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阳春三月,一辆外表装修华丽的马车,在精神焕发的两黄旗护送下,从盛京缓缓地驶向北京紫禁城。

“格格,这就是中原?”乌玛顺着车帘的缝隙好奇的向外面张望,“您看,农田房舍同盛京、同蒙古科尔沁都不大一样。”

“当然不同。”海兰珠抱着包裹得严实的女儿,亲了亲女儿的小脸,满意的笑道:“我的小公主,就快见到你那狠心的阿玛了,到时额娘咬他一口为你解气如何?”

“格格。”乌玛捂着嘴笑道:“您生产时皇上虽然没在身边,可是皇上为了公主大赦天下,洗三、满月、百日都送来了厚礼,您可不能为此同皇上发脾气。”

“谁发脾气了?”海兰珠一撇嘴,绝不承认自己乱发脾气,“长江以北都平定下来都不晓得亲自来接我们,哼,咬他一口是便宜的。”

“话不能这么说,皇上可是来信催了好几次,你这不是才养好身子动身吗?依奴婢看,您若再不去紫禁城,皇上定会回盛京亲自接你的。”

“会吗?那我们在盛京等他亲自来接。”海兰珠作势要撩开马车帘子下命令返回盛京,乌玛连忙拉住海兰珠,吃惊的说道:“格格,这玩笑可开不得。”

“知晓是玩笑还那么紧张?”海兰珠靠在舒服的垫子上,低垂的眼里透着一份的思念,轻声说道:“也不晓得他现在如何?是否顺心得意?”

海兰珠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轻抚自己女儿的小脸,“中原的锦绣江山,温柔如画的汉家女子,会不会让他——不——我应该相信他的。”

乌玛轻声的安慰道:“寻常汉家的女儿怎能记得上您?你可是独宠天下的皇后娘娘。”

海兰珠淡淡的一笑,若是皇太极敢有异心,她绝对会让他好看的,可不光是抱着女儿回盛京那么简单。

两黄旗开路,整个大道上的行人都不敢靠近,纷纷站立在一旁,看着被簇拥的马车以及两侧打着的凤旗,暗自猜测,这里面坐的就是大清的皇后?听说皇上对黄手可是极为的疼宠呢。

临近京城,海兰珠看着天色较好,挑开了车帘向外张望,行人虽然脸上难掩经历过战乱的恐慌、对权势的畏惧、身处乱世的卑微,但精神尚好,农田也有人耕种,他们还穿着大明的服饰,挽着发髻,生活应该还过得去,看来皇太极并没有实行太过残酷的等级制度。安民,平定天下,才是皇太极最想要的,南明尚未平定,大清的制度不会太过严苛,以防激起更大的叛乱,皇太极经历了这么多,这其中的轻重,他定是想得比自己还透彻。

北京城净水扑街,黄土垫道,盔甲闪烁的八旗铁骑排成行分列道路两旁,旗主亲王、八旗佐领全都集聚城门口向不远处张望着。多铎打了一个哈欠,努力的睁开眼睛,“皇后娘娘不是午时才能到吗?大清早就被皇上折腾起来,咱们又不会耽搁迎接皇后,皇上太——唉,真实的,生恐天下之人不晓得他对皇后娘娘的钟情。”

“十五叔不是没睡够,恐怕整夜都红浪翻滚都没睡吧?”叶布舒摸着下颚的短胡须,眼里充满调笑,上上下下看看多铎,摇头叹道:“十五叔,身子要紧呀,用不用侄儿给你准备点补药,好好的将养将养,省得——”

多铎搂住叶布舒的肩膀,眯着眼睛,冷哼道:“行啊,二阿哥,恒亲王,知道嘲笑你叔叔了?这皇后娘娘可是快到了,你说若是她知晓你——”

“十五叔,侄儿错了,错了还不成吗?”叶布舒刚刚的调笑僵在了脸上,讨好的认错,“您可不能告诉额娘,她若是发起火来,除了皇阿玛谁都承受不住。”

多铎笑而不语,叶布舒更是焦急起来,自己的短处被多铎拿住了,若真让额娘知晓,自己绝对落不下好来,压低声音道:“十五叔,十五叔,侄儿晓得你的心思,不是侄儿不想帮忙,可是——可是——”

叶布舒斜了一眼在他们身后肃然而立出征归来的吴三桂,无奈的说道:“皇阿玛的意思是别把他逼急了,其实陈圆圆能伺候崇祯,伺候李自成,自然也能伺候十五叔,吴三桂有勇有谋,但他毕竟是降将,名声也坏了,南明汉人没有不骂他的,南明宗室也恨不得吃其肉,陈圆圆一个柔弱美人还不得依附于男人?可是这其中牵扯到额娘——所以——十五叔,您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皇后娘娘也晓得陈圆圆?叶布舒,她们根本就是云泥之别。”多铎眉头微皱,实在想不明白海兰珠怎么会知晓陈圆圆的,听叶布舒的意思,海兰珠好像对陈圆圆心存怜悯,这其中的事情让他琢磨不透。

“我只是听额娘隐约说起过,额娘的性子您也晓得一些,最厌烦别人说什么倾国红颜、红颜祸水,额娘驾临紫禁城,必会召见陈圆圆,到时——十五叔,侄儿劝您还是别想了,到时额娘的鞭子落下了,别说侄儿没提醒你。”

多铎敲了敲脑袋,唉声叹气道:“你是没见到,陈圆圆那真是媚到骨子里,不让她伺候一回,真是遗憾,遗憾呀。”

“天下美人何其多,您这又是何必呢?侄儿可不是不相信,没有比她更好的。”多铎眼里露出一丝苦笑,比陈圆圆好的他见到过,可是此时她却高不可攀,永远没有机会拥有。

“皇后娘娘到,众人迎接凤驾。”一匹骏马疾驰到城门口,马上的人高呼,“皇上有旨,京城百姓跪迎凤驾。”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皇后娘娘万安。”“恭迎皇后娘娘。”

仿佛潮水一样的喊声震动了北京城,随着马车的进入北京城,两侧的八旗铁骑全都单膝跪地,低头恭迎凤驾,而他们身后的普通百姓也都依着皇太极的命令打败得仿佛过节一样,跪伏于地,臣服的呼喊:“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海兰珠让乌玛挑开了厚厚的车帘,将正黄色的薄纱垂下,透过薄纱朦朦胧胧的看着外面充满古典气息的北京城,眼前的一切都既清晰又有些模糊,从穿越蒙古草原到关外盛京城,现在她竟然到了北京紫禁城,二十多年匆匆走过,她再也不是孤单飘零在乱世的一人,目光落在护卫在马车旁边的儿子们身上,他们都已经是旗主亲王,威风凛凛,自己有子有女,还有在紫禁城等的皇太极,海兰珠满足的笑了起来。

“马车里的就是皇后娘娘?”看着马车行驶前行,跪地的百姓悄声交谈着,交换着打探来的消息,咂嘴感叹道:“从没见过这样宠皇后的皇上,为了迎接皇后娘娘嚷嚷动了北京城,让高高在上的旗主亲王去城门口迎接,我听说,要不是有人劝着,皇上还会亲迎呢。”

“这有什么,我表叔家的小子早年就在盛京,你们不晓得,皇后居住的宫殿是关雎宫,取自诗经,听说整个后宫就连一名妃子都没有。”

“啊,皇上君临天下,就守着宠着皇后娘娘一人?”

“这有什么稀奇的,当初皇上还是四贝勒时迎娶现在的皇后娘娘,那可是满城的执手携手之言,唉,都言他们关外之人粗鲁、不认识汉字,可是皇上做的这些事情,不说士绅官宦,就说王公亲贵又有哪个能做到?”

“皇后娘娘倾国倾城,这才是独占宠爱的缘由吧?”

“不,不,也不能这么说,听说娘娘虽然出落得好,但是——远达不到国色天香的地步,可是皇上就是看中,就是宠着,谁又能如何?”

“皇后娘娘的本事手段可是很强的,没看那些骄横的旗主亲王面对皇后娘娘时都很恭敬吗?我可是听说,娘娘上过战场,守过盛京,关外那些良田的开垦以及那些玻璃都是娘娘带来的,整个大清国没有对皇后娘娘不服气的,若是光凭美貌姿容,哪能独宠二十余年?”

越过金水桥,海兰珠见到恢宏壮观的紫禁城,不远处一道熟悉的身影,从奶娘怀里抱过女儿,向外面指了一下,“他就是你阿玛,小丫头,你可要记住,你阿玛会疼你宠着你的。”

“娘娘,请下马车。”马车停下,外面传来侍卫恭敬的声音,车帘挑开,海兰珠抱着女儿走了下来,猩红的毡子铺陈到自己脚边,身着统一整齐衣服的宫娥太监跪伏在毡子的两侧,高呼:“恭迎皇后娘娘,恭迎皇后娘娘。”

跟在马车身后的旗主亲王、八旗将领也都停下了脚步,单膝跪地,看着皇后海兰珠一步一步的走进紫禁城,走到皇太极身边,天地间仿佛只留下他们二人独然站立。

望着走近地海兰珠,皇太极脸上的笑容越发的明显,一年多未见,她还是那般,没有一丝的变化,不,岁月格外的偏爱于她,皇太极低声唤道:“海兰珠,朕的海兰珠。”

“皇太极,这就是我们的女儿。”海兰珠将女儿交给了皇太极,见到他眼里清晰的惊喜,心中得意,笑道:“若是没有这个小丫头,我——我——不会同你分开如此之久。”

皇太极笑容更深,抱着女儿朗声说道:“朕册封你为固伦孝宁公主,赐名为爱新觉罗宜心。”

“异心?”海兰珠拧起眉头,不满的嘟囔道:“你起得什么名字?不好听,小丫头不能——”

“一心,朕——我皇太极对你的一心一意,钟情一生。”皇太极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拉着海兰珠,好脾气的笑道,“若是你不喜欢宜心,那就叫钟情。”

海兰珠红了脸,掐了他一把,挽着皇太极的胳膊向紫禁城走去,轻言浅笑:“就叫宜心,钟情太俗气了,不好——”

众人看着慢慢地远去的帝后二人,他们之间的脉脉情意,任何人都斩不断扯不开,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天下皆知,皇后海兰珠就是所有世间女子欣羡之人。

第三百八十八章 倾国美人

宽敞明亮的宫室,一水紫檀木雕花细刻的家具,鎏金金鼎的香炉里透着淡淡清雅的香气,多宝格上稀奇的古董看似随意的放置着,角落里的架子上摆放着盛开正好的富贵牡丹,娇艳的花瓣上仿佛还沾着晶莹的露水,使得奢华的宫室更添了一分的贵气。

一名身穿藕色琵琶襟绣杏花的衣袍、下衬一条百褶长裙的妇人低眉顺眼的坐在小锈几之上,交放在膝头的双手不由得轻轻微颤,女子舔了舔殷红的嘴唇,绝美的容颜上显得紧促而不安,这座宫殿她也曾经来过,是前明皇后的寝宫,自从大清皇后入住之后,虽然没有修缮,但摆设家具已经彻底的不同,尊贵中多了几许舒适和恬静。

只要一想到宫殿的匾额上用满汉蒙三语题写的三个鎏金大字——‘关雎宫’,女子低垂的眸光里露出了一分难言的欣羡,整个紫禁城的匾额也只有皇后娘娘的关雎宫是当今圣上亲笔所书,世间女子所期盼的一切全都落在了皇后娘娘身上。

绝美女子只要一想到得知今日皇后娘娘召见时吴三桂的样子,心中泛起了一丝的凉意,自己怎么能同宠冠天下的皇后娘娘相比?樱桃朱唇露出自嘲的笑容,命运多舛,飘零半生,也只落得红颜祸水的罪名,自从清军入关后,她就被汉人的指点怒骂,而那些大清的旗主亲王们也——说是慕名也好,贪新鲜也好,总是不愿放过她,经历了太多,使得她不愿再成为掌权者的玩物,她只想平静的在佛前忏悔她的过错。

门外的回廊传来女子的轻哼声,她连忙起身,偷偷的隔着朦胧的竹帘向外张望,名扬天下的皇后娘娘究竟是什么样子?是否是倾国绝色?才能被手握江山、弱水三千任君取用的皇上如此钟爱?

还有在别的女子眼中皇后娘娘那近乎传奇一样的经历,自己不同于大家闺秀、闺阁女子,辗转于风流才子,权归们中间得到的消息自然要比普通百姓更精准一些,大明的权贵总是语气不屑的谈论起清后海兰珠不守女戒女则,犯了妒忌之罪,但是却能从那些士大夫权贵眼中看见一丝别样的东西来。

“多铎,少给我嬉皮笑脸的。”听见门外这声语气严厉的娇喝,女子娇躯微颤,眼前不自主的出现豫亲王那充满掠夺野兽般的目光,他——也是来觐见皇后娘娘的?

女子惊恐的向四下看去,随后嘴边的苦笑更重,她又怎么能躲得开?身逢乱世,王朝更迭,拥有倾城的容貌却无掌权者的保护,她也只能如同水面上飘零的花瓣,随波逐流,指甲慢慢地扣进肉里,放肆的无声笑着,她唯一依仗的就是她憎恨的花容月貌以及妖娆的身子。

“皇后娘娘,轻点——轻点——”多铎抬起胳膊护着脑袋,挡着鞭子不重的抽打,讨好的笑道:“八嫂,这事怨不得我,谁让陈圆圆被你召进了宫,让我看见了呢?”

海兰珠伴着脸,手中的鞭子稍稍用力,冷哼道:“你的意思是我的错了?”

多铎顿了一瞬,挠挠头,他知晓海兰珠相见陈圆圆,连忙摇头道:“我不是这意思,只是——美色当前有些心动罢了,所以——就在后面跟着,不,是来向您请安。”

海兰珠后退一步,把多铎打量得发毛,认真的问道:“多铎,你是真的看重陈圆圆了?想要她?”

“八嫂愿意成全?”多铎心中微苦,脸上却没有显露一分,很是兴奋的拱手道:“名满天下的美人伺候起男人是不是格外的——”

海兰珠的脸色阴沉,扬起鞭子,紧咬着嘴唇,眼中透着浓浓的失望以及一丝的冷漠,多铎身子一紧,海兰珠从未如此看过他,喃喃的说道:“皇后——海兰珠,你——”

“豫亲王,天下美人多得是,你不缺陈圆圆,好生善待你的妻妾吧,她们为你也不容易。”

海兰珠抽身而去,多铎不自觉的拉住了她的胳膊,轻声问道:“你到底——我说错话了?”

海兰珠甩开多铎,回头冷然的看着他,“若你真是疼爱陈圆圆,我自然有法子让你得偿所愿,漂泊半生的美人应该有一个疼惜她之人,豫亲王,你虽然风流一些,但是对你的妻妾都很好,所以我才想着也许你就是疼惜她之人,可是——可是你——太让我失望,不,也不能这么说。”

“你们都是这样,没有一个例外。”海兰珠摇头笑了一下,轻声说道,“算了,豫亲王,你不缺绝美的女子,虽然你若是开口要陈圆圆伺候,料想吴三桂也不会拒绝,但是——但是她已经被当做礼物送了许多次了,吴三桂甘为她归顺大清,现在就不得不善待她,若你讨得陈圆圆伺候一场,那各位旗主亲王哪怕为了尝鲜,也都会有学有样,多铎,乱世红颜不易,你还是放过她吧。”

“皇后娘娘,我明白了。”多铎望见海兰珠眼底的感伤,心中仿佛被针扎了一下,虽然还是不晓得海兰珠为何会对陈圆圆另眼相看,还是应该让她安心,这丫是自己唯一能做的,调笑道:“天下美人何其多,臣弟不缺陈圆圆。”

海兰珠觉得为陈圆圆责怪多铎有些过分了,陈圆圆的悲剧有时代的因素,更有她自身的缘由,不能单单怪罪多铎,海兰珠脸上重现明媚的笑容,用鞭子轻轻地拍打着多铎的肩头,信任的说道:“多铎,你帮我看着点叶布舒,最近他有点自鸣得意,这可不行,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多铎见海兰珠恢复了往常那般,悬着的心慢慢地放下,笑道:“也就是你看叶布舒总是不顺眼,谁若有恒亲王那样出息的儿子,还不得做梦都笑醒了?八嫂,你对他要求太严。”

“不严不行,那臭小子太会顺杆爬。”海兰珠脸色并不大好,一年多没见,叶布舒长大许多,也更有主见,随着疆场历练,海兰珠觉得自己的儿子多了几许的傲慢自大,这可是要不得的。

“叶布舒是大清的恒亲王,是皇子,他可以骄傲,但绝不能目中无人,多铎,你也不能老护着他,把战功都让他得了,要让他明白若是没有你们相助辅佐,他绝不会有那般辉煌的战果。”

多铎正色道:“皇后娘娘放心,臣弟明白,定会让他吃点苦头。”

“呃。”海兰珠舔舔嘴唇,轻声提醒:“多铎,这吃苦可不意味着有危险——”

海兰珠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转身轻言:“你应该懂的,多铎,谢谢你。”说完这句,不再看多铎的脸色,挑开竹帘走了进去。

多铎愣神的看着晃动的竹帘,嘴角翘起,她是一个好母亲,潇洒的转身向外面走去,刚刚跨出宫门,多铎见到站在树下阴影处的皇太极,怔了一瞬,行礼道:“给皇上请安。”

皇太极慢慢的走出了树荫,站在下跪的多铎面前,过了一会才抬手将多铎扶起,眸光如墨般的深幽漆黑,轻声说道:“十五弟不用多礼。”

虽然皇太极一如往日那般平和,但是多铎的背后还是不由得渗出冷汗来,烈日当空都觉得身上泛着冷意。

“皇上,臣弟是追着——追着——”还没等多铎解释完,皇太极嘴角上扬,“朕晓得你是为了海兰珠——”

多铎身子僵硬,想要摇头,却见皇太极望向宫室敞开的窗户中隐隐透出来的倩影充满了信任,“皇上。”

“你是为了陈圆圆吧。”皇太极有些留恋的收回目光,拍拍多铎的肩头,“陈圆圆哪怕是倾城国色,也是风尘女子,值得你如此上心?”

“皇上,您别笑臣弟了,”多铎才不信皇太极不清楚自己刚刚同海兰珠说了什么,尴尬的笑道,“弟弟都被嫂子教训了,哪还敢再想陈圆圆?八嫂说得也对,她不容易,吴三桂——哼哼——”

“吴三桂可是不简单,此人是乱世枭雄,野心也不小,若是掌控不住他——”皇太极意有所指,狠辣的说道,“等南明平定,朕就成全他对陈圆圆的情谊,让他卸甲归田,有倾城美人相伴,他会知足的。”

多铎慢慢的低头,暗自撇嘴,才怪呢!口中应和道:“皇上圣明。”

“多铎,你不只要护着叶布舒,还要为朕看着吴三桂,尽可能的消弱他的关宁铁骑,多让他担着骂名,将来她就是后悔有反意,也做不到割据一方,江山一统稳固,朕才好交给恒亲王。”

皇太极走进了关雎宫,多铎矗立了半晌才摇头离去,海兰珠将叶布舒交给自己磨练,而他英明的八哥竟然说出传位之言,他们还真是信任自己。

宫室内,海兰珠四指托着青花瓷描金边的杯盏品着茶水,看了一眼在她旁边站立的陈圆圆,虽然她微垂着粉颊,眼圈有些泛红,但并不妨碍她的倾国之色,骨子里透出来的妩媚实在是海兰珠平生所见,海兰珠不得不承认,陈圆圆确实比她更有女人味儿,一身的装扮更能突显她的优点。

海兰珠将茶盏凡在桌子上,淡淡的一笑,赞叹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陈圆圆,你不愧是倾国美人。”

陈圆圆连忙摇头,刚刚海兰珠在外面同多铎的话她听了一些,心中感念海兰珠,未语含泪,“皇后娘娘,奴婢当不得,奴婢是红颜祸水,您才是——”

“皇上驾到。”外面传来内侍的喊声,陈圆圆身子颤抖,几乎站立不住,这个场景太熟悉了,当初她就是这样被——被崇祯皇帝宠爱的。竹帘挑开,皇太极健硕的身影慢慢地靠近,陈圆圆跪在了地上,“给皇上请安。”

第三百八十九章 影响朝局

陈圆圆的局促不安,俏面上流露出一抹的羞怯,给她更增加了几许怜意,海兰珠淡然的一笑,“你不用担心,皇上他——”

皇太极身穿皇帝朝服大步走近,直径的坐在海兰珠身边,先是细看了一下海兰珠,见她脸上扬起淡淡的笑容,才明知故问的笑道:“你又说朕什么?胆子是越发的大了。”

“皇上,她就是陈圆圆。”海兰珠抬手一指,皇太极顺着看去,不远处跪伏着仅仅能看到光洁额头的女子,也看不出有多好来,但是陈圆圆的美名当前,皇太极还是挺有兴趣,她出落得有多美?能不能同他的海兰珠相比?遂开口说道:“抬头,让朕也瞧瞧吴三桂的红颜知己。”

陈圆圆心中一紧,接近于无望,她太清楚自己这副皮囊对男人的吸引力,虽然接触皇后娘娘不多,但是在风尘权贵中打滚许久的她知晓,能宠冠天下的皇后娘娘手段绝对不容小觑,她内心深处也不愿卷入皇室,这不仅有皇后娘娘对她的理解维护,更希望这让世间女子欣羡的关雎神话能长久,也让这世间痴情女子多一分的盼头。

“朕说的话你没听见?”皇太极很是不悦,海兰珠手臂搭在桌子上,细细地看着手上的玳瑁指甲,这好像对她更有吸引力。

陈圆圆闭了一下眼睛,罢,罢,罢,该来的又怎么能躲得掉?缓缓地抬头,秋水般的双眼虽然历尽凡尘,却还是那般的清澈明亮,精致的眉眼,不胜羞怯的模样,更是女人味十足。

皇太极摸着下颚处的短须,侧头看着海兰珠,朗声说道:“陈圆圆远比不得你,嗯,不是比不得,而是根本没法比。”

海兰珠瞥了皇太极一眼,尖细的手指甲滑了一下皇太极的手臂,低声说道:“净胡说,我很有自知之明,陈圆圆就是倾城绝色。”

“在朕眼中,你才是倾国倾城再难得的佳人,是朕捧在手心中的明珠。”

海兰珠心中欢喜,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如此?眼角的余光扫过尴尬欣羡的陈圆圆,放弃了询问她秦淮八艳的想法,虽然海兰珠还是很感兴趣秦淮八艳最终的去向,但是她更不愿意揭开陈圆圆的伤疤,沦落风尘总不是好事。

“陈圆圆,你跪安吧。”海兰珠向乌玛点点头,轻声交代:“你亲自送吴三桂的如夫人回府,将我早准备好的东西赏给她。”

“谢皇后娘娘。”陈圆圆眨去眼底的感动,她明白海兰珠此举的用意,今日之后,以皇后娘娘的威望,那些个旗主亲王不会再对她存了心思,吴三桂对她也会上心一些的。

乌玛应了一声,陈圆圆起身,旁边的婢女撩开帘子,刚想跨出门去,就听见清脆打手的声音,随后传来一声男人的闷哼以及女子的娇怒声:“皇太极,我说过多少遍,你只能喝银杏茶。”

“海兰珠,银杏茶苦得很,哪有你的花茶好喝?而且不都是茶嘛?分那么清楚做什么?”

陈圆圆身子一顿,抬脚卖出了宫室,借着转身的余光,垂下的竹帘模模糊糊的看见皇后娘娘将一杯新茶递给了皇上,而皇上仿佛很无奈一样喝了半碗,他们之间萦绕着的那分情愫,就如同明晃晃金灿灿的‘关雎宫’三个大字,实实在在而又世人皆知,不似自己白担着红颜的名声,心中的苦又有谁晓得?

皇太极将茶杯放在桌上,扫了一眼正在续茶水的海兰珠,纳闷的问道:“你就没有什么问朕?”

海兰珠手臂一僵,慢慢地放下茶壶,含笑拉住皇太极的手掌,眼底温润如水,摇摇头道:“没有,吴三桂不是为了陈圆圆才归降大清,而你也不会让我陷入险境中,更何况我也不似陈圆圆那般随波逐流,我们个性不同,也走不到同一条路上,我不会问你那种白痴的问题。”

“白痴的问题?”皇太极捏住了海兰珠的鼻子,语气十分严厉,“好啊,海兰珠,你这是在骂朕,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

“禀告皇上,都是皇太极给我壮得胆。”海兰珠绕过桌子,主动坐在皇太极怀里,羞怯的说道:“皇上,你会罚他吗?”

皇太极愣了半晌,手指按住了海兰珠唇边的笑意,“朕的海兰珠心眼还真小,你的笑容比她漂亮。”

海兰珠勾住了皇太极的脖子,她就是故意在学陈圆圆刚刚羞怯温婉的笑容,虽然被皇太极点破心思,却没有丝毫恼意尴尬,轻声说道:“我就是心眼小,你待如何?”

“朕欣悦的是任性的海兰珠,是骄傲敢于绑朕压朕的百花女王。”皇太极嘴角含着意味深长的笑容,搂住海兰珠的细腰,低沉的说道:“真不晓得百花女王何时再入凡间?”

海兰珠按住皇太极不老实的手,另一只手揪住了他的耳朵,轻声说道:“她眷恋凡尘,贪恋人间帝王的钟情,已经没了仙籍,打落凡尘了,她不愿再当百花女王,只愿是你娇宠终生的海兰珠。”

“她后悔吗?”皇太极抱着海兰珠起身,改口说道:“不,朕不会给她后悔的机会。”

春去秋来,海兰珠已经完全掌控了紫禁城,重新制定了严格的规矩,在宫女太监中查出了不少心存歹意之人,海兰珠除了处死了几个行为比较恶劣的,剩下的都赶出皇宫,紫禁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再也不会出现九公主那样的刺客。

七夕佳节,皇太极昭告天下,册封大明的九公主为固伦公主,招周世显为驸马,成全他们因为战乱而耽搁的婚事,并且为他们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引得天下百姓侧目,对清帝皇太极也有了几许的好感,皇太极借此机会加快平定北方的步伐,甚至有过江消灭南明的意图。

养心殿正殿传来的议政声音吵醒了在侧殿歇息的海兰珠,手臂盖住耳朵,拉高薄被在脸上蹭蹭,海兰珠迷糊的问道:“他们在吵什么?声音越来越大了。”

“奴婢听说是为了俘虏的汉人,豫亲王主张都坑杀以儆效尤——”

海兰珠的睡意一下子都没有了,一骨碌坐起身,“多铎,我说的话,他根本就没往心里去,在战场他杀得还不够,手无寸铁的俘虏他也下得去手?”

海兰珠穿上鞋子,拽过旁边的袍子披在肩上,快速的挽了一个发髻,向外走去,正好撞上了散了朝会来寻她的皇太极。

“你这是要去哪?前阵子着凉还没好利索,就穿这么单薄往外跑?”皇太极攥住海兰珠微凉的小手,拉着她重新坐好,看着她焦急的样子,轻声问道:“到底有何急事?”

“你——”海兰珠咬了一下嘴唇,犹豫了半晌,轻声说道:“不是我想插手朝政,可是那些俘虏——皇太极,太过血腥只能加深汉人的仇视,引起更多的反抗,如今天下未定,南明尚存,星星之火若是有心人煽动就可以成燎原之势。”

“朕明白。”皇太极拍着海兰珠的手,她是心心念念的为在自己着想,自己又怎么会怪罪多疑,更何况海兰珠的聪慧和能力皇太极也是信任的,“你先别急,朕还没有下旨,多铎的建议,朕——朕尚在思考中。”

海兰珠察觉到皇太极的犹豫,仰脸问道:“他们犯了很重的罪吗?不能宽恕?”

“造反你说重不重?”皇太极语气一转,“不过,你说得也有几分道理,处死几名领头的有个警示作用也就罢了,朕可以饶了他们性命,只是朕如何安置他们?他们返乡恐怕不行,囚禁着平白浪费米粮。”

皇太极为难的叹了一口气,揉着发胀的脑袋,海兰珠见状,主动伸手接过了按摩的工作,皇太极低声说道:“最重要的是,海兰珠,多铎很坚决,旗主亲王也多同意他的法子,朕不得不衡量考虑。”

海兰珠眼珠一转,轻声坚决的说道:“既然这样,那咱们就双管齐下,我自有法子让多铎收回屠杀的建议。”

“哦?”皇太极将海兰珠冷静的问道,皇太极放下心中的那丝疑虑,望进海兰珠的眼底,“朕信你。”

“皇上,你说得有道理,那些俘虏不能返乡,也不能白养着他们,所以——我给他们找了一个好活。”

海兰珠转身离去,过了一会,抱着一个卷轴走了进来,在皇太极面前缓缓展开,皇太极吃惊的说道:“这——这是地图?你到底让他们去做什么?”

“修路,修建青石路,连接村庄城镇,也让老百姓晓得满人也并不残暴,而且道路畅通也能让粮食等物品运输方便许多,皇太极,你看如何?”

皇太极目光盯着地图,他想得更多,修路自然更容易掌控住北方,若真有造反的人,八旗铁骑也能更快的赶到,用俘虏修路,也不算徭役,只要给口吃的就成,更不怕激起民变。

“好,海兰珠,这主意好。”皇太极大笑起来,很是欣赏的说道,“不愧是朕的海兰珠。”

“至于多铎,多则半月少则十天,我必会让他收回那项荒唐的建议,更会给他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让他不敢再乱杀俘虏,再也不会做有违天和的事情。”

海兰珠漆黑的眼眸向皇太极俏皮狡黠的眨了眨,皇太极弹了一下她的额头,低声道:“海兰珠,你可别将十五弟弄得太悲惨了。”

第三百九十章 金殿挥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