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让你提,你这小身板,可别把骨头给弄折了。”两个女人笑道,因为李存安和胡氏很会做人,所以和大家的关系都挺好,其中一个见那李思慧更是气得要跳脚,就说道:“我卡你也急着用水,别让有些人个你提了那还得多长时候啊,婶子就帮你提了。是半桶水吧。”

李思雨高兴的说道:“多谢婶子了,我怕提满桶,到时候提不动,撒在外面就浪费了!”

“可不是个懂事的丫头,咱们这地儿啊,下雨少,水就贵重,知道省着用,就是个好的,不像有些人,不拿水当一回事儿,等哪天没水喝,就知道厉害了!”

李思慧被挤兑的连水也不提了,直接挑着空桶回去了,回去后就和赵氏大哭了一场,赵氏自然是指天骂地的,把李思雨一家子给狠狠的骂了一顿,然后李思慧再也不去挑水了。

赵氏道:“不挑就不挑,你现在也大了,咱们好好的养着。”

眼看着在这里回不去了,赵氏又开始打了主意,别的不行,她女儿长得好啊,到时候嫁一个有权有势的好人家,自己一家子就能摆脱困境了。

又想着陈百户家有两个儿子,如果自己的女儿能嫁给其中的一个,那么和陈百户家就是亲家了,这周围的人谁还敢看不起他们?

只是可恶的是,那李存安明明和陈百户搭的上关系,让他帮忙搭上线都不同意,反而和那些低下的人来往,完全不顾手足之情!

哼,等着吧,等自己的女儿以后有了好归宿,再让你们一个二个的知道我的厉害!

李思雨哼着小曲把水挑了回去,胡氏看了说道:“什么事儿这么高兴,跟捡了钱一样?以后别自己去挑水了,我和你爹挑几次就够了!”

李思雨笑道:“我现在有空,能挑的动呢。”

第一年到这肃州这边,年货准备准备就齐全了,也没有多少人家要走,主要是要给上司送送礼之类的,人家可都知道李存安得了一两银子呢,过年的时候,怎么着也得意思意思。

不过好久不过来的周氏又带着人过来,说是年三十的时候,大家都一起去她家团年,用的理由是,大家都是李家的人,虽然现在成了这个境地了,可是祭拜祖宗这得一起。

贤哥儿说道:“姐,我不想去,我们家自己有好吃的,在自己家里吃多少都没有人管,去那边,我要是吃的多了,他们会不高兴的。”

其实李思雨也不想去,本来都说好了,和敏哥儿家里一起团年的,那边周氏和李存海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四家都请过去。

胡氏给李存安倒了一杯热茶,“说心里话,我也不想过去,没意思!到时候三言两语的不合了,说不定又是闹得大家都不开心,大过年的,真不想这样。”可是人家的借口是要祭拜老祖宗,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要是他们不去,这不对的就是他们呢,这还真不能跟人吵架一样,吵一顿就行了,大过年的吵架,别人都要看笑话!

李存安说道:“去就去!去了咱们就吃,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答应的不答应,咱们两能吃什么亏?他不就是提到了祖宗吗?要是真那点事儿烦我,我还要问他,做的那些事儿对不对得起祖宗!看他们有什么话说!”

别以为他不知道,这两口子办的事儿,给那副千户送女人,跟那青楼的鸨母有什么两样?虽然说妾通买卖,可是这事儿做的太不地道了!

朱氏和李存旭也过来商量,按照他们的想法,也是不想和李存海牵扯上什么关系,“不过他说咱们要是不去了,那就是忘了祖宗,这个帽子压下来,我们不去都不成!总得想个法子,不然每年都来这么一出,大家谁受得了?”

胡氏说道:“也就是今年不得已了,以后我可是不去了!管他说什么,忘了祖宗,不要说这个话,谁给祖宗抹黑了,是他们侯府!这话我都不稀的说了!三十的时候,我自然把话给撂到那里去了,以后咱们就不和他们一起过!都快出五服了,还说这个话!好事没有咱们,这坏事就是要牵连到我们!我这还一肚子的气没有处发呢。”

所以今年过去,就是看在大家都姓李的份上,以后谁还过去?

真是倒了血霉了,怎么和他们这一家子分到一起来?听说他们也在上串下跳,幸亏也就这个样了,再牵连也牵连不成什么事儿来,真心希望他们能赶紧弄好了,离开这里,管他是不是有了好前程!

朱氏也道:“我们从被流放,就知道那边靠不住,我们也想好了,就这一顿了,咱们自己也带些菜过去,免得有人说我们吃白食!”

所以三十的白天,早上李思雨家吃了顿臊子面,就带着一块儿猪肉过去李存海家那边去了。当然,是和李存旭一家子集合,好歹有个杨氏是长辈,那边李存海和周氏也得顾忌着些。

李思雨心道,这有时候规矩还真是束缚死人,明明心里不情愿去的很,但是还不得不去,没有正式撕破脸之前,还不得不服从呢。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啦!

除夕饭

主要是大家不想这年三十闹得那么僵,说白了大家都是姓李,这个每逢佳节倍思亲,有点血缘关系在一起的思亲,更是能调动大家的情绪,何况还牵扯到老祖宗?

这个时候的人都是以孝道为做人的根本的,人家那边都开口示好了,你还跟乌鸡眼一样的,不对的地方就是你们家了。

到了李存海家里这边,李思雨有些吃惊,这房子比他们家的好多了,她这是第一次上门,平时都没有过来过,看来周氏他们藏的东西还不少呢。

且不说别的,这院墙就修起来了,有一人多高,想一想自己家那篱笆桩子,真的是不能比啊。

“哟,果然是贵人,来的都比别人晚!”赵氏一出声,就没有好话,胡氏和朱氏不搭理,杨氏听了训斥道:“从小学的妇德呢,说话阴阳怪气的,这是你在长辈面前就这样说话的?”

赵氏直在心里晦气,忘了这还有个老婆子也来了,虽然穷酸,但是是长辈,要是和她顶嘴,那肯定是自己不是了。

余氏赵氏就说道:“三伯母啊,您可算是来了,二嫂她是望眼欲穿那,咱们在这边不容易,有您这个长辈,也是我们的定海神针那!”

不愧是拍马屁拍惯了的,对赵氏这样没脸没皮的,最好的方法是无视。

李思慧一双眼睛怨毒的看着李思雨,李思雨无视之。

周氏自己生了一个儿子,这次因为年纪够了,也是成了军户,剩下的还有三个庶女,分别叫李思巧,李思甜,李思兰,李思巧和李思甜都是十一岁,不过李思巧比李思甜大个月份,李思兰小一岁,十岁。

本来李存海还有一个庶子的,不过在流放的路上得病死了。

李思慧存心要孤立李思雨,所以就一直在和那三姐妹说话,把李思雨给晾到一边。不过李思雨却觉得这样挺好,她本来和这几个人也无话可说,李思巧就是当初周氏带着她去自己家里的那个姑娘,因为过年了,所以穿戴一新,还是绸缎的衣服呢,看见李思雨棉布衣服,隐隐有些高人一等的架势。

“二伯母就是好,姐姐们好友福气啊,到了这里还能穿的这样好!”虽然李思慧是拍着这三个人的马屁,可是这话怎么感觉是她父母对她不好一样,只是那赵氏根本就没有觉得什么,一个劲儿的围着周氏在转。

周氏自然不会亲自炒菜,她家里还留着两个妾呢,这几个月已经把人给操练的入得了厨房,干活儿也都全是她们两个,按照周氏和李存海的意思,这妾室本来就是下人,到了这边,不给主人干活,还干什么?

李思雨有些想弄明白,这流放之人,手里还能有下人吗?

不过后来听说周氏是把这几个妾室在流放之前都放了良了,那就不是那种名义上的下人,但是却是李存海的女人,李存海被流放了,她们也必须跟着一起流放!

不会是这周氏故意这样的,想着我要跟着吃苦,你们也必须跟着吧,想跑都跑不了,而且周氏捏着家里的财政大权,水敢不听话,那就是让你吃不饱,饿着你,冻着你,这些当侍妾的人,本身就是贪慕虚荣,本身没有什么本事的,可不就是被周氏给拿捏的准准的?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在填饱肚子和自尊上面,当然是前者重要啊。

看看这两个妾室,这几个月下来,手都粗成那样了。脸都冻伤了。

不过赵氏却羡慕周氏,觉得她本事大,把这些狐狸精拿捏的往东不敢朝西,真是好福气啊,她自己天天还要做饭呢。

所以赵氏一个劲儿的说,二嫂有福气,不像她,都成了粗人了!

周氏只是笑笑,对赵氏这种人,其实周氏也是不屑于顾的,记得以前还在京城的时候,这赵氏只会拍自己大嫂的马屁,对自己这房庶出的,都看不过眼,现在好了,看自己过的不错了,就转头就过来讨好自己了。

有时候啊,这种人用一用也是有好处的。

一起给祖宗们烧了纸,因为牌位都没有,只能这样来祭奠了。

李存海带着几个男丁到正房的桌子上吃饭去了,周氏就请杨氏上正位,他们娘们又是一桌,因为人不多,也不需要那么多规矩,李思雨几个也都上了桌,而李思贤和李思敏都还小呢,就跟着自己的娘坐在一起。

杨氏自然不会让他们立什么规矩,“都坐下吧,咱们还讲究那个干什么?好好的吃一顿好。”

李思慧暗地里翻了翻眼睛,觉得这老太婆摆什么谱,不就是比人年纪大一些吗?以前在京城里她还看不起这些人呢。

周氏面上功夫做的好,告了个罪,先坐下来了,赵氏早就迫不及待的坐下了,胡氏和朱氏最后面坐下,赵氏已经自己夹了一筷子肉,然后吃了起来,当然不忘了给她女儿李思慧也夹了一筷子。

杨氏皱了皱眉头,没有说什么,周氏脸色有些不好看,这教养,真是!虽然她今天把人叫过来,就是想让大家看看,即使他们到了这个地步了,也绝对比别人混得要好,而且就算是自己的丈夫没有给陈百户的儿子教书,也比李存安一家子要好上百倍。可是这赵氏真的是上不了台面。

李思巧轻蔑的看了一眼李思慧,旁支就是旁支,看跟饿死鬼投胎一样,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比不上自己!她优雅的夹了一筷子好菜,然后递到嫡母的盘子里,“母亲,这个是您爱吃的,你尝一尝合不合口味。”

李思甜和李思兰见先机被李思巧给抢去了,就有些后悔,干什么没有想到这个呢。

周氏笑道:“这应该给你们三叔祖母,她是我的长辈,不过你有这个孝心,我心里满意。”

杨氏听了说道:“大家大大方方的吃个饭就成,这里和京城里可不一样,弄这些个事儿干什么?都有手有脚的,自己想吃了就夹。我这里也不需要你们怎样,免得我自己不自在。”

她在这边这段时间,早已经习惯了一家子围在一起吃饭,这边还分什么男女桌,吃个菜还花样百出的,大家都是落魄之人,搞的跟在京里一样干什么?她看着就有些累!

“吃的又不是你们家的,你未免管的也太宽了吧”李思慧觉得自己可以替李思巧出口气,这老太婆真是太讨厌了!

两声筷子嘭的摆在了桌子上,一声是杨氏的,还有一声是周氏的,周氏训斥道:“有你这样和长辈说话的吗?二弟妹,你该好好管管了,这样没规矩!”

赵氏笑嘻嘻的说道:“知道了,知道了,等回去我就好好说说这丫头,二嫂就放心好了。”

赵氏是五房的二儿媳,不过现在要讨好周氏,所以周氏说什么话都是对的,但是也不想给自己女儿难堪,就这样说了。

周氏忙对杨氏说道:“三婶,您不要生气,小辈们不懂事,您大人有大量。”

杨氏也不想多说什么,李思慧也不是自己的孙女,该提醒的她都提醒了,把这顿饭安生吃完是正经。

作者有话要说:那个,眼瞅着又要十一啦!

搭把手

接下来倒是没有再出什么幺蛾子,一直到了子夜,李存安和李存旭两家都告辞而去,只有李存严和赵氏一家子没有走,毕竟这屋里比他们家条件要好多了。

肃州这一带冬天特别的冷,尤其是这半夜,呼出一口气,恨不得立刻就冻成了冰,不过这天是除夕,子夜时分,很多人家都放起了鞭炮,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火药味,让人感觉新春真的到了。

李思雨手里牵着贤哥儿和敏哥儿,倒是一点儿也不觉得冷。两个小子还想去捡没有被炸掉的鞭炮呢,不过被大人们给阻止了。

拐了个弯,就到了敏哥儿的家里,两家人告了别,李思雨一家四口就直接朝家里赶了。

“幸亏走的时候,添了一把柴火,不然咱们的炕都是凉的。”李思雨说道。今天吃的那团年饭,真是很别扭,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还是早早的睡觉吧,明天听说很早就有鞭炮声了,想睡个早觉完全不可能。

果然李思雨感觉才进入梦乡没有多少时间,外面就一声接一声的鞭炮声,好不热闹。

连贤哥儿也睡不着了,李思雨自己穿好衣服,把小弟的新衣服给他拿了过来,贤哥儿小孩子家家的,穿新衣当然高兴,从流放到现在能穿新衣服,那就是福气啊。

当然是不能和以前比的,但是人总要活在过去的富贵日子里,那这日子就根本没有法过下去。

也好在人的适应能力很强,说到大的方面,那就是自然淘汰啊,那些熬不下去的人,不都是半道上没有了的?活下去的人才能继续奔前程那。

“姐姐,我们给爹娘拜年去吧。”以往在府里的时候,他们姐弟就是早上早早的起来,然后给父母磕头拜年,还会有红包呢。

李思雨笑着点点头,胡氏是比他们起的更糟,热水已经烧好了,见到姐弟二人,就让他们赶紧洗洗脸,一会儿也出去给街坊四邻拜年。

“娘,我和小弟先给您和爹磕头拜年,再出去吧。”李思雨道。

胡氏笑道:“好,是贤哥儿想要红包吧,放心好了,准给你们。”

贤哥儿高兴的笑了,过年的红包可以自己留下呢。那么就可以买些小玩意了。

李存安也在屋子里坐下,然后和胡氏一起接受了两个孩子的拜年,李存安很是欣慰,虽然现在不如以前,但是一家子还是平平安安的在一起,不过就是地方偏一点儿罢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贤哥儿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红包,“去外面拜年去吧。”李存安说道。

“姐姐,红包给你吧。”贤哥儿虽然喜欢红包,但是也知道给姐姐保管,姐姐平时也给自己时不时的买些东西吃呢。

“好,你想买什么东西,就直接找我要。”李思雨把红包收起来,然后姐弟二人就在这附近拜年起来。

当然也得了很多零食,像瓜子,花生,还有米糕等等。过年嘛,是小孩子的节日,看看贤哥儿和敏哥儿集合了,就更是快乐了。

中午的时候,李存旭一家子请了李存安他们去吃饭,毕竟有个杨氏在,所以先到他们家吃饭,总的来说,除开那两家,他们的亲戚也就是敏哥儿他们一家子了。流放的人要求不要太多。

李存安和李存旭还去给上司们都拜年去了来就是胡氏和朱氏,也得去给这些上司的老婆拜年,李思雨没有跟着贤哥儿和敏哥儿他们去。看杨氏在准备饭菜,就主动留下来。

“三叔祖母,一会儿我来做饭,您也尝尝我的手艺。”

杨氏听了笑道:“好孩子,过年就是玩得,你碰着叔祖母说说话就成,叔祖母还能做饭呢。”

“没事儿,我闲着也是无聊,就是我做饭,也能陪着叔祖母聊天呢。”李思雨一点儿也不含糊,问清楚了要做几道菜,看了看材料,就开始忙活起来。

杨氏心里感慨,存安两口子有福气啊,看看人家的女儿,多能干啊,要说以前是千金大小姐,谁还信那。

人那,年少时候吃点苦头,那以后好日子在后头呢,不像她,一辈子荣华富贵,临了临了,竟然被发配到这个角落去了。

说起来都是命,只盼望着大家都能活下去,这就好了。

“叔祖母,您看我做道土豆炖肉怎么样?”这边土豆倒是不值钱,大家都买的多,土豆里面加了带油膘的肉,吃起来就特别的有滋味。

可惜这里没有干豇豆和干茄子,用这干豇豆或者干茄子炖肉,味道更好,干茄子炖肉,那茄子吃起来特别像蘑菇的味道,而且肉里面的油水被茄子给吸了,一点儿也不腻。

“好,叔祖母听你的,我也吃过你这丫头做的饭菜,特别好吃,叔祖母就想着,要是能天天吃你做的菜就好了,可惜啊,我没有那个福气。”

“这有什么,您要是爱吃,我做了好吃的,都给您送过来。”李思雨笑道。

杨氏也就是那么说说,大家都不容易,真的让他们天天给自己送吃的,那大家都消耗不起。

不过这雨姐儿有这份心就是好的了。

祖孙两个边聊天边做饭,等李存安他们几个回来的时候,这菜都已经炒好了。

因为有提前做的三合面的馒头,所以热一热就可以开饭了。

杨氏对大家说道:“这菜啊,可都是雨姐儿一个人做的,你们可要多吃些,我闻着就香。”

胡氏忙道:“三婶,您可别夸她,小孩子家家的。”

杨氏道:“小孩子又如何?不是我说,别人还比不上雨姐儿呢,都是从富贵窝里出来的,你们想一想那几个,能和咱们雨姐儿比吗?完全不能。我一大把年纪了,看得人和事儿多着呢,就咱们雨姐儿这样的,以后才有奔头呢。”杨氏说的是李思慧还有李思巧他们几个,昨天晚上也是见着了,还跟个千金大小姐一样,其中李思兰的姨娘就是那干活儿的其中一个,可是看着她姨娘那么辛苦的干活,从来都没有说帮帮忙,虽然姨娘不能当母亲看,但是好歹是生了她的人,是生母,看着自己的生母受苦,都无动于衷,可见这教养很成问题。

长辈夸自己的女儿,胡氏别看面上那样说,其实心里很是高兴的,就是李存安也高兴那,对大家说道:“我们雨姐儿勤快,懂事,我这女儿就是好!”

平时帮着照顾弟弟,家里家外的都忙活,李存安不觉得自己说那话是自夸,李存旭和朱氏听着都笑了起来,不过也是善意的笑。

杨氏道:“好了好了,把桌子准备准备,要开饭了!今天咱们不说别的丧气的话,就是咱们一起吃个新年饭,争取咱们在新的一年里,日子越过越好。”

作者有话要说:捉虫子!谢谢大家指正!上来一趟不容易啊,幸亏我提前用了存稿君,天天都有更!哈哈,英明神武!

花样子

正是因为没有什么亲戚走动,所以除了他们两家相互吃了两顿饭,又请了涂大嫂家一起吃了饭,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事儿了,大家都是在自己屋里。

中间陈百户的儿子还专门过来了一趟,是给李存安拜年的,那陈二郎比贤哥儿大不了多少,人长得很敦实,来到他们这边,开始还脸红呢,不过等吃上了零食,又和贤哥儿说到一块儿去了,就自在多了。

胡氏要留着这陈二郎吃饭,陈二郎有些犹豫,不过最后还是答应下来了,他觉得这个李先生家里虽然很小,但是看起来很好看呢。说不出来的感觉,就是觉得吧,在这里呆着,很是舒服。

这也归功于胡氏和李思雨,胡氏以前是当家主母,这屋里的收拾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带着以前的习惯,就算是条件没有以前那么好,但是收拾起来,也是大气。

李思雨是用那种便宜的白纸把前面都给糊了一层,这样起码看起来亮堂,本来这屋子的窗子就比较小,看起来就很黑,只能这样想办法了。

而李存安也自己画了一副山水画,摆在了炕头那边,一下子就有了那种气韵。

陈二郎家里,除开他,是跟着李存安学了几个字以外,别人都是粗人,家里也就是那样。而且陈二郎知道贤哥儿也识字的时候,就觉得贤哥儿了不起了,他像贤哥儿那么大的时候,还是啥都看不懂呢,人家这都能看书呢,虽然这书很破。

贤哥儿和陈二郎玩在一起,陈二郎问贤哥儿,“那你会不会画那个?”他指着那个山水画。

贤哥儿说道:“我学了一些,不过还没有学成,简单的可以,等过几年,我也能画了,不过我姐姐能画啊,那些好看的花她都能画呢,就是现在我们没有颜料,只能画黑白两色的。”

陈二郎更是崇拜的看着李思雨,倒是把李思雨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说道:“你别听贤哥儿这样说,我那就是一般。”

感谢老天爷,以前的李思雨会的东西,现在都没有给忘记,想女红,还有书画,都是在脑子里呢,不然真的要露陷了。

贤哥儿道:“姐,我没有胡说,以前那边侯府里还用过你画的花样子呢,不过被李思慧的娘说成是李思慧画的,好不要脸!”

原来还有这个事儿,这李思雨倒是不知道了。

陈二郎问道:“姐姐,我娘也想要好的花样子呢,您能不能给我画几个?”这么快就叫上姐姐了。

“行,我这里现有几个,你先拿回去,看看你娘喜欢哪个。”

陈二郎又觉得不好意思了,他不是来给先生拜年的嘛,怎么又吃又拿的?

不过年前他把自己的娘给惹毛了,这大过年的,她说生气不好,所以陈二郎想着能找些东西讨好自己的娘。

陈二郎开开心心的在李存安家吃了饭,然后带着东西回去了。

陈太太见儿子去拜个年这么长时间才回来,就问道:“这咋去了那么久?”

陈二郎憨憨的笑着说道:“娘,李先生留我吃饭呢。”

“留你你就不动了啊,平时让你去别家吃饭,都跟要你的命一样,怎么这次还不好意思就留下来了?”

陈二郎忙说道:“娘不是说,让我对李先生多亲近亲近吗?我想着吃饭这关系就近了。”他爹常说,喝酒能让男人关系变亲近,这吃饭也一样吧。

“你这说理还一套一套的,别想着没事儿啊,等过了年,我照样找你算账!”

陈二郎赶紧把那花样子拿出来,讨好的给陈太太,“娘,您看看这个,要是喜欢,就饶了我吧,那事儿我也不是故意的。”他年前把新做的一件衣服不小心给烧了好几个洞,陈太太知道后,很是要打他一顿的意思,所以说陈二郎长着一个憨厚的脸孔,其实性子呢,倒还不是真憨。

陈太太看着陈二郎递过来的东西,一看就喜欢上了,这花样子画的可真好,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你这是哪里来的?”这边没有人有这样的样子啊,基本上都是些桃花之类的,又简单又容易画的。

“是贤哥儿的姐姐画的,贤哥儿就是李先生的儿子,娘,你喜欢不?”陈二郎问道。

“算你这次做的对,我就不和你算账了!”陈太太问道:“李先生的女儿多大了,性子怎么样?长得好不好?反正这些问题陈太太一股脑的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