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咎在她光洁的额头上轻敲了一记:“坏蛋!”

柏十七从怀里掏出个香喷喷的淡粉色帕子,爱惜的轻摸了两下:“我家小妾四娘子送给我的帕子,一次都没舍得用过, 子恒今天掉进泥浆里跟我讨帕子擦脸,我都没给他用, 明日就用来给赵舵主擦眼泪吧!”

赵无咎喷笑:“真是要谢谢你的大方了!”

隔窗偷听的赵子恒与舒长风听的目瞪口呆,两人都对柏十七插科打诨的本领敬佩不已。

舒长风恨不得顶礼膜拜,压低了声音夸赞:“柏少帮主真是…神奇。”想想竟找不到别的词可以形容。

“有眼光,十七可好玩了!”

赵子恒生性单纯,夸他兄弟比夸他本人还让他高兴, 哪怕这个兄弟之前还嫌弃他邋遢, 往他身上倒过两桶凉水, 那也是兄弟!

次日小院里发生两件事情, 一件是黄友碧替赵无咎重新制定了诊疗方案,断骨续生;另外一件事便是赵子恒又泡泥浆又淋井水,无可避免的伤风了。

朱瘦梅忙着帮黄友碧准备药材,便抓了汤药将熬药的重任交给了柏十七。

柏十七偷偷加了二两黄莲,守在小泥炉前煎好了药端过去,捏着赵子恒的鼻子给他灌了下去,苦的赵子恒差点跳起来:“好苦!”

她装模作样:“良药苦口利于病,也许是黄老头的药比别人的都管用呢,所以才苦点。”

赵子恒狐疑:“怎不见舵主嫌苦?”

柏十七反问:“你能跟你家舵主比?”

赵子恒想想赵无咎的功绩与那一身的伤,顿时蔫了:“也是,我哪比得了我家舵主!”

他要去看舵主断骨续生,被柏十七拦着不让:“你现在伤风,若是传染给他,回头他不但腿疼,还流鼻涕脑袋疼,全身都疼,你忍心?”

赵子恒只能趴在外面窗户上偷窥,眼睁睁看着柏十七施施然推开门走了进去,舒长风也在房里守着,心焦难耐。

黄友碧熟知人体骨骼经脉,下手十分利落,柏十七进去之后他已经敲完了断骨重新续上,往上面敷药,朱瘦梅跟舒长风在一旁牢牢控制着赵无咎。

赵无咎一身冷汗,面色苍白,见到柏十七眼神亮了下,没想到这个小混蛋从怀里掏出个香喷喷的帕子坏笑着直奔他而来,用了快秃噜皮的力道替他擦脸,摆明了是跑来看热闹的:“赵舵主,你哭便哭吧,反正房里就这几个人,踏出这个房门,也没人会记得这件事情。放心,我将来不会在你心爱的姑娘面前提起这件事儿,不会影响你的婚运的!”

朱瘦梅笑出了声,黄友碧笑骂道:“小王八蛋,打小就是一肚子坏水,哪天别犯我手上!”

舒长风便罢了,也不止一次见识过柏少帮主行为出格,屡爆惊人之语了,唯独俞昂被她的大胆随意给吓到,暗中将京里传言想过一遍,也从来没听说过“亲和随意”这类的字眼能够套到周王身上啊。

赵无咎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伤腿之上,被她取笑一回,竟分散不少注意力,都不知道是该夸她还是该骂她,疼痛之下握住了她纤细的腕骨,却又生怕捏碎了她的腕骨,不得不控制力道,折腾之下连疼痛都缓解了不少。

“我又不是没犯在您老手上过。”柏十七回嘴:“当年可是浪费了您老不少黄莲吧?”

黄友碧结束了手头上的活,用夹板重新固定好了赵无咎的断腿,包扎捆绑,被人识破陈年旧事呵呵笑起来,还颇为怀念道:“你爹骂你可没骂错,当年你才几岁啊,断了腿接骨的时候也不哭不闹,疼出一身的汗也能忍着,有几个孩子能忍得了?”话锋一转:“…当然多吃几两黄莲也不在话下了!”

柏十七:“…”

赵无咎纵然疼痛难忍,还是被黄友碧这番话给逗乐了。

小院里伤患增添至三位,有重伤员俞昂与赵无咎,还有喷嚏不断鼻涕眼泪不住的赵子恒,居住条件十分紧张,黄友碧便同观主商量,将赵子恒挪去跟小道僮一起住。

赵子恒鼻子塞着,却不妨碍他的嗅觉,住了一晚就逃了回来,向柏十七抱怨:“那道僮身上一股味儿,铺盖衣裳也不知道多久没洗过了,实在熏的难受。要不我在你房里打地铺吧?”

朱瘦梅坚决不同意:“你自己病都没好,可别过了病气给十七!”

赵子恒非要跟柏十七同居一室,还美其名曰:增进兄弟感情!

朱瘦梅态度坚决,两人险险吵起来,赵无咎在房里听到二人争吵,隔着窗户骂:“赵子恒你别胡闹,非要过了病气给十七才开心?再嚷嚷打断你的腿!”

他虽不能动,但手底下舒长风执行力一流,在他的授意之下提着根棍子出来,吓的赵子恒连连求饶:“知道了!我现在就去找那道僮,让他赶紧洗床单被套换衣裳还不行吗?”

好好的皇室宗亲,居然跑到深山野岭里来做卫生督导员,连柏十七都对他的遭遇嘲笑不已。

赵子恒在皂角的香气里跟小道僮同居一月有余,山中天气渐冷,深秋已过而初冬渐至,赵无咎的腿疾与俞昂的重伤都大有气色,前者已经取了固定的夹板,可以试着站立,后者也能裹着夹袄在房里走几步,黄友碧收到了宝应县乌家的求助。

乌家是宝应县富户,当家人乌岱与黄友碧相识多年,膝下一双儿女,早些年做过盐商,后来改行做茶叶生丝,家资富饶,没想到却在自家门口被人给打的头破血流,昏迷不醒。

县里的大夫们都请了个遍,都上门试过了却没能将乌岱弄醒,万幸黄友碧前两个月曾与乌岱有过书信来往,乌家公子还听父亲念叨过,翻出书信循址而来,跪在黄友碧面前长哭不起。

“贤侄,有事好好说,别再哭了!”

“呜呜呜…”

“贤侄,可是你家中有事?”

“…”

赵无咎扶着墙站的一头汗,双腿伤处犹如针砭,柏十七近来时常陪他做复健活动,当然不是搀扶,而是在他前后左右的闹腾,还取笑他“蹒跚学步”,逗的他无奈至极,只能咬紧牙关挪步。

朱瘦梅很镇定的去扶乌融,可惜对方长跪不起,犹如见到了真神,只差紧抱着黄友碧的双腿不松手。

赵子恒初次见到这种场景,惊异的奔了过来,小声问:“十七,这人做什么的?”

柏十七若有所思:“世上有一种人,人家跪起来比跪菩萨还要真情实感,你知道是什么人吗?”

赵子恒呆呆说:“皇帝陛下?”

“笨蛋!”柏十七狠拍了他的脑袋一记:“能救人一命的大夫!”

她指着乌融:“此人千辛万苦求了过来,还哭的凄惨无比,定然是家中近日有难,说不定有人重病不治,命悬一线。”

赵无咎摸摸她的脑袋,夸奖:“十七真聪明!”柏十七伸手:“猜中了难道没奖励吗?”

赵子恒:“十七你脸皮可真厚。”

赵无咎在她手掌轻拍了一下,笑容浅淡:“先记着,回头补上。”

柏十七得意道:“学着点儿,笨蛋!”

如果不是院里乌融哭的凄惨,恐怕两人之间又要引发新一轮的追击。

黄友碧与乌岱相识多年,自不能眼看着老友一命黄泉,但院中亦有病人,便与众人商议可行之方案。

赵无咎倒没所谓,他此行南下本就是为着求医,但俞昂却是受命皇差,内心早已油煎火燎,无奈身子不争气,重伤未愈,只能在山上蹉跎,听闻可以前往宝应,只差举双手赞同,哑巴也不装了,兴奋的直点头:“要得要得!”

黄友碧一直当他受惊吓过度才得了失语症,每日扎针刺激穴道不管用,没想到下山倒治了他的失语之症,顿时喜出望外,捞过他的手腕把脉:“你这是情志病,我原还以为要想别的法子。”

当日一行人收拾行李,趁着夜色辞别了馆主,一行人下山乘船,前往宝应。

俞昂再次上船,饶是他心性坚毅,也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冷战,不过旁边有柏十七与赵子恒闹腾,这两位就跟活宝似的,冲淡了他的恐惧。

他一个不会水的人,上次重伤跳水,居然还能逃得一命,至今思来也要感念皇天厚土,以及…救命恩人柏十七。

他们一行人坐着的是乌家的船,两名伤员被安排在同一间舱房养伤,黄友碧师徒一间,乌融接到黄友碧,恨不得肋生双翼尽快赶回宝应,催促船上的水手加快速度,次日清晨就到达了家门口。

乌家家主重伤昏迷,家中气氛低迷,来往仆从轻手轻脚,连个大气也不敢出,家主夫人早哭的昏了过去,病榻边就留个十六岁的乌静守着,哭的一双眼睛红肿,兄妹俩倒是一样的心性,见到黄友碧先是号哭出声,才把人往床边拖。

赵无咎与俞昂都是伤员,却也无人来按排他们住宿,大家只能坐在前厅等候。

小环依例送了茶点过来,便悄悄退了出去。

柏十七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来的路上就问清楚了乌融姓甚名谁,说起来她也听过乌岱此人,只是没有打过交道而已,没想到这位老先生运气不好,遭遇了一场飞来横祸。

乌家的茶叶店与县上黄家的官盐店相连,原本也相安无事,可是近两年间官盐价格越来越高,高到普通百姓难以承受,原本也不出奇,至少民间还有四处走动的私盐贩子。

但近来不知为何,私盐贩子忽然之间销声匿迹,逼的百姓们不得不去官盐店买盐,可黄家将盐价一抬再抬,高到离谱的地步,最后惹恼了百姓,也不知道是早早商议好的,还是不约而同聚集在了黄家盐店门前,一帮年轻力壮的后生拎着棍棒来砸店,乌岱正好从自家茶叶店里出来,两家挨的太近,他又穿着富贵,便被不认识他的后生给敲了一棍子,大骂:“无良奸商!”

群情激昂之下,有人敢敲第一棒子,后面的人头脑发热也跟着敲了下去…等到官盐店被砸开门,一群人冲进去抢盐,乌家的掌柜出来才发现倒在地上的乌岱。

反倒是黄家老爷当日在店中,听到外面吵闹的厉害,便从后门偷偷溜走了,反而无事。

若论本年度最倒霉人物,乌岱首冲其冲,大约能拿个宝应县第一。

“乌家也一团乱,不如咱们去街上另寻住处?进出也方便。”

俞昂首先就想到了探听朝廷消息,更不喜住在乌家,只可惜他如今身无分文,连官印也不知所踪,听到柏十七的提议当即第一个赞同:“少帮主若是想去外面住,请带上我一个。”一把年纪还要蹭住蹭吃,老脸颇有点挂不住:“等我回去之后,必有重谢!”

柏十七江湖儿女不拘小节,救助过的可不止俞昂一人,当下道:“不必客气。”

赵家兄弟听得柏十七要出去住,自然也要同行,一行人不等乌家人反应过来,俱都出了乌宅,跟着柏十七去寻落脚的地方。

第四十四章

江苏漕帮在两淮沿岸都设有联络点, 柏十七前脚在外面客栈传过消息,后脚就有下属前来拜见,连宅子都帮她赁好了, 恭恭敬敬请她住进去。

“上次见到少帮主, 还是去年在苏州给帮主拜年的时候, 没想到少帮主有空来宝应。”

柏十七平日瞧着没正形,但对着下属的时候还是很靠谱的:“来宝应办点事儿,怎么我听说宝应前些日子生乱了?”

那漕帮汉子年约三旬,方正紫红的脸膛, 粗手粗脚,扔进人堆里都不打眼, 看起来只是街边寻常的苦力汉子,说起话来倒是有条理:“少帮主消息灵通,前几日黄家的官盐店被砸了, 等到县衙派人来的时候, 里面的官盐早被抢了个干净,至今还未寻到主谋呢。”

赵无咎与俞昂都竖起耳朵听,柏十七倒是问到了点子上:“邓三哥可知道为何近来私盐贩子都不见人影了?”

那汉子姓邓,家中排行行三, 码头上的兄弟都尊一声邓三哥,被柏十七如此称呼, 连道不敢:“少帮主唤我一声邓老三便可,小的哪好跟少帮主称兄道弟。”他笑的敦厚,但眼神里却透着精明, 目光扫过左右,吞吞吐吐道:“这事儿吧…小的倒是略有耳闻,只是不便外传。”

言下之意很明显,赵无咎等人乃是外人,不太适合分享消息。

赵子恒更是不见外:“我与你家少帮主是兄弟,还是赶紧说吧。”

邓三老犹豫了一下,没吭声。

柏十七:“无妨,这几位都是至交,况且那是盐帮之事,与咱们漕帮无甚牵扯,邓三哥但说无妨。”

邓老三:“私盐贩子不见踪影,听说是有缘由的,道上都在传,前段时间京里派了名大官儿来清查两淮盐道,多大的官儿不知道,但那倒霉官儿才踏上两淮地界就遭遇了好几波水匪,最后被沉进了河里喂鱼。”

沉进河里喂鱼的倒霉官儿俞昂:“…”

“一个倒霉官儿,沉河就沉河,与私盐又有甚相干?搞的大家都吃不起盐,非要跑去砸官盐店?”柏十七眸中笑意微闪,若有似乎扫过俞昂,愣是从他一脸方正的表情里瞧出了不可思议,还故意说:“俞老爷有何高见?”

俞昂忍无可忍,脸憋成了猪肝色,还是没办法对救命恩人视朝廷法度如无物的行为装聋作哑,还好心向这位法盲普法:“柏少帮主,私盐泛滥于国家税收无益,地方官怎可如此纵容私盐贩子?若是被上面查到确凿证据,是要丢乌纱帽的!”

邓老三听这口气有点不太对,谨慎的住了口,不过他家少帮主很快就堵住了这位俞老爷的嘴,且还显得有点讽刺:“是啊,上面的人只管税收,哪管百姓死活?官盐价高到离谱,百姓吃不起与他们这帮居高堂的官老爷有甚相干?一个个装出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只管点算税赋收上来的银钞,怎不知点算一番民间百姓的人头数?因缺食盐而患疾的人数?果然银钞才是根本,百姓不过是蝼蚁!”

俞昂半生忠君体国,熟读律法,受理多少特殊的诉讼案件,只差被人送一副“俞青天”的牌匾挂在家中,连皇帝陛下也时常夸奖他,没想到在宝应县却被个半大小子给堵了个哑口无言。

这个半大小子脾气也不甚好,堵完了他还不解气,忽然不客气起来:“老俞,我救了你一命,可不是让你来我家中摆谱的。既然你身无分文,从今天开始便在家里干些杂活,就算身体没养好,除尘抹桌子也干得动吧?”

俞昂额头的青筋不住跳动,头一次怀念台狱里审讯犯人的板子,粗重宽遍,杖头乌黑,那是不知道沾染了多少人身上的血才形成的颜色,极具有威慑力,寻常百姓见到也要腿肚子转筋,恨不得下跪求饶。

可惜柏十七不知道他脑中转的念头,也懒的跟他废话,直接吩咐:“邓三哥,回头分老俞头一块抹布一根鸡毛掸子,重活他干不得,轻省活却可以做做的,我可没有养闲人的银钱。再说哪个穷苦百姓不是苦熬苦挣,没道理俞老爷受了伤就娇嫩了起来,连根鸡毛掸子都提不动。”

赵无咎:“…”

——御史大夫擦桌除尘,十七你可真敢想!

赵子恒津津有味的吃瓜,只要犯在好兄弟柏十七手里的倒霉鬼不是他,一切都好说。

俞昂:“…”

——老夫回去要把“祸从口出”四个字抄一百遍,以示修身养性。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他如今又病又穷,不说吃药钱,出了柏十七的宅子,连饭都要断顿了,居然还好笑的考虑国家税赋,官印都不知所踪,无论留在两淮还是回京,恐怕活都窄,还有什么可争论的?

他成功又变回了哑巴,客厅里立记便安静了。

柏十七示意邓老三继续。

邓老三接着讲:“自那倒霉官儿喂鱼之后,到处都在传消息,说是朝廷恐怕要再派官员来查两淮盐道,沉了一个,总不能来一个沉一双吧?还不如大家都收敛些,等京里来的官儿查完走了,再出来找营生,于是盐道上的兄弟们都撤了。结果官盐店见有利可图,又生生在平日的价格上涨了三成,很多人吃不起盐,家中有老有小,便只能冲去砸官盐店泄愤了。”

柏十七大为惋惜,几欲跌脚:“来晚了没赶上好事儿,不然我也去试试砸店的感觉。”自家铺子舍不得,旁人铺子不能无怨无故砸,难得有个可供大家泄愤的无良高价官盐店,法不责众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砸铺子终究还是不太妥当,有事儿还是应该先找官府才对。”赵无咎这话说出来,连自己都觉得虚伪。

官府若是会管宝应县官盐店里的盐价,也不至于酿出打砸抢事件。

通常官府出面不顶用的时候,只能借助大家的力量了。

柏十七深觉赵无咎古板无趣,怼了他一句:“官府除了收银子痛快,还有别的能为吗?”正要按照治理国家来说,税收银子上去好歹也搞搞公共基础建设啊。但当官的似乎没这种想法,修桥铺路就有官府召集富户捐款,筹建乡塾也是地方缙绅之事,似乎与官府毫无关系。

赵无咎怀疑,再争几句说不定他也要步俞昂后尘,被柏十七安排个洒扫庭院的活计,只能明智的闭上了嘴巴。

房间里总算是清静了下来,柏十七:“那乌家老爷昏迷不醒又是怎么回事?”

邓老三边笑边叹:“乌家老爷也许走霉运呢,好好的站在自家铺子门口,都能被抢私盐的人误认错了下手,县城里如今都传遍了,认为他是代人受过。”

柏十七:代人受过未必有,误伤却是实打实的事儿。

简音的相聚过后,邓老三在码头上还有事情,便匆匆告辞。

可怜俞昂还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触到了柏少帮主的逆鳞,回头请教赵无咎,对方若有所思:“我好像…明白一点了。”

柏十七虽然是个胡闹的性子,但从她爱惜手底下人的性命来看,必然对寻常百姓也多有宽悯之情,俞昂只从国家税赋出发,但她却为吃不起盐的寻常百姓抱屈,对官老爷忽然瞧不顺眼起来。

俞昂还是一脑门子浆糊:“殿下明白什么了?”

赵无咎笑笑:“俞大人既然不明白,就好好去掸灰擦桌子吧,多想想柏少帮主的话。”

俞昂:参禅吗?

跟打哑谜似的。

乌岱昏迷数日,家中人心浮动,请了黄友碧过来,把脉看诊,又招呼朱瘦梅上前再诊一遍,才从随身所带的针灸包里找出最粗的一根针来,开始往自己猜测的地方扎。

乌岱昏迷不醒,还有另外一种可能,被打的时候毫无保护措施,也许是脑袋里有了淤积的血块。

黄友碧艺高人胆大,下针也是干脆利落,原来那极最粗的针是中空的,扎进去之后便有淤血缓缓滴了出来,天色才将将黑透,乌岱就缓缓睁开了眼睛。

“总算是醒过来了。”

灯光之下,乌岱从昏迷之中清醒,连话也说不利索,只能用一双感激的眼睛看着黄友碧,被他在被子上轻拍了两下:“好好养伤,别担心。”便又昏睡了过去。

乌静跟乌融乍闻老父清醒,还未从狂喜之中醒过来,便见他又软软昏睡了过去,顿时大惊失色,一左一右挟持着黄友碧:“黄伯父,我爹爹又昏了过去!快救救他吧!”

黄友碧重新把脉,笑着公布了乌岱的病情:“你父亲的病总算稳定下来了,只是身体太过虚弱的缘故,又睡了过去,等彻底睡醒就无大碍了。”

师徒俩忙碌了半日功夫,此刻始觉饥肠辘辘,况且还有柏十七一干人等,等问及其余人等,乌融顿时羞愧不已——他着急老父病情,将人扔给管家便没再管过。

管家被紧急召来,黄友碧才知柏十七等人去外面找地方休息了,还留下了个联络地址。

乌融羞愧之极:“我…我一心记挂父亲病情…”居然连客人都给忘了,晾在偏厅几个时辰,不怪人家找地方落脚了。

乌静埋怨兄长:“兄长再担心,也不该怠慢了客人。”她亲自向黄友碧师徒俩斟茶,轮到朱瘦梅的时候还友好的冲他笑了笑,又微微低下了头。

可惜她近来眼睛红肿,哭起来还算顺眼,笑起来却颇为艰难,落在朱瘦梅眼里便是个不太友好的表情,连忙后悔两步,接过她斟过来的茶水,再三道谢:“麻烦乌小姐了!”

黄友碧师徒俩在乌家守了一夜,直到乌岱脱离危险,这才执意要去寻找柏十七等人的落脚之处。

乌融苦留不住,只得派了轿子送过去。

黄友碧师徒先是摸到了漕帮联络点,等找到柏十七赁的宅子,见到在客厅里擦灰尘的俞昂,还当这是他自告奋勇找的活计,当下表扬:“既然能够走动,适度的活动还是有利于伤口恢复的。”

作为大夫,最喜欢看到病患乖乖遵医嘱了。

俞昂有苦难言,为官多年之后头一回学着端茶倒水,亲自给黄友碧沏了一盏茶,手法生疏,还弄湿了救命恩人的袍子。

柏十七果然当起了主家,呵斥道:“连茶也不会奉,要你何用?还不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