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若,你去吩咐厨房,整治一桌精致素斋来!”静慈仙师的声音在亭子外响起,宛若急忙应是,行礼离去。胭脂起身,看着静慈仙师,尽管今日头一回见面,但胭脂晓得,这位并不喜欢自己。可是,随便她吧,喜欢不喜欢的,自己管不了的。

“你,很不一样!”静慈仙师在打量胭脂之后,再次开口说话。

“仙师入道多年,也留恋红尘中吗?”胭脂并没接静慈仙师的话,而是直接这样反问。

“全无挂碍,不过是哄人的说话。镇儿是我孙儿,也是未来赵家的当家人,我关心他,再平常不过。”静慈仙师在亭中坐下,并没让胭脂坐下,胭脂瞧了瞧她,于是在她对面坐下。

这个举动让静慈仙师皱了眉头,胭脂已经道:“仙师可是觉得我这个动作极其无礼?可是仙师您想,您站着,按规矩您不叫我坐,我是不能坐的,可是若我这样站着,和您说话,就成居高临下,于是,我就坐下!”

、第62章 路遇

“很会说歪理!”仙师的话让胭脂又笑了:“这并非歪理。仙师,我晓得,您不喜欢我做他的妻子,可是现在,木已成舟,于是您就想,让我成为符合您期望的,他的妻子,可是抱歉,仙师,我做不到。”

静慈仙师的嘴巴张了张,这话都被胭脂说完了,竟然无话可说。胭脂瞧着静慈仙师:“我当然晓得,女子当以贞静为要,以夫为天。可是仙师,还有一句夫妻敌体,若我时时刻刻想着他是我的天,我要卑微顺从,那若有一日,我的天塌了,我该怎么做呢?”

“这些话,不该女子说的!”静慈仙师看着胭脂,缓缓说出这么一句,胭脂又笑了:“是啊,是不该我说,只是仙师,还有一句,家主之外尚有主母,若主母只记得家主是天,又如何管束下人呢?仙师,我当然晓得这些话不该女子说。可我前十三年,不是像京中这些名门千金一样过。我生长在乡间,我娘和我说,人活在这世上,最要紧的是靠自己。既然要靠自己,那么,就只能自己想过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很,大胆!”静慈仙师的话让胭脂笑了:“是啊,我也晓得,这样的人让世间不容,可那又如何,我又没妨碍他们,为何就不能让我过我自己的日子?”

到的此刻,静慈仙师明白为何杜老太君想要这么一个人了。她是一块璞玉,若经过雕琢之后,那种温润的光,会震惊世人的眼。只是,要怎样才能让她把锋芒收起。

静慈仙师不说话,胭脂也没说话,这两天说的话够多了,没想到嫁这么一个人,还要应付这么多的事,等到时候,要好好地敲赵镇一笔才是。

“当初你被休弃,想来也是你不愿意吧?”静慈仙师的话听起来那样没头没脑,但胭脂竟然听懂了:“是,做男子的,该有担当,做婆婆的,该讲道理,一个没有担当的丈夫和一个不讲道理的婆婆,我没有这样的精神和他们虚与委蛇,休就休吧!”

静慈仙师再次肯定面前的女子实在是太大胆了,能这样不顾世人的眼活着,真是让人羡慕。但现在她是自己的孙媳妇,于是静慈仙师开口道:“可你要知道,有些时候,是要收起锋芒的!”

“仙师,我从来都没露出的锋芒!”这话让静慈仙师愣住,接着静慈仙师笑了,的确如此,胭脂所做的任何事,都是在她家里,只要她爹娘不管,别人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但你现在,已经又嫁人了!”静慈仙师的话让胭脂笑了:“是啊,又嫁人了,可是家里面,是要生活的舒服些,而不是要装的我和你很亲热。况且,仙师,或许您不相信,我从不做失礼举动。”

静慈仙师笑了:“你是在告诉我,你并不会无礼,但是,这个保证并不会用在镇儿身上?”胭脂点头:“是!”

夫妻之道,成千上万,就算有人乐意天天被媳妇打,那也是他们夫妻的事。静慈仙师轻叹一声,既然如此,自己记挂那么多做什么?

看着静慈仙师起身离去,胭脂才呼出一声,果然和人说话,真是件费力的事,至于有没有说服,不管了。横竖静慈仙师这里,自己并不会常来。

“祖母和你说了些什么?”回城马车上,赵镇忍不住问胭脂,胭脂打个哈欠:“告诉我从此要恭敬侍奉你,要好好做媳妇。然后我表示她说的都是对的,我一定会听。”

“骗人!”赵镇才不会信胭脂会这样说,胭脂做个鬼脸:“你瞧,你都不信了,那我肯定也不会听。不过赵镇,你家的长辈们可真疼你,难怪那么多人想嫁你。”

“那是,除了你,我就没见到不想嫁我的!”赵镇的话有些郁闷,胭脂才不在意他心中的郁闷,只是掀起帘子一角,瞧着外面的景色。

其实,和胭脂好好相处,也不是件多难的事,她随时可以自得其乐,并不需要人时时的关心。想到这一点,赵镇的心又重新郁闷起来,被人不需要,还真是一件,不大那么高兴的事。

马车已经进了城,此刻坊市将收,行人匆匆回家,胭脂正打算放下帘子时候,发现不远处似乎有个眼熟的人,定睛看了看,好像是周大郎,不是在外任吗?怎么他又回京了?

胭脂瞧了一眼,没有放在心上,毕竟这个男子,只算是胭脂生命中的匆匆过客。

周大郎的心有些跳,刚才,那辆过去的马车,露出的好像是胭脂。她还是那样美,虽然只浅浅一瞥,但周大郎已经可以肯定,就是她。真是,没有缘分。这个周大郎心中最与众不同的女子,就这样消失了。

“郎君,你在看什么?”史氏挑好了衣料,吩咐小二送到周府,走出店铺却见周大郎站在那,似乎痴痴地看着什么。史氏不由奇怪问出。

“没什么,看见好像有个熟人,想去打招呼,他的马车就已经过去了。”周大郎当着妻子的面,一贯都是温柔的。史氏浅浅一笑:“让小厮追上就是,郎君你要选官,除了公公之外,你自己也要多和人来往。”

“这我晓得,不过因着太快,这才没瞧见。我们还是回去吧。枝儿只怕已经醒了。”周大郎的话让史氏又是一笑,丈夫家世出众,温柔体贴,婆婆就算有些难服侍,可天下好服侍的婆婆要碰运气,胡氏竟然能被休掉,足可见她当初有多过分。

不过,听的胡氏又嫁了赵家,她倒是越嫁越好,可这有什么关系?天下男儿,没有再比自己丈夫更加温柔体贴,疼爱儿女的了。

周大郎看一眼史氏,她容貌美丽温柔体贴,可是就跟白开水一样无味,尝过烈酒,怎能再喝白开水?

周大郎想起一些事情,口中开始吟诵起来。

“郎君你在作诗吗?”史氏依旧在问,周大郎摇头:“不,我想填一阙词!”对,填一阙词,追述过往,然后,等有机会就送给胭脂,若她能瞧见,自然明白自己的心,就算不能重新在一起,偶尔温下旧梦又有什么不好?想着周大郎瞧身边的妻子也更顺眼了,脚步也轻快起来。

丈夫填的,一定是绝妙好词,不然他的脚步不会这样轻快。史氏看着丈夫欢喜,自己心中也甜如蜜。

回到赵府,又陆续访亲拜友了几天,人人都知道分寸,也没人会当着胭脂的面说什么。于是转眼就满了月,胭脂也可以在今日归宁胡府,回去瞧瞧自己父母。

杜老太君命吴氏送来许多礼物,都是送给胡澄夫妇的。胭脂进赵家门这些日子,对吴氏是真的喜欢,这人十分爽快,而且不是那种装出来的爽快。那为何赵家还有赵琼花这么一个很明显和大家性格都不大一样的女儿?

不过这事,胭脂晓得不该问,当然也不会问,谢过吴氏,又去谢过杜老太君,见杜老太君想留自己说话,胭脂就扯个空告辞。

“这娘子的确和人不大一样,或者,她已经知道老太君您的想法!”老媪送走胭脂,回到屋里就对杜老太君说。

“谁会甘心被这样束缚呢?”杜老太君回答了老媪一句才问:“你去打听到没有,洞房当晚,他们到底说了什么?”

“洞房那晚,并没有人在里面值夜。后来,娘子也没让丫鬟们在里面值夜。唯一可能的是,他们并不是一张床睡。”收拾床铺这种事情,总能传到外面一些声响。

那么,他们必定是洞房夜里,就说定了一些事情。杜老太君垂下眼:“看来这个女子,还真是不爱荣华富贵。”定北侯府也是富贵地方,但和赵家这样的家庭还是不能比。

杜老太君吩咐吴氏,定要给胭脂把排场都做出来,又在这个月内,给胭脂房内送了不少东西,都是名贵古玩。只可惜,这样的富贵,胭脂还真没放在眼里。

“老太君您也听说过,娘子把您送去的蜀锦,剪了做襁褓。”老媪的话让杜老太君有些短暂的失语,既不爱富贵又不爱美色,这人,到底要怎样才能打动她的心?

“你很高兴?”赵镇按理要送胭脂回去归宁,所以也老老实实送胭脂回去。胭脂的眼一眯:“是啊,很高兴。我想娘了!”

“可是你若入道,也见不到他们的!”赵镇非常好心的提醒,胭脂哦了一声就道:“不一样的。”说完见赵镇一脸不赞同,胭脂把帘子掀起,看着外面的街道,想着就要见到自己的娘,又笑出声:“说了你也不懂,我就不和你说了。”

赵镇摸下鼻子:“我也不愿意懂!”胭脂的眉微微一挑,也没争辩。只看着外面越来越熟悉的街道,马上就可以见到自己的娘了。

、第63章 归宁

马车已经在定北侯府门前停下,舜华和胡大郎两人迎上前。虽只一月不见,舜华却觉得十分想念姊姊,这种情绪一旦冒出,连舜华都吓了一跳。胡大郎还在那和赵镇行礼说话,胭脂已经对舜华道:“我们快些进去吧,我十分想念娘了!”

胡大郎话没说完,就见胭脂拉着舜华进去,脸上神色顿时有些惊讶,长姊这回,和原先也差不多。赵镇不由轻咳一声:“小舅我们还是往里面去。”

胡大郎见赵镇并没把此事放在心上,这才收回心中诧异,对赵镇再次拱手:“姊夫请往里面来。”郎舅两人刚走进门,就听到前面传来笑声,却是胡澄夫妇已经走到外面迎接,王氏正拉着胭脂的手在那说笑。

真是没多少教养,赵镇心中未免又开始腹诽,等想到胭脂的性子,又把这腹诽给去掉,也只有这样的娘才能养出这样的女儿。见赵镇走上前来,胡澄的嘴咧开露出笑:“女婿,我女儿的性子,被我娇宠坏了,你要多担待些!”

赵镇规规矩矩给胡澄行礼,口中说着不妨。

王氏的眼往胭脂和赵镇脸上瞧了瞧,就晓得胭脂一定有事瞒着自己,有心想问问,当着众人却问不出口,于是只对胡澄道:“感觉进里面去,在这外头就受什么礼?”

虽然王氏和胡澄说过数次,说胭脂的事不要担心,可在胡澄心里,女儿这一出嫁,还该是好好地嫁出去才是,千万别又像前头两次被休回来。这一个月若非碍于礼仪,胡澄就会跑去赵府,亲自瞧瞧女儿。此刻好容易盼的女儿归宁,自然是要详细问问,听到妻子提醒,胡澄这才点头:“说的是,我们还是往里面去。”

一行人来到厅上,胡澄夫妻在上面坐好,胭脂夫妇这才行礼下去。胡澄一等行完礼,就把赵镇拉起:“已经备好了酒席,你出去和我还有大郎一起喝酒。春…夫人,你把女儿带到里面去,好好款待。现在女儿是客人了,比不得原先!”

王氏当了新女婿的面,不好白丈夫,只是笑吟吟地拉着胭脂的手:“别去理你爹,他素来是这样的。”赵镇正好走在门边,这句恰落入他耳,差点被门槛绊倒,天下有这样在女儿面前说丈夫的吗?

见胡澄浑不在意,瞧向胭脂,胭脂也是笑嘻嘻地往里面去,赵镇再次肯定,这胡家,果然母女是一样的。

一进了王氏房内,胭脂这才笑着对王氏道:“娘,您今日不必出去接我的,还有一个月,您就临产了,这个才是最要紧的。”王氏的肚子已经大如箩,因着年纪不小,这一胎怀的还是有些吃力,不过因王氏身子骨壮实,太医说走动走动也好。

因此王氏只是手一挥:“都和你说了,又不是豆腐做的,哪这样娇嫩?况且二娘平日也小心着呢。”

“多谢妹妹了!”胭脂的话让舜华笑了:“姊姊什么时候也和我这样客气来,都是一家人,哪里这么多谢不谢的,况且这种事,多知道些也好!”转眼就要过年了,舜华的婚期就在来年十月,刘姬已经出家,王氏眼看又要生孩子坐月子,连嫁妆这些事,都要舜华自己操心。

不过舜华在这些事上,从来都是有章法的,胭脂有些心虚地想,论起这些事来,自己确实不如妹妹。

“二娘说的是,自己一家子,还谢来谢去做什么?”王氏瞧着眼前这两女儿,笑吟吟地说了一句。如果这一胎真是个儿子,胭脂出嫁之后过的顺心,那对王氏来说,的确是再无缺憾了。

胭脂和舜华相视一笑,胭脂这才问道:“怎么不见蒹葭妹妹?”

舜华面上现出一丝尴尬,接着王氏鼻子里哼了一声:“还不是你爹这个没刚性的,忠义伯又寻人来,说的你爹耳朵转了,说虽定了亲,可这还没过门就在家里住着,对两孩子也不好,邹夫人又来七缠八缠,说难道连回家过个年都不许,那倒要去寻人主持公道。我这才让邹府把人接回去了。”

“不过姊姊你放心,我让采苹也跟了去,吃的用的,也都带了回去,还给了邹家来接的人赏钱,说的是,若邹夫人再行毒打,就来告诉我。这已定了亲的小娘子,难道还能任她们欺凌不成。”舜华的话让胭脂放心下来,就算邹三娘子想对付邹蒹葭,可也要碍着采苹。

只是这样一来,邹三娘子就是自掘坟墓,哪还有高门愿意娶她,只怕真会被邹夫人嫁一个富有商户,换一笔大大的聘礼。

“我还和蒹葭说了,我们家也不是指望着媳妇嫁妆过日子的人,她回去后,也别为了嫁妆什么的,委屈求全。”王氏也接上一句。

“娘您这话有些不对!”胭脂想清楚后就对王氏笑了,王氏奇怪地看着女儿,胭脂面上的笑有几分调皮:“既委屈了,哪还能求全呢?再说蒹葭若真的再被她们欺负,那就辜负了娘您的一片心了。”

王氏已经笑出来:“我的胭脂,现在也真会说话。”娘仨说说笑笑,王氏倒一时忘了他们夫妻之间,过的怎么样。不过瞧着胭脂,王氏可以肯定,女儿一定不会吃亏的,吃亏的只怕是赵镇。

“女婿,我实和你说吧,原先我就看上了你,只是晓得我们家的门第不说,还有另一件事,就是哎,我的两个闺女都配不上你。没想到竟这样巧,你不但娶了我女儿,今儿回来,我瞧你们小夫妻,定是过得不错的,这颗心,算是放下了!”胡澄几杯酒落肚,拍着赵镇的肩膀就说起来。

赵镇面上闪过一丝尴尬,胡大郎已经道:“父亲,这样的话,还是不要说的好!”

胡澄今儿心情好,也只瞪了一眼胡大郎,就对赵镇道:“不说了不说了,横竖以后都是一家人,一家人!”说着胡澄就哈哈大笑,胡大郎面上的神色更加尴尬,瞅了个空对赵镇道:“家父性情爽朗,平时还好,喝了两杯就…”

“阿舅不用如此客气,我明白的!”赵镇该讲礼貌的时候那是十分礼貌。胡大郎的一颗心这才落下,要说整个侯府,最担心胭脂嫁过去的就是胡大郎了,他对胭脂了解不深,对赵镇也不十分了解,怕的是两边又争吵起来,到时真吃亏的,一定是侯府而不是赵府。

此刻赵镇虽如此礼貌,但胡大郎还是决定,和这位姊夫,要礼貌多过亲热。这样一旦胭脂冲撞了赵镇,自己也能为胭脂求下情。

“采苹,今儿不是你们胡大娘子归宁的日子吗?怎的你不送东西回去,要晓得,今儿啊,赏钱定然多一些。”邹三娘子瞧着采苹,眼里都快冒出火来。原本以为邹蒹葭被接回来之后,自己能像原先一样打击一下这个妹妹,还能出出气,当然最要紧的,是要告诉邹蒹葭,她吃了邹府那么多年的饭,可要记得感恩,嫁去胡家之后,千万不能只记得婆家记不得娘家。

谁知邹蒹葭虽只去了胡家三个多月,人整个却全变了,不但个子长高了,变的漂亮了,连自己说的话都不大肯听。每回一提起这个,邹蒹葭只一句,我只晓得出嫁从夫,哪有出嫁后还从父的理?以后,定然是丈夫那边说什么,我就听什么。

把邹三娘子气的要死,而且邹夫人自从这件事后,对邹三娘子也不大待见起来,一心张罗着给邹大郎办喜事,好冲冲家里这连串的的不清静。

已经和那边说好,等过了年,三月里就给邹大郎完婚。邹三娘子就算想挑拨邹夫人折腾一番邹蒹葭,此刻也不是时机。至于邹大娘子呢,自从被撞破和赵镇退了亲之后,先是怪邹表兄,也不晓得邹表兄又怎么把她哄回来。邹大娘子一心只扑在邹表兄身上,白日常过去邹表兄那边。到的夜很深时才回来,就算邹三娘子巴巴地等到她,邹大娘子也只一句,夜深要睡。

邹三娘子真是觉得自己叫天不灵叫地不应,想自己动手给邹蒹葭几下,采苹却对邹蒹葭形影不离,并不肯让邹三娘子单独和邹蒹葭在一起。

此刻采苹听的邹三娘子这虽然温柔,实际却满藏不满的话,已经笑着道:“三娘子您不晓得吗?今儿这边府里已经送了礼过去了,四娘子也送了东西过去,这种跑腿的事,我哪能抢着做,让底下的妹妹们,得不到赏钱呢?”

邹三娘子更是气的要死,邹蒹葭已经推开窗:“采苹,谁让你和三姊姊斗口的,进来里面吧。今儿风大,三姊姊不怕冷,可我还怕吹到你!”

采苹笑嘻嘻地给邹三娘子行个礼,就往里面去。邹三娘子真觉得喉头腥甜,难道就这样让小贱胚子如了意?当年不过是自己想怎么指使就怎么指使的人。

、第64章 消息

“四娘子,昨儿我听烟云说,有媒人上门呢,不过不是官媒。”对坏人,当然是她越受打击越好。况且采苹服侍邹蒹葭久了,觉得她实在是个性情温柔的女孩家。怎样的人才能下得了狠手打的她遍体鳞伤?

既然邹蒹葭不准自己和邹三娘子斗口,那有些话也不是不可以说。邹蒹葭瞧采苹一眼才道:“你啊,真是让我没话说。”

采苹又是一笑,并没说下去,邹蒹葭把手上的针线做好,这才举起给采苹瞧:“这小鞋子好看吗?我听人说,小娃娃总要两三个月才可以穿鞋呢。”

采苹又是一笑:“四娘子,您这片心啊,夫人一定会晓得。”

屋里的笑语传出外面,邹三娘子想要离开,可又想听听来的媒人到底是些什么样的。可听不到后面的,邹三娘子的心急得像被猫抓似的,既然不是官媒,那就是跑人家的媒人,这样的媒人能说的,定然不是高亲。

不是高门,难道自己就要眼睁睁瞧着邹蒹葭嫁进定北侯府,纵然是个庶出,又不得继承侯府,可侯府子嗣不旺。胡澄向来都疼爱这个长子,又有赵镇这个姊夫,不管是科举也好,走父荫入仕也罢,胡大郎的前程都极其灿烂。

“三娘子,您站在这做什么?这么大的风,如果冻坏了可怎么成?”烟云的声音突地响起,邹三娘子忙露出笑容:“瞧见两只麻雀在那打架,这才瞧迷了!可是母亲有什么事?”

“夫人吩咐我给几位小娘子送来过年的衣料,要赶着做出来!”邹夫人对邹大娘子十分慷慨,对剩下这几个庶出女儿就十分一般,四季衣衫都是发下衣料让她们各自房里的人自己去做,而不像邹夫人母女的衣衫,有专门的针线人来做。

邹三娘子眼尖,见这几匹衣料,竟分不出伯仲,而原先给自己的,总是要好一些,多一些。邹三娘子按住惶恐,对烟云道:“母亲确实辛苦了!”

烟云瞧一眼邹三娘子,这才又道:“还没恭喜过三娘子,您啊,快要有喜讯了。听的那家大富。”富而不贵,又有什么意思?邹三娘子觉得恐惧漫上,难道就眼睁睁瞧着邹蒹葭过富贵日子,而自己只能做一个富家主母,从此低她一等?

烟云像没瞧见邹三娘子眼中的恐惧,唤来丫鬟把各自的衣料交给了,也就匆匆离去。

如果,邹三娘子心中突然冒出一个疯狂的念头,这个念头如果成了的话,自己就将从此不同。邹三娘子失魂落魄地走回屋子,丫鬟已经道:“三娘子,今儿夫人那里发下的衣料,您和四娘子的,是一模一样,只是颜色不同。想是夫人见四娘子这些日子长高了,不能再给她少一点的衣料。”

长高了?邹三娘子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和平常差不多,笑着问丫鬟:“我和四妹妹,要论身量,是不是差不多?”

“原先四娘子要矮一些,不过现在,四娘子长高之后,你们身量差不多。”丫鬟也没放在心上,顺口就道,接着把衣料铺开,打算量尺寸,做衣衫。

“我和四妹妹,长的像吗?”邹三娘子如无意一样地问,丫鬟笑了:“您和四娘子,虽不是同母所生,可论样貌,还是有些像的。”

有些像,这就可以了。邹三娘子眼中的光开始闪现,现在离自己出嫁,总还有大半年工夫,这其中可以慢慢筹划,而不是坐以待毙。

胭脂在胡府待了大半日,眼看着太阳将要落山,王氏才舍不得地把女儿一拍:“去吧,这是别人家的媳妇了,就比不得原先了。”胭脂笑着搂一下王氏的肩膀:“怎的,做了别人家的媳妇,就不是娘您的女儿了?”

“当然还是娘的女儿,只不过总有些不同。去吧,去吧,娘好着呢,你爹好着呢,你妹妹你弟弟,都好着呢,什么都不要担心。自己好好过。”胭脂嗯了一声,这才依依不舍地把王氏的肩膀松开。

舜华也走上前,胭脂拍拍妹妹的肩,正要离去时,有婆子走进来,对王氏道:“夫人,外头都在传说,说陛下传诏,立大皇子为太子,并封二皇子为英王、三皇子为韩王。要大赦天下呢!”

一日封三人,这是全都定下的意思。胭脂和王氏都没在意。舜华却往胭脂这边瞧了眼,笑着问婆子:“那赵家那边,可有旨意下来?”

婆子对舜华道:“还没听说呢。”赵家?胭脂的眉微微一皱,已经明白,太子已立,那赵琼花是否能为太子妃,就将揭晓。太子妃啊,天下未来最尊贵的女人。不过除了赵琼花的相貌品性,胭脂实在想不出有谁比她更恰当。她简直生来就是做皇后的料子。

“夫人,夫人,不好了,姑爷听的陛下立太子的消息,突然脸色大变,接着就冲出去,上马回赵府去了。”这对侯府来说,还真是件大事,王氏看着胭脂,胭脂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不过胭脂还是对王氏道:“许是有事吧。娘,我回赵家去了,您一定要好好养身体。”王氏瞧见女儿这样笑容,就拍拍她的手,示意自己没事,胭脂穿戴好,也就在舜华的陪同下往外走。

“姊姊,我曾听得一件事,不过全是传闻,也不能当真。”快要走到大门,舜华才有些迟疑地对胭脂说。

“什么传闻?这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传闻。”胭脂并没往心里去。

舜华摇头方道:“我曾听说,皇后娘娘有个妹妹,嫁给韩侍郎。”皇后娘娘有个妹妹嫁了韩侍郎,天下差不多的人都晓得,胭脂笑着道:“这算什么出奇的事?”

“韩夫人有一个闺中好友,遇人不淑,出嫁后不到三年就过世了。是韩夫人帮她办的丧事,也是韩夫人,收留了她的女儿。她的女儿,名唤素娥,今年和太子和赵四娘子,都是同龄,不过这位素娥小娘子,因着身份并不常入宫。而太子这两年,往韩府走的次数比较多。”

舜华见胭脂面上变色,声音变的更轻一些:“韩夫人并无女儿,所以…”太子要探望姨母,这也是人之常情,可若是借此去探望的是那位素娥呢?

舜华的声音更加低了:“这些都是传闻,不过都知道,论家世,这位素娥小娘子,并不能做太子妃的,但因她是韩夫人养女,一个良娣,想来天子还是会答应的。”

韩夫人当初并没让素娥改姓韩,而是用她本姓李。虽说韩夫人说,这是为了不让李素娥忘记她的本家,可谁知道她内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胭脂垂下眼,舜华正要安慰胭脂,就见胭脂叹气:“你想啊,嫁给赵镇有什么好的,这件事,总要担心一下,而不是像原先,我们只当戏看就是。”

舜华很明白姊姊的意思,若真是太子和这位李素娥有情,而只能屈就良娣之位,那等太子登基,还不晓得为了补偿这位李素娥,做出什么事来呢?到时皇后空有名分,李氏得到盛宠,甚至李氏成为未来天子的母亲,也不是没有可能。

民间罢了,宫中想要让一个女子没有身孕,对皇帝来说,这是太容易做到的事。汉宣帝娶了霍成君,常去临幸,但直到被废,霍成君也没有孩子。

胭脂轻叹一声,接着就拍拍舜华的肩:“罢了,这件事,总是赵家的事,真要有什么连累到我的话,那我也没法子。”舜华想笑一笑,但没笑出来。胭脂又拍一下她的肩,接着轻声道:“这件事,别告诉娘。”

“母亲不会知道的。”舜华保证,胭脂对舜华又露出一个笑,也就上了马车离去。

瞧着胭脂离去,舜华不知怎么觉得胭脂一定能解决掉这件事,甚至可能太子都会…。舜华被这个念头吓了一跳,不,不能这么想,这么想太奇怪了。

“大郎在哪里?”胭脂一回到赵府,就问前来迎接的人。丫鬟被吓了一跳,但很快回答:“大郎在郡王府那边。”郡王府?胭脂自从嫁过来一个月,还没好好地去郡王府坐过。那么现在去郡王府找一下自己的丈夫,也是人之常情。

见胭脂转身就往郡王府去,丫鬟十分惊诧,但还是让人快些去通报。

胭脂走进郡王府时,赵三娘子已经迎出来,她依旧是那样活泼:“大哥大嫂还真是恩爱,大哥刚刚过来寻祖父说话,大嫂就过来了。大哥和祖父每一次说话,都会说好长时间,大嫂何不到我房里去坐会儿?”

胭脂细细地瞧着赵三娘子,肯定赵三娘子是不知道内情的,这是自然,谁家也不会把这件事嚷的到处都是,甚至可能她们还会羡慕赵琼花能嫁给太子。

、第65章 怒火

因此胭脂也只笑着道:“不用了,我并没拜见过二叔公,还是去拜见一下。”赵三娘子好看的眉皱起来,祖母吩咐,要自己热情地接待胭脂,可是看着胭脂像不大领情呢。

赵三娘子的郁闷胭脂瞧的出来,她只伸手拍一下赵三娘子的肩:“你知道,外面都说我无礼,所以我…”赵三娘子立即明白一笑,原来是这样,于是她请胭脂往另一边来:“大嫂,往这边来。祖父的书房一般人不给进去,我也只敢悄悄地在外面瞧瞧。说不定今儿能借大嫂的光,好好地瞧瞧祖父的书房。”

胭脂唇边的笑容没有消失,两人一路行来,快走到书房时,就听到符夫人的声音:“三娘子,我让你好好地招待你大嫂,怎的把你大嫂带到你祖父的书房这边了?”

赵三娘子看见符夫人,悄悄吐一下舌才对符夫人道:“大嫂说想去给祖父问安。还说这是有礼的举动,因此我就带大嫂过来。”符夫人面上虽有笑,眼里却没有笑意。

胭脂看着她,做为荣安郡王妃、符太后的姐姐,天子的姨母,可以肯定,这件事的内情符太后不仅知道,而且知道的很清楚。只是不晓得杜老太君知不知道这件事?

如果她知道,那她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让曾孙女去做一个虽然尊贵却不那么快乐的女人?

胭脂的目光清澈,符夫人让丫鬟把赵三娘子带回去。赵三娘子已经嘟起嘴:“祖母,您就让我去嘛!”

“你小孩子家,去你祖父书房做什么?回去吧。”符夫人安抚着孙女,丫鬟退下,只剩的符夫人和胭脂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