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夏日热闹成这样,可以说是几十年未见, 即使挣的钱好些又花销了出去, 一个个也依然十分的欢喜, 好像一下子这人都精神了起来, 人精神了,自然就喜欢折腾,这不是, 这下海底寻宝的事儿刚开始冷了下来,村子里一个小子又折腾着要种树了。

”种树?怎么种?咱们这儿可都是沙地, 后头那片林子看着也算是树, 可你们也不是没看见, 那树多少年了,这树干子就是长不大,死的稀稀拉拉的,就这样你们还种树?“

阿米头一个表示怀疑, 没法子谁让这折腾的人里头就有自家阿贝呢,你说一个半大孩子, 怎么就这么麻烦呢, 一会儿一个主意,一会儿一个念头,就没有个消停的时候。

偏偏这小子还总是满嘴的道理, 好像他什么都知道一般。

”怎么不能种了?既然后头的能种活这么些,可见这地方也不是不能的,只是往日或者是没有寻到好法子罢了, 我和阿海哥商量了,这沙地没法子种树,缘由很简单不就是土不成嘛,那咱们直接挖个大大的坑,直接把树周边一米上下的地方全添上山上的山泥不就成了?这样一来,移过来的树自然不愁没有了扎根的泥土,在一个有了这么一块地,咱们也好知道这上肥的范围,只往这几处去下功夫,自然这树也能多点子养料,这样还能不活?“

你还别说,这么一说,就是阿珠一时也没有了反驳的话,阿贝确实已经将可能造成树枯死的可能给一一作了准备了,这样就是阿珠也觉得这树估计是想死都死不成的。只是她对于自家弟弟,想一出是一出的念头还是有些不满意,忍不住还是多了一句嘴:

”好好的,也不知道到底想什么呢,一下子居然又想着要种树了,这毛病的,咱们村子里那么些人家,百来年也没见谁家想着这事儿的,就是你们事儿多。“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人家阿贝可委屈了,撅着嘴说到你:

”人家还不是为了你?这些日子,日头最是猛烈,阿姐你看看你自己,比开春的时候黑了好些了,鼻子上都有些蜕皮,所以啊,我想着在咱们家院子中间种上树,好歹夏日能遮阳,恩,若是好,院子门口,还有这厨房边上,也铺上些泥土,咱们搭上个架子,说不得还能种点别的能吃的东西呢,这样岂不是又能省钱,又能遮日头,还有啊,听人说,这墙边上种点爬山虎啥的,这泥墙就不容易被水淋湿了掉泥呢,这都是好处,你怎么能这么说我。“

阿珠听着阿贝委屈的声音,心早软了,在细细的听了阿贝的解释,更是觉得自己实在是不对,都没有弄清楚就对着阿贝数落,怪不得阿贝这样恼了,忙凑过去,好生的说了几句软话,这才算是安抚住了阿贝。

转头想想阿贝说的这种树,种菜,还有什么爬山虎什么的,眼前好像立马也出现了这样绿意茵茵的画面,很是欢喜,唯一还有个疑惑就是,这阿贝到底从哪儿听了这么多的事儿?她怎么都不知道?

”阿海哥问的呗,前几日正好轮着咱们过去看摊子,歇息的时候,阿海哥凑到了边上其他几个村子的老人那里说话,不知怎么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这树的事儿上,阿海哥问,像是咱们这样,沙子多的地方要想种树该怎么办,结果人家说了,这事儿其实早就有法子了,就是合着树底下的泥一并移了,当年那些河道,毁堤之后的淤泥地或者泥沙地,甚至是盐碱地想要收拾,很多都是这样处理的,就是有些石头多些的山坡想种树也多是这样,不稀奇。阿海哥听了立马就和我说了,我跟着也去听了好一会儿呢。”

阿贝如今似乎什么事儿说起来都有阿海的影子在,弄得好像没了阿海,这日子就没法子过了一般,就是阿珠也听得很是习惯,还跟着点头,赞同的说道:

“要这么说还真是可行,能说出这法子的人,十有**也是见识过的,不然不至于说的那么仔细,你们能想着去问,去听,也是有见识的,咱们围在这一个村子里日日对着大海,日子虽然过得也安稳,可到底不如那些在县城讨生活的人知道的多,以后你也学的机灵些,遇上人嘴巴也甜些,哪怕是多学上一句两句的,也总比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强些。”

阿珠瞧着自家阿贝,那自是什么都是好的,人机灵,能干,勤快,还脑子活,唯一不好的就是少了爹妈带着,不能像是其他人,有了疑问总有靠山帮着处理,实在是吃亏的很,如今见着出去见识见识也能多学点东西,自然越发的支持阿贝多往外走动。

“我知道,阿海哥也说了,咱们这样没爹没妈的,就要学着耳朵勤快,嘴巴勤快,耳朵勤快了,总能蹭着学本事,嘴巴勤快了,总能多些人缘,只要这两样不缺,以后怎么也不会吃亏的。”

又是阿海说的,阿珠难得脑子快了嘴巴一分,小声的嘀咕道:

”我瞧着如今阿海说的比我说的都有用些,你满嘴都是阿海了,阿姐都不知道被丢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这话说的有些酸,阿贝也不傻,立马笑嘻嘻的抱住了阿珠的手臂一个劲的摇,好小声的撒娇说道:

”阿姐,我知道阿姐最疼我了,我和阿姐亲着呢,才不会把阿姐丢到后头呢,阿姐最好了。“

看看,这才在县城走动了多久啊,居然连撒娇都会了,往日那个小老头一般的阿贝到哪儿去了?阿珠的心让阿贝这么晃啊晃的,晃的心也甜丝丝的,若不是自家如今日子好过,这阿贝那里能有这样的机会恢复几分往日的调皮样子?可见自己这个阿姐做的,应该也是不错的,爹娘看到如今的阿贝,应该也会高兴的。

”成了,成了,阿姐的胳膊可不是那小树,禁不起你折腾,不是说明儿要是那林子边上看树?还不赶紧的睡觉去?我可没工夫喊你啊,要是起晚了,我可不管。“

”才不会起晚,我都和阿海哥说好的,他一准过来喊我,那,阿姐我过去睡了啊!“

又是阿海,阿珠又撅了一下嘴,感觉如今这个家里,好像阿海也成了其中一员一般,有些抢戏,心里感觉怪怪的,可到底哪里不对,阿珠还真是说不上来,只是下意识的说道:

”老是阿海阿海的,你啊,都快成跟屁虫了,别老指望阿海,多自己用心些,到底人家阿海也不欠咱们的,不能老是麻烦人家,小心那天阿海烦了你,那可怎么好。“

”才不会,阿海哥和我可好了,才不会烦了我,阿船都说我比他都像是阿海哥的亲弟弟呢。“

明明已经要走出去的阿贝,听着自家阿姐这么说他和阿海哥的友谊,立马不干了,扒着门框,探出个脑袋大声的反驳,还用上了证人,不说这个证人还好,一说,阿珠下意识就觉得似乎这话里有什么不对,好像和前头自己的感觉能扯上啥关系,可刚想细细的去分辨一二,那边阿贝那这后脑勺对着阿珠愤愤不平的样子先印上了她的眼睛,所以立马先凑过去安抚了一下这个有些炸毛的家伙。

”是,是,是,我们阿贝最是人见人爱,最是有人缘,人家和你好着呢,是阿姐胡说的成了吧,不过阿贝,人都说亲疏有别,人家阿船都有意见了,可见咱们确实麻烦人家的不少,你自己也注意些,若是不想生分了,那就对着阿船他们好些,或者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别让人阿海帮着咱们,咱们还给人家家里添乱,你也知道,到底阿海也是他二叔养大的,和他那几个堂兄弟亲近才是正理,可不能让阿海为难。“

这都是正紧话,阿贝本就是个聪明又敏感的孩子,只要这么一说,哪里不知道自家阿姐的意思,立马点了点头,板着脸说道:

”我知道的,这些你以前都说过,还说要我和石头哥他们也亲近些,不能让人觉得我心里没有兄弟,阿姐,我都懂。“

见着弟弟这样懂事儿,阿珠满意了,点了点头,又摸了摸阿贝的脑袋,笑着说道:

”成了,你心里明白就好,明儿继续折腾吧,我也瞧瞧,咱们阿贝这折腾劲是不是真的能折腾出个彩来,要是真能种活了,那咱们这儿说不得以后就能不用走远路砍柴了,还能弄上果树啥的,多点出息呢。“

”咦,阿姐,你咋知道我是想种果树来着?我就想着种大苹果呢,恩,他们说咱们这儿日头足,苹果长得好着呢。“

得到了阿姐支持的阿贝兴奋头又上来了,怎么都不肯回自己屋子去,都到了阿珠的床上,说着说着,索性就在这儿睡着了,看着睡了之后满脸稚气,又带着几分笑容的阿贝,阿珠满心的柔软。

第53章 领悟

阿贝的种树计划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在这个日日受着海风侵袭的地方,若是能在自家院子里种上一棵树, 哪怕不能遮风挡雨, 也能让不少人心里多几分安慰, 不用每次看到那村子里西面, 那些瘦弱的仿佛下一个雨季就会被击倒的树,就一脸的丧气,感觉这海边的地方缺少生机。

甚至姜太公还很是有心的去了其他村子, 请了附近种果树最好的老手过来帮着相看,看看这沙地里挖多大的坑才能保证这些树木存活, 不想也正是因为这样, 倒是引来了更大的事儿。

人家说了, 想要在这里种树成活其实真的不难,只是他们以前用错了法子罢了,这泥沙过多的地方最大的问题是存不住水,所以才导致这些树木不容易存活, 想要让这些植物像是别的地方一样,那只要在种树的时候, 地底下先埋上一口漏水的大缸, 再将外头取来的土都放在这大缸里,种树,浇水, 上肥都在这大缸的范围里,那比前头阿海和阿贝听来的和换土一样的种植方法更靠谱,甚至种菜什么的也不是不能, 就是工程大了些,要在地下约莫一米深的地方铺上曾石头,然后在覆上土,用枯枝烂叶什么的,养一养,这样一来,这地就能种菜了,虽然不能种粮食,可惜了些,可这样的消息还是很激动人心的。

“阿贝,那咱们家后院就理出两分地来,你说好不好?”

“阿姐,咱们家不是有坡地了吗,那地方种的菜也不少,咱们不收什么租子,就要点菜好了,这样还能省事儿呢。反正咱们又不会种。”

“你傻啊,坡地养上一二年,那肯定就能种粮食了,到时候哪还有空种菜?还是要靠自己,趁着这后院新弄好,坡地还能给咱们提供蔬菜的时候,咱们摸索上一阵,等着那边种粮食了,这边咱们自己也能种了,多好,不说旁的,最起码除了海菜,以后咱们也能多吃上点别的,总比用野菜对付好些,再一个到了冬天,以前只有那些腌制的海菜吃,新鲜的实在是少,可要是有了这后院的菜地,最起码萝卜什么的总是有的,大白菜也不会缺对吧,就是秋天做菜干也比全是野菜的好。”

越说阿珠越是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家里如今银钱不缺,存着也不过是光看着,还不如赶紧的趁着这会儿各家都心动的时候花一点出去,给阿贝多添置点家底呢,这后院菜地要是收拾好了,那怎么也能用上几十年,和房子一样牢靠保值,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至于院子中间种树什么的,这个阿珠已经不想管了,就看村子里其他人家种什么,然后跟着种就是了,她和阿贝两个人也不可能有本事去什么山里寻长得好的果树,到时候能寻上一株还算是好的一年生的幼树也是可以的,反正长上几年不都一样?

阿珠心里有自己的成算,阿贝也有不一样的打算,即使听了阿珠的话,准备后院弄点菜地,也不妨碍他对于树木的喜欢,没有多久,阿珠就发现,自家门口大门两边多了两颗大枣树。院子里靠着厨房的一边和正房东屋相隔的地方,多了一株苹果树。西面的西屋窗子地下还有颗才刚一米高的柿子树,合着阿贝这是要把自家弄成果园了?

“阿贝说,这些树又能长果子,开的花又好看,不种这个才可惜了,对了,我家院子里他都管上了,愣是让我种了两颗石榴,说是到时候能换着吃。”

正帮着给果树浇水的阿海看到回家一脸萌呆的阿珠,不用她问,就立马很是老实的将阿贝给出卖了,还顺带表示一下自己的无奈,看看,我家我都没法子做主了,可见你弟弟这会儿是啥状态了,所以啊,别说我没劝什么的啊!

阿海打的一手好太极,不过是几句话,立马将自身的危险给降到了最低,顺带还获得了阿珠隐隐的歉意,

“阿贝这孩子,最近不知是怎么了,越发的调皮起来,这样的事儿,说也不和我说一声,真是的。”

阿珠嘴巴上说着阿贝,实际上却看着阿海的脸色,瞧着阿海似乎没有什么恼怒的样子,这才放心,

“不过说起来,阿贝如今的样子才像是**岁孩子的样,以前我都怕这小子一夜之间变成小老头呢,这也是你的功劳,要不是阿海你总是带着他四处走动,他也不会这么快就走出来。”

确实从父母双亡的阴影里走出来,重新恢复本性很是不容易,这一点上阿海简直就是救了阿贝一条命一样的恩情,也因为这样,阿珠和阿贝才会对阿海这样亲。

明明是很亲近的话,可听到了阿海的耳朵里却不由微微的皱了皱眉头,他可不想在阿贝姐弟两个的心里只留下一个需要感恩的固定印象,他可是打着阿珠的注意呢,要是想法固定了,以后他怎么把阿珠娶回去?想到这里,阿海微微摇了摇头说道:

“可不能这么说,也是阿贝自己心宽,知道这日子该怎么过才能顺当,是个有担待,有心思的,不然就是领着走再多也没用。对了阿珠,这几日下海收获怎么样?村子里都忙乎着这种树什么的,打渔这样的本分事儿倒是疏忽了好些。”

阿海客气了几句,赶紧的转移话题,不想让阿珠再将什么感恩的话说出口,生怕弄得过了,以后他不好开口求亲。

当然,他这话题转的也正好,真是阿珠这几日寻思的问题,一听阿海问,忙跟着说道:

“就是你不问我这几日也要说的,最近我下海瞧着海里的鱼群开始往下游了,估摸着这鱼潮就快过去了,这些日子要是再不抓紧下网,这一次的渔汛收获可太少了,阿海,赶紧的,往村子里的人停了手里的事儿,出海去吧,这种树的事儿,就是晚上些日子也不打紧,实在不成,家里老人孩子总是有的,慢慢来就是了,咱们海边的人家,可不能忘了根本啊!”

这话说的很重,不像是阿珠这样年纪的人能说出来的话,所以阿海听到的第一反应就是有点不敢置信,不过在看看阿珠一脸的认真,他又觉得似乎自己没什么好怀疑的,海边的孩子,对大海的感情很深,也很复杂,能有这样的认知应该也不奇怪,谁让他们从小都是这么被教着长大的呢。

“知道了,我会去说的,你也别太担心,有事儿喊我啊。”

说话间阿海已经干完了手里的活计,将水桶放好,阿海利索的收拾了一下身上的衣裳,随即就往外走,这些日子或许是前头宝石的好处晃花了众人的眼睛,让所有人都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里,所以这么长的时间,居然愣是都在干一些不要紧的事儿,将正紧的出海放到了后头,不想不觉得,一想阿海都忍不住想给自己一个巴掌。

就像是阿珠说的,他们是渔民,渔民的根本是什么?难道这还要人提醒不成?不过是一两银子的银光,怎么就让村子里的人一个个都失去了平常心?怎么就能连本分都忘了?这几两银子,是能保一辈子不愁吃穿还是能让人一下子离了这海边搬到城里去?都不能啊!最终他们还是要靠着祖祖辈辈的手艺在这里继续生活,继续繁衍。

该稳稳心思了,该重新回到正途了,想到这些,阿海第一时间去了太公家,等着从太公家出来没多久,太公就派了人去了一个个人家,将当家人都喊了过去,当然这里头十有**都是长辈们,像是阿海这样年纪的人,即使已经自己起了屋子,已经算是独自成了一个人家,也没有资格过去的。

而这些当家人,等着他们统一了意见,那么也就是说整个村子再不会有质疑反对的声音,这就是村子人少的好处,意见容易统一。

另一边,送走了阿海的阿珠躲在自己的屋子里,小心的挽起了裤腿,看向那小腿上部靠近膝盖处的一个红肿,嘴角莫名的出现了一丝笑意。你到是怎么回事儿?说来真是惊险加惊喜了。

今儿阿珠照例下海去珊瑚礁附近摸索,想弄点弄西回来卖,不想因为循着一只龙虾多走了几步,就不小心闯到了一处海底岩石构成的小石堆里。往日里这样的地方阿珠是怎么也不会来的,因为这里一般都是海蛇的地盘,要是一个不小心,让海蛇咬了,中了毒,那真是冤死,所以阿珠一向挺小心的,可偏偏,今日这运气就是这么衰了,才走进去几步,石头缝里立马就窜出来一条海蛇,把阿珠吓的整个人魂都快没了,可偏偏你猜怎么着?这海蛇,居然像是没有看到阿珠一样,从阿珠的身侧游了过去,就是膝盖附近,那也是海蛇游动的时候,一个甩尾,直接打过来才造成这样的红肿,更奇怪的是,这海蛇明明已经打到了阿珠,居然能还是没有发现阿珠,绕着阿珠转了三圈,啥攻击都没有,一个转身又走了!

当时阿珠就有些傻眼,这到底是看到了该是没看到啊!这是啥节奏?阿珠真的不明白,可有一点她突然领悟了,那就是自己如今这诡异的本事,不单是下海之后不用担心呼吸和水压,甚至还能让海底的动物们无视自己的存在,这简直是要逆天啊!有这样的本事,那她岂不是啥地方都能去?只要不是找不到回来的路,就不用担心这附近海域的危险了?

恩,这个暂时只能想想,还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这海蛇无视她是光只有海蛇呢,还是所有的动物都这样?若是都这样那最好,若不是,那是不是有什么特定的区分?比如大小?比如品种?还有这样的无视是不是有次数限制?还是能一直这样?还有若是遇上水母呢?这东西别的不说,那毒实在是太厉害,就是像今天这样碰一下,都有可能中毒,这样的情况自己能避开嘛?这也没法子实验啊!万一不成,岂不是送死?

阿珠越想越多,越想脑子越乱,好在她知道这不是一时半刻能弄清楚的,在确定了自己的腿没事儿之后,还知道做饭,可见这也是个心大的!和阿贝两个,姐弟两谁也别说谁了!

第54章 夏末秋初

当日子平静下来,你会发现, 生活其实很简单,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无声无息中时间流转的分外的快。渔村的夏日也一样, 转眼间海风里带上了几许凉意,灼热的日头也变得缓和,渔民们暴晒了一个夏日的肌肤不再日日发红, 就是海水,也不再带有温热, 这一切无不说明一点, 秋天来了!

阿珠一早出门, 重复着每天的事儿,和阿贝两个去岩石哪儿看虾篓,去赶海,而村子里其他人也坐着差不多的事儿, 偶尔的一个抬头,阿珠分明能看到自己家这个村子一日日的, 好像越来越美, 越来越充满了生机,就是村子里孩子的笑声,也比以往听起来更加清朗欢乐。

说起村子里, 如今这个村子的各家各户,房子都比以往整齐了好些,再不是往日近半都是快要倒塌的样子了, 即使再不济,也修缮了屋顶,重整了墙壁,还有每一个院子里必定有的果树,最差的也有一颗,多的前后种上五六颗也是常态,村子西面那一片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的树林也不再是往日萎靡的样子,树木增多了近一倍不说,连着灌木都多了不少。

这也是那些善于种树的人给的建议,说是灌木根小,生命力强,若是用心繁殖了,说不得几代后还能改善土地,让这沙子占了大半的地方肥沃起来。你说什么?不可能?别忘了树叶什么的落下腐烂之后本身就是最好的养料,不单是对草木的,也是对土地的,只要坚持,一年年的,那这里还真是有可能变得绿意葱葱起来,不然你以为那些森林是怎么形成的?

当然这村子里的人也没指望这边上那么一点子地方就能成什么森林,他们唯一想的就是,若是真的能变得树木多些,那么以后他们的孩子们打柴就能省力很多了,别以为他们穷就不懂什么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也因为这村子里不住的在折腾这些树木什么的,这村子变化太大,引来了不少人的瞩目,顺带的让其他海边的渔村也被教育了,不少有些闲钱的人家忍不住也跟风了一回,给自家种上了几颗果树,特别是泥摊村,他们反正跟风也不是第一次了,坦然的很,再说了,他们泥滩地确实对种树也挺期待的,谁不想自己住的地方更加安全可靠,遮风避日些?当他们天生就喜欢在泥里头打滚啊!

这个说远了,这毕竟是别的村子的变化,还是说说自己地方吧,村子里引领了大半年的渔村风潮,挣得钱确实不少,所以喽,那些屋子也才有了变化,毕竟有钱了衣食住行就不能含糊,衣这个可以先放放,毕竟都不是什么衣不遮体的情况。吃的也不用说,海边的人这个最有经验,所以时刻都保持着家有存粮的状态,没什么要操心的。所以剩下的大事儿自然这住成了第一位。

村子里当家的汉子们一个个都是拖家带口的,对于住房问题自然看得很重,不管是因为兄弟分家的预演,还是以后孩子们成亲的必须,当手里有了余款,还是往日不敢想的大钱,自然立马抢先往这房子上下注,趁着有钱先做件大事儿的思想还是很有市场的。

也因为这样,所以今日阿珠才会有如此的感受,能不美嘛,破屋子基本全没了,墙刷的雪白,屋顶也多了好些巨藻屋顶,绿的发黑,再加上已经成活的那一颗颗的果树,往日单调的海边变得五颜六色的,自然是美的。

生机更不用说了,有了草木,即使是沙漠也能让人感受到生机,更不用说是这里了,孩子们高兴那是因为他们吃的饱了,住的好了,好些还有了生下来之后都不曾有过的新衣,让他们老激动了,能不笑的肆意欢快?

“阿贝,阿姐下海了啊!”

瞧着手边的篓子里东西不少了,够今天的菜了,阿珠果断的将东西放到了离着阿贝不远的沙滩上,顺带喊了阿贝一声,免得一会儿这小子忘了,今儿可是轮到阿贝去城里了,他忙着折腾虾篓子和挖蚝贝,一门心思趁着这个机会,多带点东西去城里卖,估计这会儿满脑子都是铜板,要是不喊一声,一会儿自己一早的收获都有可能被遗弃在这里了。

“啊?啊,知道了阿姐,阿姐,你早点回来啊,我好一块儿带走。”

阿珠如今为了顾忌阿贝的心思,下海都不走远,总是在附近,只是将时间定成了两次,这样一来,东西能多些,阿贝也能大致的算出阿珠在海里的方位,虽然他不知道如今阿珠游动的速度有多快,看到的有多远,估计出的位置十有**都不对,可好歹能让这个孩子安心。

“知道了,你也小心些。”

在岩石上趴着用小刀撬蚝贝不是看着那么容易的,这岩石在海边多少年,被海风海浪冲洗打磨,已经光滑的不像是石头了,更不用说那靠近海平面的那一段还有海藻,苔藓吸附,让石头越发的滑润,人上去一个不小心就是跌入海中的结局,更不用说,还要在这上头借力,撬动那紧紧地吸附在上头的蚝贝了,没一份力气都只能用巧劲,不是海边长大的人估计摸索上一两个月都未必能顺手。

而这样的活计,如今基本上都被村子里十岁上下的孩子们给包了,可见这渔村小子们的厉害和辛苦。

阿珠将袖口,裤腿扎紧,一步步的往海里走,清晨的海水已经开始带着几分微凉,可对于阿珠却没有半分的影响,等着水到了齐腰的位置,阿珠往前一扑,一会儿的功夫,人就出现在了远处,一个深呼吸之后,潜下了水,往更深处游去。

“阿贝,你姐真厉害,看看这速度,我姐可从没有这样去过珊瑚礁那里,我估摸着,要是她也这样靠着自己游过去,估计才到那里就要喘不过气,先歇息一个时辰了。”

和阿贝一起做活的娃子一个个嘴巴都厉害的很会说,也是,这些小子如今基本上都在县城的摊子上历练过,再不是往日嘴巴木纳,不知怎么和人说话的呆头鹅一般的笨小子了。

而阿贝听了他们的话也跟着点头认同的说道:

“可不是,我阿姐憋气可厉害了,以前我娘就说过,阿姐是最好的采珠女,就因为她憋气比旁人长,下水也比旁人深,这也是天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要是我家有船,那阿姐也不用这样麻烦了,到底有船过去省事儿多了,再一个有了收获,也不用阿姐一次次回来,直接就能放到船上,那能多挣多少钱啊!可惜我太小了,姑父说了,要等我十四岁再给我做船。”

“为啥?先做了船租给旁人不就成了?”

“姑父说了,有了船,心就不稳了,万一哪天我偷偷划船出去呢?要是有个万一,他可承担不起,到底我是老白家最后的男嗣。”

说起这个阿贝也很无奈的好不。他八岁了,真的不小了,可姑父却一点的缓转余地都没有,怎么都不肯给他做一条船,他家不是没有银子,也不是没有寻到好的木材,就是没人肯给他做,让他拥有一条船的梦想被无限期的延迟了。

阿贝这里很是沮丧无奈,另一边其他的几个孩子却一个个乐呵呵的很,其中一个坏小子还说道:

“阿贝,你是老白家的宝贝,不然怎么叫阿贝呢,这名儿就已经够宝贝了。”

“什么啊,是贝壳的贝。”

“我娘说,当年你出生的时候,你爹一听是男娃,就哭了,抱着你一个劲的喊着宝贝,所以最后你就成了阿贝了。”

“真的啊,阿贝,你爹还能这样?我爹怎么说我是渔网里捞来的?”

“我爹还说是鱼肚子里起出来的呢。”

“别听那些大人胡说,我都仔细看了。孩子都是生出来了,咱们村又不是没有生孩子的人,你们都这么大了,怎么就能这么容易被大人唬住了呢。不过,我听说,咱们村子那么多人家,也就是阿贝家,他出生的时候他爹哭了,要这么说,咱们里头还就是阿贝最宝贝了。怪不得刘木匠不给做船呢。”

谁说孩子就不八卦的,看看这水平,连人家阿贝出生时候的八卦都不放过,明明自己也就是个豆丁大的年纪,八卦精神可真执着,能倒追这么多年,不容易啊!更不用说居然还想到去追根溯源,实地观察,这娃子看样子怎么都是个做捕快的料。

而阿贝?这会儿已经傻眼了,他从来不知道自己出生的时候还有这样的故事,自家爹哭了?就因为他是个男娃?他心里莫名的感觉好像很骄傲,可同时不知怎么又想到了自家阿姐,对阿姐又有些心疼。

自家爹妈过世之后,阿姐虽然是个女娃,却也撑起了这个家,在他还没有能力养家,没有能寻到合适自己的生存之道的时候,全是靠着阿姐才能活下来,这样的阿姐哪一点比男娃差了?

阿贝替阿珠有些不平,可转头想想,爹妈已经没了,想这些有什么用?若是可以,只要能让爹妈活过来,再有什么不平想来阿姐都愿意的。

“阿贝,想什么呢?”

“啊,没事儿,不说这些了,再是宝贝,如今也没用,你们好歹还能上船玩,我能,看看,除了这附近,还能去哪儿?”

“去林子啊,阿贝,过一阵子就是深秋了,听人说,越是这个时候,林子里的动物就越是肥,秋木耳也该起了,过几日咱们去林子吧,放心这一次肯定不往里头去,就在外围,咱们弄点蘑菇木耳野菜的,好好的晒点菜干。”

“你家不是也有坡地了吗?不是有菜?”

“我娘没要租地人的菜,要了一匹粗布,说是正好给我们几个做衣裳,所以喽,菜干还是要咱们想法子,除了海藻,可不就只有那林子了嘛。”

秋日已经来了,早些时候买的坡地自然也慢慢的有了些收获,种菜的人家最是快捷,这才多久,很多地方都有了出息,虽然每一亩都不多,可只要是有收获就足够让这些吃够了没有田地苦的渔民高兴了,也因为他们常年处在没有田地的情况,所以对收租子也随意了很多,没有那些老地主的计较和死板,反倒是多了几分变通,连着粗布都能当租子,想来其他奇葩的租子也不会少,用以货易货的方式,既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别人。

阿贝也是个脑子快的,听到租子,忍不住也想到了自家这一份的出息,忍不住也想去算算自家能得些什么,五亩啊!应该不少吧!恩,等阿姐回来,好好商量一下,咱们家也不缺吃的,好像菜也有不少,都是自己和阿姐零零碎碎做出来的干菜,咸菜,这样的话,确实没必要再收什么菜了,用差不多的价格,换点实在东西。,似乎真的是个不错的主意。

第55章 收租子

田地的租子,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固定的行情, 根据田地的主人身份划定了大致的田租范围, 最少的自然是那些举人以上有功名之家投献的土地, 因为举人功名就可以免税, 投献之后,虽然名分上这田地再不是自己的,可租子却也少的很, 不过是一二成就能换来不用交税的好处,这事儿愿意干的人还是不少的, 当然这也有风险, 比如万一遇上这官员倒霉, 一不小心抄家了,那完了,你投献的那些田地因为也在被抄家人的名下,所以一并也成了国家的, 你啥都没有了。所以这样的人家一般都是官员的亲戚族人什么的,本身就在九族之内, 出事儿谁也跑不了的那种。

除了这些, 下一档就是官员大户人家的佃户,宦官人家要脸,一般租子定的都不会太过分, 在没有税赋的情况下,收取五成租子还算是能让人接受的,不过这一个也不保险, 因为凡是豪门必定有豪奴,这些管家什么的,若是个心黑手很的,来个欺上瞒下,将租子上调,那你真是连个告状都没地方,弄得不好还会让人折腾的家破人亡,所以喽,不是实在没法子或者确认了主家人品不错,会干豪门佃户的人也不会太多。

剩下的能挑挑拣拣的选择租田的人家,十有**都是自家有点田地的人家,未必是什么地主,可只要自家能有那么三五亩地,就有退路,不至于饿死,自然想的就更多些,选择也更谨慎些。首先就是田地要离着自家近便,这样照顾起来不用多花费太多的心力,能和自家的田地一起做活,第二自然是田租不能太过,在这乡下地方,若是没有功名,一年一二成的税赋还是不少的,交足了税赋之后,要在分润收成,自然也要考虑合不合算的问题。若是要的高了,估计就没人愿意过来租了,谁也不想白费力气不是。所以一般这样情况下能受到税赋后三四成的租子,那就差不离了,再多只有荒着的份。

而这样的情况下,像是阿珠他们这一次买的荒地就有了优势了,三年免租子啊!过了三年,按照常规,肯定还有几年能享受什么减免税赋之类的事儿,这样一算合适的不能在合适了,一下子把地主和佃户的利益都保证了,自然这租种的人是不会少的,虽然这荒地收获肯定不成,可再不成也是收获,只要过上一二年,这田地绝对不会比其他的地差,再加上没有了税赋,怎么算都知道是挣了。

所以喽,这一次自打坡地一个个被买下来,开荒之后,这田地租种的事儿,愣是没人发愁过,光是那秋山村的人就直接租过去了大半,也是,毕竟离着他们最近,他们最方便嘛。再说了这买地的人他们也都熟悉,都是周边的人,租子自然也不会过分,最重要的是,这些人不会种地,那也就是说不会没事儿指手画脚的,让他们为难了,这种啥都随他们自己的意思,这多自在?

到了如今,秋日了,开荒后种下去养地的菜蔬都已经可以收割,也到了该交租子的时候了,这些租了田地的佃户们又高兴了,看看,他们眼光就是好啊,这些人真是好说话,不单租子只有四成,是所有坡地租赁中最低的田租,还能用别的东西抵租子,双放还能相互商量,这样的东家,就是在多租点他们都感觉有力气干活了。

来,看看这抵租子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先说地租,一亩坡地一般来说能出产的菜蔬不会少,怎么也有五六百斤,不管是值钱的还是不值钱的,按照一文一斤算,那么这一亩怎么也能有五百文的出息吧!没有税赋,租子按照四成算,那么也就是说,一亩地的租金就是二百文。

阿珠他们收租子不可能直接收二百斤菜,这太夸张了,又不是没菜吃,海菜野菜都是不要钱的,怎么会要这菜?种地的也觉得这给菜不合适,毕竟菜的收割那都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有的还能涨涨分量呢,这就直接割了交租子多不划算?前后分上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分批卖,说不得能得个六百斤的分量,多买点钱呢。

所以喽,双方下意识的都选择了其他方式算租金,或者是直接给钱!二百文一亩不是个小数字,若是租种了五亩的,那岂不是要给一两?种地的感觉一下子拿出这么多有点心疼,那就给一半好了,渔民也很好说话的,剩下的?那你家有什么啊!咱们按照市场价算就是了。

这下好了,送过来的东西可就复杂了,比如一匹粗布,这是人家自家织的,布庄收货的时候市场价二百文一匹,这个能顶一亩地的租子了,渔民们很高兴,因为他们去买怎么也要近三百文,若是染了色,那更是没有五百不用想,如今划算啊!农民也高兴,因为他们成本更低,一百五十文就成了,虽然要织一个月,可到底给家里省下大钱了这就是划算的好事儿。

有人直接给鸡蛋,外头一文一个买卖算起来好像没什么差价,可家里鸡多的,攒上一个月,那就是三五十个,若是和渔民说好了,一个月送一次五十个,用四个月的鸡蛋顶一亩地的租子,那那些农家的老人们一个个都能乐死,不用担心鸡蛋卖不出去不说,还能分期顶租子,这怎么算怎么划算。

反正吧,这一次的收租子,绝对是双方都满意不说,还顺带开发出不少的新点子来,像是阿贝就是个极品,他想的更绝,因为他直接用人工顶租子,一个人一天十文,一家子只要出两个人,一天二十文,干上十天就能顶一亩租子,这事儿传出去,租种了阿贝家五亩地的人家立马被村中其他人羡慕妒忌恨,这租子交的也太容易了。

只有这家人才哭笑不得啊,这阿贝,不过是八岁,怎么就能这么精明呢,你当阿贝要人工干什么啊!这小子居然带着两个二十来岁的佃户跑去了河湾边上的那片林子,在靠近山脚的地方,让他们挖了足足十来个陷阱,这就是他要的租子。

至于结果?这些挖坑的人不知道,毕竟他们做了活计之后就走了,作为农人,不会打猎,连这陷阱最后的工作都是阿贝自己干的,他们唯一能明白的就是,这山林子不错,打猎自己不会,可打柴应该挺合适,以后自家多了个打柴的地方,至于猎物?不奢求。

而阿贝呢?哈哈,他人小力弱是最大的弱点,如今有人帮着把他算计了很多时候的哥哥最容易做陷阱的地方都布置好了合适的坑,他自然立马乐呵呵的开始守株待兔的日子了。

不用一个月,他就靠着这几个陷阱,得了十二只兔子,一只山羊,一只獐子,两只野猪。你说那又该是多少钱?反正他家如今腊肉有二十斤,肉肠有十斤,毛皮也存了一大包,存银更是将近40两,这是什么收获?地主都没有他这么会算计了。只用了一亩地的租子换来这么多好处,阿贝感觉自己的智商绝对有优势,而他家可是有五亩坡地的,没了这一亩租子,其他的还能换来五十斤的菜干,一匹的粗布,一百个鸡蛋,外带300文钱。

这才多久啊,不说买地的钱都挣了回来,就是自家的吃食衣裳都有了,简直不能再好了,当然这样的事儿也就是阿贝这个脑子会想,还会打猎的人才弄得出来,其他人家可没有这么吓人,而阿贝也不可能到处招摇,所以一直处在闷声发大财的境况里。

可就是这样,其他人家也都足够满意了,一家家的都觉得这买地的事儿是他们村子几辈子做的最实在,最挣钱的投资。哦,也有不满意的,那就是作为阿贝挣钱知情人的阿海,他不可能满意啊,这打猎还是他带着阿贝走出来的路呢,如今这小子居然青出于蓝胜于蓝了,他能满意?想想自己光顾着收钱当租子,还自觉很聪明的样子,阿海就觉得懊恼的不行。他怎么就没有想到用人力给自己创造更好的挣钱条件?一个陷阱没啥用,连环陷阱可就牛了,看看阿贝整的,那山里动物多机灵,几乎不怎么往山下跑的都上套了,可见这些陷阱的作用了。

阿海不是个心胸小的,知道自己疏忽了,落后了,虽然心里不舒坦,却不会对阿贝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只是难得犯了次倔脾气,一个人往山林子去了整整五天,学着阿贝的样子,在他觉得合适的地方也用心的折腾了一边。不求像是阿贝那样,一个月就有往日几个月的收入,只求能拉近点距离,别忘了人家阿海可还一心瞄着阿珠呢!怎么能让未来小舅子比下去!

“阿海啊,最近怎么老没见你人影啊!一个人住着可不能瞎来。不好的地方别去,你大了,你婶子正给你说媳妇呢!”

二叔,这啥意思?我真没干啥坏事儿,你这怀疑的眼神是怎么回事儿?

第56章 透信

阿海的二叔说这些话真的和眼神没关系,实在是凑巧了, 前几日阿海那个和三叔一起住的奶奶, 不知怎么就说起了阿海的亲事, 说是阿海也大了, 也有本事了,自己挣下了一栋宅子,还有了几亩地, 家业不小了,要两个儿媳妇多上心, 给阿海找个合适的媳妇, 好让她老人家也能早点抱上重孙子。

老太太这么一说, 忙乎了大半年的两家人立马也醒神了,可不是,早就说要给阿海相看媳妇,偏偏这一阵子忙乎的事儿太多, 一拖二拖的,差点就把这件大事儿给忘了, 阿海可不小了, 这个年纪不赶紧的相看说亲,可就赶不上二十岁之前成亲了。在他们这样的渔民人家,男子二十在没有成家, 那可就是属于没人要的困难户。

虽然以前他们条件是不好,整个村子没钱成亲,没人愿意嫁进来的多得是, 当困难户也不丢人,可如今不一样了,村子里条件好了,不说旁的,周边几个村子里去寻摸个妥当人还是没问题的,更不用说,自家这个侄子本事大,靠着自己就起了屋子,置办了家业,这样的人选,放出声说是要选媳妇,害怕没有人给她们挑?不但这喜事儿办的妥妥当当的,就是名声也好听啊,两个婶子为了没爹没妈的大侄子办喜事儿,说出去她们走出去腰杆子都能挺直几分。

想到这些几个老娘们立马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阿海的身上,想要全面分析这个侄子到底有多少的优秀条件,好在和媒人说的时候多增加的点资本。不看不知道啊,一看吓一跳,他们除了看到阿海的各种好之外,意外的还发现阿海居然好几天不着家的往外跑,一走就是一天,天天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来,这实在是他不正常了。

要是在以前,他们或许会以为这阿海说不得是遇上什么事儿了,不好和他们大人说,所以这才一个人偷偷的去处理,说不得还会关心几下情况,可这会儿不一样啊!他们满脑子都被阿海娶媳妇这个事儿给占领了,看到阿海不着家的第一个反应居然是,阿海会不会是有什么相好的了?还是不大妥当的?所以不好带回来和她们说?所以要偷偷的去看?或者阿海看中了什么人,年纪轻,脸皮薄,所以一直没进展?

不管是哪一种,两家的大人们都觉得,这事儿不能在这么下去了,一定要和阿海好好说说,要是个合适的,那大人出面,请了媒婆,咱们正正紧紧的来,把人娶回来不就成了?若是不好的,那也正好劝劝,然后给说个□□俱全的好姑娘,给阿海成个家,也好收收心。

也因为这样的心思,所以有了前头二叔对着阿海的那一番话,也让阿海感觉自家二叔眼神有点问题。

不知道二叔心思的人看到他的眼神却是会以为有问题,谁家大人看着自家孩子那一脸的你不乖,你不说实话,你怎么能不坦白的样子,都会以为有问题,阿海,那可是全村都要竖大拇指的好孩子,你傻事儿不说,上来就这么哀怨真的好吗?好在二叔不是一个人过来的,后头还跟着人,那就是姜家小喇叭,阿海三叔的儿子阿船。

“大哥,你是不是有相好的了?我听我娘说要给你找媳妇,赶紧的,把相好的找来,正好也省了我娘再去寻媒婆了,让我的耳朵也能少遭点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