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你真好!”贤哥儿眉开眼笑了。

贤哥儿是崇拜自己的姐姐了,今天那个时候,姐姐几句话就把那几个强盗给说走了,所以晚上睡在姐姐的旁边,他就不会害怕了。

李思雨说的是想要考考贤哥儿的学问,今天晚上就在家里睡了,李存安点头,胡氏就没有说什么了。不过想着,是不是在这边上起一间屋子,毕竟敏哥儿和贤哥儿都渐渐的大了,总不能一直住一间屋子吧。

“姐,你说我也跟大郎哥学怎么样?这样到时候我就能把坏人打跑了。”贤哥儿说道。

李思雨问道:“你是单纯的想把坏人打跑,还是你自己也喜欢?”

贤哥儿想了想说道:“姐,我也喜欢那,而且姐不是说锻炼身体,身体才会倍儿棒吗?我也不想生病了吃药,好苦的。”最主要的是还能打坏人,不想今天一样,他只能在后面怕的要死。一点儿用也没有。

爹还被那几个人骂成是小白脸,最后还是姐姐出来,才救了他们。他是家里的男孩子,怎么能这样呢,以后谈什么保护父母和姐姐?

贤哥儿仿佛突然长大了一样,想的更多了。

“学武是很辛苦的,而且你不是从小就开始学的,会更辛苦的,那样你也乐意?”李思雨问道。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姐,我能吃苦!”贤哥儿意志很坚定。

“那好,我找个空跟爹娘说说。”李思雨说道。

“姐,我长大了,不能老躲在你身后,我自己和爹娘说去!以后我就可以保护爹娘和姐姐了!”

这小弟,说的她眼睛都红了,果然是吃一堑长一智,磨难能使人快速成长,这话真真的。

“好,那我就等着小弟去说了,以后小弟也教教我,我也学几招防防身!”李思雨笑着说道。

“嘿嘿,姐姐不是更大了,不是更不好学啦?”

“你这小家伙,还打趣你姐姐我了!以后我可不帮你了!”贤哥儿赶紧认错,两姐弟嘻嘻哈哈的闹了一会儿,因为事情说了,心情也放松了,所以过了一会儿就都进入了梦乡。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君!谢谢大家的支持!俺现在喜欢看的电视竟然是那些关于气候变迁的内容,对电视剧无感了!

请龙王

李存安和胡氏听到自家儿子说要学武,互相看了一眼,李存安问道:“贤哥儿不是想上学堂吗,怎么现在又是这个想法?”

贤哥儿说道:“学武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连延年益寿都说出来了,不过这话也不假。

胡氏问道:“你是不是听人家说什么中武举,所以也想那样,贤哥儿,娘告诉你,这武举也不是那么好中的,得从小学起,还得有那个天赋,娘也不是说你没有那个天赋,你看我和你爹,都是这种没有什么力气的。”

胡氏说的意思按照现代的意思是,他们当父母的都没有那种基因,贤哥儿也是不太可能会基因突变。

“娘,我没有说要考武举啊,就是觉得多学点这个,以后总有用处的。”

“贤哥儿,我知道你的意思了,等爹给你找好人了再说。”李存安说道。

贤哥儿见自家爹同意了,很是高兴,“爹,娘,我一定会好好学的。”

胡氏见贤哥儿去学堂了,和丈夫说道:“你还真送他去学什么武啊。”

“言而无信算什么?贤哥儿要去学,这也是好事,他说的强身健体这没有什么错,对他自己也好,就算不考武举,也是多学了一个本事。”李存安没有告诉胡氏那天在仙女山遇劫的事儿。

如果贤哥儿真的学了什么,到时候遇到这种事儿,起码能够自保,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还真是不假,遇到那种事儿,他们除了丢掉一条命,还真的没有别的方法。

“学什么,不一定非要出人头地,就当是贤哥儿强身健体嘛,以后也真的能延年益寿。”李存安说道。

胡氏直接被说笑了,也就是同意了让贤哥儿学一学武了。

“李叔,你还到处找人干啥?让贤哥儿跟着我练拳脚,保证他身体棒的很!”涂大郎知道李存安在找人教李思贤学武,就对李存安说道。

“你每天都有公务,哪里能耽误你?”

“就是有公务,也有空闲时间那,每天学一会儿,最开始还是基本功呢,用不了多少功夫的,您说你请人,这不得给束修啊,白白给人家钱干啥?他们会教的,我都会。”涂大郎保证一定把贤哥儿给教成个棒小伙,而且他也很喜欢贤哥儿。

“既然这样,那贤哥儿以后就麻烦你了!”李存安说道。

“李叔,你又客气了,这不知道个啥,我还不是经常去你家吃饭?思雨丫头做的酸菜和辣菜每次您不都给我带了好多?不然我天天吃衙门里的东西,多没有胃口啊。”涂大郎笑道。

他们现在是住在单独的守备府,这个守备是后来才设在这里的一个官职,所以一切都简陋的很,林守备家里的人还没有过来,他们这些跟着林守备的人就是守备府里一个官府留下来的婆子在做饭,工钱自然是官府出了,做的也不尽如人意,好在大家都是糙老爷们,也没有多计较的。

但是有好吃的东西谁不喜欢?涂大郎因为经常有李存安给带过来的各种小菜,酱菜之类的,每次吃饭的时候,大家都会找他要呢,还不用说,他有时候还能去李存安家打打牙祭。

所以教贤哥儿这等小事,涂大郎是求之不得啊。

李存安想起胡氏对自己的叮嘱,就对涂大郎说道:“要是这边安定了下来,就把你媳妇接过来吧,听你娘说,已经改过很多了,这夫妻两个哪里能长期不在一起的?好歹给你媳妇一个改过的机会。”要不是真关心人的,也没有人会管这种闲事,涂大郎自然明白李叔的心意。

“李叔,等我这边安顿下来,就会回家把人接过来的。”涂大郎说道。

贤哥儿每天又趁着傍晚的时间去涂大郎那里学半个时辰,有时候,涂大郎沐休了,也会来到李思雨家里教贤哥儿。

转眼就进入了五月份,天气越来越热,最开始是使劲的下雨,现在又是一滴雨也没有,到处都干旱,李思雨都能看到空气中那种热气腾腾的蒸汽。

“爹,你今天怎么提前回来了?”李思雨见中午自家爹就回来了,有些奇怪,他一般是下午的时候才回来的。

“天气太干了,到处都没有水,千户所和这边的农户都商量着请龙王爷降雨。这事儿和爹没有关系,就让我们回来了。”

请龙王?这也不能说是封建迷信,弄不得,毕竟这个时候的人还是很信这个的,对神仙有种崇敬的心理,谁要是当着大家的面说你们这是愚昧,那么你就等着被口水给淹死吧。入乡随俗的道理,李思雨懂。

人们就算求不到雨,也是一种心里安慰。

“各地方没有安水车吗?今年水车都不管用了?”李思雨问道。

难怪这里成为了流放之地,这干旱简直让人受不了,一干旱就要减产,少水的地方真的伤不起。

“连沟渠的水都要干了,水车根本就不管用了。只盼着能赶紧下一场雨,也好缓一缓。”

前面一段时间是雨水太多,差点把幼苗都给冲跑了,现在又是干旱,果然种粮食要靠天吃饭的,老天爷不长眼,那你就等着歉收或者颗粒无收了。

“爹,你说今年这个情况,是不是粮食要涨价了?咱们得提前准备,多买些粮食在家里。”李思雨说道。

多亏他们今年没有种地了,不然现在可不是要哭死了?

即使后来不让交那么多的粮食,但是收成减少,饿肚子的还是这些底下的人。

李存安说道:“这个倒是不至于,我们往年上交的,除了上交给朝廷,也有一部分留在粮仓里,虽然是陈粮,可是也能保证不饿肚子,这和他们农户不一样,朝廷即使赈灾,分到他们手里的也是很少,咱们虽然是军户,可是也没有断了咱们的口粮的事儿。”

军户也是兵,让兵吃不饱,那就极有可能引发兵变,所以这方面朝廷可是很注意的。既然人家是随时都可以拿命来保家卫国的,这吃饭都不吃饱,谁也不会乐意。

“爹看了别处的邸报,产稻谷的地方没有出现咱们这种大旱大涝的情况,所以稻谷不会减产,咱们吃的大部分是大米,粮店就是涨价也是涨的少。”这边的粮店想用囤积粮食哄抬粮价来赚钱,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了,因为这里估计有一大半的人都是军户,让军户过不下去了,那他们的店也别存在了。

人家军户的武力值是杠杠的,不会跟他们讲道理,古有官匪一家的说法,那可不是编出来吓唬人的,这粮店真的要屯粮食来谋取暴力,这些军户可以立刻化身为土匪,抢都会给他们抢走。

因为在饥饿面前,什么都是浮云那。何况这里的长官都是武官。就是为了自己的政绩,也会让大家抢的。

李思雨又长见识了,这就是所谓的暴力解决一切?

可是真的等到了颗粒无收的时候,那会出现什么事儿呢?不会有人就揭竿而起吧。打住打住,别想太多了,真到了那个地步,还有朝廷来赈灾呢。

这段时间,得胜街说的最多的就是请龙王的事儿了。据说这个仪式是非常隆重的,抬着祭品到龙王庙,还得德高望重的老者领着大家一起跪拜,还得给龙王爷进献贡品,如果不好,那就是诚心不到,还得继续请。

这里面就有漏洞了,不下雨就是对龙王不够诚心,所以甭管下雨不下雨,请龙王爷都没有错。

“那这请龙王的东西是谁出?”朱氏问道。他们以前在京城,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仪式,大家都是去寺庙里上香的,就是缺水了,也是祭天,都有礼部官员弄呢,不像现在这么乡土。

“官府出一部分,老百姓出一部分。”胡氏说道。

“这老百姓都这样了,还要出啊,岂不是更困顿了?”朱氏说道。

“为了能求来雨,这点儿算什么?总比颗粒无收要好。”老百姓对别的恐怕不伤心,但是对这请神之事,存着敬畏的心,所以让那东西,都会心甘情愿的拿出来的,不然就是不敬龙王那个,以后是要受到报应的,这种报应肯定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受。

如果有那神棍借这个机会来敛财,那是一拿一个准,也不知道这次有没有人从中谋私利。

去请龙王的时候,李思雨他们都去看了的,尽管是大太阳晒着,可是不能阻止人们的热情,等一声跪的时候,围观的老百姓也都恭恭敬敬虔诚无比的跪下磕头。

李思雨也不得不跟着一起磕头,这也算自己请了一回龙王了。李思雨内心也是希望能尽快的下雨的,不然越是干旱,到后来说不定井水都要干了,没有了井水,那直接就影响了大家的正常生活,人可以几天不吃东西,但是让他几天不喝水,保证是什么都干不了。

热热闹闹的请龙王已经完成了,可别说,不管事巧合还是别的,这过了三天,天气就开始变阴,越压越低,“龙王爷真的来下雨了!龙王爷显灵了!”

这是很多人的心里面的想法,到了下午的时候,噼里啪啦的雨点就落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今天天气不错,走之前把被子晒在阳台上那,晚上就有阳光的味道了!

余泽

这场雨足足下了一个夜晚,第二天就停了,这让老百姓更是对龙王爷感激不尽,果然龙王爷体贴老百姓,下得不多不少,正好让干旱得以缓解。

地里的庄稼有了这场雨,那就不会颗粒无收了。

连陈副千户都要暗中感谢龙王爷,因为如果今年真的颗粒无收,那么他的功劳就成了笑话,毕竟这才是在各个百户所第一年全部按照他以前的百户所的法子种粮食,这要是一点儿也没有收到,那他还有个屁的功劳啊。

陈副千户觉得吧,自从李存安发配过来,他的运气就好了起来,就是中间会遇到困难,但是最后都会逢凶化吉。

所以当知道林守备要把李存安给调到他身边的时候,陈副千户是很不乐意的,直接找到了童千

户,说道:“属□边好不容易有个用的上手的人,怎么说弄走就弄走呢,这不是挖墙角吗?”

童千户劝道:“陈副千户,李存安是属于咱们千户所得人,上头的命令,只要是这千户所的军户,林守备都可以任意使用。

就是我也不能说什么。林守备这次要去的地方,可以说是荒无人烟,李存安既然在这农事上有些本事,去了也正好发挥他的特长,咱们这边如果能多出地来种粮食,对大家都有好处。我知道你是舍不得李存安走,就李存安自己来说,这县城的日子当然比换一个地方要好多了,他这也不是去享福的,是一切又要从头开始,往大了说,这是朝廷的命令,谁敢阻拦,那就是跟朝廷做对!陈副千户也不要让我为难。”

林守备这次过来,主要是要在一个叫做余泽的地方屯田养军户,以后就能发展成为另一个千户所了。只是现在不成形,也不能叫做千户所。

这余泽是属于现在童千户所管辖的千户所范围呢,但是那地方一个人烟也没有,到处都是荒山荒地,去那里什么都是从头开始的。

试想在这洪阳县,好歹这房子院子都是现成的,到了这余泽,最开始只能是住窝棚了,第一年说不定连粮食都收不起来,要说余泽这片地,也是很大的一片的,但是到现在都没有人去开荒,这里面也是有原因的,那里的土特别的贫瘠,就是种粮食,也收成还不够忙活的,而且还累死累活的,所以就没有军户给分到余泽开荒了。

现在朝廷不是鼓励军户多开荒种田吗?所以这余泽就被算在了考虑范围,只要有办法把那一片地变成正常的种粮食的土地,那就是大功劳一件。

陈副千户对这李存安一家子还是有些感情的,就说道:“李存安还有妻有儿的,去那地方不是受罪吗?余泽那地方多少年都不成,林守备怎么就能成呢,这不是害人吗?不行,不行,我得找林守备他人去。”倒是没有在童千户面前说老子二字了。

童千户说道:“你去找什么?李存安本身就是有罪之人,让他去哪里就得去哪里!怎么能因为私人的情感,就是说不去就不去?

你这是帮李存安还是害李存安,就是我们这样的人,一旦有了战事,让你上阵杀敌你也得去,还想着家里有妻儿?那还叫我们干什么?

我跟你说,这次未尝不是对李存安是个机会,说不定他因此就能立了功劳脱了军户了,就你来说,是在这里安安分分的等死好呢,还是去闯一闯,然后让后代子孙不再戴着军户的帽子好?

李存安客户四从京城里发配过来的,他的心思,难道我们还不明白?是绝对不甘心要当一辈子的军户的!

可是要不当一辈子的军户,那就得有代价!京城上头他没有关系打点,只能靠自己去闯,我看林守备能开口要这李存安,那就是他的造化,有机会在眼前,他能放弃不成?

就是你,如果有这个好机会 ,你会说太难了,而不去做?肯定是不会的!你是我这边的副千户,你是个什么人我清楚,所以就别阻拦了!让李存安自己去吧。咱们这边早晚是留不住他的人!”

要说这童千户吧,就是好说话,以前因为有个姜副千户的压制,加上又是才接手自己父亲的差事,所以被这姜副千户给弄得就不像个千户大人了,可是姜副千户倒台了,这中间要说没有童千户的功劳,那是不可能的,现在这陈副千户人比那姜副千户要好多了,所以说话也就真诚许多。

何况,那林守备是什么样的人物,他们能拒绝吗?绝对不能,只是没想到这林守备选来选去,选到了这个余泽这块儿地。

余泽这地儿不仅荒无人烟,而且是水都很少,种庄稼,那纯粹是自己给自己在好不自在,最开始不是说了吗,这余泽的土真的是很贫,庄稼根本就长不起来。

林守备为什么就选了这个地儿呢?难道是越是难度大,越是能出功绩?

等李存安接到这个调令的时候,有些傻眼,不过很快就缓过神来,他自己是什么身份,自己知道,说的是文书,不过就是个流放犯,如果没有天大的功劳,那就是一辈子也脱不了这个地方了,他不想一辈子就这样,所以去余泽他肯定是回去的。

就是家里的妻儿,要跟着一起受苦了,但是李存安知道妻子和儿女绝对会支持自己的。

至于这个时候,就同林守备提什么要求,那是不知道天高地厚,所以除非自己立了什么功劳了,才能那时候说出来。

“啊?余泽,那是什么地方?”胡氏听到这个消息,有些懵了,这是又要转地方了?

“那地方现在还没有人烟。”李存安也不想瞒着妻儿。

胡氏叹了一口气,现在他们的身份,还能说什么呢,自然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胡氏看了看自己的女儿和儿子,李思雨道:“我只要跟着爹娘,去哪里都不怕!”

“我也是!“贤哥儿立刻说道。

“孩子们都这么懂事,我也不说别的话,去哪里就哪里,咱们一家子只要在一起,到哪里都是家。”不就从头开始吗?她怕什么?怕就不是她胡氏了!

胡氏骨子里的彪悍劲儿起来了,既然是拒绝不了的,那就要高兴的去面对,这样才能活的更好。

何况,日子且长着呢,她就不信他们以后一直吃苦。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流放的路上都过了,这不过是重新去开荒,怕个什么?

于是这一家四口都决定了下来,东西也开始收拾,就等着到时候好出发呢,结果李存旭最后也是走了涂大郎的门路,跟着要一起去,林俊彦看在他能养马的份上,也同意了。

两家是同进退,都在收拾东西,因为要走的时候,有专门的马车过来拉东西。而且一起去的,不止他们两家,还有十来家的军户都要跟着去呢,这十来家军户都是今年新来的,到时候从卫所直接过来。

得胜街的邻居听说这两家要去余泽了,有可惜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无所谓的。

康大嫂说道:“那余泽可不是个好地方啊,你们这是得罪了谁了,给弄到那里去了,不是和陈副千户关系挺好的吗?怎么不找陈副千户说说?”

胡氏忙道:“上头的命令,我们当军户的,只管听着就是了,到哪里不是过日子?你说是吧,康大嫂。”

“要是别人说这话,我肯定觉得她是吹牛,你李娘子说这话,我信!”康大嫂也不说什么了,至于背地里有人笑话他们,那就无所谓了,谁人背后不被人说?

涂大郎是把自己的老婆给接过来了,可是来到这里还没有几天,就要搬到那余泽去,涂大郎的老婆于桂花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倒霉啊,她真的不想去那余泽,那地方就是听听都觉得可怕。

“大郎,娘那边整天就一个人,我看我还是回去陪着她怎么样?我是长子媳妇,不在家里照顾婆婆,那是不像话啊。”

涂大郎说道:“我娘已经说了,就让我们在一起,她身子骨硬朗,不需要我们照顾,你在她身边,她还担心我这边没有人给做饭洗衣。”

尽管于桂花心里不愿意去,可是涂大郎不松口,她只能是跟着去,心里真是不舒服的很,好歹她也是在卫所那边长大的,嫁到了这乡下不说,现在还要拿去那不毛之地当野人了,她怎么这么命苦?

终于到了出发的地方,一大早,就来了四辆马车,把李存安和李存旭两家的东西都给拉走了,李思雨他们把家里的东西,除了炕不能搬走的,其他的都给拿走了,被子是少不了的,这锅碗瓢盆的,更是一个不落下,干活的工具锄头铁锨,这就不用说了,家里剩的粮食也没有放过,不过他们这些去开荒的人,前两年的粮食都是分发的,不然那岂不是把人给饿死?

胡氏因为要去余泽,所以教人针线的活儿也给辞了,李思雨是真心佩服自己的娘,真正的夫唱妇随,一点儿也不含糊。

这样的品行,她爹能不护着吗?这念头,没有妾室的男人真的是少之又少,她爹绝对是这个时候的好男人!

贤哥儿连葫芦藤上结的葫芦都摘了好几个带走了。虽然现在是由甜到苦,可是就连李思雨也觉得这是他们家的一个机会。

他们不是因为在这洪阳县犯错,而给又发配到这余泽的,而是林守备提出来让自家爹跟着过去的,所以在林守备林俊彦那边也不会是一个一点儿也不知道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奋斗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那,这又去开荒啦!虽然物质条件相对差了些,但是也是一种际遇。

新环境

余泽要说离洪阳县多远,李思雨不知道,只知道走了有一天一夜,然后第二天中午才到。

这可真是一片荒野啊,也不是光秃秃的,到处是野草,就是在这一片荒野的前面,有几座不算高的山,山上稀稀拉拉的长着一些很小的毛松树,而山脚下不远处,就有一排刚刚盖起来没有多久的半土半砖的房子,这些都是给过来余泽的人住的,就连林守备也要住在这里的。

看了这房子,也不算太差,至少不是那窝棚了,估计这房子是早几个月就有人来这边盖了,李思雨他们自然是不知道这个事儿的。

跟着林俊彦过来的,也有十来个护卫一类的人,他们都是单身汉,两个人一间房,林俊彦自己是一间房,涂大郎和于桂花两口子也分了一间房,而对于李存安和李存严两家人,都是夫妻两人一间房,敏哥儿和贤哥儿一间房,然后李思雨竟然能单独分了一间房。

这是因为就李思雨这一个姑娘家的,分一间房也合理,跟敏哥儿和贤哥儿的的房子紧紧的挨着。

这一排房子估计得有二十来间,剩下的是给后来到的军户准备的,在这排房子的前面,还有一个大的通的房间,那边分别砌着一排排的锅灶,是给各家做饭用的,因为这里不可能给各家各户单独弄一个厨房的,所以颇有些像以前那种单位,做饭都集中在一个地方,然后划分的格式。

既然来了这个地方,一切都从简,有个锅灶就不错了。

胡氏和朱氏分别选了挨着墙角的锅灶,因为这个地方和别人连接也就只有一个,不像那中间的,左右都是有人,到时候有了矛盾也不好解决了,扯皮的事儿越少越好。

“这房子比我预想的要好多了,起码里面都有炕!”只是这边烧炕那是一起烧的,跟大锅炉形势一样,集中取暖呢。

“咱们先来的还是能占些好处的,这房子和灶台都能选比好一些的。”

可是这地方没有水,就山上不知道少时候留下来的一滴一滴的水,也幸好他们这次过来用车拉了好几车的水,够大家用几天了。

只是这样也不是办法,这天气越来越热,没有水,就过不下去了。

李存安说道:“林守备已经找到可以挖水井的地方,明天就开始挖了,这下子就不担心水源问题了。”最开始也是派人来挖过,可是都没有见水,现在是因为找到了地方了,所以才把他们都搬过来了,不然贸贸然的过来,那真的是要无功而返了。

既然这山上都能滴下水来,说明这地方还是可以存住水的,所以挖出水井里的水,那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爹,咱们吃的水是解决了,可是这要种庄稼,没有水是万万不能的。”

正是因为这边水资源少,所以庄稼才不好种,加上这边土太贫瘠了,这余泽就成了一片荒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