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已经定了亲了,逢年过节的,送些针线,也是一片心意,他们那边什么都不缺,你亲手做了,比送别的礼物都好。

李舜华从小也开始学做女红,目前的水品是中等偏上,不算太好,但是也不差,可是要和那种顶尖的针线高手比起来,那就不值一提了。

可是,像他们这样的人家,会做女红就好,不要求多好,不然针线房的人就没有活儿可以干了。

像李舜华这种定亲的,手头上都有未婚夫衣服和鞋子的尺码,到时候就可以按照这尺码做出来。

唉,可怜她才八,九岁,就要给人做鞋子了,还要做好几年,所以李舜华发现,这早订亲也有早订亲的不好,就像这个给未婚夫做针线,人家及笄了定亲,顶多是坐上一两年,而她呢,就要做六七年,工作量翻番。

王氏在别的方面都体谅李舜华,可是这方面,却严格要求,都要李舜华亲自做。

毕竟女儿是要嫁出去的,虽然是自己的娘家,可是能够让婆家的人更喜欢,何乐而不为呢?

本来两个人相差的年纪就大,就得多联系,虽然自己的兄长都保证了,不会让女儿受委屈,可是凡事没有绝对,所以在等待女儿长大的时间里,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好,才是王道。

王氏还鼓励女儿给她二表哥写信,光做衣服鞋子还不行,写信能更好的让两个人相互了解。

王氏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女儿,这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了。唯一的女儿要是嫁的好,她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同一时间,西宁侯和王琅从京城回到了西宁。

西宁侯夫人知道了次子和小姑子家的小闺女定亲的事儿。西宁侯夫人呆住了,对西宁侯说道:“为什么事先不告诉我?我难道不是琅哥儿的娘?”

儿子定亲,她这个当娘的反而不知道,还以为丈夫是为着什么回京城,原来是为了这个事儿。

第55章 不甘

西宁侯道:“现在不是已经告诉了你?这不是挺好的事儿?外甥女你也见过的,长得也好,现在更是聪明伶俐,你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琅哥儿都多大了!等舜华长大了,别人儿子都长大了!”西宁侯夫人反对的说道。

“好饭不在晚!这也是琅哥儿自己乐意的,现在亲事已经定下来了,你还想说什么?”西宁侯也不高兴了,“我的外甥女,你还要嫌弃?”

西宁侯夫人不敢说什么了,西宁侯在自己府上是说一不二的,能让自己争辩几句,就是看在自己这个正妻的面子上了。

可是西宁侯夫人心里跟堵了什么一样,难受的很。

西宁侯夫人容氏,娘家是西宁这边的大族容家。要说几十年前,容家还很荣耀,可是现在容家却渐渐的衰败了。

倒不是说西宁侯不管自己的岳家。西宁侯和容氏的婚事是从小就定下来的,还是西宁侯的祖父当初定下来的。

西宁侯的祖父和容氏的祖父是至交好友,当初容氏一族还很昌盛,也是门当户对。

不过从容氏的祖父过世后,荣家就是一年不如一年,到了现在容家更不成样子了,要不是有西宁侯府当靠山,恐怕早就掏空了。

正因为这样,容氏才想着要扒拉娘家。她自己生了两个儿子,娘家也有侄女儿,就想着,好歹把自己娘家侄女儿娶回来一个给自己当儿媳妇。

开始是想说给老大,可是西宁侯不同意,认为老大是长子,以后要继承自己的爵位的。

这话里的意思明白,是看不上容家的意思,容氏想着,长子是该娶个有助力的妻子,于是就放弃了这种打算。

就像把侄女儿说给二儿子,次子不是长子,以后也不用继承家业,娶了她的侄女儿,到时候和西宁侯府关系就更亲近了,哪怕自己不在了,也能和容家继续走动下去。

可是就这样,现在也不成了,开始是琅哥儿不想娶亲,天天打打杀杀的,耽误了这么大。

她想着,只要自己好好说,那么这门亲事一定能成的,谁知道竟然被小姑子那边劫了胡。

要是外甥女岁数相当,她也不说什么了,可是差九岁呢,这不是明显的耽误自己的儿子开枝散叶吗?

如今事情成了定局,她还一点儿反对的意见不能有,可想而知,容氏该有多不高兴。

“我自己儿子的婚事,我竟然就做不了主了!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事儿!”容氏对自己的奶娘容妈妈说道。

容妈妈算是知道自己主子的心思的,想提携娘家,可是容家下一代的子孙都只会吟风弄月。在这西宁,要想有出息,你武力值不高,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容家衰败,也是在意料之中。

容妈妈听了劝道:“侯爷那边做了主,夫人何必跟侯爷赌气?侯爷的性子是说一不二,夫人您还不如顺着侯爷,表姑娘那边,以后再做打算也不算晚。”

“我何尝不知道要顺着他,只是这次的事儿太气人了!”容氏说道:“连声招呼都不和我打,琅哥儿好歹是我怀胎十月生下来的,我难道没有资格知道吗?”

容妈妈觉得,事情既然已经定下来了,那么就要顺着,这样才是对自己好,不然吃亏的也是自己。

西宁侯可不是只有夫人一个人,还有好几房小妾呢,

而且还有两个庶子。也不算少了,如果再让西宁侯不高兴,那夫人可怎么办好啊。

“夫人,您可以这样想,侯爷既然那么喜欢表姑娘,那么成了您的儿媳妇,侯爷是不是更站在咱们这边的?”容妈妈这样劝着容氏。

增加了这边的筹码了,其实也算是好事不是?

容氏也只能这样想了,不然还能怎么办?惹了侯爷不高兴了,也没有她什么好果子吃。

只是容氏想着,次子都这么大了,也是时候给安排人了,所以把自己精心□□好的两个丫鬟,让容妈妈送到二爷王琅的院子里。

容妈妈硬着头皮,带着两个很漂亮的丫头来到了二爷王琅的院子里。

二爷王琅的院子,花草没有,只是有练武场,练武场上摆着各种武器,看着寒光闪闪,怪下人的。

而且二爷身边的小厮都必须会功夫,如今正在这练武场对打呢。

见到夫人身边的容妈妈,当头的小厮东平笑着过来问道:“容妈妈今天怎么有空过来?咱们二爷不在家里,去东大营去了。”

容妈妈过来,当然是要找主子的,不可能还找他们这几个小厮。

容妈妈听说二爷不在,真是送了一口气,对东平说道:“夫人看着二爷这边院子里,两个伺候人的丫头都没有,觉得二爷太辛苦了,所以把碧桃和红菱给二爷送过来,以后就由他们两个伺候二爷的生活起居。二爷毕竟已经定亲了,如果身边只是小子们,也不太合适。”

东平却笑着说道:“容妈妈您这不是为难我吗?二爷的性子您还不知道?他身边不喜欢用丫鬟,何况,二爷今天不在,要是真把她们留下来了,二爷回来了,我们的皮就要绷紧了。”

容妈妈却道:“这是夫人精心挑选的,夫人是二爷的亲娘,难道二爷还会驳了夫人的意思不成?这人那,我是给送过来了,反正是给二爷的,二爷怎么处置,应该等二爷回来了再说。”

容妈妈说完,就赶紧把这两个丫鬟给留下来了,自己急忙的走了。

她可不敢正面碰到二爷,不然到时候发生什么事儿还不知道呢。

东平看容妈妈离开了,这两个娇滴滴的丫鬟正紧张的站在门口,东平说道:“你们现在这里呆着,二爷回来了,怎么说再说吧。”

碧桃和红菱两个丫鬟,自然知道自己过来是干什么的。

二爷可是除了大爷外,最尊贵的小主子。如果能得了二爷的青睐,以后还发什么愁呢?

而且,她们也打听了,二爷以前并没有女人伺候,她们算是第一个。

“东平,你怎么把人给留下来了?等二爷回来了,看怎么收拾你!”西定对东平说道。

东平道:“夫人送过来的,反正二爷也不在,先让他们在这里呆着,免得又弄出什么事儿来。”

毕竟他们不是主子,如果代替主子把人给撵回去,到时候夫人那边的脸面不好看。

就现在这边闲着吧。

碧桃和红菱呆在了二爷的院子里,只是每当他们要帮着做事儿的时候,二爷的四个小厮都没有让他们干,直接把事情都做完了,二爷本身又不在,弄得这两人闲的发慌。

可是二爷去了东大营好几天了,都不回来,她们也不好施展手段那。

想着给这四个小厮些好处,但是这四人看着好说话,其实油盐不进,想着打好关系的想法就实现不了了。

而容妈妈把两个丫头送过去后,容氏还以为二儿子自己留下来了,没有想到容妈妈说,二爷现在不在那边,人先送过去了。

容氏说道:“成天就不着家,那兵营里就有那么好?”

因为不知道儿子到底接受不接受自己送的丫头,容氏心里也不舒坦。

不过想着碧桃和红菱是自己精心挑的,长得好看不说,女红也样样出色,还有红菱能做的一手好饭菜,男人们不就是稀罕这些吗?

只要能让儿子懂人事,这两个丫鬟就是大功臣。

可惜,在东平等人的眼里,秋娥觉得碧桃和红菱两个人太不安分了,这才进来没有几天,就把他们四个小厮贿赂了个遍,他们什么见识没有,也不需要这些东西。只不过是留着,给二爷回来看看。

等又过了几天,王琅终于从东大营回来,先是回到自己的院子,准备换一身衣服。东平赶紧把夫人送丫鬟的事儿告诉了二爷,免得那两个丫鬟不知道轻重,冲撞了二爷。

王琅听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换了一身衣服,去给他娘请安去了。

容氏见到二儿子,也很高兴,不过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他的婚事,“你父亲给你定的,我也不好说什么,只是舜华那孩子也太小了,还得等好几年呢,你身边总不能没有人伺候,娘给你送去了两个丫鬟,以后就专门伺候你了。”

王琅道:“我不需要丫鬟伺候,有东平他们就可以了。”

“这怎么能一样?”容氏着急了,“那几个只是小厮,琅哥儿,你可别犯糊涂!”

“母亲说笑了,我刚去了东大营,发现东大营很多人都是没有娶亲,既然娘把那两个丫鬟送给了我,我就做主,把人送到东大营去,看看谁缺媳妇,就给谁去。”

“如果母亲还有丫鬟,我这边正需要多一些送过去。”也就是说,只要容氏还要继续送,那么他这边转手就送给那些没有媳妇的将士们。

这些将士们是为了保护西宁的安危,给他们送媳妇去,也是天经地义。

第56章 好办法

容氏听了,气得不行,这算什么?

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好,结果儿子转眼就要把自己送过去的丫鬟送给别人。

“母亲,父亲那边还有事儿问我,我先告辞了。”王琅对容氏说道。

容氏感觉自己的心很凉,这个老二,实在是太不顺自己的心了,以前她让娘家侄女儿和他一起玩,结果把自己的娘家侄女儿吓的哭哭啼啼的。都不敢在他面前了。

现在一片好心为了他好,竟然这样伤她的心。

丈夫丈夫强势,儿子儿子不听自己的话,容氏觉得自己真是很心累。

而原本以为自己机会来了的碧桃和红菱,正准备在二爷面前出现的时候,结果就被西定带着人送了出去。

红菱还问西定,这是要带自己去哪里去,西定笑嘻嘻的说道:“自然是好去处,咱们二爷去了一趟东大营,结果好多人都打着光棍呢,二爷不忍心,这不,看你们也没有嫁人,就把你们送过去了,你们放心,看上了谁只管说!”

这话把碧桃和红菱都吓的不行,他们虽然是丫鬟,可是也是娇养着的,身上的皮肉都嫩的很,东大营那边是什么人那,都是一群大老粗,听说杀人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现在要把他们送到那东大营,给那群大老粗当女人,这怎么可以?

“我们要见夫人,我们是夫人送过来的,怎么能把我们送到东大营去?”两人嚷嚷喊道。

可惜西定却不理会,这都在路上了,还搞不定这两个丫鬟?

“我说你们安分点,也免得吃苦!你们是夫人送的?可是已经送给我们二爷了,我们二爷就有权利如何安排你们,如今我们二爷只是让你们嫁到外头当正头娘子,还不是好事儿?”

“呸,什么好事儿?那一群大老粗!”碧桃骂道。

结果刚说完,就被西定出其不意打了一巴掌,把碧桃给打蒙了,“大老粗?那些都是舍命保我西宁的大英雄,你们凭什么看不起他们?要不是因为他们,你们能有安定的日子过?有现在的锦衣玉食?你们吃香的喝辣的的时候,他们正在浴血奋战!多少人死在了战场上,连尸骨都不得!我告诉你们,下次再让我听到这样的话,我听一次打一次!”

在他们的心目中,那些上战杀敌的就是真汉子,这两丫头凭什么要这样鄙视人家?

像这两个丫头,也只是浪费粮食,要不是为了让西宁的士兵们有下一代,谁会乐意要这样的女人?

瞧不起他们,可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碧桃挨了一巴掌,本来还想说几句的红菱也不敢说什么了,她也怕被打。

两个人就这么的被送到了东大营。原本还想靠着二爷成为姨娘的,结果却成了当兵的婆娘。

西宁侯这边也知道了这个事儿,他夸了王琅,觉得他办事儿的方法对的很,一点儿都没有浪费。到时候还可以多生几个兵丁的后代。

又觉得容氏是不懂事儿,他们刚和自己妹妹那边定亲,这边就送丫鬟,算怎么回事儿?

不是活生生的打脸吗?不仅打了他妹子的脸,也打了他的脸。这婚事可是自己点头同意的!

但是看在两个嫡子的份上,他也不好当着儿子的面说容氏的不是。

何况,琅哥儿把事情处理的漂亮,谁能说他把丫鬟送给那些当兵的有错了?那是关心士兵们。还能收拢军心。

还是那句话,好饭不在晚,能娶个好媳妇,晚几年又有什么关系呢?

既然儿子这么自律,他也就不说什么了。

本来西宁侯对容氏的做法很生气,不过他却反其道而行之,竟然还给容氏了一些好首饰,表示对她大房送出自己精心□□的丫鬟贡献于他的兵表示了感谢,并且表示,如果她还有这样精心□□的丫鬟,不妨都献出来,然后他也好送到兵营里去,也让这个世上再多几对夫妻,这可是牵红线的好事儿啊。

容氏脸一阵红一阵白的,她当然不止有碧桃和红菱两个丫鬟,还有好几个呢,不是给自己儿子准备的,就是给两个庶子准备的。

不过,现在西宁侯已经说了,她还放着几个丫鬟不松手,那就说不过去了,于是容氏又凑了六个丫鬟,给西宁侯送了过去。

只是精心□□的丫鬟,这么一下子没有了,容氏的心里也疼啊。

可是西宁侯另外又给了容氏好多好东西,把其他的妾室都羡慕的不得了呢。

还以为侯爷喜欢别人送丫头呢,于是几个妾室也把自己身边的丫头选了选,到时候也一股脑的送到了兵营里,这极好的解决了一部分单身汉的婚姻问题,赢得了广大单身汉的赞美,表示侯爷夫人等人真是菩萨心肠,连他们的终生大事儿都操心,真是比再生父母都要好。

容氏赢得了一片赞扬之声,她都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了。

王氏在西宁侯府也有认识的人,毕竟她是从西宁侯出嫁的,就是她的陪嫁,在西宁侯下人中,亲戚关系也牵连的很多。

听说了这件事,王氏想着,她嫂子不像是这么大公无私的人那,怎么会把丫鬟送给那些单身汉们当老婆?

具体的事儿呢,也只有王琅和容氏身边的心腹们知道。王琅自然不会把他娘给他送丫鬟的事情说出去,没有那个必要,而容氏更不可能了。

不过呢,王妈妈的姨妈是容妈妈的婆婆,这容妈妈呢,本身也不是什么坏人,只不过是容氏让她当下人的去做,她不得不去做,有时候容氏有些钻牛角尖,她还会劝一劝的。

这次的事儿呢,别人不知道,容妈妈可是知道的,容妈妈回家跟自己丈夫在床上嘀咕过,没有想到,就被王妈妈这边知道了。

从李舜华和王琅定亲了,王氏就让王妈妈多和西宁侯府的亲戚联系,打听消息,做到知己知彼,不然等几年舜华嫁过去了,岂不是两眼一抹黑?

所以可怜天下父母心,王妈妈知道了,王氏就知道了。

王氏说道:“琅哥儿是个好的。”能把亲娘送的丫鬟这样送出去,既表明了决心,又算是做了好事儿了。

只是自己的大嫂,王氏问道:“容家的几个姑娘都嫁人了没有?”可以说,王氏很了解自己的大嫂,一看这个情况,就猜到了个大概,所以才这样问王妈妈。

王妈妈说道:“容家大姑娘已经嫁人了,剩下的姑娘都还待字闺中。”

“我说呢,原来是这么回事儿。”王氏说道。

“夫人,舅太太难道不喜欢咱们姑娘当儿媳妇吗?”王妈妈心道,要这样,可就是美中不足了,毕竟舅太太可是自家姑娘的未来婆婆,要是婆婆不喜欢这门亲事,那以后嫁过去了,不是要成天的受气?

“我只希望自己的内侄女儿当她儿媳妇,只不过容家现在不成气候了,我哥哥也看不上,她自己还不知道。”王氏说道。

原来还想让容家的姑娘嫁给自己的大侄儿,可是兄长没有同意,现在唯一的二儿子也定亲了,容氏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她不能反对自己的哥哥,就想着给自己女儿添堵呢。

还送丫鬟,真是管的也太宽了!

当初她娘可是从来没有给自家哥哥送过什么丫鬟的,好日子过久了,就不知道以前过的是什么日子了。

她能把女儿定给娘家侄儿,自然不怕容氏到时候虐待自己的女儿,因为她知道,在娘家,容氏这个嫂子是做不得主的,而且琅哥儿自己很有主见,不会因为孝道就听凭容氏安排的。

至于女儿自己,如果容氏真的当着她的面让女儿领人回去,那也是不可能的。

她的女儿可不是受气包。

要不是容氏有时候只顾着容家,她哥哥也不会还纳妾了,要是真的屋里只有容氏一个人,还不尾巴都翘起来?说不定把西宁侯府的东西都朝容家搬呢。

这女人嫁了人,就该一心一意的跟着夫婿过日子,像她,嫁给丈夫,和丈夫的心就是在一起的,自己尊重丈夫,尊重丈夫的所喜,丈夫同样给你同等的喜欢。

而容氏呢,却根本不是那样,对婆家,也只尽了五分心了,对娘家,恨不得掏心挖肺。

娘家看得比婆家还要重,谁会喜欢这样的?

就说这婚事,容氏一直想把娘家的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一点儿也不考虑两家是否合适,难道侄女儿比儿子还要亲些?

她心里难道不知道容家现在就是个空架子?

为了帮衬娘家,把亲儿子搭进去,真是够可以的了。

他们容家真是生了个好女儿啊。这么多年都没有变过。

王氏想着,自己的女儿可不要受这些窝囊气,得跟女儿好好说说自己这个嫂子的行为举止了。当然,西宁那边也得更注意了,免得容氏再弄什么幺蛾子。

第57章 亲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