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现在都觉得像做梦一样的。听着各地报上来的税收,老夫都觉得,太不真实了。罗司农,老夫,敬佩你啊。”

老头子这个时候早就没了刚刚催婚的时候的讨厌模样,反而满脸的感慨,让罗素看着有些心酸。

“刘大人,其实我也是拾人牙慧罢了,比不得你们是正儿八经的代代相传的本事。”

“这事情,哪里算什么代代相传,只要能办成的,那就是了不得啊。”他又看着罗素,“其实老夫想起,我家还有一个孙儿,虽然比你小上三岁,可是女子大三岁也是好事,要是你看得上,老夫回去就让他过来让你见见。”

“…”罗素咽了口口水,“刘大人,我现在才刚和离呢,您老就让我缓缓吧。”

“说的也是,那就过两个月再说吧。说起来我那孙儿也是痴迷农事,你们倒是也合适。”

罗素干笑了两声,“我得缓缓,得缓缓。”

罗素没想到,这事情还不算完的。

从司农所回宅子里,才刚进门呢,就见着罗老根笑着咧开嘴的送人出门。都是一些穿的花枝招展的老妇人。罗素一看到她们的形象,就想到了一个很经典的职业——媒婆。

果然,这些人都打量了一眼罗素,然后捂着帕子笑着浑身发颤的上了马车。罗老根见着罗素站在门边,脸上笑开了花,“闺女啊,你可回来了。”

罗素愣神的往屋里走,边走边道。“爹,那些人是来做什么的啊?”

“都是来提亲的。”罗老根说起这事情就高兴,“原先爹还担心你这和离了,以后不好找人家恩,没想到啊,这才和离,就有人上门来说亲了。什么尚书家的小儿子啊,王妃家的表兄啊,还有国舅家的亲戚呢。可都是名门贵族啊。大丫啊,可见你就是个有福气的,难怪小时候算命的就说你会大富大贵呢。”

罗素听的头大无比,“爹,你没答应吧。”

她现在心里乱的很,不想这时候再更乱了。

好在罗老根也不是个傻的,人家虽然门第高,可是他也很讲究。担心门第太高了,自己女儿去了受委屈。而且人家第一次提亲他就答应了,显得太不矜持了。所以都模棱两可的,没拒绝也没答应,就这么耗着。

“你自己好好的选一家,早点定下来,回头我给你娘送信,让她也过来给你送嫁。哎,这次你好好的找个人家,我和你娘就真是放心了。”

之前赵城没回来,女儿是个望门寡,他们夫妻两也担心。后来回来了吧,女儿又和离了,也不知道日后怎么说婆家。如今看着这些门第好的来提亲,说明自己闺女不愁嫁啊,罗老根心里高兴得不得了。觉得之前和离的事情还是作对了。

赵城那个没担当的,哪里配的上自家姑娘的。

罗素现在对于这事情真是反感,所以罗老根一说完,她就找了个借口回房间歇息了。

罗老根自己却跑到厅里去看那些公子们的资料,准备给自己女儿参考一下。

这边罗素回了房间里,想起这些事情,心烦意乱。

她不后悔和离的事情,这事情不管怎么样都是要做的。也不后悔和赵辞相恋,这份感情曾经让她很快乐的渡过了一段时光。

她只是怨着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赵府这边也得到了一些关于罗素的传言。说是自从和离这几日之后,好多达官显贵都去罗家这边提亲,想聘娶这位罗司农。

赵母听了消息后,唉声叹气,怨着赵城之前没努力,好好的媳妇就这么没了。又想着大丫怎么就这么倔强的。赵家的媳妇当的好好的,偏偏就要走。她都说了,不会让她委屈的。为何就是要走。

难道,真是只能同患难,不能同富贵吗?

赵母心生感慨,免不了对于孙丽娘这边也没什么好心情,连所谓的请安都免了,“我们乡下人没这么多讲究,一家人一起吃个饭就行了。”

赵城和孙丽娘自然也不敢反驳。

这日,赵辞刚刚下朝回来,一家人正准备吃饭,赵辞就迫不及待的摘掉官帽放到一边,掀起衣摆跪在了赵母的面前。

“娘,儿子有事相求。”

赵母见状大惊,忙去扶他,“这是作甚,赶紧起来?”

赵辞坚决不起,“娘若是不答应,儿子坚决不起。”

赵母着急道,“你倒是说说看,为娘的哪里有不答应的。”

赵辞抬头看着她,面色坚定而执着,“娘,儿子想娶罗大丫为妻。”

此言一出,惊吓四座。

赵母身子晃了一下,“你,你想娶谁?”

“罗大丫,罗司农。”

“娘——”赵城见赵母往后一倒,赶紧喊了一声去扶她。

赵母眼前一黑,晕倒过去。

第93章

赵母晕过去的时间不长,请了大夫来瞧了瞧,掐了掐人中,人就悠悠的醒过来了。看着几个孩子围在床头,还像做梦一样的。

她看了一圈没看着赵辞,问赵城,“你兄弟呢。”

赵城没说话,拉着床边的人走开,露出在他们时候跪着直直的赵辞。

看着赵辞那个恶模样,赵母就知道,自己刚昏过去之前没听错,也不是做梦。儿子这是真的看上了他大嫂了啊。

“作孽啊,真是作孽啊!”赵母嚎啕大哭起来。

赵城和孙丽娘忙哄着,“娘,你别气坏了身子了。”

赵母反而哭的更大声了。“我还活着做什么啊,我死了算了。养出这么个东西,竟然,竟然看上了他的嫂子,我这真是没脸活了啊。”

“难怪大丫一直要和离,原来不是不想做我们家的儿媳妇,这是看中了老二啊。”赵母心里一下子就想通了。又想起两人这事情估计也是早就定下来的,他们之前在西南那边待了那么久,说不准就私定终身了。可那时候,大丫还是自己正儿八经的大儿媳妇啊。她怎么能和自己的小叔子在一起啊。

赵辞一直静默不语,直到听到赵母这么说,才赶紧道,“娘,这事情不关她的事情,是儿子自己一直心系她。儿子老早就倾慕她了。她一直不知道,也没答应过儿子。”

“你别替她说话了。”赵母有些歇斯底里,这事情可是大丑事啊,要是传出去了,他们赵家就毁了。儿子和大丫的前程可都没了。

“不管这么样,这事情我都不会同意的。你趁早死了这个心思。你大哥还在呢,你娶你嫂子,你对得起你大哥吗?”

赵城有些尴尬的看了看赵辞。想说没事,但是其实心里还是不舒坦的。

虽然他和罗大丫也算不得正经的夫妻,可是好歹也是他的原配媳妇,没想到自己弟弟竟然要给自己戴绿帽子。他一个大男人,这脸真是没处放了。

赵辞对着赵城磕了个头,“大哥,我对不住你,可我是真心喜欢她,还请大哥怨我一个人就好。”

“哎呀,你赶紧起来,你现在可是当官的了,跪我做什么啊?”赵城赶紧扶着他。

赵辞却坚决不起来,“娘还在生气,我不能起来。”

赵城为难的看着赵母,“娘。”

赵母冷哼一声,“他便是跪着,我也是不会同意的。”又看着赵辞,“你可知道你这事情是天下不容啊。不说为娘的了,就是回到赵家村去,那也是让人戳脊梁骨的。你们现在还都是当官的,多少人盯着呢。一举一动的,让人抓了把柄,这前程就没了,说不得还有人说你们…”

那些污秽的话,她也不好说出口了。

“娘,儿子求您成全!“赵辞坚定一声,额头重重的磕到地面上。

赵母看了他一眼,满脸怒火,“好啊,你这是要逼死我啊。倒不如我先去死了算了。”

“二弟,你就不要再说了,难道要逼死娘吗?”赵城带着哭腔道。这都什么事情啊,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这样闹腾。二弟也是的,都当官了,什么女子找不到啊,怎么偏偏就要看上哪个罗大丫啊。

赵辞见赵母满脸铁青,毫不退让,心里知道自己这是有些心急了。

今日这事情再僵持下去也没转圜的余地,只得从地上起来,“娘,您好生歇着,儿子先出去了。”

赵母重重的哼了一声,“哼,你只要不提起这件事情,我才能好好的歇着。”说着自己倒在床上,对着里间躺着。

赵辞面色颓然的走出了屋子。

赵城和孙丽娘也跟了出来,见着他,赵城想说什么,最后还是没说出口,只能重重的叹了口气,就走开了。孙丽娘看了眼赵辞,也赶紧跟过去了。

赵辞一个人站在赵母的屋子门口,心里虽然烦躁,担忧,却又无比的畅快。

他终究是说出了那些话,终于把自己的心意公之于众了。日后,他便能正大光明的喜欢那个人了,再不用偷偷摸摸的。

今日之事虽然有些莽撞了,但是他却不后悔。

自从下了早朝之后,听到的那些传言,他心中便从来没有踏实过。

一想到那人另嫁他人,便心如刀绞一般。

不管如何,他终究要努力试一次的。

赵母原以为这事情她闹一闹,也就消停了。娶媳妇也就那么一回事,什么倾慕不倾慕的,只要不成了,再找一个便是了。却没想到,她才从屋里出来,赵辞又再次提起了这事情。

这次赵母晕不过去,便只能装晕,又闹的整个赵家鸡飞狗跳的。

赵城对于这个弟弟也是说干了口舌都没用的。回屋里和自己媳妇抱怨,“这兄弟真是鬼迷心窍了,怎么就偏偏要看上罗大丫的。做官的女人是能耐,可放家里能做媳妇吗?况且那罗大丫之前可是我…我媳妇啊。”最后那一句话赵城说的声音极小,说出来自己都别扭的慌。

没想到从小到大,全家人引以为傲的弟弟,竟然会他之前的媳妇。

这事情闹的真是够难听的。

还好不是在赵家村,要不然这事情一传出去了,他们一家人以后还怎么出门啊。

孙丽娘道,“如今府上当家的是二弟呢,他若是非得看上了人家,咱们也管不着啊。”

孙丽娘对于这件事情还是乐见其成的。她婆婆之前总因着罗大丫事情就怨着自己这边,没给她好脸色看。若是这罗大丫又嫁入赵家,且还是这样的情况下,日后她婆婆可就怨恨不了自己了。

要知道,便是没了她,罗大丫估计也是看不上赵城啊。人家看上的是赵辞呢。

“城哥,咱们还是别和二弟对着干了,要不然惹恼了他,把我们都赶出去怎么办?”

她是不想再离开这富贵的日子了。以前那饱一餐饿一餐的日子可真是不想再过回去了。

赵城虽然是家里的长子,可是也有着普通人的想法。兄弟几个谁的能耐大,一般就得听谁的了。二弟如今可是大官啊,他可伸不了手的。他叹气道,“算了,这事情让娘操心吧。我是觉得以娘的那个脾气,这事情肯定是成不了的。要不然娘真的会被逼死了。”

果不其然,两人正说着话呢,外面就有赵母身边伺候的丫鬟来喊,说是赵母要上吊了。

这下子可把两口子给吓到了。

好一顿折腾,赵母这才消停的躺在床上。几天下来,这个人都消瘦了几圈了,看着也苍老了许多。

赵母颤颤巍巍的伸手拉着赵辞的手,“老二啊,你就答应娘,算了吧。这事情咱们就算了,别想了好不好?”

“娘——”赵辞紧紧的咬着牙根,愣是没说出口。

赵母闭着眼睛不看他了。

这个儿子啊,从小性子就一根筋。看来,要让他死心了,还得从大丫那边看看。

想着罗素,她这心肝肉儿的也开始疼了。原本以为是个好媳妇的,怎么会闹出这样的事情呢。她不禁庆幸这儿媳妇已经和离了,若不然,叔嫂两个在一个宅子里过着,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闲言碎语呢。

罗素这几日一直忙着司农所的事情,因着之前传出来的传言太难听,所以也没打听外界的消息,压根就不知道赵家闹的风风雨雨的。

且徐莹上门来了。

此时的徐莹倒是不像之前那样穿着华服美衣,而是显得有些素淡,头上的首饰也没那么繁杂,只一个金簪在发髻上。看着少了几分华丽,去多了几分女强人的气质。

罗素道,“你可好些日子没见着了。”

徐莹笑着饮茶,又看着罗素,“前日子一直在郊外的庄子里清点北都城的铺子和账目,只前几日回城了才知道你的消息,边找着机会来看看你。如今看着,倒是一切都好?”

“好啊,好得不能再好了。”罗素满脸无所谓的笑了笑。

徐莹见她如此洒脱,免不了惊叹。她是第一次见着一个女子在和离之后,还能如此快活的。若是换着寻常女子,早就苦黄瓜瘦了,憔悴厌世了。

想着自己之前因着花二爷的态度冷淡,便郁郁寡欢,日渐消瘦。如今比起来,自己真是及不上罗姐姐万分之一的胸怀。

徐莹笑道,“既然姐姐无事,我便也不多说了。只日后若是姐姐有需要徐莹的地方,莫要吝啬开口。”

“行啊,没准以后还真有用得着的地方呢。”罗素爽朗的笑了笑,又道,“对了,你如今可想好了日后做什么,是在北都城玩玩,还是做点什么。亦或是近期便回川州去?”

徐莹抿嘴轻笑,“前几日爹爹来了信,提及我的事情,也是满心心疼。便让人联络在北都的掌柜,要把这边的产业都让我打点。我也都去看过了,生意还算不错,只缺了心意,这几日便想着把这铺子做起来。一来打发时间,二来也是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能耐。“

“这是好事啊。”罗素惊喜道,其实要不是她和赵辞做官,不能经商,她还真是要自己投资一笔的。不过她倒是听说一些官员家里也请了人去开铺子挣钱,贴补花销,心里也有些小九九。

毕竟现在皇上虽然时常有赏赐,可是这都是说不准的事情。她俸禄也不高,堪堪的不饿死罢了。如果以后想过富贵的日子,还得自己努力啊。

她道,“徐莹,要不然,咱们合伙做生意如何?”

第94章

罗素想做生意的想法很久了,只是一直没能实现。之前一直忙着让人吃饱饭,现在这愿望已经逐渐实现了。现在她想为自己好好活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若是想做生意,我也入一分子,你看怎么样?”

徐莹诧异道,“罗姐姐这怎么突然要做生意了?”虽然知道罗素没有瞧不起商人,可是做官员人做生意,到底有些不合适的。

罗素笑道,“想着以后要是不做官了,去外面买一大片的土地,自己做个悠闲的地主婆,倒也是人生一大乐事。现在自然要多赚银子好买地了。”

“罗姐姐这就客套了,若是缺银两,和我说便是,哪里还用你做生意的,没得败坏了名声。”

罗素摆了摆手手指头,“你放心,我也没打算自己出面,到时候还是你主持大局。我这脑袋也不是做生意的料子,就是搭你的火挣点银子罢了。不过我也不会只出银子的,平日里遇着好的点子,我肯定和你说。”

徐莹这才算听明白了,嫣然一笑,“原来是这么回事,刚刚可把我吓着了。姐姐是官,让人知道做生意可不成。若只是入分子,倒是也没什么不好。现在好些达官贵人家中便是让下面你的人去偷偷开了铺子,要不然,凭着俸禄也养不活那么一大家子人的。”

说完又笑道,“便是我们家二爷,也帮着好些人开了铺子。”

“你家二爷还干这个?”

徐莹点点头,“这些事情我也没外道,只有次在书房看他放在桌上的账本,才看出点名堂来。所以说,商人难做,便是他那样的人,也少不得要揽下许多麻烦事。”

罗素见她提起花二爷的时候还有些惆怅,试探道,“你还惦记着他?”

徐莹低着头叹了口气,“夫妻一场,哪里真能说放下便放下,好在这些日子,我已经习惯许多了。日后便是他不来,我自己也能好好过。”她又看着罗素,“罗姐姐倒是何时寻个人家?我可听说,最近这里可不少才俊上门提亲呢。姐姐这样的好人品,合该寻个出挑的人物才能相配。”

“我啊,随缘吧。”她现在和赵辞的事情不清不楚的,日后也不知道怎么办呢,一时半会儿的,还真是没有再嫁的想法。

她都打算好了,若是朝廷上下容不下她不嫁人,她就直接辞官吧。这些人管的了朝廷命官不嫁人,总管不了她一个小老百姓吧。她就不信了,这天下还找不出个和离之后就终身不嫁人的了。

徐莹见着罗素不大想提这件事情,便岔开了话题,说起了做生意的事情。

两人商议好,徐莹这边去合算一下做什么生意,罗素这边投资金,然后两人再来商议如何操作。

徐莹对这个还是挺期待的。往日里都是靠着父亲和丈夫才得了几个铺子,如今和罗素单独出来做生意,完全靠自己的能耐,也不知道到底能做出个什么模样出来。

待徐莹走后,罗素就开始清点自己的流动资产了。准备看看自己能投入多少银子,做什么生意。

才清点到一半,外间伺候的老嬷嬷就急匆匆的跑进屋里,“大人,赵家老夫人来了。”

罗素一听,愣了一下,问道,“就她一个人来的?”

“还有那个姨太太。”老嬷嬷是跟着罗素从赵府出来的,心里一直认定了是孙丽娘的错,直到现在也不改口。

罗素道,“魏嬷嬷,以后可不许再浑说了,要不然就别在我这院里伺候了。”

魏嬷嬷一听,立马急了,赶紧认错,“大人别怪老奴,老奴以后再也不敢了。”

到底是身边的老人,罗素也没多计较,让她去外面请人进来,自己换了身衣裳出去见客。

只罗素还没到外间,赵母便和孙丽娘颤颤悠悠的进了内院来了。刚刚出去请人的魏嬷嬷走在边上拦着两人。愣是没拦住。

见着罗素来了,赵母脸一软,站着道,“大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