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母也满脸紧张的看着自己儿子,又看着皇帝,“民,民妇就说了,辞儿肯定出是出身大户人家的。那包布不像寻常人家能用的。”

赵母这会子心里是真的震惊了。没想到自己这养大的儿子,竟然会是当今贵妃娘娘兄弟的孩子,这,这也真是不知道祸福啊。

一时又觉得理所当然。儿子如此优秀,一般的百姓人家,哪里生的出这样的孩子来。自然也只能是那皇亲国戚才能生出这样的孩子的。就算是扔到了他们这样的寻常百姓人家,也能长的这样好。

昭武帝走近来,威严的脸色也带着微微的温和,“没想到薛二哥的嫡子还活着,如今长的这般优秀,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晃了几年了,都没有认出来。”他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更多的是欣喜,“赵辞,你是定国侯薛楠的嫡子,也是唯一的子嗣。你本名薛贤,你父当年随朕出征,却不想乱匪趁机进入毗陵,对当地的豪族劫掠,这才让你流落在外多年。你父临终前,一直挂念你,如今,见你长成人,当含笑九泉了。”

薛贵妃也笑道,“贤儿,陛下已经定好吉日,让你认祖归宗,继承薛家。日后你要延续薛氏一族的血脉,撑起薛家的门楣。”

饶是赵辞平日里聪明稳重,此时也是心乱如麻。“可微臣,微臣是赵家子孙…”

“你是薛家子孙。”薛贵妃激动道,“贤儿,你可是薛家唯一的血脉了。”

赵母也赶紧道,“对,辞儿是薛家的血脉,是薛家的。”

赵辞见此,只能默然无语。

很快,宫里的消息就传了出去,关于赵辞的身世也在北都城权贵上下中流转。

虽然很多人对于赵辞的身世还是抱着怀疑的看法,可是薛贵妃和昭武帝就是认定了赵辞是定国侯薛楠的儿子,其他人的想法自然也没有什么用处。

罗素对于赵辞这身世波折也是唏嘘不已。谁能知道,事情竟然发展成现在这个境地了。

这可是她如何也想不到的。

面对着这些日子进进出出的拜访的人,赵母都是强颜欢笑的接待。罗素看在眼里,也知道赵母这是心里难过。毕竟与谁争,也争不过皇家去了。便是赵辞不乐意认祖归宗,可薛家就剩下这么一个儿子,薛贵妃怎么可能会让赵辞继续姓赵。只怕和自己这件事情比起来,认祖归宗这件事情更是触了皇家的逆鳞了。

“娘,”等宾客走了之后,罗素端着茶点亲自去看赵母。

赵母正在暗自抹泪,见着罗素进来了,赶紧擦眼泪。“你不要喊我娘了,辞儿都不是我的儿子了,他是定国侯家的儿子。”

“不管如何,您总归是养育他长大的母亲,我和赵辞都认您做娘的。”

“让人听了只怕不妥。”赵母摇头。她心里难过,却也不想给赵辞添麻烦了。毕竟赵辞能有如今的造化实属难得。有了贵妃娘娘这个亲戚,总比认自己做娘的好。

罗素心念一转,半蹲在赵母身前,“娘若是不嫌弃,可认我做义女,日后我和赵辞,还是能堂堂正正的称呼您为娘了。而且这样一来,您不止没少个儿子,还能多个女儿,岂不是两全其美?”

赵母闻言,眼睛一亮,不敢置信的看着罗素,“你说的是当真。当真是认我做娘?”

罗素笑着点头。

以前在赵城的事情上面,她曾经怪过赵母,然后此刻,她真的觉得赵母是个可敬的母亲。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对待不是亲生儿子的赵辞,这些年来比对待亲生的还要疼爱。为了儿子的安危,她宁愿失去儿子,也要说出真相来。如今赵辞要认祖归宗了,她知道争不过,也只是躲在背地里哭,不让赵辞担心。饶是亲生母亲,又有多少能够走到这般的。

她脸色动容道,“只要娘不嫌弃我,愿意认我就是了。”

“愿意,愿意的。”赵母迫不及待道。语气显得很是急促。罗素见状,笑着搂住赵母的胳膊,“娘,你放心吧,日后我和赵辞依然会孝顺您的。”

从赵母屋里出来,罗素正要回自己的院子去,却在半道看着赵辞站在水池边。背影说不出的萧索。

“你看什么呢?”罗素走过去,好奇的看了眼,却发现湖面上什么都没有。此时深秋,很多东之物已经凋零了,看着有几分萧瑟。

赵辞回头,面容变得温柔几分,“你去看过娘了?”

“嗯,”罗素笑着点头,背着手仰着脑袋看着她,“而且娘已经认了我做义女了,日后我可是某人的妹妹。”

赵辞闻言,疑惑的看着她,似乎有几分不相信。

罗素鼓着脸,“你还别不信,明天娘就要告诉大家了。要不是现在特殊时期,她还准备请几桌酒呢。”

赵辞见罗素说的认真,眉头一皱,“胡闹。”

罗素见赵辞生气,反而笑了起来,“你这么着急干什么?”

“你心里明知道的…我们…”赵辞脸色着急。

见赵辞这般紧张,罗素捂着脸笑了起来,“好啦,我认娘做义母,也不碍着你的事情。你可是要认祖归宗的,我认了娘做义母了,你日后也能沾我的光,继续做赵家子孙了。”

听得罗素这样说,赵辞眉头一松,眼中凝结几分动容,两眼直直的看着罗素,只把罗素看的面色红润了,次才道,“素素,谢谢你。”

“谢我做什么?”罗素背着手,看着湖面,“说起来,这件事情我也有责任。若不是我们两…娘也不会说出这些事情了。”

赵辞从背后搂着她的肩膀,“不关你的事情,若是怪,怪我一个人就行了。”

罗素也不和他争这个。有人抢着认错,她也乐的歉然。“好啊,你可记得,都是你的错,以后你可得补偿我们。”

“嗯。”赵辞语带笑意的应了。

两人静默了一会儿,罗素正享受着这难得甜蜜的时光,赵辞却突然道,“素素,这件事情了结后,我们便去海州吧。”

“啊?”罗素惊讶的转身看着他,“你去海州做什么啊,你认祖归宗之后,我们的事情也没有影响了啊,干什么还要远走?”

“我想去你说的那个地方看看了。”

“北都不好吗?人家当官可都想留在这天子脚下呢。”罗素可没忘记,赵辞还是属于齐王一党的,现在有是齐王的表兄,以后机会更多了,真是远走,他可真的毫无眷念?

赵辞却轻笑了一下,“哪里当官都是为了百姓,在海州也一样可以。”又问罗素,“还是你想留在北都?”

“才不是!”罗素立马否定,见赵辞一脸果然如此的样子,她又有些恼羞成怒的瞪了他一眼,“要不是你骗我回来,我都准备在海州养老的。我告诉你,那地方可真是养老的好地方呢。不止风景好,吃的也多。”

赵辞低下身子,在她耳边道,“还有离北都最远。”

罗素惊讶的看着赵辞。

赵辞知道她明白自己心里所想了,等事情了结,我们就去海州。若是娘和大哥不愿意去,便安排他们回赵家村。有族人照顾他们,不会有事的。”

罗素抿着唇,轻轻点头。

虽然不知道赵辞为什么会突然有这种想法,不过她知道,赵辞心思缜密,既然有这样的想法了,肯定是有不得已的原因的。

昭武帝很快就在正式下旨,承认了赵辞改姓归宗,继承薛家门楣,且承袭定国侯爵位。另外念及赵家对赵辞的养育之恩,便更姓不改名。

对此朝野上下又是一番歌功颂德。当然,赵母对这个结果也很是高兴。不管儿子姓什么,还是她的辞儿。

薛贵妃作为姑母,亲自主持了归宗仪式。由此奠定了薛辞在薛家的地位,连薛家的族长,都不敢在对赵辞的来历有任何的怀疑。

至此,赵辞改名为薛辞,承袭定国侯。

不过月余,皇帝便亲自下旨为定国侯薛辞赐婚,这件事情本也是常事,不过朝野上下得知这被赐婚之人的身份后,纷纷大吃一惊。

当朝的罗司农,可为天下闻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

可这人还有一个身份呢——和离之妇。简而言之就是嫁过人的女人。说得难听一点,就是被休的女人。

嫁给贵妃娘娘的亲侄子,这事情可真是够劲爆的。

要说这罗大人本身功劳颇多,也是一位难得的巾帼女子了,仔细一想,也配得起这些侯门了。可偏偏问题是,这位定国侯之前,可还是罗大人的小叔子呢。

这事情一出,一些御史大夫就在朝堂之上开始撞柱反对。

昭武帝冷眼看了半天,等闹腾完了,直接道,“定国侯薛辞认祖归宗,乃是薛家子孙,在赵家只是寄居而已。既然是薛家子孙,和赵家又有何干洗,如何称得上是违背伦常?尔等如此反对,莫不是怀疑朕的旨意?”

听皇帝都这么说了,其他大臣们自然会意,赶紧拍马的拍马,附和的附和。

要撞柱子的御史大夫也不敢继续胡闹了。毕竟阻止嫂子和小叔子成亲确实是他们的本分,可是怀疑圣上的旨意这个黑锅,他们可不能背。于是一个个的都静默不语,算是默认了。

大婚当日,罗素是从罗家的府邸出阁的。

罗老根和罗母刘氏早早的就被接到了北都城,帮着主持闺女的婚事。

说是主持婚事,其实也就是打打酱油罢了。这大户人家的嫁娶事宜他们也不清楚,都是交给管事的去做。罗老根和刘氏则在里面掺合几句罢了。

对于自家闺女终于要出阁这件事情,两口子自然是十分欢喜的。而且这成亲的对象还是他们一向十分喜欢的赵辞更是欢喜的不得了。

至于赵辞和罗素之前的关系,刘氏和罗老根就不考虑了。不是听说连皇帝老爷都说了吗,赵辞是寄居在赵家的,现在已经改名薛辞了。皇帝老爷的话,那还能有假的?

“闺女啊,你日后嫁人了,可要好好的相夫教子了。”第二次嫁闺女,刘母已经没像第一次那样哭哭啼啼的了。这些年闺女虽然没嫁人,可也没在身边,她已经习惯了。而且闺女现在过的越来越好,以后嫁给那样的好夫婿,她和罗老根高兴还来不及,哪里还哭得出来啊。只是担心自己闺女太要强了,以后夫妻之间少不得要吵吵闹闹的。

罗素搂着刘母,母女二人紧紧的挨着,“娘,你和爹跟着我一起吧,”

“那哪里行的,谁也没听说过娘家爹娘还跟着出阁的女儿过日子的。再说了,家里现在日子过的好,村里人别提多羡慕我们了。我和你爹在县里的铺子生意也好,小虎现在虽然读书马马虎虎的,可算数不错,算盘也打的好,以后是个做生意的料子,养我和你爹可不会有问题。再说了,奉养爹娘是他这做儿子的责任,你就不用操心了。”

刘氏现在小日子过的十分的滋润,可不想再挪窝了。更不想因着给闺女添麻烦,而让闺女夫家生了嫌隙。

罗素也知道老人有落叶归根的想法,就像赵母那样,都不愿意跟着他们去海州,都想回毗陵老家去生活了。

想着日后只有她和赵辞在那边,心里也有几分失望。不过,她也不能为了自己,就让老人背井离乡了。

说来说去,还是交通不便啊。

罗素叹气。

母女二人正在说话,外间一片的喜乐之声。

刘氏一惊一乍,“哎呀,迎亲的来了,赶紧的,这可该怎么办?”

好在旁边的老妈子很是专业,不急不慢的盖盖头,吩咐丫头前面去领男方那边的迎亲的人过来。

在一片鞭炮和喜乐声中,罗素被喜事嬷嬷背上了轿子。

等花轿起来,迎亲的队伍开始走动的时候,罗素终于猛然的意识到,自己这次是真的成亲了。不是被动的由着命运的安排嫁给一个陌生人,而是和自己心爱的人,结下白首之约。

她偷偷的嫌弃一点点门帘,隐隐约约看着队伍最前面,骑着高高白马的赵辞。

真的成亲了!

罗素心里愉悦的忍不住抿嘴笑了起来。

昭武帝作为赐婚的长者,很是给面子的做了一次主婚人。薛贵妃作为薛辞的姑母,自然也亲临定国侯府。

有皇帝和贵妃娘娘镇场子,江楼一众原本还准备闹闹洞房的人,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吃完酒都灰溜溜的跟着自家老爹屁股后面,一点心思都没不敢想。

饶是如此,赵辞也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一身酒气的回到了洞房里。

嬷嬷和丫鬟们伺候着去了酒气,才纷纷退了出去。

赵辞站在屋子中间,看着大红色的蜡烛,喜字,还有喜气的床铺,床铺上端坐的那个人…心里止不住的激动,眼里竟然没来由的有些发热。

这些场景,曾经都只能出现在梦里。

像是担心惊扰了这个梦,他慢慢的走过去,走到床边,才动作轻慢的挑起了新娘头上的盖头。

几乎是一瞬间,罗素抬起头来,两人视线相对,良久,罗素终于退败,不好意思的低头看床铺。

她正有些懊恼自己不争气,便被赵辞紧紧的搂住。

“我是不是在做梦。”赵辞声音轻柔,“我一直做这个梦,做了好多次。每次醒来,都只剩下满室空寂。”

罗素知道,他说的,是曾经两人相对却不能相爱的时日,亦或是自己远走海州的那些日日夜夜。

她心里一酸,紧紧的搂着赵辞,“不是梦,我们成亲了。”

赵辞闻言,眯着眼睛满足的笑了起来。

“你是我的妻子了,名正言顺的妻子。”赵辞伸手,将罗素的手牵起,放到自己的唇边轻轻的吻着。

罗素紧张起来,心道男人真是变化太快。以前赵辞可是一个纯情的小正太来着。这才恋爱多久啊,这些调—情的手段就都会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学的。

她正胡思乱想,身上突然一亮,清醒过来,发现自己竟然已经躺在床上,衣襟也都被揭开,某人正笨拙的在她身上亲着。

罗素羞的浑身发烫,不知道该怎么反应。以前电视剧里看的那些技巧,现在在大脑里也完全无影无踪了。只能随着本能的颤抖,最后仅存一丝理智的时候,发现床帐竟然还没放下来,只得颤抖道,“床幔…还没,放下来。”

一手继续作战,一手一伸,拉了一下床脚的线头,床幔便放了下来,遮住了满室春光。

屋内红烛燃得正旺,一直到天将大亮的时候,才彻底燃尽。

大婚之后,赵辞和罗素便在府上闭门谢客,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这让太子一党都有些不明所以。毕竟赵辞之前就是朝中新秀,在民间也颇有名望。如今又是开国功臣定国侯一脉,此时就应该开始为齐王奔走效劳了,却没想到这位竟然按兵不动,看样子还真是有些不理世事的样子。

就在这些人以为赵辞还有后招的时候,赵辞又做了一件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事情——主动要求期前往海州。

海州的刘知州如今年岁已高,早就该退任了。原本是因着没人去,所以准备让这位一直到干不动的时候再说的,如今赵辞这位年轻俊才主动去了,其他大臣们自然喜闻乐见了。

不过昭武帝却不大高兴,早朝后只单独召见了赵辞。

也不知道两人在御书房里说了什么,没两天,昭武帝竟然下旨,封了赵辞为海州知州,管理海州全境。另外将海州作为定国侯封地。

“你到底和皇上说了什么啊,他竟然会放咱们两远走?”

路上,罗素终于忍不住的问起了这件事情。

之前在北都城人多眼杂的,好多事情她可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埋在心里,如今终于离开是非之地了,她也就不用顾忌那么多了。

赵辞靠在马车里看书,见罗素满脸好奇,他轻轻一笑,“没什么,我只和皇上说了两个字。“

罗素疑惑,挑眉道,“哪两个子,威力这么大?”

“为难。”

罗素先是不解,仔细一想,突然明白过来。若说之前赵辞是被齐王举荐,属于齐王一脉的,可是倾向也不是这般明显,还能带着几分明哲保身的考虑,现在的赵辞,确实无路可退了。若是留在北都城,为了齐王的事情,只得奋力一搏,到时候要么就是北都城乱七八糟的,要么就是赵辞丢命。这只怕都不是皇上想看到的。

“你说,皇上会想要谁做他的继承人啊?”

“皇上是明君,自然是选能者了,不过不管是谁,和咱们也没关系了。“赵辞一脸云淡风轻道。

“也对。”罗素点头,又想起海州还有个让人讨厌的人呢。冷笑道,”嘿嘿,咱们这次去了海州就好了,要是那个花容还在,我得好好的教训教训他。谁让他以前干那些缺德事的,还骗我。”

赵辞笑,“这些事情你可别i怪他。他也是个可怜之人。”

“他可怜?”

赵辞将书房到小桌子上,帮着自己和罗素倒了杯茶,“你以为当初川州的时候,我选择让他在川州占地盘是为什么?”

“不是因为他投奔了齐王吗?虽然良禽择木,可是也有墙头草的嫌疑啊。”

赵辞摇头,“若他所作所为,是为了他真正的主子呢?”

“你是说,他还有别的主子?谁还能便太子和齐王更厉害啊——”罗素突然面露惊讶,“你不会说的是,是皇…”

“嗯。这件事情也是我无意中知道的。当初我像皇上提出过,在大周发展商道。皇上表面上也推行政令,可是毕竟不曾放心,所以便找上了花容,通过花容,控制大周商业。所以你在海州发展商业后,花容便也过去了。可是皇上毕竟要维持颜面,不能让世家豪族知道这些事情,所以花容只能背着骂名了。你说,他是不是可怜?”

“这么说来,还真是有些可怜。”罗素唏嘘道。“可我还是挺讨厌他。”

赵辞端着茶递到她嘴边,让她抿了一口,笑道,“这个我支持你。”

罗素听出他这话里的醋意,笑着扑过去拧着他的脸颊,“你可不许瞎想,要不然自己睡书房去。”

赵辞赶紧伸手搂着她,“夫人都投怀送抱了,我再让夫人独守空闺岂不是太不厚道了?”

罗素被他这话抵得面红耳赤的,伸手推他,“放开!”

“不放。”赵辞笑着摇头,脸上得意洋洋。

“放开!!”罗素声音加重。

赵辞笑弯了眼,“到我怀里了,怎么可能放开。”他看着罗素,面色更加柔和,“素素,日后我们在海州,白首偕老。以后,我再也不放开你。”

罗素闻言,软下身子,面容温柔的靠在赵辞的怀里,“好。”好不容易才在一起,以后可不能让他放开了。

马车通往海州的路上,离着北都城渐行渐远…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