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葱白了他一眼道:“我能那么傻吗?我一个字没提你!”

李敬文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

被媳妇挂心当然高兴了。

小葱见他一无所知的模样,鼻子又是一酸,不禁想起前段日子的遭遇:被皇帝盯上的慌乱、得知他想法后的愤怒、以为他对李敬文下手时的恐惧和悲痛,最后堪堪脱身,心绪还差点被搅乱了。

她独自面对这一切,无人可诉,无人可依,连葫芦哥哥也羞于告诉;今日看见丈夫,忽然一颗心就落了下来,感觉踏实许多,觉得自己不再是单独面对那个人了。

“就依你,咱们就去西北。”她道,“过了年就递奏折。”

她本想说辞官的,又怕触怒英武帝——她可不认为皇帝对自己已经死心了。

并非她自觉魅力无穷,而是人性使然:一个站在权利巅峰的男人心有多大,谁也无法估计,还是远离他比较安全。

为了自己,也为了大靖!

大靖需要的是圣明的英武帝,而不是**膨胀、恣意妄为的英武帝,她不能给他一丁点希望!

想起那天在大殿上,她因听到圣旨后心神震动失守时,他看她的目光,不自觉打了个寒颤。

那是一头翱翔在九天的飞龙,英明、睿智、雄才大略等词都可以用在他身上,但“善良”绝不是他的品性!

再说,辞官也于事无补,还会令李敬文落单。

哼,她虽比不得飞龙,也要做一只金凤,绝不会逃避他!

至于眼前么?

她眼珠转了转,心想,是时候再生一胎了。

谁让她是女将军呢,为国效力应当,生儿育女更是本分。皇帝管天管地,还能管她生娃不成!

三五个孩子一生…玄武将军会是什么样子?

她微微一笑,低下头在李敬文耳边嘀咕道:“咱们生个闺女如何?山子他们两个猴儿太淘气了。”

李敬文大喜,转身一把抱住她,含笑道:“我就是这么想的。爹和娘今儿还在说这事呢…”

一时睡下,李敬文悄声问小葱:“忘了问你,怎么你好好的叫白雪她们四个来伺候我,晚上睡觉也守在外面,我赶也赶不走,是什么缘故?”

小葱懒懒地窝在他怀里,喃喃道:“是我不放心你…你要小心些…咱们如今不同了,要…防止…别人…暗箭伤人…”

李敬文听愣了。

小葱到底担心谁会害他?

第627章 黄豆当爹

一夜无话,次日两夫妻上衙门的上衙门,去军营的去军营,李长明夫妻带着儿女在家张罗年事。

京城的老百姓也不知怎么了,寒冬腊月天,屋顶和墙角背阴处还残留着未化净的积雪,冷风刮在脸上,像被荆棘扫过般生疼,可他们根本不在意,个个喜笑颜开,张嘴喷云吐雾。

无论是酒楼客栈或者茶肆,或者大小商铺,都人声鼎沸、群情火热:有抢年货的,议论新城房子拍卖的,议论来年大比的,议论皇上选妃的,议论白虎公妹子和安皇亲事的,打听过年京城有什么好玩乐的…

冷硬的街面上,也是人潮汹涌。

白虎公府所在的清华街,香满楼酒家,一群书生正聚在雅间内饮酒说笑,南瓜和山芋都在里面,大苞谷也在。

原来是他们同窗聚会。

乡试后,学子们来不及归家,都留在京城用功,等来年二月的会试。大年下的,南瓜怕好友思乡,时不时约他们出来吃酒,聊表关切之意。

一个书生指着南瓜对山芋笑道:“张艮兄,令弟中举,本是意料中的事;可是兄弟你中举,就有些出乎人意料之外了。”

山芋呵呵笑道:“我自己也觉得意外。”

马上有人打趣道:“这么说,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众人轰笑。

张家兄弟也不生气,跟着笑。

笑毕,南瓜向众人解释道:“家父仔细分析了二哥的答卷,说二哥文章做的好。——非是文采非凡,而是内容颇有见地。是关于农耕农储的,虽比不得治国良策,却于南方农事大有益处,正好入了礼部侍郎房大人的青眼…”

众人都恍然:如今朝廷极重视农耕,这也难怪了。

一书生感叹不已。

山芋笑道:“冯兄别叹了。我也就这样了。明年会试,那可是一点都含糊不得。我就算能在地里种出金子来。也别想中进士。”

冯书生听后,睁大眼睛道:“张兄果然能在地里种出金子来,皇上定会点你做头名状元。”

众人愣了会,轰然大笑,拍桌不止。

山芋也笑道:“这话说的…我就是打个比方嘛…”

笑声中,忽一人问道:“怎么郑昱还没来?这酒楼就挨着白虎公府。他还迟了。等来了,定要罚他三杯。”

靠门的一个书生便起身,掀开门帘往外张望。

“哎呀郑昱兄,怎么才来?就等你了。”

冷风过处,身披蓝缎毛披风的青莲走了进来。俊面被冷风吹得泛红,越发风采不凡。

众人忙起身拉他就坐。

大苞谷叫道:“青莲哥哥,是不是大舅舅不放你出来?”

青莲摇头。简短解释道:“有点事耽搁了。”

等他除了披风坐下,冯书生才道:“郑兄往北边走了一趟,越发高深莫测了。嗳,那个安国的小郡主,她…”

一言未了,就听外面有个女儿声叫道:“郑昱,你给我出来!”

众书生眼睛一亮,互相看看。又一齐笑看青莲。

青莲眉头就皱起来了,低头吃菜,也不理外面叫喊。

“郑昱。你出来!我知道你在里面。哼,忘恩负义的家伙,要不是我救你。你早就死在草原上了。敢不理我!”

外面一阵嘈杂,好像是小二和张家随从拦阻那姑娘。

冯书生忙对青莲道:“郑兄,果真如此,那就是你的不是了。怎好怠慢佳人呢?”

众人纷纷点头,戏谑之色溢于言表。

青莲抬头,把筷子往桌上一拍,正要说话,外面人破开阻隔,掀开门帘冲进来了——

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圆脸大眼睛,戴着雪白毛茸茸的帽子,贴近额头中央露出三颗血红宝石;穿一身劲装,腰带、胸前均镶珠嵌玉,光华灿烂,耀得人眼花;外罩一件绚烂的彩羽大氅,整个人野性奔放!

这便是乌云其其格,巴音亲王的小女儿。

她本随安国使团住在驿馆,可她哪里待得住。

使团里大多是男人,她姐姐图兰又进宫去了,她成了没人管的野马,整天找青莲麻烦,就跟高雁赖住小苞谷一样。

“你这忘恩负义的家伙…”

乌云其其格一见青莲,劈头就来了这么一句。

青莲板脸道:“我没救过你?我要不救你,死十次你都不够!”

乌云其其格昂着头,理直气壮地说道:“你救我是应该的。你抓我是为了要挟安皇和我父王,要是我死了,你抗一具死尸回大靖有什么用?我就不同了,我救你那才是真心救人。你得报恩!”

众书生听了都笑:原来是历经生死的患难交情!

一个书生嘴快,脱口道:“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

众人忍俊不禁,青莲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南瓜忙站起来打圆场,对乌云其其格笑道:“我知郡主必不是这个意思。当日既伸手救人,而不是杀人,说明郡主心地善良、义薄云天,是大草原上的英雄儿女。郡主是因为我表弟不理人生气吧?他从小就是这样的——不大说话,外冷心热。来,郡主请上坐!”

一席话听得乌云其其格眉花眼笑,又见这么多人,十分之热闹,正符合她爱玩的性子,也不生气了,忙上前坐下。

南瓜又一一为她引见座上诸人。

听说都是来年会试的举子,其其格道:“我们皇帝也在安国搞这个考试,那头名状元我还见了呢。”

众书生对她也都十分好奇,你一言我一语,套问她是如何被青莲捉住,“拐”来大靖的,路上又遇见什么危险等等。

正说得热闹,外面冲进来一个随从,冲青莲大喊道:“四少爷,大喜呀!三少奶奶要生了。”

青莲急问道:“生了个什么?”

来人是韩庆,他傻笑道:“还没生哩。小的这就去衙门给三少爷报信。小的是路过这。先跟四少爷说一声。四少爷你赶紧回去吧。”

青莲急忙起身就要走,被南瓜一把拉住。

众人都忍俊不禁,等韩庆走后,才道:“郑兄,令嫂生孩子,你急什么?你回去也帮不上忙。还是先吃酒。等散了再回去,正好看小侄子。”

乌云其其格兴奋极了,忙道:“我也去瞧瞧。”

青莲把脸一放,道:“你去干什么?”

乌云其其格纳闷道:“不是说了看孩子吗!”

青莲无语,发现跟她没法沟通。

白虎公府。黄豆院内,上房,郑长河正眉飞色舞地对大儿子青木道:“哈哈。是个性急的,这还没到日子呢,揪着年尾巴就出来了。”

原来,黄豆媳妇该在明年正月生的,谁知今天也没跌着碰着,不声不响地就发作了,所以郑长河才说孙子性急。

众人都笑,忽听一声响亮的啼哭声传来。里面就喊“生了,生了!”

老两口异口同声地问道:“生的是什么?”

一个俏丽的丫鬟跑出来,对他们蹲身拜道:“恭喜老公爷!恭喜老夫人!三奶奶生了个哥儿。”

“又是个带把的!”郑长河说不出的失望。

“死老头子。怎么说话的?也不怕初雨听了难过。她挣命一样才生了孙子出来,你还嫌弃!”郑老太太虽然也想要孙女,面上却不肯露出来。

郑青木两夫妻十分好笑。又顾不得笑,忙吩咐打赏。

等黄豆一阵风似的赶回来,听说生了个儿子,哈哈笑道:“儿子好!我当爹了!”

忽见爷爷奶奶的表情,赶紧又解释道:“爷爷,奶奶,咱先生男娃,让你孙子先捞个顶门户的,心里就不慌了。往后有的是工夫生女娃。我娘不就是先生了我们兄弟好几个,然后才生了紫茄的!这么的也好,哥哥能照看妹妹么。”

郑长河没好气地说道:“你不慌,你有工夫,爷爷能等得起?爷爷这把老骨头…”

黄豆急忙打断他的话,道:“咱下一胎就生闺女!”

斩钉截铁的口气,好像这事凭他做主一样。

郑长河听了,正要骂他瞎吹,紫茄抱着新生儿出来了,又有婆子来回,说姑太太带着几位表小姐来了,于是顾不得斗口,都忙了起来。

亲朋渐次都打发人来问候,人来人往,刘氏、秦淼妯娌都忙着招呼应酬,郑氏等人便去了郑老太太院里。

紫茄将香荽等人让进自己屋里,大家围坐在外间炕上吃茶说笑。

小雪莲蹦蹦跳跳地跑进来,对紫茄笑嚷道:“三婶也生了个弟弟。三叔说,我和姑姑还是老郑家的宝贝,地位没人能搬得动。”

紫茄等人都笑了起来。

香荽逗她道:“雪莲,将来你娘和几位婶婶生许多妹妹出来,你就不算宝贝了,你喜不喜欢?”

雪莲忙道:“喜欢!我想要许多许多的妹妹玩。跟小葱表姑一样,有红椒表姑、香荽表姑、青蒜表姑、绿菠表姑这么多妹妹。”

青蒜听她脆呱呱地数出一溜人名,笑道:“哎哟,听得我头晕。你这小嘴,跟切萝卜似的。”

雪莲乐呵呵地爬上炕,扑进紫茄怀里。

姊妹们议论起过年的节目,绿菠兴奋地说道:“今年好热闹的。扎了许多精巧的花灯,请戏班子都不算什么了,哥哥们还要亲自上阵舞龙狮呢,还要玩冰上杂技,连七弟都带着小侄子们排了一出动物闹春,笑得我肚子疼…”

顿时,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喜气。

雪莲忙问道:“姑姑,我们家都去姑太太家过年吗?”

紫茄摇头道:“那怎么成。好些人呢。”

香荽忙道:“都安排妥了:年三十没空乱跑,初一初二去我家,初三初四来大舅舅家,初五去大姐姐家…”627

第628章 美女云集

姊妹们从过年的节目谈到安皇迎亲,忽然起了兴致,一齐盯住紫茄,逼问秦霖其人其事。正笑作一团,忽听外面丫头报:“二奶奶来了。”

门帘掀开,黄瓜媳妇锦鲤领着一个异族小姑娘走进来。正是乌云其其格,她到底还是赖着青莲上白虎公府来了。

紫茄等人忙都起身让客。

锦鲤忙引见,乌云其其格听说紫茄就是白虎公妹妹,急忙单膝跪下拜道:“乌云见过…郑姑娘。”

她差点就叫出“娘娘”来,好险才刹住。

紫茄忙伸手挽住,微笑道:“郡主不必客气。外面很冷,来,炕上坐。这几位是我表妹…”

因为秦霖的关系,她看待乌云便很亲近。

乌云其其格见这么多小姑娘,又都笑容灿烂,真纯的很,不像她去皇宫见过的女人那般矜持端庄,顿时收了拘谨之心,喜欢起来。

先一一认了姓名,再坐下叙话。

从天气寒温到各自身上不同的衣饰,再到两国饮食民情等,越说越高兴,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她就跟紫茄等人熟稔了,加上小雪莲时不时插上一句天真的话,屋内笑声一阵紧一阵。

很自然的,双方又谈到两国结亲的事。

绿菠便问安皇是什么样的人,长得什么样等等。

乌云其其格立即来劲了,挥舞着双手,绘声绘色道:“我们皇上有本领有智谋,是安国的大英雄!草原人心目中的天神!飞在云端的雄鹰!当年在战场上…”

噼里啪啦将秦霖创建安国过程中。有名的战役和举措数了一遍,“…我们皇上长得可好看了,安国不知有多少女儿想嫁他呢。可是皇上一直不选妃,好些女子就不肯嫁人…”

青蒜惊住了。替紫茄担心起来,试探地问道:“郡主也喜欢安皇,非他不嫁?”

香荽和绿菠也都盯住乌云其其格,看她怎样答。

乌云其其格忙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因在屋里,又坐在炕上,热的很,她便摘了那毛茸茸的帽子,露出满头彩带编结的小辫子,这么一晃,左右乱动。

“我不喜欢皇上…不是的。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我怕皇上。他冷冷的。见了怪吓人的。郑姑娘,你不怕皇上吗?”

紫茄被问红了脸,微笑辩道:“其实。他没那么凶的,就是不大爱说话。青莲也是这样,所以我不觉得有什么。”

乌云其其格忙点头道:“对,对!他们是有点像,一点像。我们皇上更冷些,跟大雪山的冰雪一样。”

绿菠天真地问道:“你不是喜欢青莲哥哥吗?”

安国郡主总撵着青莲的事早传开了。

乌云其其格瞪大眼睛道:“谁说我喜欢他了?这一路上,他把我气死了。我才不喜欢他呢!我在这,一个人不认得,我不找他找谁?他还欠我一条命呢。”

紫茄等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竟然是这个理由!

乌云其其格气呼呼地说完,忽然眼珠一转。拍手笑道:“我今儿见了一个人,我喜欢那样的。咱们是好朋友了,你们可要帮我。我想嫁他!”

大家异口同声地问:“是谁?”

乌云其其格看向香荽,破天荒地有些不好意思,右手食指绞着耳边小辫子,忸怩道:“是张姑娘的兄弟。”

众人都哑然,佩服她的大胆和豪爽。

已经说出来了,乌云其其格仅有的一点害羞都没了,问香荽道:“你弟弟娶亲了吗?”

香荽便问:“郡主说的是哪个弟弟?还是哥哥?我好几个兄弟呢。”

乌云其其格嗔道:“你亲弟弟不就两个吗!一个才几岁,还有一个就是了。”她都问明白了的。

“大苞谷!”香荽青蒜绿菠一齐大叫,相互对视一眼,又同声大喊,“不行!”

喊完又忍不住笑了起来,都佩服大苞谷。

乌云其其格忙追问道:“怎么不行?”

绿菠好心地解释道:“我六哥虽然还没娶亲,可是已经定亲了。还不止一个,有两个呢!”遂把黛丝和珊瑚的来历说了。

这一说,就扯出大苞谷从小流落在外的经历,就算长话短说,也是好大一篇,把乌云其其格听得双眼冒光。

绿菠尽量简要叙述,说完了,海外丫鬟蓝猫急忙递上杯热茶,让她喝两口润嗓子。

青蒜见妹妹说得口干,便接过话头,向乌云其其格解释道:“所以说,六弟已经有媳妇了,不可能再娶你了。”

香荽和紫茄也都看着乌云肯定地点头。

乌云其其格却直起身子,正色道:“这不正好!他有两个女人,加上我三个,中原的海外的都齐了,南边的和北边的也都全了,分别来自三个国家…”

姑娘们都听傻了。

香荽再也忍不住,忙拦住她道:“我这个弟弟,最是小气贪财…”

“那好啊,会攒银子。”

“他还很霸道。”

“那更好啊,免得被人欺负。”

“…”

见香荽滞住,绿菠忽然想起一事,高声道:“六哥发过誓,一天不中进士,一天不成亲!”

“有志气!”

大家哑口无言,忽然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

笑完,青蒜对香荽道:“三姐姐,咱们是瞎操心。我猜大苞谷肯定能自己应对。”

香荽点头笑道:“不错。还有两个人呢。”

她并不说下去,但她们都知道她说的是珊瑚和黛丝。那两女跟着大苞谷,越来越精明。绝不会再让大苞谷往家领女人的。

笑闹见,人来回,上房摆饭了,请姑娘们去用饭。

众人便去上房。热闹至晚间方散。

暂不说京城街市的热闹繁华和张郑两家的喜庆,京城其他王公贵族、大小官员府邸也都十分忙碌活跃,车马辚辚,川流不息,正是: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永平二十三年末,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新君登基伊始,来年就是英武元年。又逢安国向大靖称臣。朝廷新立内阁、新皇选妃…

一朝君子一朝臣!

在这样的时候。朝廷上下、京城内外,各方势力无不倾力出动,各显神通。谋划将来。所以,越是天寒年关将近,进京的车辆越多起来:符合条件的送女进京待选,不符合条件的也送女进京——

择婿!

皇上选妃,人数有限。选不中的女子,其家人自然要为她们安排婚事,最好的结果莫过于在京城豪门中择婿。

不能嫁入皇家,选个权贵也不错!

想想看,一大批被皇帝退回的女子在京都择婿,这么一挑。还能剩下几个好的?怕都只剩些歪瓜裂枣了。

所以,那些不够条件参选的人家,只要方便——或有亲戚在京城,或有世交在京,也都纷纷把女儿送来,想抢先下手,反正她们又不用入宫参选;不方便的只好叹气了,总不能让女儿来京城住客栈吧!

傍晚时分,王丞相府迎来了两女,是崔家的姑娘。

自唐以后,五姓七望如崔氏、卢氏、郑氏、王氏(王丞相并非出自此王氏一族)、李氏等世家大族已经没落,不复历史上的荣光。

但他们毕竟是延续了几百上千年的氏族,有其尊贵和傲气,等闲人家也是不肯结亲的。

这两女,有一个是王夫人妹妹的女儿,叫崔寒烟,其父乃渝州学正,是来京城参加选妃的;另一个叫崔寒梦,是寒烟的堂妹,却不符合选妃条件,是冲着王穷来的。

说起来,这崔寒梦与玄武王妃周菡倒有些渊源。

周菡祖母——周夫子之妻林氏,和崔寒梦祖母是姐妹。当年,林家败落并没有牵连到崔家。只是,周家因为林家坑害周夫子一事,连带与崔家也断绝了姻亲关系;周耀辉离家出走后,也从未去崔家找过姨母。

因王穷之父王令宜已转去云州任巡抚,崔家则居于云州,两家因是亲戚,互有走动。

月前,崔家暗托人去王令宜处说媒,言称崔寒梦不但品貌一流,且才情过人,与状元王穷正是天作之合,二人若是相配,定能成为誉满京华的才子佳人,比当年周宰相与夫人也不遑多让。

因崔寒梦相貌极像祖母,才情又比祖母更甚,很有老宰相之妻林氏当年的天资,所以来人才这样对比。

王大人听后嘴巴不自然地咧了下,他是知道周老宰相当年退隐内幕的。

当年的事乃是因林家而起,王大人倒也没有因此对崔寒梦心生恶感,只说儿子现在京城他大伯父膝下受教导,亲事须得兄长点头。

那人便笑说不妨,但请王丞相定夺。

他竟是知道张王两家议亲之事,因在言语间暗示道:张家乃爆发新贵,底蕴根基是不能与绵延上千年的崔家相比的;目前张家势必要送女进宫,张水儿与太子又有些牵连,王家若不放手,恐日后会被皇家记恨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