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明白人,自然知道这是无意了。

回到府上后,徐昌平心里郁闷不止,又不知道如何和自家女儿解释这事情。毕竟成亲这种事情,都是男子三媒六聘的让人聘娶,女子哪里能够提出来这点。

徐昌平正在苦恼,一个穿着翠色纱裙的女子从内门出来,后面还跟着两个小丫鬟一路扇着罗扇。

少女长的面色圆润,脸若银盘,看着十分的端庄大方。见着徐昌平回来了,脸上一喜,露出两个酒窝来,“爹。”

“莹儿,可用午膳了?”徐昌平有些尴尬的看着她。

徐莹笑着点头,“早就用过了,爹可曾用过?”

“没,赵大人倒是留了为父,不过为父不想叨扰,所以便回来了。”

听徐昌平提起赵辞,徐莹脸色一红,“爹见着别驾大人了?他近日可好?”

“自然是好的。”徐昌平见着她这神色在,知道心里还在惦记着,便也不忍心说实话,只能委婉的劝道,“只不过如今赵大人似乎一心只为西南之事情,未曾想过旁的事情。莹儿,为父看,你还是再考虑旁人吧。”

徐莹自幼聪慧,哪里听不出这话来,脸上一愣,道,“爹和赵大人说了,他没同意?”想着那人没看上自己,她心里一苦。

自从那次求雨之时,她远远的看了一眼,一颗心便落下了。后来辗转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北都城来的官儿。原本以为日后天隔两方,没有这缘分。却不想上天怜悯,竟然让这赵大人留在了川州,成了堂堂的川州别驾。

她自知道配不上这赵大人,只希望做个妾室,也是满足的。

却不想…“他果真看不上我吗?”

“莹儿。”徐昌平叹气,“赵大人到底年轻有为,如今仕途平坦,日后更是前途不可限量,咱们高攀不起。”

“只是做个侧室。”徐莹有些不甘心。

“可是,他似乎无意。”徐昌平不想让女儿失望,却也不想让她执迷不悟了。这事情提了一次人家不同意,再提又有什么用处。

徐莹抿了抿嘴,抬头道,“听说赵大人有一位长嫂也来了川州。这位赵大人对这位长嫂十分的尊敬。爹,你说我能不能从这里想办法?”

第69章

徐莹带着重礼上门拜访罗素的时候,罗素正在躺在自己院子里的躺椅上休息。

之前在赵家村的时候,中年种地那就是她赖以生存的命根子,所以她算是花费了所有的心思和精力。如今在川州,这种田种地只是作为她的事业,她也不想为此太过劳累了,所以也时不时的给自己放个假什么的。

只不过这假期也不多,明日就要赶回去指导那些村民们种麦子了。

罗素舒舒服服的在躺椅上翻了个身,正准备睡午觉,就听着脚步声传来,一个小丫鬟跑过来道,“夫人,有客人来访,说是想拜会您。”

罗素坐起来,纳闷道,“谁啊?”她在这边可没什么熟悉的人呢。

“是徐会长家的徐姑娘。”

罗素对于徐会长这个名字还是很熟悉的,听说是他闺女过来了,也不好怠慢了,忙道,“让人请到偏厅,我收拾一下就过去。”

小丫鬟赶紧着又出去了。

罗素回房间收拾了头发,又换了身外衣,才领着小绿去偏厅。

刚一进厅里,就见着正安安静静的坐在椅子上的徐莹。

徐莹本就生的端庄,皮肤又白,今日因着是来拜见罗素的,所以特意装扮了一番。淡紫色的罗纱裙,挽着坠马髻,看着十分的温婉大方。

罗素眼前一亮,暗叹一声好气质。

“大夫人来了。”

罗素刚进屋里,徐莹身边伺候的老妈子便提醒了一声。徐莹赶紧站起来了,腼腆的对着罗素行了礼,“见过夫人。”

“不必多礼。”罗素走过去虚扶了一下,眉眼笑着弯弯的看着她,“常听徐姑娘蕙质兰心,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徐莹温婉的笑了一下,“夫人缪赞了。”

罗素看了看徐莹,又见着自己的一双手,不禁感慨,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古代闺秀啊。自己这真是古代女汉子了。

徐莹见罗素打量她,心里又是欢喜,又是紧张,笑道,“早就该来拜访夫人,只一直没找着机会。昨日听着夫人回府上了,今日便来叨扰了。不知是否扰了夫人亲近。”

“不妨事,我正闷着呢,你能来,我心里也很高兴。”

徐莹闻言,扭了扭帕子,脸上因着欣喜都泛红了。

她可打听过了,赵大人对这位长嫂十分的尊敬,平日里几乎言听计从,若能得这位夫人的喜欢,兴许她还有些机会。

这么一想,徐莹心里越发的高兴,抬头看着罗素的眼睛都是晶莹闪亮的。

罗素心里暗衬这位来找她有什么事情。这古代闺秀轻易不出门,出门了,那肯定是有事情的。却不知道这位年轻姑娘找她是做什么,难道是打听西南商会的事情?

正想着,便听徐莹道,“西南这边不比夫人家乡,不知道夫人来这边可习惯了?”

“都好。”罗素微微一笑。

徐莹捏了捏帕子,又道,“过几日城隍庙那边有庙会,听说很热闹,不知道夫人有没有空闲去看看。”

“庙会?”罗素挑了挑眉,她之前也去过一次庙会,虽然比平时热闹,可是和曾经的都市大街相比,实在是差距太远了,所以去了一次也没提起兴趣。

她笑道,“听你说起倒是想去,只不过我过两日便要离开川州城去乡下,只怕没这个机会了。”

徐莹一听,面上有些失落,“这几日天气有些燥热,夫人怎么要去乡下,不如等过阵子天气凉快了。我陪着夫人一起去乡下庄子住几日。”

罗素没想到这位姑娘这样的热情,“我不妨事的,我原先也是干农活过日子的,没别的本事,就是会种田种地。这几日正在乡下那边教老百姓们种地呢,盼着他们能有个好收成。”

罗素的话刚说完,徐莹身后的小丫鬟就露出了鄙夷的神色。

小绿瞧见了,对着她瞪了一眼,那丫鬟吓得赶紧低头。

徐莹倒是没看出这动静,只笑道,“赵大人一心为了老百姓,夫人也如此善心。倒是让徐莹有些面红了。若是夫人不嫌弃,不知道徐莹日后能不能去乡下那边看望夫人、”

“这个自然是可以的,到时候请你吃全鱼宴。”罗素面上大方的应了。

罗素并不善长和千金小姐打交道,所以尽管徐莹态度亲热,她也有些生硬,后面徐莹也有些自知之明,只陪着罗素说了会儿话,便离开了府上。

等徐莹走了,小绿才鼓着脸道,“夫人何苦管他们,只不过是商户人家罢了,如今大人用得着他们,才给了他们体面。他们倒是好,连一个小丫鬟,都敢瞧不上夫人了。”

“你都说了,只不过是一个小丫鬟,我干什么要在乎她瞧不瞧的上我。”

罗素倒是无所谓。为了一些不相干的人生气,这种事情她向来是不大喜欢做的。不过她倒是好奇,这位徐姑娘到底是为了什么上门来找她的。

就算赵辞如今是川州的二把手,她可才是一个寡嫂的身份罢了,人家也没必要来讨好她啊。

这边徐莹出了门,上了府上的马车,脸上一直带着几分笑意。今日可算没白来一趟,虽然没有更深的接触,但是以她看人的经验来看,这位夫人可是性子顶好的人了。

丫鬟红杏见她这样,鼓了鼓小脸,“夫人何必巴着一个农家妇,如今也只不过是靠着大人看重她罢了。日后若是赵大人娶妻生子,她还能依仗什么?”

她就是看不惯自家千娇万宠的大小姐,竟然去哄着一个农家妇人。

徐莹突然睁开眼,面带斥责的看着她,“这样的话,日后我不想听到,更不想让外人听去了。”

“姑娘。”红杏有些不敢相信自家姑娘竟然会责备她。她可是为了大姑娘好的。

徐莹绷着脸道,“你自己记住便是,日后不许再犯。”

红杏这才低着头应了一声,心里却总是觉得不得劲儿。

徐莹看着红杏这样子,心里想着,日后找个机会还是将红杏嫁出去的好。这样没大没小的性子,遇着她看得上的人,她才给点好脸色。若是不入她的眼了,她也不知道尊卑。早晚要惹祸。

且那赵大夫人,虽然是乡野出身,可是一身的气度却不俗,落落大方,完全不像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乡村妇人。

更难得的是,如今赵大人都贵为川州别驾了,赵大夫人正是享福的时候,竟然还惦记着去帮助这里的老百姓,这种精神真是难能可贵。

徐莹想起自己作为徐州的独女,能想到的也只不过是日后依靠夫家的能耐,帮衬着徐家家业不倒,日后让族里的子弟守着徐家。

如今和这位乡野出身的赵大夫人比起来,便显得浅薄多了。

**

赵辞从外间回来,听着管家说了有人来拜访罗素的事情。赵辞一听是徐家的千金,心里立马有些心虚。草草的换了衣服,便来看罗素。

罗素正在收拾东西,听着赵辞来了,从屋里出来。赵辞已经坐在院子里的圆桌旁,手指轻轻的敲击桌面,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二弟今日回来的早。”罗素走过去给他倒了杯酸梅汤。自己又倒了杯,小口的喝着。这种天气喝酸梅汤,是最舒服的。过两天又要去上工了,这种味道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赵辞心里几番思虑,又偷偷瞧了瞧罗素的面容,见她没有异样,心情有些复杂。“听说,今日徐家千金来看过大嫂了?”

“你说的是那位徐姑娘啊,”罗素点点头,“午膳后是来看过我了。说实在的,我还没弄清楚她为什么来见我呢,是不是徐会长那边有什么事情?”

真是她唯一能想到的理由,想着是不是商会那边有问题,让赵辞不高兴了,所以想从她这边下手。

赵辞听着罗素这话,知道徐家姑娘是没说什么,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没事,我只是随便问问罢了。”

罗素笑道,“这么说来,这徐家姑娘还真是诚心诚意的来见我的。倒是我小人之心了,下次她要是再来,我一定好好招待一下。说起来她还真是挺讨人喜欢的,长的也很好。我看着挺有眼缘。”

罗素在这边还真是没有什么女性朋友。在村里的时候,她作为已婚人士,那些待嫁的小姑娘都不大和她接触。只能和赵二娘这些婶子们说说话,后来又忙着赵家村的建设,所以一点处朋友的机会都没有。她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能认识几个手帕之交的。

赵辞见她高兴,本想让她不要和那徐家姑娘接触的话,便也没忍心说出口。

罗素本以为要等下次才能见到这位徐家姑娘了,却不想出发这天,徐家的马车早就在城门口等着了。

徐家姑娘听着罗素的马车来了,掀起帘子打招呼。

罗素掀开帘子,看着是徐莹,诧异道,“徐姑娘,你这也是要出城去?”

徐莹微微一笑,“那天听夫人说要去林家沟那边,我想着从来没出过门去乡下看看,便回府上和爹爹禀明了,今日特地等着夫人一道呢。”

“那边可苦着呢,你去了肯定不适应的。”罗素好心的建议。她看着徐莹这样晶莹剔透的皮肤,想着林家沟的生活环境,很肯定这位徐家姑娘去了那边绝对是要遭罪的。

徐莹却满不在乎道,“夫人都能受得,徐莹还能更娇贵不成?夫人就带上我吧,我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也能在路上和夫人说说话。”

第70章

罗素没想到,徐莹看着挺娇惯一人,还真的能够挺得住路上的颠簸。

倒是徐莹身边的小丫鬟红杏垫着七晕八素的。

小绿看不惯红杏,所以手里有晕车药也没给她服用,倒是给旁边伺候徐莹的老妈子吃了一粒,让她舒服多了。

红杏想张嘴要,却被徐莹看了一眼,愣是缩回去了。

罗素知道,自己作为一个主子,这时候应该体现出大方得体的气度,应该让小绿主动的给人家拿一颗。不过她偏偏也不是大方的人。让她为了所谓的脸面去哄着一位讨厌她的小丫鬟,她还真心做不出这么委屈自己的事儿,所以压根当做没看见。

好在徐莹倒是没有多想,也没理会红杏,自顾自的跟着罗素聊天。

得知罗素想在林家沟附近弄果园,满脸兴趣的问道,“这果园若是做成了,日后是不是也和柑橘一样,让西南商会销往外地?我听我爹说了,赵大人如今正在修建码头,日后可以走水路,若是顺风顺水的日子,路上可以省下好些时候,远处的人也能吃上新鲜的川州水果。”

罗素一听,就知道这徐姑娘不是个只会享受的主儿,人家这家学渊源也不浅呢。便也耐心解释道,“我也还是这么打算的,只要西南这边的路通了,路上时间节省一些,川州水果能够卖出去,这里的老百姓也不愁没银子挣了。只要经济发展起来了,就不会再有饿肚子的人。”

徐莹道,“夫人说的经济,是指商道?”

罗素呵呵一笑,“差不多的意思。”

徐莹佩服道,“想不到夫人不止对农桑之事精通,连商道都这样了解。我原本以为,以如今赵大人的身份地位,夫人定然也不会看中我们商户人家的。”

“这有什么看中不看中的,商户也有商户的好处,各司其职罢了。”

“夫人觉得商户也重要?”

徐莹眼眸银亮的看着罗素。

罗素见她这样清澈的眼神,不知觉得点头,“你想啊,若是西南没有商户,货物不能卖出去,我们种再多的水果,也只能烂在地里。种了庄稼,除了不饿肚子之外,也无法得到更好的生活了。外面的人想吃西南的水果,有银子也买不到。”

徐莹见罗素话里话外都是对商业的推崇,心里一股自豪油然而出,这是她作为商户女多年来,唯一一次觉得自己这样抬头挺胸。

徐莹道,“如今不止世人看不起商户,就连着朝廷都看不上商人。这些年朝廷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但凡商户出身,便不能科举,不能做官,所以如今世人都觉得商户是被看低的。”

罗素知道这种现象不止在这里,就是她曾经所熟悉的那些古代皇朝也都一样,就算是穷困的老百姓,虽然羡慕商户人家富裕,但是心里也总是各种鄙视商户。一些诗词更是讽刺商人重利轻离别。把商人想象成唯利是图之辈。所以古代商业并不发达。

然而这种事情是一个王朝的决定,她就算知道不好,也不能改变什么。

见徐莹感慨,她笑道,“也许有一日,会有人看到商人给百姓带来的好处,朝廷也会肯定商人的。”

徐莹抿着嘴笑了起来,“若真有那一日,我也要做一个女商人。”

罗素点头肯定,“嗯,兴许还是全天下最大的女商人。”

二人自然不知道,如今一句戏言,日后果真有应验的一天。

徐家子在林家沟相近的地上是有庄子的,直线距离不远,可是要真的来来去去的,路上那山路也不好走。所以徐莹干脆哄着罗素留下来,陪着她一起住,顺便作伴。

罗素倒是无所谓,反正家里就她和几个丫鬟婆子,平时除了小绿这个间谍能说两句话之外,还真是没个能说话的人,便爽快的应了。却也提前给打了个预防针,“我这里条件确实不大好,平时也就凑合着住,毕竟出门在外的也不好太讲究了。你先住着,要是觉得不合适,就还是回庄子那边住吧。”

徐莹笑道,“我日后都是准备做喝风吞沙的商人的,还能怕苦?”

罗素见她自己都不担心,便也不再劝说,自己换了身衣裳,戴着草帽准备出门去视察一番。

徐莹想跟着出去,不过她事先没做好准备,所以这会子只能在屋里收拾行李。

红杏嫌弃的看着屋内的陈设,见着地上连个地板都没有,床铺都是老旧的,顿时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姑娘,你真要留在这里啊。咱们还是去庄子上吧,这哪里是人住的地儿。”

徐莹正想着如何在这地儿多见识一番呢,听着红杏抱怨,脸色一沉,“你如今是越发的胆大包天了,什么话都敢说。赵大夫人都能住的地儿,你怎么就不能住了?”

红杏吓了一跳,委屈道,“奴婢这也是担心姑娘啊。”

徐莹皱眉,“我能不能住,是我自己的事儿,何须你来操心。若不是看着你往日里还算尽心尽责,我今日断然是不会留你在身边的。红杏,看着这些年的份上,你今日这作为,我也不追究。日后若是再犯,就自己去找管家拿卖身契出府去。”

“姑娘,你别赶我走啊,我再也不敢乱说话了。”红杏赶紧跪在地上求着。

她在徐府吃穿不愁,比外面的一般人家的姑娘都吃的好,出去了,还不知道过什么样的糟蹋日子恩。她可不能就这么出去了。

徐莹只看了她一眼,就没再理会她。

想着如果这一次真的不能再改,就改让奶妈把人给打发了。

在罗素的地界儿发生的事情,罗素也很快就得到消息了。

留在李家沟伺候罗素的老妈子都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所以这主仆之间发生的事情,老妈都门儿清,很快就派人去寻罗素,把这事情给一一禀报了。

罗素这还是头一次发现自己这身边的人还有这功能。感觉就像装了窃听器一样的。

小绿听了老妈子的话,气愤道,“夫人,咱们还是离着那主仆两远些吧,一看就是来者不善的,光看那个丫头就没安好心。”

罗素心道,你也没安什么好心的。这是五十步笑百步。

她无所谓的摆手,“没听徐姑娘说吗,再犯了就发配了。人家主子之间的事情,关咱们什么事情啊。”

而且通过这事情,她还要高看这徐莹一眼。这样的人能够不被身边的人所影响,保持自己的观念,是个值得继续结交的人。

这样人想要和她做朋友,她干什么要把人推开啊。

徐莹住了两日就开始适应这边的生活了,每天不止和罗素一起吃饭,等罗素出门的时候,都能和罗素一起出门去田间地里看。

罗素也不藏着掖着,自己懂的,也给她提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