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杀伐果决,步步如刀。

陆禹被斩尽的那刻,才明白这个不浪费时间到底是指的什么意思。

这霍岐山是故意的吧?

这老家伙自己收拾不了他,就整这个小的来灭他威风,还演得一副“我不会下棋、我什么都不懂、您承让了”的模样。

这到底是卖他面子,还是刺激他老不中用?

***

陆禹不信邪,摁着席宴清又来了一局,可还是没占到便宜。

这次围观的人换成霍岐山,他常年冰冻的脸终于因为老友吃瘪而有了些许笑意。

陆禹啧啧了数声,仔细开始大量席宴清的模样,拍了拍他的肩膀:“深藏不露啊,老霍你捡到宝了,下次借我用用,等南方那帮嚣张的老鬼来,灭灭他们威风。”

霍岐山让佣人收了棋盘,直截了当:“不借。”

陆禹性格年长依旧不够沉稳:“你这老头,专/制!”

他改问席宴清:“下次陆叔找你,记得痛快点儿出场啊,我们这就算是说好了。”

席宴清还没说什么,霍岐山又撂下两个字:“他敢!”

“哎,我说霍岐山”,陆禹不干了,“这是你女婿又不是嫂子,你这么强的控制欲你问问你家汶汶,你这爹当得正常吗?”

席宴清见势微微一笑:“陆叔,爸是知道我平日工作忙,怕我到时候只能放您鸽子,所以干脆提前拒绝。”

霍岐山斜了他一眼,也没再搭理陆禹,自己先回了餐厅。

****

平日里陆禹偶尔过来串门,玩够了就急着走。

今天发现了席宴清合他胃口,心情好,留下吃饭时还主动提起碰个杯喝两口。

霍岐山自己很少碰酒,但他知道陆禹此人酒量颇大,他还没有拒绝,陆禹这个自来熟了六十年的人已经先一步开始自斟自饮。

他自己喝无趣,见霍岐山一脸“爷没兴趣”,就开始倒酒给席宴清。

他喝完一盅,就指指席宴清面前那杯酒,见席宴清喝下,就跟霍岐山说:“下辈子我也得努力生女儿,女婿可心,儿子净折腾,不划算。”

“少说疯话,吓着年轻人。”霍岐山口气不善。

“你不懂!”陆禹冲霍岐山摆手,而后就开始了漫长的和席宴清对饮的过程。

第二杯,第三杯…

陆禹稳坐如山,霍岐山眼前的席宴清,眼框已经开始飘红。

霍岐山这个被隔绝在此二人世界之外的第三者,终于还是忍无可忍“啪”一声将银筷砸向餐桌。

陆禹侧身看他。

霍岐山满脸严肃:“陆老二,吃你的饭,吃完滚回你家。”

***

和霍岐山一起送陆禹出门,目送陆禹的座驾越走越远,席宴清又跟着霍岐山回到客厅。

许久未曾这样接触酒精,此刻酒意以一种铺天盖地的姿态上涌,额心他能触及的温度也在渐渐攀升。

已经是午后一点半,席宴清看到时间,还是打算向霍岐山告辞:“爸,您没别的事儿,我也先回去了。”

霍岐山在客厅沙发上正襟危坐:“无事献殷勤,你今天来有什么目的?”

一声咳嗽闷在唇内,席宴清想笑,坐到他身旁的沙发上:“陪您想明白,等您喜欢我,这事儿不是我一早就坦白了吗?”

他这样严肃,席宴清还这样不严肃。

霍岐山想起适才陆禹和他把酒言欢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还记得你上次说的话?呵…我记得我说过没有让我女儿守寡的打算。”

“做事毫无分寸,想喝死横尸?我们霍家丢不起这个脸!”

喉咙微痒,五脏烧灼,席宴清扯了下自己的衣领,忍不住咳嗽起来。

他这一动,有些刹不住,只好捂唇背对霍岐山。

霍岐山眉蹙得死死的,刚想起身离开,就见席宴清又转过身,挤出一个笑外加一句话:“爸,您关心我,惦记我不能喝酒,我真是受宠若惊。”

霍岐山脸一绷。

这小子可真能自己意会。

席宴清见他脸色骤冷,想的是——谁说霍岐山不吃苦肉计,这不消化的挺快的吗?

、第50章 插播番外:关山月。前世

番外:关山月

晏清(席宴清)

莫汶(霍之汶)

承业十五年,边镇叛乱。

先皇卫城借势清洗日渐权重的开朝元勋。

权臣左相晏寅极其拥蹵落魄下狱,后或死于凌迟等酷刑,或连同其家眷宗族被发配至边疆,终生不得踏入都城升歌城一步。

同年,北疆邻国拓跶进犯,将门莫氏挂帅携大军出征,浴血数月,一门三子,人去棺回,只剩年过花甲的莫老将军顶着如霜鬓发,手捧灵位归朝。

大殡之日,莫家仅剩的子嗣莫汶,摇着升歌城内流传了数百年的招魂唤魄的铜铃,跟在爷爷身后,踏过落满整条长街如缟如素不断翻飞的白色纸钱,一步一步走向荒岭坟地。

铃声清脆萧索,如当日清冷的秋色。

满目满城苍凉,满地满空苍茫。

**

十一年后。

先皇卫城薨。

软弱无能的太子卫连即位,当政月余,急病殁。

从军征战数年,满朝皆知淡泊君权之争的承安王卫疆,得朝中群臣入府恭迎涕泪相劝,袖手挽乱势,登基为帝,改年号为朝安。

此后数月,新帝励精图治,国泰民安。

朝安二年。

朝中兴起特监机构洗血楼。罗织群臣罪状,大肆格杀无辜,行迹隐秘,狠厉之名骤起。

朝内听楼名而丧胆,洗血楼楼主晏清,时为君畔红人,且为罪臣晏寅之子,栽赃陷害罪名血洗和晏寅同为开朝功臣的数名朝臣大将。

后史书记曰其人暴虐冷酷,向新皇进献谗言,趁新帝抱恙之际大肆屠戮,人人妄图诛之。

朝安三年。

驻守漠北的女将莫汶归朝为新丧的莫老将军守灵,朝堂之上,得见洗血楼楼主白衣乌发,翩然而立,薄唇微扬,双眸清湛,整个人如同雪洗般出尘澄净。

这就是传说中寡情阴狠的刽子手?

她的脸色刷白如同他的翩然白衣,身穿的铠甲顺时重如千斤。

***

是夜,莫府凄清,仅有飘摇烛光和月,昏黄柔弱。

莫汶立于中庭吹箫,箫声凄婉。

漠北无战事时,时常从百姓那里听闻的牧羊曲,在她唇下,被吹成戍边战士心内凄哀的思乡情愁。

副官挑灯推开中庭的门进来,被塞外风霜浸淫的刚毅眉眼紧蹙:“将军,拜帖被退回。”

箫声止,莫汶将箫握在手心,眉峰同样抿成一线:“再去送。”

耿直的副官有些为难,且有些不忿:“将军,洗血楼由奸人把持,您为什么要和它扯上关系?”

莫汶眸光瞬寒,射向副官的视线锋利如刃:“你和洗血楼的人交过手有过长期接触?”

副官垂首不语。

“你并没有去亲身了解过,就因为传言断言他们是奸人?寒秋,即便是敌人,上阵前我们都还试图知己知彼。三言两语不能证明什么,众口所言也并不代表事实,一叶障目的道理,你不可能没有听说过。再去,拜帖送不下,你也不要回。”

被唤作寒秋的副官迅疾撤离,莫汶再度只身站在中庭内。

自从莫氏一门三子捐躯漠北,莫老将军的嫡系便经久驻扎漠北。

从她游历江湖回到升歌城,停下自由自在的步伐,远去驻扎边疆,也已三年。

三年前,她纵横四海得遇知己一人,那时她红衣潋滟,如今她着灰败铠甲。

那时他恣意欢笑,于她百般挑逗;如今他神情清冷,于她对面不识。

***

寒秋次日清晨才归。

莫汶庭中练剑,见他手执绢帕而回。

她指尖掀翻折叠成块儿的绢帛,其上的几缕清香扑鼻,她只见其上横书一句:将军高洁,勿近墨者黑。

莫汶吟笑出声,问:“这绢帕是什么人的?”

寒秋表情些微怔愣,晃了三秒才答:“洗血楼主所书,绢帕是昨夜他留宿的听鹤居的姑娘所有。”

“青楼?”她嗤笑。

“是。”

***

当夜,莫汶踏着夜色入升歌城内的棺材铺。

这里名为做死人生意,实际做让人死的行当——有人出钱,便卖人命。

莫府并不殷实,她只能出三千两,去买晏清的命。

棺材铺的主人见到晏清这个名字神色未有丝毫波动:“姑娘贵姓?”

“莫十,让他知道,一个叫莫十的人,买他的命。”

洗血楼残虐无道,可适逢天灾境内饥荒,全城节俭度日,依旧有人敢接这样的生意。

她要等的,只是那人上门。

从前她行走江湖,对他解释过“莫十”这个名字。

莫字十划,因此取名莫十。

那个喊她小十的人。

他也许忘了,但没有关系,她负责让他记起。

***

天灾持续。

漠北形势也再度吃紧,不日只怕大军将会再度开拔。

莫汶只身踱步长街,见许多商铺行善,路边搭起一些粥棚。她越走越远,行至一半之时,有人请她借一步说话,亮出的令牌,是洗血楼独有的嗜血令。

她跟随对方避开长街人潮,一直深入细巷,进入一处院落。

内里矗立数人,各安其事,却无一人出声。

莫汶只见贴墙而立一个铁架,上面捆着一个人,唇齿被布条勒紧,说不出一字来,挣扎也已无力,发不出什么声音。

正有两人立于他身侧,尖刀一下下剐在他身上,刀刀去肉,却不见血出。

此人被割掉的皮肉被置于一旁支起的铁锅中,在滚烫的水中不停翻滚。

引她前来的人对她说:“有人饿,有人食。楼主请姑娘三思,是否想沾一身洗不净的血上身。”

莫汶收住呼吸:“此人该死?”

“为官有野心、贪欲,犯上不敬,该不得好死。”

是了。

有人说洗血楼是表面温文实则强势的皇帝的阴险爪牙,还有人说,是洗血楼权高盖主,手段残虐,皇帝也颇为忌惮。

没有一个形容词是向好的。

他让她亲眼看到,可她还是不能死心。

她在这院中等了整日,等到那个此前还算完整的人,在她面前慢慢露出白骨,终于在暮色四合时,等来了那个时称阴险狡诈的人。

***

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