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是小娘子,汴京城里的小娘子都是这样的,别叫拘束了。”赵捷又加一句。赵嫣的小嘴撅起,看着胭脂不甘心地问:“娘,那我们什么时候回麟州?”

回麟州?胭脂把女儿抱过来,也许,再回不了麟州了。赵捷看着母亲的神情,眉头又微微皱起,爹爹说过,什么时候都要保护住娘和弟弟妹妹,自己一定能做到。

马车停下,前来迎接的是老卫,她一掀起帘子就对胭脂道:“娘子,公主已经等了您许久了。”

今日进宫,永和长公主也十分焦急。既然如此,胭脂稍微思索一下就对老卫道:“那我就先去探望公主。捷儿,你带弟弟妹妹们下去歇息,等到明日一早再回去探望外祖父。”

、第205章 努力

赵捷点头,抱着弟弟下车,赵嫣听到今日不去胡府了,小嘴不由一扁,胭脂捏下她的脸:“好好歇息着,今儿这一日,也累了。”

赵嫣正想说自己不累,赵捷已经扯一下她的袖子:“你啊,一点也不懂事。”赵嫣立即不高兴了,要和哥哥嚷。

胭脂看着下人们把孩子们带进去,疲惫地叹了口气。老卫已经明白,只轻声道:“原本,公主想着,若只有您一人回来,就去见官家,说想让孙儿们都跟着自己。”

“公主待我,确实想的很周到。”胭脂只这么一声就对老卫道:“还是去见公主吧。”

老卫在前引路,胭脂走进永和长公主的屋内,永和长公主已站起身来。胭脂看见窗下香炉里,香尚未燃完,旁边炉上,水尚未沸。

“公主原来在这燃香烹茗。”胭脂对永和长公主努力露出笑,永和长公主让胭脂坐下:“不过是打发时间,幼时,教我这些的嬷嬷常说,这些事能让人心里安宁。可今儿我才知道,心静不静,和外物没有关系。”

“抱歉,如果…”胭脂的话让永和长公主又笑了:“你无需道歉,大郎曾经说过,今日退了,那以后呢?我虽对圣人的性子不大了解,可是我更了解一些别的事情。”

胭脂恭敬听着,永和长公主拉着胭脂坐下:“你来的正好,我给你烹一杯茶。”

炉上的水已经泛着蟹眼,老卫把壶从炉上取下。永和长公主接过壶,熟练地烹着茶。胭脂闻着室内幽香,看着永和长公主的动作,能得片刻安宁,也是好的。

永和长公主已把茶烹好,交给胭脂,胭脂接过后轻轻喝了一口才笑道:“公主烹茶,比原先更好了。”

“不过是些小技,闺中时候,纵然没刻意去学,但也有不落人后的想法。现在想来,这些小技,学的再好又如何?我若能关注的多一些,也许…”

“公主何必如此?能得到您这样的庇护,我已经很好了。”胭脂安慰着永和长公主,永和长公主没有说话,茶汤上烟气氤氲,胭脂开始思念丈夫,可是要到很久之后才能看见丈夫了。

“都监,有旨意!”赵朴身上披着一身雪走进屋,对赵镇有些激动地道。算来,胭脂一行离开已有三个多月,赵镇知道,他们早已到了汴京,对胭脂的思念,赵镇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此刻听到赵朴的话,赵镇只是皱眉:“有了旨意又如何,也不见…”

“这旨意,是都监升任的。”赵朴的喜悦并没感染赵镇,赵镇只是整理下衣服,和赵朴一起出外迎接天使。

赵朴说的是对的,这道旨意命赵镇主理陕西路,兼任安抚使和转运使,并加银青光禄大夫。

赵镇接过诏书,接受了天使的恭喜。赵朴就道:“都监,不,以后要称您运使,这下,就要离开麟州,前往永宁府了。”

“我知道!”赵镇握住那道诏书,语气却没多少喜悦,赵朴明白赵镇心里在想什么,安慰道:“永宁府离汴京,比麟州离汴京,要近很多,旁边就是四川路,那里也很繁华。

赵镇还是没有回答,他有预感,妻子不会再回来了,差不多是做为人质留在汴京。二叔公对自己,还真是一点也不放心。

赵镇看向远方,心中有股火在烧,这股火却不能对任何人发出来,只能全都压在心上。

“姑爷升了官,你好像一点也不高兴。“王氏安慰着胭脂,胭脂看着王氏,王氏把胭脂的肩一拍:”女儿,当初那么些苦日子都过来了,现在的日子有什么好怕?而且别人越看不惯你,越想你哭哭啼啼的,你就越要过的好,不然,高兴的是别人。“

“娘,我知道!”胭脂用手把眼角的泪擦掉:“我只是心疼他,他那么辛苦,可是,很多事,还是逃不掉。”

姓赵,从一开始就是个宿命,承受这个姓带来的荣耀,同时也承受这个姓带来的痛苦。胭脂能明白这一点,想来赵镇也很快能明白这点。胭脂看向远方,仿佛能看见丈夫站在那里,昂首向天,他也不会低头的,胭脂知道。

“不说这个了,姑爷升了官,你的诰命也下来了,永安郡夫人,总要摆酒请客,招待招待大家。”王氏用话岔开。

胭脂看着躺在炕上的胡澄,语气带着凝重:“爹躺着呢,我摆酒请客做什么?”

“你不愿意,那就我来,胭脂,记住娘告诉你的话,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活的高高兴兴的。姑爷年纪也不小了,别惦记着他。”胭脂终于忍不住,伏在王氏肩头。

王氏把女儿抱紧,轻声叹息。

这酒还是摆了,不过只请了请家里人,至于那些别的应酬,胭脂也多没有去。赵家那些出嫁的小娘子们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孩子们更多,赵嫣见了这么多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女孩子们,高兴的不得了。

和她们在那说自己在麟州的事,还有这一路上的风景。

赵五娘子看着在那说话的赵嫣,对胭脂笑着道:“嫣娘这等伶俐,还不晓得到时能嫁到谁家?我的两个儿子都小,不然就早早定下。”

“五妹妹你可真能想,嫣娘过了年也才六岁,你就操心她的婚事了?”赵二娘子拍赵五娘子一下取笑她。

“二姊姊,其实五妹妹说的也对,这日子,一转眼就过去了。当初我们在闺中的日子还历历在目,可是现在,孩子都一群。”赵三娘子笑着帮赵五娘子解释。

赵二娘子推妹妹一把:“孩子一群的是你。”赵三娘子夫妻恩爱,成亲到现在,短短六年,添了五个孩子,还包括了一对双胞胎。

赵二娘子却因丈夫久在边关,膝下只有一个七岁的女儿,此刻正在那赵嫣说话。赵三娘子是晓得赵二娘子心事,急忙把话岔开:“说来,好些日子没见到曹家表妹了,她今儿还说要来。”

曹青青也已不在闺中,曹彬精挑细选,给她选了一个新科进士,出嫁也已四年。夫婿在翰林院任职。上头没有婆婆,曹青青日子过的十分自在。

“你们说我什么,我可都听见了。”刚说曹青青,曹青青就到。她边走边解着身上披着的斗篷,侍女把斗篷接过,曹青青已经坐下,对赵三娘子笑着道。

“我们说啊,只有曹表妹你,还是和原来一样,毫无变化。”赵三娘子把茶递给曹青青,曹青青一口喝了才摇头:“谁说没变,你们啊,尽胡说,我都有一对儿女了,哎,说是就是你,怎么去打人?”

曹青青茶杯还没放下,就见自己儿子走到胭脂的小儿子面前,说了一句就要去打小儿子。曹青青急忙喊起来。

丫鬟们忙把他们分开,赵二娘子笑了:“我记得曹表兄小时候,和哥哥就是这样的,一会儿好,一会儿打。”

话刚说完,就见两个小孩子在那叽叽咕咕继续说话。曹青青不由瞧赵二娘子一眼:“你比我大不了两岁,怎么会记得?”

“祖母和我说的,还说…”赵二娘子这一句刚说出来,屋里的气氛就和方才有些不一样。赵二娘子看着一直没说话的胭脂,眼中有些不安。

胭脂笑了:“原来大郎小时候,十分调皮?”

“不调皮,也不会那么小就上战场了。前儿诏书下来,祖父还说,没想到当日的调皮孩子,也能成一路之长官。”曹青青的话让众人又笑了,天下共分十三路,能成一路之长官,已是朝中不可多见的大官,况且赵镇才三十多岁。

“那当共贺一杯!”赵二娘子提议,众人端起酒杯,胭脂一饮而尽,眼中却有思念,赵镇,此刻,你在做什么?

“这永宁府,和麟州真是不一样!”赵朴走进永宁府就忍不住感慨。此地曾为数朝都城,那场大火,已经发生了近百年,却还是能看到昔日皇都的气势。

“八水绕长安,今日八水在哪里?”赵朴听到赵镇的话又笑了:“运使想说什么呢?”

“我想好好地经营此地,而不是只在这做一任。”赵镇走上城墙,用手拍着城墙的砖,话里十分感慨。

“运使做的越好,对圣人,也就越好。”赵朴的话没有让赵镇点头,赵镇只是摇头:“不,我只是想,这样能让我的妻儿,更安全一些。”

官职做的越高,也许会让朝廷忌惮,但也能让朝廷不敢轻易动自己的妻儿。赵镇看向远方,仿佛能看到妻子的笑脸。胭脂,你等着我,过不了几年,我们就能见面,再不分离。

“韩王就此一蹶不振了?”赵匡义听着禀报,语气里有寒意。来人应是,接着就道:“楚王被软禁,韩王难免吓到。”

“那就,让楚王死!”赵匡义的语气更冷。柴旭是经不起任何挑拨的,只要那么几句,他就会去做。

、第206章 发难

“楚王在府中,有不敬之语?”柴旭听着内侍的禀告,脸色变的更糟糕。内侍应是:“奴去颁下给楚王的赏赐,楚王都接了。等奴出了府,才发现,您赏赐给楚王的东西,被他扔到外面。”

柴旭的脸色变的更冷,用手拍下桌子:“朕,已经对他们很宽宏了,他们为何如此?”

“官家无需这样烦恼,也许是有人在背后,离间您和楚王兄弟。”内侍的语气更加恭敬,柴旭的手握紧,也许,不能再留住楚王的命,也好让众人看看,自己的决心。

“官家,这件事,万万不可,毕竟楚王,并没什么…”赵匡义听到柴旭想要杀了楚王,立即劝阻。

“太尉,朕才是天子,朕为了个流言,已经放过弟弟了,可他们是怎么对朕的?楚王今日可以扔掉朕所赐的东西,明日就能私下联络群臣,逼朕。”柴旭一字一句,语气已经十分愤怒。

“官家这样想也是对的,毕竟要防患于未然。可是官家,若您真想处置楚王,总要有个理由。”赵匡义还是劝说柴旭。

楚王是亲王,尽管被软禁,可要杀了他,还需要一个足够说服群臣的理由。不然这纸诏书,一定不会被执行。

可楚王被关在府里,连个人都见不到,还怎么公然杀他,除非…。柴旭咬住下唇,只有这个办法。

赵匡义看着柴旭的神色,面上恭敬依旧,等楚王死了,韩王定然会害怕,那时就更好办了。柴旭的两个弟弟都没了,那就该轮到柴旭了。幼主登位,很多事情就很好办了。

“吴王殿下来了。”内侍在外通报,柴旭的神色变的温和些:“让他进来吧。”

吴王柴昭走进,他已经十岁,已经有少年的模样,柴旭看着儿子满脸喜悦,柴昭恭敬行礼,赵匡义退出,等着数日后传来的楚王暴毙的消息。

还不等到过年,被包围的严密的楚王府内传出消息,楚王暴毙。这个消息让所有的人都把眼投向皇宫,楚王身体壮实,虽然被软禁但也没有泄气,为何仅仅半年之后,就暴毙?这件事,是不是柴旭的手笔?

一得到消息,柴旭夫妇就亲自出宫往楚王府吊唁,柴旭当场下诏,去世的弟弟被谥为悼,楚悼王,年幼的楚王长子承袭王位,原楚王妃成为太妃,出殡之日,朝中百官送别。

楚王的丧事就这样轰轰烈烈办起来,远在外面的韩王,听说兄长去世,上了一道表,说要回京奔丧。不过这道表被柴旭驳了。说免得韩王哀伤过度。

“没想到旭郎他,竟能…”永和长公主本是和胭脂商量怎么预备过年,可听到这个消息,还有柴旭的种种作为,永和长公主忍不住长叹。

“公主,事情已经发生很多变化了。”胭脂看着永和长公主。永和长公主用手撑住额头:“是啊,发生了很多变化,胭脂,我这一生,不过是想平平安安过完这辈子。”

原本这些对皇家公主来说,并不是个多么困难的事。可现在永和长公主觉得,自己不能做到了。柴旭在位上的所为,让永和长公主渐渐感到担心,担心下一个倒霉的,会是谁?

“公主,最少,我们可以在风暴到来之前,把日子尽量过好些。”胭脂握住永和长公主的手。

永和长公主笑了:“是,也只有这样了。我们好好过年吧。胭脂,这府里上上下下的人,特别是你那边的,一定要小心又小心。”

永和长公主对素月的惩罚是做给所有人看的,现在素月还被关在后院,每日有人送饭去,让素月不饿死,有病还会有医生去看。永和长公主就是要留着素月这条命,让众人知道,背叛是什么下场。

“这府内的人,原先就清过一次,这次回来,我冷眼瞧着,又减少了些。现在留在府里的,都是极其可靠的。尽管如此,我还是让人在院内重新布置了个厨房,由小翠带人亲自下厨。公主,这一次,我不敢去赌。”

胭脂难得露出虚弱,永和长公主握住胭脂的手,胭脂勾唇一笑,这一切,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什么时候才能一家人在一起?

韩王出殡日择在二月十二,这一日,胭脂等命妇,也要去送殡。胭脂一早起来,把孩子们安排定了,赵捷已经拍着胸脯:“娘,您去吧,我一定照顾好弟弟妹妹。”

赵嫣也点头:“娘,我一定乖乖听话,不会捣乱,会和卫婆婆学怎么烹茶,怎么调香。”胭脂把儿女都抱过来,赵捷扭动一下身子,自己是大孩子了,不能这样。

赵嫣却乖乖地被胭脂抱在怀里,胭脂把儿女们放开,对小翠交代几句,这才出外上车。

还没到楚王府,马车就停下了,胭脂看着面前长长那溜车,知道都是来送楚王的,天子亲弟,葬仪自然要排场些,只是这样的排场,简直就是…。

胭脂叹一声,等轮到自己的马车,也就下车走进楚王府内。

楚王府内早已是白花花一片,众人等候在那里,却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是按照赞礼的要求,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胭脂站在自己该站的地方,感到阳光有些刺眼,算着该到午时的时候,这葬仪就该结束了。城门越来越近,今日城门守城的人,都换上素服,看见楚王灵柩到来,跪地行礼,

出了城,命妇们就可以回去,只有百官还要再送出去,等送出三十里后,百官也就返回,由楚王府和宫内的人,送楚王灵柩归葬皇陵。

城门离的越来越近,胭脂心里还在盘算,就见灵柩停下,接着城外就走来一队队伍,胭脂掀起帘子,看着停下的众人疑惑不解。

永和长公主的侍女已经跑来:“娘子,好像是太皇太后带了韩王出现!”韩王?太皇太后?这事情,到底怎么了?胭脂更感惊讶,把车帘放下。

拦住灵柩去路的,就是符太皇太后,她身边骑马而立的,正是原本在外面的韩王。

符太皇太后看着灵柩,泪如雨下。赵匡义站在百官最面前,看着符太皇太后,眼中冷然。怎么都没想到符太皇太后,会在此刻出现。

“老娘娘,今日楚王出殡,您…”参知政事出列,恭敬行礼。

“我的孙儿,死的不明不白,怎么,我连问问都不许?”符太皇太后语气冷凝,赵匡义看着韩王,原来,这件事是韩王安排的。

“老娘娘这话,臣等不知该怎么接,还请老娘娘…”参知政事的话再次被符太皇太后打断:“你们这糊稀泥的本事,越来越好了,我就问问,楚王,我的孙儿,为何暴卒?真是官家所说的吗?不,那个人,不配称为官家,他不配。”

符太皇太后的话让群臣大惊,赵匡义低下头,微微一笑。有些事,比自己想象的更好。

“老娘娘,这样的话,不能乱说的,您虽为太皇太后,可算来,也是…”

参知政事的话并没说完,就被符太皇太后的眼神打断,她只看着灵柩:“今日,我要开棺验尸。若我的孙儿,真是被毒死的。官家,他又有何面目?”

这种事,真是史上稀少。群臣不能再保持安静,都在议论起来。胭脂远在人群之中,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但胭脂能感到,好像越来越紧张了。

“什么?老娘娘回来了,还带了韩王?她简直是…”柴旭用手捶下桌案,就对内侍吩咐道:“传诏,就说老娘娘和韩王试图谋反,褫夺他们的封号。”

内侍应是,还是没有动,柴旭看向内侍:“你,为何不动?”

“官家,老娘娘,是可以…”史上被废的皇帝,大都是用太后的名义发的。此刻内侍的意思就是这个。

柴旭上前抓住内侍的衣服:“给我传诏。”内侍应是,连滚带爬地爬出去。

赵琼花已经知道消息,急忙赶来,见内侍要去传诏,忙把内侍叫住:“官家,韩王谋反犹可说,可是老娘娘谋反,这根本就不可能,群臣只会认为,您心里有鬼,才会这样说。”

“你说什么?”柴旭看着妻子,眼神冷然。赵琼花立即道:“官家,当务之急,还是您出宫去,把老娘娘请回来,都是一家人,家里人的事就家里人自己解决。”

这也算是个缓兵之计,柴旭点头,换了衣服就出宫。赵琼花用手抱住双肩,事情怎么会到了这个地步,符太皇太后怎么会出现?

“开馆验尸?老娘娘,这件事,实在是…”参知政事还在迟疑,符太皇太后冷笑:“出了命案,难道不该开棺验尸?”

参知政事额头已经有汗冒出,群臣又停下议论,城内传来净鞭响声,有人传报:“天子驾到!”

众人跪地迎接,唯有符太皇太后和韩王依旧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第207章 逼迫

柴旭掀起车帘,看向站在那里的符太皇太后和韩王,手不由握紧。

车驾停下,柴旭并没让众人起身。胭脂跪在那里,感觉太阳照在人快晕过去。连一丝风都没有,里衣都贴上了脊背。

符太皇太后看着柴旭的车驾,选在此刻,为的就是柴旭不好灭口。自己可不是永宁长公主那样冒失的人。柴旭还在车驾内一动不动,车帘已经放下,柴旭隔着车帘看着自己的祖母和弟弟,为了这个地位,他们就这样对自己相逼。

柴旭下定决心,对车外的内侍做个手势,内侍会意,让众人起身。

“官家问,为何楚王灵柩不前?逝者已登仙路,又有何人能阻拦?”内侍的嗓子本来就尖,这样的责问更显尖利。

“臣回禀陛下,符太皇太后说,楚王并非病逝,故此符太皇太后问,出了人命官司,这官司要怎么打?”参知政事恭敬回答。

“人命官司?”柴旭淡淡一笑,对参知政事道:“既无苦主,如何能打?重新起灵。”内侍再次传诏。

符 太皇太后看着车驾,听着内侍的传诏,也淡淡一笑:“官家来的正好,我正好要问问,楚王到底怎么病逝的,他的身子骨一向很好,消息传来当日,我还命人去楚王 府给他送过东西,得到的消息是,楚王身体很好,还没到三个时辰,病逝的消息就传来。官家真是连遮掩一下都不愿意做了。”

符太皇太后字字诛心,柴旭觉得自己再不能忍下去,掀起车帘看着符太皇太后:“老娘娘说的,果真是实吗?”

“官家是想威胁我吗?”符太皇太后知道,今日这事不会善了,柴旭能杀死楚王,当然也不会放过韩王。现在连琅琊郡王的死,符太皇太后都觉得,定然是一个阴谋,而这个阴谋,就是柴旭做的。

“你既然知道我是官家,此刻带着韩王在这里出现,意图不就是谋反?”柴旭厉色说出这几句,这才看向参知政事:“你身为宰相,竟不能阻止,要你何用?”

参知政事知道,这件事,一定会让自己背黑锅,参知政事额头开始冒出汗珠。

“官家!”从没开口的赵匡义突然开口,柴旭的眼一亮,自己怎么又乱了,还有太尉在此,有了他,还怕什么太皇太后发难,还怕什么韩王?

“太尉有何话说?”柴旭收敛起激动心情,看向赵匡义。

赵匡义面色平静:“官家,不管太皇太后和韩王,是受了别人的蛊惑也好,还是为了别的原因。楚王的死因,若不查个水落石出,未免会在以后,生出枝节,臣以为,该查!”

赵匡义声音不大,这番话引起的动静不小,柴旭顿时露出惊讶神色。离的最近的是参知政事,看向赵匡义神色犹疑。

赵匡义当然知道自己这番话的后果是什么,但他神色半点都没变:“官家,您和楚王也好,韩王也罢,都是亲兄弟,若因了楚王这事,和韩王起了争执,并非社稷之福。况且还有太皇太后。她为官家您的祖母,年已老迈,若为此事有了疑惑,更非社稷之福。”

赵匡义口口声声,都只是为了社稷,柴旭的心慢慢安定下来,果真太尉是站在自己这边的。不过想想也是,琼花可是太尉亲侄孙女。比符太皇太后这个小姨子的关系可要近多了。

“祖母!”一直没说话的韩王轻声问符太皇太后。符太皇太后长于宫廷之中的事,对朝政也有涉猎,但此刻符太皇太后却有些不明白赵匡义这番话的意思了。符太皇太后皱着眉头看向自己姊夫,在符太皇太后眼中,赵匡义对柴旭是百般维护,数次护住他的太子位。

此刻,开口答应自己要求的,也是赵匡义?这简直有些…荒唐,符太皇太后的眉皱的更紧。

一直没有人说话,跪在那里的胭脂听到赵匡义的话,看来,这位二叔公,所谋的,果然要深的多。胭脂开始感到有些冷,什么都无法去想。

赵匡义依旧站在那里,仿佛他所说的一切,都是为了柴旭好。柴旭此刻心乱如麻,想答应赵匡义,可是若楚王的真正死因被查出来,自己再找替罪羊就来不及了。

还有先帝的死因,当时的符太皇太后是有怀疑的。

这一桩桩一件件,加在一起,让柴旭无法再想下去,柴旭只有下意识地开口:“太尉,臣不能质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