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适汝道:“世子不在家?”

阑珊笑道:“跟着他父亲出去了,最近总喜欢往外跑,心都野了。”

“到底是男孩子,”郑适汝看她桌上放着厚厚一叠纸,问道:“你还在写?”

之前阑珊想动笔的那工造书,最近总算安下心来,下笔顺利很多。

郑适汝瞧了瞧,见写得都是自己不懂的,便笑笑放下了。

阑珊看出她眉间沉郁,便问:“怎么了?你像是满腹心事。”

郑适汝抬眸,终于说道:“就是先前你托我的那件事情,昨儿我进宫,皇上问起来。”

阑珊忙道:“皇上怎么说?”

郑适汝淡淡一笑道:“这么久没给答复,皇上自然是不太高兴,我赶在他露出不快出来之前,说已经挑好了。”

“你说的是哪个?”阑珊问。

郑适汝叹息道:“就是我先前跟你提过的那个。”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有小伙伴的补注解释也很到位啦,比如故宫那什么的现象~

——此留言来自一个头发还很茂密的作者君,哈哈哈

第 284 章

阑珊顿了顿:“你是说,宣平侯府的孟二姑娘孟吉吗?”

“正是她了, ”郑适汝点头:“皇上听了这个, 脸色果然好了很多, 可见是中意的。”说着就打量阑珊的反应。

却见阑珊笑道:“宣平侯府的二姑娘自然是个很难得的, 何况又是你过了眼的,这件事情迟早晚都要定的, 倒也罢了。”

郑适汝见她这样反应,却又一笑:“不用说这些话, 就算她是个天仙,我也知道这样是为难你了。不过孟吉是个知道分寸的, 她也见识过太子的手段,就算进了东宫, 也绝不敢轻举妄动, 不敢对你怎么样, 以她的品性也不至于像是别的无知女子一样争宠之类。而且宣平侯跟太子的关系向来非同一般,结了亲自然如虎添翼。你想开些, 孟吉只是一个工具,让皇上满意,如此而已。”

阑珊忙笑道:“何必解释这些, 该说的你先前都跟我说了,当初求你帮我的时候已经是为难你了, 只是因为是我开口,你才肯费这份心。你挑的,我放心, 我也接受。”

郑适汝听她说的这样,便慢慢地握住她的手,半晌才道:“别的都罢了,我担心的只有一件事……”

“什么事?”

郑适汝看着她,欲言又止。

宣平侯算是赵世禛的铁杆“嫡系”了,这局势就连郑适汝也是很晚才看出来的,毕竟当初赵世禛用手段把跟孟吉的婚事给搅合了,本来以为从那之后赵世禛就跟宣平侯府决裂了呢。

不料宣平侯的确是个拿得起放得下,极为拎得清的人,竟是不露声色,依旧跟随着荣王。

在赵世禛登上太子之位后,重用宣平侯等一行老臣,那时候郑适汝才算明白。

正如赵世禛所说,郑适汝对于京城内的这些贵女们的出身品性等等自然也是清楚的很,孟吉算是个中上之选,只有一点,这二姑娘实在是有些过于聪明缜密了。

所以开始的时候郑适汝丝毫没把孟吉考虑在其中,只想选两个没什么心机的,至少不能威胁到阑珊,只要不是那顶顶厉害的,阑珊自己也能对付。

之所以会考虑到孟吉,却是孟家从中使了一把力。

阑珊拜托郑适汝帮她选人的事情,除了宫中皇帝问起来外,其实没什么人知晓。

就在皇帝任命赵元吉担任慈幼局的院长之后,那天,宣平侯侯夫人突然造访安王府。

早先赵元吉为太子的时候,宣平侯府本来也并不是来往的很紧密,只是表面上的礼数丝毫不缺罢了。

自打赵元吉给降为安王后,其他素日里来讨好奉承的那些人便像是退潮一样,很少登门了,只是侯府却也依旧如故,逢年过节也派人来请安之类,竟是一如往常,不见亲疏。

所以此刻见了宣平侯夫人,郑适汝也并不觉意外,还以为她是为了安王出任的事情。

侯夫人行了礼,先问安,郑适汝抱着花嘴巴,缓缓抚着肥猫,心头忖度她的来意。

果然侯夫人笑道:“近来皇上大刀阔斧的整顿了慈幼局,可见对于慈幼局的重视,又让王爷出任院长,也可见对于王爷的信任,实在是可喜可贺。”

皇帝突然任用赵元吉,其实也出乎郑适汝的意料,不过正如侯夫人所说,这的确是个向好的信号。

只是却吓了赵元吉一跳,此后在进宫谢恩前问起郑适汝皇帝为何如此安排,郑适汝似笑非笑说道:“多半是王爷做的事情中皇上的心意。”

“可我……我并没有做什么呀?”赵元吉疑惑。他不过是听郑适汝的话,每天都去经营那几家铺子而已,慢慢地也沉浸其中,乐于敛财之道了。

郑适汝意味深长笑道:“有时候所谓的‘不做’,比要做千百件事还强呢。”

不管是赵元吉被贬下太子位一倒不起,还是不忿这般遭遇暗藏野心,这种种自然逃不出皇帝的眼睛。

但是这大半年来,赵元吉安安分分的,他并没有颓唐不起,也没有所谓的“图穷匕见”或者“狗急跳墙”,只是听从郑适汝的话,泰然自若的自行其事。

可这对皇帝而言却偏偏是最好的表现。

所谓宠辱不惊,不过如此。

若论起对于皇帝性情的了解,赵世禛是一个,郑适汝也是一个。

此刻郑适汝便道:“多谢还惦记着。”

侯夫人道:“只是这慈幼局的事情,说来又是一件传奇了,听说还是太子妃亲自驾临,才解开那谜题的?太子妃实在不愧是曾经决异司的司正大人,果然是女中英豪,令人钦佩。”

郑适汝突然听她话锋一转到了阑珊身上,便留了心,微笑道:“是啊,太子妃自然是巾帼不让须眉,皇上也是亲口称赞过的。”

侯夫人道:“我本来并不清楚这些事,只是我们那二姑娘偏是对这些留心在意,比如先前的饶州、湄山之行等等,她都知道,如数家珍的,一提起太子妃,便也钦羡非常,赞不绝口。”

郑适汝听这话又巧妙地转到了孟吉身上,心中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只是那时候她当然是不乐意让孟二姑娘进东宫的,毕竟孟吉的心性缜密不在她之下,若是孟吉算计起阑珊来,还不把她吃了?

郑适汝便不露痕迹地顺势问道:“哦对了,说起贵府二姑娘,她的亲事可定了吗?”

这句显然是问中了,因为宣平侯夫人正等着一句,当下笑道:“正是为了这件事犯愁呢。”

“哦?二姑娘不管是出身,相貌还是品性皆都是上上之选,想必是贵府的眼光太高了。”

“娘娘说笑了,”侯夫人道:“娘娘知道的,不过是因为之前的那件事情……”

自打孟吉的婚事给赵世禛搅了之后,宣平侯府也给孟吉另提了几门亲,但不是对方顾忌她曾跟人订过亲,就是侯府这边也看不上别人,最终竟还是都散了。

郑适汝微笑道:“这有什么,这些人未免也太挑了,照我看,孟姑娘那个品格,当个一品诰命都是绰绰有余的。对了,今儿怎么没带她来?我也是许久不曾照面了。”

宣平侯夫人笑道:“娘娘这是抬举她了,她倒是想来,之前还跟我说起王爷领了慈幼局的差事,以王爷慈仁怜下的性格,自然是跟慈幼局相得益彰呢。她也很想过来亲自跟娘娘道贺,就是因为没出阁,不便镇日抛头露面的,这才没来。”

郑适汝道:“这也罢了,毕竟是有教养的大家子小姐。”

宣平侯夫人叹道:“只是说起来,未免是她的心事叫臣妇烦心。竟不知能找个什么样的人才妥当了。毕竟除了那件误会外,当初又曾经是跟如今的太子殿下议亲过的,更加没有人敢要了。”

聪明人说话是点到为止,不用说的过露的,宣平侯夫人当然知道郑适汝是个七窍玲珑的,说到这个地步,自己的来意已经达到,如今只看安王妃的意思。

郑适汝眉峰微蹙。

她一时吃不准这是侯府的意思,还是赵世禛的意思。

毕竟宣平侯府跟赵世禛的关系非同一般,虽然如今是她来负责给东宫挑人,但也保不准侯府跟赵世禛已经有了这种意思,却偏偏要借她的手来过桥。

当日她故作不知应酬了侯夫人后,便叫人去请太子殿下有空进王府一叙。

这还是郑适汝第一次主动邀请赵世禛,他立刻知道有事,百忙中抽空飞马而来。

两人在内厅相见,郑适汝开门见山提起宣平侯府的事情,道:“殿下知道此事吗?还是早已经起了意,故意借我的手过明路?”

赵世禛皱着眉:“你说什么?宣平侯府想让孟吉进东宫?”

郑适汝看他的反应,才相信他并不知此事:“你不知道?”

赵世禛一笑道:“我还以为她都嫁了、至少也在谈婚论嫁,好好的怎么提起这个,宣平侯也没跟我说过半个字。”

郑适汝诧异:“宣平侯没提,难道是……内宅女眷的意思。”

赵世禛淡淡道:“不管是谁的意思,总归这件事儿不成。孟吉的心机不在你之下,她若是想对姗儿怎么样,我只能除了她,我可不想因为一个女人跟宣平侯府闹翻,当然不能让她进门。”

郑适汝嗤地笑了。

她本来还预备着一肚子的话要探赵世禛的意思,比如他想不想考虑此事,对孟吉感觉如何……等等,没想到这个人已经直截了当的把所有都说了出来,甚至预想到了以后,且这般的冷漠无情的口吻。

郑适汝笑道:“她的心机不在我之下,您这是在夸我么?”

赵世禛才笑道:“放在别人身上未必是夸奖,在嫂子身上当然是了。”

郑适汝哼了声:“你既然不考虑孟吉,那你想得个什么样儿的?”

赵世禛皱眉道:“要得的我已经有了,好端端地在家里呢,你又不是不明白,若不是要应付皇上,又何必这么费事。”

郑适汝见他果然是铁骨铮铮地一心向着阑珊,几乎大笑。

赵世禛瞧着她满脸忍不住的笑意,却又道:“你放心,多谢你帮我拖了这么长的时间,也难为你了,实不相瞒,解决的法子……我已经有了一个。”

郑适汝又诧异又疑惑:“什么法子?”

赵世禛本不想多言,只是郑适汝毕竟不是别人,她尽心尽力的,却不可瞒着她,当下略走前一步,低低告诉了她。

郑适汝的双眼睁大到极致:“你、你居然……”

赵世禛道:“他们既然不放心,我自然就做点让他们很放心的事。”

郑适汝叹了口气:“这法子,举天下只有你能想出来。”

赵世禛笑道:“多谢夸奖。”

郑适汝却道:“叫我看,你这法子虽可以,但还有不足。尤其是在皇上面前,对皇上而言,恐怕仍是需要一个像是孟二姑娘一般身份的人在王府内,他才能真正的安心。”

赵世禛啧了声:“除了孟二,你没有更好的人选吗?”

“有是有,但……”

不是有这方面的缺陷,就是有那方面的顾忌。

赵世禛不由分说道:“只管找个蠢点儿的,闹事儿我是不怕,先应付了眼前再说。”

郑适汝服了,冷笑道:“如果人家不称心,你就仍用之前对付郑四的法子?既然人是我挑,我可不想自己白白沾了手上血。”

赵世禛笑道:“这不过是最后的法子,若乖乖的话我自然不会走这一步,再说,解决就非得杀人不成?难道就不能休离?”

“好吧,不过……”郑适汝想了会儿:“宣平侯府那边,我总觉着不大放心。毕竟孟吉是容妃娘娘曾看上的,皇上似乎也很中意,他们家本来不算是攀龙附凤之辈,如今突然透出这个意思,事出反常。”

赵世禛见她这么说,也一想道:“好吧,这件事就交给我,我去探探究竟。”

此后,赵世禛便又跟郑适汝见了一面,这次他的态度跟第一次大相径庭,竟道:“便定了孟二吧。”

郑适汝不明所以,忙问:“你说什么,为何?”

赵世禛并未多做解释,只说道:“她不会威胁到姗儿。”

郑适汝皱眉:“你怎么知道?”

赵世禛道:“她要的不过是个名分,这就简单了。”

郑适汝听着这口吻,突然间道:“你见了她?”

赵世禛道:“我去过宣平侯府,跟她见过了。”

郑适汝觉着哪里有点不对:“名分这种事,是谁先提的?”她难以想象孟吉自己会说出这种话,更不能想象赵世禛跟孟吉相见是一种什么诡异的气氛跟场景。

赵世禛却不以为然地笑道:“嫂子,总之你放心,孟二不敢对姗儿怎么样。她知道郑四的前车之鉴,她也知道当初她那个落魄的未婚夫也是我弄的,倒是小看了她。”

说到这里赵世禛扬眉道:“不过她既然都知道了,却还安分守己的,可见是个沉得住气的。且她清楚我的手段,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只给她她想要的,同时也应付了父皇就是了。”

郑适汝无法放心。

所以此后她又找了个机会,亲自在王府见了孟吉一面。

只是从孟二姑娘的谈吐之间,瞧着她对于阑珊是多有推崇,而且所说的话也不同于流俗之类。

她应该猜到了郑适汝是来探自己虚实的,甚至说道:“从来都只听说过那些离奇的女扮男装的典故,如今发生在本朝,也算是恭逢其时了,只是太子妃身份高贵,等闲不能相见,若有机会可以侍奉左右,自然是我的福分了。”

郑适汝听她说到这种地步,索性道:“二姑娘,想必你也知道了,是我在替太子妃掌眼后院的人,我问你,你为何想进东宫?”

孟吉虽然极有涵养,猛地听了这句,仍是红了脸。

可虽然羞赧,孟吉却仍是从容道:“既然娘娘问了,就恕我大胆,娘娘知道我的亲事,高不成低不就,但是……太子妃本身是个传奇人物,而太子殿下、也不遑多让。方才的话并非是虚言,而是真心这般觉着,倘若我能够伺候他们两人身旁,却比嫁给一个不知所谓的人、庸庸碌碌一生更强上百倍。”

郑适汝微震。

她盯着孟吉,又道:“你总该知道,太子的心都在太子妃身上。”

“是,但我没有那种痴心妄想,”孟吉对上郑适汝的目光,正色道:“我不过是知道,皇上不会容许太子身边没有别人,也正因如此,娘娘您才急欲找一个合适的人选。而我就是那个应皇上眼的人,我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不该求的绝不会去碰,毕竟我也是惜命的。”

她果然聪明之极!

“你若惜命的话怎么不知道——你不该生出进东宫的念头。”郑适汝道。

“娘娘,”孟吉仍是平静应对,道:“我进东宫,一为太子在皇上眼中过的去,另外,对我们侯府当然也有好处。至于我自己,横竖有了安身立命之地,而太子妃又是个仁慈能容人的,这已经极好,也已经足够了,所以……很想请娘娘成全。”

郑适汝心里本还有些疑虑,可是听孟吉说到这种地步,她便无话了。

此时,郑适汝对阑珊说“担心一件事”,阑珊问她何事。

郑适汝摇摇头道:“不要紧,兴许是我多虑。”

阑珊哪里肯放过,追问道:“你到底多虑了什么?是不放心孟姑娘吗?”

郑适汝道:“我不是不放心她。”

“那是谁,莫非……是五哥?”

郑适汝拧眉。

阑珊本是随口玩笑的一句,见状诧异:“你真不放心五哥?你难道觉着、觉着五哥会喜欢她?”

郑适汝笑道:“我不想让他记恨我,所以我并没这么说。”然后她敛了笑,淡声道:“只是让你别傻傻的,多留点心,这话非但是对孟吉,也是对别的人。”

此后,皇上下旨赐婚,宣平侯府孟吉入东宫,为太子侧妃。

几乎跟旨意前后脚的,是东宫一名执事从江南而回,竟带了四名相貌出众,堪称绝色的女子。

这四人到东宫之后先给阑珊过目,却都是体态曼妙,容貌秀丽之辈,且吴侬软语,大有江南腔调,风情娇媚,看的阑珊都觉心动。

很快,其中两人给封为奉仪,两人为昭训。

又过数日,坊间便传遍了,说是太子殿下甚是宠爱这四个绝色的江南女子,几乎都冷落了太子妃了。

再加上太子侧妃进门在即,一时间,京城中颇有些声音为太子妃抱不平。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1-15 22:59:35~2020-01-16 20:47: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 285 章

这日正是江为功跟方秀伊的大婚之日,清晨起来, 天空飘了几点微微的雪花。

阑珊早跟赵世禛说过了, 今日要去江府坐席的。

吃了早饭, 阑珊特意换了太子妃的品服, 带了同样一身正式冠服的端儿一同前往江家。

因为方秀伊的家不在京内,发嫁就从郑适汝给方秀异住的那座南坊别院, 是以今日郑适汝作为娘家人,也在别院那里吃酒。

阑珊则在江家这边儿。

江家众人以及内宅女眷早早地在门口恭候, 江夫人同众人毕恭毕敬地迎了阑珊,陪着入内去了。

江为功则一身喜袍, 乐颠颠的,站在门口迎接客人。

不多会儿, 宾客陆陆续续到了, 姚升也早早地赶了来, 见了面笑道:“恭喜江大人,先来让兄弟沾沾喜气。”说着握着江为功的手, 彼此抱了一抱。

江为功拍着他的背,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别急!下一个很快轮到你了。”

姚升笑道:“多谢新郎官儿吉言。”

且说阑珊在江夫人陪同下到了内宅,在首位上落座, 跟江家来往密切的其实没什么高官,只因江为功在工部崭露头角, 工部一应认识的,以及那些格外想要结交的,才来了十几个。

只是众人都想不到, 今日太子妃竟亲自驾临,所以又是惶恐,又是面上生光,暗觉欢喜。

不多会儿,外头有人进来跟江夫人报说:“工部的温侍郎到了。”

又过片刻,竟是一个丫鬟领着两个孩子进来了,一个正是言哥儿,另一个却是赵元斐!

阑珊见了言哥儿还罢了,突然见到六皇子,吓了一跳。

赵元斐则忙向他使了个眼色。

江夫人因为认识言哥儿,且元斐只穿着寻常的深蓝色缎袍,相貌俊美,气质不凡,却只以为是言哥儿的什么同学之类,便忙亲自领着他们两个到了阑珊跟前。

言哥儿跟赵元斐行了礼,阑珊忙叫他们到身旁,悄声问道:“六殿下怎么来了?”

赵元斐笑道:“嫂子,你不要声张,我是听言哥儿说今儿工部的江大人成亲,甚是热闹,我才要跟着他一起来的。”

阑珊忙问:“是怎么出宫的?偷偷跑出来的?”

赵元斐道:“不是,我原本跟父皇请旨了,出来的时候遇到了温侍郎,特拜托他带着来的。”

阑珊松了口气,又听是温益卿带了来,却有些意外,温益卿居然肯帮着他。

她忙又看言哥儿:“你是跟着谁?”

言哥儿道:“我是跟着王叔叔来的。娘亲本也要来,只是有点事情所以来不了。”

“什么事?”阑珊赶紧又问。

言哥儿道:“他们也没跟我说。”

三人说话间,冷不防端儿见了比自己大的这两个人,格外高兴了,竟在旁边叫:“哥哥,小叔叔……”

前面一声自然是叫言哥儿,后面这句,却是称呼赵元斐的。

只不过因为他是个小孩儿,江夫人等又未曾十分靠前,听的不算真切,就算听见了的,也只当是小世子童言无忌罢了。

阑珊想了想,便打算等坐完了席后,大不了顺路往西坊一趟就是了。

将近晌午,新郎官出发去接新娘子,姚升,王鹏跟温益卿作为傧相,一同前往。

一时之间鼓乐齐鸣,鞭炮声响不绝于耳,言哥儿就要同元斐一起出去玩耍,端儿竟也着急想出去,阑珊只得让飞雪抱了他一起出去看看。

江为功一行还未回来,外头又有小厮慌里慌张地跑进来,报说道:“太太!工部杨尚书大人亲自到了!”

江夫人听了慌了手脚:“是首辅大人?”她不敢怠慢,忙亲自迎了出去。

阑珊听说是杨时毅到了,就也站起身来道:“太太,我同你一起去吧。”

于是一起到了外间,果然见杨时毅已经到了堂中,江老爷正唯唯惶恐地说着什么。

杨时毅抬头看见阑珊出来,便上前行礼:“参见太子妃。”

阑珊急忙亲自扶着他的手肘:“杨大人!不要如此。”

“这是礼数。”杨时毅一笑,依旧的风雅清正。

此刻江夫人等也忙拜见了杨大人。杨时毅当着满堂宾客,道:“江大人乃是工部的中流砥柱,向来兢兢业业,甚是劳苦,今日是他的大喜,本部堂当然得亲自来贺。只是还有一些事情在身,就不多留了。”

他叫随从把贺礼送上,便又淡淡道:“不必多送。”

临行之时却又看向阑珊。

阑珊见他眸光闪烁,似乎有话说,只是这里乱哄哄的,不是说话的地方,偏杨时毅立刻要走,倒是不便。

杨时毅见她踌躇,却只一笑,行礼后竟自去了!

他来去如风,江老爷等恭恭敬敬送出了门,里头众人兀自呆若木鸡。

谁能想到,一个微不足道的江家,居然能劳太子妃亲自驾临,又能让工部尚书本朝首辅大人亲自来贺呢?果然江家要大出息了!

中午时候,江为功迎了方秀伊进府,在司礼的指引下行了礼。

于是众人才入了席。

言哥儿引着元斐,在门口放完了炮竹便跑了进来,原来他们拿了几个,到后院给端儿放着看,端儿年纪虽小,却一点不怕,手舞足蹈的想自己去放。

阑珊略坐了坐,因为心里惦记着阿沅不知如何,又想着杨时毅欲言又止的样子,见时候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辞。

于是满座众人皆都起身恭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