觎和嫉妒啊?

什么?你说激发了民愤?有这回事吗?你哪只眼睛看到,哪只耳朵听到的?本王这里收到的折子和邸报都是说摄政王妃心怀仁慈,爱民如子,若非不得已,绝不惊扰当地百姓的。喏,还有这个,是为穷苦百姓撑腰鸣冤的,恶霸人贩子盗匪什么的,被她抓了多少,所到之处民众莫不夹道欢迎,还有人为她立生祠,这么好的王妃,你还要怎么样?要不,你来当了试试?

哦,孟先生,你说这些事情都是有点夸大,是底下的人为了讨好本王故意夸大其词报上来的啊?那又有什么关系?王妃是什么人本王清楚,本王说她好,她就好。你还想再说什么?上次的事情还没有和你算账呢,你又上赶着来了?听说你和你老婆关系不大好,有没有想想原因啊?

孟先生悄无声息地退下去,当夜不可避免地又失眠了。殿下好像更护短了,居然开始攻击他的家务事。摄政王妃在政治权谋方面的确不擅长,但殿下已经很擅长,并不需要她锦上添花,她这样该乖巧该示弱就乖巧示弱,能守本分能吃苦,该作时又很能作,好像更难对付啊。这样长此以往,若她有个什么不合理的小要求,估计只要没超出底线,殿下也会无条件的满足。

英明神武的摄政王,一条腿上挂着个爱娇又小气的王妃,真是太影响形象了!

第730章 米粒儿

七月末时,一个闷热的下午,倾盆大雨中,明珠迎来了她的第二个孩子。

这孩子就和在腹中时一样的乖巧心疼人,明珠从发动到生出来,前后不过半个时辰。稳婆把包裹好的孩子抱到明珠面前,笑着恭贺她:“是个小郡主,长得很好。”

孩子体重合适,五斤九两,头发却长得很好,她眯缝着小眼睛瞅了明珠一眼,闭上眼睛继续睡觉,粉红色的小嘴巴微微噘着,嫩得好像一掐就会出水似的。明珠忍不住热了眼眶,这个孩子来得太不容易了,经历了那么多的事,还这样的顽强乖巧,让人怎能不心疼?

冬蕙立刻制止她:“王妃不能哭!哭了以后眼睛会疼的。”

明珠赶紧忍住,笑道:“到底还是受了折腾,我本以为肚子这么大,她也会很大,要生之前还捏了一把汗,没想到只是五斤九两而已。”

稳婆笑道:“王妃不知道了吧,这怀女儿呢,肚子一般都要大一点,没怀男胎那么紧实。还有这胎儿啊,就是五六斤最好了,大人生着不吃力,小孩儿也康健,将来长寿。”

明珠知道稳婆是讨巧说好听话,但是听着心里也高兴,便让冬蕙重赏稳婆等人。稳婆得了重赏,嘴巴越发和抹了蜜似的,往窗外看了一眼,笑道:“要说这小郡主啊,真是个有福又孝顺的,这一路颠簸她都稳稳当当的,要出世了吧,没折腾着娘亲,生之前还是倾盆大雨,等她生出来雨就停了!”

有人端了热水进来,笑道:“可不是么,那么大的雨,说停就停,还出了彩虹,而且是双彩虹。可惜王妃生产不能开窗吹风,不然真该看一看。”

明珠微笑着道:“不过偶然碰上罢了,要说当初我生壮壮,是头胎,也没受什么罪,很容易就生出来了,只是我自己没经过事,吓得直哭,现在想想也是可乐。”这幸亏是个女孩子,不然将来被人冠上这么个生有异像的名头,还让老大怎么自处?再被别有用心的挑唆着弄一弄,两个孩子的手足之情就要受影响了。现在挺好的,就连哥哥也只会跟着疼宠爱惜这样听话乖巧的小妹妹了。

冬蕙猜到明珠的心思,便拿话来打岔:“女人生孩子就是过鬼门关,王妃这会儿也不是真的就不害怕,不过是殿下不在身边,找不到可以哭的人罢了。”

众人就都笑了起来,明珠有点不好意思,却还是厚着脸皮道:“是啊,没人可以讹诈了嘛,只好靠自己了。”

没过多久,众人把产房收拾干净了,就安排明珠休息。新生儿被抱出去给杜蘅和叶修、江州子等人看,这几个人一路上陪伴明珠历经艰险才走到这里,对这新生儿自然别有一番疼爱看重。分明只是个又红又皱,眼睛都没睁开的小婴儿,但他们硬生生就看出这孩子竟然是个倾世大美女,而且美都不算什么,世间所有的优良品质都集中到她一个人身上去了,简直天下无双。

冬蕙听不下去,低声道:“不兴这样夸小婴儿的,得压着点儿,懂不懂?”

民间有旧俗,太小的孩子不能夸得太厉害,不然会引起神鬼的嫉妒,对孩子不好。

几人面面相觑,顾左右而言他,杜蘅道:“王妃有没有给这孩子起个小名儿什么的啊?我想了一个,觉得挺不错的。”

“你以为你是谁啊?还给小郡主起名儿?能想出什么好名儿来?”江州子不屑地讽刺了杜蘅两句,说道:“我也想了一个,真正很好,不求王妃用它,但是可以参考一下。”

唯有叶修微笑着道:“我是粗人,就不献丑了。”

“别瞎扯扯了,赶紧把消息发给殿下知道吧,那边不知道有多着急呢。”冬蕙不给他们面子,直接把孩子抱给乳母照顾去了。等到明珠醒来,她就把这件事儿当笑话说给明珠听。

明珠笑了一回,轻声道:“大名儿是要留给她爹起的,小名儿么,我倒是想了一个。这一路上行来,看到许多民间疾苦,才知世上有这么多的不容易,别的不说,就是吃饱也不是件容易事。

我那时在家里想吃什么就一定要吃什么,吃不完了也没觉得有多浪费,殿下逼我跟着他吃粗粮,我真是怕极了,能躲就躲,能赖就赖。这孩子有幸生在我们这样的人家,却一定不能养成我之前疏慢的性子,就叫她米粒儿吧,让她始终牢记,一粒一粟来之不易,要惜福才能有福。”

冬蕙赞道:“好名儿,寓意深刻还好养。”

“她还乖么?吃奶可好?有没有排了大小便?乳娘照顾得还好?”明珠笑笑,心想若是宇文初听到这小名的由来,定然会嘲笑她出这趟远门长见识了。于是心里一阵怅然,恨不得早点回家,或者是睡醒一觉,宇文初就能神奇地出现在她面前。

冬蕙笑道:“很乖很乖,胃口极好,这一会儿的功夫已经吃过两顿奶了,大小便都好,乳娘也很尽心仔细。您就放放心心地歇着吧,其他事儿都有我们。”

明珠精神抖擞:“去把她抱过来我看看。”

米粒儿恰好是醒着的,仍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觑了明珠一眼,打个呵欠继续睡,懒洋洋的样子。明珠看着她的样子,突然生出一种错觉来,这孩子其实不是乖巧,而是懒吧?

冬蕙见明珠忧心忡忡的样子,不由问道:“王妃在担心什么?”

明珠摇摇头:“没什么,就是觉得这孩子太不爱动了,从娘胎里就懒得动,现在也是懒洋洋的。”

冬蕙以为她是担心孩子有问题,连忙打包票:“没事儿,江州子看过了,说孩子很好很健康,要说不爱动么,刚生的小婴儿不都是这样的?壮哥儿那时也是成天都在睡,满月以后就好多了。”

正说着,忽听外头有人含着笑意说道:“京城来人了!”

明珠和冬蕙对视一眼,都觉得奇怪,会是谁啊?担心孩子有问题,连忙打包票:“没事儿,江州子看过了,说孩子很好很健康,要说不爱动么,刚生的小婴儿不都是这样的?壮哥儿那时也是成天都在睡,满月以后就好多了。”

正说着,忽听外头有人含着笑意说道:“京城来人了!”

明珠和冬蕙对视一眼,都觉得奇怪,会是谁啊?

第731章 懒的

冬蕙跑出去看,不一会儿的功夫,就笑着进来说道:“王妃,您猜猜都是谁。”

明珠心里已经有点数了,左右不会是宇文初本人,但肯定是他派来探望照顾她的人和送来的东西。偏要假意道:“猜不着呢,生孩子生笨了。”

冬蕙就道:“是荣嬷嬷她们呢,还有,郑嬷嬷和素梅也来了。”

明珠立刻就装不下去了,连忙道:“快让她们进来。”

冬蕙笑道:“您别急啊,她们一直赶路,风尘仆仆的,都没来得及换衣服洗脸梳头什么的,总得让她们去收拾收拾才好来给您磕头,不然岂不是太失礼了?”

“我就是着急,快让郑嬷嬷和素梅过来。”明珠哪里还管得什么失礼不失礼的,郑嬷嬷和素梅都是日常照顾壮壮的,她太想知道壮壮的近况了。从壮壮身边的人嘴里说出来的细节,自然是比宇文初信上的寥寥数语更让人期盼。

冬蕙没有办法,只好去把郑嬷嬷和素梅叫过来,这两人都是黑瘦了许多,可见赶路辛苦,见着明珠倒是没有来什么掉眼泪哭泣之类的,喜气洋洋地请了安道了喜,就和明珠讲起具体情况来:“从翼城安定之后,殿下便派我们带了东西,跟着前去翼城宣旨的人上了路,一路上紧赶慢赶的,就想赶在王妃生产前赶到,谁知过了翼城之后,道路多发洪水,这就耽搁了。”

一个多月前,宇文光下旨让桓王世子袭了爵位,用以安定翼城这一片的民心,却没给回桓王印,还让桓王世子入京觐见。这件事明珠是知道的,便问道:“陛下让桓王世子入京觐见,桓王余部和翼城那边的豪强都有什么反应?”

素梅说不上来,郑嬷嬷倒是口齿清晰:“很不安,好几次找临安王和小沈将军说情,但是桓王世子自己表示要到京城面圣,大家就没说什么了。王妃放心吧,摄政王拿捏得当,不会有大碍。”

说过了大事,就又说起了壮壮:“壮哥儿已经会走路了,很皮,特别爱上下台阶,虽然只会说几个简单的词语,但是别人说的话全都能听懂,殿下经常会指使他拿点小东西什么的,就是爱黏着殿下,见不到就要哭,谁哄都哄不好,唯独傅四爷还能哄一哄。”

“他有没有念叨我啊?”明珠不由一阵心酸,她错过了壮壮学走路和渐渐懂事的过程,这一回去路上又要耽搁很久,想来又要错过他牙牙学语的时光。总是爱黏着父亲,见不到就使劲哭,谁都哄不好,不过是因为离开了母亲,母亲不在身边而已。虽是不得已,但她着实欠他太多。

“念了念了,经常都在念叨的。”素梅一迭声地宽明珠的心。

其实明珠知道素梅在说谎,就和宇文初在信上的话一样在说谎。兴许她刚离开时壮壮是在念叨她的,但时间久了,他大概已经忘记了她了,再不会念叨她,而且这孩子气性大,就算是记得也会生她的气吧?

郑嬷嬷见势头不好,多说多错,便陪笑道:“给王妃告个罪,老奴这一路尘土满面的,想先去洗洗,再进来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