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生得顺利也就罢了,可谢氏眼下难产,一个说不准就要丢了性命,倪三爷不在府里,二娘子又不合时宜地倒了下去,那边真要出了点什么事,她也不好交代。

谢氏那个女人才是真正的祸害!老天爷收了她才好。王氏心里暗暗地想,尔后脑子里忽地灵光一闪,转过头朝韩嬷嬷道:“说来也奇怪,大娘子前脚才进宫,谢氏后脚就发作了,难道是…”

韩嬷嬷立刻朝她使了个眼色,“太太慎言。”就算心里头这么想的,也千万不能说。

王氏连连点头,心中越想越觉得自己所料不差,不由得暗暗道,到底是护国长公主会调教人,大娘子比那二娘可要高明得多了。

又过了足足一个时辰,倪三爷才回了府,刘氏也懒得骂他,挥手将他赶走,罢了又叹道:“不知上辈子做了什么孽才生了这么个不省心的东西。”

许嬷嬷劝道:“到底还有大娘子呢。”

刘氏也无奈,“幸好还有珊丫头。”

谢氏难产,起初还鬼哭狼嚎的,到后来却是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晕过去了好几次,直到傍晚时分,才诞下一位娘子。她费尽心力险些丢了命,最后还是生下了个女儿,谢氏一时气火攻心,当即就晕了过去。

这还不算,到了晚上,谢氏忽然血崩不止,饶是镇国公府特特地请了太医上门,依旧没能救下来。

消息传来,刘氏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说不清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

第33章

素珊进宫十分顺利,沈家派的人将她们送到宫门口,沈九早在宫门外候着,又将她们一路领进宫。应是事先与守门的侍卫打过招呼,路上并没有人过来询问,素珊和翡翠、黄玉畅通无阻进了太极宫。

素珊以前跟着师父去过南齐,相比起南齐的皇宫,大周的宫殿显得要庄严肃穆许多,仿佛一过宫门,这里的空气都变得寒栗了些。

太极殿外早有人候着,见素珊到了,赶忙上前行礼问安,又笑道:“总算是到了,娘娘一直念叨着娘子呢,可叫人好等。”她说话时忍不住悄悄打量了素珊几眼,心中有些怀疑,就这么个十来岁的小姑娘,真能顶事?而且这相貌——看起来仿佛有些眼熟。

“这是刘嬷嬷。”沈九介绍道。

素珊赶紧向刘嬷嬷施礼。虽说只是个宫人,可到底是皇后娘娘身边伺候的,非比寻常,宰相门房还七品官呢,更何况是皇后娘娘。

沈九将人带到后就告辞离开,刘嬷嬷引着她们进了殿后的一个偏院里。小院子并不大,收拾得却还雅致,天井里有两株梅花,走廊一侧还放了一排花盆,里头的茶花开得正好。

她们将将进宫尚未安置,皇后娘娘也未召见,素珊并不急,也不多问,只吩咐翡翠和黄玉收拾东西。刘嬷嬷见她不急不躁,心中又高看了两份。

回了太极殿,刘嬷嬷将倪家主仆进宫的经过一一说与皇后听,又道:“那位大娘子长得不像倪家三太太,倒和倪家姑奶奶有几分相像,方才奴婢都吓了一跳,不晓得的还以为那是周大人的女儿呢。”

倪家三太太当年也跟着护国长公主进过宫,不过皇后已经忘了她的模样了,倒是倪家姑奶奶的样子还很清晰。那可是京城里出了名的美人,性子也爽朗大气,引得多少少年郎爱慕,偏偏她却瞧上了来给太后看病的周至亢。

想起周太医,皇后娘娘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周至亢本是南齐人,拜在药王谷谷主门下,听说还是药王谷内定的继承人,他与倪家姑奶奶一见钟情后便决议留在京城,引得药王谷大怒,甚至还派了人过来将他怒斥一通。但也正是从那时候起,京城里渐渐有了药王谷开的医馆,太医院的医术也开始缓步提高。

谁能想到,周至亢竟然会死得那么早。

“叫她过来吧。”皇后道:“小姑娘家家的,又是第一次进宫,可别冷落了人家。”她仿佛想到了什么,忽地一笑,问刘嬷嬷道:“听说是孟二郎陪着老九去请的人?二郎什么时候这般热心了?”

刘嬷嬷也跟着笑起来,“孟大人都快二十五了呢,可算是要说亲了,那倪大娘子生得花容月貌的,不说男子,便是奴婢也看得挪不开眼。少年慕少艾,再正常不过。”

“难得他也开窍了。”皇后高兴道,可说到婚事,她不免想到了沈九,不由得又皱起了眉头,“连孟二郎都有了心仪的姑娘,我们家老九可真是——”

当年的京城三少个个都婚事不顺,孟二郎是因为布袋和尚的批语一直拖着不议亲,方五郎则背上了克妻的名声,而沈九,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沈 九十九岁时,沈家就已经开始给他张罗婚事了,千挑万选了个胡家娘子,眼看着就要下定,胡家却因贪墨案被抄家,那小娘子也被贬入贱籍,这婚事自然说不下去。 沈家老太太很是郁郁,又赶紧让人再去相看,挑来挑去选中了国子监祭酒的彭家三娘子,连成亲的日子都定了,那彭三娘子竟然跟人私奔了!

到了第三次,沈家老太太可是仔仔细细,恨不得把人家祖上三辈子都给查清楚,才终于定下了现在这位宋家娘子,谁晓得才刚刚定了亲,那姑娘就开始守孝,守完祖父的孝,祖母又过世了,守完祖母,母亲又死了…这一年年下来,沈九都二十四了,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皇后娘娘心里头也纠结得很,听说那宋家娘子的父亲身子骨也不大结实,这可怎么办才好。她家老九的命也忒苦了!

……

听说皇后召见,素珊赶紧换了衣服过来觐见。

她虽然未曾见过皇后,但娘娘的威名还是早有耳闻,能把当今圣上治得服服帖帖的,自然不是寻常人。她脑子里也想象过皇后娘娘如何倾国倾城、美艳无双,可真正见了面,才发现皇后并不是那般美貌。

当然,皇后绝对不丑,相反的还很漂亮,只是不像素珊所想象中那样绝色无双。她的相貌和沈九有几分相似,只是五官柔和些,虽然面上稍有憔悴之色,眉目间依旧有一股逼人的英气。那是与寻常娇弱女子截然不同的美,大气又端庄,自信满满,不用说话就足够吸引人的目光。

素珊想,难怪当今圣上会被皇后娘娘迷住,这样的女子才真正地魅力四射。

“走过来些。”皇后朝素珊招手,脸上有温柔的笑意,“我这殿里头多久没来过这样漂亮的小姑娘了,光是看着心里头就舒服。瞧瞧这模样,到底吃了什么才长得这么好看。”

素珊有些不好意思,偷偷看了她一眼,红着脸小声道:“娘娘过奖了。您才生得美呢,我都不敢直视。”她看起来像个孩子气的小姑娘,说话也孩子气,皇后却笑起来,指着她道:“这小姑娘嘴巴真甜。”

刘嬷嬷赶紧道:“大娘子说的都是实话,娘娘本就生得美,怎么还不让人说了。”

虽然明知道是奉承的话,皇后还是高兴得很,又让宫人端了糕点给素珊尝,“你尝尝看喜不喜欢,御膳房说得太花乱坠的,我倒觉得也是寻常。”

素珊也没推辞,从善如流地拿了一块吃了,脸上露出古怪的神情,“有点腻。”

“可不是!”皇后拍手附和,“我就说腻么,陛下还说不够甜。谁家的男人像他一般爱甜食。”

刘嬷嬷轻咳了一声,皇后自然明白她的意思,笑着摇头道:“无妨,我跟大娘子说些私密的话,又不会传出去。再说了,我又没胡编乱造,便是被陛下听到了也不怕,他就是爱吃甜食。”

说话时,又有宫人端了食盘过来。

刘嬷嬷赶紧盛了一小碗送到皇后面前,柔声道:“娘娘喝点汤吧,您今儿都没怎么吃东西。”

皇后皱了皱眉,虽然不喜,却还是伸手接过,可才喝了几勺,她就猛地把汤碗往手边茶几上一放,捂着嘴开始呕。

刘嬷嬷慌忙招呼着宫人送上痰盂,一边抚着皇后的背,一边端了白水递给她,“娘娘喝点水压一压会好受些。”

一旁的素珊和两个丫鬟早已看得目瞪口呆,待皇后好不容易缓和了些,素珊这才咬着唇,犹疑不定地低声问:“娘娘这…似乎是有孕了?”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受到了莫大的震撼,小脸上全是不敢置信。

真是个小姑娘,什么事都写在脸上,刘嬷嬷心里想。

“特特地将大娘子请进宫,就是为了这个。”既然人都已经进宫了,刘嬷嬷自然也不瞒着她,正色道:“听说大娘子是慈心师太的传人,不知是否有法子医治这孕吐的毛病。”

素珊茫然地摇摇头,见刘嬷嬷一脸失望,她又赶紧点点头,焦急地道:“不是,我是说,这个吃药恐怕也没有什么用。”她有些不自在地看了一眼皇后娘娘的小肚子,小脸红红的,“师父说过,妇人有孕的时候最好少吃药,能食疗就食疗,实在不行了再开方子。”

“食疗?”刘嬷嬷蹙眉道:“娘娘吃什么吐什么,要如何食疗?”

素珊想了想,正色道:“正巧跟着我进宫的黄玉擅长厨艺,我这就开个菜单让她去做,且让娘娘先试试,若是不成再说。”

皇后擦了擦嘴,虚弱地道:“就依你的吧。”

刘嬷嬷虽然有些怀疑她这法子有没有效,但见皇后娘娘都点了头,便不再多言,只吩咐宫人领着黄玉去了御膳房。

见皇后一脸疲惫,素珊犹豫了片刻,鼓起勇气小声道:“娘娘可是身上不舒坦,不如让臣女给您按一按?”

皇后点点头,于是素珊便壮着胆子上前给她按摩。别看她样子柔弱,手上的力气还挺大,皇后刚开始觉得有些受不住,但很快的,好似有一股暖流融入五脏六腑,胃里就渐渐舒服起来。

素珊按了不一会儿,皇后娘娘居然睡着了,一旁的刘嬷嬷看得心中直呼“神了”,再看向素珊时,眼神里便有了些不一样的东西。

别看这小姑娘年纪不大,到底是药王谷调教出来的,还真是有几分本事。兴许真能治好娘娘的孕吐呢。

皇后睡了小半个时辰,醒来的时候黄玉早已端着食盘在一旁候着。

刘嬷嬷盯着盘里的清粥和几样小菜,欲言又止。与其说是粥,倒不如说是米汤,清清亮亮的没几粒米,里头不知还掺了些什么,颜色看起来怪怪的。至于小菜,一碟笋,一碟海带丝,甚至还有一碟橘子皮,半点荤腥也没有,吃了也没力气。

“端过来吧。”皇后笑道:“还真是有点饿了。”

刘嬷嬷无奈,只得将食盘端到皇后面前。

皇后往食盘里看了一眼,又闻了闻,清清爽爽的,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味道。然后她又端起碗喝了一口,粥很清淡,有淡淡的米香,温热的粥顺着喉咙下去,胃里很快被温暖的粥汤包围,竟然很舒服。

在刘嬷嬷惊讶的目光下,皇后娘娘把食盘里的东西吃了个精光,更重要的是,完全没有吐。刘嬷嬷激动得都快哭了,颤抖着问:“娘娘可还用着舒服?”

皇后点头,又轻轻抚了抚胃部,“不错”。

殿内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消息很快传到皇帝陛下耳朵里,皇帝龙心大悦,道:“赏!”

……

四喜敲了敲门,过了好一会儿,屋里传出孟二郎不耐烦的声音,“什么事?”

“少爷,镇国公府出事了。”

屋里忽然一静,半晌后,孟二郎才出来开了门,“进屋说。”

“到底怎么了?”孟二郎沉声问,一向紧绷的木头脸有了些许波动。

四喜不敢吊他的胃口,立刻回道:“倪家三房的谢姨娘昨儿晚上死了。”

孟二郎没有丝毫惊讶地“哦”了一声,半晌又道:“日子倒是掐得挺准的。”

“啥?”四喜有些迷糊。

孟二郎却不愿多提,挥手赶他出去,“行了我知道了,就这样吧。那谢氏早晚要死的,与我们何干。”

明明是他吩咐着要监视镇国公府的一举一动的!四喜心里想,但不敢跟孟二郎狡辩,老老实实地起了身,又忍不住悄悄朝书桌上瞟了一眼。

书桌上摊着一大叠纸,孟二郎将将在练字,四喜眼神好使,瞅见上头一排一排的,全都是一个名字——周净宣。

这不是当初倪家大娘子在扬州时的化名么?

第34章

谢氏的死在京城里没有掀起任何水花,毕竟只是个小小的妾室,除了娘家人和她留下的三位娘子外,又有谁会关心这件小事。国公府甚至都没有捎信进宫,素珊也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在太极宫众人看来,天底下没有比皇后娘娘的凤体更重要的事了,好在自从素姗进宫,皇后娘娘的身体就有了极大的好转,虽然一天里总要吐了一两次,但相比起之前,实在不足一提。

皇帝陛下龙颜大悦,这几日赏赐下来的东西堆满了整个房间。

太极宫召了素珊进宫的事自然瞒不过人,不过,对外的消息可不是说寻了药王谷的弟子进宫治病,只道是皇后娘娘喜欢素珊的性子,所以才叫她进宫陪着说说话,如此一来,宫里的其他人也不好依仗着身份召素珊去自己宫里看病。

“莫要笑死人了,那倪家丫头她连面都没见过,召人家进宫说话,骗傻子呢。”冯贵妃讥笑道:“接连一个多月都没出来过,我看她恐怕是不行了吧。就算找来了药王谷的人又能如何,一个十来岁乳臭未干的小丫头还能起死回生不成。”

殿内宫人们亦纷纷附和,“可不是,那倪家娘子进宫时奴婢也远远地看了两眼,连模样都还没张开呢,拢共也不知读了几本医术,就跑出来唬弄人了。”

“这叫做病急乱投医。”冯贵妃拨了拨屋檐下的鹦鹉,得意道:“这宫里头就要变天了。”

太极宫内,徐太医正在给皇后娘娘诊脉,半晌后才道:“娘娘脉象平和,跳动有力,胎位已稳,可不必忧心。眼下已经约莫有三个月,不必再安坐屋中,每日可适量走动反而有益。”

刘嬷嬷道:“大娘子也是这么说的,看来娘娘终于可以出去走走了。”

皇后总算嘘了一口气,“这就好了,这些天关在屋里可憋得我难受死了。一会儿我们就去给太后娘娘请安去,也省得她老人家一直挂心。”她说罢又朝素珊笑道:“大娘子去换身衣服随我一起去安宁宫,也让太后见见你这个大功臣。”

“我也去么?”素珊面露意外之色,又有些小小的紧张。

皇后道:“当然要去,这些天你也跟着我一直闷在太极宫,可闷坏了吧。小姑娘家家的,就该多出去走动。太后爱热闹,最喜欢你这般大的小姑娘,一会儿穿得鲜亮些,看着心里头也畅快。

”这小娘子可是孟二郎看中的,又帮了她这么大的忙,皇后自然投桃报李,想要帮她在太后面前美言几句,日后也好与孟家说亲。

既然皇后娘娘要抬举她,素珊自然不能不识抬举,有些不好意思地应了,而后赶紧回院去换衣服。

虽说皇后叮嘱她要穿得鲜亮些,可护国长公主过世不到一年,素珊也不好穿红戴绿,只换了身玉色长襦裙,上头绣着米粒大小的鹅黄色小腊梅,再搭上淡绿色脾帛,显得清爽雅致,十分有初春的气息。

皇后许久没出过太极宫,这一番出门动静十分大,浩浩荡荡的足足有二三十个宫人,排场十足地进了安宁宫。素珊猜测她这是故意的,为的就是要震慑后宫,也不知那冯贵妃听说了皇后有孕的消息会气成什么模样?

听说皇后到了,太后高兴得很,也不让皇后行礼,急忙喝止道:“别动别动,你身子重呢,我们娘儿俩之间不必这些虚礼。快过来让我瞧瞧,哎呀是不是最近瘦了些,脸色倒是还好。”

殿里还有其他人在,素珊粗粗扫了一眼,是个气度不凡的中年妇人,衣着打扮不像宫中的妃嫔,应是朝中命妇,只是不知是哪家的夫人。

那妇人朝皇后行礼问安,皇后连忙道:“夫人不必多礼。”她说罢,又朝素珊招招手,向太后介绍道:“这是镇国公府倪家的大娘子,师从慈心师太门下,因着我前段时间身体不适,才特特地托人请进了宫。亏得有她在,不然,这两个月可真不知道该怎么熬得过来。”

太后闻言果然另眼相看,又惊又喜地道:“早就听说沈家请了个神医进宫,本以为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大夫,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个小姑娘,真是人不可貌相。快过来让哀家瞧瞧,哎哟,这才十五六岁吧,长得可真好看。”

那雍容妇人也正色朝素珊看过来,眉目间一片和善。

素珊上前给太后行礼,因不明那妇人的身份,便朝她颔首示意。雍容妇人朝她笑了笑,眼神很温柔。

“这是孟家大太太,二郎的母亲。”皇后笑着介绍道,眼神中带着一丝揶揄。

素珊心中一突,什么意思?好端端地,提孟二郎作甚?

孟大太太也笑,“早就听二郎提起过大娘子,说是在扬州的时候帮过他的大忙。”

素珊脸上一红,无端地有些心虚,低着头朝孟大太太打了声招呼,便不好意思再和她说话了。

孟大太太见她害羞得很,也不再逗她,只笑着与皇后寒暄,说起孕期的各种禁忌,罢了又关切地道:“眼下也有三个月了吧,算算日子,约莫是秋天的时候生产。那时间倒是好,不冷不热,都不遭罪,小殿下还真会挑日子。”

皇 后的心情好得很,闻言愈发地高兴,掩嘴笑道:“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呢。”若能生个皇子自然大好,可若生的是个小公主,她也依旧喜欢。本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可 能有亲生的孩子了,谁晓得都已经完全绝望了,老天爷却又忽然开了眼,若不是因为身体不允许,她恨不得要每日烧香拜佛跪谢佛祖。

太后故意把脸一板,“准是个男孩儿,瞧他这调皮劲儿,成天地折腾人,日后等他出来了,你们再狠狠罚他。”

皇后笑着点头,“母后说得对,这个小调皮鬼,看他父皇以后怎么收拾他。”

虽然大家都表现得很豁达,但素珊还是能明显感觉到太后希望这是个男孩,她甚至还下意识地看了素珊一眼,似乎想从她这里得到支持。

素珊犹豫了片刻,终于出声道:“娘娘的身体大好了,待生了这一胎,月子里保养得好,将来还是能给小皇子再添个弟弟的。以前跟着师父在民间行医,就曾见过有妇人年近五十还诞下麟儿呢。”

太后闻言眼睛一亮,“此言当真。那可真是太好了。”皇帝与皇后感情深厚,自从有了大皇子后,皇帝就从来没在别处过过夜,太后也早就熄了让别的女人生孩子的心思,谁能想到皇后居然又怀上了,而且听素珊话里的意思,以后还能再生。

皇后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先是惊喜,随后又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她的性格一向爽朗,也就是脸红了一下,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还自然地笑道:“那正好,省得一个孩子孤单了些。”

孟大太太也插科打诨地说笑,殿内的气氛十分和谐。

皇后有孕的消息像插了翅膀一般飞快地传遍了整个皇宫,有人欢喜有人愁,京城的格局仿佛在一夜之间悄然无声地发生了一些变化。

素珊依旧留在宫里,她向皇后提过告辞出宫,被皇后给留住了,这正合她意。她连大皇子的面都还没见着呢,一切都没开始,怎么会着急离开。

“冯贵妃最近一直在告病没出过门。”翡翠无奈地道:“大皇子也循规蹈矩,并无半点异样,我们还真是无处着手。”

素珊面容冷静,摇头道:“不急,娘娘有孕的消息传出去才几天,他们这会儿恐怕都还懵着呢,便是有什么动作也不敢现在就做。再等等,等到娘娘的肚子越来越大,等到小皇子出世,我就不信他们还坐得住。”

她们等了那么多年,那些仇恨早已深深地入了骨髓,她很有耐心,不急着这一时半会儿。

以冯贵妃和冯家的人脑子,也想不出什么法子来应对眼下的局面,他们会去找那个人求助吗?

“让七叔和小虎他们盯紧点,我估摸着冯贵妃那个姘头也要坐不住了,他们早晚得联系上。”

翡翠犹豫了片刻,有些为难地道:“恐怕人手有些不够。要监视大皇子,还要监视冯家人,我们拢共也才带了三十多个人回来…”

素珊有些头疼,思忖了半晌,却依旧想不出什么主意。她总不能凭空变出一些人来帮忙吧!

“且先盯着冯家大房的人。”素珊揉了揉太阳穴,是该想法子让大皇子身边塞人了。

虽说大皇子宫里被冯贵妃护得跟铁桶似的,可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要知道,这毕竟是皇宫,宫人们得了重病是要挪出宫去的——若是他们染上了时疫呢?恐怕整个宫里的人全都要被换个干净,甚至,连大皇子都有可能暂时避到外头庄子里去。

素珊顿时有了主意。

她正欲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翡翠听,院外忽传来宫人的通报声,“娘子,太后召见。”

素珊微觉意外,翡翠也惊讶地朝她看过来,沉声道:“太后召见娘子所为何事?”

素珊也想不明白太后为什么忽然要见她,莫非是因为白天她说过皇后还能再孕的话?她这会儿没有时间胡思乱想,迅速起身出去应答。

过来通报的是安宁宫的一个小宫女,素珊觉得眼熟,却叫不出她的名字,倒是翡翠平日里细心得很,早将太后身边伺候的宫人都摸得清清楚楚,不动神色地凑到素珊耳边低声提醒道:“是太后身边的怀桑。”

“原来是怀桑姐姐。”素珊亲亲热热地上前道:“快先进来坐坐。太后娘娘怎么忽然要见我?可真是半点准备也没有,要不,我先去换身衣裳,身上穿得太素了,一会儿恐怕她老人家不喜。”

怀桑笑道:“大娘子不必担心,太后一向不在意这些。”她面上表情一派自然,倒是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可素珊依旧有些不放心,朝翡翠使了个眼色,翡翠会意,悄然退下。

素珊跟着怀桑将将出了太极宫,翡翠便悄悄去寻刘嬷嬷,把太后召见的事说与她听。

“是怀桑过来请的?”刘嬷嬷面露疑惑之色,翡翠见状,愈发地紧张,“莫非怀桑姐姐有何不妥?”

“没有没有。”李嬷嬷连连摇头,旋即又笑起来,“怀桑跟在太后身边好些年了,怎么会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