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吴佩孚的声音很平和。

陈子锟大踏步的走进签押房,干净利索的敬礼:“二等兵陈子锟奉命前来报到!”

“坐,坐吧。”吴佩孚没穿军装,一袭拷绸长衫显得温文尔雅,手里捏着一本明版的《春秋》,头发剃得很短,颇有儒将之风。

陈子锟大为纳闷,大帅唱的是哪一出,怎么这么和气?

纳闷归纳闷,他还是乖乖坐下了,而且屁股占满整张椅子,并非那种小官员见上司般战战兢兢屁股挨个边的样子。

吴佩孚搭眼一看,暗暗点头,此子是个磊落之人。

“子锟,你屡建奇功,本帅却未曾提拔于你,你可有怨言?”

陈子锟早有腹稿,朗声答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标下不敢有怨言。”

“呵呵,是不敢有,还是一点也没有?”

“回大帅,真没有,标下知道,大帅良苦用心,是要磨练标下宠辱不惊的毅力。”

吴佩孚点点头,甚为满意:“我知道你的来历,五四风潮,火烧赵家楼的功绩有你一份,一介书生投笔从戎,这份拳拳报国之心可圈可点,再兼有一身虎胆,两膀神力,这样文武双全的猛将,我吴佩孚若是不用,岂不是瞎眼了?”

陈子锟站起来,拱手道:“大帅英明!”

“你坐,喝茶,喝茶。”吴佩孚刻意将这次见面渲染成私人会面的形式,陈子锟也知对方想拉近距离,便也更加放开,道:“玉帅准备怎么安排标下?”

吴佩孚道:“我军虽然武力雄厚,将士用命,但不足之处尚多,步炮协同极差,机关枪不会跨越射击,出了故障士兵也不会修理,战术战法更是与前清无异,这样的军队,横扫西南或许可以,但遇上列强军队,怕是难免重演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惨剧啊。”

陈子锟深以为然,道:“强军,必须以人为先啊。”

“正是!”吴佩孚忽然站了起来,在房中来回踱步,似乎颇为兴奋:“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就是我们要走的路,我准备送你去留学,学军事。”

陈子锟也站了起来:“谢大帅!但不知大帅准备送标下去哪国留学?”

“日本,唯有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才是最佳选择。”吴佩孚望着窗外,一字一顿的说道。

陈子锟却大为失望,他打心眼里瞧不上小日本所有的东西,军事也是如此,当即便道:“大帅,标下在北大上学的时候曾经听说,若论陆军,放眼世界唯有德意志法兰西才是一流,日本陆军,只是二流货色。”

吴佩孚道:“小伙子啊,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为你选择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有多重考虑,其一,日本与我比邻,自明朝万历年间起就屡次与我国开战,甲午、庚子更是将战火烧到我国门之内,二十一条犹未雪,青岛又被日本吞入腹中!我与日本,二十年内必有大战!”

陈子锟接口道:“大帅的意思是,熟悉敌人,了解敌人,才能更好的应对敌人。”

“不错,就是这个用意,这是其一;其二,日本陆军更适合我国人学习,英美法德,国力强盛,他们的陆军以火炮战车为主,师下辖有炮旅,团下辖炮营,欧洲战场上还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兵器,名曰‘坦克’,外敷铁甲,内装火炮机枪,有万夫不当之勇,试想我国,连寻常汽车都制造不出,又何以大规模装备铁甲战车?别说战车,就是机枪我们都做不到每排一挺啊,而日本比我国有类似之处,彼邦自明治维新开始积蓄国力,和欧美还有一段差距,他们的部队组成,和我北洋类似,但他们打败了大清,打败了帝俄,令世界刮目相看,难道不值得学习么。”

陈子锟连连点头,不敢插话。

吴佩孚又道:“其三,你投笔从戎,未经讲武堂、陆军大学的学习,在行伍之中没有恩师同学,寸步难行,而我中华军人之中,出自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颇多,蒋百里、徐树铮等人皆是出自此校,让你留学日本,也是为你日后积累人脉啊。”

大帅连这一层都想到了,陈子锟是心服口服,感动不已,单膝点地:“谢大帅栽培,标下日后定然赴汤蹈火,报效大帅知遇之恩!”

吴佩孚捋着八字胡哈哈大笑,一摆手:“来人呀。”

勤务兵捧着一个托盘走进来,上面放着一套军装,一叠钞票。

“子锟,你生俘曲同丰,逼降长辛店数万敌军,抓捕通缉要犯,这三个功劳本帅都给你记在功劳簿上了,今日论功行赏,破格擢升你为陆军少尉,颁发一等白鹰勋章,赏赐大洋一百元,特批假期三天。”

吴佩孚笑眯眯的说道。

“谢大帅!”陈子锟跳了起来,当场就披上了军装,吴佩孚亲自为他挂上了少尉肩章和一枚勋章。

“好了,去吧,回家去看看,也让大家知道,我吴佩孚不是有功不赏的庸人。”吴佩孚一挥手,目送陈子锟背影离去,喃喃道:“可惜啊,我没有一个适龄的女儿。”

陈子锟春风得意,回到炊事班很是得瑟了一把,买了两罐三炮台香烟,十斤酱驴肉,二十斤二锅头请大家,王德贵和李长胜开怀畅饮,听说陈子锟即将远赴日本留学之后,两人动了感情,喝的酩酊大醉,只可惜赵玉峰远在保定购买军资,四人不能同饮,颇为遗憾。

虽然已经从最低级的二等兵晋升为少尉军官,实现了鲤鱼跳龙门的转变,但少尉毕竟是最低级的军官,没有马靴、没有指挥刀,也没有帅气的呢子军装,只不过帽檐上多了一圈红箍,肩章上有一颗尉官星而已。

陈子锟的编制依然在炊事班,并无固定工作,也算是无官一身轻啊,第二天一早,他换上新军装,带着大帅赏赐的钞票,进北京游玩。

南苑大营门口的树荫下,停着几辆洋车,车夫坐在水簸箕上闲聊着,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的唱着歌,一丝风也没有,热的如同蒸笼。

“敬礼!”营门哨兵看见一个少尉军官走过来,赶忙举枪行礼,车夫们意识到生意来了,一拥而上喊道:“长官,坐我的车,我年轻,跑得快。”

陈子锟笑眯眯的看着这些车夫,仿佛看到了去年的自己,他挑了一会,指着站在最后排的一个老头道:“你来。”

车夫们大吃一惊,军官大人怎么挑了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家伙,人老车旧,跑起来慢吞吞的,有啥意思。

接下来的事情更让他们吃惊,那军官并没有坐上车,而是强迫老车夫到座位上坐着,自己抄起车把,一溜烟的跑了,看那娴熟的姿势分明是胶皮团里的行家里手。

“合着这位爷练过啊。”车夫们面面相觑。

从南苑大营到城里足有十几里远,陈子锟一路跑下来是汗流浃背,不过对于经常锻炼的他来说只是热身运动而已,浑身的骨头跑开了才叫舒服。

“行了,就这儿了。”陈子锟掏出一枚大洋丢过去,老车夫愁眉苦脸:“爷,我找不开。”

陈子锟爽朗大笑:“拿着,都是自己人,我从军以前也跑过车,知道这一行的辛苦。”说罢大步流星的去了。

“好人呐…”老车夫眼眶湿润了。

陈子锟在人声鼎沸的大街上信步而行,感受着北京的繁华与热情,忽然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这位爷请留步,我看您眉宇间有添丁之喜啊。”

回头一看,街边摆着一张算卦桌子,胡半仙正拉着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忽悠人家。

那汉子狐疑道:“我最近倒是娶了一房小妾,但是上个月才进门,就算有喜也没那么快啊。”

胡半仙道:“非也,我且问你,你还有一个女儿吧。”

汉子道:“对啊,是有个女儿。”

胡半仙掐指一算,神秘兮兮道:“恭喜,您要当姥爷了。”

汉子勃然大怒,挥起手中扇子打在胡半仙眉梢,当即就见了血,一边打一边骂:“你个臭算命的胡扯什么,我女儿还没出阁,哪来的喜,看我不打死你!”

围观群众也跟着起哄,把胡半仙的卦摊也掀了,正闹的厉害,陈子锟过来劝道:“行了,再打就出人命了!”

众人见他戎装打扮,又身材高大,心中畏惧不敢再闹,那汉子在胡半仙屁股上踢了一脚才悻悻离去,还不忘回头骂了一句:“臭算命的,别让爷再碰见你。”

“好了,半仙,出来吧。”陈子锟说道。

胡半仙从桌子底下爬出来,咝咝的吸着凉气:“嘴豁了,哟,出血了。”

陈子锟道:“收拾收拾赶紧回去吧,今天怕是不会再有生意了。”

胡半仙从地上摸起已经被踩碎的墨镜戴上,忽然笑道:“是你啊,咱俩真是有缘,哎,我看你眉宇之间有登科之喜啊,不过又有远渡重洋之苦,如此看来,你是要出国留学啊。”

陈子锟心中一动:“半仙可知道,在下去哪儿留学么?”

胡半仙掐指一算道:“极西之地。”

陈子锟哈哈大笑,日本乃中国之东,何来极西之地,不过他懒得和胡半仙纠缠,丢下一枚银元道:“你今天状态不佳,还是回去找个凉快的地方歇着吧。”

第二十四章 比武招亲

“陈公子,我话还没说完呢…”胡半仙的声音在身后回响,陈子锟却头也不回的走了,三天假期有限,他可没时间和神棍瞎扯。

先去拜访两位恩师,可是很不凑巧,辜鸿铭去北戴河消夏,刘师培家里倒是有人,不过先生已经在去年十一月的时候因病去世了。

在刘师培的遗像前,陈子锟上了三炷香,给师母留下五十块钱才黯然离去,途中经过北大校园,正值暑假,校园内空荡荡的,只有树叶沙沙响,听说蔡校长在五四之后挂印而去,北大,已经没几个故人了。

凭栏感慨了一阵,转身离开,忽被一人撞了个满怀,两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是你!”

来者正是徐二,他行色匆匆,手里提着一个纸包,上面有同仁堂药房的标签,虽然两人当初有过一段竞争,但没啥仇怨,说起来也算是故交了。

陈子锟找了个茶摊,请徐二喝茶,坐下凉棚下,徐二念起了苦经:“唉,老爷被通缉,府邸也让查封了,太太们各回各家,我们少爷一病不起,得亏有我照应着,要不然早病死了。”

“徐二,看不出你还是个有情有义的好汉子。”陈子锟一番感慨,拿出十块钱说:“拿着给你家少爷看病,不枉咱们相识一场。”

徐二推辞道:“你吃粮当兵也不容易,我怎么能拿你的钱。”让了半天还是收下了,看看太阳说:“时候不早了,少爷在家等着我熬药呢,我该回去了。”

“那行,代我向少爷问好。”两人抱拳话别,各奔前程。

不知不觉,陈子锟就来到了石驸马大街后宅胡同,街巷依旧,人去楼空,油漆剥落的大门上挂着锈迹斑斑的铁锁,林家宅子很久没人住了,从门缝里看去,院子里一片萧瑟。

陈子锟长叹一声,最后看了一眼这个记载了自己美好初恋的地方,无限寂寥的去了,距离两条街就是宣武门内头发胡同,初来北京后的创业史就在这里展开。

紫光车厂已经重新开张,马家老小被判刑,霸占的洋车发还原主,薛宝庆张罗了一些老相识,重新把车厂拉起来了,虽然车不多,但好歹能混个温饱,陈三皮也就默认了这门亲事,再过半拉月,就是他和杏儿订婚的好日子。

宝庆咧着大嘴笑个不停,杏儿羞涩中带着喜悦,王大妈端出花生瓜子招待陈子锟:“吃,别客气,这可是你自己家。”

陈子锟恍如梦醒,自己并不是客人,这里的一切都是自己打拼来的啊,可是为何却丝毫没有家的感觉呢,看着幸福甜蜜的宝庆和杏儿,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自己缺个女人。

于是,夏小青的身影跳入脑海,陈子锟立刻起身道:“那啥,我还要去拜访几个朋友,先走了。”

“哪能这样啊,好歹吃了饭再走。”宝庆说啥不答应,拉着陈子锟不放手。

陈子锟笑道:“你还怕我不来啊,晚上咱们再喝个痛快。”

宝庆这才松了手,道:“那行,让王栋梁送你。”

招呼王栋梁拉了一辆最新的洋车,一直将陈子锟送到天桥北龙须沟附近,陈子锟下了车,信步来到夏小青住的大杂院。

夏小青正在院子里洗衣服,看到陈子锟出现在门口,着实惊喜了一下,满手胰子泡儿就站起来招呼:“快进来,这儿,你来就来,怎么还拿东西。”

陈子锟路上买了包驴打滚,提了提说:“哪能空手来,对了,夏大叔呢?”

“他啊,打酒去了,就爱喝两盅,真是…”夏小青大大咧咧的一挥手,把自己小马扎递过去道:“天热,屋里更热,就坐外边吧。”

邻居们指指点点,有位大婶还问道:“小青啊,这是你们家亲戚?”

夏小青一点也不害羞,道:“这是我朋友,练家子。”

大婶暧昧的笑笑,一边去了,一帮邻居窃窃私语着,时不时向这边瞧上一眼。

陈子锟坐在小马扎上,如芒在背极不自在,夏小青坐在院子里的磨盘上,两条长腿耷拉着,居高临下看着陈子锟。

夏小青却不在意,问道:“你的那位姚小姐呢?”

哪壶不开提哪壶,陈子锟只好答道:“失去联系了。”

夏小青心情大好,两条长腿一甩一甩的,忽然岔到另一个话题上去了,自顾自说道:“我爹让我嫁人。”

陈子锟一愣:“嫁人?这么早?”

“早?哈,我都二十了,在我们老家沧州,十七嫁人都算晚的,过了十九那就是老姑娘了,再说我个子太高,人又泼辣,实在不好找婆家,我爹看中一个,是隔壁打铁的,个头比你还猛点,人也老实,就一点不好。”

陈子锟顺着她的话问道:“哪点不好?”

“不会武功,哼,我要找一个能打过我的才嫁。”夏小青说着,盯着陈子锟看个不停,眼神很有侵略性。

“那难了,就凭夏大姐您的身手,全北京也没几个敌手啊。”陈子锟奉承道。

“少来,起来!”夏小青蛮横的拉起陈子锟向大门外走去,来到龙须沟畔,二话不说,凌空一腿踢向他的面门。

这丫头属什么的,说打就打啊,纵然陈子锟反应迅速,也架不住夏小青腿如闪电,硬是被扫了一下,嘴唇当即就肿了。

“干什么你这是?”陈子锟怒吼道,夏小青也不搭话,连环腿暴风骤雨一般劈头盖脸而来,陈子锟节节败退,差点栽进龙须沟里去,他怒不可遏,愤然反击,到底男女有别,他一番拳来脚往之后占了上风。

夏小青突然停手站住,仰着脸看着陈子锟:“不打了,我打不过你。”

陈子锟举起的拳头悻悻放下:“大姑娘,你这是唱的哪一出?”

夏小青得意的一笑:“哪一出,穆桂英招亲那一出。”

陈子锟眼睛瞪得溜圆:“你这是比武招亲啊?”

“怎么?看不上我,能娶上我这样的,是你祖坟上冒青烟。”夏小青眼一瞪,又要卷袖子打人。

“不是不是,我是说,这也太突然了吧,我早上起来还没洗脸呢。”陈子锟手忙脚乱,心说夏大姑娘怎么这么豪放,比姚依蕾还猛点。

“那你到底是怎么个意思?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啊。”夏小青步步紧逼。

陈子锟也不是矫情之人,沉着答道:“愿意是愿意,可没谈恋爱就结婚,总觉得差点什么。”

“好办,走。”夏小青拉起陈子锟的手在龙须沟边上走了十几步,完了说:“好了,谈完了。”

“这这这,臭水沟边上溜达几步就算是花前月下啊?”陈子锟大惊失色,虽然他也是个不拘小节的江湖儿女,可这未免也太马虎了吧。

“哪有那么多臭讲究!”夏小青怒道,忽然背转身去,对着龙须沟哽咽起来。

陈子锟心说这丫头是不是脑子有残疾啊,小心翼翼问道:“夏大姑娘,到底咋回事?”

夏小青抽泣道:“爹一直瞒着我,其实我知道,他没几天日子了,他这么着急的想把我嫁出去,就是想走的安心,要不然你以为我一个女孩子怎么这么贱兮兮的,非得上杆子嫁给你,我是想让他老人家安心啊。”

陈子锟一阵唏嘘,原来还有这段隐情,是自己错怪她了。

“夏大姑娘,我大概要让你失望了,用不了多久我就要出国留学…”

还没说完,夏小青打断他道:“没关系,又不是真嫁给你,就是订个婚,让爹安心就好,你尽管去留你的学。”

陈子锟被憋得说不出话来,合着自己这半天都在浪费表情啊。

回到大杂院,夏大叔已经回来了,看到女儿和陈子锟进来,顿时大喜道:“小陈来了,快来陪大叔喝一杯,刚买的猪头肉,香着呢。”

陈子锟道:“好,大叔我就陪你喝两杯。”

夏小青嗔道:“喊什么大叔,喊爹。”

陈子锟咽了一口唾沫,这爹字还真难出口。

夏师傅也傻眼了,道:“小青,这是怎么一档子事?”

夏小青做娇羞状,躲在陈子锟背后道:“你说。”

陈子锟暗骂,尼玛我说,说你妹啊,嘴上却极其严肃道:“夏大叔,我和小青情投意合,已经缘定三生,请大叔成全。”

夏师傅愣了片刻,忽然展颜笑道:“好,好,好啊!”忽然猛烈咳嗽了几声,夏小青赶紧上前扶住他。

“没事,爹没事,快去胡同口二荤铺,炒两个硬菜过来。”夏师傅摸出五角钱丢给女儿,拉着陈子锟进屋:“咱爷们好好絮叨絮叨。”

夏小青拿着钱去了,临走甩给陈子锟一个凌厉的眼神,警告他不要信口开河。

进了屋子,夏师傅叹气道:“我老了,不行了,以后就要靠你照顾小青了,这孩子从小没娘,脾气被我惯坏了,你可得担待着点。”

陈子锟道:“我记住了。”

夏师傅又道:“我们父女二人来自沧州,我本是乡间孤儿,小青她娘却是武林世家,我俩私定终身,被她父亲逐出家门,从此流落江湖,小青她娘十年前病死,现在我的日子也不多了,我只希望,有朝一日小青能认祖归宗,重回家门。”

陈子锟道:“敢问小青娘家是?”

“号称轻功暗器双绝的沧州燕子门。”夏师傅望着顶篷,眼神飘渺,似乎回到了当年的青葱岁月。

第二十五章 天坛一夜

若要深究起来,陈子锟可是精武门和宝芝林的徒弟,比起什么名不见经传的燕子门不知道高出多少来,但此情此景,却不得不配合一下,陈子锟肃然道:“原来小青的武功系出名门,这段往事真是令人扼腕,大叔您是性情中人啊。”

夏师傅淡然一笑,额上皱纹深深,隐约能看出当年的潇洒。

“燕子门其实不是什么名门正派…算了,不提这个,我的武功比较杂,当年在沧州到处拜师学艺,后来又跟小青她妈学了一些燕子门的功夫,这些年来总结了一套轻功身法,等你和小青成婚以后,就正式传授给你。”

陈子锟明白夏师傅的用意,当即道:“大叔放心,我一定会对小青好的,不过我军职在身,过段时间就要出洋学习军事,大概要三年才能回来。”

夏师傅沉吟一会道:“这个无妨,让小青随你出洋便是。”

陈子锟苦笑道:“这个恐怕不太容易,军校不是普通学校,不能带家眷的。”

“这样啊,那也无妨,只要你俩情投意合,别说是三年五载了,就是等十年八年又如何,不过,小伙子你可不能做陈世美哦。”

“不敢,不敢。”陈子锟暗暗叫屈,本来只是来看看老熟人,怎么就变成人家姑爷了。

说话间,夏小青端着两盘菜进来了,葱爆羊肉,炒猪大肠,往桌上一摆,又系着围裙下厨拍了个黄瓜,炸了盘花生米送上来,爷俩举起酒杯:“走着。”

酒过三巡,夏师傅道:“咱们小门小院的,就不讲究那些虚套了,今天借着这顿酒,把你俩的婚事定下来,爹身子骨不行了,怕是活不了多久,子锟,小青就交给你了。”

说着,夏师傅拉起女儿的手,郑重的交到陈子锟手上。

“爹!”夏小青泪如雨下。

陈子锟也被感动了,捏着夏小青的手说:“大叔,我一定照顾好小青。”

“好,咱爷们走一个。”夏师傅露出欣慰的笑容,再度端起了酒杯。

这场酒喝的极为尽兴,夏师傅酩酊大醉,夏小青服侍他躺下,送陈子锟出门,两人走在龙须沟旁,陈子锟忽然笑道:“忽然就有媳妇了,这世界真是变化太快。”

夏小青冷哼一声:“谁说一定会嫁给你了,你记住,这不过是哄我爹开心罢了,你真想娶我,那得把我哄开心了才行。”

陈子锟微笑不语,忽见一群人拉着板车匆匆而过,车上躺着一个大肚子女人,脸上汗淋淋的,不停呻吟着,俨然是要临产,可奇怪的是她身上穿的竟然是中学的学生装。

板车后面,一个中年男子阴沉着面孔走过来,咬牙切齿的咕哝着伤风败俗、家门不幸之类的话,陈子锟顿时傻眼,这汉子不是上午殴打胡半仙的那位仁兄么。

胡半仙,名不虚传啊!

见陈子锟发呆,夏小青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傻样,想啥呢?”

“没啥。”陈子锟回过神来,从口袋里掏出四十块钱和几个银角子拍到夏小青手里:“拿着,大叔的病不能耽误。”

夏小青没推辞,嗫嚅道:“你啥时候再来。”

“有空就来,你别送了,就到这儿吧。”陈子锟道。

“嗯。”夏小青点点头。

陈子锟转身便走,忽听身后一声喊:“哎!”

猛然回头,却见夏小青一张红扑扑的小脸凑过来,在自己脸上啄了一口,然后扭头便跑,飞也似的。

陈子锟摸着脸,嘿嘿笑了。

晚饭是回车厂吃的,宝庆请大伙儿喝酒,八个碗的大席面,二锅头管够,车夫们陪着喝了一通,陆续回去睡觉了,最后只剩下陈子锟和薛宝庆俩人。

“大兄弟,我谢谢你,干了!”宝庆端起酒碗,咣咣咣一饮而尽,眼里泛起了泪花,“法院判了,马老五死刑,秋后处决,被马家霸占的洋车都送回来了,杏儿和我也订婚了,爹啊爹,你在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

陈子锟没说什么,他知道宝庆压抑的太久,需要发泄一下,这个壮的像牛犊子一般的小伙子,其实有一颗绵羊般的心肠。

“大锟子,车厂是你的,俺们两口子帮你守着这份家业,等你啥时候回来…”宝庆说着说着,头一歪打起了呼噜。

夏夜微凉,陈子锟将军装褂子脱下盖在宝庆身上,开始收拾碗筷杯盘,杏儿走过来道:“放着我来。”

陈子锟看着杏儿动作麻利的收拾着残羹剩饭,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画面,宝庆置换成了自己,而杏儿则成自己未过门的媳妇,两人在北京住着一座四合院,开着车厂、家里有老妈子,胖丫鬟,丝瓜架,金鱼缸,还有一条狮子狗。

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是幸福吧。

想到这里,陈子锟用力甩了甩脑袋,趴在桌子上的人影又变回了宝庆。

“这不是你要的生活。”陈子锟对自己说。

夜里是在自己房间睡的,陈子锟依然是紫光车厂的大老板,正房西屋是他的卧室,一直给他留着,谁也不许占用,陈子锟躺在床上,从贴身小褂里拿出一本小册子,在烛光下读着,小册子的封皮上印着五个字:共产党宣言。

这本小册子是他从吴佩孚书房里顺来的,编者之一是北大的李大钊,内容有点意思,陈子锟睡前总喜欢拿出来瞅两眼,比数山羊还管用。

第二天,大伙儿去郊外给薛平顺上坟烧纸,在坟前摆了七个碟子八个碗,大伙儿好好哭了一会,然后又到嫣红的坟上拜祭了一番。

陈子锟从车厂拿了一些钱,买了礼物去龙须沟看望了未来的老丈人,虽说这桩婚事半真不假的,但做戏做全套,该有的礼数不能少。

夏师傅很高兴,郑重向邻居们介绍,这位陈子锟是自家女婿,陈子锟也很客气的掏出大前门香烟散了一圈,大叔大婶的喊着,嘴比夏小青甜多了。

回到屋里,夏师傅看了篮子里的东西,顿时吓了一跳:“孩子,怎么买这么贵的东西。”

篮子里是一盒长白山人参,两支鹿茸,还有一瓶虎骨酒,都是上好的补品,这花费也不少。

陈子锟道:“您的病都是多年劳累积攒下来的,只要仔细调养就能复原,以后可别风里来雨里去的卖艺了,有什么费用,我来担着。”

夏师傅道:“孩子,虽然咱们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可你也不富裕啊,你把钱都花我身上,以后你俩咋过啊。”

陈子锟笑道:“您小瞧我了不是,我现在是少尉军官,每个月开三十块钱,另外还把紫光车厂重新开起来了,每月又是不少进账,钱的方面您不用担心。”

篮子里还有几个绿色玻璃瓶,夏师傅拿起来对着阳光看看,狐疑道:“这是什么补品?”

陈子锟笑道:“这个不是补品,是啤酒,我孝敬您老的。”

一听是酒,夏师傅来了兴趣:“哦,开一瓶尝尝。”

陈子锟道:“这酒不是这么喝的,小青!”

“哎!”正在外屋拍黄瓜的夏小青放下菜刀撩开帘子进来了。

“打一桶冰凉的井水,把这几瓶酒冰镇上。”陈子锟命令道。

夏小青柳眉倒竖,一把捏住陈子锟的耳朵:“好小子,明知道我爹身子骨不好,还让他喝酒,你小子活腻了是不?”

陈子锟赶忙求饶:“这个酒麦芽酿的,不伤人,是养生的。”

夏小青这才松了手,拎起酒瓶子出去了,继续拍黄瓜,陈子锟摸着发烫的耳朵道:“小青,合着你就只会拍黄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