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大反派互穿的日常上一章:第 50 章
  • 和大反派互穿的日常下一章:第 52 章

这个稍后前进一段后,还会继续复验。

反复敲打砖石,捶挖缝隙的砂浆,堤面的,斜坡的,甚至隐蔽角落,甚至命人潜下大堤外面的水底去反复取样。

甚至,萧迟还命人掘了一位置,待检查后再重新填补回去。

最后得出结论,基础夯实,垫层填料皆无异常,规模和图纸一致。外堤,即临水的主堤,用的都是上佳的材料,不管砖石还是砂浆手工等等,完全没有问题。

至于里头的格堤和月堤,则有些不关键位置的砖石要略次一些,不过还是合格范围内的,对组合堤影响不大。

龚师傅很老实对萧迟说:“三公子,此乃常事。”

但凡工程建造,有一点点水分是很正常的,这已经是很有良心的。

意思就是,这段大坝没问题。

萧迟没说什么,只令:“继续往前。”

祈州共二百三十余里的河堤,他们都走了一遍,最后来到牟县。

前面是牟县大码头,客船人车骡马熙熙攘攘,河面折射金粼粼一片刺眼极了。

大太阳在头顶明晃晃照着,裴月明跨在马上,草帽实在没什么作用,她感觉自己快要被晒化了。

但来到牟县,精神还是一振。

河对岸就是卞邑码头,这个牟县大码头也就是她和萧迟圈定的朱伯谦心腹渡河登岸的码头。

是他们的判断重点。

事不宜迟,马上就开始。

牟县是个大县,人口繁庶直通州府,占了河堤一半,牟县码头也是祈州最大码头,没有之一。

这一带都很热闹人很多,他们动作就算刻意打了掩护,也会很引人侧目,谭章给准备的公函及老衙役以及服饰佩刀就派上了用场。

“什么人?”

不多时,就有值守码头的衙役闻讯赶来,一看清服装,态度就缓和下来了。

窦安并其中一个老衙差迎上去,老衙差熟练寒暄,窦安则从怀里掏出公函:“一路追搜上来了,兄弟行个方便啊!”

这事昌邑县已经通报过来了,对方衙役也知道,看过公函:“就猜到是你们,怎么样?还没找到线索吗?”

窦安掰扯几句什么有关大堤的,糊弄过去,寒暄完了,对方衙役很快退走。窦安回头,冲萧迟拱拱手,表示搞定了。

萧迟下令:“继续。”

继续之前的一套流程,遮遮掩掩从人多的牟县码头一路往西,变得渐渐人稀。

耗费了足足三日的功夫,远远望见耸立的山峦,脚下这块叫邓乡,已经快走到牟县尽头,也就是祁州尽头了。

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禀三公子,月堤一切如常。”

“禀三公子,基础并无异样。”

“禀三公子,……”

炎热的风,夏蝉拼了命般的嘶鸣,浑浊的河水涌上滩涂,又哗啦啦退了回去,萧迟的脸越来越沉,上前禀报的人声音也越来越小。

裴月明也笑不出来,这一路多辛苦,只有亲身上阵的才知道,然而,现在一番努力预见要落空。

“难道我们判断有误?”

举目四顾,涛声阵阵,无法避免感到巨大失落。

“三公子,段姑娘,……”

气压很低,萧迟和裴月明脸色都不好看,匠人回禀过后,窦安犹豫了一下,上前:“前面翻过这座山以后,还有谷乡一段,挺长的。”

那地方很偏僻,不过他有一个同僚就是谷乡人,这趟负责引路他特意了解过一下,所以知道:“大概有十来里长,……我们还要去吗?”

“那就去吧。”

有始有终,裴月明长吁了一口气,她拉萧迟:“我们翻山。”

其实就是一点心理安慰,十几里的大堤,对于朱伯谦这等人物来说根本不够看。

翻过了山,夯实的大堤长长盘在黄河边上,通往另一边的群山。

果然是很偏僻的地方,很静,连小码头的破败了,板材不剩几块,就看见木桩钉在滩涂上。有芦苇,有茅草,浑浊的河水一浪接着一浪,激起白色的浪花。

到了这么,心反而静下来了,打马沿着长长的河堤一路往西,到了山边,龚师傅来禀:“并无异样。”

也就不觉得很出奇了。

半下午日光明晃晃的,人一大群,鸦雀无声。

大家都很低落。

裴月明深呼吸几下,打起精神安慰大家:“成不骄,挫不馁,一次不成罢了,那就下回,都别颓了。”

“我们回去吧!”她拉了拉萧迟。

萧迟点点头。

他下令班师:“人点一下,一刻钟后折返。”

大家齐齐应是,声音还是那么划一,只是听着总少了几分精气神。

然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出人意料,就在这个即将放弃的关口,突然就柳暗花明。

“咦?……这是什么?!”

原地一刻钟休息,想解决生理的问题的马上去解决,男人本来是挺方便的,不过由于有裴月明在,大家纷纷沿着山边绕去后面。

这么一绕,窦安惊讶喊了一声。

裴月明抬起头,已见冯慎飞快奔回,一个箭步冲上来单膝跪下,他的声音重新有了精气神。

“殿下,娘娘,后面有条山道!”

关键不是山道,而是山道上的车辙。

很深很深的车辙,开头还有黄土覆盖过模模糊糊,众人追上去一拐过弯,立即就清晰起来了。

龚师傅打量几番:“很重的车,像是拖拽土石的。”

葛贤接着道:“也像银车。”

深深入地,最深的地方又一尺深,反复碾过去,黄土山道都坑坑洼洼一片。

一般的车,绝对没法弄出这么深的痕迹的。

萧迟裴月明对视一眼,萧迟立即问:“能看出来,这车辙多久了吗?”

精神大振。

这不管是山道还是车辙,都大有古怪。因为这车辙出了山就没有了,明显有人在重车碾过以后用黄土填过,山道口还特地移植了茅草艾篙等物作遮掩,是窦安拨拨草丛解裤带,他小子眼尖,这才发现了不对。

龚师傅弯下腰仔细察看:“有新有旧,陆陆续续的。”

他估摸一下,判断:“旧的可能是去年或前年,近的就两三个月前,很新。”

这就对上了。

萧迟裴月明大喜,裴月明立即抬头:“那边是鄣州!”

鄣州是个大州,和祈州隔群山接壤,也是属于灾情严重前年就开始补堤筑堤的州府。

之所以先前没有考虑鄣州,是因为从牟县去鄣州连绵山峦阻隔,没人会从通过牟县码头去鄣州的。

之前得到的信息实在太少了。

现在看来,这卞邑码头很可能是人家的障眼法。

衙役们面面相觑,七嘴八舌:“我们之前都没听说过有山路通向鄣州。”

最后还是一个年纪最大的老衙役说:“我似乎听过有条路,不过没什么人走,”因为有水路,“后来恍惚是听说崩堵了,就在几年前。”

这就对了,可能是真崩了,也可能是人为崩的,将风声放出去,人走得更少,方便有心者暗地里行事。

雨水冲刷,山道口填的黄泥冲掉了很多,拨草察看一阵,萧迟问龚师傅,能不能找出这些车辙下山后去往何方?

龚师傅试着找一下。

众多匠工一起努力,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最后循着断断续续的痕迹,找到裴月明一开始见到那个破败小码头。

然后近前仔细察看,再次发现猫腻。

这些木桩都是非常好的料子,结实得很,几块朽木板也是刻意做旧的,龚师傅摸了摸木桩上的凹槽:“只要把板子一装,这码头马上就能用了。”

潜下水察看的侍卫禀,小码头前被人挖过,能停靠吃水很深的大船。

到了这里,已经很清晰了,出现的问题的正是鄣州。

从鄣州悄悄将材料和银子运至偏僻的谷乡,再悄悄上车,从水路运走,转移贩卖。

萧迟转头看群山:“很好!”

百转千回,几番曲折,终于找到地方了。

他目光炯炯,一挥手:“沿山道而行,我们去鄣州!”

……

一行人立即动身。

顺着山道往上,很快车辙越来越明显,一路上甚至还发现有损坏车轮车轴被丢弃在两旁茅草丛,就连裴月明这等外行人都能轻易断定,这里有大规模的重车曾经过。

大家精神大振,越发足下如飞。

只不过精神归精神,体力归体力,前者吧,即便再好,也是不怎么能弥补后者的。

裴月明渐渐就觉得吃力起来了。

一开始她和萧迟都是骑马的,车能走,马自然也能,但走了半下午就来到一段临近陡坡窄道,她不敢骑马,万一是马儿滑蹄她就太冤了。

她和萧迟,以及葛贤蒋弘等等文人全部下地行走。

奈何这段实在太长了,走了一个多时辰都未见尽头,走得她眼前发黑气喘如牛,真有点走不动了。

这连日来,体力消耗本就很大。

但停也不是,目前正在找一个合适的扎营地点,她咬咬牙跟上,找到地方再休息。

太阳没入群山,余晖映红半边天,渐渐消失,天色一下子就暗了几个度。

“啊——”

裴月明突兀惊呼一声,陡坡路走到尽头,她刚跨上平台边缘,骤感觉脚下一陷,脚下黄土一松,骤然滚下一大块。

她一惊,赶紧往边上的荆棘丛一扑。

正当她闭上眼睛,做足心理准备要扎些血点子的时候,萧迟及时回身拉住她。

旁人都不敢带她,唯独萧迟,她后半段是拽着萧迟走的,也就是到了这个平台才刚放开手。

萧迟一听她惊呼,心下一惊,反射性就伸手去捞她。

很及时很到位,人是捞到了。

就是动作大了点。

手臂绕过她肩胛骨和手臂,提住人猛往回一勾,裴月明蓦一个转身,两人面对面狠狠撞了一下。

薄薄绸衣下的温度,还有某个不可言说位置的柔软,骤不及防的,很清晰撞了一个正着。

“……”

两个人都愣了愣,萧迟闪电般缩回手,差点把裴月明带得从另一个角度扑回荆棘丛去了。

“……幸好幸好。”

裴月明尴尬,笑笑背过身去,意外,意外。

萧迟手臂发烫,胸腹也是,他有点慌,手松开又抓起,都不知怎么样放。

“你没事吧?”

“没。”

尴尬是有点尴尬,但还好,谁也不想的,这不是意外嘛。裴月明抽出水囊喝了几口水,又倒了点抹了一把脸,感觉就好多了。

“你要不要?”

“哦?好!”

萧迟接过水囊,仰头就喝,凉水穿喉而过,方才虽一瞬,但触感却甚清晰,绵绵软软,很异样的,从未有过,完全迥异于他自己身体,……

他不敢再想。

直接把凉水往脸上浇去,也不敢看裴月明,低着头把塞子按上,他听见有人喊:“三公子!那边似乎有人家!”

“我过去看看!”

胡乱将水囊给了她,萧迟赶紧过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马上就来哈~~

第68章

萧迟定了定神,跟着冯慎所指望去。

山谷中,零零散散有十来户的人家,还有一些开垦出来的田地。

大家都在举目眺望,窦安“咦”了一声,手一指:“那边是不是还有房舍!”

众人跟着望去,在村落再望上的半山腰,林木错落间隐隐露出一处檐角。

白墙黑瓦,风吹刷刷,隐隐见到是个什么庄园的模样,看样式应是哪个避世隐士的居所或者富人别庄。

不过一般富人肯定不来这山旮旯,大概是村落有人发达后回乡修的吧。

冯慎问:“主子,我们要去借宿吗?”

萧迟略略沉吟,摇了摇头。

他们人这么多,农户是没法招待的,只能往别庄去。一来路远,绕过去起码一个时辰后的事了,这天黑后路可不好走。

二来,鄣州在望,他不欲多生事端。

“原地扎营罢。”这个平台够大,就很合适。

“是!”

冯慎领命,其实他心里也不偏借宿的,唯一顾忌的就是萧迟,这一路宿营,主子吃苦了。

既然萧迟本人都没这个意向,那就好办了。

冯慎立即安排,分一拨人回头去接应赶着马车跟在后头的王鉴等,另外一部分人整理营地,再点了一队人寻找水源和打些野物。

有条不紊安排下去,很快篝火熊熊燃起,帐篷搭好晚餐准备好。

粥和面都有,肉也有,菜是野菜,就是烹饪粗糙不怎么能和美味搭边。

不过萧迟并没有意见,他埋头很快吃了,然后去梳洗睡觉。

等裴月明回帐的时候,他已经背身躺在小榻上,貌似睡着了。

这么快吗?

她也没理,累死她了,脚底还起个大泡,自己用簪子挑了,叫王鉴取了药膏来抹上,直接往床上一栽就没了意识。

……

累是真累,但大家精神头都非常好,干劲十足,沿着山道一路疾奔。

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再没有这么长的陡崖边路,裴月明可以骑马。虽然路坑坑洼洼马背上也很颠,但和十一路车比起来这完全不算事儿。

又走了一天多,在第三日的午后,他们终于出山了。

深深的车辙贯穿整条长长的山路,甚至有点的地方积了水,已经成了泥洼。

眼见下方就是平原城镇,甚至隐隐见到人烟走动,右手边两道长长的河堤一路延伸望不见尽头,隔绝了那条泛黄的滚滚浊涛。

想下山,先得拨草而行。

目测大概还有一里多路就到山下,一拐过弯,先是遇上丛生的茅草。

和山道另一边是一个模样,只不过这边的杂草移植要比另一边深入不少。

边拨边走,脚下还是坑洼的。越往下走,坑洼越少。最后出山,面前是芳草萋萋的平地,一点坑洼车辙都不见。

一路往

外,拐上了黄土路,甚至有一个赶着骡车的小货郎十分惊奇:“你们怎么从那边来的,不是山道坍塌不通了吗?”

裴月明等人一侧头,才发现脚下隐隐还有路的痕迹,但很淡了,草生得很快。在和黄土路交叉的位置立着一个牌子,刻了一行字,大意“大雨山石崩塌严重,此路不畅,待通。”

然后画了一个简略的图,就是两个平行道道代表路,上面打了一个大“x”。

这样,不管你认不认识字,都能很准确明白意思。

小货郎说:“听说还砸死过人,官府之前还使人衙差在这守着,将人劝返。”

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了,没人走了,衙差才回去。

萧迟裴月明对视一眼。

不难懂,鄣州繁华太多了,和谷乡那边不同,必须采用这种手段,才能让山道荒废。

到了这里,已经能万分确定,有问题的是鄣州。

或许不止一处,但鄣州肯定是其中之一。

众人精神大振。

到了这份上,也就一点不觉疲了。

裴月明说:“我们先去看看大堤吧。”

知己知彼,先了解清楚大堤什么情况,师出有名,才好进行下一步行动。

萧迟赞同。

糊弄货郎几句,待对方赶着小骡车哒哒离去,他令:“去大堤。”

……

大堤很快就到了。

即使不是繁华地段,人烟也不稀,陆陆续续在堤下过的商旅途人,还有在堤上散步的本地居民,也是因此,堤上堤下不少摆卖凉食茶饮的摊贩。

鄣州有猫腻是已经能断定了,不过到了这里,萧迟他们又碰上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难题。

新筑的大堤,龚师傅等人偷偷摸摸拿着小锤子敲砖石,抠砂浆,步测目测,检视地基填料,居然没有发现问题!

这就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