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家的人只会拖后腿,再在这里呆着,以后不定能弄出什么事儿来。

“告诉容家的人,让他们自己回到祖宅里去,别等着我带兵赶人!”西宁侯这次是真生气了!要是依着他的脾气,不杀几个容家的人,都不足以泄愤。

要不是自己的外甥女没有事儿,他现在就杀人了!

这容家的人好大的胆子,为了一点子黄金,就敢出卖自己府上,以后要是别人再给他们利诱,把整个西宁侯府出卖都是很有可能的!

至于那容玉婷,胆子够大,西宁侯本来是要杀了这容玉婷的,不过想了想,对这样的人,杀了就是一了百了,她不是那么恨嫁吗,那就把她嫁出去。

容玉婷没有等到别人来救她,只等到了自己出嫁的日子,她连新郎是谁都不知道,就被换上了新娘的嫁衣,送到了男方的家里。

等容玉婷发现自己嫁的不过是个乡下土财主,她很是哭闹了一段时间,但是却无济于事,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她都不清楚,这家子的人哪里管你是千金小姐还是大户人家的姑娘,该儿媳妇做的,就得让你做,更何况,这家子的婆婆还是个厉害人,立规矩从来都没有少过,容玉婷想着逃跑,结果还没有跑到多长时间,就被抓了起来,然后关在阴森森的祠堂,不给你吃不给你喝,这样一折腾,容玉婷的骨气就没有了,乖乖的留下来给人当媳妇。

没过几年,她就不复原来的容貌,变得跟老了十来岁一样。

原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而且,她过后也知道,容家被赶到了乡下祖宅去,再也回不了西宁府了。

处理了容玉婷和陈姨娘,容氏也被收拾了东西,送到家庙里去了。

至于那伙人,全部被抓了起来,后续的事儿,就是西宁侯他们私底下的事儿了,毕竟牵扯到了厉王,西宁侯也没有公开。

就是李舜华这个事儿,除了牵扯到的人,别人都不知情。

好在李舜华没有什么事儿,西宁侯还说她受了惊吓,让她好好的养着。

其实李舜华一点儿事儿都没有,那天跟着容氏去万安寺上香,在半路上李舜华就已经下车了。

容玉婷对自己有敌意,可是那天和自己说话的时候,却是笑眯眯的,使出反常即为妖,何况容玉婷还主动与自己说话。

再有就是前面的车的速度越来越快,而过后还找了另外一条路,李舜华没有跟着,但是却已经不在原来的马车上,她没有把握的是,容玉婷到底是想自己跟着她走那条道呢,还是不让自己跟着?

既然不能确定,她就不走了。让了一个空车跟着原道走,而让人去通风报信去了,自己和明月等人留在不远的地方,援兵来了,结果自己坐的马车真的出了事儿,还掉下了山崖。

明月等人都是一阵后怕,连忙带着人护送自家姑娘回去了。

后来等知道是容玉婷搞的鬼,大家对这个容玉婷更是恨的不行。

人家是耍阴谋诡计,只是在后宅这一亩三分地上,可是容玉婷竟然发展到外面去了,还直接就要人命,该是有多恨那,才能做出这样的事儿来。

说好的这门很好的亲事,看着却凶险的很。

李骥对这件事尤其的是恨得不行,他好好的妹妹,没有招谁也没有惹谁,竟然就被人这样算计,李骥直接跟王琅说了要退亲。这门婚事不算数了。

他不想让自己的妹妹再次陷入险境!

可是王琅却不同意,这门婚事不是他们两个说退就退了的,关系到两个家族,“你不如问问表妹的意思。”

“问就问!”李骥觉得自己的妹妹肯定会同意退婚的,然后他们跟爹娘一说,这不就可以了?

只是等他跟妹妹一说,却没有得到一致的意见。

“二哥,婚事不是说退就退的,何况这是和舅舅家?”李舜华道:“我知道二哥是为我担心,可是现在你不觉得已经很好了吗?”

不喜欢自己的舅母,已经自己给作到家庙里去了,以后就是自己嫁过来,也不会有;婆婆刁难。

然后当家作主的是舅舅,舅舅对自己也喜欢,更因为自己经历了这样的事儿,更是心怀愧疚,以后她在后宅里,可以说是就没有人敢对自己指手画脚的了。

而且,“这次的事儿,二表哥也没有袒护舅母,这一点就很不错了。”

要是二表哥袒护舅母,李舜华真的要考虑考虑了,可是二表哥一直站在自己这边,丝毫没有说对舅母有所袒护,那么自己要是还想着退婚,就是不懂事了。

她知道二哥只是为自己心疼,可是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剩下的只会越过越好。

她唯一担心的人是舅母,如今舅母不在身边了,别人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李骥叹道:“你真的不想退婚了?”

李舜华摇头,“二哥,我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你不相信我吗?”二哥也是太心疼自己,所以才会说出退婚的事儿。

“就是和别人家定亲,难道就能保证没有这样的事儿?好歹我这里是亲舅舅家,比跟别人定亲要强多了,你说是不是?”

有的大户人家里,各种龌蹉的事儿,层出不穷。投毒杀人也不少。更有甚者,直接给你报个病逝,你就是找出来原因,人也死了,又有什么用呢?

在自己的舅舅家,她先天的就比别人有优势,更何况,舅母如今已经被关起来了。

“好吧,既然你这样想,二哥也不多说什么了。”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儿,李骥觉得自己一点儿忙也帮不上,哪里像个做哥哥的?

不过,好在现在已经风平浪静了从容氏被关到家庙里后,李舜华在舅舅家里住的更舒服了。

后宅的人不知道具体情况,可是侯夫人被送到了家庙这件事大家都是知道的,还有陈姨娘也生病而亡。

不管有没有心思的,大家都安分了不少。

钱氏对自己的妹妹钱盈盈说道:“看来,咱们更得对李家表妹好了。”钱氏觉得自己的婆婆被关到家庙里,是因为和李家表妹斗法失败了,所以才被送走的。

而且,那容玉婷也听说是嫁出去了,要知道容玉婷对王琅的喜欢,是众所周知的,可是却一点儿都没有成功,最后连容家都回了老家。

这一切都有李家表妹的影子,所以钱氏轻易不得罪李家表妹。

钱盈盈道:“我觉得李家姑娘挺好的啊,哪里有姐姐说的那么厉害!”不过是个跟她差不多大的小姑娘,怎么在姐姐的眼里,都成了厉害人了。

“看人不能看表面,你说她是小姑娘,但是你也知道,我那婆婆不喜欢她,但是现在呢,不喜欢她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好在我和她以后是亲妯娌,只要好好的,也没有什么大的纠纷。”

她丈夫和二弟是亲兄弟,更是利益一致的。

有这样厉害的一个妯娌,只要两人站在统一战线上,那么就是很好哦助力,但是如果两个人不是站在统一战线呢,那就是强劲的对手了,钱氏不希望有这么一天。

容家现在是彻底的不出现在他们面前了,也省了不少事儿。钱家的人背地里也打听了,只是没有打听到具体什么事儿,钱氏的爹钱通却不让家里人随便打听,还告诫家里的人,要谨慎和本分别成为第二个容家。

要钱通说,容家的人就是被夫人给纵容的,总以为有侯府这个靠山,还有两个外甥,以后就能独步天下呢。

可惜的是,容家的人不争气,只想着靠别人,没有想着自己府里本身的发展,所以才会越来越贪婪。

钱家呢,作为未来西宁侯的岳家,更是不能重蹈容家的覆辙。

李舜华的日子过的越来越平稳,不过她却想念京城的爹娘和大哥了。

目前是没有消息,俗话说的好,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真要来了消息,万一是不好的消息呢?

可是这平静的生活,却在一天给打破了,京城太子逼宫,联合在东边的厉王,直接把京城给围住

了!

京城里的情况不明,不过西宁侯这边的情报还是很有力的,没有过一天的功夫,就得到了京城大概的情况,目前是太子把皇帝给软禁了起来,逼着皇帝写传位诏书,而厉王带着着兵在京城外面围城。

“愚蠢!”西宁侯骂太子,这是明显的引狼入室,把一个厉王引过来了,到时候也只能是受制于厉王。

只是太子本来做的好好的,为什么这么迫不及待的逼宫?

“皇帝有意废了太子,太子得了消息,所以才做出了这一步!”属下禀报说道。

恐怕还有厉王的挑唆吧。

“侯爷,属下倒是觉得,咱们还是坐山观虎斗的好,本来我西宁距离京城就远,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去了之后,一切都成了定局,还浪费了粮草等物。不如等一段时间,看情况如何,再做决定?”

“父亲,孩儿觉得,不如趁此机会,捣了厉王的老巢,让厉王应接不暇,给与重击!”王璟说道。

围魏救赵,倒是不错的方法,只是西宁侯对朝廷没有什么好的印象,他问王琅,“你姑父那边如何?”

“姑父因为守孝,所以已经提前去了京郊的祖宅。”也就是说,李煦之他们并没有被围在京城,这样一来,西宁侯就不会担心那厉王把自己的妹子拿出来当人质。

而李骥得了消息后,赶紧给李舜华送来了,“还好,爹娘他们想着要给祖上祭祖,所以提前回到了京郊的老宅里,连二叔三叔他们都跟着去了,咱们家应该没有什么事儿。”

厉王忙着围城,恐怕现在还没有功夫来想着抓李煦之他们,何况,如今李煦之手上并没有兵权,抓了也没有用。

但是,李舜华问道:“他们会不会把娘抓起来,来威胁舅舅?”毕竟舅舅地厉王可是有威胁的。

要是舅舅真的去京城救驾,自己的娘可是一个好的筹码。难怪爹娘要把自己和二哥送到这边来,是不是已经提前预感到要出事情了?所以才未雨绸缪。

这么说,爹娘是已经早有准备了?

但是虽然这样想,可是心里还是担心,只是在千里之外,担心的恨不能回去把爹娘接过来,却没有那个条件,试想,就是她现在去接,也得一个月才能把人接回来,而自己回去了,只能给爹娘添麻烦。

李骥说道:“爹娘比我们更会考虑,何况还有大哥在,咱们最好的做法就是安心的在舅舅这边呆着,不给大家添麻烦,我和二表哥那边多联系,看看到底该怎么办才是。”

目前爹娘是安全的,就怕那厉王真的是逼宫成功,更是会抓爹娘了。

还没有逼宫之前,这厉王就派人来西宁这边捣乱,如今已经逼宫了,怎么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第70章 政变

话说,李舜华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李煦之呆着妻子和大儿子来到了京郊的老家这边,还没有过上几天舒坦的日子,京城那边就乱成了一锅粥了。

也幸亏他躲得快,不然夫妻二人肯定是不会被人放过。

京城如火如荼的逼宫事件,一直在进行着,而李煦之却已经带着妻子王氏和长子悄悄的朝西宁出发了。

无官一身轻,正因为他们在守孝,李煦之不用担负重责,离开京城,也不会引人注目。

本来他们不用离开的,不过据探听到的消息,太子这次逼宫很有可能成功,如果成功了,那么他们一家子绝对会被厉王拿捏在手中,用来威胁西宁侯。

所以李煦之和长子李骐当机立断,就已经微服离开了老宅,朝西宁去了。

至于二房和三房的人,大家众所周知,与大房的关系很差,所以厉王就是要泄愤,也不会牵扯到二房和三房。

还有宋家的人,在离开之前,李煦之也妥善的安排了,宋青玉要安排在京城科考,必须亲自回老家才能办理,赵氏不放心宋青玉一个人回老家,让宋昭也跟着过去,但是宋昭还挂心这边的母亲,加上又到了祭祖的时候,所以宋家人一商量,这次都回老家一趟。李煦之都回老宅了,他们在京城呆着也没有什么意思,回去既能祭祖,又能把宋青玉的学籍给办好了,何乐而不为?

至于京城的宅子,人保住了才是要紧的,东西没有了,可以再得。

所以等李骥和李舜华知道爹娘和哥哥已经快要到了的时候,不知道有多高兴,一家子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西宁侯派了王琅去接自己的姑母和姑父。钱氏早已经把院子给打扫干净。

虽然李煦之在西宁也有自己的宅子,不过目前看来,分散了反而花费更多的精力和兵力,最开始还是决定住在西宁侯府。

王琅在半路上接到了李煦之一家三口,其实在路上的时候,李煦之他们好几次都遇险了,不过因为准备妥当,倒是化险为夷。

之后就更顺利了,王琅作为未来的女婿,自然是全力保护自己岳父和岳母的安全。

李舜华和容氏发生的事儿,李骥兄妹两个并没有告诉王氏等人,觉得不应该让爹娘为了这个事儿而操心。

本来李骥的打算是,如果妹妹同意退婚,就把事情告诉爹娘的,可是妹妹没有同意,那么告诉了就没有意义了。

王氏自然是关心小儿子和女儿,见到了侄子,连忙问他们两个的情况。

王琅倒是没有隐瞒,把一些事情说了,王氏听说嫂子容氏被送到家庙里去后,这心情就有些微妙了。

她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这个嫂子是不乐意这门亲事,当初没有告诉李舜华,也是希望女儿能够历练历练的,谁知道如今的结果是,自己这位嫂子给送到了家庙去了。

而自己的女儿却什么事儿也没有,这么以来,王氏倒是对女儿放了心了,看侄儿的态度,也并没有恼怒的意思。

看来,自己那位嫂子还真是不得人心。

很狂,李煦之和王氏就到了西宁侯府,钱氏给王氏这个姑母行了礼,李舜华早就巴巴的看着,想跟自己的娘单独说话了。

钱氏也是个识眼色的,说了一会儿话就告辞了,还要准备接风洗尘的宴席呢。

“娘!”李舜华扑到了自家娘的怀里。

王氏笑道:“看看,说你长大了,又跟小孩子一样了。”

王妈妈在一边笑道:“咱们姑娘在自己的娘面前,可不就是小孩子?”

王氏也笑了,王妈妈自己还想拜访拜访自己的亲戚容妈妈呢。当然,也得拜访她的姨妈,就是容妈妈的婆婆。顺便打听打听这期间发生的事儿。

按说容氏被送到家庙里去了,容妈妈作为容氏的心腹,也得跟着去家庙里去,可是西宁侯却只安排了家庙里的人照顾容氏的生活起居,并且表示,去家庙不是享福的,是给祖宗们祈福,不用带着那么多人过去。

容妈妈就没有跟着过去了,反而清闲了下来。

不过对容妈妈来说,这样也好,没有迁怒她,都是轻的,这些年,她劝也劝了,可是夫人就是不听劝告,非要把全身心都关注到娘家人身上,这下子好了,弄大发了。连侯爷也没有饶恕她了。

王妈妈见到容妈妈的时候,就从容妈妈那边得了消息了,她真是越听越吃惊,这个舅夫人也太糊涂了吧,明明手里是一把好牌,却被她打成了这副德行,简直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本身是正妻,侯爷对她也尊重,让她管家,还有两个嫡出的儿子,一个是世子,一个年少有为。

只要她不那么出格,她一辈子的荣耀是少不了的,谁不尊敬她呢?字西宁府是横着走,都没有人

说什么的。

可是,就为了一个容家,把自己折腾到家庙里去了,简直是,太让人无语了。

王妈妈对容妈妈说道:“表嫂你太不容易了!”跟着这样一个主子,得掉多少头发啊。

没有把自己也给折腾进去,真是太幸运了!

容妈妈叹道:“这也是多亏了你,我才能享清福。”现在她虽然不当差了,可是手头上的银子足够,等儿子给自己生了孙子了,以后就当一个慈祥的祖母,带孙子好了。

要不是她暗地里帮了李家表姑娘,这次自己肯定是躲不过去的,所以当初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王妈妈得了自己想要知道的消息,回去后就和王氏说了,王氏听了,虽然事情过去了,可是还是觉得气的不行,“那容家不过是个破落户,竟然敢这样对我的女儿,要是依着我的脾气,容家的那个怎么可能还留她一命呢?”王氏说的是容玉婷,胆敢祸害自己的女儿,真是找死!

对这样的人,王氏最直接的做饭,就是从*上消灭她!什么折磨,那样太浪费时间了!

王妈妈道:“舅老爷也有自己的打算,奴婢看这样也好,她如今过的日子,是自己最不想过的,天天折磨着她,有的熬了!”

王氏道:“不说这容家的人了,舜华这孩子也是老实,竟然没有跟我说这个,要不是你去打听,我还不知道!有时候我都后悔,把舜华说给琅哥儿了,唉!”

“夫人,奴婢倒是觉得哦,现在这样才好呢,舅夫人已经不在家里了,咱们姑娘还有谁会给她找不痛快?”

这倒也是,王氏也不可能还事后翻旧帐,显得得理不饶人,反而要大度一些,这样对女儿以后在这个府上更好一些。

他们这次从京城过来,家里的产业也都暗地里处理好了,之所以去了老宅子,是因为老宅子里有机关,把家里的珍宝等物都放到了机关里面,不是侯爷和世子,是不知道机关的秘密的。

当然,前面的老长安侯是不知道的,要是他知道了,薛氏肯定知道,那么薛氏也肯定会告诉自己喜欢的二儿子,那不是给这李延之准备的?

李煦之出生的时候,老长安侯的父亲还在,不过那时候不管事了,看着老长安侯最后只疼后妻生的孩子,知道这是个不靠谱的爹,于是没有把长安侯府的秘密告诉这位老长安侯,反而交代给了李煦之,因为在李煦之的祖父的心里,自己的长孙才是以后的长安侯。

别看李煦之那时候年纪小,可是嘴巴却严实的很,就是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把秘密说出去。

老长安侯直到死都不知道在京郊的老宅子里有机关。而李煦之早早的就暗地里把家里的珍宝转移到那机关里去了,并且还告诉了李骐这个长子,父子两个鼎力合作,自然是无人知晓。

哪怕那厉王恼羞成怒,一把火烧了李家的祖宅,那机关也不会有问题。

只是可惜了一些铺子了,虽然房契还在手里,可是等厉王和太子真的掌权了,这些铺子肯定会被抢走了。

不过,西宁侯对妹妹和妹夫说道:“那些算什么?等以后我给你们补更多的!”

妹妹和妹夫抛弃了京城的繁华,过来投奔自己,那是对自己这个兄长的信任!

那么自己这个当兄长的也不能让他们失望,绝对要让他们过着比以前更好的生活。

京城的局势越来越乱,在厉王围城十天后,就陆陆续续有各地的部队朝京城赶,打着清君侧的名头,也有可能是想在这次逼宫中分一杯羹,也许真的是看不惯厉王这个人。

但是毕竟太远了,等人到的时候,太子那边已经得到了传位诏书,厉王也攻进了内城,太子继位迫在眉睫。

而皇帝呢,按照厉王和太子的想法,是要保住皇帝的命的,好歹让人知道他们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不过是身体不适,当了太上皇了。到时候让皇帝在公开场合露面,表示对太子当皇帝的满意,那就更完美了。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严密的防备,皇帝竟然突然死了,并且这个消息也被宣扬开来,这下子,太子想得到名正言顺的名声,已经不可能了,人们都怀疑,这太子为了登上那个皇位,竟然弑父!

这个弑父的名声可是很不好听,哪怕你暂时登上了皇位,也不会安稳,太子和厉王想先发制人,把太子的其他兄弟都给干掉,可惜还是有几个漏网之鱼,这下子好了,好好的大商就变得动荡起来,各地都有支持别的皇子的军队和将军。都认为太子得到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顺,根本不配得到他们的朝贺!

其实在李舜华看来,这大商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改朝换代的气息很是浓烈,就凭着皇帝每年入不敷出,还需要舅舅给他年供,这朝廷就已经不成体统了!

如今更是内部出现了分化,皇权更是不值得一提!

而对于西宁侯来说,那是好事儿,因为再也不用给朝廷上贡了。

因为太子继位是名不正言不顺,他不可能支持这样的乱臣贼子!所以等新皇继位后,让钦差过来找西宁侯要年供的时候,西宁侯把这钦差给骂了一顿,什么年供,他一文钱也不会给犯上作乱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