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陈子锟走远了,那侦探才小心翼翼的问道:“头儿,他谁呀?”

“他啊,那可要从四年前说起了…”许国栋一脸的神往。

回到家才发现,西装不但被扯开一个大口子,后襟也绽线了,陈子锟从上海就带了一套西装过来,这件破了,就只有军装可以穿了,无奈,只好穿军装赴宴去了。

晚宴是李俊卿请的,如今他混的当真不错,连带着赵家勇也跟着沾光,本来小赵只不过是正阳门火车站上一个警卫兵,现在水涨船高,被提拔为交通部护路军的排长了,手底下管着几十号人枪,威风的不得了。

弟兄们再度聚首,气氛却不大一样了,李俊卿和赵家勇颇能谈到一起去,说的是都是北京官场上的新鲜事,什么某总长家的姨太太和车夫私通,某次长家的小姐偷汉子之类的,薛宝庆显然和他们没什么共同语言,只能傻呵呵的喝酒。

外头又下雪了,远远的能看见正阳门巍峨的城楼在风雪中屹立着,东来顺饭店里温暖如春,陈子锟的心却一点也热乎不起来,因为他已经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

第五十七章 文艺车夫

这一场酒又是喝的天昏地暗,一坛二锅头把陈子锟彻底放倒,吐得一塌糊涂,把一套崭新的毛料军官服都给糟蹋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来了,只记得一睁眼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外面太阳当空照,洒在身上暖洋洋的,窗户上贴着红纸剪的窗花,陈子锟坐了起来,想去拿衣服,却拿了个空。

杏儿端着一碗粥走进来,陈子锟赶忙大叫:“我可没穿衣服。”

“切,谁稀罕看你,快把这碗粥喝了,你的衣服都脏了,里面的衣服我洗了,毛料军装我也不敢洗,送外面洗衣房了。”杏儿说着,将稀粥递到了陈子锟面前。

“那我穿什么?”陈子锟接过了稀粥尝了一口,不冷不热正好,还有点甜,一翻,里面藏着两个红枣。

“早给你准备好了。”杏儿从炕尾拿过一套蓝布棉袄道:“这还是你以前的衣服,帮你洗干净留着呢,试试还合身不?”

陈子锟拿过棉袄一看,针脚密密缝,恐怕是出自杏儿的手笔,不由感慨道:“杏儿,宝庆真是好福气啊。”

“你呢,啥时候把媳妇带来我们看看啊。”杏儿说着,又从柜子里拿出一顶狗皮帽子,“还有你的帽子,都给你放着呢,前天刚晒过,正好戴着出门。”

蓝布棉袄,狗皮帽子,再配上一双皮头洒鞋,简直就是苦力的打扮,喝完了稀粥,杏儿拿着空碗出去,陈子锟打扮停当,在地上蹦达了两下,又找回初来北京时候的感觉。

昨夜一场大雪,旧都银装素裹,陈子锟兴致大起,索性出门赏雪,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天桥附近,一堆人围着耍把式卖艺的看热闹,他也凑了上去,只见一个劲装少女正在场中舞剑,身形动作酷似夏小青,一套剑法使得行云流水一般,引来一片叫好之声。

少女收了剑,捧了铜锣绕场一周,嘴里念叨着江湖话,陈子锟这才看清楚,少女脸型和夏小青相去甚远,只是一个普通的卖艺女子罢了。

丢了一枚大洋过去,陈子锟心情略微有些沉重,在路上慢慢走着,忽然一辆洋车驶过,拉车的正是紫光车厂的王栋梁,陈子锟见他脸色很难看,便招手道:“栋梁,你哪里不舒服?”

王栋梁见是自家老板,忙道:“昨天吃多了大肥肉,晚上又喝了两碗凉水,闹肚子了,老板,我得赶紧上趟茅房,您帮我看一会儿车子。”

陈子锟道:“没问题,你赶紧的。”

王栋梁捂着肚子弓着腰跑到路边茅房里去了,陈子锟则坐在洋车水簸箕上,掏出一支烟来抽着。

两个学生打扮的少女急匆匆走了过来,其中一个双马尾辫的女孩看到陈子锟,眼睛一亮道:“有洋车。”

旁边白围巾少女也高兴起来:“太好了,终于遇到空洋车了,车夫,西单跑不跑?”

陈子锟有些纳闷,不过转眼就明白过来,这俩姑娘把自己当成拉洋车的了,可不是么,自己这身打扮,这副作派,那就是一如假包换的洋车夫。

“那啥,我在这儿…”陈子锟指了指茅房。

“麻溜的,拉不拉?我给双份钱。”双马尾跺着脚说道,小丫头脾气还挺火爆,白围巾看起来年龄大点,说话也客气:“大叔,我们有急事,帮帮忙吧。”

一声大叔喊道陈子锟心坎里去了,想当年林文静可不就是这么喊自己的么。

“成,我拉。”陈子锟站起来冲茅房方向喊了一声:“栋梁,我拉生意了。”然后拿手巾麻利的扫了扫车座位:“两位小姐,请。”

两个女孩爬到了洋车上,陈子锟将车把上的羊皮坎肩递过去:“您二位拿着盖脚,今儿天有点冷。”

双马尾接了坎肩,挥手道:“赶紧的,西单石虎胡同七号,我们都快迟到了。”

“好嘞,您坐稳了。”陈子锟抓起车把,撒开步子就跑,虽说有几年没摸车把了,但是一跑起来,这感觉就回来了,他跑的姿势很标准,一看就是老北京的车把式。

昨夜一场大雪,早上天就晴了,沿街商铺各扫门前雪,道路上的积雪也被清道夫扫到路边,但路上依然有不少被行人踩的污浊不堪的黑雪,屋檐下更是挂满了长长的冰溜子,这一路上来来往往的洋车生意都不错,小年将近,大伙儿都忙着到处走亲戚拜年,这俩大姑娘没打到洋车也是情理之中。

陈子锟跑的又快又稳,俩姑娘放下心来,在车上旁若无人的聊了起来。

“语儿,你们的话剧排演的怎么样?”听声音是白围巾在说话。

“你是说我们的新编话剧《罗密欧与茱丽叶》么,已经排的差不多了,不过全英文的大段朗诵实在是要命,我怕到时候会露怯,表姐,你听我朗诵一段就知道了。”

说着,双马尾就开始用英语朗诵话剧里的对白,白围巾很认真的听完了,赞道:“语儿,你的英文水平越来越长进了,这段朗诵很有意境。”

双马尾羞涩道:“表姐,你就知道夸我,你也说说缺点啊。”

白围巾道:“语儿可是咱们培华女中的骄傲,哪有什么缺点啊,社里让你演朱丽叶,正好可以将莎翁名著的闪光点展现的淋漓尽致。”

双马尾道:“不是我演得好,是莎翁写得好,罗密欧与朱丽叶,不愧是他笔下四大悲剧之一啊。”

忽听有人插话道:“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和哈姆雷特,罗密欧与茱丽叶只不过名气比较响亮而已,谈不上莎士比亚的代表作,而且,小姐您的发音稍微有些不够优雅,不过这已经非常难得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牛津腔的。”

俩大姑娘惊呆了,四处张望也没看到插话的人,最后目光终于落在埋头拉车的洋车夫身上,这么近的距离,唯有他而已。

两人面面相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难道这番话是一个拉洋车的说的?

“你…师傅,是你在说话?”白围巾小心翼翼的问道。

“是啊,说到莎士比亚,其实我更喜欢雪莱,Without exception the best and least self is human Iever knew.”陈子锟一边拉车一边侃侃而谈,没听到两个女孩的回应,又道:“难道不是么,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

陈子锟随口一句英文就彻底震撼了两个女孩,这可是地道的英国牛津腔,高贵优雅,吐字准确,如果从一位绅士嘴里说出来倒也没什么,可偏偏是从一个拉洋车的苦力说出来,而且在说的同时,这位师傅还在拉着车呼哧呼哧的跑动,这幅场景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你你你…你是谁?”双马尾惊的花容失色,结结巴巴的问道。

“我是拉洋车的啊,咱们说到哪儿了?英国戏剧是吧,实际上,十九世纪的英国戏剧一蹶不振,远没有莎翁时期那么辉煌,不过幸好他们还有萧伯纳,这位老哥深得易卜生主义的精华,我在伦敦的时候有幸见过他一面,他的睿智和机敏令人叫绝…”陈子锟一边不紧不慢的跑着,一边大吹牛逼。

两个女孩已经吓傻了,嘴巴张的大大的,一句话也说不出。

陈子锟意犹未尽,继续道:“相比之下,罗素就显得无趣多了,罗素你们知道吧,抱歉,你们大概是研究戏剧和诗歌的,罗素是搞分析哲学的,挨不上边,我在大英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和这位老先生一起喝过咖啡,当时他还问了我几个问题,你们知道是什么么?”

说着说着,已经到了目的地,西单石虎胡同七号,这里挂着一块“新月社”的牌匾,进进出出的都是一些围着雪白围巾,戴着眼镜的青年文艺男女。

“二位,到了,两角钱,谢谢您。”陈子锟把洋车放下,鞠躬打千,请两位小姐下车。

白围巾和双马尾已经完全傻掉了,呆呆的忘了下车,被陈子锟提醒后,双马尾才拿出小包掏了一块大洋递过去。

“小姐,我找不开。”陈子锟一耸肩膀。这时候两位姑娘才发现,这位车夫不但身材英挺,而且眉目俊朗,端的是一个美男子。

“表姐,你们来了,就等你们了,快进来。”新月社里出来一个身段窈窕的小姑娘,陈子锟眼睛一亮,笑道:“这不是林小姐么?”

来的正是曾在伦敦见过的林徽因。

林徽因也认出了陈子锟,笑吟吟道:“你也回国了,怎么干起这个营生来?”

陈子锟道:“我本来就是干这个营生的嘛,对了,这两位是您的表姐?”

“对啊,她俩都是我的表姐,我们一起长大的。”林徽因道。

“既然是林小姐的表姐,那就不收钱了,回见吧。”陈子锟呵呵笑着,拉起洋车颠颠的跑远了。

“徽因,你认识这个人?”双马尾痴呆呆的望着陈子锟的背影问道。

“嗯,老早就见过,后来在伦敦又见过一次。”林徽因道。

第五十八章 寻找罗密欧

两个女生都是林徽因姑妈的孩子,白围巾叫王孟瑜,双马尾叫曾语儿,和林徽因一样,她们都是培华女中的学生,也是新月社的成员,今天是新月社编排的改良话剧彩排的重要日子,两姐妹光顾着去外城赏雪,要不是遇到陈子锟,肯定要迟到。

这么一位神秘的大帅哥竟然是表妹的熟人,快人快语的曾语儿自然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可林徽因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甚至连那位车夫的名字都说不出来,只说曾在伦敦有过一面之缘,没来得及细问姓名。

曾语儿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可也奈何不得林徽因,此时正巧有人喊林徽因过去,曾语儿便忿忿不平道:“表妹从小就这样,什么好东西都自己占着,尤其男人,更是不许她人染指。”

王孟瑜忙道:“可别瞎说,表妹不是这样的人。”

“还说不是…”曾语儿气鼓鼓的白了她一眼,不过到底是自家表姊妹,新月社又是公共场合,不好再继续这个话题。

今天社里上演的剧目是莎翁名作《罗密欧与茱丽叶》,曾语儿出演朱丽叶一角,出演罗密欧的是一位北师大的学生,人倒是挺英俊的,可惜戴一副眼镜,又稍显瘦弱,气质上远远达不到罗密欧的味道。

偏偏男主角这几天有些感冒,鼻音很重,动辄就咳嗽,一幕戏下来,中断了七八次,到后来曾语儿急了,直接下了舞台道:“不演了,除非换人。”

大家顿时着了慌,新月社里女的多男的少,能用英语演出话剧的男士就更是凤毛麟角了,难不成让女同学来反串罗密欧,这个提案一出,立刻遭到曾语儿的反对,她大声说:“罗密欧就要有罗密欧的样子,他应该是个英俊、高大、浪漫、多情的美男子,而不是一个书呆子或者阴柔的形象。”

新月社是一个新成立的文艺团体,社员们都是北京城内博学多才的青年男女,对新式的诗歌戏剧充满想法,曾语儿的说法立刻得到一部分的赞同,认为反串是对莎翁名剧的不尊重。

王孟瑜自然知道曾语儿的想法,立刻顺着她的话头往下说:“那么,既然咱们社里没有合适的男主角,语儿你就推荐一个吧,有合适的人选可不要吝啬哦。”

曾语儿冲表姐眨了一下眼睛:“人选倒是有一个,这个人不论从外形还是内涵,都非常适合出演罗密欧,实际上,他不光能演罗密欧,还能演哈姆雷特、演奥赛罗,演任何角色,他的气质相当出众,他的英语纯正地道,比我们中的任何人讲的都要好。”

说着,她还挑衅式的看了看台下的新月社创始人之一的徐志摩,徐诗人虽然在英国待过一段时间,但英语说的并不算很地道。

徐志摩根本没听她说话,一颗心全放在林徽因身上。

社员们听曾语儿说的天花乱坠,都很感兴趣,纷纷道:“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这个人是谁?”

曾语儿两手一摊,道:“可是我并不知道他的姓名。”

台下一片哗然。

“不过,林徽因知道他的来历。”曾语儿一指林徽因,嘴角漾起了狡猾的微笑,心说你不是瞒我么,看看你在大庭广众之下怎么交代。

林徽因微微一笑:“我和他曾在伦敦有过一面之缘,但之后并未有联系。”

曾语儿气坏了,正要说话,林徽因又道:“其实想找这个人很简单啊,他的车上不有号码么?”

众人都附和道:“是啊,只要知道汽车牌号,到警察厅一查就知道是哪家的公子。”

林徽因嘴角依然挂着笑:“我表姐说的那个人没开汽车,而是拉着一辆洋车。”

台下顿时炸了窝,不过大家都是文艺青年,没有对洋车夫的身份表示鄙薄,只是感叹大隐隐于市,连一个拉洋车的都有如此才情,可见我泱泱中华人才济济啊。

搞文艺的人,平时做事都不温不火的,但是一遇到艺术上的事情,便都变成了急性子,曾语儿描述的这个人,给大家留下极深的悬念,每个人都迫切的想见到他,可是究竟到哪儿去找他呢?

还是林徽因最细心,在陈子锟离开的时候记下了他洋车车厢上的号码。

北京警察厅对市内所有洋车都有统一编号,以便管理,紫光车厂的车子也不例外,一群人当即打电话给警察厅人力车管理科查找资料,这年头能打电话的人都不是凡人,警察厅方面不敢怠慢,立即着手调查,可北京城成千上万辆洋车一时半会也查不出来,于是便问洋车什么样子,又是林徽因记得清楚,说是一辆紫色车厢,装四盏电石灯的车。

警察哈哈一笑,道:“知道了,是紫光车厂的车子,车厂就在宣武门内头发胡同,你们上那儿找去,比在我们这儿查更方便。”

于是,话剧也不排了,大家推举三个女生去寻找这理想中的“罗密欧”。

头发胡同紫光车厂很好找,林徽因和两个表姐来到门口,轻轻叩门:“有人么?”

宝庆赶紧出来,一看三个女学生登门,顿时吓了一跳:“哟,您几位这是?”

“我们想找一个人,拉6798号车的车夫在这儿么?”林徽因问道。

薛宝庆挠了挠脑袋,车厂每一辆车的编号他都记得,6798是王栋梁的车,难不成这三位女学生来找王栋梁?不可能啊,王栋梁老实巴交一个拉车,哪点能吸引女学生啊,忽然他脑子灵光一闪,刚才大锟子不拉着王栋梁的车回来的么,八成人家找的是他。

“哦,知道了,在后院呢,我领你们去。”宝庆颠颠的在前面带路,领着她们来到后院,正看到一个男子赤裸着上身坐在角落里,端着一盆凉水往身上浇。

三个女生吓了一跳,这寒冬腊月的洗冷水澡,不要命了啊,非礼勿视,她们赶紧转过脸去。

宝庆也吓坏了,忙道:“大锟子,你干啥呢,不怕着凉啊。”

陈子锟回头咧嘴一笑:“习惯了,要不是怕人围观,我还想下后海游泳呢。”

忽然看到三个女孩背对着自己站在后院月亮门口,赶紧胡乱擦了一下,拿起小褂披上,走过去问道:“这不是林小姐么?”

三个女生转过头来,王孟瑜和曾语儿都羞答答的不敢抬头,林徽因却坦然的和陈子锟对视着,微笑道:“我来请你参加新月社的活动。”

陈子锟的头上散发着热气,露出一口白牙笑道:“什么活动?”

“演戏剧,扮演罗密欧。”

“谢谢,演不了。”陈子锟一口回绝。

曾语儿急了:“你不试试怎么知道演不了,不要浪费了自己的才华。”

王孟瑜也跟着劝:“是啊,我们都在等着你呢。”

陈子锟却并不买账,平心而论,他自认是个好演员,当马贼的时候经常化妆侦查,从未失手,但此表演和彼表演绝非一回事,站在舞台上用英文朗诵大段的台词,才他看来那不叫表演,叫装逼。

所以,即使三位美女出马,陈子锟也毫不买账。

见他如此执拗,林徽因莞尔一笑,道:“那么不让你演戏总可以吧,新月社里有些很有名气的人,比如梁启超、胡适之,我想你应该有兴趣认识一下吧。”

这下说到陈子锟心里去了,胡适暂且不提,梁启超可是维新派的代表,在前清的时候就是和康有为、谭嗣同齐名的人物,如今更是名声显赫的政坛学界闻人,如今有此机会结识梁启超,哪能不去。

“好吧,我去。”陈子锟立刻答应。

自己说破了嘴都白搭,表妹一句话就解决问题,曾语儿有些不悦,但陈子锟愿意参加诗社,她还是蛮开心的,问道:“对了,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陈子锟。”陈子锟露出一口晶莹的白牙笑答。

这年头,穷人家的孩子根本没条件刷牙,所以大部分底层人民都或多或少有些牙病,要么龋齿蛀牙,要么一口黄板牙,能保持这么一口好牙齿,就说明这个陈子锟绝不是什么苦力,起码从小家境不错。

林徽因刚要说话,曾语儿抢先道:“你真是拉洋车的么?”

“当然是了,民国八年的时候,我给教育部林先生家拉包月,还见过林小姐呢。”陈子锟虽说是在回答曾语儿的提问,眼睛却是看着林徽因。

林徽因忽然记起来了,自己确实曾在石驸马大街后宅胡同堂叔家里见过这个人,这个人和一个叫朱利安的人长得很像,但却不是同一个人。

“对啊,我见过你,在文静姐姐的家里。”林徽因道。

“林小姐可知道林文静现在哪里?”陈子锟的心忽然被揪了一下,生怕听到林文静已经嫁人生子的消息。

林徽因道:“叔叔去世后,姐姐就跟着婶婶回了福建老家,听说因为分家产的事情闹得很不愉快,后来她们娘仨离开福建,从此音讯全无。”

“这样啊。”陈子锟叹了一口气。

王孟瑜和曾语儿听到他俩的对话,面面相觑不敢相信,原来这人真的是个车夫,而且还在林文静家里拉过包月!怎么时隔四年摇身一变就成了英语流利学识渊博的主儿,这事儿到底从何说起啊。

第五十九章 新月社里的黑鱼精

新月社的成员都等着呢,既然陈子锟已经答应,那就立刻启程前往,不过陈子锟没有合适的行头,西装扯破了,军装送去洗了,总不能一身老棉袄去参加诗社的聚会吧,幸亏杏儿还帮他保存着当年的一套学生装,穿上之后略微有点紧,但更显精神。

宝庆安排了四辆洋车送他们过去,新月社就在西单附近,是前清时候一位大学士的宅邸,古色古香的,门口还有俩石狮子,院子里搭着暖棚,棚下就是戏台,虽然略有简陋,但大伙儿的热情却是不减的。

看到林徽因三姐妹带着一个英挺的年轻人进来,社员们夹道欢迎,陈子锟笑吟吟的四下拱手致意,毫不怯场,这风度和作派,还有这一身浆洗的干干净净的藏青色旧学生装,让大家不禁疑惑起来,这哪里是什么洋车夫啊,分明是一位翩翩佳公子。

“大家欢迎新月社的新成员,陈子锟先生。”

林徽因带头鼓起掌来,热烈的掌声响起,尤其是那些女社员们,都暗暗交换着欣喜的眼神,社里终于有一个能扮演王子的好演员了。

唯有徐志摩脸色有些阴晴不定,推了推鼻梁上的圆框眼镜,紧紧盯着陈子锟的一举一动,如临大敌一般。

忽然有人大声问道:“陈先生,有人说你是拉洋车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不等陈子锟回答,就有人接话:“当然是假的了,如果他是拉洋车的,那我就让我爹雇他拉包月,一个月给十五块钱!”

一阵哄堂大笑,在场的都是年轻学生,气氛自然热烈而无拘无束。

陈子锟笑道:“我真的是拉洋车的…对了,胡适先生也在,您可以为我证明。”

胡适今天也到场了,不过他已经认不出陈子锟了,上下打量一番后,依旧不敢确定:“您见过我?”

陈子锟道:“民国八年初,放寒假之前,您和辜鸿铭教授曾经有一个赌约…”

话没说完,胡适就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你啊,我想起来了,哎呀呀,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同学们,他真的是一位洋车夫!”

胡适什么身份,那可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学界的新秀,他的话自然不会有半点掺假,此言一出,全体轰动,王孟瑜和曾语儿更是互相交换了一下欣喜的眼神,大有捡到宝的感觉。

林徽因更是歪着头含着笑看着陈子锟。

陈子锟注意到了林徽因的目光,扫视过去,四目相接,这双眼睛让他一瞬间想起了林文静,不由得心里一酸,目光里就带了一丝忧郁。

徐志摩冷哼一声,将脸别到了一旁。

忽然门口传来嘈杂之声,一个青年奔进来道:“梁先生和林先生他们到了。”

大伙更加兴奋起来,一起到门口迎接梁启超和林长民等人,这股热乎劲比刚才还热闹,陈子锟被他们挤得没地方站,只得不断往后退。

“和我站在一起。”忽然间,林徽因伸手拉住了陈子锟,指尖传来温热细腻的感觉,不由得令人心旌荡漾。

梁启超笑容满脸,操着一口带着浓厚广东味的国语挨个询问社员们的姓名和年龄,当走到陈子锟面前的时候不禁一怔。

“梁伯伯,您认识他么?”林徽因问道。

“哦,有些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梁启超道,向陈子锟伸出了右手。

陈子锟赶紧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自我介绍道:“晚辈陈子锟,久闻梁公大名,今日得见,也算了了一桩夙愿。”

梁启超哈哈大笑,道:“后生可畏,小陈,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现在哪里高就?”

“我是美国军事学院毕业,去年底刚回国,如今还在休假期间。”

“嗯,好。”梁启超点点头,继续转向下一个人,林徽因眨着眼睛道:“梁伯伯,我就不用介绍了吧。”

梁启超哈哈大笑,转向大家道:“今天社里准备了什么节目?”

曾语儿道:“改良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陈子锟就是我们新找来的男主角。”

一直站在梁启超身后的林长民顿时笑道:“你们怎么总换男主角啊。”

曾语儿道:“舅舅,你思想有些陈腐了,男主角和丈夫一样,不合适就要换,难道不对么?”

下面一阵笑声。

“对,当然对。”林长民是个开明派,对女权主义者也持支持态度,他转而问陈子锟:“罗密欧,你以前演过话剧么?”

“没有。”陈子锟老老实实答道。

“那你是票友?”林长民有些奇怪了。

“也不是,我向来对任何戏剧都没有兴趣。”陈子锟道。

林长民和梁启超交换一下目光,都觉得有些惊讶,怎么新月社会找一个不会演戏的人来演罗密欧。

“既然不会演戏,那你来做什么?”那位被曾语儿罢免了罗密欧资格的男生有些不忿,站出来质问道。

陈子锟微微一笑,道:“对戏剧没有兴趣,不代表不会演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这座大舞台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演员,生旦净丑,各有不同,难道不是么?”

“说的太好了!”曾语儿率先鼓起掌来,大家也都跟着叫好。

那男生有些沮丧的退了回去,在高大英俊还是海归的陈子锟面前,他感觉自己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卢瑟,完全抬不起头来,更别说一战的勇气了。

“那么,陈先生准备怎么在新月社的舞台上向我们诠释罗密欧这个悲剧角色的内心世界呢?”徐志摩终于忍不住站了出来,向陈子锟发起挑战。

新月社的成员可不简单,哪一个拿出去都是精英分子,心高气傲是肯定的,徐志摩更是新诗领域的翘楚,一首热烈、真挚、轻柔、细腻而又飘逸的《再别康桥》不知道迷倒了多少懵懂少女。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当今中国文艺圈,谁要是不会背诵这两句,简直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在英国的时候,徐志摩曾和林徽因有过一段恋情,为了她甚至休掉了已经怀孕的妻子,可是回国之后,他却越来越感觉把握不住自己的爱情了,诗人的感觉总是无比敏锐的。眼前这个留美学生陈子锟,就是自己的劲敌。

面对徐志摩的挑衅,陈子锟只是淡然一笑:“对不起,我没说要演罗密欧啊,我是学军事的,对戏剧没有研究,对莎翁的作品也不是很熟悉,我来,只是来参加新月社,结识这里的朋友和老师。”

这个回答,顿时让徐志摩有一种重拳落空的感觉,合着人家根本没想和自己针尖对麦芒啊。

“为什么不演呢,你英语那么好。”曾语儿抱怨道。

陈子锟道:“真的很对不起,我确实对西方戏剧没有兴趣,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咱们新月社应该创作一些反映底层百姓生活,为劳苦大众谋福利,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呐喊鼓劲的作品,而不是整天沉迷在八杆子打不着的欧洲中世纪的才子佳人剧里。”

他这一番话说出来,可谓把新月社里每个人都得罪了,都是爱好诗歌戏剧的闲云野鹤,你和大家说什么国仇家恨底层百姓,这不是成心捣乱么。

大家闷不吭声,都装作仔细思索的样子,但又不好意思反驳,毕竟陈子锟抬出来的这顶帽子太大了,谁也没这么大脑袋来戴。

林长民打破了安静:“小陈这番话字字珠玑,可谓金玉良言,我们应该在研究诗歌戏剧的同时,多关心一下民生疾苦,创作一些这样的作品,新月社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

梁启超也道:“有道理,我赞成。”

社员们顿时不再迷惘,热烈的鼓起掌来。

陈子锟也跟着鼓起掌来,忽然他感到有人在拉自己的衣襟,扭头一看,林徽因冲自己嫣然一笑,伸出大拇指做了个赞扬的手势。

这一幕被曾语儿和徐志摩看到,两人心中都泛起了微酸。

既然陈子锟执意不愿意出演罗密欧,那么男主角依然由原来那位男生担任,这么一折腾,他倒是有点感激陈子锟,觉得这个横空出世的家伙没那么可恶了。

话剧继续排练,无关人等到房间里喝茶叙话,林徽因向陈子锟介绍了新月社里其他一些重要成员,陈西滢、凌淑华、余上沅、丁西林等,都是北京知识文化界有名的人物,陈子锟不卑不亢,和大家一一见礼,侃侃而谈,末了梁启超还正式邀请他到家里做客,陈子锟自然是欣然答应。

两个小时候,话剧排练结束,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大家三三两两结伴离去,林徽因不愿意乘父亲的汽车走,要和表姐们一同步行赏雪,林长民梁启超他们这几个大人只好先行离去。

林徽因刚走到大门口,早已等候良久的徐志摩快步上前道:“徽因,我送你。”

“不用了,我和表姐们一起。”林徽因眉眼低垂,不和诗人对视,然后就见陈子锟在王孟瑜和曾语儿一左一右的陪伴下说说笑笑走了出来。

诗人当即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