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玉的口舌那是经过了几世历练的,再说了,在开封府什么样的犯人没见过?真开动马力的上,那简直能喷死个人,看看,那姓郑的家伙,哦或者说是世家丢出来的炮灰,那脸都已经从涨红转成青色,搞得和庙里的四大天王一样,妥妥一个魔礼青。

可就是这样,阿玉也没停了嘴,看都不看一眼,摆着娃娃脸,摊着手,满脸委屈的对着朝堂众人说道:

“各位都是德高望重的名臣,比小子不知道大多少岁,哦,这真算起来,不少人还都是小子的亲戚长辈,大家给评评理,即使是小子耍了无赖,那这也是家事吧,就如同哪天小子上了您家的门,您要给个见面红包,小子嫌给的少了,舔着脸耍赖多要了一个,这能算是事儿?什么时候家事也要上朝堂分说了?即使大人说这牵扯到宫中,皇家无小事儿,可那也是太上皇和小子的事儿,和朝堂不相干啊。又不是占了大人您家的地。那是皇庄,就是抱屈也该是陛下,怎么扯到您这里了?莫非,这是你家的规矩?或者只要您看不惯的,就全都能上朝堂说?那这朝堂莫非是你家开的?”

这事越说越邪乎啊,上来几句还好,虽然有扯众人下水的嫌疑,可你别说这一句亲戚长辈,确实也算有用,谁让阿玉攀亲戚那是出了名的呢,这里估计有一半都让他给攀扯过,联系一下自身,还真是没立场说阿玉说错了。人孩子到了这里,觉得委屈了,扯一下也不算过分。可后头呢?

哦,连着皇帝也扯下水了,还委屈?这是屁股太厚实,想被打几下减肥?看看,皇帝都要瞪眼睛了,为了三百亩地委屈?真是大唐皇帝的范儿?膈应谁呢?等着最后几句出来,那就不是一个个搓牙瞪眼了,那是下巴都跌下来了。

狠啊,实在是太很不了,合着前头都是铺垫,一层层的往上垒,然后猛地一下子,吧唧,把人给装坑里了啊。

什么叫你家的规矩?什么叫朝堂是你家开的?这眼药上的是不是太明显了点?看看,那郑家小子的脸已经不是青的,而是白的了,就是郑家其他人,一个个也脸色不好看了起来,这罪名可大可小,若是皇帝真的介意了,那。。。

朝堂众人忍不住一个个的将眼睛往李世民那里扫,这让李世民怎么说?都到这份上了,要是不表示一下,那可真就坐实了这名头。呵呵,为了三百亩地朝堂就成他郑家的?。。。这理由就是李世民也觉得有些好笑。

“行了,话赶话的,何必说的这么难听,今日让你上殿,不过是让大家看看,这折子上说的蛊惑人心的小人,窃取皇家资产的大盗,乱了赏罚的祸端是个什么模样,你们这可看清了?你们觉得这十三岁的娃娃,有这个本事嘛?”

要说刚才人没来的时候,他们确实觉得夸大了,没这个本事,可如今。。。这可真是不好说了,嘴巴毒成这样,那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一个父母双亡的孩子,一个十岁起一人独活,还要守家护业,读书习武的孩子,一个才十三岁就文武双全的孩子,一个练习书法,已经自成一家,精妙的超过大人的孩子,朕和太上皇多看护几分,照顾几分,难道就真的不可以?就这么招人妒?别说还是亲戚了,就是不是,遇上这么个孩子,朕也得给赏,给上一份产业,让这孩子能放心的继续读书习武,继续努力,将来成为大唐栋梁,才不负上天给他的这一份才情,也不负他这一份机缘。”

看,阿玉就知道,他出了头,下了狠招,后头自有皇帝收尾,看看这尾巴收得多好?不但是将他身世说的凄凉了十二分,自强不息说的他自己都感动了,还顺带的把他们自己给洗了一遍,成了怜贫惜弱的大好人了。这水平,果然当皇帝的就是不一样。

看看,这话一出口捧臭脚的人有多少?一个个的都站出来高呼了,可见这收尾收的有多棒。只是。。。阿玉眼睛眨巴眨巴的看了看李世民,刚才说的,要给点赏,那赏呢?啥时候给?

阿玉这眼神太直接,太热烈,在上头坐着的李世民又牙疼了,这孩子难道是属貔貅的?可偏偏,刚才说的太兴奋,一下子秃噜出去了,这会儿好像也不好收回来,最要紧的是,这死皮赖脸的程咬金又出来了:

“陛下最是大方了,这样的好孩子确实该赏。”

这是填坑来的?李世民觉得他的脚有点痒。偏偏那头阿玉既然还立马展现出一张十分期待的脸来,这两个这是天生来挤兑他的?苏玉这小子,真不是程咬金的种?配合的也太默契了。

正想弄点什么东西糊弄一下,不想那个死硬骨头魏征也站出来了,板着个死人脸,大声的说到:

“陛下有意提携人才,这并无不妥,惜才举才也皆是善举。陛下能考虑苏玉年岁尚小,步拔苗助长而是授人予渔,奖励上进,更彰显陛下气度,微臣敬服。不过陛下,您的夸赞是否属实?臣尚有疑惑,可否给殿中各位大人解说一二?”

前头那一通夸奖众人还以为这老小子是转性了,不和皇帝唱反调了,不想这暗招居然埋在这里?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啊,这阿玉。。。聪明他们知道,那点子一个接一个的,看看那些比赛就知道脑子有多活络了,文采也知道,那些诗词可是闹的挺大,至于武力?这个也没说的,连程咬金都说可以,打猎他们很多人也亲眼见过,文武全才确实说的过去,可这什么书法自成一体?这个他们怎么不知道?

说来阿玉这字散出去的其实也不少,那些诗词就很多了好不,可问题是这些来求诗词的都是孩子,得到诗词的都是后宅妇人,还都是所谓亲戚家的妇人,有几个当家的没事儿看这些他们当成笑话的诗词?有几个注意到了,帮着去宣传的?所以这会儿阿玉的字,那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真心没几个人知道。

不过今天过后那是肯定都知道了,因为人李世民很直接,让人立马抬了书案,置办了笔墨,直接让阿玉就在这朝堂上现写了。他真是难得的,第一次觉得魏征其实也是好干部了,看看这出来的多及时,好歹给他拖延了点时间,好让他想一下,刚才说出口的话该怎么处理。老实说,皇帝也没钱,今儿这事儿。。。若是写完了字,没人记得了他是不是能耍一次赖,当忘了?

皇帝怎么想的,这会儿阿玉没心思关注了,他这就要动手了啊。你以为刚才那一波这是过去了?嘿,对不住,阿玉是个小心眼,穿了这么些时空也没该了这性子,所以啊。。。

陪在一边盯着他手里那张纸的大人刚惊叹了一下这阿玉书法确实不凡,确实自成一家之后,一个个又变脸了。你写就写吧,可阿玉也实在是个睚眦必报的,他写什么不好,居然默写了一章大唐律,更要紧的是,这内容居然还是有关于窥伺帝踪,勾连内宫的部分。得,这一下子黑了多少人的脸,真是只有坐在最上头的李世民知道了。

这一次朝堂的结果。。。阿玉收获很不小,首先他的字出名了,想来来掏书法练习册临摹的不会少了,嗯,大概能收多少礼物,这个暂时还不好说。其次,奖赏什么的,李世民依然没逃脱,有程咬金等姨父,姑父,表叔,堂叔,表舅等等在呢,阿玉只花了几分钟,摆出一张失望的脸,就顺利的得到了他的奖赏,虽然不及太上皇大气,直接给田地,可二十匹绢也十分的不错,毕竟这时候这东西也是能当钱用的对吧。最后他还得到的。。。那就是小身板上无数个大掌印的乌青了。

这是谁造成的,不用说吧,除了那一帮子手脚没分寸的武将还能是谁?特别是自觉功劳大大的程咬金,而会得到这些乌青的原因很简单,人家要阿玉记得他们的好,要阿玉赶紧的,回家亲手做一顿好吃的孝敬一下为他操劳的长辈。

呵呵,这还有什么可说的?在没有内力修行小成之前,作为没有反手之力的他,不,就是有反手之力了也不敢反手的阿玉,除了答应,已经没第二条路了。

所以苦笑着被这些粗货们带走,那是妥妥的,除了给一边躲起来,不想受到无妄之灾的皇子们一个大白眼,阿玉啥都不能干。

什么?那个大唐律?警告的作用已经起了,该领会的总会领会的,就不用在意了。

当李承乾的小伙伴28

被老货们当了一天的厨子, 那简直就不是人过的日子,最要命的是,发起酒疯的粗货们, 嘴里叨叨怎么乱不说, 这表示其高兴来, 也十分的让人无语。不是拍肩膀, 就是踹一脚。也怪不得往日没孩子愿意和他们凑一起呢,那没轻没重的手脚一般人有几个能承受的住?

所以啊,阿玉的表情很苦涩,过来才多少时间?练武的天分哪怕绝顶呢,这么点时间也不够用啊,那是练武, 不是修仙, 更不是玩游戏, 一天飞剑,三天飞升的。到了如今也不过是比寻常人跑的快些, 反应敏锐些, 六识聪颖些,气力更大些。。。在怎么也扛不住这越来越多的老东西的折磨, 看看,这乌青越发的多了, 不做个全身按摩,估计明儿手都抬不起来了。果然,这武艺还是要练啊, 这要是内功小成,他内力一转,能抵消多少?

只是他这所谓的不够好,事实上已经很够用了,最起码这些老货的眼里,阿玉,已经妥妥是个既有天分,有懂得努力的好孩子了。为什么这么说?亲,这里不是武侠位面,从根本上来说,武力档次是不一样的。阿玉那是完全弄错了评定标准好不。

说来怪只怪前头那一世他好死不死的去的是包青天,那里头武功。。。有南侠展昭,有锦毛鼠白玉堂,这水平能差到哪儿去?轻功飞的绝对和武当有的一拼好吗。如此一来你说,阿玉这所谓的刚开始放到这个时代,又该是什么档次?这是武则天,不是隋唐英雄传好嘛。

阿玉,书法自成一体,武艺小有成就,比武将家的子弟都本事些,这样的孩子,你说,让这些老货们怎么可能不欢喜?虽说他们欢喜的方式诡异了些,可好处真的是听不少的,自打给他们抓着阿玉做了一顿饭,后来又零零碎碎的招呼了几回,阿玉那小日子立马太平了不少,最起码那弹劾的事儿,就好像是风过无痕一般,再没有了动静。从这一点来说,拍几下也就拍几下吧,他认了。

日子过得顺当了,那么攒钱攒家业的事儿就又提上来了。所谓一家之主,虽然全家一共也就他一个主子,可这守家立业是他天然不同推却的责任,怎么让这个家越来越好,他还是挺孜孜以求的。(其实是攒钱成了习惯,开启种田模式成了下意识而已。)

“怎么样,算出来没有?有多少本钱?。。。宝琳你家那铺子翻新好了没有,这都好些日子了,这速度太慢了。。。处默,和你家耶耶说了没?你家那养的猪除了自用的,全卖给咱们自己的酒楼,不能往外出了啊,这养猪的方子让你们这群强盗给拿走了,我可是啥好处都没得,好歹让我多挣一年钱补补。。。”

阿玉家因为没大人,所以这开会什么的,从来都是最佳选择,再加上呢个白吃一顿,所以这最近开会开的有些频繁。只是阿玉的便宜是那么好占的?立马这计划书就出炉了,转头这进度开始催促了,一个不小心,人情什么的又给欠下了,就是李承乾看着这样的阿玉,都感觉很无力。这抢方子确实我是干了,可我家那当皇帝的耶耶不是给了200亩地了嘛,怎么这会儿还说没好处呢?

“阿玉,你这是吃干抹净就不认账啊,当初那二百亩地你拿的时候可没手软。真要细算,这才半年,你你名下就添了五百亩地了,我记得你家原本也就这个数吧,直接翻番了还不满意?”

“是,我是拿了,可这地真算起来,除了名字改了,还真不是我的,哦,对了,或许这个你们不懂,事情呢是这样的,按照规矩,除非是在春耕前进行土地变动,不然的话,即使地契上改了名字,换了主家,可这地里的东西,依然是属于下种的那一方的,也就是说,这200亩,哦,不止,包括后头的300亩,真算起来,要到秋收之后,连着麦秆都运走之后,那地才算是我的。”

他们委屈,阿玉才委屈呢,听着好听,这么些地,可这地如今还处在能看不能用的阶段好不,因为生怕看了眼红,最近他可是连自家地都不怎么去看了,你居然还扯出来说?

委屈的不只是阿玉,人太子他们也委屈着呢!地里的东西?收获之后才是阿玉的?还有这样的说法?李承乾和其他几个孩子有点懵,这些约定俗成的东西还真是没人教。纯属于知识点空白啊。

“阿玉,这。。。秋收孤想和你去看看。”

李承乾又一次发现了自己的无知,自打跟着阿玉一起玩,他发现自己不懂得东西好像越来越多,新接触的东西也越来越扩散。所以接受能力已经逐步的在变强了,看看,其他人还懵着呢,他就有了新计划。既然不懂,那就弄懂他。

至于别人。。。

“秋收?阿玉你家秋收啥时候?秋祭前还是秋祭后?你家种的啥?收割好玩不?。。。”

“正好在组织一次比赛怎么样?比收割?这个一定有趣。”

人家都说,一群小姑娘凑一起那是跌进了麻雀窝,这里都是男孩子,可为啥他一样觉得叽叽喳喳的头晕呢?还收割比赛?他家的田可不是给他们玩的,要是浪费了粮食。。。阿玉不能保证自己能控制住不揍他们。所以还是。。。

“行了行了,收割什么的就别添乱了,农人抢时间呢,咱们去了也是添乱,还不如这样,等着秋收结束了,咱们再去,前一阵子我找人做了个小水车,本是想着放后院池子里玩的,不过看着好像挺有意思,我就想着能不能扩大了,到时候放到河边上,最近这东西做的也差不多了,等着农忙结束,咱们就去试试怎么样?若是真的能立起来。。。嚓,一定很壮观。”

“水车?那种脚踩的?”

“不是,全自动的,保证让你看个新鲜,不信,你们跟我走,去后院看看,那个还算是不怎么样的呢,真放到外头,放河里,那。。。”

阿玉这说的是啥?穿越经验丰富的人已经想到了吧,对滴,就是据说明代兰州工匠发明的兰州黄河大水车啊!至于为啥阿玉要搞这个?说起来都是泪,地域造成的农耕问题,真的很能打击人。虽然阿玉在种地上经验丰富的都快能考博了,可那经验大部分都是南方的,就是偶尔在北方,那也是山东之类的地方,从没有对水源什么的有过烦恼。

可这里呢?这是中原腹地啊,虽然这会儿确实还不是黄土高原,没有沙尘暴,盐碱地,还不缺水,可你只要想想这周围长安,咸阳,当了多少年的王都,就该明白这附近的土地承载了多少年的耕种。这样历经数朝,几经千年的消耗,你觉得这地力还有多少?

就是这地力阿玉用深耕,用土肥料能搞定,可这水呢?不是没水啊,只是。。。大家知道原是啥意思不?为啥那西北角黄土高原?那就是说这地啊,就和是裂开的松糕一样,上头平的是原,下头裂开的是沟,这走地图上的一里,那上上下下,高高低低的,实际得走三里,比电梯都忙,这就是原,而这样的原。。。龙首原这个名词想起来了不?呵呵,这近的就在皇宫北面了,你说,这地界还能指望啥?

哦,扯远了,再说这水。一般来说,这附近的水吧,都在这沟里头,虽说这沟里头还未必每一个都有河,所以总体情况来看,水其实还算可以,可问题是,这水怎么弄到原上头。光靠骡子牛拉?这费劲啊!所以这一代为什么种植的多是小米,糜子?因为水少也能长。。。

对于阿玉来说,自家地里能种粮食,拿他是不想花钱买的,所以对种什么很有意见,而他想种小麦,种稻米,这水的问题就一定要解决,那么除了兰州大水车,你觉得他还能有别的法子?

因为粮食倒逼出来的东西不只是这一个,只是暂时,目前,能让李承乾他们知道的,就这一个了,其他的?缓缓吧,出来速度太快,阿玉自己都有点心惊肉跳的不安啊。

长安西面,沣河边上,巨大的大水车已经立了起来,随着工匠们将最后一个插销拔除,随着水流一冲而过,那水车果然自己转动了起来,这一幕让所有知道消息,跟过来看热闹的孩子都傻眼了。

这或许是这些勋贵世家子弟第一次亲眼看到工匠的力量,也是第一次意识到技术带来的奇迹。看看他们的眼睛,那亮闪闪的,崇拜的模样,想来只要稍稍引导一二,这些人里头必定能出几个愿意去了解,去学习,去钻研的。虽说这样一来,他们很可能会因为像是阎家兄弟那样,成为文人中的另类而被区别对待,可阿玉相信,这只是暂时的。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若是有一天他的计划完成,李承乾真的能顺利的登基。。。那么或许有一天,被摒弃了无数年的墨家,会重新登场,或许,我们曾经的辉煌能得以延续。。。

“怎么样,是不是很厉害?”

“真的很厉害。。。”

“阿玉啊,这,这,你家木匠借我使几天,我给我家也弄一个。”

这谁家的小子,脑子倒是转的不慢,看了一眼,就想订货了?这个倒是可以有,阿玉为了这些东西,可是花了不少钱,如今正穷呢,有的补贴干嘛不要,只是。。。阿玉眼泪都要下来了,为啥他猛地听到了李世民的声音?

“什么东西这么厉害?啊?你们这一帮子臭小子,这秋祭。。。苏玉,给朕滚过来,这是什么东西?来,说个清楚。”

说,什么说清楚,这会儿阿玉最不想做的就是说清楚,一说清楚,很可能这东西就又该被抢了。

“不要,姑父,你不能总抢我的生意,我这要卖钱的,我穷的很。”

当这这么多大臣,哦,十来个跟屁虫得面,你说皇帝抢劫?这可把李世民给气着了,可他还不能把阿玉怎么样,谁让他一来就先喊了一声姑父呢,这小子,存心的,要是喊皇帝,还能有个献给朝廷的名头,这一喊姑父。。。咳咳咳,李世民其实也挺不好意思的。如今他宫里的御厨还是阿玉家厨子的徒弟呢,宫中木匠做的椅子还是阿玉的图纸呢。。。这好处好像是拿的多了点。

“谁说不给你做生意了,赶紧过来,说说,这东西怎么回事儿,放心,我保证明年二月之前,不和你抢。”

嗯?二月?这意思是到了开春就要抢了?不对,他还能囤积,然后直接到春耕前往外发。若是这样,也不是不能接受,只要不妨碍他赶在年前解决经济危机,造福更多人的事儿他还是愿意配合的。

“呐,你自己说的啊,诸位叔伯都听见了,要作证啊,我研究这个本钱可不小,别老逮着我一个人坑,好歹让我回回本,不然以后都没兴趣了。。。”

阿玉走过去很慢,叨叨叨的模样让李世民脚痒痒,可再看看那已经被提起的水,听听那沿着水槽流过的声音,眼中又欢喜起来,不管怎么说,阿玉这小子虽然皮了些,可本事那是真的很好,你看看,这一看,细想就能知道的一些原理,别人愣是就没想到,也就是他,愿意去花代价试。

你说李世民怎么知道的?就差没把他家儿子全给拐带了,他能不知道吗,那最早出现在宅子水池子里的那个,他一早就听说了,只是没往这地方想而已。

“行了行了,还能亏了你?来,好好说。”

唉,真是枉费了阿玉的心啊,他为啥这么说?因为如今大唐的工匠,目前就是阿玉一样的状态,发明创造除了被抢,没有其他任何的好处,你说,这样的情况,人们哪有创造的激情,可惜啊,阿玉都说的这么明白了,这些贵族出身的大人们依然没注意到。。。

“知道了。。。”

阿玉有些丧气,好在他有三十年的时间可以用,一点点来吧。

当李承乾的小伙伴29

创意这个东西, 在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很多都只是隔着一层纸而已,一旦戳破, 恍然大悟的人绝对占大多数。这大水车也是一样, 刚看到的时候满脸震惊, 觉得不可思议, 可一旦原理说穿,就不稀奇了。

说白了,水会动稀奇嘛?水能推动船,这道理我们看了多少年?可为啥就没人想到水车和船其实一样能被推动?

如果说想不到是脑洞不够大,属于天分问题,可同样的, 龙骨水车从东汉就已经被发明了, 为啥一直都没人想着在提升一下?工匠的地位, 决定了科技进步的速度。

李世民能想明白第一点,却不重视第二天。偏偏阿玉想要做的就是第二点, 这就是他们的代沟, 而且还是暂时没法子填平的代沟,不过好歹目光都已经聚集到了工匠这个群体上, 若是后续计划顺利,有受到阿玉影响的李承乾继续推动, 那么阿玉觉得,自己的目标还是有希望的,想到这一点, 阿玉对于设计被抢也就减少了不舍的情绪。

“这是好东西啊,阿玉啊,你这脑子,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我大唐各地,别的没有,河流却不少,真是用好了,能浇灌多少田地?能增产多少粮食?要记功,绝对要记大功,来,告诉朕,你想要什么,朕要好好的赏你。”

李世民只要一想到有河的地方都布满水车,然后哗啦啦的水流过,那不能种的旱地什么的,都化成了良田,他这眼珠子就有些发绿,那是多少粮食,多少税负啊。

只是这样的激动在刚说完那一句之后,连就成了尴尬,因为魏征又出来了,好在他这里还没有开口,那边阿玉就已经抢占了话头,不然那这大庭广众之下,李世民的脸啊。。。绝对啪啪啪的响。

“陛下,这赏赐什么的先不说,倒是你说的二月之后。。。可是要各地也竖起大水车?若是这样,陛下,还是要慎重些的好,这大水车虽然在取水上确实十分的好用,不过这东西也有限制,您看,那体型,一般的河,若是深度不够,若是水流速度不够,放了估计也是白瞎。所以具体什么地方能放,什么地方不能,还是先派人勘察水情之后再定的好,免得白费了功夫,浪费了国帑。”

这话说的好不?那是绝对的好,这么为国着想再不好都没天理。不说别人了,就是魏征都给了一个大大的赞赏的脸,顺带很给面子的跳过了前头的话不提,就这勘察水域的事儿重新和李世民叨叨起来,这让阿玉偷偷的松了一口气。

娘哎,这要是为了他的事儿再让魏征给弹劾了,那他这真是祸从天上来,倒霉透顶了,上次弹劾的事儿虽然让他混过去了,可他已经很被动了好不。想要将来好好的做官,即使不能做到和光同尘,最起码也不能套个刺头的招牌啊。

至于赏赐?呵呵,看看李世民一边和魏征说话,一边斜过来的那饱含深意的眼神就知道,这皇帝陛下脑子转的还是挺快的,已经明白了阿玉抢说话的意图,所谓一个维护帝王威严的好孩子,你说皇帝能忘了这么一茬?就是真忘了,边上那几个这会儿还兴奋的围着水车转圈的皇子难道是摆设?厚脸皮的阿玉直接讨上门都不缺带路党好不。

见着那些突然出现的大人们已经就大水车的分布问题开始讨论,阿玉脚底上油,立马开溜,和这些人在一起时间长了,那妥妥要短寿的。还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更惬意。

对了,家里五百亩地秋收亩产挺不错,要不要推动一下?算了,最近有些大打眼,还是安分一阵吧,隔上一二年也不差什么。到时候和曲辕犁一起拿出来,一次性换个大实惠更划算。要是能直接有个爵位什么的。。。那即使自己四十三岁回去,也算是给这个世界的后辈留下点实在依靠了。

算着日子活的阿玉扯了一下嘴角,换成一般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这绝对能被逼疯三成,可阿玉。。。都死习惯了还怕个球?有这功夫还不如好好算计遗产问题呢。那态度是相当的淡定。

“阿玉,这水车,你真准备卖?啥价钱你说,我家肯定要,有了这万一,那以后种地还怕啥旱灾啊,一准丰收。来,赶紧的,我先定三个,一会儿我就找我耶耶要钱去。”

阿玉近来虽然和皇子们走的挺近,可真说起来,只有程处默他们兄弟才算是阿玉的最佳拍档,死党,很多事儿都不用相互之间通气,一个眼神,就立马配合默契。看看,这会儿就跳出来了吧,有他这么一嗓子,后头其他人哪个有脸说:阿玉,把你家木匠借我用用这样的话?

倒是阿玉自己还要遮掩一二,比如这样:

“说什么卖啊,那是对外人,都是自家兄弟,这样生分我可不高兴了,你要觉得我亏的慌,那就材料你自己出,弄点木头生铁什么的,工匠的工钱就算了,我自家养着的。不过时间。。。就看你材料啥时候到了,等送过来半个月后,应该就有了。哦,对了,这安装什么的额,我是另外请的,你别指望我。”

“啥?还要半个月?你难不成就坐了这一个?”

“怎么会,实验的东西怎么可能只做一个,有四个呢,本就准备试试装一溜的。”

“哪还说啥?剩下的先给我,我大不了给两倍的材料,算我补偿你的。”

“喂,程处默,你过了啊,四个,那怎么也该一家一个,我家也想要呢,我也给两倍的材料,对了,另外给5贯赏钱,阿玉,让你家木匠做快点,我家我刚算了一下,最起码要四个。”

“我给三倍材料,10贯赏钱,阿玉,你说,十天成不成?我要的不多,就五个。。。”

“嚓,五个还不多?长孙冲,你这黑心的,以为家里开铁匠铺子了不起啊,看拳。。。”

看,明明是一样要钱的,可这程序一启动,场面立马就不一样了。这名头,这说法,多有脸。明明给钱了,还弄的没了铜臭,多有贵族范。咳咳咳,当然了,最后那拳头除外,这帮小子一天不打架都能成奇迹,阿玉早就不指望了。

至于这大水车的未来销路?阿玉从没有怀疑过。毕竟和阿玉一起的,就没有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一个个家大业大的,在这附近的田地庄子,只有比阿玉多的,没有比他少的,这样的情况下,你说他们需不需要?即使不怎么需要,在所有人都需要,陛下都眼馋的情况下,不按上三五个,都没脸见人,太LOW有没有。这帮孩子没有一个愿意落人后头的。你说他们家大人不认账?更不可能,皇帝都看好,作为臣子,那自然也该看好,更别说这本来就要,只要在这附近有庄子的,对这东西只有满意的份。

孩子们的闹腾李世民没在意,他更多的是和各位大人走进大水车,然后找来将作监的人,测试各种数据,然后预估长安周围可能需要的数量等等,李世民能成为千古一帝,那些表面上的什么谦虚啊,什么大度啊,不去扯,政务处理这个技能绝对是点的亮亮的,不过是一会儿的功夫,他就心里有数起来。

“若是各地河道测量完成,想要都摆上,只怕没有一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做到的,最要紧的是,这水车即使有了图纸,有了式样,想要组织起大量的工匠制作,也需要时间,若是这样,这个过程只怕不下两年。。。太慢了,阎卿,你怎么看?”

阎立德不是元芳,这能怎么看?虽然他也看好这东西,可要他推广出速度来,那阎立德表示,即使手里有建造帝陵的人手,也不够用啊!可他能说臣做不到吗?不能啊,这说了他很容易被戳上能力不行的标签,所以脑子动得飞快的阎立德只能一边说一边想,奋力的自救着。你别说,人都是逼出来的,办法还真有。。。

“陛下,这是您心急了,这速度真说不上慢,倒是这工匠。。。陛下,长安的工匠虽说不少,可任务也重,分出人来做这水车不难,可像是您说的这样还要顾及到下头的,那可就不成了。您看要不这样,京城的不算,其他的。。。制作小型的水车模型,然后附加图纸,让人送到各道,让各道刺史,大都督,再当地选人制作,他们学会了,再往下分,一层层的,想来推广速度并不会慢。而长安也不过是给出三十上下的模型,负担也不重。若是再想快些,陛下,咱们还能这样,直接允许各世家大户前往衙门自行购买图纸。他们提早有了图纸,能早一日为自己的田地天上这取水利器,而衙门有了他们这些买图纸的钱,正好能用来召集更多的民间工匠,架起更多的水车,灌溉官田,并给百姓公渠送水。一举数得,您看。。。”

“陛下,臣弹劾阎立德大人,君不与民争,如此与民争利,岂是明君所为?如此造福天下的东西,就该公布天下,造福万民才是。”

“哦?这位大人果然高风亮节,不知大人你家田地多少?房产多少?秘方多少?是否一并公布?大人如此君子,怎么能与民争利,家中就该清贫度日,秘方就该公布于世,与人方便,广结善缘才是。”

刚过来想彰显一下存在感,免得皇帝忘了自己的好处,不想立马就听到了这么一出狗屎一般的无耻理论,这把阿玉给气的,差点一佛升天,二佛出世,都等不及别人上前帮忙,自己立马就反刺了起来,直接将人顶在拉杠头上。

要说阿玉穿越这么多位面对什么最看不惯,那妥妥就是这一句:与民争利。

明朝后期,某些无耻的家伙一边走私海上,一边拼命阻止朝廷开海,连市舶司收税都被挤兑,用的理由就是与民争利;国家入不敷出,想要增加商税,官商横行,占据最大一块蛋糕的人高呼反对,用的还是与民争利;皇帝开矿山,不可以,这是与民争利;张居正权倾天下才整出的一条鞭法,人死政息的原因还是与民争利;弄到最后,占据全国七成田亩的人心安理得的让只有三成田亩的农户支撑这诺大的国家税赋,支撑一次次的战争费用,到底是谁得了利?

再往前宋朝,明明三冗问题人人心知肚明,可谁让这钱不是自家出呢,在冗官已经拖得一个差事三个人监督,一个人兼四五个职位,薪水高的上下五千年之冠,却没人去碰,即使是苏轼这样的改革派也多在百姓身上下手,反过来宋仁宗吃一碗羊汤都要算计,宫室简陋到贴着墙都能听到外头小贩叫卖,这也是与民争利?

现在来了这被无数人吹捧的大唐,居然又让他听到了与民争利,对象还是自己?让自己免费公布秘方?呵呵。。。阿玉觉得能说出这句话的人,无耻已经到了一定的境界,若是他不说话,那上火上的,都能长痔疮。

“这位大人,若是您真的能做到以上这几点,别说是苏玉这水车公布天下毫无异议,就是其他人家。。。想来也会被大人您感召,紧随其后,成为下一个公布家中秘方的大德。”

只是话一说出口,他就发现自己冲动了,一不小心开了地图炮,这年头像是这样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人家没惹到他头上,没道理被阿玉拖下水,这要是被这些人记恨了,那以后。。。所以他很小心的又加了一句,直接将这个不削与民争利的家伙放到了所有人的对立面,一个紧随其后,就免去了其他人的尴尬处境。顺带还将自己和其他人绑到了一起,让其他原本是不关己的人忍不住看了阿玉一眼。

“各家秘方多事关家族传承,岂可轻易示人,苏玉能将这水车献出来,已经颇为大气,为国之心拳拳,岂容小人玷污。”

“是啊,这苏玉一个孩子,能这样已是不易,多给些奖赏也是应当,陛下此举,颇有子贡赎人,子路受牛之范,足可让更多的人知道陛下重农,让天下身存巧思妙计之人,感怀陛下公正信诺,并无不妥。至于各路督抚售卖,也非妄言,这水车虽是利民之物,可工匠做工亦是民力,哪有平白使用的道理,让心急富裕之家出钱,转而使得工匠百姓得些工钱,这是一举数得,实在是妙法。”

“确实,这法可行。”

一个个老狐狸,说着说着,这话题就给扯歪了,阿玉眼睛一扫,将那几个说话的记住了脸,随即又去看那被阿玉顶嘴,如今被其他人直接忽视的那个说着与民争利的家伙。呵呵,果然,又是御史,又是世家之人。。。

救吧,扯吧,别以为事儿就这么过去了,李世民的心眼可没那么大,而他阿玉,也不是善茬,敢在他身上找存在感,找死呢。

当李承乾的小伙伴30

历经了那么多世的武侠位面, 当了几辈子的武人,阿玉即使曾考过举人,当过村长, 称过医圣, 可骨子里却因为那一场场厮杀, 一个个江湖而深深地篆刻下武人的印记。被挑了火之后, 骨血中的冷酷,心性上的狠厉立马就被激发了出来。好在他还知道这会儿不是他出手的时候,性子被死死的压住了,不然。。。

不过即使这样,阿玉这一刀捅的也绝对不轻,谁都不是傻子, 阿玉这话都说的这么明白了, 这别人能不懂那些人是啥意思?没有了那拗口的文字遮掩, 连最粗鲁,不识文字的也明白, 这是巧取豪, 你说,眼神再转过去的时候, 看着那些往日义正言辞,仁人君子一样的御史们大家会是个什么样的眼神?

而边上虽然也跟着动过心思, 但没赶上出头的几个官,这会儿让这些眼神这么洗礼的,一个个十分的羞恼, 忍不住对那出头鸟也埋怨起来,心下不住的骂那人脑子不少,全忘了刚才他们其实也有这个意思,只是动作慢了点没赶上第一个出来说而已。

当然了,世家中真正有脑子的,有底线的也不是没有,这些人看着那几个羞恼的家伙,满脸都是耻于为伍的表情。你说,这买个图纸才几个钱?这眼皮子怎么就这么浅?为了这么几个钱去得罪一个明显被皇帝看好,未来前程绝对不差的孩子,这都啥脑子?难道连铺垫人脉,放长线钓大鱼这样的事儿还要他们手把手的教不成?而且这事儿办的还这么的没档次,真当别人脑子都不好?听不出他们的盘算?哎,如今的孩子,那真的是,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没耐心了,官场博弈哪有这么干的。郑家要是在这么下去。。。

郑家在这么下去怎么了?郑家的几个长辈官员这会儿已经闭上眼睛,彻底无视了那个蠢货,不是他们不想帮忙,而是不能插手。一直以来,世家里头就有个奇怪的潜规则,只要是对上皇帝,对上新贵,就会立马团结起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套路十分的熟练。

可与此同时,世家内部却并不算平静,你来我往的折腾,未必比朝堂好多少,下黑手有时候比其他人都狠,更关键的是,这扯的厉害了,往往还容易引发家族内部的动荡,(相互联姻的结果,关系太复杂,利益纠葛太繁琐,牵一发而动全身说的就是这样。)

如此一来,奇怪的事儿就来了,这一个世家的人犯了事儿,往往自家人视若无睹,权当没看见,以免行为不合适,造成家中的混乱。而隔壁人家的却总是窜出来帮上一把,搞得像是他们家的娃一样,这场面。。。咳咳咳,当然了,理由其实不复杂,因为他们需要维护世家整体的脸面。

作为小世家中的一份子,阿玉虽然对这弯弯绕绕的不是太清楚,可如今的他是什么样的眼神,什么样的情商,智商?现场观摩一下,联想一下,那就什么都清楚了。

而一旦阿玉看清楚了,那。。。人未必会死,可这报复的法子,估计能让他们恨不得去死。恩,这个后头再说,先说这里,这是在外头,虽然转移话题什么的,也算是变相的保住了朝廷的颜面,不过李世民却从中又看到了别的东西,那眼神几下一扫,别有意味。

“阿玉啊,你小子,别以为朕不知道,你这本是在自家后院弄着玩,无意中弄出来的,这会儿得了便宜就没卖乖了,恩,长孙仆射,房爱卿,这水车如此利国利民,你们看,给这苏玉一个什么奖赏好啊?”

这是以朝廷的名义赏,而不是皇帝私人的身份给好处?阿玉眼睛往上一瞄,随即给看过来的李世民一个憨憨的,讨喜的笑。有什么不懂的,这是皇帝在保护他呢,给这个东西,这个事情定个性,免得以后再因为这个让人惦记了去。此外也变相是想试试,能不能不给钱给点别的好处,比如爵位?皇帝要偏心起来,其实还是挺有办法的对吧。

刚刚有人说话差点闯祸,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表示要安抚,你能说不同意?知道什么叫政治不?政治那是妥协的艺术。作为一个懂政治的官,自然知道该怎么做,别说是那些和阿玉关系还不错的老狐狸们了,就是那些刚才还算计他家方子的世家眼红病患者,这会儿也立马换了一张脸,把阿玉给夸的呀,都让人怀疑那说的是谁。

好吧,朝堂其实和戏台一样,生旦净末丑,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角色,没什么稀奇的,更让阿玉费神关注的是,原本以为怎么也要混到十五六虽才可能搞定的爵位,终于从天而降,到了他头上了。

从五品上的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世袭永业田500亩。这一份奖励绝对够大,甚至到了魏征同学差点再一次走出来怼人的地步,可人皇帝如今学乖了,啥事儿都喜欢放个后手,这不是,每等魏征发招,他就抛出了上一次太子从阿玉那里抢来养猪秘方的事儿,声称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养殖,已经摸清楚了基本的情况。

养猪秘法能让两三年才肥起来的猪,一年就身肥体圆膘厚,大大的节省了百姓养猪的成本,增加了市场上的肉食数量,是有利民生的大功德。上次只给了200亩,那是对阿玉献上秘方的态度给予的奖赏,而这一次则是秘方被证实确实有用之后,和这水车叠加给的奖赏。

两样叠加才给个男爵?满长安勋贵里头最底下那一档?食邑和永业田全是最基础没额外附加?大臣们平衡了,反过来再想想满长安买不到猪肉做红烧肉那时候流的口水,想想以后这养猪的法子,会不会也卖出来。。。大家立马不觉得给多了,反正不是自己家出钱对吧,给多点又有啥关系?一个个还特真诚的过来,对着阿玉,以及老苏家的代表人物,苏亶同学恭喜了一下。然后。。。

“那啥,太子,你那猪啥时候开卖?老程我如今买个猪都要派人去西市牲口贩子那儿等着,这日子过得,也太憋屈了。”

程咬金每一次插话总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而且还总是特别的贴心,也难怪皇帝对着他总是那么放心了,也难怪这家伙命长的碾压一票□□旧臣了,这才是真正的水平能力体现啊。

那些刚才还一张晚娘脸的突然笑的和朵花一样,这里头要说没问题,程咬金都肯拿自己脑袋给人当球踢。所以喽,他很聪明的在第一时间就往皇帝那里扫了一眼,然后果断看出皇帝不高兴了。

哪还有什么可说的?虽然他没想出来,那些人到底打了什么主意,为啥皇帝不高兴,可他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又来了,哎,你说这御史怎么就那么傻呢,刷什么太子啊,刷什么阿玉啊,关键时间点一声吼,满朝文武全是你脚下的人头,衬托的多闪亮。。。

程咬金这一刻的闪亮已经不能用言语形容了,问太子买猪这个事儿。。。一般人确实没人敢干。哦,忘了,这个一般人,绝对不包含尉迟恭,看看,这老黑,一样是个混不羁,顺带比程咬金更不如的是,这家伙傲娇起来相当的霸道,看看,程咬金还只是问,他呢,那是直接窜到了太子跟前,也不顾自己比太子大那么多,也不顾人家耶耶就在边上,一巴掌过去,就差点将太子给拍地上了。

“太子,陛下都说长好了,你还藏着那么多猪干啥,赶紧的开始发卖吧,最大的五只给老黑。。。”

“嘿,尉迟恭,你个混球,居然敢抢在某的前头,你啥意思你,要买也是某先来。。。”

所谓死党,那就是不管对方如何的混蛋,关键时刻也绝对不能放弃拯救。看尉迟恭这脑子混的,居然当着皇帝的面,命令起太子来了,程咬金那心都提起来了。忍不住在心里暗骂:这个混账,平时喜欢吓孩子玩也就罢了,如今当着皇帝的面都这么来,这不是找死吗。怎么以前的教训都没吃够呢!

要说尉迟恭那真是记吃不记打的典型。因为生的黑壮,面目有些狰狞,连着他自家的崽子都怕他,一见他就特别的老实。按说这样的情况,一般家长都会自卑那么一下下,然后尽量表现一下自己温和的一面什么的对吧。可人尉迟恭不啊,他对孩子们都怕他这事儿那是相当的自豪,只觉得自己那是自带威压,震慑一切宵小。。。反正吧,就是脑回路有点问题,而且时间长了,还把这吓孩子当成了一桩乐趣,时不时的对着别人家的孩子也使着玩。

本来这也没事儿,逗孩子什么的,大人的恶趣味而已,可偏偏这小子心大,逗孩子直接逗到了太子的身上。当时李世民刚登基,太子才八岁,长乐公主才六岁,让他给吓的,长乐公主大叫有妖怪,太子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你说说,这都什么事儿啊。

为了这,好几次出门打猎,都被心疼孩子的陛下当斥候用,生生的熬过了两年,这事儿才算完。这会儿。。。这老小子就不知道收敛,做他的兄弟,安真心不是一般的累。

俗话总是说,半道出来个程咬金,阿玉有理由相信,这个典故就是这么来的,看看这截话头的速度,看看这解围的熟练度。。。太子一边揉着肩膀,一边看着冲出去,和程咬金打在一处的尉迟恭,忍不住嘴角翘了起来。

他已经不是孩子了,这些老臣不说都了解,最起码的眼色还是看得出来的,他们对自己,不亲近,不重视,甚至还有些无礼,但同样的,也没有恶意,没有算计。。。所以虽然不满意他们对他的轻视,却也感激他们的轻视,被轻视的太子活的更轻松。

“两位伯伯别闹了,一头都没有,这猪还要配种呢,怎么也得到明年夏至,才有可能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