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文武全才,琴棋书画堆满筐。

头一句说的是张家和郑家这对儿女亲家,两家的孙子孙女,小名全都是从菜园果园里挑出来的。如今攒了一园子,都十几个了。

刘家更厉害,四个儿子。因刘家老三喜欢玩水,给自己大儿子取了个泥鳅的小名,跟着后面的就黄鳝、锦鲤、黑鱼这么排了下来。他兄弟见了,觉得有趣,遂也将自个的娃儿取名玄龟、老鳖、麻虾等等,如今兄弟四个也攒了一池塘,也是十几个了。

前几家就不说了,那些小名都带着农家本色,倒也不难理解,这李家是咋回事哩?

这个李家,说的不是有个儿子在外做官的李家长房,而是二房的第二支,就是李长明家了。他家原来败落的很,自娶了秦家梅子后,方慢慢有了起色。

生第一个儿子时,李长明请读过书的村长大伯李耕田帮着取了个文雅的名儿——李敬文,然后第二个儿子顺便就叫了李敬武,再往后,自然就是“全”和“才”了。

可是,敬文娘是个会生养的,连闺女也生了两个,加上李长明的弟弟李长亮的子女,这取名儿就愁人了。

正好这时候李敬文开始读书认字,这小子就把琴棋书画给显摆出来,让妹妹们挨着用。如今刚好用完,再生的话还得动脑子想。

这顺口溜把清南村有数的人家娃儿都数落了一遍,除了李家长房和赵家。

李家长房孙子辈名字很规矩合理,没甚说的;赵家则是人丁少,大儿子赵耘在外做官,家里就一儿一女,闺女赵清是云影的大弟子,儿子赵锋比葫芦还小几个月。

张家没搬家的时候,夹在郑家和李长明家中间住,故而,葫芦、板栗、小葱和李敬文兄弟都是自小在一块玩的,熟近的很。

求推荐求收藏,拜谢!

 

第020章 敬文

更新时间2013-3-15 9:32:00 字数:2043

 且说小葱在师傅家,吃过晌午饭后,正跟师妹秦淼翻晒药材,就听院外有人叫道:“小葱妹妹!”

她抬头,只见木槿栅栏外立着个扎羊角的少年,只露出一个人头,正对她笑。

“敬文哥!你咋来了?”小葱也有些高兴,冲他抿嘴一笑。

李敬文就转过栅栏,来到院门口,秦淼忙上前去替他开了院门,引他进来。

少年着蓝色衣裤,长身直立,比葫芦还高,脸颊方正,肤色微黑,浓眉亮目,已是挺拔少年,只面上还略带些稚气。

他比小葱大两岁,今年十三岁了。

“我今儿好容易觉得有些头疼鼻塞,就赶紧过来找你了,好让你给瞧瞧,是个啥病!”李敬文一边往葡萄架底下的木墩子走去,一边道。

小葱和秦淼先还没在意,及至听完,互相对视一眼,同声大笑起来,笑得太厉害,禁不住弯腰咳嗽。

李敬文也不尴尬,自顾寻了个木墩子坐下,然后看着两女娃大笑,仿佛早料到这种情形,又或者是他故意这么说,好引她们笑的。

小葱和秦淼还没笑完,就见云影从正屋里走出来,对少年嗔怪道:“看来,你盼着这病好久了,是不是?真是的!有你这么说话的么?”

李敬文忙站了起来,含笑叫道:“云姨!”

云影瞅了一会他脸色,点点头,便问道:“怎么不去医馆,倒跑到家里来了?”

医学院内也设了医馆,每日都有大夫坐堂。一来方便附近村人瞧病,省得生病了还要往下塘集跑;二来也是为了让学生实践的意思。

当然,下塘集那间济世堂也是秦枫开的,定期让医学院的学生过去坐堂,但医学院这里汇集了好些杏林人士,开间医馆也顺理成章。

李敬文听了云影问话,先笑,然后老老实实地说道:“我想着自己跟小葱淼淼都熟,不如送上门来让她们诊治,也好让她们学习一番。她们又不方便帮外面那些男人看病,学习机会少了好些呢。”

小葱和秦淼刚笑完,听了这话接着又笑起来。

这回连云影也跟着笑了,白了他一眼道:“你倒是好心。亏得这生病不是什么好事,不然你还要多生几场让她们学习了?”

李敬文哈哈笑道:“我又不傻,哪有找病生的!我这两日也不知咋了,先是觉着口干,心里火烧火燎的。我一向少生病,也没当回事。谁知今早起来,头就有些疼,鼻子也有些塞,这才想着来找小葱妹妹瞧瞧的,趁机让她练练手。”

小葱已经歇了笑,倒了茶过来递给他,听他这么说,忙问道:“早上就觉得不好了,咋这时候才来?就算要去学堂,先看病也耽搁不了一会工夫。这病拖久了可不好。”

李敬文道:“今儿夫子讲的文章很要紧,我就没敢告假。反正我身子骨一向壮实的很,拖半天也不要紧。”

秦淼张罗了些果子点心,端了一盘子过来,笑道:“敬文哥,难为你生病让我们瞧。来,吃点果子吧!”

云影和小葱都绷不住笑了。东厢房里也不知是谁,一阵清脆笑声传出,笑得李敬文脸红了。

小葱见他有些不自在,忙道:“这是我表妹,是我大舅母娘家侄女。她才来学医的。还有一个是紫茄。”

李敬文这才释然。

云影道:“别说笑了,招的蝉儿都没心思用功。小葱,你帮敬文瞧瞧。回头我再复诊一遍。淼淼也看看。”

两人一齐答应了,遂细心替李敬文诊脉,又看舌苔,又问些起居饮食等问题,然后各执一笔,低头写方子。

秦淼用一管小狼毫,端端正正地书写小楷,意态甚美;小葱则捏着一只鹅毛管,于砚台中蘸了墨水,“刷刷”奋笔疾书。

李敬文自幼与她相熟,知是菊花婶婶所教,并不惊怪。见她凝神书写,一缕秀发垂落腮边,发丝微微轻颤,就看住了。

因不像小时那样玩耍日晒,其肤色越发白嫩,腮颊隐泛粉艳,想是常习拳脚的缘故,极为康健润泽。少年觉得,这儿时玩伴如今出落得更加灵秀了,恰如《诗经》所述的“窈窕淑女”。

待想到下一句,不自觉就红了脸。

李敬文低眉敛目,暗想他有好久没见她了?

大概两月了吧。

如今大了,他们见面的机会越发少了。再往后,他怕是更难得见到她了。

正想着,只见小葱已经写好了方子,一边道:“敬文哥,如今秋凉易燥,莫吃过多辛辣味重的菜肴,饮食宜清淡些才好。各样果蔬多吃些没事。”

谆谆叮嘱了许多话,都是些饮食话题。

李敬文听得很认真,笑道:“我家去跟我娘说。小葱,你跟菊花婶婶一样善厨艺,这倒便于你研习饮食调养病患了。”

云影也替他诊视了一番,又看了小葱的方子,点点头,然后拿起秦淼的方子阅示。

听李敬文这么说,她笑道:“就记得菊花婶婶。我厨艺就不好了?小葱厨艺好,也有我一份功劳的,跟着我这样的师傅,野菜也能煮出不同的味儿来。”

李敬文忙笑道:“这不是原先跟小葱他们家住隔壁,所以常吃菊花婶婶做的东西么。云姨的厨艺自然是没话说,可是我也没吃过几回,只好在心里惦记着。”

小葱忽然笑起来,对云影道:“师傅,我娘说,你做的菜是大家闺秀,她做的菜是乡野村姑,各有风味。”

云影正喝了口水,闻言一下喷了出去,湿了手中的那张纸,又呛咳不停。

小葱忙起身到她身后,帮着捶背,一边对李敬文眨眨眼睛,吐了下粉红的小舌头。

李敬文和秦淼都忍俊不禁。

云影好容易止住咳嗽,又喝了口水,方才说道:“亏她能想起来,还真有那么些意思。不过你娘说偏了,她有好些菜可一点都不像村姑。”

说笑一会,云影又对秦淼指点一番,然后让她拿了小葱开的方子带李敬文去抓药。

等拿了药出来,云影留少年喝茶吃点心,顺便问女学堂办得如何了。

李敬文一一答了。

求收藏求推荐!

第021章 厚颜

更新时间2013-3-16 8:33:12 字数:2051

 “敬文哥,你明年要参加童生试么?”小葱问道。

李敬文点头:“先参加县试。积攒些应试的经历也好。夫子说,科举应试亦有诀窍,好些人明明胸有锦绣,却屡试不中。从童生考到进士,一路过去,皮都要脱几层,最后满头华发黯然落榜的不知凡几。”

说起这个,他神色不由肃然起来。

小葱安慰道:“敬文哥你还小,先莫想那些,只管把学问做好,到时自然水到渠成。”

秦淼天真地说道:“敬文哥,你不如等葫芦哥和板栗哥一道去考,这样也好有个伴儿。”忽地想起什么,又问,“敬文哥,咋葫芦哥哥跟板栗哥哥没跟你一块来?”

李敬文兄弟几个没在村私塾上学,而是就近在张家私塾附学,故而秦淼这么问。

李敬文道:“他们晌午去田上酒家吃饭了。这会子怕是在学堂温书也不一定哩,再不就是写大字。他们也没说啥时候下场考,可是最用功了,夫子常夸的。”

云影看着他怜惜地叹了口气道:“可怜的娃儿们!也不知这青山书院设在这,究竟算好事还是坏事,你们再没往常的自在了。”

秦淼嘟嘴道:“可不是么,葫芦哥哥他们越发没空闲了。”她看向院外,“去年这时候,还带我们下塘去摘菱角和莲蓬,好热闹的。如今那菱角和莲蓬都长了许多了,也没见他们来摘,都是佃户们帮着摘的。”

转头跟小葱商议,下晚的时候,让人去摘些菱角来吃。

听了这话,李敬文在心里思量:一味埋首苦读也不是个事,少年也该游戏玩耍。再者,如今跟她们一块玩乐的机会越来越少,当珍惜才是,不然,待再长大些,连见面怕是都不容易了…

于是抬头笑道:“等我回去问葫芦和板栗,找一天空闲,过来带你们摘菱角。我们也不是一味死读书的,再过些日子,该下地去帮着干活了。”

秦淼听了立即兴奋起来,叮嘱他一定不要忘了。

小葱笑道:“你急啥?我哥他们前儿不是说了么,等忙完了,天气再凉些,要叫了大伙去山上玩打仗…”

这事李敬文也知道的,葫芦已经跟他商量过了。正听小葱说着,忽然没了下文,抬头见她敛了笑容,望着院外。

李敬文奇怪地顺着她目光对外一看,只见木槿栅栏外,立着个书生,正伸长脖子对院子里张望,见他看过去,还对他灿然一笑。

李敬文转头,见小葱脸色不善,忙起身告辞,一边轻声道:“我去问问他干啥的。”

小葱点点头,道:“把他打发走。”

李敬文出去后,对那书生施礼道:“请问这位老爷,来此有何贵干?”

原来这个书生就是那日翻墙进入张家山林的曾鹏。见李敬文出来问他,还当特地来迎他的,忙整整衣衫答道:“在下觉得身子略有不适,因听闻秦大夫医术绝妙,特地登门求诊。”

李敬文微笑道:“老爷难道不知,医学院设有医馆么?凡求医问诊的,都会去医馆。此处是秦大夫的居所,家有女眷,不便接待病患。”

曾鹏自那日后,寻人打听了小葱和秦淼的情形,怎会不知这些,可他本就是寻借口来的,如何会被这三言两语打退!

“这可是不巧了。多谢小兄弟告知。听说秦夫人亦是杏林高手,常去济世堂替人诊脉,又带了几个弟子在身边教导。在下既已至此,不妨请秦夫人施以妙手诊治,也省了在下多费曲折。”

李敬文听得目瞪口呆。

饶是他乡村长大,见多了说话不加掩饰的村夫俗民,其中不乏厚颜无耻之辈,但读书人这般,还真是第一回碰上。想是对方见他年小,又是个乡下小儿,以为好糊弄,把那冠冕堂皇的话用来哄他。

因想道,看来读书人也不尽是温润君子,也有那龌龊下流之徒。都说一样米养百样人,这圣贤书竟也教出了形形色色的人。

他便放下脸,正色道:“此处不接待病患。老爷乃读书人,怎会不明白其中缘故?还请直去医馆是正经。”

那曾鹏听了这话,方才认真打量李敬文,忽见他手上提的药包,轻笑道:“小兄弟好大一番道理。只不知手上拎的是何物?”

李敬文听了,顿时面皮紫涨。

他为人淳厚,比不上板栗和葫芦老辣。虽觉自己并无龌龊心思,且跟秦家向来熟近,自小跟小葱和淼淼也是玩惯了的,但细细一想,今日来这可不就是为了见小葱么?说起来跟这人没两样。因此又羞又愧,一时竟答不出话来。

正愣着,就见院子里出来个仆妇,对着那曾鹏板脸道:“这是夫人侄儿。他提的是啥关你屁事?夫人说了,你再不走,就请我们老爷回来亲自帮你看病,再叫了书院的山长来,瞅瞅那要人家媳妇帮他看病的家伙是哪个教出来的,这么没眼色,不知廉耻!”

曾鹏大吃一惊,顿时慌了神,忙作揖道:“在下…在下实不知此间规矩。一时莽撞,多有冒犯。请原谅则个!在下即刻就走。”

说完这话,转身落荒而逃。

张嫂骂走了那下流坯子,对李敬文道:“你这娃儿,忒实心眼了。他能跟你比么?他多大,你多大?这院子,清南村的男娃儿都能来,就是书院的人不能来。”

李敬文脸上红潮未退,对走出院门的云影道:“云姨,你们还是把这院墙用砖石砌起来吧。”

云影看着曾鹏离去的方向,点点头道:“我早想砌的。一直忙,就没弄。是要砌起来,再盖个倒座房,安置个门房,不然不成个样子。”

她刚才已经听小葱说了那天山上发生的事,再联系眼前,不由心中大怒,所以让张嫂出来骂人。

转头细打量少年,口中嗤笑道:“如何,你以为读书的都是谦谦君子?怎么人家理直气壮,你倒脸涨红了?你呀,该学学葫芦和板栗的机敏,别读成个书呆子才好。”

李敬文羞愧点头,对院子里瞄了一眼,辞别她去了。

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第022章 过招(一)

更新时间2013-3-17 9:31:28 字数:2076

 因这件事,小葱晚间便回了桃花谷,跟板栗说起白日的情形,让哥哥留心那个曾鹏。

板栗听后,眯起狭长双眼,因眉峰突出而显得有些深邃的眼眸越发幽暗,嘴唇紧抿着,半响没说话。

好一会才道:“我晓得了。这事得跟娘说。省得那人不知好歹,仗着是书院的人,上门来拜访。家里人不知情,说不定还当他是上宾哩。你也不要嫌烦,还是把小草带在身边吧。不是说要她伺候你,遇见事也能出面替你挡着一些。咱们家到底跟往常不同了,凡事小心些没错。”

小葱点点头道:“嗳!我明儿就带着她。”

郑氏听了一双儿女的话,倒没有大惊小怪,只是说道:“这是意料中的事。就算你们没碰见,也不能说书院就没有这样人。要不娘先前老是叮嘱小葱,不让你往书院那边去哩。”

于是又把那各样稀奇古怪的事说了一些,以警其心。

再向他们言明:她之所以这样严加管教,并非单纯因为男女大防——若是那样,她就把小葱她们关在家里不让出来了。她不让闺女跟书院的人接触,是觉得书院的学子们,离家求学,又是青春年少,心性未定,若是惹出什么事来,等他们学业完结一离开,倒霉的还是女儿家,因此才屡次教导。

小葱道:“娘,我晓得轻重。那人一瞧就不是好人。死盯着我跟淼淼师妹看,讨厌死了!”

郑氏点头,娘几个又说了会,才散去。

第二日,板栗去了私塾,也把此事悄悄告诉了葫芦,两人商议要查访那曾鹏底细。

待到晌午,表兄弟们一起去田上酒家吃饭。

这原是张槐和青木的主意,要使娃儿们学会花钱。

这可不是为了炫富,怕他们不会花银子,而是担心他们养成奢靡的生活习性,故而每人发了一定数量的银钱,让他们晌午去田上酒家用饭,学会量入为出地使用银钱。

谁知想法是好的,但这些娃儿精明过了头,尤以黄豆为最:他想着就晌午在外吃一顿,于是把银钱节省下来,只吃些蔬菜,等晚上回家再大吃大喝一顿,这样一月也能存不少私房银子。

长辈们得知这一情形,气得笑了,自此规定:晌午不准扣减伙食,晚上也不准多吃。谁想节省,饿瘦了该他倒霉。

说了几回,这才好些,也体会出让在外吃饭的真正用意,便用心算计起来。

田上酒家是张家和郑家合开的,建在田野里,挨着镜湖。一条用厚枕木铺成的栈道,从郑家门前牵出,延伸入田畈中间。

正当午时,栈道漫步行着三三两两的书生学子,意态悠闲,一边打量周围田野风光。这些人都是去酒家用膳的。

酒家其实是个农家庄院,青砖小瓦的两进房屋,绕房四周全部是敞开的凉棚,棚顶亦是盖的小瓦,四周以半人高的竹篱笆围绕。

棚内安置了许多简单的桌子,有竹制的,也有木质的,四周配上木墩子,上面都刨得精光溜滑,周身却还保留着树皮,很是简朴自然。

板栗和葫芦等人进来,在东面凉棚占了两张桌子,然后开始点菜。

黄豆大叫:“二哥,咱们今儿吃爆炒黄鳝,再来个青椒炒肉丝…”

黄瓜白了他一眼道:“前天不是才吃的黄鳝?哪能回回都依你。今儿我要吃红烧兔肉,你找旁人插伙吧。”

田上酒家菜肴很便宜,每碟最贵不超过五文,但只有很少的量。别的都还罢了,那些需要现做的菜,需几人合点,凑成一大盘,才好下锅做出来,所以就有了插伙这回事。

黄豆刚想说话,见葫芦和板栗早点完菜了,只得满心纠结地跟二哥他们点一样的炒菜,嘴里犹在嘀咕。

正吃着,板栗用胳膊肘拐了拐葫芦,目视前方。

葫芦抬头一看,曾鹏和几位书生正走进来,看见他们眼睛一亮,抢上前来招呼道:“张小兄弟,郑小兄弟,真是巧了,竟在此遇见二位。”

葫芦无语,板栗愣了会,若无其事对他笑道:“确实巧了。我们一向都在这吃饭,只今儿遇见曾老爷。”

众人听这话有趣,忍不住都哄笑起来。

那曾鹏讪了会,见旁人都坐下点菜去了,他便在附近坐下,随意点了些菜,然后不住把些话来问板栗等人,一副熟近的模样。

“听说这时候山上木耳蘑菇长得最好了,兔子也多,张小兄弟家里该忙了吧?”曾鹏关心地问道。

板栗喝了碗汤后,撂下勺子,笑道:“再忙,也是大人的事,我们小娃儿还不是只管读书。对了,上回家去,我爷爷大骂了那片山林的管事,还罚了他工钱。”

曾鹏一惊,不明白少年这话是什么意思。

板栗看出他疑惑,解释道:“有个偷木耳的贼,爬墙进了林子,叫狗咬伤了腿。爷爷听我说,曾老爷那天也爬了院墙,吓出一身冷汗,说要是曾老爷被狗咬了,管事十条命都不够赔的,所以就狠狠地罚了他。”

曾鹏脸上阵红阵白,正不知如何说,偏同来的书生有个耳尖的,听见这话,急忙问是怎么回事。

他刚想含糊过去,却听板栗道:“曾老爷新来,不知我家林子的规矩。他跟同伴在山上游玩,翻墙进去我家林子。好在没被狗咬伤,不然我们家可麻烦了。”

众人先是一愣,接着都笑起来。

有个书生嘲笑道:“咬了也活该!难道因为不知规矩,就能翻墙越院了?如此行径,岂是君子所为!倒让张老爷子担心一场。”

另一人问道:“曾兄何故翻墙?哦,是不是为了看美人?听说张家有个林子里养了鸡,养鸡的管事可是位娇滴滴的美人呢!张小兄弟,在下猜的可对?”

板栗忙为曾鹏澄清道:“不是的。曾老爷说,他是和同伴出来郊游,因看我家林子里树木长得繁茂,才想进去看看的。”

“看树木繁茂?哈哈哈…”众人越发大笑。

曾鹏气坏了,狠瞪了他们一眼,刚想托辞把这场尴尬圆过去,忽听隔壁桌上黄豆正大叫:“谁要点黄鳝?快来插伙,还差两碟。”

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第023章 过招(二)加更

更新时间2013-3-18 0:11:24 字数:2180

 曾鹏急忙扬手应道:“我点。不用喊了,在下两碟都要了。”一边对黄豆露出个和善的笑容。

小二听了,急忙去厨房安排。

这里,曾鹏见黄豆和黄瓜青山一桌,还空了一边,便把自己的碗碟挪过去,热乎乎地跟小娃儿套起话来。

板栗和葫芦见此情形诧异极了。

葫芦示意板栗不要插嘴,看他究竟想干嘛。

曾老爷想干嘛?

他昨日在秦家被一个婆子骂得狼狈逃窜,生怕这事被传扬开来。他不敢去秦家问,只能向张家和郑家的小娃儿打听了。在他想来,张家大小姐回家肯定会说起这事的。

黄豆这娃儿,早晚练武,单日在自家私塾读书,双日去聆听黄夫子教诲,那课业比哥哥们都繁重。因而特别能吃,肚子常饿,嘴巴贼馋。

这会子凑齐了一盘炒黄鳝,小娃儿心里十分高兴,他又是个喜欢说话的,曾鹏一逗引,一大一小就热乎乎地聊了起来。

青山和黄瓜也不在意,黄豆平日里话就多,他们见惯了。

曾鹏问道:“你们兄弟中午都在这酒家用饭?”一边扔了一截鸡脚在嘴里细细咀嚼。

黄豆道:“嗳!我爹说,要学会花银子。”也塞了块兔肉进嘴。

曾鹏失笑道:“你爹怕你们不会花银子?”

见他有嘲笑的意思,小娃儿不依了,把这花银子的窍门细细跟他掰扯了一遍,“太浪费不成,太俭省也不成;该花的一定要花,不该花的一定不能花,这里边的学问大着哩!”

曾鹏暗自翻了个白眼,心想到底是市井小民,花个银子还这么啰嗦,面上却叹服道:“此话有理!”一转眼珠,问小娃儿,“为何只有你们兄弟,不见姊妹来…来学花…银钱?”

黄豆嘴里吃着东西,含糊道:“妹妹还小。”

曾鹏顿了下,心道这娃儿忒不机灵了,于是提点道:“张家大小姐不小了吧?”

黄豆道:“我小葱姐姐在云姨那学医。”

曾鹏故作恍然道:“哦!她就在秦大夫家吃了?”

黄豆点点头,继续低头奋战。

曾鹏很郁闷,觉得这娃儿真奇怪:刚才还许多话,跟他说了一堆如何花钱的道理。他以为只要自己提起张家大小姐,这娃儿也会告诉他一大篇关于张家大小姐的事,他顺便就能跟他打听秦家大小姐的事了。谁知又不说了。

这时隔壁来了个书生,青山和黄瓜都凑过去,叫“文青大哥”和“文青叔”。

曾鹏趁着这个空,急忙又问:“你小葱姐姐吃住都在秦家?怪道不常见她。”

黄豆自小就会看人眼色,如今长了这么大,又读了这么多书,都快成精了。他见这人好啰嗦,只顾问他小葱姐姐的事,心里警惕起来:女娃儿的事你老打听做啥?

一抬头,只见坐对面的大哥瞅了自己一眼,板栗表哥也笑眯眯地看着他。

黄豆立马浑身十万个心眼子都张开了。

小娃儿笑得一脸灿烂,对曾鹏道:“嗳!我小葱姐姐跟云姨学医。”

曾鹏又顿了一下——这话刚不是说过了!

他再接再厉问道:“听说张家大小姐心善的很,常帮佃户的孩子定期诊脉?”

这时爆炒黄鳝端上来了,黄豆神情十分欢喜,又要了碗白米饭,就着黄鳝大吃起来,还示意曾老爷也吃,“这红辣椒炒黄鳝我最爱吃了。总也吃不够。”

曾鹏随意搛了一筷子吃了,确实又嫩又滑,连黄鳝骨头也剔除了,一片片的,吃起来毫不费力,配着红艳艳的辣椒丝,好吃也好看。

只是他今儿却有些食不知味,忍了又忍,到底还是把刚才的话又问了一遍。

黄豆连连点头,道:“我小葱姐姐就是学医的。”

曾鹏差点将嘴里的黄鳝吐出来——怎么还是那句话?

按这娃儿先前的表现,不是应该详细地跟他说张家大小姐如何心善、做过哪些善事吗?他听了再提点几句,个中详情不就都清楚了!

他深吸了口气,见无人留心这边,连板栗和葫芦也在跟那个什么“文青”说话,便状似不经意地说道:“怪道那天碰见她和一个女孩子采药草。也不知是何人。”

黄豆也不接话,只顾猛吃,那浅浅一小碟子炒鳝片很快就没了。

曾鹏见他不答,奇怪地问道:“你也不知道她是谁?”

黄豆含着一嘴饭抬头,诧异道:“我又没瞧见那人,咋晓得你说的是哪个?”

曾鹏忙道:“我模糊听见你小葱姐姐叫她‘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