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峻嗤笑:“五百岁呢?”

知白脸都不红一下:“老头子说过我资质还在他之上,只要潜心修炼,将来成就不愁不胜于他,或许可以肉身飞升。”

“哦。”齐峻干笑了一声,“那我预祝真人修行圆满。”不知道为什么,虽然眼看着知白施展过种种匪夷所思的神术,但他面对知白,仍旧时不时就会把他当成当初那个泥猴儿,“只是不知真人以人饲蛇,会不会有损阴德,影响修行?”

说到这个,知白的脸难得地红了红,小声嘀咕:“修行也是顺其自然,我只是…”

“顺其自然?”齐峻耳力过人,听得清清楚楚,斜了眼看他,“以人饲蛇,倒是顺其自然了?”

知白低下头,在嘴里咕噜了一句。这句话说得实在含糊,饶是齐峻耳朵再尖也没听清楚,正要追问,冯恩悄没声地进来站在一边,齐峻一眼看见:“什么事?”

冯恩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贵妃娘娘声称当初曾为娘娘的病症向上天许愿,如今娘娘痊愈,她要去国师的道观中供奉星铁,诵经三日还愿。”

“许愿?”齐峻冷笑,“这么说,母后痊愈倒是她的功劳了?无耻之尤!”

“殿下息怒。”冯恩赶紧端了杯茶来,“奴才想着,这只怕是贵妃沉不住气了。”进道观诵经,正方便她和真明子商量阴谋诡计。

“不错。”齐峻皱了皱眉,“找个人去打探打探,我们这边也要多加小心。”

第11章 邪祟

真明子的道观素来铁桶似的,极难打听里头的消息,不过这次消息传出来却出人意料地容易——叶贵妃携着自己为皇后病中誊写的《北斗经》刚进供奉着星铁的大殿,就一跤跌倒在地,那写好的经文哗地散落,落到燃着香的大鼎之中,险些引发了火灾,连大殿都要烧着。真明子大惊之下,正沐浴斋戒在道观内准备请乩呢。

“请乩?”齐峻正在服侍皇后用膳,听了冯恩来报,眉头不由就紧锁了起来,“又要搞什么鬼把戏!”

“该是叶氏那经文弄虚作假,神仙也不容了罢?”短短两日,皇后已经一扫病态,精神甚至比从前还要健旺许多,听到叶贵妃跌跤,不由得心情更好。

齐峻看看母亲,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母后,可惜神仙不能开口。国师准备扶乩,那神仙是什么意思,还不是他说了算?”皇后看叶贵妃倒是极准,可惜对于宫中争斗实在太过迟钝,叶贵妃敢在祥瑞面前摔倒,难道就料不到会被说成什么样子?必然还有后手的。

“那怎么好?”皇后不由得有些慌张,“知白道长呢?他可会扶乩?他能起死回生,扶乩定比国师厉害!”

“皇上驾到——”齐峻正要说话,门外的中人提高嗓门喊了一声,敬安帝穿着玄色便服,扶着王瑾的手慢慢走了进来。

齐峻和皇后连忙起身行礼,敬安帝的脸色不是太好,抬抬手示意两人免礼,管自坐下了,端详着皇后的脸色:“梓童身子看起来是大好了。”

“是。”皇后也算是死里逃生了,颇为庆幸,“天幸峻儿遇到了知白道长,若不然,臣妾怕是再也不能侍奉陛下了。”

敬安帝点了点头,思忖片刻又问:“梓童病中可还记得是怎样的情形?”

皇后有些茫然:“臣妾高烧,只是觉得身上发冷,后来就统不知道什么了。也不知过了多久,只觉得好像琼浆玉液灌入口中似的,一下子就醒了。”

齐峻在旁听着,却觉得敬安帝问得古怪。皇后是外感风寒,内里忧虑过度,内外夹击才重病的,这些,御医都特地向敬安帝回禀了,如何此刻又问这个?还问皇后病中的情形,难道风寒之人还有什么特别的情形不成?想到叶贵妃在真明子道观里跌的那一跤,齐峻顿时警惕起来。

“那晚,皇后如何会跌入荷池之中?”敬安帝看起来在皇后处没有问到什么答案,转头便叫过皇后身边的大宫女芍药来。

芍药连忙跪在地上:“回皇上话,那晚风大,吹熄了一盏灯笼,因娘娘说身上发寒,奴婢们就不曾回去再点灯,谁知路上不平,小宫女脚下不曾站稳,不但自己摔倒,还将娘娘也摔了…”

“既是皇后身上发寒,为何不乘辇?”

芍药低了头。皇后本说身子不好不去家宴了,可是听说叶贵妃精心准备了一支琵琶曲,又不愿让她独出了风头,匆匆又更衣赶去。那时再叫御辇不免晚了,幸而紫辰殿离家宴之处不远,只得步行过去,谁知就落入了池中。

敬安帝看她答不出来,不由得眉头锁得更深,转头看向齐峻,缓缓道:“皇后病重方愈,你虽有孝心,也不要总来打扰,还是让你母后好生休息。你去西南日久,虽说迎回祥瑞乃是大功,但朝中事务也抛下久了,合该以政事为重,不要总在这里消耗时光。”

齐峻越听越不对劲,却也只能低头应喏,暗地里向冯恩使了个眼色,冯恩便悄悄退了出去。倒是皇后问了一句:“听说叶贵妃在国师的道观中无端跌倒,臣妾还未曾去看过,不知伤势如何?”

“并没有什么,不过是扭了脚。”敬安帝心不在焉地回答。

“臣妾病着这些日子,都是叶贵妃在打理宫务。如今她受了伤,臣妾倒托赖皇上的洪福痊愈了,臣妾看,这宫务还是臣妾来打理罢,也让叶贵妃好生歇着。”

“嗯?”敬安帝抬起头来扫了皇后一眼,眼神颇有几分犀利,“梓童身子才好,该好生休养一段日子才是。叶氏不过是扭了脚,并无大碍,宫务的事,梓童不必放在心上,只管休养。”

皇后不由得变了脸色。皇后病重,叶贵妃暂理六宫事,如今皇后病愈,还是叶贵妃理事,敬安帝这分明是把总理六宫的权利交给了叶贵妃,将她这个皇后彻底架空了。

大约是发现皇后面色不对,敬安帝也觉得自己说得太生硬,忙补了一句:“再说,千秋节就要到了,朕想着,今年你是整生日,该好生庆贺一番才是。难道你过生辰还要自己忙碌操持不成?自然是让人去办,你今年就只管等着过生辰让人祝寿便是。”说着,还呵呵笑了一声。

话都说到这份上,皇后也只能一脸感激地谢恩了。齐峻站在一边,心却直往下沉。皇后的生辰在九月二十六,本来今年是四十岁的整寿,应该大肆操办,但因太医院那边报了病危,这事就停下来了——皇后都活不到千秋节了,谁还操办啊!如今皇后痊愈,千秋节自然要好生庆祝,但敬安帝却把这事儿全部交给了叶贵妃,究竟是什么意思?千秋节这样的大事,要做点什么手脚本来也并不难,万一叶贵妃想对皇后不利…

“母后千秋,儿臣也该出一份力才是。”齐峻上前一步,满面含笑,“母后此次凤体违和,也是因担忧儿臣所起,儿臣也想为母后千秋操办一番,略表孝心。”有他插手,叶贵妃想做什么也没那么方便。

这点敬安帝倒是并不反对:“你有孝心极好,此事就由你与叶氏协同办理,让你母后好生休息。今年天气冷得早,据国师夜观天象,怕是今冬格外寒冷,你母后怎么也是大病初愈,切莫让她随意外出再着了凉。”这竟是变相地把皇后拘在紫辰殿里了。

皇后再笨也听得出来,不由得一阵气苦,忍不住道:“如此说来,可要劳烦贵妃了。只是贵妃一入供奉星铁的大殿中便跌倒,可不知是不是冲犯了什么。臣妾病愈全赖天降祥瑞,若是叶贵妃…臣妾可不敢劳动她。”

敬安帝的脸顿时黑了。齐峻想拦已经拦不住,只得静观其变。敬安帝脸色变了几变,沉着声音道:“她能冲犯什么!你只管静心休养便是。”站起身来,竟是要拂袖而去。

齐峻心中暗暗着急,忽见一个宫女走进殿来福身禀道:“知白道长在外向娘娘问安呢。”

齐峻轻轻松了口气,他让冯恩出去就是请知白了。果然敬安帝一听,立刻道:“快请进来。”

知白还是穿着那件棉布的宝蓝道袍,用桃木簪子挽着头发,慢悠悠地进来,对敬安帝和皇后也只是单掌打个问讯:“无量寿佛,娘娘今日容光焕发,可见病气已去,此后延年益寿,无病无灾了。”

敬安帝干咳了一声:“真人在东宫住得可惯?”

知白一本正经:“东宫甚好,幽静祥和,颇宜修道。”

“朕尚未问过,听说太子能迎归祥瑞,多亏真人指点,不知西南万山层叠,真人何以知星铁坠落何处?”

知白笑了:“星铁天外之物,灵气充沛,于凡人眼中不过小小一块铁石,坠于群山之中自然难以找寻;但对贫道而言,夜间灵气上冲,如山中篝火,却是一望便知。休说只是小小一座山中,便是坠于万顷碧波之内,寻得也是极易。”

“果然是祥瑞。”敬安帝说了一句,紧接着又问,“那这祥瑞之物,若是有邪祟近前会如何?可会被驱散乃至殛死?譬如有邪祟附于人身者,该人见此祥瑞,将会如何?”

齐峻心里一动。敬安帝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若是别人听来,有叶贵妃进殿跌倒在先,只怕都会以为敬安帝这邪祟附于人身者,指的是叶贵妃。可是齐峻与真明子和叶贵妃周旋数年,以他对叶贵妃的了解,绝不会如此简单,否则,敬安帝又何须将皇后拘在紫辰殿里?猛然间一个念头冲上心来,齐峻机灵灵打了个冷战——不会是,敬安帝以为皇后是邪祟吧?以为皇后的病是星铁下凡驱克邪祟所致?所以叶贵妃携着为皇后祈福抄写的经文一进大殿就跌倒在地,所以经文落入鼎中被烧光,因为这些经文是为邪祟之人抄写的,星铁神物,自然不受?叶贵妃这一计,果然够毒!只要知白应个是字,那在敬安帝心里,至少皇后为邪祟附身这个念头就算是种下了。

“殛死邪祟?”知白倒笑了,“陛下,星铁又不是降魔杵。上天有好生之德,星铁之上只有灵气并无杀气,邪祟之物若不冒犯,星铁又何必殛之?”

敬安帝不由得沉吟起来,片刻又道:“道长可会扶乩?”

“略通一二。”知白也不谦虚。

“国师亦精通扶乩之术,道长若得闲,倒可与国师切磋一二。”

知白又笑了:“陛下,扶乩之事,请仙为要,若请到真仙,自是能得真言,若请到邪祟,便是鬼话了。若二者皆不能请到,那扶乩所得,不过是扶乩者一家之言罢了。此事,实在无可切磋。”

齐峻暗暗叫好。虽然事先不曾通过消息,知白这些话却是一句句正说到了点子上。敬安帝也不由得神色微动:“既是扶乩,自然要请到真仙才是。”

知白笑着摇头:“陛下,神仙自有洞府,且多是清净无为,从未听说有不修行而喜在人间走东家串西家之市井神仙哪。”

这话说得俏皮,敬安帝虽然心事重重,也跟着笑了一笑,又试探着问道:“有道是圣天子百灵护佑,朕既为天子,难道左右没有神仙护持?还是——朕德行不足,神仙不愿下降?”

“陛下是真龙天子,身周自有龙气护持,邪祟自然退避,又何须神仙呢?”知白认真地回答,“且神仙下降,须有仙缘,与德行无关。古者尧舜禹帝,舜帝尸解于潇湘之水,禹帝飞升,尧帝却未能成仙,陛下说,三帝德行孰高孰低呢?”

一般来说,自然认为尧帝德行最高,舜次之,而禹虽有治水之德,却将天子之位传子而不传贤,未免要引人诟病。可是这三人之中,却是禹最有仙缘,而尧至死仍是凡人。

敬安帝若有所思,知白却眼巴巴地看着他:“陛下,可否让贫道去供奉星铁处一观?”

敬安帝略作踌躇,终于还是温言拒绝了:“道长初来宫中,又为皇后作法延寿耗费修为,还是先休息几日。待观星台落成之日,再请道长入内供奉星铁如何?”说罢,他又问了几句知白的起居,便起身离开了,留下知白一脸的不开心。

齐峻将敬安帝送到紫辰殿外,敬安帝又教导他几句不得荒废政事之类的话,这才走远。齐峻看着他的背影远去,又看看紫辰殿外不知何时多出来的几名侍卫,眼神越发森冷起来,招手叫来冯恩:“去打听一下,无论如何也得知道,国师扶乩是什么结果。”

冯恩领命而去,也不过半日就回转来。这件事并不难打听,或者不如说,其实是有心人故意散布出来的。据说当日真明子请到了吕祖下降,敬安帝在旁,不知怎么被真明子引的,第一句就问皇后的病,乩语答道:天降祥瑞,仁者见祥,秽者见殃。

“秽者见殃?”齐峻一掌拍在椅子扶手上,“他可是说母后就是这秽者?难怪父皇要将母后拘在宫内!”

“是。”冯恩低头答道,“如今宫里都在传说,娘娘是不祥之人,因此天降祥瑞与娘娘不能相容,才致星铁愈近京城,娘娘愈是重病。还说——还说知白道长根本不能祈福延寿,只是用些邪法将娘娘的魂魄强拘在身内,时日一久,自然,自然…”

“自然什么?”

冯恩头垂得更低:“自然就会散了…”

咔地一声,椅子扶手硬生生被齐峻掰断了:“这是诅咒母后,好大的胆子!”

“不过…”冯恩迟疑一下,低声道,“皇上似乎并未全信,多亏知白道长那一番话。皇上自娘娘宫中出去之后,周采女去给皇上送鱼片粥,又提起此事,被皇上斥责,连粥都叫原样端回去了。”

“叶氏不会就此罢休的。”齐峻抛开手里的断木,缓缓地说,“只要父皇不信,他们就不会收手。此次母后千秋,叶氏定要动手脚。我虽然能协同操办,但管得了宫里用的东西,却管不了国师那边。”真明子虽然住在皇宫之中,但一切供奉都是由敬安帝派人专理,并不经后宫之手,齐峻顶多只能看个开支,却不能从中插手。

“奴才已经着人打听过了,说是国师那里要了一批木料、彩漆、布匹,还有牛筋什么的,说是要为娘娘的千秋节备一份礼。”

齐峻皱起眉头:“什么礼要用牛筋彩漆?罢了,你再打听着,看他到底要备什么礼。”

“是。”冯恩看齐峻面有倦色,赶着上前来替他捏肩,“殿下这几日着实辛苦,难得今日散朝得早,不如歇息一下?”

“还歇息什么。”齐峻叹了口气,“西北刚平定几年,东北边关又不安稳,哪里歇息得下!按说母后今年整寿,大办也是应当的,可是似叶氏这般糜费——拿着国帑来成全她的贤良名声!再这样奢侈下去,连边关的军饷都要不足了,还拿什么镇守边关,更不要说平定四夷了!”

冯恩不敢说话。敬安帝醉心修道,并不是个有为之君,先帝在时还算平定的四夷,这几年都在渐渐翻腾起来了。别的不说,单是他花费在这些僧道身上的银子就数不胜数,尤其是真明子,这几年的供奉开销比齐峻这个储君都奢侈,总算这一个月缩减了些,这还多亏知白当初说的那几句话。

说到供奉的开销,齐峻随口问了一句:“听玉阁那边如何?”

“知白道长果然简朴,每日不是在小花园中散步,就是在房中打坐,不过,他总是问几时能见到陛下。”

“他要见父皇?”齐峻不由得起了一点好奇心,“见父皇做什么?”

“道长说陛下身有龙气什么的…”冯恩也很无奈,“奴才愚钝,听不懂道长在说些什么。”事实上,这位道长说起话来确实没什么谱,有时听起来挺正常,可不知什么时候就变得云山雾罩。

“龙气?”齐峻也想不明白知白是想做什么,“走,去看看他。”

第12章 手相

知白正无聊地坐在小花园的假山上,托着下巴看着眼前光秃秃的花枝。说起来,在他这么安静的时候,其实十分赏心悦目。宝蓝色的棉布道袍更衬托得他肌肤洁白光润如玉石一般,五官端正俊秀,眼睛尤其生得好,就这样坐着,在深秋的园子里可算得上一景,惹得路过的小宫婢们看得眼睛都转不开。

“不在房里打坐修行,怎么跑到外头来了?”齐峻走过去,用脚踢踢他的小腿,语调难得轻快地问。虽然这小子十分可恶,但能救回皇后,终究是大功一件。何况他在生活上十分简朴,也不难伺候,并不给人多添什么麻烦。

“此时不宜修行。”知白有些无精打采,“所谓仙人服六气,不是有六种气可服,而是一天之内只有六个时辰的气宜于吐纳修行…”

齐峻赶紧打断他:“这个不必再说了。”只会听得人头昏脑胀,“听说你急着见父皇?”

“是啊!”说到见敬安帝,知白来劲儿了,“殿下不是答应过让我供奉星铁吗?为娘娘延寿损了我不少修为,若是眼下星铁不能给我,那让我跟在陛下身边也可。”

“跟着父皇做什么?”难道敬安帝比星铁还好用?

“陛下有龙气啊!”知白兴奋得眼睛发亮,“龙气对修道者大有好处,跟在陛下身边,就不必限于六个时辰了,可谓事半功倍!”

“龙气…”齐峻还以为知白那时只是在拍敬安帝的马屁,没想到——“父皇身上当真有龙气?”

“自然!真龙天子,陛下身上怎会无龙气。”

“那你跟着我岂不也一样?”齐峻扬扬眉,“我是龙子,身上也该有龙气才是。”

知白一怔,随即咧嘴笑了一笑:“殿下说的是。殿下龙子凤孙,自然也是身携龙气,不过陛下正掌大宝,龙气自是格外深厚,于修道更有好处。”

齐峻眉头微微一皱。这些日子他对知白也算有所了解了,方才知白这马屁拍得虽响,却总让人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不说别的,若是自己身有龙气宜于修行,知白见不到敬安帝,早该围着自己转了,可是这些日子,只听他时常询问是否能面见敬安帝,却从不曾要求来见过他这位太子殿下。因此,知白这马屁分明是在骗人!

齐峻是个精明人,因为皇后才能平庸,他打六七岁起就要比别人多长几个心眼才能活得更好,这几日不过是因为皇后病愈有些太过欢喜,此刻略平静了下心情,立时就找到了知白话里的破绽——知白说他善于观气,能在西南大山中找到星铁,这应该是实话,然而十分明显的,在他初见他时,并不知道他就是皇子,否则怕是借十个胆子知白也不敢拿他去喂蛇,且之后在湖边捉住知白的时候,几名侍卫称他为殿下,知白脸上的惊讶也不似作伪。

两相对照,这里头的蹊跷自然就出来了:知白既然能观龙气,何以当初却不知他是龙子?这答案只有一个——齐峻他身上,并无龙气。

既是龙子,为何却无龙气?齐峻一念至此,心里仿佛塞了块冰一般,沉着声音问道:“我身上,可是并无龙气?”

知白不防他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吓了一跳,干笑道:“殿下何出此言。”他嘴里说着,已经跳了起来,“贫道忽然有些内急,请殿下恕罪——”

齐峻一步就堵住了他的去路,将他直逼到假山上贴住:“先答我的话!”

“殿下,这人有三急——”知白转着眼珠想溜走,齐峻却不上他的当:“若不答我的话,你不妨就在这里解急。”

知白头上冒汗:“殿下怎作如此想?殿下身为龙子——”

齐峻毫不客气打断了他的话:“既有龙气,为何在西南山中你却不识我身份?”

这句话算是把知白噎得死死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背靠着假山,眼珠乱转了半天,终于发现是糊弄不过去了,才声如蚊蚋地说了一句:“龙生九子…”

“大胆!”冯恩在旁边早听得冷汗直冒,见知白说出这么句话来,连忙喝斥了一声。民间传说,龙生九子,各不成龙,知白这么说,难道是说齐峻虽为龙子却不能成龙?这岂不是暗指齐峻将来不能继位?

齐峻脸色唰地变了,一摆手,冯恩连忙带着小中人们退得远远的,齐峻逼视着知白,冷冷地道:“你方才说什么?龙生九子是何意?你是说,我并不能成龙?”

“就是——”知白咽了口唾沫,艰涩地道,“当初在西南山中见到殿下,正因殿下身无龙气,我,我才不曾看出殿下的身份。所谓凤子龙孙,其实并非所有皇室血脉都有龙气,只有天定荣登大宝之人才…”

“你的意思是说,我坐不上那张椅子?”齐峻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我是太子,是储君!我若不能,还有谁能?你又想谁能登大宝?叶氏所生的儿子么!”

“这——贫道并未见过其余几位皇子,只是观气…”知白恨不得把自己缩进假山里头去。

齐峻深吸口气,强压怒火冷笑道:“难怪你敢拿我去喂蛇!倘若当时你知道我是太子,就不敢了罢?”他看知白的神色就知道这里头还有点蹊跷,伸手就揪住他的衣领,“还有什么话没说的,快说!否则——”他神色冷厉,好像择人而噬的猛兽,“我能带你进宫,自然也能断送了你!”

知白被他吓得想缩脖子,只是衣领被拎着缩不进去,看齐峻一副要吃人的模样,知道今天不说实话是不行了,支支吾吾半天终于把心一横眼一闭:“殿下的面相是短寿,西南山中本就该是殿下葬身之地,所以我才引了殿下去那蛇蟠之处。若不然,我也不敢随意伤折无辜之人,那是极损阴德之事,于将来渡劫大大不利。”

短寿两个字仿佛两柄铁锤重重砸在齐峻头上,让他一阵头晕目眩,连拎着知白衣领的手都松开了。知白脖子上一松就想溜,但伸出脚却想到这是在东宫之内,根本溜无可溜,只得垂头丧气站定了等候发落。齐峻定了定神,把涌上胸口的一股气强压下去,沉声道:“你果真会相面?那我为何至今未死?”他突然想到了皇后,“母后也是重病难愈,你不一样替母后延了寿么?如此说来,这相面之术也并不可靠。”

“那,那却不同。”知白偷眼瞧着他,小心翼翼地回答,“娘娘的命线若断若续,本就有连上之机,这一病并非大限,而是大厄,既是厄,便可能有解厄之法。可殿下你——你的命线其实,其实已断,这却是万不可能…”

“那我为何还活着?”

“这——”知白答不上来了,半晌才道,“若说面相上实在不该如此,还要请殿下让我瞧瞧左手。”

齐峻毫不迟疑地伸出手,知白用一根细长的手指在他掌心里划了一下,突然不动了。

“怎么?”齐峻哑着声音催促。

“殿下这里是——”

齐峻低头看看他手指点着的位置,那里是一块伤疤——在西南山中斗巨蛇时他被甩飞出去,在半空中曾伸手胡乱抓了一下,揪住了蛇尾。只是非但没有抓住,反而被粗糙的蛇鳞掀掉了掌心的一层皮,如今伤口虽然长好,却留下了一块疤痕,所有的掌纹到了那里都消失了,他的掌心留下了一块寸许见方没有掌纹的空白部分。

知白抓着他的手左看右看,最后面色古怪地抬起头来:“殿下的掌纹已断,什么都看不出了。这,这委实是少见…”

齐峻怔了一怔,陡然大笑起来。他的笑声不无凄凉,却更多地是傲然:“看不出了?可见相术亦并不是天命,即便天命如此,可我命由我,并不由天!既然我不曾死在西南山中,那——那个位置终究也会是我的!”他抽回手转身便走,走了两步又停下来,缓缓回头看了知白一眼,眼神冰冷。

知白在山中长大,对于危险的感觉跟小兽一样灵敏,齐峻只看了他一眼就教他浑身冰凉,福至心灵地冲口而出:“殿下放心,这些话我绝不会对第二人说出半个字!”

齐峻站在那里有片刻迟疑不决。有那么一瞬间,他确实是想灭口了这个神神道道的小子。刚才知白说的那些话,什么龙生九子,什么短寿,随便哪一句被传到敬安帝面前,就足够他这个太子被废掉一万次!可是——如今真明子还是国师,没有了知白,他拿什么去与真明子对抗?纵然他能胜过齐嶂,可皇后远不是叶贵妃的对手,倘若再没有知白,那仍旧是如从前一般被死死压着。不,或者情况还不如从前,如今这满宫里可正传着皇后是不祥之人的传言呢,若是此时知白死了,还不知敬安帝心中会作何感想…

齐峻紧绷的肩膀慢慢放松下来,知白敏锐地感觉到他的变化,连忙讨好地对他龇牙一笑。这人生得俊俏总是有好处的,饶是齐峻满心杀气,看他这副模样紧绷的唇角也不由得松了松:“你这样的出家人,倒是实在少见。你师父居然还说你资质极好?好在哪里?就好在用人命去填蛇口?纵然我命在旦夕,你这么做心里也过得去?”

知白尴尬地搓了搓手:“殿下怎么又提这事…其实殿下当时——若是没我的草药,殿下已经伤重那个…我本来以为,不过是将殿下过世的时辰向后挪了挪…其实那时殿下命数已尽,并不算我伤人性命…”

“我是说你这心里!”齐峻毫不客气地伸手点了点他的胸口,“纵然是拖着一具尸体去喂蛇,你也忍得?有道是人死入土为安,纵然是陌生人都有捐棺筑坟之义举,你这出家修道的人,倒能让我连死后都不得全尸?”

“魂魄若去,身体不过一具臭皮囊罢了。”知白争辩,“所谓入土为安,不过是做给活人看的。人异于禽兽者在魂魄,若是死了魂魄便散…”他看着齐峻额头上又跳起来的青筋,知趣地闭上了嘴。

“所以我死之后就与禽兽无异是么?”齐峻又觉得牙疼起来,瞪着知白一字字地问。倘若不是留着这混蛋还有用,他一定亲手掐死他!

“道家说…”知白嘟囔了三个字就再没敢出声了。齐峻连着深吸了两口气才能略冷静了些:“这些话你倘若到父皇面前说出半句来,脑袋只怕就要搬家了!到时候,你再有资质也只能跟着你师父尸解了罢。”

知白垂下脑袋:“我知道,在陛下面前不敢乱说。我还未筑丹呢,离结元婴更早着,这时候砍头就是死了,算不上尸解。”

齐峻嗤地一声又笑了出来,简直不知该说什么好了。这家伙说出句话来能气死人,但有的时候也可笑得很。

知白偷偷抬头看了他一眼,讨好地笑笑:“那殿下,我何时能见到陛下呢?”

这么一说,齐峻又想起他说的龙生九子,脸色顿时又沉了下来,正要骂他几句,一个小中人远远跑来跟冯恩咬了几句耳朵,冯恩的脸色就微微变了。齐峻余光瞥见,便扔下了知白走过去:“何事?”

冯恩压低声音:“殿下,陌巷井里捞起一名宫女,是,是怀了身孕的。”

陌巷,是不曾承恩的宫女们住的地方,为了方便用水,一条宫巷中有两口水井。老实说,这两口井里捞出来的宫女别说前朝了,就是本朝都是连手带脚都加上也数不过来,但有身孕的宫女,倒还是头一回捞上来。

一般来说,宫女入宫后,日常能接触的不过是后宫妃嫔中人,唯一的男子就是皇帝,因而若有身孕,多半都是被皇帝宠幸过。所谓母以子贵,宫女若是被宠幸后有了子嗣,简直就是一步登天的好事,从没有一个是因着怀了龙种而自尽的,因此这次捞上来的尸身就格外引人注意。

“…说是已经有了五个月身孕,只是腹部总用白布裹着,又是入了秋换了夹衣,同屋的宫女都不知道。”小中人战战兢兢地回报,“也不知是几时承恩的,所以有人猜疑,说不定是与侍卫私通,发现有孕后害怕才自尽的。但也有人说…”偷偷抬头看了齐峻一眼,才小声道,“说是宫内有邪祟,这宫女是撞了邪祟才死于非命。”

齐峻面如寒霜:“又是邪祟?当真好笑,难不成是邪祟将她扔进井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