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也传来消息,赵镇已经和辽军遭遇,打了几次胜仗。这比春日到来更让人欢喜,胭脂看向边关的方向,再有一年,或者只有几个月,丈夫就要从边关归来,那时就可以请辞,离开京城,去吴越之地,做一任地方官,不再去理这些烦扰。

“你说赵琼花当日怎么那么想不开要从禅让台上跳下来?她有这样一个兄长,只要再忍一忍,就够了。”春日到来,邹芸娘也带着女儿去花园赏花。

太液池边杨柳依依,邹芸娘看着女儿在那玩耍,语气平静地问身边宫女。

宫女不敢回答,赵琼花在这宫中,绝不是普通人能议论的。

邹芸娘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不过现在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这些出身比自己更好,比自己更美更端庄的女子,只是缺了一点忍字,就这样死去,把这大好的荣华富贵,都交给自己来享受。

现在在这宫中,除了两宫太皇太后,就是邹芸娘地位最高,柴昭娶妻还有好几年,在新皇后入宫之前,邹芸娘都可以这样自由自在,毫不在意。

在前面玩耍的兰台公主突然跌倒在地,一边的宫女忙上前搀扶。邹芸娘刚要上前去牵女儿,身后就有人撞过来。

“是何人如此大胆?”邹芸娘已经喝骂出来,身边的宫女全都跪下,连正要哭的兰台公主都已跪下:“见过官家。”

原来是柴昭,邹芸娘忙对柴昭道:“官家,今儿是…”柴昭眉头紧皱,只是看着邹芸娘:“你为何不跪?”

这话让邹芸娘愣住,这不是正式场合,邹芸娘对柴昭,当然可以免于行礼。听说自从禅让一事之后,柴昭性情大变,此刻瞧来,此言不虚。

、第241章 荷包

“官家,这是邹贵妃,算来,是官家您的庶母!”宫女已经站起来,对柴昭小心翼翼地说。柴昭皱眉:“朕当然知道这是朕的庶母,可是,朕是天子,整座江山都是朕的,任何人,都是臣子,她为何不跪?”

此刻,邹芸娘怎不明白宫中传闻是对的,柴昭性情大变。邹芸娘急忙跪下,行礼如仪:“妾参见陛下!”

柴昭闭上眼,接着离开。兰台公主已经吓的面色发白,邹芸娘把自己女儿抱在怀里,兰台公主渐渐不再颤抖,只是靠在邹芸娘怀里。

“昭郎他?性情怎么变的越来越坏?”符太皇太后听着宫人回报,眉头紧皱。宫人应是才道:“太皇太后,旁人也就罢了。邹贵妃和公主毕竟…”

“邹氏知道什么事该说,什么事不该说的。以后,服侍官家的人,定要小心了再小心。还有,御医那里,可有什么法子?”

“御医那里又有什么法子?不过是开几剂安神的药。喝了就和石头浇水,全无效用。”潘太皇太后长叹一声,经历巨变,很多人都会有变化,这是潘太皇太后知道的事,像柴昭这样,变的暴戾的也不是没有。但柴昭是天子,他性情变的暴戾,时日久了,只怕就…

潘太皇太后不敢再想下去,若有万一,还有魏王,可是魏王体弱多病,性情怯懦,比柴旭当日还不如。潘太皇太后叹气,事情怎么变的这样古怪?

“罢了,悄悄地寻名医来,好好给昭郎看看。还有,这件事,一定要瞒的很紧。”符太皇太后只有这样吩咐。潘太皇太后皱眉:“可是,官家还要上朝。”

“上朝时候,有我呢,你放心,出不了什么事。”符太皇太后的唇抿起,要为自己的儿孙守好这江山,不管用什么法子。

潘太皇太后应是,看着符太皇太后眼中的那抹厉色,心中不由微微颤抖一下,什么都没说。

“听说,今儿上朝时候,官家又呵斥了大臣。”尽管有符太皇太后在旁边坐镇,但还是压不住柴昭那越来越暴戾的性情。当再一次,柴昭呵斥了大臣时候,京中开始有流言传出。永和长公主不由问赵德昭。

赵德昭笑了:“你不用担心,怎么说我也是…”永和长公主摇头:“不是担心你被官家斥责,而是官家性情如此暴戾,并不是福气。”

做天子的,富有四海,当然也要以天下为己任,而非任性做事。赵德昭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只对永和长公主笑着道:“官家经过大变,性情难免会变些,不过等他渐渐长大了,再娶了皇后,就会好些。”

但愿如此,永和长公主勾唇一笑,侍女已经进来:“公主,小郎和小娘子来给公主问安了。”

永和长公主露出笑,赵捷兄妹已经走进来。赵捷规规矩矩地给永和长公主行礼,永和长公主扶起赵捷:“捷郎就是太懂礼,来祖母这里,何须如此客气?”

“礼不可废!”赵捷还是规规矩矩地说。赵嫣已经直接偎依进永和长公主怀里:“祖母,哥哥还说他这叫少年老成,要我瞧啊,他这叫…”

“小孩子装大人!”赵迅已经接口,赵捷瞪弟弟妹妹一眼。永和长公主乐的大笑:“都是些好孩子。你哥哥稳重些也好,稳重些了,就不怕事。”

赵捷得意地看一眼妹妹,赵嫣抬起小下巴,才不去理哥哥,而是对永和长公主道:“祖母,您昨儿给我的花样子,我过两日给祖母绣个荷包,祖母要不要?”

“要!”永和长公主把孙女搂在怀里:“到时祖母还要挂着,到处去,让人夸奖,这是我孙女绣的。”

“就她只会绣个寿桃不会绣花的手艺,祖母您真的要?”赵捷懒懒开口,赵嫣对哥哥皱下鼻子。永和长公主已经道:“捷郎你带着你弟弟,去你祖父书房,要你们祖父给你们好好讲讲兵法。”

“原来我也能含饴弄孙?”赵德昭笑着说了一句,和孙儿们起身离去。永和长公主在这里和赵嫣说话,听着赵嫣的童言童语,永和长公主渐渐觉得,也许,柴昭等大了些,就不一样了。

“你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了,自己也要小心些,你这是头胎,心情又是这样。”自从知道赵三娘子的秘密之后,胭脂就常来探望赵三娘子,赵三娘子依旧一步不出,安心养胎。

听到胭脂的话,赵三娘子就笑着道:“我晓得的,嫂子,那个人,我再不去想了,日子是我自己的,我想怎么过就怎样过。”

“这 样就好。已经安排妥当了,等再过上一个月,二婶就带上你,以你久病不愈要去祈福的理由带你出去。到时二婶回来,就说大师说了,要你在那住上两个月,安心祈 福。已经赁好了一个院子,稳婆和丫鬟都安排好了。到了那里,你再安心养着。等生下孩子,你坐完月子,再去寺里住上几日,二婶再把你接回来。回来路上,捡了 孩子就可。”

胭脂的话让赵三娘子点头:“多谢嫂嫂了,这些事,原本…”

“都说了我们是一家子,你和我客气什么?”胭脂拍拍赵三娘子的手,对赵三娘子笑道。赵三娘子应是,胭脂又说一会儿,也就离去。

胭脂到前面和吴氏说了几句,就离开这里回去家中。

胭脂到府下车,不见赵嫣出来迎接,胭脂不由笑着道:“怎么不见嫣儿呢?”

“夫人,嫣娘在屋里做针线呢,说公主的寿辰要到了,要给公主做个荷包当礼物呢。”老吴笑着解释。胭脂不由抿唇一笑:“这孩子,倒还有心。”

说着话,胭脂就径自往女儿房中来,赵嫣不喜欢身边服侍的人太多。胭脂拗不过女儿,只是安排了两个大丫鬟两个小丫鬟,还有老卫过来帮着些就好。

胭脂走进屋时,赵嫣正紧紧抿着唇,在那做着针线。胭脂悄悄上前,赵嫣没反应,胭脂伸手去捏女儿的耳朵,赵嫣这才抬头,嘟着小嘴:“娘,我这好好的花,又绣坏了。”

“是你自己绣不好,还怪我?”胭脂笑吟吟看着女儿绣的花,赵嫣摇头:“不,就是娘您让我绣坏的?”

“我前儿见你绣的寿桃好,你怎不继续绣?”胭脂摸摸女儿的脸,一提起这个,赵嫣的嘴撅的更高:“哥哥说,我只会绣寿桃,我偏要绣个牡丹花出来给他瞧瞧。

胭脂笑的更加开心:“你就不怕你祖母戴了你送的荷包,结果别人瞧不出来这是牡丹还是草?”赵嫣的小眉头皱了下,不和胭脂说话,继续努力地绣。

胭脂摸摸女儿的发,捏下她的小脸。赵嫣绣着荷包,十分专心。

永和长公主的寿辰将到之日,赵嫣的荷包总算绣出来了,最后她还是请了绣娘来,替她改了几针,勉强那绣的牡丹花还能认得出是牡丹花,而不是一团乱草。

对永和长公主来说,只要是孙女绣的,不管是花还是寿桃,全都那么好。对赵嫣赞了又赞。赵嫣笑的眼都眯成一条缝,得意洋洋地看着哥哥。

赵捷觉得这些女人实在是太幼稚了,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就在这高兴地夸来夸去,自己该和父亲上战场打战才是。

侍女已经来报,宫中赐下寿礼。

永和长公主带人接了寿礼,永和长公主也就换了衣衫,前往宫中谢恩。

符太皇太后见永和长公主进来,笑着道:“不过是些小东西,你还特地进来一趟倒太可气了?”

“也该来给母亲问安才是!”永和长公主给符太皇太后行礼之后,坐在一边笑着道。

“现在,也只有你能进来陪我说说话,永宁这孩子,自从上次的事后就病了很久,也难得进宫来。”符太皇太后叹息,永和长公主刚要回答,宫女就进来:“太皇太后,官家来了。”

话没说完,柴昭就走进来,永和长公主急忙站起,柴昭对符太皇太后问安之后才对永和长公主道:“姑婆安,听说姑婆后日的寿辰,本该亲自去道贺的。”

永和长公主听着柴昭这几句话,觉得所谓性情大变是不是以讹传讹,毕竟这两句话,还是正常的。因此永和长公主也只点头微笑。

柴昭已经看见永和长公主腰间挂的荷包,不由笑道:“姑婆这荷包有些奇怪呢,瞧来像是初学者的。”

“这是我孙女绣的,说给我做寿礼,方才进宫忙乱,倒忘了解下。”说着永和长公主就想把荷包往衣服里面藏。

“姑婆的孙女,就是赵将军的女儿,说起来原先还见过呢,只是不进宫来,何不宣进宫来,陪太皇太后说说话。”柴昭的话刚完,符太皇太后已经道:“官家惦记着老身,很好,不过老身无需人陪伴说话。”

、第242章 疯狂

符太皇太后的话让永和长公主十分惊讶,按说符太皇太后不会这样一口回绝的。柴昭已经笑了,语气中带着冰冷:“曾祖母,曾孙儿的孝敬之心,曾祖母也不愿吗?”

几乎是转瞬之间,殿内的气氛就变了。永和长公主强压住心中的惊讶,对柴昭笑道:“官家的好意,妾已经知道了。妾的孙女,原先生长外州府,不谙礼仪,若让她进来,规规矩矩地行礼还好,时候一长,就坐不住,到时难免冲撞了官家和太皇太后。故此…”

“姑婆这话差了!”柴昭打断永和长公主的话,语气更加冰冷:“姑婆是世宗陛下亲封的公主,家教甚严。姑婆教养出来的孙女,自然也…”

永和长公主等着柴昭的下文,但柴昭并没继续说下去,眼中渐渐有了阴霾。

纵然柴昭是君王,可这样的眼神不该出现在一个他的眼里。永和长公主看向符太皇太后,符太皇太后对永和长公主露出一丝祈求神色。

看来,传言是真的。柴昭自从经历巨变之后性情大变,再不像从前了。永和长公主觉得胸口有什么东西沉重地压在永和长公主心上。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官家,你有这样的孝心,我很安慰,不过我这些年,越发爱静了!”符太皇太后的语气重又恢复平静。柴昭眼中的阴冷越来越深。

符太皇太后已经对永和长公主道:“永和,天晚了,你先出宫吧!”

永和长公主起身行礼退下,柴昭看着符太皇太后冷冷地道:“这不是曾祖母需要的吗?赵家,再如何也是臣子!”

“昭儿,我当然愿意你能,可是赵大郎此刻还在外征战,若她的女儿在宫中有个什么闪失,何以服天下人?”

“曾祖母错了,我是天子,是这天下最尊贵的人,所有的人都该服我,若不服从,杀了就是!”柴昭的语气轻描淡写,符太皇太后摇头:“昭儿,做天子者,当…”

“曾祖母已经够了,坐在宝座上的人,是我,不是您。纵然是您,也要…”符太皇太后没有料到柴昭会突然这样变化,眉头皱的更紧:“昭儿,我当然知道你才是天子,可是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若得不到天下人的人心,纵然是帝王,也只能,只能,”

“只 能什么?曾祖母?若当日赵匡义禅位成功,此刻祖母也是不是要说这是天命?朕,是父皇的长子,上承天命,天下人都该服从。不肯服从,不过是因为杀的人不够 多,所以他们才对朕,没有畏惧之心。”柴昭的话让符太皇太后皱眉:“昭儿,这样的话是谁教你的,是太傅还是翰林?”

“朕是天子,天命所归,这些不都是曾祖母您教我的?至于杀了天下人,让天下人得以信服,这是赵匡义做的。曾祖母,我不再是孩子了。我是天子,我经历了那么多。禅位台上,我听到的,见到的,太多了。”

符太皇太后看着面前的曾孙,双唇不由颤抖,不知该怎么回答。柴昭的眼中有疯狂之色:“曾祖母,我一定会把这江山,牢牢握在手中,谁不服,就杀了他。赵镇不是功劳很大吗?朕就要敲打他,要他…”

符太皇太后再忍不住,抬手往柴昭面上打去。柴昭偏过头,让掌落在自己耳边。

符太皇太后努力压抑住自己的心情,对柴昭道:“昭儿,纵然是帝王,也要…”

“曾祖母,您的说教太多了。也许,您该…”符太皇太后看着柴昭那双发红的眼,再次开口:“昭儿,现在还不成,不,永远都不成。不是说,你杀了人,就能让别人敬服。”

“那是因为杀的不够多。曾祖母,您难道忘了,那日我们进到汴京城来,看见的是什么?”柴昭的嗓子都哑了。符太皇太后当然记得那日的事情,那日车驾进京,并无净水洒街黄土垫道,更无锦幔围街。

有的,只是家家户户紧闭的门,路过有些府邸,还能看到大门有鲜血,能看到弥漫的烟火,闻到那股久久不散的血腥味。

“昭儿,我当然知道经了这事,你心中难免会有些和原来不一样,不过…”符太皇太后的话再次被柴昭打断:“朕那时候就明白了,对待这天下,宽厚仁德是没有用的,只有杀,杀,杀!”

柴昭说出这三个字的时候,眼中像有火在烧。符太皇太后摇头:“恩威并施,赏罚分明,昭儿,难道你都忘了吗?”

“恩不顶用的时候,只有威只有罚。曾祖母,天下是朕的天下,朕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说完柴昭就喊:“来人,传朕的旨意,前往永和长公主府。就说,太皇太后想传赵府千金进宫,陪她说说话。”

符太皇太后看着柴昭,眼中全是惊讶,柴昭脸上有不正常的红色,符太皇太后竟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请来的名医,能有多少作用?

永和长公主出了宫回府,直到到了府中,众人接住,永和长公主才觉得自己的魂又回来了。看着众人欢笑的脸,永和长公主却笑不出来。

“祖母,您怎么了?”赵嫣发现永和长公主神色有些不对,睁大眼问她。永和长公主急忙收起思绪,对赵嫣道:“没什么祖母好好的。嫣儿,祖母和你说,以后不进宫玩好不好?”

“祖母,我偷偷和你说哦!”赵嫣的大眼睛闪了闪,看向周围的人。胭脂已经抿唇一笑,把人都带到一边。赵捷白妹妹一眼,幼稚,幼稚极了。

赵嫣已经凑到永和长公主耳边:“祖母,我不喜欢宫里。嗯,宫里是有很多新奇的东西,不过宫里的人啊,不好玩。动不动就是失了礼节。”

永和长公主欣慰一笑,把赵嫣搂在怀里:“好嫣儿!”赵嫣偎依在永和长公主怀里,露出甜蜜笑容。

胭脂听着永和长公主的话,心中升起不详预感,看向永和长公主,见永和长公主不说话,胭脂也只微微一笑,摸一下女儿的发。

“公主,宫中来人了,说符太皇太后很想念小娘子,想要小娘子进宫陪她说说话。明儿再送出宫。”

侍女走进对永和长公主恭敬地说,永和长公主不由把孙女搂紧。侍女又道:“传召的人还说,明儿定误不了公主您的寿宴!”

永和长公主刚才的话和此刻的传召,让胭脂心中的不祥之感更深,胭脂已经对侍女笑道:“宫中来使在哪里?我去见见,此刻已经晚了,不好入宫。”

侍女正准备带胭脂下去,永和长公主唤住胭脂:“不,还是我去。我带了嫣儿进宫。”

永和长公主的话是胭脂没想到的,她看向永和长公主,眼神惊讶。永和长公主已经笑着道:“怎么说我也在宫中那么多年了。胭脂,别担心。”

胭脂很想说自己不会担心,可是从永和长公主的脸上,胭脂觉得,柴昭性情大变的传言,是真的。

女儿天真烂漫,性情活泼,又不喜礼仪约束,如果进到宫中,冲撞了柴昭,柴昭趁机责罚。那女儿她,女儿她?一想到这事,胭脂就不能继续淡然下去。

“婆婆,我也陪您进去。”胭脂的话让永和长公主又笑了:“胭脂,没事,你放心,我就算,也能护住嫣儿,她是我的孙女。是要被我放在心坎上的人。”

赵嫣的眼看着胭脂又转回永和长公主这边,这才开口道:“娘,您别担心,我进了宫,一定乖乖跟着祖母,绝不乱跑。”

胭脂摸下女儿的脸,想叮嘱什么,却没叮嘱出来。永和长公主把赵嫣的手握在手心,牵着她离开这里。

胭脂目送永和长公主祖孙离去,眉却没有松开。

“娘,您就别做这些姿态了!”赵捷想安慰胭脂,不过开口就是这么一句。胭脂不由瞪儿子一眼:“儿子就是不如女儿,你妹妹可从来不会这样说话。”

“我也不会像她一样撒娇。娘,您放心,有祖母陪着呢,再说如果真有什么,我就闯进宫去,把妹妹救回来。”

胭脂伸手戳儿子额头一下:“胡说,你当皇宫是什么地方,还闯进宫去?有你祖母呢,我不担心。还是好好地准备寿宴!”

赵捷吐下舌头跑了,胭脂看着儿子背影,眉头还是没有松开。传言,柴昭经此一事,性情大变,不复原先的敦厚,现在看来,这件事是真的。

宫车声碌碌,永和长公主带着赵嫣下了宫车,走进宁寿殿内。宁寿殿此刻已经掌上了灯,符太皇太后坐在上方,用手扶着额头,满脸疲惫。

永和长公主缓步上前,恭敬行礼,符太皇太后看着永和长公主和她身边的赵嫣,露出笑容:“坐吧,嫣娘,我今儿叫你进宫来陪我说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柴昭要在现代,就是创伤后应急障碍,再加上压力太大,就变的疯狂了。

、第243章

赵嫣还是站在那里:“不知道太皇太后想要和我说什么话呢?”符太皇太后笑了:“嫣娘在家里,也这么小大人样?”

“哪有这样?调皮的很。做个针线,学了…”永和长公主刚说了两句,就想到今日的事都是自己带荷包进宫,才让柴昭看见,也让柴昭…

永和长公主的眉微微一皱,符太皇太后已经道:“你今日走的早,这会儿正好进宫来和我好好说说话。来人,带赵小娘子下去,好好地待她。”

宫女应是,上前把赵嫣带下去,赵嫣规矩行礼之后才和宫女退下。

符太皇太后眼带信任地看着永和长公主:“你虽嫁了那么多年,毕竟姓柴,有些话,我不好对外人讲的,只好对你讲。”

“母亲有什么话,和女儿讲就是!”永和长公主的话让符太皇太后淡淡一笑才道:“想来你也曾听说过,说昭郎自从…之后,性情有些变了。我和你嫂嫂,暗地里也寻过名医,只是都不见效。”

永 和长公主面上微露惊讶,符太皇太后拍拍她的手才道:“若是小家小户,性情变了就变了,不过是点小事。但在皇家,他性情一变了,变好还好,变的不好,这并不 是社稷之福。太祖陛下打下的江山,信赖世宗陛下才传到柴家手里。我们若不把江山守好,岂不是辜负了太祖陛下的一片心?”

永和长公主恭敬听着,心中在想怎么回答符太皇太后。

赵嫣被带到后殿,宫女们把一些新奇的玩意拿出来,让赵嫣玩耍挑选。赵嫣牢牢记得永和长公主的吩咐,并不敢多玩耍,只是在托腮看着。

“这个好玩,里面有香,不过不是什么香珠子!”赵嫣背后突然伸出一只手,拿起一个瓶子晃着,对赵嫣笑着道。

赵嫣的眼睁的更大一些,转头看见是柴昭,急忙对柴昭行礼:“参见官家!”

“这是曾祖母的后殿,你和我客气什么?”柴昭坐下对赵嫣笑着说,就对宫女们道:“再拿些出来,这些我都玩过了,不好玩!”

宫女们应是,又去搬了些出来。柴昭见赵嫣规规矩矩站在那里,肤白如玉,眼睫长而翘,假以时日,定是个绝色美人。

柴照笑着道:“赵家小娘子,坐下吧。去年时候,你不是进过宫,那时你可没有这样拘束。”

“是,前年回汴京城的时候,曾进过宫见姑姑。”赵嫣还是恭恭敬敬地对柴昭说。

“原来是前年的事。”柴昭哦了一声又道:“赵将军很疼爱你?”

提起父亲,赵嫣笑的更甜:“爹爹最疼我了,比疼哥哥和弟弟都要更疼。”柴昭没有忽视赵嫣面上闪过的喜悦,眼底又添上一抹阴冷,接着柴昭垂下眼帘,指着桌上的东西对赵嫣道:“你喜欢什么,就和我说,拿走就是!”

“这可不成,娘教我,无功不受禄!”赵嫣摆手,柴昭已经笑了:“你要知道,朕我天子,朕赐给你的,你拿去就是!”

“太皇太后,官家来了,在那和赵小娘子说话!”宫女走进殿内,对符太皇太后轻声道。符太皇太后的神色不由微微一变,永和长公主已经站起身,但又看向符太皇太后。

符太皇太后对永和长公主点头,永和长公主扶了符太皇太后往后殿去。

“原来你是在麟州出生的,难怪和汴京城里的小娘子不一样呢!”刚走到后殿,就听到柴昭这样说。永和长公主听到这话,才觉得心放下,和符太皇太后走上前。

赵嫣还是规规矩矩站在那里,看见永和长公主和符太皇太后进来,赵嫣对永和长公主笑一笑。永和长公主差点没用手拍一下胸口,接着才露出最合适的笑对柴昭道:“官家原来在这里。”

“我听的姑婆和赵家小娘子在这里,想着过来和赵家小娘子说说话。姑婆的孙女,的确很聪明伶俐!”柴昭对永和长公主微点一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