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依蕾拍拍身边的温彻斯特双管猎枪,骄傲的说:“早预备好了。”随即瞟了鉴冰一眼,得意洋洋。

鉴冰忧虑道:“土匪真的会来么?”

陈子锟道:“我有感觉,他们一定会来。”

今夜没有月亮,伸手不见五指,空气中一丝风都没有,静的令人不安,忽然,一声惨叫传来,而且近在咫尺。

两道雪亮的光柱亮起,宿营地前的空地上,一大群衣衫褴褛的土匪无所遁形,他们手里的武器五花八门,粪叉子、镰刀、菜刀、火铳都有,所有人都赤着脚,而营地四面都洒满了三棱铁蒺藜。

罗孚汽车的两盏大灯照的土匪们眼睛全花了,用手挡着面孔,从手指缝里看过去,只见大车上一排排黑洞洞的枪口正瞄着他们,拉枪栓的声音此起彼伏。

“弟兄们,跑哇!”有人大喊了一声,土匪们转身就走,枪声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膛口焰在夜里中格外醒目,在车灯照耀下的一个个后背成为绝佳的枪靶子,七八个人应声倒下,但更多的土匪还是逃进了青纱帐,最靠后的十几个土匪没能逃脱,被密集的枪声和同伙的惨状吓得趴在地上不敢起来了。

官兵们端着枪冲了出来,冲着青纱帐猛烈开火,打得高粱秆子七零八落,确信土匪大部逃窜之后,打扫战场,发现当场打死土匪五人,打伤三人,俘虏十二人,缴获破烂武器一大堆。

这一仗大胜,还摸清楚了土匪的底细,不过是一帮装备极差的乌合之众罢了,居然敢打全副武装的官军的主意,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官兵们过杀虎口时锐气受损,这场仗把信心又拾了回来,俘虏们被押到陈子锟面前跪下,一个个瑟瑟发抖不敢言语,护兵连长道:“陈大帅,把他们全毙了吧。”

顿时一片求饶之声,土匪们磕头如捣蒜般,陈子锟道:“毙了就没意思了,我要押着俘虏进县城。”

“那几个受伤的呢?毙了算了。”连长似乎觉得不枪毙几个人很不过瘾。

陈子锟一句“杀俘不祥”就把他堵了回去。

漫漫长夜,实在难熬,尤其是在经历了一场短暂战斗之后,谁都不知道土匪会不会卷土重来,根据刚才的审问得知,这块地方叫苦水井,这伙土匪大约三百人,匪首叫陈寿,曾经当过张勋的辫子兵,只因乡里盗贼四起,民不聊生,才纠集一帮人干起剪径的买卖,据说这种规模的匪帮,附近大约还有四五个之多,若是他们联合起来,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好不容易捱到了天亮,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土匪武器较差,就算人多也抵不过官兵的快枪优势,总算是安全了。

收拾完毕准备开路,陈子锟忽然看到地上倒卧的五具尸体,眉头一皱道:“把他们排起来,盖上脸。”

大兵们就去抬尸体,搬到最后一人的时候,有人大叫:“没死!还有气!”说着就摘枪拉大栓想补一枪。

“住手!”陈子锟翻身下马,上前查看,地上躺着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嘴唇上的一层绒毛让他想起了果儿,少年后背上中了一枪,看伤口应该是一发手枪子弹,摸摸脉搏,很微弱。

“别慌走,我要做手术。”陈子锟解着军装扣子,对鉴冰道:“把我的橡胶围裙和手术器械拿来。”

官兵们腾出一辆大车来给陈子锟当手术台,鉴冰拿着从美国带来的全套手术器械在一旁兼职护士,陈子锟穿着围裙,手持手术刀,大大咧咧的挖开伤口掏着子弹,血呼呼的往外流着,鉴冰忍不住道:“你不怕他失血过多而死啊。”

陈子锟满不在乎,他在军校读书的时候曾经学过简单的战场救护,不过从未实践过,现在只不过是拿这个重伤的土匪练练手艺而已,就算弄死了也无所谓。

官兵们觉得很稀奇,这年头啥都值钱,就命不值钱,尤其这种小土匪的命,真跟蝼蚁没啥区别,陈大帅还费心思救他,大人物的心思果然猜不透啊。

远处青纱帐里,百余名土匪正趴在地上,充满血丝的眼睛盯着车队,一个土匪问道:“大当家,他们怎么不走?”

“他们不进青纱帐,咱们就不动手。”大当家道,他年纪不大,三十岁上下,手中两把盒子炮,英气勃勃的眉宇间一丝淡淡的愁容。

忽然一个土匪匆匆奔来,在大当家耳畔低语了一句,大当家皱皱眉,一挥盒子炮:“扯呼!”

伤口不深,子弹很轻易就被掏了出来,是一枚点四五口径的手枪弹,用这种子弹的只有陈子锟一个。

胡乱撒上一堆金创药,在伤口外扎上纱布,手术宣布结束,伤员被搁在大车上,做完手术的陈子锟有一种很畅快的满足,不得不说,救人比杀人更有成就感。

正要启程,忽然青纱帐里出来一队人马,官兵们纷纷举枪,当看清楚对方的服饰后却松了一口气,来的是一帮穿黑制服的警察。

不过在这种地方还是小心为上,陈子锟让对方领头的过来说话,对面果然过来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文质彬彬的像个读书人。

“您就是新到任的江北护军使吧?”读书人客客气气的问道,说的是一口地道的官话。

“正是,敢问阁下是?”陈子锟抱拳道,这人的气质让他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我是南泰县的县长,柳优晋,特来迎候护军使。”读书人摘了草帽,微微欠身向陈子锟鞠了一躬。

“原来是柳县长,失敬,失敬。”虽然护军使和县长分属军政两条线,互不统属,但人家大老远的过来迎自己,起码的礼数也不能少了。

柳优晋看到地上的四具尸体,故作惊讶道:“这是?”

陈子锟道:“哦,昨夜土匪来袭,被我打退了,这几具尸体留给他们,俘虏我带回去发落。”

柳优晋赞道:“护军使旗开得胜,我南泰百姓终于有救了。”

双方客套了一会儿,开拔回县城,柳优晋带来的人不多,仅是三十来个警察,而且武器装备也极差,老套筒步枪的枪管都生锈了,不过也算聊胜于无,有了他们的加入,整个车队达到二百人枪,就是再强悍的土匪也要掂量掂量了。

即便如此,穿越这片青纱帐的时候,众人还是如临大敌,子弹上膛刺刀出鞘,走着走着,远处传来粗犷而苍凉的小调,“薛丁山西凉借来十万兵…”

大兵们紧张万分,四下张望,密密麻麻的青纱帐,哪里看得见人,青纱帐里空气流动不畅,酷热难当,所有人都捏着一把汗,唯有陈护军使和柳县长并辔而行,谈笑风生。

“这人唱的什么?”陈子锟问道。

“哦,他唱的是南泰地方戏,民间俗称拉魂腔,取回味悠长,勾人魂魄之意,不过这只是溢美之词罢了,实际上唱这个的大都是讨饭的,唉,土匪横行,民不聊生啊。”柳县长侃侃而谈,神色轻松,显然没把这莫名其妙的唱戏人当回事。

“唱戏的是土匪吧。”陈子锟悠悠道。

柳县长似笑非笑:“南泰县自古民风彪悍,乡民白天种地,夜晚劫道,亦农亦匪,谁又能分得清楚,其实这个世道何尝不是如此,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读书人都看不清将来,分不清黑白,遑论这些乡野村夫。”

陈子锟点点头道:“柳县长涉猎颇广,出口成章,居然还引用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诗,他可是左翼哦。”

柳优晋颇感意外的看了看陈子锟,显然没料到这位新来的护军使竟然是个博学之士。

一路有惊无险,终于抵达南泰县城,一座四四方方的城池被护城河环绕着,城门楼子上刻着两个斑驳的大字:“南泰”,上面是箭楼和垛口,青色的墙砖缝里,野草疯长,见到队伍来到,一阵响动,吊桥缓缓放了下来。

第三十七章 闹鬼的县衙

南泰县城门大开,鼓乐喧天,一群穿着长袍马褂的士绅们在吹鼓手的陪伴下走了出来,一个个满脸堆笑,分列两旁,恭迎江北护军使驾临。

旗手先打着陈字号的牙旗大摇大摆进了城门,陈子锟谦让道:“柳县长,请。”

“陈大帅,请。”柳县长也道,两人哈哈大笑,并辔而行,但柳优晋却很识趣的往后退了一个马头的距离,让陈子锟先行一步。

乡下吹鼓手奏的是拉魂腔大戏《将军令》的曲子,威武雄壮,倒也应景,县城的父老们都穿着簇新的马褂,笑的很拘谨,有几个白头发的老头,瓜皮帽后面还垂着小辫子,陈子锟下马和他们一一见礼,护军使的平易近人让他们僵硬的笑容略微变得自然了一些。

紧接着进城的是鉴冰和姚依蕾乘坐的汽车,显然南泰县的父老们从未见过这种不用牲口拉的洋玩意,麻木的脸上露出些许惊讶的表情,却又瞬间恢复了镇定。

“嘻嘻,你看他们,还留着辫子呢。”姚依蕾低声道,她从窗帘的缝隙中瞅着外面的景象,有了杀虎口的那一出,她再不敢在大庭广众下露脸了。

“是啊,都是些老头子,死气沉沉的。”鉴冰附和道。

道路是用青石板铺成,马蹄铁在上面敲打着,发出清脆的声音,路两旁的房门上插着五色国旗,看起来倒也有些张灯结彩的味道,只是这欢迎仪式参加的人太少,显得有些冷清。

陈调元派来的这个加强连还真给陈子锟涨了不少面子,士兵精神抖擞,枪械也很精良,相比之下,县里的武装就不成体统了——实际上这帮穿黑制服的并不是警察,而是县里的团丁。

被士兵押解着的十二名土匪大大吸引了不少眼球,护军使旗开得胜,上任伊始就生俘这么多的土匪,欢迎人群中竟然发出些许喝彩的声音,陈子锟闻声望过去,是个穿米色西装的年轻人,梳着分头,在一帮长袍马褂中显得格外突兀。

“那个人是谁?”陈子锟问道。

“哦,他是县城大户龚家的少爷,在省城念大学的。”柳县长介绍道。

陈子锟不动声色,多看了那个姓龚的年轻人两眼。

县城不大,只有两条街,城中央一个大院落,砖墙年久失修,有些地方已经坍塌了,中间一座气势雄伟的三开间大门,正对着大门的是宣化牌坊和照壁,柳县长说,这就是南泰县的县衙,前清乾隆年间所建,距今已经不少年头了。

县衙是南泰县城里规模最大,最像样的房子,护军使随行人马众多,唯有住在这里才合适,最外面的大门是县门,进去之后是石板铺就,长长的甬道,左边有一片低矮的房舍,据说是县监狱的所在,里面还有座小小的狱神庙,护军使俘虏的土匪就可以关押在里面。

甬道右侧是一片白墙灰瓦的房子,看起来比监狱气派多了,柳县长说那是县衙管驿和衙神庙的所在,负责衙门迎来送往的事务,家具摆设都比较新,护军使可以暂住在那里。

再往前,又是一座气派非凡的三开间大门,这是县衙的仪门,严格来说,进了这扇门,才是真正的县衙,外面那些不过是衙门的附属建筑罢了。

仪门上插着两面五色国旗,黑制服白绑腿的保安团丁持枪敬礼,陈子锟下了马,姚依蕾和鉴冰钻出汽车,在护兵们的簇拥下,走进了仪门,柳县长依旧在旁介绍,娓娓道来这些建筑的来历。

“两边的房子是衙门六房,兵刑工利户吏的书吏们就在里面办公,左边后面靠墙是马号和三班衙役歇脚的地方,右边这四间房是典史衙,再往前就是衙门正堂了。”

众人一起仰头看着这座县衙最高大的建筑,屋顶上青色的瓦片中间杂草丛生,大门两侧是高高的木头栅栏,颜色早已褪去,正堂之上,两旁还悬挂着水火棍,公座后面,高悬牌匾,黯淡的四个大字“明镜高悬”似乎在无言的倾诉着过去的故事。

正堂左右两侧分别是主簿衙和县丞衙,后面就是宅门,穿过之后是一片空地,中央摆着一口大水缸,想必原先是用来养鱼的,如今里面积满了雨水,上面还生着绿苔。

二堂是知县回见贵客兼办公的场所,如今是柳县长办公的所在,摆着棕床,写字台,脸盆架等家具,都是式样最简单的,桌上摆着报纸和文件,墙上挂着一柄宝剑,窗台上放着几盆花草,看来这位县长还是个雅人。

“诸位,县衙里空房间不少,可以让兄弟们在此歇息,只是床板和铺盖暂时无法解决,县里实在太穷了。”柳优晋饱含歉意的说道。

“不碍事,夏天怎么都方便。”陈子锟道。

姚依蕾趴在窗台上说道:“这后面是什么地方。”

原来二堂后面还有一堵围墙,垂花门上挂着硕大的铁锁,锁上面积满灰尘,想必很久没有人进去过了。

“这儿…是县衙的后宅。”不知为何,柳县长的语调有些怪异。

“就是说,知县的家眷就住在里面?我想进去看看。”姚依蕾并没发现柳县长的异状,饶有兴趣的说道。

柳优晋迟疑了一下,还是拿出了钥匙,解释道:“现在是白天,看看也无妨,晚上最好不要接近这里。”

这下姚依蕾更感兴趣了:“为什么?”

柳优晋欲言又止,走过去捣鼓了一番,终于打开了生锈的铁锁,用力推门,吱吱呀呀的声音传来,两扇门慢慢打开,一股阴风从院子里窜出来,柳县长不禁打了个寒颤。

姚依蕾兴冲冲的跑了进去,陈子锟带着鉴冰、阎肃、青锋和副官马弁等人也跟着进去了,院子很宽敞,白墙灰瓦的房舍婉约典雅,墙壁上排满藤蔓,一池碧水中,淡粉色的莲花悄然绽放,两棵桂树枝繁叶茂,靠墙是一大片竹林,满眼的翠绿,无比养眼。

“这儿好,打扫打扫,就住这里吧。”姚依蕾道,她是识货的人,看得出县衙后宅的建筑出自名家手笔,布局隐隐有苏州园林的风格,水池假山亭榭样样俱全,放着这么好的地方不住,去住什么管驿,不是脑子进水了么。

可鉴冰却对柳县长刚才的话留了心眼,道:“等等,柳县长你还没说为什么不能接近这里呢,我看这后宅没什么特别啊。”

柳县长很勉强的笑笑:“其实也没什么,辛亥年间,革命军起事,当时的知县带领亲信拼死顽抗,最终弹尽粮绝,最终被人斩杀在这后宅之中,知县的五房妻妾,被乱兵凌辱后自尽身亡,有拿剪子割了喉咙的,有悬梁的,有吞金的,有投井的,总之死的都很惨,后来就听说这后宅不干净。”

姚依蕾顿时花容失色,不说话了。

鉴冰也深深皱眉,埋怨的看了一眼姚依蕾,道:“县长,是不是真的有鬼啊?”

柳县长苦笑道:“有没有鬼真不知道,我只知道,前几年有个胆大的酒鬼,和人打赌要在衙门后宅里过上一夜,结果…”

“结果怎么了?”姚依蕾怯生生的问道。

“结果第二天被人发现,这人死在后宅大门后面,眼珠子瞪得溜圆,舌头伸出老长,满嘴流绿水,门板上挖出一条条的印子,都是指甲挖的啊,后来县里仵作验尸,说是胆破了…”柳县长叹口气,似乎不忍回忆那段恐怖的故事。

“从那以后,后宅就再没人来过。”柳县长以这句话作为结尾。

姚依蕾吓坏了,扯着陈子锟的衣角说:“不住这儿了,赶紧走吧。”

陈子锟却哈哈大笑:“就住这儿了,我倒要看看,鬼长什么样,老王老李,把咱的行李搬进来,青锋,找把笤帚好好打扫一下。”

柳县长急忙劝阻道:“护军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您还带着两位女眷呢,万一…”

阎肃四下瞧了瞧,不动声色。

“没有什么万一,鬼也怕恶人,老子杀人无数,就是厉鬼来了,也要掂量掂量。”陈子锟态度很坚决。

柳县长见劝不住他,便道:“既然如此,我派人打扫吧,怎么能让护军使的人亲自动手呢。”

陈子锟点头道:“也好。”

后宅多年无人居住,打扫需要不少时间,柳县长请陈子锟先到二堂奉茶,向他汇报南泰县的基本状况。

“县里的户籍名册都是清朝时期留下的,现在到底有多少人丁,根本就是个糊涂账。”柳县长说道。

“那财政情况呢?”陈子锟对这个最感兴趣。

柳县长一摊手:“想必大帅已经看到了,田地荒芜,十室九空,土匪横行,官逼民反,老百姓没钱交税,没粮交租,豪强大户拥兵自重,也不交税,我这个县长其实就是个光杆司令,手下只有两个杂役,连保安团都调不动。”

陈子锟奇道:“那保安团听谁的调遣?”

柳县长道:“本县豪绅,夏大龙夏老爷,保安团长就是他出钱招募的,团长丘富兆是他的外甥,这次若不是迎接护军使大人,我连保安团一杆枪都调不动。”

陈子锟眼珠转了转:“夏大龙有没有来欢迎本护军使?”

柳县长干咳两声,过左右而言他:“护军使喝茶,喝茶,这是省城托人买来的龙井”

第三十八章 醉仙居

陈子锟眼里可不揉沙子,当即愠怒道:“好一个夏大龙,竟然不把本使放在眼里,哼!”

柳县长叹气道:“夏老爷有个堂弟在孙督军手下当团长,有所依仗,这南泰县城的产业,一半都是他家的,不把我这个省政府委派的县长放在眼里也就罢了,没成想…唉…”他低吹拂着茶杯上的蒸汽,表情黯然。

陈子锟道:“我初到此地,很多情况不甚清楚,还要多多仰仗柳县长。”

柳县长道:“那是自然,护军使有什么吩咐尽管开口。”

陈子锟道:“你就说说县城里几家大户吧,柳县长上任伊始,就没人给你张护官符什么的?”

柳优晋笑道:“护军使说的是《石头记》里贾雨村那种护官符吧,南泰是偏远地区,没有那么多讲究,说来县城有头有脸的士绅也有那么几家,但除了夏家之外,其他的都不足为虑。”

陈子锟颇感兴趣:“夏大龙到底什么来头?”

“夏老爷早年中过武举,当过县里巡防营的管带,辛亥革命之后,夏大龙带领手下官军起义,攻占县衙屠戮知县全家,摇身一变成了革命党,知县的万贯家财被他尽收囊中,从此便发了家,时至今日,南泰县里的水浇地,有一半都是夏家的,县城里最豪华的房子是夏家的宅子,保安队有一半人在夏家站岗,夏大龙,就是南泰县的土皇帝。”

听了柳县长的介绍,陈子锟不言语了,低头沉思起来,显然是在掂量对方的份量。

柳优晋起身道:“时候不早了,我得去准备准备了,晚上为您预备了接风宴,就在县城醉仙居,还请护军使届时驾临。”

陈子锟起身爽朗笑道:“那好,我就不送了,赵副官,送送柳县长。”

柳优晋抱拳道:“客气了,请回。”快步出了二堂,忽然醒悟过来,怎么陈子锟反客为主了,这县衙二堂,分明是自己的办公场所啊,怎么自己反倒成了客人,他自嘲的笑笑,走远了。

目送年轻的县长远去,陈子锟问阎肃道:“参谋长,你看这位柳县长如何?”

阎肃道:“这个人不简单,需小心提防。”

“怎么讲?”

“刚才他说了一番夏大龙的坏话,可是仔细分析,没有一项指控是具体的,换句话说,他有意识的引导你对夏大龙产生恶感,这也无妨,他一个小小县长,自然想一展抱负,可上面压着个当地土豪,自己又无能为力,只好借助你了。”

陈子锟笑道:“我可不会上他的当,不过仅仅如此,还谈不上提防吧。”

阎肃道:“后宅有鬼,但我说的这个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鬼,而是柳县长心里的鬼。”

“哦,具体说说。”陈子锟眼中精光一闪,换了个舒服的坐姿。

“他说后院已经很久没人进去了,却为何一下就拿出开门的钥匙,而且很轻松的打开了,据我所知,这种铁锁如果不经常开的话,早就锈死了,除非砸开,钥匙根本打不开,还有,后宅地上有脚印,分明是人的脚印,而且是穿胶鞋的男子脚印,所以,这后宅之内,怕是另有玄机啊。”

陈子锟呵呵笑道:“原来你也看到了。”

阎肃道:“南泰县的情况比预想的要复杂的多,我们要小心应对才是。”

陈子锟道:“大风大浪我都经过了,还在乎这小小的南泰。”

阎肃道:“此言差矣,小心驶得万年船,多少英雄豪杰就是在阴沟里翻了船,咱们若是有一个营的兵力,一切不在话下,可现在只有一个连,还是借来的兵,不得不防啊。”

“参谋长说的对,我会小心的,待会咱们一起去赴这个鸿门宴。”

接风宴设在县城最大的酒楼醉仙居,名字挺雅道,可是到地方一看,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两层的小楼,楼下还零卖散酒和阳春面,楼上才是雅座,酒楼位于县城最繁华的所在,门前是一条马路,路边屎尿横流,路上尘土飞扬,野狗乱窜,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怪味道。

陈子锟等人前去赴宴,来到醉仙居门口,保安团的团丁们早早将闲散客人赶得一干二净,门口站了一帮长袍马褂在柳县长的带领下恭迎,脸上都堆着笑。

一个小头目大喊一声:“敬礼!”团丁们挺直腰杆,敬礼的姿势千奇百怪,显然是没受过正规训练,陈子锟翻身下马,戴着白手套的右手伸到帽檐边,向前挥动一下,回敬了一个潇洒的美式军礼。

勤务兵打开了车门,两位千娇百媚仪态万方的夫人下了汽车,顿时让人感觉眼前一亮,甚至那些老眼昏花戴着瓜皮帽拖着小辫子的遗老们都睁大了眼睛,县城乡旮旯哪见过如此风华绝代的女子啊。

鉴冰和姚依蕾都是特地打扮过的,鉴冰是绿色的丝绸旗袍,姚依蕾是西洋式裙装,中西合璧,相得益彰,为陈子锟挣足了面子。

护军使大驾光临,醉仙居二楼点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一炸,红纸屑遍地飞,陈子锟等人在当地士绅的簇拥下上了二楼,为了招待贵宾,二楼也被清空了,天字号的雅间里摆着一张大圆桌,陈子锟谦让一番,还是坐到了上首,其余人等分宾主落座,奇怪的是,陈子锟身旁的一个位子却空着。

桌上摆着瓜子、各色干果和茶水,柳县长向陈子锟一一介绍了在座的诸位,最先介绍的是一个穿黑制服挎盒子炮的麻子脸,说他是县保安团的团长丘富兆。

丘团长站起来点头哈腰:“护军使您吉祥。”

陈子锟颔首微笑:“丘团长辛苦了。”

接着是县里的一些头面人物,前清的举人老爷,丝绸铺老板、开药铺的、开当铺的,县中学的校长,诸如此类的角色,每个被点到名字的都站起来毕恭毕敬向陈子锟行礼,看到他们老态龙钟的样子,鉴冰和姚依蕾不禁偷笑。

该介绍的都介绍完了,可是酒席却迟迟不开始,陈子锟明知道他们在等夏老爷,却故意说道:“开席吧?”

一帮老头装聋作哑,唯唯诺诺。

柳优晋微笑道:“再等等,夏老爷大概是有事耽误了,要不丘团长派人去叫一下。”

丘富兆起身道:“我亲自去看看。”说罢告个罪下楼去了。

刚下去,楼下便传来洪亮而爽朗的笑声,紧接着是重重的脚步声,木头楼板都在颤抖,然后便看到一个身材魁梧的红脸大汉出现在楼梯口,一身黑色拷绸衫裤,手里把玩着两枚铁胆,啪啪作响。

“护军使大人,夏大龙来晚了,还望海涵。”红脸大汉一拱手,大大咧咧进了雅间,他一进来,众人顿时感觉房间变小了许多。

“原来是夏老爷,久仰。”陈子锟很客气的打了个招呼,夏大龙在陈子锟身旁的空位落了座,忽然拍着桌子叫道:“老林,上一坛子白干!”

老林是醉仙居的老板,听到夏老爷招呼,不敢怠慢,亲自去楼下酒窖提了一坛十斤装的白酒上来,当众用菜刀撬开泥封,酒香四溢,连陈子锟都不由自主的嗅了两下。

“拿酒碗来。”夏老爷声如洪钟,将桌上的小酒盅放到了一边。

“拿酒碗!”林老板高喊一声,伙计飞速拿来一个大碗,夏老爷瞅了一眼骂道:“这么小的碗,怎么喝酒!”

伙计又颠颠的抱来一个大海碗,这回夏老爷终于满意,捧起酒坛子咣咣咣倒满一碗酒,他的动作很粗犷,桌上溅了不少酒液,柳县长微微皱眉,却没说什么。

“护军使,我来晚了,罚酒三碗,您看我的。”夏大龙端起酒碗,一仰脖连换气都不用,直接就干了,然后一抹嘴,亮出空荡荡的碗底。

“好!”丘富兆率先拍着巴掌叫起好来,在座的士绅们也都击掌称赞。

夏大龙面不改色,继续倒酒:“还有两碗,爷们看清楚了!”

就这样连干了三碗酒,起码一斤半白酒下了肚,夏大龙红通通的脸膛更红了,映衬着两鬓的白发,格外威猛精神。

“夏老爷海量!”

“龙兄威风不减当年啊。”

“夏老爷真是老当益壮啊。”

瓜皮帽们摇头晃脑的称赞着,夏大龙得意洋洋,可是听到老当益壮这四个字的时候,眉梢挑了挑,对一位中年绅士道:“龚善人,我虽然大你几岁,也谈不上老吧。”

姓龚的绅士赶紧赔罪:“是是是,我说错话了,夏老爷莫怪。”

夏大龙忽然又笑道:“和你说笑呢,这么紧张干啥。”又转而向陈子锟道:“让护军使见笑了。”

陈子锟微笑道:“无妨,夏老爷英雄本色,陈某佩服。”

夏大龙很高兴,道:“护军使想吃些什么,别管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咱们南泰县全有,这样吧,尝尝大青山的野猪肉,苦水井的牛鞭,夏家洼的炸金蝉,还有大王河的王八,都是咱南泰县的招牌菜,可惜时候不对,要不然弄两条淮江里的河豚给护军使尝个鲜,也不赖啊。”

姚依蕾翻了翻白眼,她觉得这个姓夏的太嚣张了一些,很令人讨厌。

忽然远处传来零星枪声,所有人都停下了筷子,心惊胆战的望着夏大龙。

第三十九章 血脚印

众人这一望,让陈子锟看出了端倪,南泰县的真正当家人,不是柳县长,也不是自己这个初来乍到的护军使,而是没有任何官职在身的乡绅夏大龙。

只见夏大龙皱眉道:“谁在外面闹腾,富兆,去告诉一声,今天是我夏大龙请客,让他们消停点。”

保安团长丘富兆立刻离了席,卡上大檐帽出去办差了,夏大龙面色不改,道:“老林,就照我说的上菜,酒先来三坛,今天不醉不归。”

夏老爷发了话,菜肴流水一般端了上来,转眼就摆满了桌子,琳琅满目的盘子碗碟让姚依蕾和鉴冰目瞪口呆,南泰的菜实在是…太实惠了。

不管什么菜系,都讲究菜香味俱全,可是醉仙居的菜肴似乎四六不靠,色香味哪一样都不沾,不过也算独具特色,可以用六个字来形容:量足、口重、油多!

盛菜的器具是乡下瓷窑烧制的粗瓷,釉面不甚光滑,甚至还有毛刺,就是个头大,最小的盘子都是六寸的,菜肴在上面堆成小山一般,浓油赤酱,青色的红色的辣椒和整段的大葱点缀其间,更显粗犷豪迈,其中一道大菜叫烧牛头,是用大盆端上来的,狰狞的牛头上撒着香菜和辣椒丝,吓得两位夫人不敢动筷子。

酒是乡下白干,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透瓶香,甘冽醇厚,比京城的二锅头也不差,夏大龙依旧是用海碗喝酒,看他鬓边白发,年纪已经不轻了,但是喝起酒来气势不输年轻人,喝了两碗下去,阎肃就推辞不喝了,夏大龙笑道:“到了我们南泰不把酒喝足了,那是不给我们面子,参谋长,这酒你得喝。”

阎肃面露难色,陈子锟拿过酒碗道:“参谋长是读书人,酒量欠佳,我替他喝。”说罢咣咣咣喝了这碗酒,夏大龙讪讪的笑笑,挑起大拇指赞道:“护军使好酒量。”

外面枪声更密了,士绅们坐立不安,唯有夏大龙和陈子锟依然谈笑风生,推杯换盏。

丘富兆匆匆进来道:“老爷,来的是陈寿,他说是来要人的。”

夏大龙变了脸色道:“这个狗日的,敢不给我面子,给我打,往死里打,开炮轰他。”

“是!”丘富兆敬了个礼又出去了。

“喝酒,喝酒,别让土匪败了兴致。”夏大龙端起酒碗道。

过了一会,从城头方向传来巨大的轰鸣声,不像手榴弹,也不像是迫击炮,连陈子锟也无法分辨是哪种武器,不过三声炮响之后,枪声果然稀疏起来,渐渐停息了。

夏大龙得意洋洋:“土匪退了,大家安心。”

陈子锟难解心中疑惑,直接问道:“不知县保安团装备的山炮还是野炮?”

夏大龙哈哈大笑:“都不是,是我在巡防营当管带的时候置办的兵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出的铜制快炮,在我们这乡旮旯,比山炮野炮都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