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他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在得知楚梨已经嫁人后,他不想再待在X市伤感,所以大学期间也都没回过家。

林一诺见了,急忙冲过来安抚他,“爸爸,你不要那么激动!”

林栋天却依然激动异常,因为他突然明白了一件事,他可能错过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惊慌失措的看向皛皛。皛皛叹了一口气,“她在信里将所有的事情都写得很清楚,因为无法流产,她在没有办法之下,为了保全你,策划了这个原以为可以顺利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告诉你,也是怕你不愿意,更不希望你胡思乱想,影响学业,而江湛从一开始就是知道的,两人的婚姻也是有名无实的,但她漏算了一点,那就是江湛太爱她了,爱到脑子一热,什么都答应了,却完全做不到协议里约定的事情,甚至还盘算好了,要如何拆散你们,她生下江允恒后,也正是林家贿赂案差不多要结束的时候,等孩子满月时,林家彻底脱离了危机,同时你也考上了好大学,她很高兴,本来想去找你将一切说清楚,但因为产后身体虚弱,她根本下不了床,于是就让江湛代替她去找你,但很显然,江湛没有去找你,他还谎称,你不愿意见她,之后你离开X市去上大学,她没有气馁,每周都有写信给你,但那时她的身体太差,出不了门,每次寄信都是江湛去,可想而知结果是什么,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她写了一百多封信,却一直没等到你的回信,你也没回过X市,她以为你不要她了,连孩子都不要了!”

“不!”林栋天嚎叫道,双眼发红的看着皛皛,“怎么会!?我怎么可能不要她!”

这个答案,他要怎么接受,原来她一直都有想过回到他身边,他却因为可笑的自尊和颜面,竟然一次都没去找过她。

更可怕的是,他大学毕业后也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入伍参军,服完两年的兵役后才回的家。

这时,已经整整过了六年。

六年的时光…

她是否依然在等他!

他一直以为她是爱那个男人才嫁给他的,以为她很幸福,所以拼命的告诉自己别去找她,他不想看到她依偎在别的男人怀里的样子。

皛皛继续道,“六年后,你回来时,她有想过要去找你,可能因为分离太久了,她有些话不知道怎么说,也写了一封信,想寄给你,但很遗憾,你回来之时,已经结婚了,当她知道以后,就彻底断了找你的念头,那封信也就没寄出去。”

林栋天狠狠的一颤。

“当然,她并不知道,你娶的妻子,是恩人的女儿,这位恩人因为在一次救火行动中救了你,自己却殉职了,你不过是为报恩才娶了她…”

对于林家而言,这段婚姻他们是乐见其成的,这位林家二夫人从小身体孱弱,母亲早亡,唯一的父亲又为了救他而死,就算他不想娶,林家人估计也会逼着他娶。

但谁也不曾想到,这样的阴差阳错,让这对恋人就此成分离,成了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之后的楚梨,只想好好养大儿子,和谁过日子都一样,也因此一直忍受着江湛的无理取闹,心如死水一般,再没有涟漪。

而林栋天娶妻后,一直活跃在消防的舞台上,荣耀与勋章让他一次又一次的高升。

两人再无交集,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她的信在哪里…”他哀然的问。

“在我这,我保存的很好!”

“我什么时候能看到!”

“在你供认完犯罪事实后!”

他抬起头,仰天大笑,却笑得极其悲凉,让听的人觉得他已经万念俱灰了。

“你问吧,快点问!”他不想再浪费时间了。

皛皛也觉得该是进入正题的时候了,“二十年前海山大火,你时任X市第七消防分局第一队队长,是第一个冲入火灾现场救援的人。”

“是!”

“当时的你根本不知道江允恒是你的儿子,按照指示你的主要责任是救援被困的人员,同时搜索是否有罹难者,所以当时将江允恒遗体带下山的人是你。”

他默然的点头,眼睛突然看向自己的手,那手正在颤抖,就像患病的老人。

“当你将遗体交给死者母亲的时候,你发现对方竟然是楚梨,十几年后再次相见,竟然是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心情可想而知,我想当时,当楚梨抱着遗体唤着儿子名字的时候,你就已经知道,那孩子是你的儿子。”

他闭上眼,泪却流淌了下来,那一天的情景恍如昨日发生的,在他脑海里刻印下了难以磨灭的震惊和伤痛,那个小小的遗体,焦黑的辨认不出模样,他其实早已见惯了的,每一次发生火灾,比这具遗体更惨的他都见过,但当楚梨扑过来,喊着他的名字时,他像看到了世界的崩塌。

允恒…

这个孩子竟然叫允恒!

那是他取的名字。

他不敢置信的看着楚梨,回应他的是楚梨泣血一般的哭声,和歇斯底里的攻击,她那双总是很温柔的眼睛在看他的时候充满了愤怒和恨意,她甚至狠狠的咬了他一口。

“为什么你救了那么多人,却救不了允恒!”

她因为哭泣沙哑的嗓音,就像一颗子弹贯穿了他的头颅,让他僵在了原地。

他想安慰她,但他有什么资格,肩上的对讲机里一直传来要他上前线的命令,他却连脚都迈不动,像尊石膏一样的站在那里,直到她哭昏了过去。

“因为职业的关系,你当然清楚引发火灾的人是谁,周滨、邢晓磊、以及黄健,但是当时的你,虽然伤心,也痛恨过,但理智告诉你,这三个都是孩子,这只是一场意外,谁也不想的,你更多的注意力是在江允恒竟然是你的儿子这件事情上。”

“你说的没错,当我知道小恒是我的儿子时,我整个人都傻了,也曾仇视过引起火灾的人,但那是三个12岁大的孩子,少不更事,只是顽皮导致了这一切,怨和恨又有什么用,那时我只想找阿梨问清楚,问清楚当年的一切。”

但是楚梨不愿意见他,将他拒之门外,江湛每天醉醺醺的,他差点和他打起来,那时的自己再不是一个感情用事的少年,而是一个三十岁的成熟男人了,就算不用问,其实心里也有了答案。

可是这答案和皛皛说给他的版本,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直到最后,他也没有见到楚梨,她因为伤心过度,身体越来越差,没过一年就撒手人寰了,就在他去外省出任务的时候,他竟然连她最后一面都没有见着。

这个打击让他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悲伤中。

如果不是阿瑶,他可能就此一蹶不振,这个妻子,说到底他也是辜负了。

而从楚梨去世的哪一刻起,其实杀机就已经埋下了。

“那篇作文,让你知道了火灾的真相…”

林栋天双眼刹那间赤红一片,是恨意将这双琥珀色的眼睛燃烧出了一片火红。

那啥,我保证,明天一定结案…我卡文了…。

Round 108 结案(六)

林栋天哀伤的双眼刹那间赤红了一片,是恨意将这双琥珀色的眼睛燃烧出了一片火红。

他的反应已经告诉了皛皛,她的猜测是正确的。

“我想,在不知道真相前,你对周滨一直都很宽容,不只是因为他成了一名消防员,更多的是感怀那场灾难虽然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但让这个男孩成长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尽管你在X市,他在S市,看似你们没有交集,但实际作为X市消防局的局长,在很多聚会上可以遇到他。”

周滨22岁时加入了S市滨城区消防队,10年里,四次三等功,两次二等功,连续七年当选优秀专职消防队员,还是S市十八名消防业务尖兵中的一位,这样出彩的履历,俨然成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为了能将这种‘我为人人’的精神发扬光大,他的事迹会在全国展开宣传,这是很常见的激励方式,通过优秀的标兵来刺激新人,也能将消防员的形象进一步提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林栋天就算想忽视他都难。

“‘优秀专职消防队员’这样的殊荣都是要开表彰大会的,自然是消防界的头等大事,我查过,在他连续当选的七年里,好几次奖状和勋章都是你亲自颁发给他的。”

作为消防局局长,又是上将警衔,每年的表彰大会林栋天都会参加,年轻时候的他是去领奖,后来则是负责颁奖。

“你们林家一直是消防界的传奇家族,很多消防员都拿你们当偶像,就像时下的追星族一样,能让你们林家的人颁奖,对于很多消防员来说,就像是做梦一样,会激动的连话都说不出来,更被誉为是消防界的‘奥斯卡’!”

林栋天没有否认,他也正是因此和周滨相熟的。

“周滨也把你当做了偶像,我对比过你和他的履历,他是连续七年当选优秀专职消防队员,你是十一年,这个记录一直没有被打破,你在消防界的地位是如同神一般的存在,是很多消防员心中的大英雄,他也努力的以你为目标,作为前辈,看到这样一个努力奋进的后辈,你自然会觉得很欣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林家正气的门风,让你不只宽容他,还对他生出了一丝怜惜,尤其是他每次任务都是那么的奋不顾身,像是不要命似,你对他的怜惜也就更浓了,相信每次表彰大会后,你都会找机会和他谈谈心,当然是私下的,毕竟他年少时犯的错,不适合让别人知道。”

正因为这个顾忌,也致使了警方在侦查焦尸案的时候没有发现两人的交集,其实就算两人有交集,也不是什么特别奇怪的事,同是消防员,就算不在一个城市,也难保不会在某些救援任务里相遇。

“我想周滨对于这样的你,更是尊敬到无以复加,肯定和你说了不少心事,包括黑山大火这件事。”

林栋天哼笑道,“没错,他说了,说他对黑山大火的事,极其愧疚,认为救再多的人,也弥补不了当年的过失。”

“除此,他应该也有和你说了邢晓磊和黄健的事情。”

他点头,“虽然当年的大火是三人共同造成的,但后来笔录时邢晓磊和黄健一致声称是他带头的,他也没反驳,记录里也一直是这么记录的,他也没怪过他们,比起他们,他最欣慰的是有一对真正关心疼爱他的父母,而不像其他两人成了父母的眼中刺,肉中钉,当他知道两人生活都很窘迫时,他偶尔会接济他们一下。”

“听到这些,我想你对周滨的好感又提升了不少?”

他不作声,脸上流露出一抹讽刺。

林默道:“既然如此,二叔又怎么会杀他!”

景飒是听的一头雾水,不是说林栋天是杀周滨的凶手吗,怎么现在反而像是在帮他开脱罪名呢。

林一诺看向皛皛,“你说了那么多,到底要表达什么?”

“我只是陈述事实,因为他的动机从某种意义来说相当复杂。”

“复杂什么!?”林默不苟同的质问道,“你刚才说的那些,不正表明了二叔没有杀周滨的嫌疑吗?”

人只会杀死自己仇恨、厌恶、不想看到的人,却不会对有好感的人下手。

“不,恰恰相反,他对周滨的好感,正是杀人动机的导火索。”

林默怔住了。

皛皛道:“因为周滨尽管对你二叔吐露的心声,但他还是没说实话。”

景飒道:“什么实话!?”

“你们还记得江允诺写的那篇作文吗?”

除了林一诺,其他人都记得。

皛皛也是从这篇作文判断出江允恒的父亲是一个消防员。

“那篇作文其实还隐藏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皛皛看向林栋天,“三年前,你也正是看到了这篇作文才发现了真相。”

林栋天神情激愤了起来,紧紧的揪着床单。

“因为黑山大火,教育局开始重视起小学生的防火意识,更是为了不再发生像黑山大火那样的惨剧,每所小学都安排了消防知识讲课,每年都会有,授课的人都是现役的消防员,但是三年前,时任X市消防局局长的你却亲自去了江允恒的小学授课,我想当时的你只是一时冲动,想去看看儿子成长过的地方,没想到会在学校的橱窗里看到那篇作文!”

林默道:“这篇作文不是被撤下了吗,怎么还会贴在橱窗里,还是在那么多年后?”

“这大概就是冥冥中的安排吧,那次我和小李去小学见陈扬老师,她说过,她一直对江允恒抱有一丝愧疚,所以一直保留着这篇作文,时隔多年后,学校办了一个作文比赛,她认为这篇作文写的极其优秀,又时过境迁了,就将这篇作文贴到了橱窗里,好让学生观摩学习。”

小李在一旁点头,他当时也在场,所以记得很清楚。

正因为如此,林栋天看到了这篇原本他永远都不可能看到的作文。

“作文里到底隐藏了什么关键?”景飒问道。

“在作文里,江允恒有一段话是这么写得:‘尽管我现在还很小,但我已经知道很多知识,我也知道这份职业很辛苦,但我不怕,爸爸是我的目标,就像赖宁一样,年纪虽小,但一样可以做一个大英雄,总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一个英雄,与爸爸一起并肩作战。’”

林栋天对这篇作文早已烂熟在心头,他的儿子一直知道他的存在,一直以他为榜样,正期待着与他重逢的那一天,反观他什么都不知道,不只不知道他的存在,甚至也救不了他。

当他看到这篇作文的时候,心就像被狠狠捅了一刀。

众人听了却依然摸不着北。

皛皛解释道,“‘尽管我现在还很小,但我已经知道很多知识,我也知道这份职业很辛苦。’这句话就是关键!你们觉得很多知识是什么知识。”

林默突然颤然道,“难道是消防知识?”

“没错,他是个立志成为消防员的孩子,他无比期待着能和父亲一起并肩作战,为此,他开始学习消防知识,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如果想要学一样东西,只要有兴趣,学起来就会很快,是否专业可以不予评价,但至少他会知道很多常识,比如火灾时要怎么逃跑,火灾时要注意哪些可能导致危险的事情,或许你会说,理论知识谁都会,但真遇到事情,大人都可能慌乱,又何况是孩子,因此我有再次去小学,找到了当时认识江允恒的所有老师们!”她看向小李,“你还记不记得,陈扬老师说,这孩子老是会针对一个乱丢烟蒂的老师。”

“记得记得!说这位老师总是不掐灭烟蒂乱扔,他每次看到都会去教训这个老师。”

皛皛点头,“我正是见到了这位老师,他对江允恒记忆深刻,因为江允恒的教训,他连烟都戒了,还告诉了我一件事情,他说在江允恒两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的养鸡和兔子的笼子着了火,火势虽然不大,但很多看到的孩子都吓到了,老师也有点不知所措,唯有他冷静异常,找到了灭火器,还组织很多孩子往没有烟的下风口跑,因为学校的灭火器很小,火一下子没法完全扑灭,蓄水池又离的很远,有点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意思,他想到了利用附近立定跳远沙坑里的沙子救火,不只如此,他还将小鸡和兔子都救了出来,事后消防员敢到,听到他的所作所为,都夸他临危不乱,是个小英雄。你们可以想象,他在10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怎么救人救火了,还如此冷静,遇事不乱,这说明他对消防知识不单单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实际操练也一样出色,这样的孩子如果遇到山林大火,我想他应该比很多人都懂得怎么逃生,却在那大火里遇了难,你们不觉得很不正常吗?”

景飒偷觑了一眼林栋天,这个时候说江允恒,真怕会刺激到他,见他没怎么激动,她说道:“莫非他是因为救火才死的。”

就像皛皛说的,这孩子就是一个小英雄。

“不,如果你是因为他在作文里提及赖宁,想学他,那你就错了,相反,他曾和人激烈辩论过赖宁的英雄事迹。”

赖宁是众所周知的救火小英雄,石棉县海子山突然发生山林火灾,为了扑灭山火,挽救山村,他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后遇难,先后被授予“英雄少年”、“全国十佳少先队员”、“革命烈士”等称号。他的事迹所表现出来的“赖宁精神”,在全国青少年群体中广为传颂。

然而进入21世纪后,赖宁似乎正逐渐被淡化。赖宁精神中过度宣扬和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被认为与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不相符,甚至一些学校已将赖宁的画像从墙上摘下。《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版中也删去了其中关于“见义勇为”的叙述,将原版中“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改为了“敢于斗争,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

围绕赖宁精神是否过时、是否值得提倡,引起教育界争议。

“江允恒对赖宁的确很敬佩,但他也认为,如果遇到危险,没有专业的工具,没有很好的救援知识,光凭一时冲动是不可取的行为,这种精神值得学习,但还是要量力而行。”

她看向林栋天,“这个孩子尽管没有在林家长大,但继承了林家人的血液,理智,聪明,极富正义感。”

林栋天眼中满是自豪,“如果他还活着,他一定是会是林家最优秀的人。”

Round 109 结案(终篇)上

“另外…”皛皛继续道,“三年级的暑假,学校一名很熟悉大黑山地形的体育老师组织孩子们去大黑山抓独角仙,江允恒在山上发现了一些野营者遗留下来的火患,那时不像现在,有专门的野营区域和野营知识讲座,都不是专业人士,是些驴友,纯粹就是觉得在山上住一晚,很好玩,要不是碰巧那天孩子们上山抓独角仙,也不会被发现,很可能就引发了一场火灾,这件事情过后,江允恒就总是央求这位体育老师在休息日的时候带他上山玩,这位老师只当他是喜欢独角仙,想多抓几只,也就没当回事,还特别叮嘱他要小心那些区域,听说他还特地将这些危险区域记录下来,还画了一张只有他自己看的懂的黑山地图,等过了一段时间,他就一个人上山了,之后,只要是休息日,或是寒暑假,他都会一个人跑去大黑山,风雨无阻,听说为此,他还抓到了一只特别稀有的金色独角仙,这只金色的独角仙他后来转赠给了体育老师,我也正是从这位老师口里才知道的这件事,当然他也已经退休了。”

景飒问道:“这事和案子有什么关系?”

独角仙,学名双叉犀金龟,又称兜虫,是很多男孩子小时候很喜欢的一种昆虫,尤其生活在大山里的男孩,绝对是像宠物一样的存在,很多男孩成年后还迷恋这它呢。

“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再怎么喜欢独角仙,也不可能风雨无阻,每天上山抓虫子吧…”

林默双目一凛:“他不是去抓独角仙的,他是去巡山的!”

“巡山?”林一诺愣了一下,“你是说他为了怕登山的人不小心留下火种,所以自动自发的上大黑山巡山,杜绝火患?”

林默点头。

林一诺诧异道,“但这是我们消防员和林防人员才会做的事?”

“正因为是消防员会做的事,他才会想到要去做,为了和二叔并肩作战,他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消防员,所以他想到了很多普通人想不到的事情,野营的驴友留下的火患,让他意识到了这是引发火灾的祸端。”

“他竟然这么小就已经想到这些了。”林一诺佩服道。

林默继续道,“所以黑山大火时,他不是上山去玩的,而是在巡山。”

皛皛点头,这也是她的结论。

“从三年级开始他一直独自在大黑山上巡山,也就是说,他对大黑山的地形相当熟悉,恐怕已经熟悉到像自家的后花园一般了,加上他不喜欢逞强的性格,遇到这样的大火,他绝不会鲁莽冲动,正常情况下,拥有良好消防知识的他,在黑山大火开始时,应该能马上找到安全路线下山,然后拨打119救援,这样才符合他的个性,但他却遇难了!”

听到这话,除了林栋天,众人皆是一颤。

这的确有违常理。

皛皛肃穆的看向林栋天,“以下是我的推测,我想二十年前,因为那篇作文,周滨、邢晓磊、黄健与江允恒有了纠纷,这原本是小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算不得什么大事,过一段时间就会风平浪静了,毕竟在一个班级里上学,抬头不见低头不见,小孩子的气性就是这样,气的快,走的也快,但是当周滨、邢晓磊、黄健知道江允恒一到休假就会上大黑山巡山时,他们想到了一个捉弄他的恶作剧,十月一日那天,他们带了酒精和打火机,并不是去烤红薯的,而是等江允恒上山了,他们故意弄出烟火,好让他急一下,等他气喘吁吁的跑过来,他们就好嘲笑他,原本这不过是一个玩笑,但是事情却出了意外。”

林栋天猛地用力揪紧被单,使得指关节都发了白。

其他人的脸色却是一白,顿时都联想到了一个可能性,但没人敢提出来,只能发愣的等着皛皛的答案。

“当江允恒发现周滨、邢晓磊、黄健三人为了吓唬他玩火时,虽然是虚惊一场,但他依然认为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他连乱扔烟蒂的老师都敢训斥,又何况是三个和他同年龄的男孩,我想他当时一定训斥的很严厉,因为对他来说,在黑山这样植被茂盛的地方,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玩火,都是在找死,是绝对不可取的行为,周滨、邢晓磊、黄健三人却不同,他们只会觉得自己不过是开了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被他这么一训斥,心里必定窝火,十二岁的小男生,气性还不成熟,因为作文的事,四人本就有了纠纷,再加上玩火吓唬他的事还被他骂了一顿,绝对是新仇加上旧恨!”

说到这里,皛皛叹息了一声,“三人气愤之下,必定会骂回去,这是很多十来岁的男孩会做的事,但江允恒的初衷并不是故意要骂他们,而是在教育他们别做太危险的事,无论三人怎么骂他,以他的个性,教育完了,也就完事了,为了不将事情搞的太僵,他应该不会再回嘴,因为那时他更关心的是先把火灭了,但他越是不回嘴,越会引起三人的不满,他们会以为他这是在看不起他,这种情况下,三个对一个,最消气的方法,就是打架,四个小男孩打架也不是什么太危险的事,说不定打到一半,就有大人来阻止了,但偏偏那天是在大黑山上,又是在有火和酒精的地方,尤其是酒精,它是极度危险的东西。”

景飒想到了黑山大火的档案,上头写着:三个孩子企图在山上找树叶点火后烘烤红薯吃,结果不小心打翻了酒精瓶子,瞬间引燃了一棵大树,他们吓得逃窜回家。

档案是这么写的,但皛皛说的却是三个孩子是为了吓唬江允恒。

她的心猛地一凉,“难道不是打翻酒精瓶子引燃了大树?”

“酒精瓶的确打翻了…”皛皛目色里有着一抹沉重,“但不是洒在大树上!”

众人顿时都倒抽了一口凉气,不是洒在大树上,那是洒在哪里?

又或者说还能洒在哪里!?

“江允恒为了灭火,第一时间就会先没收酒精,因为一旦酒精洒了,小火就会变成大火,又或者酒精瓶太靠近火源的话,受热过度,就会引发爆炸,这也是消防救援的第一步,在灭火时,一定会先将危险品远离火源,熟知消防知识的他也一定是这么做的,但面对怒气冲冲的周滨、邢晓磊、黄健,他那时做的任何事,都会让他们看不顺眼,一定会有人和他去抢,又或者气愤难忍的推他一下,无论是哪一种,灾难也正是从这一刻引发的,我想为了不让他们抢走酒精,江允恒一定将酒精紧紧拽在怀里,在外力的作用下,酒精翻在了他身上,更惨烈的是,酒精也遇到了火苗…”

而酒精一旦遇到火,就会加速燃烧,甚至窜起来,就连水都不可能扑灭。

那一刹那,江允恒就已经变成了一个活球。

话到这里,江允恒的死亡原因其实已经解答了,但众人却都被吓到了。

林一诺颤着唇问道:“为什么不是大树,也可能像记录里说的那样是大树…”她其实明白这不过是她心里希望的一丝侥幸,因为只有这样,她的养父才不会有动机,所以她宁愿相信档案里记录的。

“不可能!”皛皛一口否定了她,“若是大树,以江允恒的能力,他一定会第一时间带周滨、黄健、邢晓磊逃下山,然后报火警,但他却没有,唯独他被烧死在山上,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他当时已经无法从黑山上逃下来,也就是失去了自救的能力。”

他是一个熟悉黑山地形,又有丰富火灾救援知识的孩子,尽管只有十二岁,但只要他有能力自救,他就一定能活下来。

“你怎么知道不可能,或许就是呢!”林一诺不放弃的固执己见。

“你可以问一下你的父亲是不是…”

皛皛将这个问题扔给了林栋天,“在墓园,你曾说过见死不救这四个字,我想就是这个原因吧。”

林栋天坐在床上,惨白的脸上有着激愤和浓烈的恨意,他咬着牙说道,“是,他们眼睁睁看着的小恒被火烧着,却只顾自己逃下了山,不仅没有救他,也没有报警。”

其实这是可以预见的,三个12岁的孩子,看到一个人突然就变成了火球,心中的惊吓和恐惧早已让他们失去了该有的判断力。

“而当时和江允恒抢酒精瓶,又或者推他的人是周滨!”

“为什么是他!?”景飒诧异道,“为什么不是黄健,又或者邢晓磊。”

“因为黄健和邢晓磊将带头玩火的责任推给了周滨,周滨却没反驳,当年他是第一个站出来说出起火原因的人,他既然敢用于承认,为什么不将这件事其实是三人一起想出来的说出来呢,那种情况下,带头可不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能少沾一点是一点,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性,我想三人下山时,因为害怕已经套好了烤红薯的说辞,为的是怕有人发现江允恒的死亡与他们有关时,他们可以用这个说辞否认,但他们没想到会变成如此大的火灾,在火被扑灭后,江允恒被当成了遇难者,没有直联系到他们,原以为他们可以就此逃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但12岁的孩子,不可能在发生这么大的事后,还能表现出平静,周滨的父母可能发现了周滨的不安,逼他说出了事实,当然所谓的事实,仍是烤红薯的说辞,因为对于周滨而言,这是和其他两人的约定,他不能破坏,在他们心里,他只是不小心杀了江允恒,至于其他9名遇难者,他不认识,也没有感情,相对而言会比较淡漠,但江允恒是他的同班同学,他不可能真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周滨的父母因为良心难安,便带着儿子向警方自首,也就造就了后来在警局门口,邢晓磊和黄健父母仇视周滨父母的事情,而后,黄健和邢晓磊就将带头玩火的责任推给了周滨,一来是怪他,为什么要把玩火的事情告诉给父母,而是一种变相的要挟,这两人显然不想成为最大的过错方,便将周滨推在了前头,如果他敢否认,那么他致使江允恒死亡的事情,这两个人就会说出来。”

曹震疑惑道,“那周滨怎么还会接济这两个人?”

林栋天讽刺的大笑道,“接济?说的好听,他会给他们钱,是因为这两个畜生一直在勒索他,他不得不给钱!”

“这件事自然不是周滨和你说的,因为他虽然愧疚,但依然不敢承认自己造成了江允恒的死亡,知道他在接济邢晓磊和黄健后,对于这两个人你虽然不能像对周滨这般宽容,但那时你并不知道江允恒死亡的真相,只以为这两人因为黑山大火的事,被父母漠视厌恶,才会走上歧途,你可怜他们,在周滨的安排下,你也见了他们,想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当然这都是私底下的事,因为时过境迁,你也不想让这两个年轻人再背负上黑山大火的压力,更怕会给周滨带来麻烦,你也没有刻意去见他们,都是安排在你去S市出差,顺理成章的时候,见面时间也不会太长,次数可能也就一两次,地点是周滨安排的,因为他会比你更小心,所以你不用担心被人发现。”

林家人都是善良之辈,喜爱热于助人,说到底就是烂好人。

林栋天冷哼“是,但每次见面,他们要的都是钱,我就知道他们是扶不起的阿斗。”

最后他也就不再见他们了。

“但在看到那篇作文后,你就心态就发生了变化,你很想知道当年的事情,于是就找到了邢晓磊。”

“他本就是个醉鬼,喝醉了什么都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