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为阿珠找到了巨藻产地的海域,众人对阿珠他们越发的另眼相看起来,这附近长巨藻的地方也就那么几个,早年间方便采的地方早就被众人采空了,以至于后来想要弄个巨藻屋顶都要去水深些的地方找,已经有十几年没有人找到新的巨藻产地了,不想这一次阿珠居然这样的好运,不过是下海了几次,就寻到了那么一个近便的地方,这怎么能不让他们觉得这是阿珠福气大?

这个时候的人对于福气这两个字可是很看重的,对能在海里不断地寻到好东西的人更是认为是海神龙王保佑的结果,而阿珠如今就被大家认为是这样的人了,看看这姐弟两个的运势,才过了多久啊,从吃不饱,穿不暖,连屋子都不得不卖了的人家到了如今,居然能起屋子了,还是带着厢房的屋子,这就是运气,是他们靠着海神龙王庇佑,从海里求食的运气。

那些大家伙是好抓的?人家阿珠就能抓到,还好几回!那巨藻是好找的?人家阿珠愣是就在不远处就发现了巨藻的产地,已经很有村子里的人下海去看了,那可是好大的一片呢,就是起十五六个屋子的屋顶都是足够的。不单是阿珠家有福气了,就是连带着他们村子里也占了光,这不是,听说那里巨藻很是不少的人家,一个个都开始盘算,是不是把自家的屋顶也重新修一修,原本就是巨藻的,那加上一层,补一补,茅草的,想着是不是彻底换上一遍,毕竟这都是海里的东西,不怎么花钱,只要人勤快,基本就能办到。

还有几个准备做厢房的人家更是直接,都已经开始下海准备采摘了,想着趁着最近阿珠家起屋子人手足,等着他们弄好后,自家也开始直接忙乎起来,连着阿海都忍不住跟着去采,谁让他也有屋子要起呢,可不是要跟着做吗。

忙忙碌碌的,当过了清明,阿珠家的屋子终于完工了,三间正屋很是结实敞亮,不说那到了半腰高的石头墙怎么看怎么实在,就是屋顶,也很是有远见的做的宽檐,那防雨的功能直接上去了好大一截,不说旁的,就是那土胚的上半截墙面在宽檐的遮盖下,被雨水冲刷的开裂的可能就下降了好些。

再有那厢房,一样结实的让人眼红,不说旁的,那厨房杂物房都能做的和住人的一样宽泛结实,就知道这里头花费了多少银钱去。明明不过是姐弟两个,可这屋子起的,就是以后阿贝娶亲生子,儿子再娶亲生子,也不愁不够用,明眼人都知道这绝对是准备三十年不动的架势,你说阿珠这想的有多长远。

再看屋子里,正屋里头东西房间里一边一个大大的炕,和外头的墙一样,阿珠这个脑子活的,居然用石头搭建了近半的高度,上头再用土砖,不说结实的程度上去了,就是地面也比旁人家干净好清扫,最起码不用担心扫地的时候吧炕底部的土砖给刮噌薄了。

新作的家具也不少,每一间屋子里,一个大的炕柜就那么摆在炕上,另一头靠墙的地方还有个大箱子,不用说存东西什么的是怎么也不用愁了,屋子里还有立在墙边的大架子,吃饭的炕桌,存放东西的五斗橱,那真是一应俱全,就是村长家估计也就是那样了。

堂屋里更是利索,进门处两边各一个小小的灶头,那是烧炕用的,上头坐着水壶,瓦罐,平日里熬汤,连厨房都不用去,多方便,正对着门的地方正紧的条案,四方桌,两把椅子放的十分的妥当,都有点大户人家的样子了,更不用说这堂屋阿珠还让人做了个墙,隔出了一个退堂后五步大的地方,那里一个细长条案上直接摆上了白家的祖宗牌位,不用说,连着祭拜祖宗都有了专门的地方,可见这姐弟两个有多孝顺。

厢房所有人都以为必定是空着的,不想去看新屋子的人见了却不是这样,炕都齐备了不说,屋子里还放着好些的东西,两个大箱子,好些零碎的家用东西,问起阿贝才知道,那居然是他在零零碎碎的开始给自家的阿姐攒嫁妆,这两个屋子,如今他就准备存放这些东西了。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给姐姐准备嫁妆,这听起来有些好笑的事儿在乡亲们看来却只有心疼心酸的份,他们都是眼明心亮的人,怎么不明白这姐弟两个的意思。明明是相依为命的人,却又时不时的将对方的事儿放在第一位,当姐姐的明明已经过了及笄之年,却怎么都闭口不谈婚事,那是将弟弟放在第一位,不肯出嫁,生怕留下弟弟一个不好过活,而弟弟呢,明明依赖姐姐到出个海晚回来一会儿都会心急的哭出声来,却依然默不作声,一丝不苟的为姐姐准备嫁妆,生怕姐姐出嫁时被人看轻。

这样的情分实在是让人动容,也让人心疼的紧,刘白氏看着那些东西就更是叹气不已,回家对着自家男人说道:

“若是实在不成,就让大树娶了阿珠吧,大树只比阿珠大一岁,岁数上也算是合适的,等着阿贝十岁,两个人成亲应该也不错。”

“我倒是想呢,阿珠是个不错的,可大树你不是不知道,这小子早就看中了姜太公家的春梅了,早几年咱们不就和他们家说过这事儿?除了正紧过定,啥都说好了,这也不能变卦啊!哎!”

两口子想想真是没法子想,自家的孩子不成,那给阿珠说谁家的孩子好呢?这亲事真是不好说啊!谁都知道阿珠那是绝对不肯早嫁的,甚至嫁过来之后,肯定是不能放下弟弟,一个劲的会拉扯的,这样的娘家拖累,日子不好过的人家必定是不肯的,就是知道如今阿珠家有钱的,有些贪阿珠嫁妆的,看看阿珠这样耗费着给阿贝起屋子,估计也算计着这是阿珠太精明,怕以后嫁人婆家算计娘家钱财,阿贝守不住这才这么做的。把钱先全花了,用在这谁也抢不走的屋子上,谁也别打主意的意思。

这样一来,没有了好处,只有拖累,还没有男丁臂助的阿珠,自然也不会是这些人家的选择范围了,甚至有些性子要强的,看着阿贝给阿珠攒嫁妆,还怕让人说是想要占阿贝那么一个孩子的便宜,也必定不会将阿珠放在选择的首位。

越想刘白氏就越是发愁,只觉得这么个娘家侄女的婚事比自家三个孩子都难,实在是让人头疼,可她还推脱不得,谁让这老白家如今就她这么一个姑姑是长辈了呢,她不管谁管?怎么都推脱不得的。

阿珠新家后头的几分地里,阿珠让人围拢了几个栅栏,在那里头,阿贝从林子里活捉来的野鸡被剪去了翅膀放养着,这也是他们家如今唯一的活物,按照阿珠的说法,好歹能等着吃鸡蛋不是。这让阿贝也分外的欢喜,这孩子从小最喜欢吃鸡蛋,炖蛋也好,荷包蛋也罢,都是他的最爱,只是日子以前日子难过,就是有鸡蛋,大半也都是卖出去换钱的命,所以从不奢求。

可如今呢,按照阿珠这些日子的账来看,自家起屋子因为大家伙儿手脚快,比预计的遭了足足三天,所以省下了不少的粮食和花销,即使最后的暖屋饭很是不错,那也是他从林子里的来了一只獐子的缘故,肉都不用买不说,还卖了点钱回来,所以他们家如今存银居然还能剩下足足十两100文,简直就是惊喜了。

要知道按照现在起好的屋子看,比最初他们想的那种,石头多了近两倍,土砖全是先买的,地基钱,茅草钱,房梁木头钱,家具钱等等,每一项都有超过预算的,怎么算都是花了足足26两,还能剩下这些这些,阿贝很满足,只觉得自家那真的是起来了。

在看看这屋子的栅栏,那都是阿贝跟着阿海去弄得,都是林子里手臂粗,一人多高的小树加上好些个藤蔓,一米一根削尖了的树三分之一扎在地上,再用藤蔓缠绕,怎么看怎么结实,这样大的院子,这样好的屋子,阿贝觉得这一刻,他真的很满足,觉得自己好能干。

“阿姐,阿海说接着就是他起屋子了,你去帮忙不?”

“去,怎么不去,我们家的事儿他可是帮了不少忙的,咱们可不能不记得人家的好处。做饭我是没份的,他家人不少,有的是人手,这样,咱们多给他弄些吃的,好歹让他家做饭的饭食也丰富些。”

“哎,知道了。”

“还有,咱家剩下的材料你也收拾一下,整好了给他送去,咱们留着也没用,他那里还能省下些。”

“我都收拾了。”

第29章 夏至

对阿珠来说,或者对整个村子来说,这个春天,整个春天都是忙碌的,也是欢快的,且不去说阿珠和阿海家起了新屋子,就是其他人家也有了不小的改变,比如阿海他二叔三叔家,因为阿海确实挣了不少钱回来,所以在自己选定的宅基地起了三间正屋之后,除了将厨房和柴房的那两间厢房和阿珠家一样,做了最妥善的处理,用半高的石头做墙,免去了将来改造成住人厢房的麻烦外,剩余的钱一点都不吝啬的拿了出来,给了二叔和三叔家,好让他们合着家里的存银,也能顺当的将理想中的厢房建起来。

这样本事的侄子,这样仁义的孩子,村子里那个人说起来不是竖起了拇指称赞的,就是二叔和三叔也一个个乐呵呵的眼睛都笑的成了缝了,只觉得往日在这孩子没有了父母之后,自家那样全心全意的为孩子打算,照顾他那是得到了最好的回报,看看自家那多出来的各两间厢房,就觉得背脊都挺直了几分。

特别是二叔家,终于家里闺女也能有个自己的房间了,都十二岁能说亲的大人了,打小不是跟着父母住实在是不成样子,都这么大了,有时候真的是很不方便。能有那么一个屋子,就是阿珍自己也乐呵呵的很,忍不住招呼同村的姐妹去她那里作伴,怎么看怎么欢喜。而两个儿子虽然目前还是一同住,可以后也不用发愁了,就是成亲,也不怕没屋子,多好。

三叔更是觉得,这一次一下子把他五年内想做的大事儿都做完了,就是夫妻两个再生个孩子,都不用担心什么了,每天干活的时候都感觉轻快了不少,顺带的,还忍不住隔上一日就让家里老太太做好了饭食给阿海送来,生怕这个侄子一个人住懒得做饭吃不好。

至于其他人?村子里一下子这么几家做屋子,工钱能少?吃饭能少?那些来帮忙的,一个个不单是自己吃好了,就是家里也省下了不少的粮食,还能拿好些工钱回去,这可不比那出海做活的少,甚至要是家里轮着来,这日子比往日挣得还多些,这样一来,自然人人都觉得好的。

甚至有些人,家中银钱不够修缮屋子的,因为阿珠寻到了巨藻的缘故,难得也发兴去海里走了几趟,弄了点巨藻来,好歹将屋顶重新做了一遍,好歹让这屋子看着比以前强了不少,不光是洁净了许多,就是漏雨什么的也不用发愁了。

在这样的氛围中,整个春日就这么忙碌的过去了,倒是夏日来临,出海的最好时节开始,经过了一个春日好日子的人们比以往都努力的开始向着大海进发,就是阿珠也终于开始准备重新出海了。

“阿姐,咱们如今屋子也好了,家里银钱也有些积攒,你不用那么冒险去采珠的,我已经能养活你了。”

阿贝扯着阿珠的衣袖,很是不舍她出门,就像是前头说的,家里没有了渔船,没法子送阿珠去最合适的地方下海,那么这样一来,阿珠还想去海里寻珠子,就需要自己游到合适的地方,这样有多费劲阿贝即使再小也是知道的,他真的很怕,很怕阿姐去了会有危险,想用自己小小的肩膀扛起这个家来,可这样的阿贝又如何不让阿珠心疼,怎么可能真的靠这么个小小的孩子养家?

“阿贝,我们是渔民,总是要学着向大海寻食的,打猎这事儿终究不是咱们的主业,再说了,没有人教导,只靠着自己摸索,你就是本事再大,哪一点子地方,又能让你折腾多久?前些时候,不过是那里一直没有人去,这才有这样的好去处,可如今呢?从开春到现在,你和阿海两个去了也不少次了,得的东西如何?自己也该算过吧,是不是少了好些?这还是春天呢,可见那里真不能长久,时不时有点东西就是不错了,不能全指望上,所以,还是要靠大海啊!”

阿珠知道这样的话有些残忍,让一个感觉自己很有用,很本事的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其实很不靠谱,真的是很打击他的信心,看看阿贝那已经开始有些暗淡的眼神就知道结果了,可她更不希望以后当阿贝自己想到这个结果之后,为了能真的靠着这个撑起家里就再次冒险去林子深处更危险的地方,所以情愿自己戳破这个幻想。

“阿贝,那里一直没有猎户过去,一来是那里几十年没什么人住,没什么人往来,二来也是因为那里往日从来不曾是野兽出没的地方,所以人们忽略了,可如今连你这样渔家的孩子都能打猎了,你说,那些精明的大人们能放过?就是咱们村子里不也时不时有人过去试试?那么那些专门做猎户的人家呢?能不过去?和他们比,你这本事哪里能看?”

阿贝的头都低下来了,他其实也发现了,林子里已经多了不少人的脚印,可见那里已经让人盯上了,所以这些日子他们的收获才那么少。

“所以,阿贝,我们就该做自己擅长的事儿才对,那才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我们本就是大海的孩子,就该从海里求食,放心,阿姐不是傻子,也知道什么是危险,更不想就这么丢下你一个人,所以阿贝,阿姐不会那么糊涂,就想靠着自己就游过去外头,你放心,阿姐就在这珊瑚礁里头,能寻到珠子最好,不成咱们不是还能在海里捞东西卖嘛,那也不错是不是?你想开春的时候阿姐带回来的东西?那是不是也卖了好些钱?不死盯着珠子,咱们也不是不能活了,对吧。”

看着阿贝如此沮丧,阿珠忙开始变换话题,好歹给了阿贝一个台阶,先划定了自己去的地方范围,然后又给了承诺,果然阿贝的脸色又变得好了起来,可见他也想到了上一次阿姐带回来的东西,犹疑了一下,这才点头。

“阿姐,那,那,你真不去远?”

“不去,阿姐又不是傻子,只要能卖钱了,何必这么费劲去那么远,你也说了,咱们有存银,又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只要能弄到东西回来卖钱,将每日吃的都挣到了,有什么好不甘心的对不对?”

阿珠确实是这么想的,何必一定是采珠呢,在她如今看过了海底的世界之后,她就发现了,其实能卖钱的东西真的不少,只要她用心些,多弄几次,家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就能吃饱穿暖,还能攒下钱来。更不用说她在经过了几次卖大钱之后,也敏感的发现了一点,那就是自家若是来钱太快,太容易其实真的是很招眼,虽然村子里的人一个个都没什么坏心眼,可说嘴的人却一样不少,好像他们没了父母就活该,应该是可怜的,可悲的,凄惨的,有那么一点子过得好的样子,就好像很不对劲一样。

更让阿珠担心的是,有时候他们发家的故事,还会被村子里嘴巴快的当成闲话,稀奇事儿说给别的村子里的人听,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万一自家有钱,让什么人盯上了?她可不能保证外头的人对自家也一样没有坏心眼啊!

家里就她和阿贝两个,一个是女娃子,一个还是孩子,要真是让人盯上了,阿珠不知道她以后该怎么办!万一遇上小偷,强盗,又该怎么办?所以她想了很久,这才决定,以后尽量的收敛些,尽量的让自己挣钱挣得不那么惹眼,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来,好歹能给他们姐弟一个安全的,安心的过日子的环境,至于挣大钱?以后阿贝大了,那她就什么都不怕了。

只是这样的话,她实在是不好和阿贝说,生怕把这个孩子吓着,所以只能用这样的理由,好在阿贝心里也不愿意阿珠冒险的,所以立马点头说道:

“就是这样,阿姐,慢慢来,咱们如今不缺钱,够吃够用就成了,你的嫁妆我会慢慢攒的,你不用担心。”

好吗,这孩子还想着她的嫁妆呢,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阿珠摸了摸阿贝的脑袋,微微叹息一声,说道:

“只是阿贝,咱们只怕一时半会儿的不能让你去上学了,咱们总要存着以防万一的钱,对不住了,阿贝。”

阿珠更多想的是,村子里其他有爹有娘的孩子都没有去上学,要是阿贝去了,那村子里其他人又该怎么想?做人真难啊!

“不要紧的,我可以和太公学,阿海就跟着太公学呢,我跟着听就是了,阿海说,学点这个外头卖东西好歹自己能看价钱,太公也说对,我跟着就能学了,不用浪费钱的。”

阿珠一听,眼睛就是一亮,阿海,倒是出人意料,这人看的真远,她若不是当初爹妈说过,也未必能想到,可见那才是有见识的人呢,阿贝和他一起,应该不会吃亏了。

第30章 学字

阿贝是个好学的孩子,也是个有毅力的孩子,这一点从他跟着阿海去林子里学着打猎挣钱就能看出来了,即使受到了挫折和危险,却从没有退缩,即使很多孩子已经被大人喊了回来,不在往林子里去,他也一样坚持就能看出来,到了如今,即使因为人实在是小,力气不够,做不得什么出大力的事儿,却依然能和阿海此次出去,常有收获就能看出来。

阿贝真的很努力,他努力的想要长大,所以也努力的学着一切让他觉得能帮助他长大的本事,打猎是这样,学字也是这样,才跟着去了几次,就已经能在家里用树枝在地上划拉出几分样子来。

”这是大海的海字,阿姐,你看,多好看,这像不像我们这海边的样子?这里是沙滩,这边是珊瑚礁,呵呵,这字真好看。“

阿贝的眼睛亮亮的,脸上带着欢喜,阿珠坐在正房前的凳子上一边缝补衣裳,一边看着地上阿贝指着给她看的字也忍不住笑着点头。

”确实好看,这字还挺好认的。“

”可不是,太公说其实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来历,是从很早很早的时候人们照着实物画的图演变来的。你看这个贝字,阿贝的贝,我瞧着就和贝壳一样呢,海边这样的贝壳最多了,果然一看就能认识,还有白,这个就是白,太公说,白最早就是太阳出头一点的意思,太阳出头了,就是白天,所以有了这个字。“

刚开始学习,太公能教导的自然都是能最大限度提起孩子学习兴趣的字,又不是什么正紧的学堂,什么书本之类的是没有的,既然这样,自然怎么容易学的快怎么来,所以教导的最开始就是各自的姓氏,名字这样的,一边教导认字,还能一边教一些延伸的学问。

不得不说太公的教导是很有效果的,这不是,几乎每一个字只要说清楚了,这孩子们都学的很快,阿贝家姓白,阿贝学的最早的就是自己的名字,顺带在太公教导别人名字的时候因为能对的上人,学的也一样迅速,这让阿珠很是高兴,只觉得自己的弟弟实在是聪明,对于督促阿贝继续学习也多了几分信心和坚定。

要说姜太公这个村长,那真是属于整个渔村最本事的人了,是村子里唯一一个算是有功名的人,谁都知道渔民是天下百姓中最苦的一类人,日日遭受海风侵袭,每每出海搏命,就这样还只能图一个温饱,没什么多余的财路,这样的人家能活着,延绵不绝就是很艰难的事儿了,想要读书出头,那简直就是奇迹。

可偏偏这姜太公就是个奇迹,据说当年姜太公小时候十岁上下的那一年,海边遭了大难,有巨浪冲到了岸上,村子里几乎都快死绝了,村子里仅剩的几个大人眼看着房子塌了,海里也一时半会儿寻不到吃的,还有好些个孤儿,实在是没法子养活,只能带着剩下的人出去逃难乞食。

可偏偏姜太公性子要强,怎么也不能随便吃伸手和人乞讨,几乎饿得死过去,最后还是一个面摊子的老头看不过去了,给了一点子面汤,这才活了下来,就为了这一碗面汤的救命之恩,姜太公也不跟着去逃难了,就在那附近留了下来,每天去铺子帮忙,洗碗,擦桌子,一直做了三天,弄得人家面摊老头都不好意思了,只能每天给上一两碗面汤或者客人剩下的残余汤面底给他吃,算是顶了工钱,这才让姜太公慢慢的不在那么坚持报恩。随后他又在各处集市收摊的时候,捡菜叶子混肚子,给人跑腿挣赏钱,晚上就住在街边屋檐下头,就这样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也是他的运气,又一次去捡菜叶的时候捡到了一个钱袋,他连伸手都不肯,自是不会私藏,愣是等了好些时候,才等到了失主,而这个失主则是附近一个蒙学的夫子,见着姜太公品行如此好,动了不忍之心,索性就带着他回了学堂,让他当了个洒扫的童子,给了一个能吃饭住宿的地方,让他在学堂算是暂时安生了下来。

在这样的地方当童子,姜太公即使在没有见识也知道该怎么为自己多做打算,所以即使不能正紧上学,也好歹学了好些的本事,比如认字,算数。而有了这点子本事,等到那夫子过世,姜太公从学堂出来,不说旁的,三百千这样的蒙学读本,那时分分钟都能倒背如流,即使写字不够看,实在是因为没有正紧练习而丑了些,可会读会写会算,就已经是很不错的。

所以他凭着这一手又在一处绸缎铺子当了个跑堂小厮,正紧的在那里干了五年,到了他十八岁的时候,因为算账快,手脚利索,记账清楚,已经成了一个半个账房,写字也已经能看了。

到了这个地步,很多人都以为姜太公会就此留在城里,慢慢的熬成管事,掌柜什么的,以后就成为了城里人,可不想这人就是个念旧的,总是记着祖宗地,等着攒够了钱,他赐了工,又一次回到了这家乡渔村,起了一个两进的院子,买了一条小船,居然重新做回了渔民,虽然从不去深海,总是在岸边转悠,还常去各处接点算账的活计挣钱,可到底是放弃了城里的好日子,那时候多少人认为他就是个傻子。

不过即使人人都觉得他傻,到底也是村子里唯一能会写会算的本事人,还是见过世面的人,到底很多事儿上,村中即使是老人也习惯多听听他的意见,甚至因为常常给村子里人写信,帮着卖货算钱,姜太公还常有些意外的收入,可也就是这样的他,到了他二十岁,居然就立马成为了这个村子的村长,还是毫无争议的村长,就是县城衙门里的人来了,对着他也亲近的很。

这样的本事人到了这个地步,再说起他回家的事儿,倒是没有人再说什么傻子的话了,外头做活再是体面,和村长比总是不一样的,村长,里正虽然不是官,可也是百姓能接触到的最基层的领导,是县衙等官吏管理地方,了解民风的人,已经勉强进入了统治阶层,是百姓眼中的官了,自然再没有人说他是傻子了。

就是县衙的人说起他来,也免得多几句好话,更不用说在这附近几个最贫穷的村子里,姜太公也算是难得的读书人,好些人连学堂的门朝哪儿开都未必知道呢!

这样的本事人在自己的村子里,是自己的村长,这让这个小小的渔村走出去都体面了几分,更不用说姜太公对着村子里的孩子也颇为有心,虽然从不强求,可只要你愿意学习认字,他从不推却,哪怕你没有束脩,也不在意,当然要是你学了一星半点不来了,他也不会盯着就是了。渔民,认字确实没有生存更重要,他又不是书呆子,只盯着什么读书,科考,不知道生计艰难,也因为他这样的放任,反而让村子里不少人都愿意无事儿的时候学上几个字,即使不多,或许可怜的只有十来个字,只是连县城门口的匾都看不懂,勉强自己的名字能认识,好歹偶尔和外头人吹牛也多几个显摆的地方,真是意外之喜。

阿海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加上他也一样去城里走动的,知道识字什么的对于寻常人有多奢侈,难得,才对去姜太公那里学习这样的上心,很能下定决心,而阿贝则是带着父母的遗憾,带着姐姐的期望,这才这样的用心,可不管怎么说,如今阿海和阿贝却是姜太公那里学习最认真的两个孩子,这让姜太公也很是欢喜,能有人真的将这认字当一门手艺本事来认真对待,他怎么能不高兴,他是吃过识字的福的,更明白孩子们若是哪一天想走出去看看外头的世界,这一门本事是如何的重要,让他们比旁人能省下多少力气,所以才有这样费尽心思的引着他们不断的自己上进的事儿。

”阿姐,太公真的很厉害,能背书呢,他今儿和我们说了,等着将大概的字认了,就教我们背书,若是能背下一本,并且都认识能写,那以后出门就不用担心迷路了,要是能背下两本,那以后就能找个饭馆跑堂的活计,能看懂菜谱了,要是能三本都背了认了,甚至能算账了,那以后就是当账房也是可以的。”

阿珠听了高兴啊,忍不住摸着阿贝的脑袋,很是认真的说道:

“阿贝,那你要努力呢,阿姐不奢望你以后能寻到多体面的差事,只要能认识了,能写了,能算账了,那阿姐以后就再不用担心你以后的日子了,太公给其他村子里的人算账也是挣钱的对不对?这也是好活,即使咱们家没船,有了这个本事,这日子也一定能过的很是不错了。”

“我一定努力的,阿姐。”

第31章 珍珠

对于阿珠来说,从爹妈没了之后,有两件大事儿是一只压在心里沉重的负担,一个是房子,作为长姐,在这个长姐如母的年代里,为弟弟建起一个能成亲的家,那是一定要做的事儿,不然她觉得自己都没法子对父母交代,因为那房子是她卖的,所以一定要重新建起来,这个事儿,如今已经做完了,还做的很好,很满意,足足能让阿贝三十年无忧的房子,阿珠觉得就是到了地下,她也能骄傲的对着白家祖宗说她不负白家的姓氏,是白家值得骄傲的闺女。

除了这一样,还有一件就是父母一直以来的心愿,让阿贝读书识字,这一点如今阿珠觉得也看到了希望,即使不过是跟着太公刚开始认字,即使将来或许不一定能完全脱离渔民的身份,可能有这样的开始,能成为家里识字的人,这一点已经比前几代人都强了,即使这一代不能完全成为读书人,阿珠都能期待一下以后了,这一点让她也分外的骄傲。

当然阿贝去学认字那基本都是空闲时间,如今的阿珠和阿贝到底还是两个还需要靠着自己努力过日子的孩子,不可能真的全脱产的去读书,这样别说是阿贝不肯了,就是阿珠也觉得有些太过了。

所以每一日一早,阿贝照旧和阿珠一起去海边,阿珠下海,阿贝就在海边做活,或是挖蚝贝,或是在浅海下水捞点扇贝等,即使一个个价钱未必多,可只要是有点子收获,攒起来怎么也能换点两个人吃的粮食,算起来也是很不错的了,当然这也就是他们家如今人少,要是像别家,有老有小,一家子七八口人的,那是铁定不够的。

至于阿珠,下海后自然是常去选定好的珊瑚礁附近,她已经想好了,为了自己的安全也好,为了让阿贝安心也罢,再也不会大意的游出浅海的范围,只在这附近转悠,如今他们有存银,每日挣得也够吃,攒钱什么的不用太着急,自然也不愿意在去搏命,现如今怎么安生的,顺当的看着阿贝长大才是阿珠最主要的事儿。

等到了阿珠回来,姐弟两个就收拾一下收货,清理好了之后,托给村子里第二天去县城的人卖,这也是老规矩了,因为渔民们出海也是有规律的,所谓两天打渔三天晒网虽然是说人懒惰的词,可在海边,确实有出海三天就回来休息两天进行渔网修补的习惯,所谓懒惰也不过是将工作和休息的时间对调而已。

而这些休息的时间里,补网的事儿基本都是些老人和妇女的活计,这样一来,男人倒是泰半都是歇着做些杂事儿,或是出去买卖渔获,或是修船什么的。若是如此一来,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定的规律,那就是村子里出海的人基本都是交错开来,回到岸上休整的男人们总会分出一二个来,将整个村子里的渔获清点好了,全带到县城去卖,或者帮着村民带点东西回来。

这个规矩到了如今,因为各处都需要新鲜的海鲜,各个村子基本上每日都有人出去县城,自然也就轮着干这个运送买卖的活计,阿珠爹以前也是这轮活的一员,只是现在只剩下了阿珠和阿贝,自然村子里的人不会让他们家也出人了,就这么两个孩子,谁家搭把手不就过去了,难不成还让阿贝这么一个孩子去出力气不成?那也太难看了。这个时候一个村子这样的互帮互助实在是常见,就是阿珠再怎么要强,也不会在这上头和人犟,不说旁的,以后阿贝长大了,若是遇上这样的情况,也一定会这样做,自然阿珠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心理负担。

这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阿珠和阿贝不客气的索性就搭了这个顺风车。每每回来就收拾了收获,将东西交到第二天出去的人手里,既不客气也不多问,全然的信任。

渔民们通常早起,天不亮都开始在海边忙乎,而等着这东西给出去,时间还不到中午,一天最重要的事儿已经做完,下面就是阿珠和阿贝各自的其他活动了,比如阿贝可能会带着干粮去林子里走走,或是看看陷阱,或是砍柴,阿珠则是做家里的零碎活,别看一个家东西不多,可真要收拾起来,每天的活计还是不少的,从做饭洗衣,到清扫整理,每一样都琐碎又不起眼,甚至还有做衣服,做鞋,搓麻绳编鱼篓,一点一点的,把一个家填满。

到了太阳开始西陲,早点吃完晚饭,阿贝会去太公家,学今天的功课,而阿珠则开始做睡觉的准备,家里用不起油灯,在天色全部变暗之前,所有的活计都要做干净才是,免得明儿一早太忙,若是第二天有心喝骨头粥什么的,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开始炖骨头了,小火熬着,一个晚上下来,那才是最香的。

这样的每一日都是那么的平常,那么重复,可生活本身本来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重叠而已,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每一天收获的东西的不同,带来的惊喜不一样罢了。

比如这一天,阿珠就又得到了一个惊喜。就在珊瑚礁的一个拐角,一处海藻丰富的地方,阿珠因为追逐一只大花蟹多走了几步,刚抓住了花蟹放进腰间的篓子里,眼睛一扫,只觉得眼角处似乎看到了什么东西一闪而过,心下莫名感觉有些不对,就忍不住转头又看了一眼。

这一眼看去除了海藻什么都没有,难道是看错了?不该啊!阿珠转身刚想走,那一股子洋流冲过来,海藻重新浮动起来,就那么一瞬,阿珠分明看到就在海藻的根部,似乎又看到了刚才一闪而过的白色。

真的有东西!阿珠重新回去,这一次不再是光看,阿珠伸出手,小心的拂开了那些个海藻,人却不忘里头去,你说为什么?海藻是很多海里危险动物的栖息地,比如海蛇,比如水母,比如一些攻击性比较强的鱼类,阿珠很小心,即使自己有那种奇怪的能力,她也不能确定自己一定能在这样的危险中全身而退,所以小心为上那是自然的。

只是这一个小小的,几乎可以称得上轻柔的动作之后,随即而来的却是阿珠忍不住瞪大了眼睛的惊喜。那是一个珠贝,是的,是珠贝,就是能出产珍珠的珠贝。

老天,难道说,这里,这样的浅海,居然也能出产珍珠?怎么可能?这里海才多深?或许是随着洋流飘过来的散落的珠贝?

阿珠小心的取出了那个还算是大的珠贝,忍住激动,将它丢进了自己的袋子里,随即又细心的观察了一下这珠贝附近的地方,珠贝这种东西其实也有领地意识,一般来说,这些珠贝都会一群一群的出现,只要不是被洋流冲过来的,那么最少也会有一二十个才是,若是多的,遇上百十年没有人采集过得地域,就是形成一个天然的珠场,有一二百枚也是常见的。

阿珠是那么的希望这里能找到一个珠场啊,哪怕是只有三五十个珠贝,那也会是最大的惊喜,虽然不是每一个珠贝里头都会有珍珠,可只要是形成了珠场,那就总能找到一些的。

可惜,这里毕竟不是珠贝最适合生存的海域,阿珠小心的清理了能看到的,比较安全的周边各处海藻底部,终究没有找到第二枚珠贝,看来刚才的猜测是对的,这就是一枚被洋流冲过来的个例。这样一来,阿珠有些失望了,不过是不大的珠贝,这样的大小,能出产珍珠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有些丧气的阿珠忍不住浮出了水面,做到了一边的一处珊瑚礁石头上重重地喘了一口气,好容易调整了心情,重新拿出了那个珠贝来。

好吧,我们要知足,这已经是意外惊喜了,这地方或许周边也就这么一个,能被自己找到,已经是自己眼睛尖,运气好了对吧!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到底运气怎么样好了,哪怕是只有最小的那种珍珠,那也能说明自己的好运了。

阿珠给自己打着气,正想将珠贝打开给自己这一次的运气做一个定论,这才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自己往日只是为了来抓点螃蟹什么的才过来的,所以鱼篓,袋子那是一样不缺,可就是没有带着匕首什么的,这珠贝怎么开?难道还要等回到岸上才能揭开谜底?真是丧气啊!

“阿珠,怎么坐在这里?累了?要不上船来歇歇?”

正在阿珠想着是不是提早回去的时候,不远处有一个声音传了过来,回头看去,刺眼的日光有些让阿珠晃眼,不过却还是能看清不远处的小船上有三个人影在动,似乎正在清点渔船里的渔获,再细细一看,是阿海,是了,今天他跟着他二叔出海了,居然在这里遇上了,倒是正好。

“阿海,带刀没?”

“带了,怎么了?”

“哦,那我过来再说。”

阿珠利索的跳下海,迅速的朝着阿海游了过去。

第32章 珍珠2

没有人知道,阿海看到阿珠在海里朝着他游过来的时候他的心情,怎么说呢,好像第一次认识阿珠一样,他第一次发现,阿珠游水的姿势很美,美的像是矫健的鱼,海面上微波一荡,人就靠近了好些,等着阿珠到了船边,仰着头从水里出来的霎那,阿海觉得自己的心似乎也猛地被牵动了一下,那张还带着水珠的脸,居然看出了往日从不曾发现的美丽,在那日光的照射下,显现出别样的神采。

”阿海,怎么了?“

阿海的出神让阿珠有些不明所以,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不该上船,难道有什么不对?

”阿,没事儿,只是。。。阿珠你似乎游水的本事越发厉害了,我瞧着好像比我都快呢。“

阿海被阿珠点了那么一句,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很有些尴尬,好在这会儿他背着光,脸上的神色不容易被发现,所以脑子快的寻了这么一个借口也有模有样的,阿珠没有半点的怀疑,只是笑着说道:

”是吧,我也这么觉得,估计是吃饱饭的缘故了,赶紧的,让开,拉我一把,我要上来了。姜二叔,我上来了啊!”

阿珠一手拉住船沿,一手伸出,和二叔打了声招呼,然后亮闪闪的眼睛就这么直直的看着阿海,看的他感觉自己心跳似乎都快了几分,忙不迭的伸手,将阿珠拉了上来,随即也不敢去看因为全身湿透,导致衣衫紧贴着身体,让身体曲线毕露的阿珠,只是蹲在船头,将阿珠要的东西往他的手里递。

当然他也没有看到,船尾正在清理渔网的二叔满含深意的笑容和阿舟傻兮兮的,带着几分不怀好意的暗笑。

”爹,你看,看样子我娘不用操心了。“

”死小子,别出声,万一你哥害羞了怎么办?再说了人阿珠在呢,咱们要收敛点,别把你哥的未来媳妇给吓跑了,那样他可要和你拼命的。“

”嘻嘻,我不傻,知道好歹,我说呢,他怎么就选了那里建房子,果然有目的。“

”你不说我也没想到啊,不过也好,这都是可怜孩子,凑合在一起过倒是也合适。“

话说到后来,二叔微微的叹息了一声,他家侄子如今是有了宅子了,可没有船,即使有点本事,可父母双亡的身世,还是让不少人觉得这孩子命硬,为了这个,家里给他说媳妇都觉得有些困难。谁让渔民本就难说亲呢,再加上好些人家一心想把闺女往外嫁,免去出海的生死相搏,这导致村子里那些女孩子一个个都抢手的很,就是家里在齐整都说亲困难的很,所以哪里轮的到自家侄子来挑拣,为了这个可是让家里人都发愁的很。

至于阿珠,那更是不用说了,这就是个孤儿,还是个带着弟弟,拖油瓶一样的孤儿,按照那些碎嘴的人的说辞,那更不是个好命的,还有那么一个拖累,那里能说的上好亲?就是有看中的,只要一听阿珠往外放话说是要带着弟弟,照顾弟弟到弟弟成家为止的话,一个个也歇了心思,这让阿珠这个孩子的亲事也一样成问题,听说她姑,那个刘白氏都愁的差点将自家儿子的亲事退了,好吧侄女的问题解决。

如今看阿海看上了阿珠,二叔觉得这也是个很不错的法子,最起码这两人在身世上谁也不会嫌弃谁了,至于阿贝的事儿,两家住的这么紧,几乎就是紧挨着,也就没有什么拖累的事儿了,就是不带着,没有亲戚血缘,单是个邻居,那也不可能不管不是!如此倒是反而方便了些。

更要紧的是,二叔想到,以往阿海总是带着阿贝出去,在林子里走动打猎的事儿,想着阿贝这孩子这样的要强,还能跟着做不少的活计,对自家侄子来说,也一样是个不错的帮手,两人相处时间长,也有默契,以后说不得还能一起挣更多的钱,这样一算也说不上谁帮着谁,不过是相互搭把手而已,负担也不重。

再看阿珠,对着弟弟这样的有情有义,做活什么的也利索,挣钱也有本事,这半年来,不知道拼命挣了多少钱,可见也是个要强的孩子,要是能和阿海成一对,那这以后两口子日子绝对不会差了,自己也算是能放心了,娘家除了阿贝也没有旁的拖累,只要等着阿贝长大,就再不用担心有什么需要接济的亲戚,这以后负担真心不大。

如此一算,二叔突然发现,这亲事还真是不是一般的好呢,心下忍不住想着,回去后是不是和自家媳妇说说,让她去和刘白氏露露口风?这事儿到底自家是男方,总要更积极些,阿海可不小了,都18岁了,阿珠也16了,要是能说和好了,那再攒上一点子钱,也能办喜事儿了,只要阿海成了亲,那自家对大哥也算是有了交代,从此放下了重担。

越想越美的二叔收拾好了手里的东西,抬头再去看已经在一边开始收拾珠贝的阿珠时,眼神都带着几分欢喜,看着脸有些发红,迟迟不敢凑过去的阿海又有几分恨铁不成钢,这小子,平常不是挺能的吗,这会儿怎么都不知道抓紧呢,这样的好机会,赶紧的多说几句话才是,只要人家姑娘和你亲近,那这亲事不就是立马把握就大了?

二叔是丝毫没看见啊,自家儿子这会儿正对着阿海挤眉弄眼呢,弄得阿海心里一阵的心慌,生怕自己被阿珠看出心思,以为自己是啥登徒子什么的,哎呀,自己怎么就这么不小心,居然让阿舟这个小子看出来了呢?不过是那么一瞬间的心动居然都没有遮掩好,就这么露了馅。真是太让人不好意思了。

不过也不是没半点好处,稍稍稳了稳心神的阿海脑子转的飞快,从阿舟的表情,再偷看一下二叔的样子,就知道这二人似乎对自己喜欢阿珠没有半点的不同意的样子,虽然一时半会儿的还没有想到什么成亲的问题上,可阿海还是莫名的感觉到欢喜。

这里三个男人眉眼间的官司阿珠是全然的不知道,这会儿她满心满眼的都是手里的东西,出海的人带东西一般都很是齐全,阿海给她的东西也很是合适,不过是清理了一二,用小刀那么一划,这珠贝就立马被打开了,可惜打开后没有看见明显有珠子的痕迹,这让阿珠有些沮丧,难道自己这运气真的不对?

还是不甘心啊,阿珠用手指将这贝肉捏了一遍,这一下阿珠的表情变了,当她的手指捏着一个东西从贝肉内出来,在海水里清洗了一下,举起来对着阳光那么一照,这才让其他人看清楚她手里的东西是什么。

“珍珠?阿珠,你居然在这里采到了珍珠?”

二叔惊呼起来,这里可不是产珠子的地方,居然有珍珠?虽然看着不过是比绿豆大不了多少的样子,也不够圆润,可珍珠就是珍珠,这样的珠子,怎么也能卖出去二两来,这可是钱啊!比什么海产都值钱的东西呢,二叔眼睛都亮了,要是这里有珠子,那是不是他们也能下去看看?

“就这么一个,就在我刚才歇着的附近,寻了一圈了,就这一个珠贝,估计是洋流冲过来的,好在运气还不错,还算是有东西,不然都白高兴了。”

消息不好,就这么一个,让二叔等刚才还有些惊喜的心,一下子被浇了一盆子凉水,还是阿海反应快,想到刚才阿珠说的洋流两个字,忙问道:

“你去了珊瑚礁外头?那地方可危险的很,怎么这么大意,要是一个不小心冲出去,你可怎么回来?”

不说不觉得,这一说,二叔也反应过来了,忙和阿珠说道:

“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拼命呢,就是想多弄点东西,也要先顾着安全才是,要是有个万一,你让阿贝怎么办?好好地在近海折腾就好,那些东西也够你们姐弟吃的,如今房子都有了,还折腾啥?”

年纪大的总是这样,少了几分拼搏的心,多了几分安稳为上的考虑,你也不能说这是错的,若是阿珠没有那身奇特的本事,估计也不敢这么干,毕竟就像是二叔说的,怎么也要多想想阿贝。

“我就在附近,不敢太靠近洋流的,只是想着近些的地方或许东西多些,对了二叔,这下头海藻可多了,有不少的海带,你们不采点回去晒?这里靠近珊瑚礁的地方水不深。“

赶紧的换了个话题的阿珠对于给与自己帮助,让自己能上船借用工具的二叔他们提供了一个不算是很好的财路,海带这东西不怎么值钱,可到底不过是顺带的事儿,能多挣总是好的,果然一听这里水不深还有海带,二叔赶紧的让阿珠指了个方位,就带着儿子侄子轮流下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