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不是每一天都能有收获,可隔上一二日,却总能带点钱回来,因为阿海和阿贝一早就定好了规矩,谁下的套子,得了东西归谁,合力做的陷阱,那就平分,所以倒是什么纷争都没有,甚至还让那几个小子越做越是来劲。

也是,谁让这几个小子运气好,头几天就在阿海的教导下,套子下对了地方,不过是两天,就都有了收获呢,像是8岁的阿船,居然就得了个被套住了脚,跑不掉的山羊,一下子就得了近一两,这么一个现实的例子在那里放着,可不就是让这些小子们一个个打了鸡血一样的努力起来?

就是阿贝,因为有了差不多岁数的人比着,也比以往更努力了,不过是一个多月,这五个人就挣了不少银子回来,像是阿贝,拿回家的就有二两多,近三两的银子,让阿珠都有点咋舌。

阿舟和阿帆,两兄弟也得了近三两半,让二叔乐的整个人都年轻了好几岁,直叨叨说孩子比他强,以后这两兄弟他都不用发愁娶媳妇钱等等,更不用说年纪最大的阿海了,他毕竟从一开始就是主力,还是熟手,挣得自然也是最多,一个多月就挣下了他最初的目标,得了五两银子,让整个村子的人都震动了,不少人开始跟着他们去了林子,想着即使不如这几个孩子本事,初学乍练的,不一定得那么多银钱,可若是能得上一二只兔子野鸡什么的,也能让家里多宽松几分。

而去林子的人多了,自然林子外围的猎物也就少了,野兽别的或许不一定好使,可鼻子是必定比然厉害的,闻着那么多的人的味道,早就能逃的都逃了,这样一来自然影响了阿海几个的收获,可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一样的苦哈哈,往上翻几辈子,都是沾亲带故的,你让这些个孩子怎么说?赶他们走?怎么可能,那他们以后还要不要在村子里活了?

连着几天没有收获,甚至连陷阱都被村民无意中破坏之后,孩子们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往林子里头再走一些。趁着这些村民们还不敢往里头走,赶紧的在努力一把,最起码将自家的钱在多积攒几分。

可这世间的事儿啊,就是不能勉强,不能瞎来,不过是几个初次当猎户的孩子,能有多少的本事?这一进去就差点出了事儿,五个孩子居然遇上了野猪了,还是一群,足足有五只。

山林子里的野猪可不是家猪,凶猛,危险人所共知,有人侵犯到了它们的领地,那是绝对不带客气的,这下可好,真是差点没出人命,虽然最后也是他们机灵,小的知道上树躲避,大的知道领着野猪往几个陷阱跑,还懂得分开来,不断的换着吸引野猪的注意,最后靠着伸手灵活,外带命大,不但是逃过了一劫不说,还猎到了一大一小两只野猪,卖到了县城,挣了足足每人500文,可同时也将这几个孩子给吓住了。

这样生死一线的经历,不单是孩子们给吓住了,就是那些家长们也在知道消息之后,一个个脸色苍白,手脚发抖,阿珠差点哭出声来,可见被吓成了什么样!在阿贝回来后,一个劲的拉着他,细细的查看他浑身上下,生怕有一丝一毫的闪失,回神之后,更是给阿贝下了死命令,不许再去林子里了,家里的银子已经够多了,足足有十两700文,别说是起三间的屋子,就是加上厢房什么的也足够了,怎么也不让阿贝再去搏命。

阿珠是这样,其他人也差不多,就是阿海都被二叔三叔给禁足了,没法子啊,虽然渔村的男丁本就命贱,寿数比常人短,十有八九在海上出事儿,可也因为这样,男孩子在村子里也更加贵重,怎么舍得他们这样的年纪就因为不谨慎自己寻死呢!

特别是那几个在林子走动,正好在下套子的人,眼睁睁的看着那几个孩子怎么逃命,怎么引着野猪入了陷阱的,当时吓得差点就晕过去了。回来后几乎是耳提面授的和他们洗脑子,生怕这些孩子不知道好歹。

当然不去其实真不可能,不说旁的,打柴总是要去的,最终相互妥协的结果就是,先暂歇几日,以后再去,也不许深入了,最多只可以在外围走动,这也是大人们能接受的极限了,好歹也能安慰自己,孩子们不过是在往常打柴的地方走动而已。

这些人虽然给与了阿海他们太多的掣肘,可阿海却依然很感激他们,因为他很清楚当时有多危险,让他至今心有余悸,他自己若是出事儿也就罢了,跟着他的堂弟们,还有阿贝若是出事儿可怎么办?他怎么和二叔,三叔还有阿珠交代?

更重要的是,这些对他要求多多,唠唠叨叨的人们,虽然一开始他们跟着去林子确实给他造成了很多的不便,可也因为有他们,这么多人,所以在最后的时候,剩下的野猪才会逃跑,也可以说那些明明已经腿软,却依然冲过来准备帮忙的村民们可以说真的是变相的救了他们。这让阿海一句反驳的话都没法子说出口了,只能周旋着,好让所有人放心。

不管怎么说吧,这一次虽然没有任何的伤亡,可到底这阵势已经足够惊险了。让所有满脑子去林子挣钱的渔民们头一次近距离的看到了猎户的危险,也明白了这钱的难挣,不在奢望凭着他们这样的身手在山林子里讨食吃。

村子里的渔民们终于慢慢的重新回到了他们祖祖辈辈熟悉的生活中,阿海他们也在休整,不单是休整身体,也休整着心,也就是在这个时间里,大海又一次给与了这些渔民们新的希望。

“阿姐,你来看,那是什么?”

正在海边,帮着阿珠下篓子的阿贝眼神很好,不过是抬头四下里张望了一二,居然就看到了让他惊喜的东西,整个人都激动的沾了起来,就在那岩石上,微微前倾着身子,差点让阿珠吓死,而微微颤抖的声音,更是让阿珠忍不住往他手指的地方看去。

黑乎乎的一团,就那么在海里飘着,那是什么?这个不清楚,可他们听过太多有关于海的故事,很清楚,那一定是大海里的动物,而且还是已经死亡,却死了时间不长的动物,不然不会还在海上飘着,早就不是下潜,就是被其他凶猛的动物分尸了。

“估计是海猪,爹以前说过,就在北面的深海里,海猪一群一群的,和他们的天敌,那些鲨鱼什么的,总在这个时节争斗,若是运气好,咱们这儿就能看到刚被咬死的海猪,若是手脚快,在沉下去之前捞上来,那可是很多很多的肉,还有能做水考的皮子,哎呀,我这时候还说这个干啥,阿贝,赶紧的,往村子里喊,让大家伙儿赶紧出来,驾船出海,将那海猪捞上来才是正紧。”

阿珠似乎也被阿贝的高兴感染了,整个人都兴奋起来,对着阿贝有些出格的行为也看不到了,只是一个劲的让阿贝喊人。

阿贝站的高,用高兴的有些尖锐的声音喊的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海猪啊!赶紧出来捞海猪啊!有好多肉吃了,快把船拉出来啊!”

 

第21章 分肉

阿贝的一声喊,那真是平地起惊雷,整个村子都给震了一下,呼啦啦的一下子出来了许多人,连着奶娃子都趴着门在院子里张望,也是啊!对于海边的人来说,海猪这两个字,代表的意思实在是太丰富了。

首先,那东西有肉,还是和鱼不一样的肉,根据吃过的人传下来的说法是,比牛肉还好吃些,看看,这就让几乎一辈子吃鱼的渔民们流口水了,牛肉啊!朝廷可是禁止杀牛的,不仅是因为牛皮是属于战略物资,更重要的是,这牛也是农家必不可少的东西,耕地也好,拉车也罢,简直就是占据了交通工具和壮劳力中的近半天下。

在一个这东西皮子有用,不管是做水考,还是做鞋子,甚至是做皮袄子,都是很实用的东西,对于不会打猎攒皮子的渔民来说,这东西御寒的功能太强大,强大的已经到了稀罕的地步了。

最后这东西油脂多,农家养个猪,到了年底还能熬出好几斤油来,种个地,有了黄豆,也能榨油或者换点油,就是种棉花的,也能有棉仔油,就是渔民,啥希望都没有,那鱼能有多少油脂能让他们熬出来?而没有了油,这日子自然过得越发的无味,所以当这么一大坨肥油即将出现的档口,谁都会一下子眼红。

除了这三样,还有那些内脏,虽然不能吃,可他们从无数的长辈传言中听说过,这些大东西的内脏若是能渥成肥料,那是他们这样的海边盐碱地里最好的养地材料,即使一时半刻不可能立马出效果,可只要用了,那就有希望让地更好一分,对于住在海边,到处都是石头沙子的人家来说,即使那地只能种植蔬菜,也是妥妥的好地了。自然对养地的东西也是很欢迎的。

有如此多的功能,可偏偏这东西实在很是难遇上,十年八年都未必能遇上一只,而若是在海上遇上了,他们对着这些东西还没有法子,根本没有打上来的可能,所以这若是难得的遇上一只刚死的,那简直就是天降横财了。

所以喽,当阿贝那么高声一喊,那真是将整个村子的魂都喊出来了,财神爷爷下凡了,能不激动?一个个都不用思考,立马就出来了,只想着第一个看到,第一个确认一下。

“海猪?哪里有海猪?”

“看,阿贝的手指,这指的是东北方那片珊瑚丛吧,哪里有海猪?”

“那里连着北面的海呢,这个季节,对了,这个季节,那里确实是海猪经过的地方,难道是遇上对头大战了一场?”

“还真是有可能,我听说以前几次咱们村子里出现海猪,也是这样的时节。”

“不单是咱们,这附近出现这样的大东西,哪一次不是海里这些巨兽们相互争斗的结果,反正便宜了我们,随他们斗去,只是没想到,今年好运到咱们这儿了?前年我还听说北面有个渔村遇上了这样的美事儿呢。”

“还有功夫说闲话?赶紧的,还不去将船拉出来?”

“瞧我这脑子,可不是这么说嘛,赶紧的,都来搭把手吧,也不用出去多少,咱们能有三条船出去,就能行了。”

村子里打渔人中公认的几个好手凑在了一起,三条船一起出发,往阿贝指着的那个方向使劲划了过去,果然,才靠近,就听到那几个人开始喊:

“真的是海猪,刚死的,血都没有流干呢。“

”不对,下头还有东西,是那些吃肉的尖嘴鱼,大伙儿加把劲,别让这些畜生抢了咱们的好处。“

”一网都起了,把这些东西也一并捞起来,那也是能吃的,而且还稀罕,卖出去也值钱。“

”那还说啥,赶紧的。。。“

都是海里搏击风浪的汉子,想要捞那么一条不会动的东西,实在是太简单了,即使那东西实在是重的很,一条船都没法子直接装下,只能用网兜着,然后夹在两条船中间往海边移动,一样稳稳的。看的阿珠和阿贝都忍不住满眼的崇拜。

”阿姐,那海猪有多大?瞧着肉可真不少。“

”这可说不好,我听到过的有百十来斤的,也有二三百多的,反正不小就是了。“

”咦,阿姐,你看,这么侧着看过去,这海猪怎么和人一样?“

”你也发现了?以前爹也这么说过,说是在海上若是看不清楚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以为那是有人落海了,等近了才发现,是他们,其实海里有不少的动物侧身的时候很有些人的样子,比如说夏天在这边海域偶尔出现的海牛,比这海猪更像人,若是顶着海草的时候更像呢,那简直就是人身鱼尾的样子了。以后你要是出海,遇上这样的,一定先看清了在过去,不然一个不小心,要是让它们顶翻了船可就不好了,这些东西虽然没听说有吃人的时候,可海里毕竟不安全,谁知道跟着它们的会不会有鲨鱼什么的。“

渔船一点一点的越发的靠近海岸,岸边的人们心情大好之下,一个个都忍不住开始说起了这海猪的事儿,特别是那些大人们,指指点点的在借着这样的机会,告知孩子们他们所知道的一切,这其实也是一种知识的传承,阿贝没有父母教导,好在他还有姐姐,阿珠总能及时的将当初从父母那里听来的一切在这样合适的时候传给阿贝。

所以即使阿贝看向海边那些伙伴们的眼神带着几分羡慕,可却并没有更多的妒忌什么的,相反还带着几分满足,带着几分认真的听着阿珠说话。

等着船靠岸,岸上的男人们冲了出去,也顾不得这会儿海水有多冷了,一个个拉着船就往沙地上走,等到船都上来了,这才有村中的老人过去,将那海猪从板子上弄下来,随即就开始直接宰杀。

”都不等等?也不让咱们看看,怎么就立马杀了?“

”这样的东西死了之后若是离了海水,内里腐坏特别的快,所以一定要立马就杀出肉来,不然可就浪费了,在一个海水泡了这么久,谁知道这伤口里头会不会让海里那些食腐的东西钻进去?也是需要赶紧的检查一遍,不然也是白瞎,难得这样的好货到了这边,可是一点都不能浪费呢。“

阿贝跟着阿珠随着村中的人群一起挤在那宰杀的现场,看着那硕大的猎物被老人开肠破肚,还有几个壮小伙子听着老人的吩咐,开始剥皮,分肉,还有几个已经开始割油脂什么的,一个个分工很是明确。

”阿贝,你赶紧的过来,你小子眼睛尖,第一个看到,还知道喊人,这可是大功劳,按照规矩,来,你先分,这可是好肉,看看这油脂,看看这肉,回家去绝对能够吃好久了,那油脂熬出来过年可就美了。对了那皮子,到时候也有你的一份,等着,等弄好了再分。“

那分肉的是村中名声最公正的老人姜太公,有他出面,村中没有人不服气的,听到他说起阿贝的功劳,村民都笑了起来,今天这一出还真是占了人家阿贝眼睛尖的功劳了,所以对于阿贝分了油脂最厚的一块,没有一个人说一个不字,还有人打趣起来。

”阿贝,你小子这眼神,可以啊,只是你这大清早的上岩石干啥呢?是不是前几天让野猪吓着了,睡不着起来哭啊!“

阿贝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看着那个明明已经快三十还欺负孩子的家伙,大声说道:

”那是我的福气,先是野猪,如今又是海猪。全是肉啊!“

”那是和猪对上了吧,啊哈哈。“

”少说几句,人家还是孩子呢,赶紧的,分肉,该你家了,你要不要?不要我拿了啊!“

”怎么可能,赶紧的我正好想吃肉呢。“

分肉的时候,整个村子都带着几分喜气,就是阿珠脸上也带上了几分红晕,和阿贝回去的路上还一个劲的说道:

”虽然都是猪,可还是海猪好,看看,都没什么危险,还能吃肉。“

”阿姐,野猪也能吃肉。“

”拿东西我瞧着就胆战心惊的,就怕伤了你,还有啥心思吃,再说了,那不是还能卖钱嘛。“

”海猪怎么不卖?“

”这东西除了咱们海边的人,外头有几个人认识的?谁买?“

合着是没人吃啊!阿贝的兴奋劲头一下子下去了好几个档次,亏得他还觉得是好东西呢,不能卖钱,怎么能说是好东西?

”傻弟弟,能让渔民们过的高兴地就是好东西,你啊!别总是看着银子。“

第22章

阿珠家分了好大一块肉,足足有二十斤,回到家,阿珠第一时间就开始烤油,将油脂的部分先切出来,炼出了五斤的油来,乐的阿珠眼睛都笑的眯起来了,不说这些油家里能吃多久,就是那些油渣,也是炖菜的好东西,加上些白菜什么的炖了,一定很香。

至于剩余的肉?在家门口的雪堆里埋了,冻上,应该能吃上好些日子了,眼见着就要过年了,这些东西来的可真是及时呢。赶紧的这炖菜做上,好生的吃一顿也算是解解馋了。

“阿姐,咱们过年吃饺子吧,这油渣做饺子,以前娘也做过,可好吃了。”

不过是一句无心的话,阿珠正切菜的手就顿了一顿,可不是,当初家里父母俱全的时候,日子确实不错,虽然也穷了些,可每每到了过年,娘总是想法子去弄点肉来,若是日子宽松些,就直接买上块大油,做油渣饺子吃,剩下的油能让他们整个年前年后都过上舒坦日子。

可惜后来人没了,他们家也变得一贫如洗,去年简直就是最难熬的一年,日子都不记得是怎么熬过来的了,好在如今又好了,想想家里如今的存银,想想开年后的计划,阿珠脸上带出了几分的笑容。

“知道了,如今粗面也不过是6文,买上一斤就足够咱们做饺子的,明儿你去县城买就是了,对了,在买点骨头回来,咱们好熬粥,还是肉骨头最合算,肉味有了,油有了,还有骨髓吃,补身体的很,除了废柴尽是没有别的不好的,3文一斤也便宜,你多买些,过年送礼我瞅着正合适。”

阿贝听着阿珠这么说也点着头,他也喜欢肉骨头熬粥的味道,比海鲜粥更好吃,恩,不过就送这个,是不是减薄了些?别家或许也就罢了,不会挑理。可亲戚家呢?

“石头哥年底成亲,咱们家送什么?”

最关键是这亲戚还有大事儿要办,这送礼真是有点麻烦,阿贝即使小小的年纪,可他把自家当大人使用时间长了,这脑子也总是冒出些大人该想的事儿,越发的爱操心了。

阿珠也不管是不是阿贝这个年纪该想的问题,她只是知道,这是自家弟弟,是她唯一的亲人,是相互依靠,相互依赖的人,所以自是什么都和阿贝商量,就是阿贝问了不是这个年纪该问的,也从不回避,从不隐瞒,反倒是很有兴致的将事情都尽量说的详细些,生怕没有了父母的阿贝以后吃亏。

“前些时候我给了姑一些布,够做一件单衣的,若是按照以前咱们的情况,原本是够的,不过如今咱们家好几次得了大运,挣了钱,谁都知道,虽说明年开春咱们要起屋子,要用大钱,可这会儿却也不好就这么混过去,让人说我们的死抠门,不知道顾念亲戚,不然姑即使嘴上不说,脸上也不好看,所以我想着再加点什么。”

“这是应该的,咱们就这么一个姑姑了。”

阿贝很理解阿珠的做法,就是他自己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家里如今银钱既然不紧张,那就不能只顾着自己,把人情给丢了,不管怎么说,那都是亲人,都是当初曾帮着他们的亲人,他也想对他们好的。

“可不是,只是这大半年的,姑姑那里该买的都买了,棉被也做好了,家具也上了新漆,还做了新的柜子,屋子也休整了,我想了好些时候愣是想不出什么别的东西来,本想实在不成就买点肉去,可如今海猪分肉,姑姑家只怕也能分不少,这样一来,肉也不缺了,阿贝啊,你说咱们给什么好?”

这才是阿珠最头疼的地方呢,来钱的时间晚了,人家该花钱的地方都花完了,这送东西就有点不上不下的,好像送什么都不能送到心坎上,那岂不是他们白费钱,姑姑也用不上吗。他们这样的人家,遇上喜事儿什么的,十有□□都是送礼的时候,送人家正好需要的,又能走了人情,又能帮衬了对方,那才是正紧走礼的样子呢。就是当初阿珠给的布,那也是正好送对了,让新郎多件新衣裳,体面又好听,姑姑才这样的满意,这会儿却怎么都想不到合适的。

“要不直接给钱?给上一百文怎么样?”

阿贝也不知道该送什么,姑姑家翻修屋子的时候,他都去了,还帮着采过屋顶的草,知道他们确实啥都置办妥当了,这会儿要他说什么缺了,还真是说不上,忍不住就来了这么一句。

“这可不怎么样,给钱的多半都是长辈给晚辈的,咱们要是这么做,只怕姑姑还觉得打脸呢。”

要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阿珠还用发愁?当然她也知道阿贝也是好心,所以忙细细的说了这里头的不妥当。不过也因为这样,她倒是想到了旁的。

“石头哥的喜宴听姑姑说,就是些海味,加上杂粮窝头,阿贝,要不这样,你这几日再去林子里看看,要是能有野鸡什么的,弄上两只给姑姑,好歹桌面上也能多个鸡汤什么的。”

一听姐姐居然解开了他去林子的禁足,阿贝整张脸都开始笑开了花,一下子站了起来,高兴的问道:

“阿姐,你不关着我了?”

“昨儿阿海不是已经开始去了吗?回来你们两个还嘀嘀咕咕的不知道说了多少话呢,当我不知道啊!你要真是想去,那天偷偷溜着去了,我还能真的把你绑住了?算了吧,我可不想讨人嫌,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咱们先说好,这以后可不能再去深处了,就在外围晃悠,哪怕是东西少些呢,也总能让我安心些,没有那么危险,再说了,本就是外快,不是什么本职,能三五天的有点东西就成,咱们不能太贪心了。”

阿珠能放手让他去,阿贝已经很惊喜了,那里还顾得上其他的说辞,反正阿珠说什么他都点头,可这不走心的样子,让阿珠很是担心,忙加了一句说道:

“你要是敢不听我的,在这么冒险,也不用你去弄什么野鸡了,连打柴也一并省了。我就直接去买上一百文的杂粮面给姑姑,反正这一袋子过去,能让姑姑多做点窝窝头,也算是送的不错了。”

阿珠这么一下子让阿贝瞬间清醒了几分,忙慎重的点头说道:

“阿姐,我知道你疼我,是为我好,我会上心的,不去里头,我也会怕,那里有野猪,那是已经看到的,可没看到的呢?谁知道会不会有其他的?所以我不会去的,就在河湾边上那一片下套子,就在原本我们做陷阱的周边走动,那里都是走了好些时候的,村子里人也去过,安全的地方,你放心,我们家就我们两个了,我知道轻重,我还要给老白家延续香火呢。”

前头的话说的是真好,说的阿珠都感觉自家弟弟一下子似乎像是个十来岁的孩子一样懂事儿了,高兴的很,可不想到了最后却来了那么一句,阿朱忍不住都笑了,手指虚点了几下,笑骂道:

“还知道延续香火,这是姑姑家听来的吧,放心,阿姐一准不会忘了给你相看小媳妇的,恩,还要给你攒聘礼。”

阿贝听得这些,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明白阿珠说的是什么意思,反正脸微微的发红,却没有什么羞涩的表情,只是那么傻傻的笑着,看的阿珠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赶紧的将手里的活计做了,准备吃饭。

“阿贝。。。”

外头阿海的声音传来,阿珠赶忙示意正在烧火的阿贝出去。

“让阿海哥进来一起吃吧,正好做的炖菜呢。”

“哎,知道了。”

等着阿珠的饭都做好了,阿海没有进来,就是阿贝也似乎不知道去了哪里,好一会儿才听到脚步声,走进来的也只有阿贝一人。

“怎么了?有事儿?”

看着阿贝脸上的淡淡的喜色,还有那种迫切的样子,都不用阿贝开口,阿珠先问了出来。

“阿海哥家里把咱们家后面那个地基买下了,阿海哥说了,他的新屋子就起那里,那边原本就有地基,还是最结实的石头的那种,是村子里几十年前一户搬走的人家留下的,这会儿正好省了做地基了,阿姐,阿海哥要和咱们做邻居了,真好。”

阿海哥又不是你亲哥,也不知道怎么了,阿贝就是和阿海最好,听得阿珠都有些吃醋了,可听到阿海过来做邻居,其实阿珠心里知道,她也是高兴的,毕竟这邻居是个亲近的人,以后也好相处不是。

“确实是个好事儿,阿海银子够了?啥时候开始起?和咱们一处不?”

阿珠也关心了起来,要是一起起屋子,那人手够不够?阿海攒钱的事儿她也听阿贝说起过,不过就这么些时间,阿海到底攒了多少却不清楚,这如今起屋子,即使在俭省,花销也不是小数,他一个人真的行?

“阿海哥说,他已经有了五两了,准备开春钱往林子里多走动些,等着凑够了就起,就看银子啥时候凑手了,至于这地基,阿舟爹买了送他的,那地基不值钱,不过也省了一笔。”

阿珠点头,心下不禁想着到底这世道就是男人会挣钱,他们两个折腾了这么久,如今看着,还不如阿海的速度快,这样一想,阿珠难得心里憋了那么一股子气,想着开春能下海之后,一定要努力一把,好好的给自己也争口气,让人看看,女孩子也能挣大钱。

第23章 喜宴

贫寒人家婚嫁一般来说都会选择空闲的时间,比如农家的就会选择在秋收之后,这样不但空闲,还是在各家粮食入仓,条件最好的时候,负担也能轻省些,而到了渔民,全年都是忙碌的日子,除了下雨天,可下雨天也不适合办喜事儿啊!所以只能是冬天了,至于为什么是年前?那更简单了,因为太穷了,需要借用过年的一些花销,也顺带想着宴席剩下的够吃到开年的问题。-小-说-

就是老刘家一开始也是这样打算的,和亲家钱田头说起还说了两家将喜宴和在一处的话,为的就是能多省几分,反正都是一个村子的人,两家离着也不远,合在一处还热闹些,最重要的是,这大冷天的也不可能让人都在外头吃饭,全村七八十人去了那些不上桌的孩子和帮忙的妇人,外加外村的亲戚,能有个七八桌那是足够了,到时候也一并借用两家中间邻居的堂屋来摆,这样多好。

不过不管原本的打算多精简,真到了这一次的喜宴的时候,刘白氏却感觉分外的轻松,一来是今年也是巧了,多了好些外快的钱,让她手头松了好些,二来是那海猪,实在是顶了大用了,因为都知道她家要办喜事儿,村子里村民们想让,分了他们家一大块,足够做出一桌一大碗肉菜不说,还能留下一点子事后分给外村亲眷各家的回礼来。

还有她长脸的外甥,婚礼前几天,还送来了四只野鸡,让她*汤,想想一桌一碗半只鸡的鸡汤,刘白氏就觉得头发都开始闪光了,这年月,谁家能拿得出这样的菜色来,有肉,有鸡,都比得上那些小地主了。

再加上这几日她让家里几个孩子在岩石边下的鱼篓子里得的海蟹,大虾,贝类,还有家中存着的海菜,哎呦,这宴席,她都能想到当天那些外村人的称赞了,还能畅想一下这宴席菜色传到其他村子里后,各家那些嘴碎妇人的眼馋。

让你们总是说我们渔民不好,让你们不愿意和我们村子联姻,馋死你们!

刘白氏傲娇了好一阵,即使在喜宴当天都笑的分外的灿烂,看的一早过来帮忙的阿珠都诧异了好一会儿。

阿珠一早过来不仅仅是来帮忙的,还带来了十斤的杂粮面,

“你这是做什么,这是手里有钱就散漫了不成?这可不好,不是姑姑说你,开春就要起屋子了,手里多点是点,虽然起屋子是有个大概的数,可谁知道后面的花销有多少?那屋子基本上除了地基,都没啥好东西了,到时候要是你想做点结实的家具什么的,可不得要花钱?还有里头被褥什么的,添置起来也不少,锅碗瓢盆的难道不买点新的?最重要的是,你也不小了,这嫁妆什么的也要筹备起来,阿贝的聘礼银子也可以攒起来了,这都是钱。”

刘白氏看着那杂粮面心里是暖的,这孩子这是知道自家准备的干饭是杂面窝头,生怕自己这里粮食不够这才带来的吧,真是贴心,可她也不想娘家孩子吃亏,怕他们不知道攒钱,忙拉着阿珠就是一顿的教导,听得阿珠眼睛都该晕了。

“姑姑,不过是40文,这些我们姐弟还是出的起的,前些日子阿贝去抓野鸡的时候,还逮着了不少的兔子,卖了好些钱呢。”

“别哄我,都是一个村子的,我还不知道?我都听阿海他婶子说了,阿贝那孩子,为了给我这里凑野鸡,和阿海说好了,野鸡归他,兔子归阿海,不然这大雪天的,哪里能一下子得这么多?那是两个人的份呢,也是阿贝老实,这可差了五文呢,亏死了。”

刘白氏虽然不是什么斤斤计较的人,可一想到四只野鸡和四只野兔,那足足就是20文钱,心里就一阵的不自在,总觉得是自己家的事儿拖累了娘家的孩子吃亏,可偏偏因为都是亲戚邻里的,也不好上门去帮着讨要,遇上阿珠自是忙不迭的吐槽了一下。

“不能这么算的,姑姑也知道,阿贝人小,从一开始就是阿海带着他,不然他从哪儿学这本事去?你不用管这些,他们自有他们自己的算法,总是相互都觉得合适的。再说了,阿海也不是那种会占孩子便宜的人,他那人品也是靠得住的,难道你还不信他?”

这倒是,阿海那孩子确实不是那样的人,这样一说,自家孩子还是占便宜了,就阿贝那个小身板,要是没有阿海,不说本事学不学得到吧,最起码那样一个孩子谁放心让他去林子里走动?前些时候不就遇上了野猪嘛,可见林子里也不是那么安全的,有个成人的大孩子在是安心好些。

“知道了,姑姑不是也没有上门去说嘛,只是心里替你们着急,怕你们吃亏罢了。”

“知道姑姑对我们好呢,对了,石头哥啥时候去迎亲?阿贝说要跟着去热闹热闹,这孩子,难得这么起劲凑热闹。”

阿珠见着姑姑心里有数了忙转了话题,这人越来越多了,人来人往的,这要是让人听了去,可怎么是好,阿海那里还不得以为自己占了便宜还卖乖?别人不清楚,她可是听阿贝说了,这几次打猎大半都是阿海的收获,只是他知道阿贝心急要野鸡,这才将这些都直接先给了阿贝罢了,两人说好,以后再慢慢还,人家已经救急了,她可不能不识好歹。

至于为什么不说清楚?阿珠不想给阿海惹事儿,听阿贝说,阿海想自己攒点私房钱,打猎得的东西只是给了二叔家六成,自己存下了四成,为什么这么做阿珠不知道,不过他知道阿海必定不是因为对自己叔叔们有什么防备,不然当初也不会什么钱都上交了。

村子里能帮忙的一个个都来了,男人们也开始凑了起来说着闲话,冬日里因为怕冷,很多时候人们都习惯了躲在自家屋子里,出来走动都少,即使今年因为挣钱的事儿,比往年在外活动的多了些,可依然和春夏时候不能比,这些人里头,好些都已经有些日子没有碰面了,趁着这喜事儿,倒是也让大家伙儿有了说话的机会,自然一个个凑在一处热闹了起来。

孩子们更是活泼的凑起来一会儿去新娘家扒着门说话,一会儿去做饭的地方张望,看看有什么好吃的,还有几个懂事的帮着摆桌椅什么的,阿珠也被分了差事,和表妹刘幺妹一起收礼,清点,存到刘白氏的东屋。

乡下地方送礼也都是实惠东西,像是阿珠送的十斤杂粮面就是例子,不过是她送的多了些罢了,其他来的人,或是一小篮子干菜,或是十个鸡蛋,或是一点子红枣等等,总在十文上下的样子。

这样送礼一般都是按照家境给,不会成为自家的负担,也不会让主家为难,以后回礼难给,所以阿珠收了这么一回,也算是将各家的情况摸了个底,顺带还学了点送礼的本事。好容易刘石头开始出门接亲了,阿珠也开始忙着开始准备摆桌了,作为新郎的表妹,这个时候可是出力的时候,上桌吃饭什么的是别想了,当个传菜的都不成,有老刘家一群兄弟做这个活计呢,她剩下的就是帮着看孩子了。

海边的孩子不管男女,基本都是淘孩子,没有一点子血性拼劲,那也不可能从海上讨到吃食,所以这一天那个累啊,阿珠第一次发现这孩子多了会这么让人头疼过。

”阿姐,阿姐?“

好容易新娘子进门了,阿珠匆匆的交接了差事就往家里赶,往床上一趟,连吃饭都不想了,看的跟着过来的阿贝跟着着急起来。

”阿姐你是怎么了?病了?“

”没有,就是累的。“

”累?我瞧着姑姑一点都不累,她不是比你忙多了?我瞧着她没有一刻是停的,她都不累,怎么你这里就累了?“

阿贝不解,阿珠却翻了个白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