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峻这一次抢得先机,在西南那边报冬冷的奏折呈上之前,就先行文到户部,将西北今年的饷银拨了下去。过了几日西南那边也上了折子申请加拨饷银,户部的脸色就难看了,来来回回扯皮几十日,直到腊月二十三祭灶那日,仍旧是批了个“如旧”。

盛朝的习俗,祭灶日后各衙门便等同休假,只留官员轮值,若无什么黄河决堤外族破关的大事,一律留到上元节后再行处置。因此这折子发还西南,就等于西南守军这个年就这么寒酸着过了。

因为能想像得到叶大将军接到这批复时的脸色,齐峻这个年底虽然忙碌,心情却颇为愉悦。祭灶日后,他只要每天上午去含英殿走一走,确定没有紧急的折子,便可回去了。齐峻素来不喜欢积压折子,因此虽有惯例,仍旧是要将一日的折子尽数处置完毕的。只是这时候递进来的折子也少而又少,因此也只消半个时辰,他便出了含英殿,往紫辰殿去看望皇后了。

年底宫宴,皇后掌管宫务,自然是十分忙碌的,齐峻过去的时候,正听到皇后与赵月在说话:“今年宫里排了两出新戏,一出叫《洒金笏》,讲的是一家母子两个相依为命,儿子虽愿读书,但因家贫,只得弃书就商奉养母亲。后来行商途中拾到一块好玉,上头有天然生就的金色斑点。此人知道此玉价值连城,但他不欺暗室,亦不为家贫而动心,找到失主将其归还。失主感激他,要酬谢他金银,他俱不肯收。谁知这失主是替当朝丞相置办寿礼的门人,回府后将此事说了,丞相便下令让这儿子入廪读书,每岁供他些银米养家。之后这儿子勤奋攻书,连中三元,被皇帝钦点为状元。此时丞相才与他相认,将那块玉雕成一块笏板送与他,因板上有金色斑点如洒金,故称洒金笏。”

齐峻站在内殿门外听得直摇头。这排的是什么戏?宫里的戏园子,在唱词上或许比外头雕琢讲究得多,但真论起戏文来,那跟外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对自己不知道的事完全胡编乱造。

譬如说这笏板吧,那可不是所有的臣子都能拿的。就算是连中三元的状元,起初最好也不过是翰林院里一个六品编修,别说玉笏了,就是每日早朝他都不能列殿的。在这件事上,后宫那些写戏的女史和中人们,跟外头的人一样无知,盖因他们也从没有资格去太极殿。

至于说到没有功名就入廪拿供米的事,那简直就是比外头的人还要无知了,丞相权力虽大,管不到学道的事,更不可能下令去照顾地方上一个书生。最后,替当朝丞相置办寿礼,却将寿礼丢失,料想哪一个门人也是瞒都瞒不过来,谁会反去禀报呢?

不过——齐峻摇头一笑,皇后爱听戏,据她自己说,从前做姑娘的时候家里虽然败落了,逢年过节也要请班子来唱几出的,入宫之后虽然贵为皇后,但敬安帝不喜欢看戏,因此宫里唱戏的机会反而少了,今年难得有新戏,皇后自然欢喜,至于剧情是否合理——反正是图个喜庆罢了。

“峻儿——”皇后抬头看见儿子,十分欢喜,“来来来,快来替我挑挑,今晚是唱《洒金笏》好,还是唱《拾玉钗》?这个《拾玉钗》啊,讲的是…”

齐峻对戏曲歌舞素来毫无兴趣,一边听着皇后絮絮念叨,一边随手翻了翻单子:“怎么,今年改在清凉殿夜宴了?”清凉殿面临太液池,夏日里荷花盛开清风拂面,着实是纳凉的好去处,可是除夕乃是冬日,清凉殿四面长窗,光里往里头灌风都叫人受不了,如何能在那里守岁呢?

皇后也闻言就沉了脸。清凉殿离叶贵妃的两仪殿极近,夏天她都不喜欢过去,只嫌离叶贵妃太近,何况是守岁呢:“还不是叶氏向皇上说的!明和殿什么都备好了,还要再折腾过去!”

芍药在旁低声道:“想必是为了今年给陛下献舞之事。”

皇后撇了撇嘴:“献舞献舞,除了歌舞她还有什么?哪里像个贵妃,分明就是坊里的歌舞伎一般!”重重哼了一声,“她演她的歌舞,我只管看我的戏!”

这话不能说不刻薄,亦不能说是不合规矩。本来宫中嫔妃须以妇德为重,以为皇家开枝散叶为功,至于歌舞之事,自有教坊司的歌舞伎呢,没听说采选哪个嫔妃进宫是为了让她唱小曲儿的。可是法理之外,还有人情,敬安帝最爱歌舞,叶贵妃正是投其所好,纵然皇后再不齿她的做法,无奈是敬安帝喜欢。

齐峻嘴唇微动,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讨丈夫欢心,哪怕皇后贵为天下之母,也是应该做的,只会抱怨敬安帝偏宠叶贵妃,却不肯费心自己去讨好敬安帝,这——似乎也实在不能只怪敬安帝与皇后不亲近。

芍药也是做如此想法,可惜她一个宫女,更没有资格指指点点,只得极力委婉地道:“娘娘,其实清凉殿那里看戏不太方便,若不然——叫他们到咱们宫里来唱可好?娘娘自己听,不让她们听!”敬安帝不喜观戏,又何必非要在除夕宫宴上叫人来唱戏呢?

“一个人听有什么意思。”皇后不假思索地否定了芍药的提议,听出芍药的意思,她有些不悦,“怎么,难道我连戏都不能听一场,非得顺着叶氏那贱人不成?”

芍药不敢说话了。齐峻暗暗叹了口气,示意芍药退下去,对赵月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将话题转开。赵月正呆呆听着他们说话,接到齐峻的目光,怔了一下才明白过来,连忙道:“母后,您看我除夕那日该穿戴什么衣饰过去?若是戴红宝石头面,会不会太招摇了?”

这话题齐峻毫无兴趣,但显然皇后很有兴趣,顿时将心思都转了过去。齐峻陪着听了片刻,便告退了出来,径往观星台走去。

虽然到了年下,观星台还是一片安宁,齐峻一走进园子的大门,就感觉四周静谧,仿佛与充满了世俗欢乐的皇宫是两个世界,让人的心迅速就从躁动转为平静,甚至连脚步都下意识地放轻了。

观星台更像是一处花园,建在皇宫最高处,四面栽种奇花异草,虽然已是寒冬,仍有些齐峻叫不出名字的藤萝青翠如玉,缠绕在假山矮篱之上,散发出淡淡的异香。顺着五色鹅卵石铺就的小道,可以直达园子深处的宫殿。殿前铺着三层宽宽的汉白玉石台阶,每一层两边都摆着从钦天监里搬来的古仪器,那些擦得铮凉的黄铜球仪或红铜莲花水漏,给这平台增加了无法形容的古意。不过这些东西——咳,秀明仙师是从来不用的。

宫殿里照例没有人伺候,秀明仙师好静,修行更不喜人打扰,平日里中人们都在园子一侧的下房呆着,不经召唤并不出来。齐峻走进内殿的时候,知白正一手抱着星铁,一手抓着卷书,跷着脚倚在短榻上,左手边搁着热茶,右手边搁着点心果脯,好不逍遥。

“你倒自在。”齐峻不客气地拖了把椅子坐下,随手拈起块果脯送入口中,这时候他才想起来,从早晨到含英殿开始,他还一口水都没喝呢。

“嘿嘿——”知白赶紧放下星铁和书,拿过茶壶替齐峻斟茶,“殿下怎么过来了?”

齐峻灌了半杯茶,目光一扫放在他脚边的星铁:“国之祥瑞,嗯?”就这么大咧咧地跟脚丫子放在一起?不过说实在的,比起黑黝黝的星铁,知白的脚丫是要好看得多了。

知白尴尬地又嘿嘿了一声,光着脚跳下地去,打算把星铁送回供奉的香案上。这殿内铺的是黑白山水纹的大理石,黑色多白色少,颜色凝厚庄重,就越发显得知白的脚丫白生生的跟玉石一样。齐峻目光下意识地追随着他的脚,脱口而出:“怎么不穿袜子?这样冷的天气,也不怕着了凉!”

知白根本不以为意:“不冷。”

“胡说!”这大殿里没有地龙,到了冬天怎么会不冷?齐峻小时候也是挨过罚的,大冬天被关在殿里罚抄书,那地板冷成什么样儿他会不知道?站起来几步过去,伸手就把知白腰一夹,提溜起来按回榻上,顺手摸了摸他的脚,“怎么会不冷,难道你是金刚不坏——”

话没说完,后半句没了,知白的脚热乎乎的,确实没有半点受凉的意思。齐峻一片好心似乎都有种喂了狗的感觉,脸色不由得就有点不大好看了。偏偏知白并没察觉,嘿嘿笑着扭了扭脚趾:“虽然不敢说是金刚不坏,可是寒暑不侵也有两三分功夫了。”

齐峻拉着脸没说话,可是目光跟着知白的脚趾动。这小子实在是生得好,尤其这一身儿皮光肉滑的,白里透红。瞧着他瘦条条的似乎风吹得起,可是脚丫倒是颇有点肉,十根脚趾圆润粉红,扭动起来像十个圆圆的小猪仔,十分可爱。齐峻本来有点火气的,看着他的脚趾扭来扭去也不由得好笑:“扭什么!既是这样,你内殿里地龙不必烧了,炭火也能省下,到了夏天冰也省了,几时你能练到辟谷,连供奉都不必了。”

“这——”知白发现牛皮又要吹破,赶紧把得意劲儿压下去,厚着脸皮嘿嘿干笑,“殿下,别啊…辟谷,这委实还没练成呢。”真要是练成了辟谷,何至于在西南山中为了一袋干粮被齐峻逮住?

齐峻哼了一声,端着茶不说也不动。知白往前凑了凑,赔笑道:“殿下,可是有什么烦心事了?”

齐峻端了片刻架子,终于还是长叹了一声:“有…”

一个时辰之后,冯恩在殿外看见太子殿下走出来时的脸色,心里松了口气的同时又暗暗琢磨——秀明仙师到底说了什么能让殿下脸色都轻松了许多?若是太子妃和皇后娘娘也能有这本事,该有多好啊…

第27章 歌舞

清凉殿本是夏日纳凉所在,四面都是精致的雕花长窗,虽然糊了窗纸,仍旧会顺着缝隙往里漏风。皇后本来都打算着要去冻一冻的,特意穿了里外发烧的大毛衣裳,还在外头加了貂皮斗篷,谁知进了殿内却是温暖如春,别说斗篷,就连外头的大衣裳都有些穿不住,不由得有些好奇地转眼看着四周,却并未发现多加了炭盆之类。

叶贵妃在敬安帝右手边第一个位子坐着,见皇后四面环视,抿了嘴笑道:“娘娘瞧什么呢?”

敬安帝今年心情极好,比去年迎归星铁和见了长虹贯月的吉兆还要高兴,接口便道:“皇后是不知殿内为何这般暖和罢?你瞧这四边。”

齐峻也顺着看过去,只见大殿四面摆了不少屏风,却是颜色漆黑,赫然正是精铁所铸,其上錾出各色图案,小幅的便是花卉虫鸟,大幅的便是山石流泉,敬安帝与皇后身后更是一架极大的,上头是仿的前朝名画《清溪夜雪图》,只见山峦连绵,一轮明月斜挂峰头,照着下面一条清溪涓涓而过,溪旁那倚杖而吟的诗人有半尺高下,须髯俱现,精致入微。敬安帝笑道:“皇后摸一摸看。”

皇后小心地伸手摸了一下,面露惊讶之色:“热的?”

敬安帝笑道:“里头有夹层,夹了热炭的。”举手指点着,“每人背后都有一架,这殿里才会这般温暖。”

皇后大感兴趣:“是内务司想出来的?果然是好办法。”

叶贵妃笑盈盈地道:“能入娘娘的眼,可见臣妾的兄长没有白费心思。”

一听说这主意是叶家人想出来的,皇后顿时没了兴趣。叶贵妃对她的面色视而不见,只轻叹道:“其实这主意还是臣妾的兄长在军中时,见守粮草的士兵苦于阴寒,可军中没有上好的银霜炭,若折了草木来烧,又怕夜里走了水,故而索性做了些铁箱在其中烧些木柴,臣妾兄长见了这个,才想到能做这铁画屏风贡与陛下和娘娘使用的。”

殿中挤了许多妃嫔,敬安帝与叶贵妃的席位也就是紧挨着,闻言便拍了拍她的手:“叶将军忠心耿耿,难得他总是惦记着朕。”

叶贵妃立刻展开笑靥:“他是陛下的臣子,心里不时刻惦记着陛下,还要惦记谁?都是他做臣子的本份。倒是臣妾想着,那些士兵实在有些苦,听说今年南边天寒,军中连炭都烧不起,这冬天不知如何熬着呢…”

“唔——”敬安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也罢,待过了年,再叫户部拨一笔银子去西南罢。”

齐峻稳稳坐着,心里已经在骂娘了。好一个忠心耿耿的叶大将军,见了士兵守粮草,居然能想出进献铁画屏风来?他若相信才是有鬼!不说别的,单说这屏风上的铁画水准不俗,小幅花鸟也就罢了,那仿前朝的《清溪夜雪图》,以锤作笔,居然也能仿出七八成笔力来,这哪里是一朝一夕可得?不知叶家为了这铁画屏风,曾经花费过多少心力去搜索良匠,或许还要加以培养,更不知做废了多少,才能呈上这样一殿的铁画屏风来。这其中,说一句糜费都是轻的。叶氏虽为大将军,但细论一年俸禄不过千把两银子,一家人锦衣玉食都有些勉强,哪里来的财力弄这些个?其财源不问可知。虽说是太平盛世,可几次加赋,再有这些官员们在下头刮地皮,百姓哪有不叫苦的?他这个太子,虽然竭力在政事上想有所改善,可是上有敬安帝,下有官员,饶是他尽力竭力,毕竟是身份尴尬,又能做得了多少呢?若真想整顿朝堂、治平四海,最终还是得先坐上太极殿内的那张椅子。

虽说是内宫团圆宴,但照例真明子也是要列席的,今年自然又多了一个秀明仙师。真明子还好,比敬安帝年纪还大,并不必避讳,但知白却是俊俏少年模样,居然也能列席于嫔妃之中,一些新入宫的妃嫔们不免有些好奇,虽然不敢攀谈,却是忍不住要偷偷看他。

守岁宴,照例是敬安帝领一杯酒,皇后领一杯酒,太子再领一杯,也就开始贺岁歌舞了。这时候后宫的嫔妃们,凡有才艺的也都要尽数施展一番,尤其是那些不甚得宠的,更要使出浑身解数,以期能入了皇上的眼,一时间你抚琴我吟诗,倒也十分热闹。

敬安帝面上带笑,看了妃嫔们半日的才艺,才转向叶贵妃道:“贵妃今年难道没有给朕准备的歌舞么?”叶贵妃每年是必定要排演新的歌舞的,往年还要亲自上阵。

“陛下,臣妾如今年纪渐大,不能亲自给陛下献舞了。”叶贵妃也是三十往上的人了,难得这些年还能保持着腰身纤劲舞蹈一番,今年却实在是力有未逮,“不过,臣妾也精心为陛下排演了一支新舞,这里头,还有国师帮忙呢。陛下一会儿若看得好,可要重赏臣妾才行。”

这样明晃晃地炫耀宠爱,皇后在一旁虽然极力抑制,目光中也不可遏制地露出了不屑与嫉妒、恼怒与些微羡慕的复杂神色,那些年轻的嫔妃们城府不深,更是神色各异。敬安帝却全未注意,只是带几分惊讶地道:“还有国师帮忙?好好好,朕更要看看了!快快演来!”

叶贵妃微微含笑道:“陛下,臣妾要先将这殿中烛火熄了。”皇帝所在之处,灯火必须通明,以免有人趁阴暗有不轨之举,若不是叶贵妃,怕还真没人敢提出这样的要求。敬安帝却是欣然应允,当下宫人们一阵奔忙,清凉殿中大半烛火便被熄灭,仅剩的几盏也被纱罩罩住,整座大殿里只剩下极微弱的光线,倒显得外面反亮了几分。

叶贵妃轻轻击掌,忽然之间,大殿外头、太液池边,便突然明亮了起来。只见太液池畔已立起了数十盏宫灯,每盏灯后又立一面巨大的铜镜,将灯光反射到池面上,照得一片雪亮。大约就在方才殿内妃嫔献技的时候,太液池面上已经聚集了十余名舞姬,虽然天气寒冷,却是人人都穿着薄如蝉翼的纱衣,在水面上摆出飞天仙子的姿势。咚地一声鼓响,丝竹齐鸣,这十余名舞姬就在水面上由静而动,舞蹈起来。

敬安帝眯起眼睛:“这水上——爱妃真是好巧的心思!”那水面上原来都用木板制成莲叶之形,铺在水面上远看如真莲叶一般,这十余名舞姬竟像真是在莲叶上舞蹈了。

叶贵妃嫣然一笑:“陛下还没看到好处呢。”

“还有好处?”敬安帝惊讶起来,“朕倒要好好看看。”

齐峻环视太液池,却已经看出了蹊跷之处。那数十盏宫灯之后并无宫人侍立,每盏宫灯相隔三尺左右,一圈绕下来有数十丈之远,方才却是在一瞬间同时亮起,实非人力所能做到。他也听说过前朝有用丝线涂以油脂串过烛芯,不必人力便可点起数百盏灯火之举。但那丝线燃烧也要有个时间,烛火亦是逐一亮起,绝不可能做到同时点亮。更何况若是细看,每盏灯后那巨大的铜镜竟是微微在转动的,无论那些舞姬前进后退,铜镜总能将灯光恰好聚在她们身周。

齐峻看了片刻,确定不是自己眼花,后背上便微微起了一层寒气,下意识地转头去看知白。为示两位方外之人的超然地位,真明子的位置在叶贵妃下首、齐嶂上首,而知白就在齐峻旁边。他正也微眯着眼睛瞄着那些铜镜,片刻之后,红润的唇角轻轻翘起,又带几分不屑地往下一撇,露出了一个似笑非笑的轻蔑神情。

“是什么?”齐峻端起酒杯遮着脸,低声问。

“五鬼搬运法。”知白很不屑地回答,“小伎俩。”

他还没说完,大殿里已经响起一片轻轻的惊呼,太液池上的一片莲叶忽然凭空飞起,直升到三丈多的高空,而四下的铜镜随之后仰,以一个绝对不可能的角度斜斜立在地上,将灯光聚于半空。那莲叶方圆不过数尺,上面站立的舞姬身材纤瘦,是十余人中唯一穿着宽袖舞衣的女子。此时北风呼啸,她衣袂飘飘立在数丈空中,就在那小小一片莲叶上辗转腾挪地舞动起来。四下丝竹之声更急,忽然间这舞姬左袖向外一挥,只见一朵朵鲜花自她袖中洒出,飘飘摇摇地向地下坠来。

殿中众人发出第二次惊呼,舞姬双袖挥动之间,无数花朵从她衣袖中洒落,刚刚落地便又消失不见,一时间漫天花雨,美不胜收。只是那舞姬身上穿的纱衣极薄极透,谁都看得出来她袖子里根本什么都藏不住,可是偏偏这些花朵像是无穷无尽一般地飘落,引得众人目眩神驰,连窃窃私语都顾不上了。片刻之后丝竹齐寂,只留一缕笛音清越而上,越上越高,那舞姬的舞步也随之越发急促。蓦然间又是一声鼓响,舞姬最后一次挥袖洒落花朵,四面的宫灯齐齐熄灭,一切都消失在黑暗中,只剩下那缕笛音袅袅盘旋,良久方散。

清凉殿内寂然无声,半晌,才听到敬安帝长长了吁了口气,缓缓吟道:“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

随着他的吟诵,清凉殿的大门推开,齐嶂一手持着紫竹笛行进大殿,他身后跟着那个舞姬,身上的纱衣随着她的走动如水波一般拂动,仿佛随时都能飞起来一般。齐嶂一进殿就长揖下去:“儿臣献丑了。”

“是你吹的笛子?嗯——”敬安帝拈着颌下的微须含笑点头,“果然又进益了。舞跳得也好,赏!”

舞姬盈盈伏地:“奴婢谢陛下赏。”她生得眉目秀媚,声音也是清甜动人,敬安帝不由得仔细看了她几眼:“你叫什么名字?几时进的歌舞坊?”

“奴婢是今年才入宫的,原姓林,贵妃娘娘赐奴婢名为‘纤阿’。”

“纤阿?”敬安帝沉吟着。他好长生之道,自然对这些灵异志怪之书涉猎不少,纤阿是月之御者,联想到在蓬莱的那次梦登月宫的旅程,他对眼前这舞姬自然又多了几分好感,“传旨——赐纤阿为采女,住——”

“陛下,就让林采女住在臣妾的两仪殿可好?臣妾也正想有人切磋一下舞技呢。”叶贵妃适时地开口,眉目含笑。

新宠与宠妃共居一殿,那对敬安帝倒是十分方便,当即就点了头。舞姬纤阿——不,现在要呼为林采女了——含羞带怯地谢了恩,立刻被敬安帝召唤到身边捧壶斟酒了。说起来这种事应该是宫女来做的,但在这时候,能到皇上身边去,却代表了莫大的荣宠,使得底下的低位嫔妃们眼里都带上了嫉恨的神色。

叶贵妃眼里却带上了笑意,转头若无其事地笑问皇后:“听说娘娘今年精心排了一台戏,臣妾从开席就等着看呢,几时才能开唱?”

皇后再笨也知道这时候上戏根本讨不了好。叶贵妃这场天女散花舞实在是精心准备不说,单是方才林采女在半空中舞蹈并洒下无数花朵的场面就够叫人震撼,哪是什么戏能比得上呢?但她又决不能损了皇后的脸面,看着叶贵妃含讥带讽的眼神,脾气一上来了也顾不得什么,当下沉着脸就要叫开戏。齐峻知道不好,咳嗽一声欠身道:“贵妃娘娘想是糊涂了,戏都是宫里班子准备的,岂有堂堂中宫亲自排戏的道理?”

这话分明是在讽刺叶贵妃身为贵妃却自降身份与歌舞伎们行伍,叶贵妃眼神一冷就想说话,齐峻却已经离席而起:“父皇,儿臣倒是准备了一支剑舞,只是不知能不能入父皇的法眼。”

“剑舞?”敬安帝倒有些兴趣,“舞来瞧瞧。”

叶贵妃笑吟吟地道:“太子殿下素不爱歌舞,今日居然要演剑舞,臣妾可得睁大眼睛好好看看呢,想来定是林采女远远不能及的了。”

齐峻并不回答,只是向冯恩略一示意,冯恩便送上一柄未开刃的剑来。他说准备剑舞倒也不完全只是临时起意,自打知道叶贵妃又在精心排演歌舞,他便私下里也准备了一番。要说服皇后与叶贵妃相争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而他自己确实素不近歌舞,唯有另辟蹊径。好在他没有一日放下过习武,将剑招稍加变化,虽然比不上专门舞剑的舞伎,却有一项好处——没有人敢在宫里演剑舞,万一有人趁机行刺怎么办——就是敬安帝从前在王府里,也没看过剑舞,他占了头一样,就是想说不好也没得比较。

叶贵妃也极快地想到了这一点,心里暗恨齐峻取巧,嘴上却道:“快将灯烛都点起来,好看看殿下为陛下献舞。”

“且慢。”知白忽然笑眯眯地开了口,“方才林采女的舞有国师相助,倒是巧了,殿下的剑舞,贫道也是略有些锦上添花的小技。”

敬安帝顿时大喜:“好好好!朕正要看看仙师的手段!”

齐峻不由得也看了知白一眼,这事儿可事先没商量过。知白却笑嘻嘻地回看了他一眼,左右瞧了瞧,捡了一只白瓷净釉碟子,抬手就往敬安帝背后的铁画屏风上扔去。这举动吓了众人一跳,人人都等着听见碟子落地摔成八瓣的声音,却见那碟子稳稳当当竟贴在了屏风上,而且正正扣在那轮圆月的位置。众人正惊讶间,那碟子已经微微放出光来,且越来越亮,最后竟照得清凉殿中每个角落都是银光闪烁,既明亮又极柔和,仿佛真是天上圆月落进了殿内。

敬安帝连声赞叹,知白却还没完,将自己用的一双牙筷拿在手中,轻轻甩手,一支牙筷又奔着屏风上的碟子去了。这次没人惊呼,众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只见那筷子投进一轮银光里去,半点动静都无,片刻之后,银光中心渐渐显出个黑影来,且越长越大,渐渐显出个人形来,瞧着广袖长裙身姿婀娜像是个女子。

没等敬安帝开口询问,知白已经用另一只牙筷敲着自己面前的酒杯,亮开嗓子唱了起来:“击瓯歌,谁人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

从来没人听过知白唱歌,只知道这位秀明仙师平日里说起话来都是缓声细气的,谁知道此刻亮开嗓子,竟然称得上清越高亢,虽然不如专门的歌者那么婉转入微,却自有种不羁的野趣。在他的歌声里,齐峻拔剑出鞘,就在清凉殿的大殿上挥剑起舞。

第28章 湛卢

清凉殿大殿之内,到处都流动着如水的月华,齐峻就在这月华之中闪转腾挪。他手中的剑虽未开刃,但剑柄上缠着长长的金丝流苏,甩动起来有金光闪烁,十分好看。

知白高踞席上,击箸高歌:“…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上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他越唱越是响亮,简直是声遏行云,清越的声音里居然蕴藏了难以形容的苍茫高阔。齐峻开始还有担忧自己舞的剑与他的歌合不上节拍,可是越听越觉得这歌声似乎是直入胸臆,令人全副心神都沉浸其中,竟与自己的剑舞一招一式都合拍应节,此时别说什么担忧,就连大殿上的众人都被他抛在了脑后,耳边心上只有这豪迈的歌声,似乎是想借着这声音将自己的一腔豪气全都舞出来一般。

知白一边高唱,一边抬手对屏风上的月亮招了招,这一招之下,只见银光中那个人影居然也应节合拍地舞动起来。众人看了这边看那边,正觉得眼睛都不够用的时候,银光中的身影竟然纵身跃了出来,一个尺许长的小美人就那么纵身而下,落地倏然伸长如常人一般,身着轻纱衣裙,周身都泛着淡淡银光。

这女子一入场中,便与齐峻舞到了一处。齐峻全副心神都沉浸在剑舞之中,陡然见了这变化,手上剑势也不过是微微一顿。就是这一顿,女子已经抢入他的剑光之中,与他同舞起来。这女子腰身纤劲更胜林采女,且轻盈如燕子一般,在齐峻的剑光中闪转,竟像是被剑风带起来的一般。也不知是什么缘故,无论她舞到哪里,若不是被齐峻遮住,便是被自己的衣袖遮住,并无一人能看得见她的面目,只能看到她的身姿。整座大殿内,只有知白的歌声、牙箸击打酒盏之声,与齐峻的剑风声,众人莫不看得目眩神摇,没一个敢大声出气的。

知白的歌声唱到末节,齐峻也正好收势,那女子一跃竟踏上了他的后背,在他肩头踏了一脚,纵身跳上了敬安帝面前的几案,就在那些杯盘之间舞蹈起来,直到知白唱完最后一句,银光忽然大盛,众人不由得都闭了一下眼睛,再睁开时女子已然不见,敬安帝面前的几案上杯盘丝毫未动,只多了一根牙筷横在桌上,而铁画屏风上的“明月”也渐渐暗了下去,须臾之后只听一声脆响,白瓷碟子从屏风上滑落,坠在地上,却丝毫未损。

大殿之内寂静无声,良久,才听到敬安帝轻轻吐了口气,只说了一个字:“好!”

这个字像是打开了众人的嘴,顿时议论惊叹赞赏猜测之声纷纷而起,宫人们重又点起灯烛,齐峻将剑抛给冯恩,走上前来跪叩行礼:“儿臣愿父皇春秋永盛,四海升平。”

“好好好!”敬安帝满脸欢喜赞叹,“赏赏赏!”略一思忖高声道,“来人,去取内库那柄古剑来,还有朕那支翡翠玉笛,另取今年广东新贡的两领象牙席!”这是要连着两个儿子和两位出家人一起赏了。

叶贵妃不由得微微变了脸色。内库中的那柄古剑她是知道的,那当真是前朝传下来的一柄好剑,名为湛卢。据典籍载,这柄剑倾城量金尚且不可得,敬安帝虽不爱武,却也视之如宝,今日竟赐给了齐峻。且天子赐剑意义又自不同——想到还有“尚方宝剑”这么个词儿,叶贵妃便觉得胸头似乎堵了口气一般,上不来下不去。相比之下,翡翠玉笛虽然是敬安帝心爱的,偶尔还会取出来吹奏一番,但比起湛卢宝剑来却又不算什么了。

王瑾亲自去开内库,片刻之后就将几样东西都取了回来。敬安帝亲手将古剑和玉笛交到两个儿子手中,又吩咐宫人将两领象牙席分别送到真明子的道观和观星台:“此物说来也无甚稀奇,只是据称冬暖夏凉,两位仙师打坐之时,或可一用。”

叶贵妃压下心中的恼怒沮丧,含笑道:“陛下,林采女也为皇上献了舞,皇上好歹也赏点什么呀。”其实林采女升做采女已然是大赏了,可是叶贵妃实在看不得皇后脸上的笑容,无论如何都要再刺皇后一下才舒服。

皇后却是撇了撇嘴,用不大不小的声音道:“其实皇上把那支牙箸赏给林采女就是了,倒是像得很呢。”

说起来,一位皇后说这样的刻薄话未免有些失了身份,可是皇后这句话说出来,一众妃嫔们的眼睛却都落到林采女身上,有几个已经掩口而笑。敬安帝也不由得转眼看了看林采女——为了跳起舞来身姿轻盈,林采女确实极其纤瘦,这样的身材,穿着舞衣十分好看,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林采女跟一支筷子确实有点像…顿时,敬安帝也觉得对这个新美人没了什么胃口。

因为有了这两段奇绝的歌舞,还没有出来献艺的嫔妃们都缩了回去,宫宴颇有几分草草收场的意思,只有皇后满脸笑容,连敬安帝要去两仪殿歇息都没能让她心情变糟,一路笑吟吟地乘着凤辇回去了。明日大年初一,她还要去接受内外命妇们的朝贺,她的儿媳会跟她一起去,她的儿子还要跟着敬安帝去谒太庙,这些,统统都没有叶贵妃什么事儿!

齐峻倒没有皇后那么得意,在他心中,一国储君,便是得敬安帝的赏赐也该是因处置政务,而并非是为献了一曲歌舞。不过他毕竟是好武之人,得了一把宝剑终究也是欢喜的,将湛卢仔细端详了半晌,颇有些心情复杂地叹息了一声。

他现在是在太子的车辇之中,知白就在他身边,却是探过身子来眼巴巴地看着湛卢古剑,一脸的喜爱。齐峻瞥他一眼:“喜欢?可惜是父皇赏的,不然送给你也无妨。”

知白的身子都快趴到他腿上了,眼睛一瞬不瞬地看着湛卢剑,半天才吁了口气感叹:“昔日秦客薛烛善相剑,越王正聘欧冶子作名剑五枚,湛卢为其中之一。薛烛相湛卢,曰‘衔金铁之英,吐银锡之精,奇气托灵,有游出之神,服此剑者,可以折冲伐敌,人君有逆谋,则去之他国’。后越王献湛卢于吴,吴公子子光逆弑其君王僚,湛卢便去如楚。楚昭王得之,召风胡子问其值,风胡子答曰‘虽有倾城量金,珠玉竭河,犹不可与’。今日得见,其中灵气内蕴,金英外露,真是宝剑。”

“是么?”齐峻将湛卢反复又看了看,“好剑确是好剑,但珠玉竭河之值——我倒宁愿换些皮甲刀枪回来,也免得军中捉襟见肘,净拿些朽烂之物充数。”

知白摇头:“殿下不曾明白我的意思。湛卢之剑,贵在有神。其剑不但可增服剑者之威势,更有趋直避逆之灵。”他抬头仔细看了齐峻一会儿,然后徐徐道,“若是殿下能一直保有此剑,则可知殿下所为,皆为正道。”

齐峻眉梢一跳:“什么意思?你是说——只要湛卢剑一直在我身边,就证明我做的——皆为正道?”即使曾经有过不想让知白为敬安帝延寿的不孝之念?

“或许殿下谋求大位之心,并非大逆…”知白伸手摸了摸湛卢,“也或许——只要殿下未登大位,湛卢就不会飞去…”

齐峻额头上青筋一跳,这简直是废话!不过,这倒提醒了他一件事:“湛卢,不能无故飞去!”若是湛卢在他手中消失,且不说遗失了皇上所赐之物本就有罪,单凭湛卢的神性,若是遗失了,还不知叶贵妃会在敬安帝面前编造出多少谗言来。可是谁知道湛卢究竟会不会认可他争夺大位的行为?知白说过他身无龙气——虽然他并不以为然,纵然湛卢真的会因此飞去,他也不会停止自己的脚步,但是——湛卢还是不能飞去,因为那会给他带来太多麻烦!

“有没有什么法子,能确保湛卢不会飞去?”

“这——”知白挠起头来,半天才道,“这实在是——闻所未闻…”

“罢了。”齐峻一摆手,“由它去吧。”本来他就觉得因歌舞而得赏赐有些丢人,结果居然还弄了个烫手山芋,整整一个年末因西北捷报而愉快的心情全完蛋了。

知白偷窥一下他的神色,偷偷把湛卢从他膝上拖走,齐峻有些烦躁地靠在辇车里闭目养神,感觉到他小鼠一般的动静,将眼睛睁开一线看看,只见知白抱着湛卢满眼喜爱,简直像是小狗见到了肉骨头,似乎恨不能扑上去咬一口。他心中一动,凉凉开口:“该不会是这剑上亦有什么灵力,能助你修行罢?”话音未了,见知白堆出一脸讨好的笑容来,顿时一怔,“难道说对了?”

知白嘿嘿地笑:“殿下有所不知,欧冶子炼此五剑之时,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雨师洒道,雷公发鼓,蛟龙捧炉,天帝装炭,太一下观。这五剑乃是取天地之精而造,其中所蕴者何止灵气…那个,倒确实是对修行略有所益。”

齐峻哼了一声,一手将湛卢抽回来:“略有所益?那你还是去抱着星铁吧。”

“别别别——”知白整个人都扑在湛卢上,死皮赖脸地抱着不撒手,“那个——星铁——嘿嘿…”

齐峻停下手,斜瞥着他:“星铁怎样了?”

知白嘿嘿了半天,终于老实交待了:“星铁的灵气已将殆尽,所以…”

“已将殆尽?”齐峻有些惊讶,“为何?难道是被你——”尽数吸取了?

知白嘿嘿又笑了一声。齐峻往后一仰,像看怪物似地看着他:“你,你莫非是——莫非是吸人精气的狐狸精不成?”

“啊?”知白没想到齐峻会下这个结论,眨了眨眼睛才连忙分辩,“怎么会!何况即使是精怪,若是吸取天地之气修行也是正道,只有吸活人精气乃至害人性命的,才是邪道!”

齐峻想的是另一件事:“如此说来,星铁岂非无用了?”灵气被吸尽,不就成了一块废铁吗?

知白抓抓头:“本来,本来此物于国朝也无用啊…”

虽然早就知道真明子说什么迎归星铁只是个阴谋,齐峻还是气结:“合着我折腾了半天,就是替你寻的星铁!”

知白低下头,嘴里小声嘀咕:“若是殿下不去折腾,我早拿着星铁回山中修炼了,也不劳谁替我寻啊…”

“什么!”齐峻一把掐住他的小细脖子,“你是说我在白折腾?若是没我的干粮,你怕是早就饿死在山里了吧?还有——”他从牙缝里嘿嘿笑了一声,“还有那条巨蛇,你打算如何对付啊?秀明仙师——”

知白眨眨眼睛。虽然齐峻的手捏着他的脖子,但他小兽一样的直觉却知道齐峻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怒气,这动作与其说是威胁不如说是玩笑,于是他咧嘴一笑,露出两排雪白的小牙:“殿下还记着这事哪…”

齐峻哼了一声,威胁地收紧手指:“一辈子都忘不了。”

知白很配合地歪头吐舌做出一个被勒死的鬼脸,齐峻嗤地一声破了功,松开手顺便在他脸上狠捏了一把:“早晚有一天惹恼了本殿下,叫人勒死你!”

知白揉着被捏红的脸,腆着脸皮凑上来:“殿下,湛卢可否借我观赏几日?”

“哼!”齐峻往后一靠,按着额角,“今日的酒太烈了…”

“殿下——”知白马上狗腿地凑过来替他揉着两边太阳穴,十根手指在浓密的黑发中穿行,点按揉捏各处穴位,“只是观赏几日…”

齐峻半闭着眼睛让知白揉按了半天,低声下气地叫了好几声殿下,这才掀掀眼皮:“今夜那纤阿之舞,你说什么五鬼搬运之法,那是什么?”

“就是驱鬼之术罢了。”知白一心惦记着湛卢,随口答道,“民间用此法偷取他人财物,不过是小术而已。国师能同时驱使数十小鬼,不过是将五鬼搬运法略做变化而已,横竖这宫内也不缺魂魄。”

齐峻微微皱眉:“能同时驱使数十小鬼?那他岂不是有许多法子害人?就譬如千秋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