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她心里美着呢,所以自然感觉不到累,要是阿贝你娶媳妇,阿姐心里一高兴,也不觉得累了。“

对着这么个孩子说娶媳妇,也亏得这人说的出口,阿贝脸都红了,半响才说,

”要是阿姐成亲,我心里一定不美,我可舍不得姐姐了,要是姐姐也走了,那我就一个人了。“

说了这话,阿贝好像也感觉不对,这不是不让姐姐出嫁的意思嘛,这可不好,不嫁,那姐姐岂不是成了老姑娘了?

”阿姐,你要是出嫁也在村子里吧,咱们近点,你说好不好?“

阿珠漠然,不知道说什么。

”阿姐,我瞧着老钱家今天也高兴的很,也热闹的很呢,这样一看,我们家真是冷清了,石头哥去迎亲有好多的兄弟,那边新娘家亲戚也不少,以后你成亲可怎么办?“

这到底是说自家人丁单薄呢,还是纯粹回击阿珠前头说他娶媳妇话题的?不管是哪一种吧,阿珠听着都感觉很不好,自家人丁少,这也不是想想就能解决的,这也是没法子,除了姑姑家,她们真的太孤单了。

”到时候再说,你想那么多干嘛,不是不舍得阿姐出嫁嘛,怎么这会儿满脑子都是送亲的事儿了,真是口是心非的孩子。“

第24章 过年

这个冬天确实是村子里这几年里过得最舒坦的年了,几乎每一家的家里粮食都不少,也是,对于海边的人家来说,挣了钱,第一件事儿就是买粮食,这个秋天到冬天,比往年多挣了不少,自然家中的粮食也多了不少。

也因为粮食多了,这过年的事儿自然越发的重视和热闹了,阿珠趁着年前也难得奢侈了一把,不单是让阿贝买了好些骨头回来,还买了好些的米面,做了不少的油渣饺子。

阿贝跟着阿海出去运气也不错,在年前又得了一只野兔,如此一来,到了年三十的晚上,摆在那炕桌上的年夜饭自然也分外的丰盛。

一碗的红烧兔肉,一碗的骨头白菜汤,一盘的拌海菜,一碗蒸螃蟹,还有一碗酸菜肉,最后是一大盘子的饺子,看着这么丰富的年夜饭,阿贝在炕桌边放上了四副碗筷,随后喊着泪对阿珠说道:

”阿姐,若是爹娘还在多好,看到这样的饭菜,一定很高兴,看我们都能养活自己了,都不用出海就能过的这么好了呢,还有新衣裳,新被褥,若是爹娘在,这会儿该多热闹?“

话说到这里,那含在眼眶里的额泪怎么也忍不住了,还是阿珠更收敛些,只是红了眼,转过头忍了一会儿这才低声说道:

”咱们还是四个人,你不是吧碗筷都放上了嘛,爹娘一定能回来看看的,看到咱们这么出息,能有这样的日子,一定很高兴。你要是有什么话想和爹娘说,这个时候说他们一定能听到,你忘了,老人说的,年节前后,还有清明,中元节,那都是地府开门的时候,亲人都会在这一天被恩准回家看看,所以啊,你说的爹娘一定能听到。“

阿珠是个大人了,对这些早不是早年那边相信,只觉得估计是大人骗人的把戏,不指望死去的人还能真的回家看看,可经历了自己那么奇特的事儿,她又忍不住渴望那是真的,即使她看不到爹娘,好歹能让爹娘看到她,那样她会觉得心安,觉得这生活不在那么惶恐,好歹能有那么几天能让她感觉有点依靠,不至于肩头那么重。

至于阿贝,那更不用说了,他到底只是个孩子,对于这些神神叨叨的被无数老人说过的事儿还处在最信任的阶段,听到阿珠这么说,阿贝立马高兴了,连屋子好像也暖和了几分,忙对那放着爹妈空碗筷的地方小声的说道:

”爹娘,阿贝很本事的,如今能打猎了,虽然只能在林子边上转,可是也能换不少钱,还能给家里挣肉吃,看看这兔子,就是儿子自己打的,皮子也留下了,儿子想好了,多攒点皮子,以后做皮褥子,听人说,住在海边的人要是有皮褥子,那以后生病会轻省些呢,还有啊,阿姐做饭越来越好了,前几日姑姑家办喜事儿,阿姐还上厨房帮忙了呢,那些婶子大娘都说了,以后姐姐一定是个好媳妇,看看,大家都喜欢姐姐呢。我们家如今存粮也多,足够吃到三四月的,还都是干饭的存粮,娘你喜欢不?以前没次我说没吃饱,你就掉眼泪,以后儿子都不会吃不饱了,你是不是很高兴?。。。。。。“

阿贝明明笑着,可说着的话却那么的酸,听得阿珠感觉心里涩的很,可看弟弟说的那么高兴,她也忍不住趁着这个机会和自家爹妈说道说道,好歹也能有个倾诉。

”爹娘,阿贝真的很能干呢,如今村子里那么大的孩子,没有一个比他厉害的,家里挣钱他出了大力了,你们要保佑阿贝顺顺利利,健健康康的,还有啊,开春咱们要建屋子了,家里已经存够了银钱,到时候起上三间半是石头,半是泥胚的屋子,一定不比以前差,家里如今虽然没有船,可是海边东西多,也能挣钱,阿海找了新的卖钱的东西,都是附近海边岩石上的,就是没船也不用担心吃饭,爹娘,你们放心吧。“

话说到后来,阿珠感觉好像真的有人在听,恍惚间好像看到了爹娘真的出现在屋子里,正对着他们笑,在点头,这让阿珠也忍不住露出了几分欢喜的神色,或许爹娘真的来了,真的听到了他们的说话,知道他们过得很好,这是在称赞他们呢。

想到这些阿珠和阿贝都感觉好像不那么孤单了,这个年也过得还有味道起来。

”来,阿贝,吃饺子,你最喜欢的油渣饺子,多吃几口,让爹娘看看,你吃的饱饱的,力气大大的,过了今天你可就要大一岁了,该多长点个子才是。“

”阿姐,你也吃,这个有肉,吃了也长力气。“

姐弟两个守着难得点着的油灯,坐在炕桌上,身下是暖暖的,心里也是暖暖的。

村子里其他人家,这个时候一家家也热乎的很,阿海和兄弟坐在一个屋子里,听着堂屋里二叔,三叔正说起明年阿海起屋子的事儿。

”阿海要的那个地你买了,那我收拾点土胚吧,到底我也是他三叔,正好攒了些,开春在做点。“

”你那不是准备修屋子的嘛,家里孩子还小,别那么拼了,村子里各家多少都存了点,到时候去借了慢慢还就是,别一下子累到了。“

”不是说阿贝开春也要起屋子嘛,到时候村子里能剩下多少,我慢慢的做就是了,村子里人手不多,不可能一下子起两个屋子,咱们放后面些,我也有功夫多做点。“

阿海听着外头二叔和三叔都在想着怎么帮,心里也暖暖的,虽然到底不是亲爹,他多少顾忌一二,生怕给他们添麻烦,也觉得不如弟弟们亲近,可到底是血脉亲人,关键时候真的对他很好,他忍不住朝着外头喊了一句:

”不成往外村买就是了,这土胚那个村子没有,我开春再去林子里多转转,总能多凑点钱的。“

听见阿海这么喊,二叔忍不住回头训斥了一句:

”你可别瞎来,那地方深处上次不过是命好才没吃亏,不然你要我怎么和你爹交代?老实些,就在外围转转就行,别为了银子不要命。那到底不是海上,咱们没啥经验。“

就是东屋里的奶奶听见阿海他们这么说,也忍不住跟着出声:

”阿海太要强了些,你一个人,住在你叔这里哪里躺不下,怎么就这么急着往外头搬呢!若是起个两间的厢房,也不用这么艰难了,算了,到底也是你自己的主意,奶也不做那讨人厌的,这样,奶这里还有点散钱,也给你。“

说着老太太从怀里拿出了个小荷包,从里头倒出来二百多个钱,放到了桌子上,顺带对着两个儿媳妇说道:

”别怪我偏心阿海,到底他没了爹妈,我就多给一次,这次起屋子我给二百文,成亲的时候在给二百文,家里每一个孩子成亲,我都给这个数,也给你们添把柴。“

老太太将自己的心思直接放到了桌面上,即使阿海好像沾了点便宜,多了二百文,却让几个婶子一个都说不出别的话来,只能点头,心下对于刚才自家男人帮扶阿海,婆婆也一样偏心帮扶少了几分意见。

确实人家到底是没了父母的,做叔叔婶婶的搭把手也是正理,最要紧的是,这屋子起好了,到底也代表这阿海从此一个人自己一个房头过日子了,也不用担心以后成亲什么的都在自家,让自家出大头,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多帮帮也划算。

即使阿海的这两个婶子人都不坏,对阿海也算是照顾,可人心总是偏的,在有亲生的孩子要照顾,日子又不算是宽敞的情况下,多几分自己的小心思也是常理,也因为这样所以敏感的阿海才一门心思搬出去自己过,也因为双方都有一定的底线,相互迁就和包容,所以这一家子人才能过的还算是和睦亲近。

”奶,我攒了5两了,都在二叔那里,身上还有点散钱,开春我在努力攒点,到了五六月,估计怎么也能存到7,8两,您放心,应该不缺的。连着里头的家具什么的,估计都能齐全了,到时候让兄弟们跟我住,家里住的宽松不说,兄弟们没事儿还能有个地方做点土胚,大家再多用些心思挣点钱,叔叔们修房子,盖厢房估计也能起来,这日子越发好过了,挣钱快着呢,看看,您孙子一个个可都不小了,都是能挣钱的好手了。“

听到大孙子有有成算,还能想到弟弟们,奶奶的脸就笑的和一朵花儿一样,高兴的拍着大腿乐呵呵的笑着对儿媳妇说道:

”听听,听听,怪不得我最疼他,就是个好娃子啊,起了新屋子也想着和弟弟们一起住,想着帮叔叔做土胚,可见你们没有白疼他,他心里亲近你们。以后他们兄弟几个也相互能做好帮手,这家业不兴旺都难。“

老太太都高兴成这样了,晚辈们还能说啥,自是点头,再说了,人家阿海这话却是说的大家都高兴不是。

刘白氏这会儿也高兴,新媳妇进门,这年夜饭终于不再是她最忙乎了,看着儿媳妇,闺女跟着她在厨房进进出出,刘白氏忍不住往儿媳妇的肚子扫了一眼,心里想着,开了年要是儿媳妇能早点怀上,那家里只怕更热闹了,在看看那些桌子上的菜,心里更是感觉欢喜。

多少年了,总是清汤寡水的过年,如今有干饭,有肉食,果然,只要人勤快,只要人手足,这日子就不怕过不起来。老天爷总是善待勤快人的。

夜深了,海风依然在吹,夜色下的渔村难得不在那么漆黑一片,一个个屋子里透出的点点火光不单是照亮了这一片海滩,还好像照亮了整个冬季,照亮了人心。

第25章 开春计划

整整一个冬天,阿贝都分外的忙碌,除了过年的那几天,他都紧紧地跟着阿海往河湾变得林子里走动,为了打猎挣钱而忙碌,好在到底因为上一次的事儿受到了些教训,即使有时候阿海的几个兄弟也跟着过来,人数不少,也没有再往山林深处去,只是在那片坡地一般的林子里转悠。

若是陷阱,套子里有猎物那最好,卖了换钱或是按照阿珠最新指示,捉上几只活的野鸡回家养,都是不错的收获,甚至有一次还捉到了一只不知道怎么独自过来的鹿,虽然因为陷阱没了鹿血,可好歹鹿肉实在是值钱,竟然有200文一斤,更不用说还有鹿角,鹿鞭了。百十来斤的鹿一下子就换了一笔大钱,不但让阿海的存银直线上升,眼见着不但起屋子的土胚有了着落,即使起砖石的屋子,直接加盖厢房也不成问题,甚至打家具也不在发愁。就是阿贝也因为这陷阱有点功劳,而分润了三分之一的卖鹿钱。

若是运气不好的时候,没有了猎物,那么这两个人就会打上好大一捆柴,走上好一会儿去县城里卖,好歹换上几个钱回来。冬日的柴火总是值钱的,一大捆不说多,最起码糙米总能换上一二斤,这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也是很不错的收入了。

就是这样断断续续的积攒,一刻不停的努力,时时想着奋斗的阿贝,在雪开始融化的时候,再一次清点家当直接就被自己的收获给惊喜了,骄傲了,感觉自己瞬间高大了起来。

”居然有这么多了,24两900文呢,阿姐,咱们家这是成有钱人了,这屋子不单能做三间正房,还能把厢房也盖出来,恩,两边都要,一边盖一间,柴房,厨房都有,以后做饭就在厢房一定很不错,省的食物都堆在屋子里,柴房有了,也就不用担心柴火受潮,哎呀,真是好。“

越想阿贝的眼睛就越亮,只觉得这日子似乎过得分外的满足,倒是阿珠摇着头,将银子放好对着阿贝说道:

”你要是想多起屋子也成啊,不过咱们该先拿出钱来,将这屋子的地契给置办了,这本来是属于村子的,村子里的人看着咱们可怜,这才送了咱们,如今咱们有了钱,可不能沾村子的便宜,或者直接在这屋子后面买了地基重新起,这屋子留着,以后万一哪家遇上难事儿,和咱们一样的时候,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这确实在理,阿贝听了也忍不住皱着眉头想了想,抬眼看了看这屋子,露出了几分不舍,可即使这样,他还是很是沉重的点了点头,倒不是阿贝觉得多花了银子心疼,而是不舍的这屋子,住了这么久,收拾了这么多,在这个屋子里,姐弟两个真的是用了不少的心血,不说旁的,那火炕,那外屋的油毡布,花费了多少钱不说,为了能在这个屋子过冬,姐弟两个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如今要他这样舍去,怎么可能不心疼?

可阿珠说的道理他也明白,不能在自己明明有能力的时候,去占旁人的便宜,即使只是村中不稀罕的宅基地,那也一样是属于村子里财产,而不是他们的,能让他们顺利的过冬,在这里熬过最难熬的一段时间,这已经是占便宜了,是村中其他人对他们的怜惜,是情分,他们不能不知足,不能得寸进尺。

”阿姐,就在后面重新买吧,和阿海哥买下的那块地方靠近些,只是这里我心里总是有点不舍。“

阿珠其实和阿贝是一样的,可是她从来都要强,再说了她也有自己的顾虑,如今家里真的不缺钱,若是让村子里人看到他们有钱又是起正屋,又是加盖厢房的,必定有人眼红,到时候说不得这破屋子反而成为了闲嘴的人口中的话柄,即使未必是有心中伤,却也不是阿珠想要的,她记得,爹娘往日总是说,人给我三分,我还人一尺,不该占得便宜不要,人要学着挺直了脊梁做人,不能让人指指点点的。所以即使感情上不舍,却依然做了这样的决定,当然弟弟还是要安抚的。想想当初小小的孩子在这个屋子里小心的,生硬的起着土灶的样子,阿珠的眼睛都有些红了,低声说道:

”阿姐也不舍,不过不要紧,要是按照你说的,就在后头起新屋子,那这里咱们以后常来收拾就是了,只要没人住,咱们一样可以在这里走动,甚至以后一样能借这地方堆柴火什么对不对?“

”那,好吧,就在后面起。“

说完这个沉重的话题,阿珠和阿贝两个又重新说起了新屋子的事儿,重新买宅基地,那么地基也一样要重新做,这是海边,土地沙多,所以想要做结实的屋子,那地基就一定要用石头,不然海风大的时候,整个屋子都会感觉在晃,实在是不安全。这一笔开销看着不起眼,却不小,最起码这石头即使不值钱,那运来的人工值钱不是。

还有,这屋子既然要还给村子里,那么这屋子的土胚自然也不能拆了用,全部都要买起来,这也是大花销,还有阿贝说的厢房,阿珠心里对开春后自己下海还是有点信心的,就凭着她在海里的那点子不用担心水压,能和游鱼一样自由行动的本事,想来采珠应该很有优势,就是光靠着抓海产应该也能挣不少钱,如此一算,阿珠自然想的越发的长远,这若是新屋子只有三间正屋,她和阿贝一人一间倒是没有问题,可若是以后阿贝成亲呢?有了孩子呢?这屋子是不是还够住?这时候的人,即使是海里求生的人家,一家子只有一个孩子实在是少的很,像是阿海家,那也不过是当初阿海娘生阿海的时候伤了身子,这才后来一直没有生育,一般情况下,两三个孩子都是正常的,多的四五个也不稀奇。

既然这屋子新起,还想着起三五十年能用的,那么自然阿贝孩子的事儿也不能不考虑,若是三四个孩子这屋子到时候是不是还能住下?所以阿珠更倾向直接将这三间正屋之外的厢房起上一边两间,一边暂时做些存放工具的屋子,一边变成厨房和柴房,如此一来,即使未来阿贝孩子多,最多也不过是将做厨房什么的腾出来,在边上重新加盖,就是茅草房子也一样能凑合,而正紧的屋子却不会在缺,也看着好看。

只是若是按照阿珠这样的盘算,那么问题又来了,原本以为八两的起屋子钱那是远远不够的,怎么也要翻上一倍,甚至更多,按照阿珠初步的估算,估计就要直接花用20两,这还不算屋子起好之后请暖屋酒的钱。

阿珠将自己的打算和阿贝一说,阿贝傻眼了,傻傻的看着那个存银子的匣子,撅着嘴,有点沮丧的说道:

”要是这样,那岂不是说咱们这点银子连做新家具都不够?七间屋子的地基,即使四间厢房小一些,石头怎么也要六两,土胚估计也是这个数,树咱们存的也不够,需要再买,还有宅基地钱,人工钱,起屋子期间的饭食,阿姐,怎么办,要不我再去林子里转转?要是再有一头鹿就好了。“

听到阿贝这么说阿珠摇头了,笑着说道:

”你个傻子,咱们有这些钱,最起码一开始那是肯定够的,等着开工了,让姑姑来帮着做饭,阿姐下海,若是能采到一二颗珠子,不是一样全够了?春天那厉害的野兽都出来了,还是饿了一个冬天的,你哪里能去?再说了,没听阿海上次和你说的?春天是动物繁衍的季节,人家老猎户都不去打猎了,你怎么能犯忌讳?还不如赶紧的多赶海,多下点篓子,多挖点蚝贝的好,最起码咱们每天提供饭食的菜是有了,对不对?“

阿贝听阿珠这么说,也跟着点了点头,确实起屋子怎么也有十天半个月的,靠着他和阿姐,即使采不到珠子,靠着海菜,螃蟹,贝类,一个月怎么也能再挣一二两,凑到一起确实应该足够了。大不了家中存银直接用光就是。现在阿贝有了冬天打猎的手艺,底气足的很呢!

想到这些,阿贝抬头看向了窗外,海依然是那个样子,似乎从来没有变过,可海风却已经不再那么冷冽了,春天来了,大海又要热闹了呢。海龙王保佑,保佑他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咦,看,海鸟,阿姐,看,海鸟回来了。“

远远的,那珊瑚礁上,一个黑点正在不断的扑腾,即使看不清模样,可常年在海边的人也知道,那是海鸟在动,这让阿贝很高兴,寂静了一个冬天的大海,有了这些生灵,好像生机都回来了一样。

第26章 海底世界

斑斓的海底世界是美丽的,只是很多人因为视线被海水所阻所以看不到,而这个问在阿珠这里却一点不成问题,她早先没有那奇特的本事的时候,就因为采珠,练就了在海水里睁眼的本事,即使看到的比较模糊,却也比旁人强些,如今更是如鱼题得水,几乎能像是在陆地上正常的情况下一样的视物,这是她冬日里无事的时候突然醒悟过来的。

也因为这个本事,所以这一次春天的气息到来之后,阿珠第一次下海,就刻意来到了珊瑚礁林立的近海海域,深海她目前还没有胆子去,可近海却不怕,至于来到这洋流复杂的地方,那是因为她曾听老人说过,越是洋流复杂的地方,珍贵的东西就越多,因为即使是海里最不起眼的东西,也懂得趋吉避害,往能生活的更好,更不容易被捕捉的地方迁徙。

阿珠很会动脑子,所以她想的很明白,珊瑚礁多的地方一般的渔船都不会过来,因为这里不好控制浆,很容易在捕鱼的时候被带的翻船,这样的情况下,渔民们总是下意识的远离这里,只有为了挣钱搏命的人才回不管不顾的过来,这样的情况下,这里的鱼应该也比别的地方多。

还有,这里珊瑚礁多,那么对冲的水流也会多,像是老人说的洋流复杂的地方,海水对冲中晃动了海底,想来很多海底的海藻也会不断地翻涌,那是螃蟹等最好的食物,也许这里螃蟹也一样会多很多。

在这样的想法支持下,在建房子建的更好的激励下,阿珠第一时间就来到了这里,她不求别的,只想着能得上一二个像是上一次一样能卖上大钱的东西,只要有那么一次,家里的银钱就又会宽松很多了。阿贝也能不用每日都想着怎么去林子里再挣点钱什么的,那样太危险了,阿珠很担心,不想让那么一个开年才八岁的阿贝如此冒险。

”阿贝,你把篓子放好就去挖那些蚝贝,别走远,一会儿我回来咱们合在一处在卖。“

阿珠招呼了一声拎着鱼篓的阿贝,转头就走进了海里,她家没有船了,不可能像是以前一样坐着船到合适的地方在下海,只能靠着自己游泳过去,好在如今的她不至于游不动,在海里,她感觉像是到了自己的世界,应该没问题的。

”阿姐,早点回来,少弄点也没事儿。“

阿贝也很担心阿珠,没有船,阿姐能游多远?能找到多少东西?别为了挣钱,最后弄得没力气回来,那就糟了。

“放心,我心里有数。”

阿珠的整个身子都入了还,阿贝还站在岩石上看,却怎么都看不到阿珠的身影,他好像看到阿珠出来换气,那样好歹能知道自己的姐姐在那个地方,可惜他也知道估计难,因为阿珠能在水里憋气好久,等到换气,或许已经出去很远了,可阿贝还是坚持着,直到过了一炷香,这才垂着头干起自己的活。

“放心吧,阿贝,阿珠可是村子里最好的采珠女,没事儿的,再说了,没有船,也走不远,估计很快就会回来的。”

“恩。”

他们不知道,才是一眨眼的功夫,速度不知道比以前快了多少的阿珠这会儿已经出去好远了,已经到了珊瑚礁的地盘。

海底的海藻颜色都是绚烂的,有绿色,有褐色,也有紫色,红色,再加上不时游过的银白色的小鱼,透明的水母,这里真的很美,阿珠没有去看那些鱼,她只是一个人,没有什么能力捉鱼,她的目标在海底,想要多抓点她腰间两个袋子能装下的东西。

看,那是什么?居然是海参,果然这珊瑚礁多的地方就是有好东西,这是褐色的海参,还带着一点刺,是了,这是这边最有名珍贵的刺参呢,听说酒楼每次收到都是往大城市里运的,能卖好价钱,赶紧的,往兜里装。即使只有十来个,想来也能换上大钱。

还有那个,砂砾下头在透气的是什么?呀,是象蚌,这只可真大啊,足足有脸盆那样大,这样大的东西能卖多少钱啊!不能放过,还有这个,紫色的鲍贝?这是鲍贝里头最珍贵的那种了,果然这里是宝地,这东西足足有手掌那么大,这样的也是值钱的,可惜了只有两个大的,小的虽然多,可阿珠不舍得都带走,让它在长大点吧,长大的更值钱。

这黄色的是什么?是海螺?居然有黄色的海螺?这东西能卖钱嘛?应该能吧,要不带回去试试?这东西估计没什么人见到过,就是图个稀奇,估计也有人会出钱吧?

阿珠整个人都钻进钱眼里了,不断地在几处珊瑚礁的周边打转,渐渐的似乎有些远离了那洋流复杂的地方,可她还没有注意到,直到看到带着一圈圈艳丽环形花纹的海蛇,这才醒悟。

糟糕,自己好像游的有点远了,这海蛇可是有毒的,而且还是那种致命的毒,要是被咬了,那自己可就完蛋了,可是这自己家附近的海域可没有这个东西啊,怎么遇上它了?

这个时候阿珠猛地发现,她的两个袋子这会儿都已经装满了,可自己居然一次浮起换气都没有,果然,自己在水里已经能不需要换气了,那周身的皮肤似乎都会呼吸一样,提供她需要的一切,更要紧的是,她发现珊瑚礁似乎在自己身后很远的地方,那么说自己其实已经出了浅海的地方了?

可是自己是是贴着海底的呀,这怎么说?不是说出了珊瑚礁,那海就深了好些嘛,自己怎么没有感觉呢?难道说自己这本事是不管海水有多深都没问题的?这要是这样,那岂不是说,就是去深海,自己也是可以的?

阿珠很心动,很想去看看,听说深海珠贝最多,要是能找到大的珠贝,那或许能找到最圆润的珠子,那样的话,也许一颗就能值大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可是转眼,阿珠好像又听到了阿贝的声音。

不能,自己不能这么冒险,她还有阿贝,要是走的远了,有个万一,那阿贝怎么办?小心些,一定要小心些,深海不仅仅是水深的问题,还有不可预知的危险,还有凶猛的海里动物,这些都不是她能承受的起的。

想到这些阿珠开始往回走,一步步的向着珊瑚礁的方向走,心里还安慰自己道:

不管怎么样,今天的收获已经很不错了,对吧,就自己如今收获的东西,卖出去只怕也能挣不少钱,最起码最担心的起屋子银钱不够的问题应该是能解决了的,就是不够,多来几次就成了,有了这么一个开始,一定能越来越好的。

回到珊瑚礁周边,阿珠重新搜索了一遍,还不断地往更多的珊瑚礁前进,明显就是想将这珊瑚礁周边的东西一网打尽。就是连去海面上确定一下位置都舍不得,只想抓紧时间,她不能浪费时间啊,阿贝等着呢,怎么的在中午前也要回去,她要控制着不能超过太多呢。

海底的物产其实真的很丰富,即使阿珠总是挑拣最大的东西,也慢慢的将身上的所有能装东西的袋子都装满了,终于,阿珠舍得露出海面去看天色了,这一看就吓了一跳,那太阳居然已经开始西移了,糟糕,这是已经过了午时了?自己这个时候还没有回去,阿贝该多担心,只怕还以为自己出事儿了吧,哎呀,自己就是糊涂,早该回去的。

想到这个,阿珠赶忙瞅准了方向开始拼命的往回游,等到她回到海边的时候,才抬起身体,果然就听到了阿贝的哭声:

“阿姐,阿姐,你怎么才回来啊!我以为,以为,阿姐,你吓死我了,吓死我了。”

阿贝已经冲下了海,往阿珠的方向冲了过来,那个不管不顾的样子,看的阿珠心里一阵的揪心,果然阿贝吓着了,在父母过世之后,每次她下海,阿贝总是那么担心,虽然嘴上不说,可是她知道,那是怕,怕她有一天也和爹妈一样,一去不回,那种恐惧即使阿贝表现的再成熟,在懂事,也一样深深地埋在他的心里,一刻都不曾放下,是她的不是,居然忘了这一点,让这个孩子又一次感受到了恐惧。

“不怕,不怕啊,阿姐那是因为东西太重,累的有点狠了,怕回来的时候力气不够,所以在珊瑚礁那里歇息了一下,真的没事儿,你看,现在阿姐不是好好的?阿姐可本事了,阿贝你看,这么多东西,所有的袋子都满了呢,可以让阿贝去县城卖好多钱。”

阿贝紧紧地抱着浑身湿漉漉的阿珠,手指头都快要捏的泛白了,眼泪还在脸上流着,可听了阿珠的话,真的是很小心,很谨慎,甚至是仔细的打量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确认确实阿珠什么事儿都没有这才好些,才有心思看阿珠说的那满满的袋子。

这一看,阿贝眼泪又下来了,这么多东西,那该有多沉,阿姐没有船,要一路带着游过来又该是怎么样的艰难,想到这个他的心里那个难受!

”情愿少些,阿姐,咱们宁可少弄些东西,阿姐,咱们慢慢攒,真的,慢慢攒,不要这样,阿姐,你比任何东西都值钱,什么都比不上。“

小大人一般的阿贝难得感情外露,说出这样的话来,听得阿珠整个心都暖了,酸了,这个孩子,阿姐比什么都值钱,那么他自己呢,懵懂的闯到林子里去,和猛兽周旋的时候怎么不这么想?在阿姐的眼里,阿贝也一样比什么都值钱啊!他们都只剩下彼此了,那是什么都换不走的珍贵。

第27章 起屋了

阿贝拉着阿珠一步步的往沙滩上走,姐弟两这样子也引得不少人注意,这不是,刘白氏听到人说阿珠回来了,就赶忙跑了过来,看到阿贝的那个样子,那个心疼啊,伸手就在阿珠的背上狠狠的来了两下。

“你个死妮子,明知道你弟弟担心,怎么就不知道好歹呢!早点回来怎么了?难不成家里就没饭吃了?”

刘白氏很想骂一句,你早回来会死啊,可话还没出口呢,那脑子就是那么一闪,立马舌头就打了弯,说了这么一句不轻不重的,生怕那个死字,又引得这两个孩子上心。果然说完这个看了看那两个孩子的脸色,再看看阿珠带着尴尬的脸色,暗自庆幸,自己话头转的快,不过随即看到阿珠身上大大小小的袋子,一个个满满的挂着,又是一阵的心疼。

“你个孩子,怎么带这么多东西回来,就是再想挣钱,不会多走几趟啊,这么一来,在海里多累,你怎么就不怕呢,那是海里,可没处借力的地方,要是。。。你个没心没肺的,你别忘了,你还有弟弟,得多想着你弟弟。”

刘白氏有很多话想说,想骂,可只要一想到这两个没了父母才没多久,想到这两个相依为命,就怎么都说不出口了,即使只是随口的话,她也生怕让这两个孩子多想,只能不断地让阿珠想着弟弟,只能叹气。

她怎么能不明白阿珠为什么这么拼命?还不是为了阿贝?为了多给阿贝攒点家底,阿珠真的很努力,很拼命,努力的不像是个还在,拼命的不像是个女娃子,比一般的男丁都勤快,对自己那个狠啊,看的刘白氏都觉得心疼。

可不这样怎么办呢?阿珠已经十五岁了,即使为了阿贝,在家里多呆几年,二十之前怎么也要嫁出去了,总比不能当个老姑娘吧,这样就是阿贝也不会答应的,所以对阿珠来说,能为阿贝攒钱的时间也就是那么几年,到时候阿贝能有几岁?即使二十出嫁,五年的时间,也不过是十二岁,十二岁的娃子能怎么办?怎么撑起这么一个人的家?这都是摆在阿珠面前的难题。

刘白氏是他们的姑姑,怎么会不知道阿珠的心思?怎么会不替他们多想,就是想得多,想得清楚,所以她才能这么明白阿珠的心,为阿珠心疼,为阿贝发愁,为阿珠如今拼命的举动,一次次说教,却又一次次的容忍。

“姑,我下次不会了。”

“你要真知道好歹才行啊,别只是嘴巴上说。”

好歹,阿珠终于将刘白氏哄回去了,倒是她带回来的袋子又一次在村子里出了彩,那收获真心不小,那个头也不是寻常能见,让一竿子老渔民们都忍不住咋舌了一把,只是这样的收获却没有人妒忌,刚才那一幕不是一个人看见了,很多人都看到了,也体会到了这姐弟俩相互为了对方拼命的心。

理解总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大家理解了他们的难处,自然对这他们更加的宽容,也更能明白他们的不容易,对阿珠带回来的东西,也只是说一句,阿珠不容易,不知道去了什么危险的地方才能有这样的收获,这真是拿命换的。

村子里的人一个个都没有阿珠以前忐忑过的问题,可阿珠依然不能去海里了,在开春出了一次海之后,又重新回到了家中,开始做一些琐事儿,没法子,阿珠这一次有些冒险一般的举动,真的把阿贝吓着了。

孩子吓着的表现很直接,那就是连着几天都抓着阿珠,不让她下海,虽然这带回来的东西确实卖了大价钱,因为都是难得一见的货色,还是珍贵的品种,大小,让阿贝家里的银钱直接窜到了三十多,足足增加了近十两,可阿贝却依然不肯放手让阿珠再去,总是不停的说,够了,够了,起屋子够了。唠叨的都能成个小老头了。

而阿珠看到阿贝这样,也不忍心让这孩子再这样一直处在惊恐的状态,索性就歇了手,表示要开始准备起屋子,要给做活的人做饭,所以屋子起来前,不会再去,算是暂时安下了阿贝的心。

就在原本的屋子后面,阿珠找村长姜太公划拉了一大块地,这海边的地不值钱,更不用说是砂石荒地了,一两银子就直接画出来两亩,别说是三间正屋加上两边各两间厢房了,就是后院也能有五六分地,*窝什么的足够,养畜生都不用担心地方不足,前院大的甚至能晒网。

划好了地,阿珠就开始大采购,最起码这石头是怎么也不能少的,这可不是小数字,从地基开始,就是石头做主要材料,再加上为了房子更加结实,这石头怎么也要垒到和屋子里火炕一般的高,这样一来,这石头的量几乎和土胚那是一样的数量。

海边的村子不产石头,即使有石头山,也没有正紧的石匠,村子里每每需要这些都是从小路出去,往县城放向走一段,然后沿着村子西面的山往南,那里有一个不小的村子,那里有好几户都是石匠,整个村子有泰半的人做着和石头有关的事儿,是附近最有名的石头村,供应着附近几乎泰半的石料。

阿珠知道那里,不过并没有去过,也不知道这东西该怎么找人,怎么买,又怎么让人送过来,好在还有阿海,因为他也准备起屋子,就在阿珠家划好的地基的南面,一样面朝大海的屋子,虽然地基钱省了,可也不过是省下了三间正屋的地基石料,根据阿海的盘算,怎么也要多做两间厢房,作为厨房和柴房什么的,为了以后翻新成正紧住人的屋子方便,也要做石头地基,做一样高的石头底部围墙,这样一来,他这里需要的石头也不少,所以阿珠索性托给了阿海,让他一起买了,也一起找人送过来。

石头的事儿有了眉目,那么接着就是土胚了,前头原本住着的不能动,那么这土胚就是从无到有,全靠买的,村子里是不用指望了,就是有,不说阿珠和阿海了,就是其他好几户人家,也多半都是准备了加盖屋子用的,不可能卖给他们,所以阿珠依然要往外找,比如附近几个村落,比如靠近县城那几个种田的人家,即使每一家存的都不多,只要多走几户,想来还是能凑足的。

还有糯米,这个时候建房子,想要屋子墙壁结实,糯米就是最需要的粘合剂,这个可千万不能省,加的越多,这屋子就越是牢靠,若是光用土胚,说不得过上两三年,这屋子你就要重新大修一回了,为了以后方便,这个时候就是再穷,怎么也要用上一些。

这一样一样的盘算,一样一样的采购,阿珠在忙忙碌碌中似乎忘了她一开始决定不下海的初衷,反倒是和阿贝两个越发的精神起来,特别是当村中的人一个个过来开始正式开工,阿米用阿贝买回来的杂粮面做饼子,加上每日赶海后,用新鲜的海鲜做菜,用各个肉摊上收来的肉骨头炖汤,给所有做工的人做饭之后,那更是忙得没有了功夫去想其他的事情。

早上天没有亮就要开始赶海,贝类,海藻,海菜,螃蟹,足足要采集三四个筐子,作为今天两顿的菜,回来后,将东西给阿贝收拾,她又要开始揉面,开始准备做饼子,做窝头,一天天的翻花样,肉骨头更是一天都不敢断,锅里几乎是日夜不停地烧着,这可是最实在的荤腥,只要有了这个做底,哪怕是只加上一点子海白菜,或者海带,那也能被众人说一句好饭菜了。

阿珠很要强,就是阿贝,也被她带着有那么一丝的倔强,即使他们家只有两个人,也绝不想让旁人说一句不是,不想做被人怜悯的人,即使村子里的人都热情的帮忙,连工钱都不要他们的,可他们却不能只想着占便宜,不能让大家伙儿吃亏,所以他们直接提供中午晚上两顿干饭,还是实实在在的,有荤腥的干饭,用这样的方式想要告诉所有人他们能过得很好。看,起屋子就是证明,看那丰富的饭菜就是证明。

即使刘白氏偷偷的和阿珠说,不用这样费事,肉骨头汤即使一天一顿,甚至是两天一顿,也不会有人说不好,阿珠都不愿意,情愿累点,情愿日日睡不足三个时辰,也不肯偷懒,总是每一顿都熬出又浓又白又香的好汤来,只为了能安心,舒坦,满足的看着众人喝下去,看着大伙儿满意的点头,这就是对他们这孤单的姐弟最好的奖赏。

阿珠赶海,做饭,阿贝采买,原本就已经很辛苦了,可这两个还不满足,阿贝还想着起屋子之后,搬入新屋的暖屋酒,即使日日忙个不停都不忘了隔上一日去林子里转转,想多弄点猎物,好到时候弄点大菜,这样的两个孩子如此费心,弄得大人们都有些不好意思,只能多卖力点,每日多干点,尽量的让这起屋子的时间缩短,好让这孩子早点歇下来,可见这姐弟努力的程度了。

第28章

所谓众志成城,或许就是这样的,阿珠和阿贝的屋子起的很快,即使最初挖地基费劲些,可后来却像是随手搭架子一般,不用多久就能起一面墙,转个身子,就架好了梁,若不是阿珠还记得那些巨藻,想要做巨藻的屋顶,那屋子估计速度能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