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凶手自己有照明设备,还是可以憋着气,跑到主馆的。少吸几口瓦斯应该问题不大,不会立刻中毒。”郑学鸿说道。

“郑教授说得没错,所以我们逐一来看,哪些人是没有照明工具的。首先我们排除齐莉和骆小玲,虽然在她们的遗体边上,都发现了手电筒,可惜不是坏了就是没有电。河源也不可能,他身上唯一的照明工具,就是一把打火机,在充满高浓度瓦斯的空间中点燃火焰,这无疑是找死,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河源奋力跑过去,恐怕也来不及,在黑暗的环境中,人会失去方向感。而且健康的人如果连续三分钟吸入高浓度的瓦斯,会导致昏厥和休克。那么,我们的头号嫌疑人古永辉呢?也不可能,因为他的十字韧带受伤了,恐怕还没走完观光通道一半的路程,就窒息而死了。我们将以上嫌疑人都排除的话,那么剩下的那位,就一定是凶手了。”陈爝向前倾了倾身,双眼烁烁有光。

“我的天,杀死周伟成教授的凶手,是刘国权医生?”

“韩晋,先别急着下结论。照目前来看是这样,我们的凶手是有照明工具并随身携带的人。这是周伟成被杀一案,我所得到的答案。那么,回到其他案件,我们能不能把刘国权排除呢?当然不行,因为无法确定五名死者的死亡顺序和死亡时间,这使我们这次的案子极度复杂,因为你不能排除周伟成假死的可能。又或许凶手当时没有杀死他,而他才是犯下另外四起杀人案的真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每一次推理案件,都会把嫌疑人从坟墓里拖出来,从万无一失的角度来进行推理,不放过任何一个人。好,从周伟成被杀案,我们掌握的条件是拥有照明工具的人,也就是刘国权医生。大家请记住这个条件。好了,下面让我们继续。青年导演河源被杀案,我注意到现场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陈爝在客厅来回踱步,滔滔不绝地说。

“没有窗户的房间?”王芳插嘴问道。

“这只是其中一点。根据赵警官的详述,我们得知河源死时,尸体周围散落着剧本、马克杯和叼在嘴边尚未点燃的骆驼牌香烟。并且尸体离书桌尚有一段距离。你们试想一下,是不是很奇怪?”陈爝从口袋中取出水笔,叼在嘴上,然后右手拿笔记本,左手从茶几上拿起一个茶杯,“你们看,是不是非常奇怪?如果我要喝水,何必叼着烟?如果我要点烟,左手为何拿着马克杯而不是打火机?请注意,尸体离书桌是有一段距离的,所以马克杯、香烟和剧本,不可能是从书桌上掉下来的。河源当时就像我这样,站在门口的位置,然后被人袭击?他为什么要这样呢?”

被陈爝这么一说,我顿时也觉得不可思议。通常将烟放进嘴里,接下去的动作就是用打火机点燃香烟,如果要喝水,则必须从嘴下取走香烟,河源这样的举动非常奇怪,令人费解。

陈爝像是看出了我们的疑惑,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所以,我认为这并非河源的本意,而是凶手强加上去的。”

“强加上去的?”郑学鸿眼中流露出极大的兴致。

“是!剧本、香烟和马克杯,有一件东西,是凶手放在尸体边上,用来迷惑别人的!到底是什么呢?我首先排除剧本。因为剧本和其他两件物品并不矛盾,不论你喝着茶还是抽着烟,照样可以阅读剧本。那么,香烟和马克杯,哪一个才是凶手放置在尸体边上的呢?”

陈爝抛出这个问题,然后再次环视众人。

“看来没有人有答案,那就容我继续说下去吧。如果你们仔细阅读过卷宗,那瞬间就可以辨别出凶手放了什么在河源身边。河源是用牙齿紧紧咬住香烟的,这点赵警官刚来时候就说过。所以,马克杯才是凶手留下的东西。是不是更奇怪了?凶手为什么要在现场留下一个打翻的杯子?其实很简单,杯子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杯子里流出来的咖啡。赵警官曾说过,杯子打翻在地,杯中的咖啡流出,沿着门缝流淌到外面,地上的咖啡渍还依稀可见。凶手打翻马克杯,一定有他的用意。凶手一定试图用这个举动掩盖什么?一杯咖啡能掩盖什么?我们可以开动脑筋思考一下。对了,就是地上有其他的污渍。那凶手企图用咖啡渍掩盖的其他污渍,究竟是什么呢?咖啡沿着门缝流淌出去,盖住了地上的什么呢?是血液!

“根据法医报告,河源死因系机械性损伤,身上多处有明显锐器伤。是的,河源被凶手刺了好几刀,流出不少血液,有些血液溅到地上也很正常。那凶手为什么要掩盖地上的血液呢?有没有必要?我们换个思路,会不会凶手要掩盖的,并不是尸体身边的血液,而且大门门缝下的小血滴?虽然很小,但是被发觉就完了!为什么不直接用血液来掩盖?因为血液凝固了,流不动了,必须要使用咖啡。为什么门缝下方的地面上会有小血滴,因为凶手杀人的时候,门是呈打开状态的!这样血才会溅到地上而不是门上!没有错,这位凶手胆大包天,是敞开着大门,杀死河源的!”

屋子里发出一阵声音,是身体和皮质沙发摩擦而发出的声响。

“凶手行凶完毕后,发现了那些血滴,如果不掩盖将会被识破身份!那么,凶手何以开门杀人,而不是关上门?凶手不怕被人发现吗?他当然怕,不然就不会费尽心机,用咖啡来掩盖血滴了。其实,凶手这个奇怪的举动,和一种心理疾病有关。王芳教授、陶振坤医生,你们俩都是学心理学的,一定对幽闭恐惧症这种疾病不陌生吧?”

“幽闭恐惧症是对封闭空间的一种焦虑症,他们在封闭的空间会产生恐慌,因无法逃离这样的情况而感到恐惧。严重的会觉得呼吸困难,甚至昏厥。”王芳应道。

“你说凶手是患有幽闭恐惧症的人,在当年那些人中,谁患有这样的心理疾病,你又如何知晓呢?”陶振坤问道。

陈爝像是早知道他们会这样问一般,扬了扬手中的笔记本:“答案还是在古永辉写的童话中。所以我说要破解这次的案件,必须得将失落的线索和原有的线索集合。在水之国,当青蛙王子初次遇见小红帽时,小红帽说:‘这世界上我最恨两件事,监狱和狼人。监狱把人锁在屋子里,不让人出去,我最受不了没有自由,失去自由我会发抖。狼人吃人不吐骨头,伤害水之国善良的百姓,非常邪恶!’请注意,小红帽所谓的失去自由,就是被监禁,映射了在现实中的小红帽,即骆小玲对不能走出监禁之屋的恐惧。所以,杀死青年导演河源的,就是患有幽闭恐惧症的骆小玲!”

经过陈爝的推理,得出了杀死周伟成的凶手是刘国权、杀死河源的凶手是骆小玲这么一个答案。我不知道事实真相是否如他所说的那样,如果是真的,那就太令人震惊了!

“让我感到奇怪的,还有女作家齐莉被杀的案件。住在一层图书馆的齐莉是被凶手勒杀的。现场很奇怪,房间中央有两个书架,其中一面书架上所有的书都被拿了下来,并丢弃在地上。走进现场,像是踏入茫茫书海一般。书被拿下书架,造成满地是书这样的情况,有两种可能:第一,书是齐莉拿下的;第二,书是凶手拿下的。第一种情况有没有可能呢?齐莉是客人,她如此的举动是非常冒犯主人的,况且古永辉的书房中不乏一些珍贵的古籍藏书,价值不菲,随意丢弃在地上,不像是一个爱书之人的举动。如果要找书,也可以慢慢找,没必要做这样的事。所以我认为,将书丢弃在地上,是凶手所为。凶手何必如此呢?我们可以从齐莉所住的图书室的结构中,看出一些端倪。”

说着,陈爝又从一叠厚厚的案件卷宗中,抽出一张图书室的平面图。

“你们看,这间呈‘工’字型的房间,两头都可以出入。我和韩晋去过图书室,东南角有一扇房门,西边则是一扇大窗户。窗台很低,普通人一脚就可以跨出去。房间的中央位置面对面放置着两大排书架,把屋子一分为二,分为东侧的房间和西侧的房间,而两排书架中间的通道,像是一条狭长的走廊。齐莉的尸体在门后,也就是东侧的房间。可见凶手是从房门处进屋,然后勒死齐莉,再离开的。我之前说过,凶手在现场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必须要做的原因,包括拿下书架上的书。看样子,他并非是要找书,而是急于将书从书架上转移,搬空其中一面书架。为什么只搬空一面呢?我突然想起,当我从两面书架中间走过时,会稍微侧一下身,如果凶手侧过身子,也无法通过这道狭长的通道呢?如果凶手是个胖子,因为某种原因,他不能从房门处离开,也许有人守候或者有人正在敲门,他在房里急得满头大汗,但又必须逃走。这时,他灵机一动,打算从窗户翻出去溜走。但毕竟要经过这条又窄又挤的‘通道’,以他的身材,挤过去完全无望!

“情急之下,凶手开始将一面书架上所有的书丢弃在地上,因为如果不将书架搬空,他根本无法移动书架。搬空后,就是个空架子,只需用一点点力气,就可以将它移开,然后再搬回原处。至于凶手为何没将书籍重新归位,也许时间紧迫容不得他做多余的动作,又或许他不知道书正确的摆放位置,弄错了可能引火烧身,总之凶手有凶手的理由。他选择直接从窗户逃走。那个时候应该还下着大雪,脚印会被之后的暴雪覆盖,所以不用担心会暴露身份。根据以上推理,我推理出杀死齐莉的凶手一定是个肥胖的人。赵警官叙述时曾经说过,河源重达一百多公斤,是馆内最胖的,而且在古永辉童话中也形容刺猬汉斯是‘圆滚滚’的。除了导演河源,我想象不出还能有谁需要移动书架来逃生。”

如果陈爝的推理是正确的,那就是河源杀死齐莉、骆小玲再杀死河源?那这一连串谋杀案整个就是个循环?此时的客厅里,再也没有了低声细语或者冷嘲热讽,所有人都竖起耳朵,生怕漏听了陈爝一句话。

“接着是刘国权被杀案。”陈爝一开口,众人的注意力又集中到了他身上,“满屋子打碎的香水瓶。这和齐莉一案有着相似之处。但相比之前几起案件来说,是最简单的。根据当时第一个到达现场的赵警官描述,整栋黑曜馆中弥漫着一股强烈的香味,甚至有些刺鼻。我想,这恐怕就是杀死刘国权的凶手干的好事!他用毒药将刘国权毒死后,再次进入房间时,在这个满是香水的房间中,不小心打翻了一瓶香水。香水溅在了他的身上,非常浓烈。就算将衣服洗净,身上可能还是会有味道,一时半会儿也处理不了。但凶手何必将所有香水都打翻呢?只需要取同一香味的香水,偷偷潜入别人房间都倒上一点不就行了?这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凶手不认识外国的香水;第二,凶手闻不出味道。闻不出气味,他就无从判断哪瓶香水的味道和打翻的香水一样!甚至如果他打翻的是一瓶没有味道的自来水,他也会提心吊胆,认为身上有浓烈的气味。所以,在不能分辨气味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让香气充满整个黑曜馆,这样大家的鼻子都会失灵,无法判断谁才是进入刘国权房间的那个人!”

“你是说凶手没有嗅觉?”陶振坤瞪着陈爝,一脸的惊愕。

“也许吧,也有可能是感冒。只要我们着凉,就会患上伤风,这样就会使鼻子失去嗅觉,严重的时候连一部分味觉都会失去。”

“那如何找出那个感冒的人呢?还是从古永辉的童话中寻找?”陶振坤又问。

陈爝点点头,说道:“是的。从古永辉的童话看,感冒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刺猬汉斯,即河源;另一位是白雪公主,即齐莉。刺猬汉斯在花之国打过喷嚏,其实他并非过敏,而是感冒了。而白雪公主则在蓝胡子的城堡里受尽折磨,导致身体异常虚弱,患上了感冒。原文也是这么写的。”

“二选一?”陶振坤不屑地哼了一声。

“需要吗?”陈爝冷笑道,“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陈爝可能有些渴了,他拿起茶几上的水杯,一口饮尽。在众人还没有缓过神来的时候,陈爝又开始了他的叙述。

“只要心细一点,你们就会发现,河源是个香水专家。赵警官,我说的没错吧?你跟我们讲过,他还在时尚杂志上开过专栏,特别谈过香水的品牌和种类。作为这样一位专家,我想只需瞄一眼,就能认出他当时打翻的是何种香水了。所以我排除了河源的嫌疑,杀死刘国权的凶手,必须要符合感冒和不认识香水这两项,就只剩下齐莉了。刘国权一案的凶手,是女作家齐莉。以上是我的推理。”

怎么可能?刘国权杀了周伟成、齐莉杀了刘国权、河源杀了齐莉、骆小玲杀了河源,这样的话,到底是谁杀死骆小玲的呢?只有古永辉了吧!如果按照陈爝的推理,被害人顺序应该是这样的:第一个被害者,周伟成;第二个被害者,刘国权;第三个被害者,齐莉;第四个被害者,河源;第五个被害者,骆小玲。

在陈爝停止解说的时候,开始有人窃窃私语起来,不一会儿便演变成了纷纷议论。陈爝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嘈杂声戛然而止。大家还想听听,陈爝是如何分析骆小玲一案的。假设古永辉不是杀死骆小玲的凶手,那到底是谁?这个时候,所有的嫌疑人都已经被杀死了。

“推理至此,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一张时间表,排列着被害人的被杀顺序。大家会觉得,这次的谋杀,犹如数学中的莫比乌斯带⑥,无限制的循环。而在你们心中,恐怕早已认定杀死骆小玲的凶手就是馆主古永辉了吧。案件真相真是如此吗?”陈爝说到此处,像是故意留个悬念,停顿片刻,才说,“骆小玲被杀的案件有些复杂,涉及到一个时间概念,我之后会详细解释。之前论证小红帽即是骆小玲的时候,我读过一段文字,大意就是青蛙王子闻到小红帽脸上有香草的香味,手上散发着玫瑰的香气。我们来看骆小玲尸体周围散落的遗物,有化妆包、玫瑰护手霜、去屑洗发露、护发素、香草润肤露、芦荟沐浴露、薄荷牙膏、牙刷、指甲油、爽肤水等等。我们要找出有香草气味和玫瑰气味的物品并不难——润肤露和护手霜。而且也和童话中,小红帽脸上有香草的味道,手上是玫瑰的味道相吻合。也就是说,骆小玲从前洗澡完毕,都会在身上抹上香草气味的润肤露,在手上抹玫瑰气味的护手霜。直到这里,我相信大家都没有问题,那问题出在哪儿呢?我们来看童话结尾的部分:小红帽倒在地上,浑身上下都散发着玫瑰的香味,气味越来越淡……她被蓝胡子打败了。

“可是,为什么只有玫瑰的气味,而不是香草的气味呢?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原文中提到的是‘浑身上下’,就是连脸、脖子、甚至身体都散发着玫瑰味。骆小玲被发现时是赤裸的,我有理由相信当古永辉或其他人发现她被杀死时,一丝不挂的骆小玲浑身都是玫瑰味。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凶手将原本涂手的玫瑰味护手霜当成了润肤露,给骆小玲浑身都抹了一遍。凶手根本分不清什么是护手霜,什么是润肤露!那凶手何必大费周章地给骆小玲抹上润肤露呢?凶手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其实看似很难理解,实则不然,大家想一想,普通人会在什么时候抹润肤露呢?”

陈爝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洗澡之后,在洗澡之后才会抹这些东西吧?”我说。

“是的,凶手就是要让你们误以为骆小玲是在洗澡之后被杀的,所以才故意为她抹上润肤露,谁知因为自己的无知,弄巧成拙,露出了狐狸尾巴。这样事情就清晰了,我们来看,凶手这样做,一定是因为其在骆小玲洗澡之前,没有不在场证明。抹上润肤露后,所有人都会以为骆小玲是在洗澡之后被杀的,这样凶手本人就有了不在场证明,所以,凶手一定是骆小玲洗澡之前没有不在场证明的那个人。说起来有些绕,但分析起来就很简单。首先,我们如何知道当时他们都在干什么?老规矩,从古永辉的童话中寻找线索。‘大家来到了小红帽的家。青蛙王子看见一台漂亮的钢琴,于是坐下忘情地弹奏起来。’我们知道古永辉的钢琴造诣很高,根据童话的内容,他一直在弹钢琴,没有停止过。如果古永辉停止弹钢琴,去干别的事,馆里所有人都会知道。因为琴声顿止,一定有问题。所以我第一个将他排除!不好意思,各位的怀疑是错的,古永辉不是杀死骆小玲的凶手!

“然后古永辉又写道‘灰姑娘和穿靴子的猫忽然离开了,不知去了哪里’,也就是说,周伟成和刘国权离开了,不在现场。至于河源与齐莉,童话中没有描写他们的镜头。我们一个个来排除,第一个是齐莉,会不会是她呢?你们如果有心,会发现齐莉被杀的现场,也有一瓶进口的护手霜,她不会分不清润肤露和护手霜的区别,毕竟也是爱美的女性。所以排除齐莉行凶的可能。导演河源有没有可能?童话中,‘刺猬汉斯(河源)一直在听青蛙王子弹奏,一个小时后才离开’。也就是说,河源在骆小玲洗澡之前,是有不在场证明的,故而排除嫌疑。现在只剩下灰姑娘(周伟成)和穿靴子的猫(刘国权)了!童话中,他们在刺猬汉斯离开之后才出现,正符合凶手的条件。那么,他们之中谁才是凶手呢?我们注意到,凶手将润肤露和护手霜搞混,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护肤品的瓶身上都是英文,因为女明星骆小玲所用的都是进口产品。刘国权留过洋,毕业于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医学院,英文水平应该不会差。但周伟成虽是文学教授,可被学生爆出论文造假、甚至连英语都不会的丑闻。最后经校方调查,竟然还属实。那周伟成一定是看不懂护肤品上那些英文词汇了,所以才导致把护手霜当成润肤露涂抹在死者身上的失误!所以杀死骆小玲的凶手,就是周伟成!”

“乱了乱了!彻底乱了!”王芳用手拍打着脑门,似乎对陈爝的话难以理解。

“如果周伟成杀了骆小玲,那可真变成莫比乌斯带了!你杀我、我杀他、最后还绕一圈回来,什么跟什么嘛!”我抱怨道,“现在只能说,古永辉在这五起杀人案中,没有嫌疑。但事实真相究竟是什么,还在云里雾里呢!”

陈爝摇摇头,微笑道:“我刚才的推理,只是根据凶手的特质,对上了相应的人而已。你们还忽略了一个问题,二十年前在黑曜馆的杀人事件,如果是同一个人做的呢?我刚才的推理,形成了莫比乌斯带,并不成立,所以杀死刘国权的并非齐莉,杀死河源的也并非骆小玲,以此类推,满盘皆错。那我若单单把这些单项的条件抽出来,拼凑一下又会如何呢?”

“不可能有人能完全符合啊!”我说道。

“韩晋,你错了。我们都被警方误导了!我列出凶手的特质是感冒、幽闭恐惧症、胖子、不会英语和没有照明工具。如果我们要从黑曜馆的六个人里找出满足以上所有条件的人,会是什么结果呢?”

陈爝拿起水笔,在摊开的笔记本上画了六个不相交的圆。

“空集!”陈爝大声说道,“你们会发现,这些特质没有交集,每个人只有其中一项是符合的,但并没有人完全符合。那是不是我的推理错了呢?依照逻辑的指示,我用推理还原了当时的情况。那问题出在哪里呢?或者,我的推理没出问题,而是给出的条件有些问题。福尔摩斯说,排除不可能的,剩下的就是真相。而我所知道的真相,就是馆里有一个人,他是个胖子,有幽闭恐惧症并患了感冒,他不认识英文,有手电筒。如果逻辑没有错,那他就一定存在!所以我们都被骗了!当时在1994年的黑曜馆里,并不只有六个人,而是七个!那个人一直没有出现,但古永辉提示我们了!在童话中,出现的人物除去小红帽、刺猬汉斯、青蛙王子、白雪公主、灰姑娘和穿靴子的猫外,还有一个蓝胡子。童话中的人物,不是六个,而是七个。而这个蓝胡子,就是黑曜馆连环杀人事件的真正凶手!”

“当年的凶手没有死?这……这怎么可能!”赵守仁紧张地站直了身子。王芳欲言又止,想说什么,但却紧闭着嘴。

“那……杀害古阳的,会不会也是当年那个凶手?”我不安道。黑曜馆内所有人全都忐忑不安地看着陈爝。

“这也是我最担心的情况。因为以上所有的条件,都是可逆的。感冒可以痊愈、幽闭恐惧症可以经过心理治疗克服、肥胖可以减肥、英语可以学会,照明工具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即使我们得到过去凶手的所有特征,也无法锁定我们之中,谁是当年黑曜馆的杀人魔‘蓝胡子’。”陈爝精疲力竭地倒在椅子上,有气无力地说道,看来经过冗长的推理和解说,他也累了,“而我现在唯一能证明的,就是古永辉的清白。我的任务也算完成了。”

我环顾四周,在这栋馆内,除了我、陈爝和祝丽欣,其余几人的年龄都超过了四十岁,他们都有可能是黑曜馆的杀人魔“蓝胡子”。排除警官赵守仁,沉稳的郑学鸿、知性的王芳、狡猾的朱建平、中庸的陶振坤和老实的柴叔,究竟谁才是蓝胡子呢?

所有人就这样默默地坐着,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黑曜馆里安静极了。馆外,雨还在下。

第七章 恶之源

“古阳当时还应了你一句?你怎么早没和我说?”陈爝端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悬在半空,手中拿着茶杯。他半夜睡不着觉,就来敲我房门,说是讨论案情。我本打算去看看祝丽欣,可他这么一来,把我原来的计划全都打乱了。坐下后,我们就开始闲聊。

“一时紧张,我忘了。我想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啊。”

“韩晋,这可是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啊!你说古阳当时回应了你,你能确定是他的声音吗?会不会是其他人假扮的?”

“不可能!虽然我和古阳不熟,但绝对不会听错!”

陈爝低下头,看样子碰上了难题。

“我和柴叔上楼之后,我先隔着门喊了他,古阳也回应我了。他说了句‘我知道了’,然后我又问他,几时下楼吃饭。可这次他没有说话,我以为他睡着了,便和柴叔一起下了楼。当时如果知道会这样,我一定会撞开门……”

“当时你的位置在哪里?”

“让我想想。我当时是在防盗门链的位置,想伸头进去看,可房门因为门链的关系,开的角度很小,我看不清房间里的具体情况。柴叔站在我的身后,我都看不清,更别提他了。”我努力回忆当时的情况,尽量还原给陈爝听。

“你和柴叔一同上楼,如果你没有说谎,那么当时古阳确实还活着。古阳的死,是在你和柴叔下楼、祝丽欣和陶振坤上楼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可奇怪的是,这段时间内所有人都在一起。除了你们四个,没有人离开过大厅。可你们两组人又相互监督,根本无法下手。除非……”陈爝抬头看着我,双眼流露出异样的光芒。

“你……你什么意思……”

“除非你们四人之中,有一组是相互串通的,合谋用某种方法杀死了古阳!”陈爝对着我大声喝道。

“你别血口喷人!”我真的动怒了,说话的声音都是颤抖的,“我韩晋对天发誓,如果我是杀死古阳的凶手或帮凶,我出门就让雷劈死!死后下地狱十八层,永世不得为人!你总相信我了吧!”

谁知陈爝却哈哈一笑,说道:“我和你开玩笑呢!你和古阳非亲非故,和柴叔也认识没几天,虽然有这个可能性,但到底嫌疑不大。况且,如果这次的案件和二十年前的凶杀案有关,那时候你才多大呀!”

我重新坐回椅子上,生气道:“这种玩笑,以后不要开!”

“难道这世界上真的有魔法吗?凶手踏雪无痕,穿墙而入,杀死了古阳?”陈爝仰躺在沙发上,双腿搁在垫脚上。

“说不定,这栋房子真是鬼屋呢!”

“你是不是怕了?”

“胡扯!”

“那你为什么说这种话?”

我无法回答陈爝的问题。不知为何,初到黑曜馆时,我脑子里浮现的竟是电影《驱魔人》的场景。这是1973年威廉·弗莱德金导演的作品,讲述的是小女孩被恶魔附身的故事。当科学无法解决女孩的问题时,女孩的母亲转向神父求救。据说,这部片子改编自美国马里兰州的真人真事。每次想到这里,总令我毛骨悚然。

为何会把这部影片和案件联想在一块呢?或许在潜意识里,我认为二十年前的古永辉也是被恶魔附身了。他根本不是精神失常,而是被恶魔附体,才做出种种怪异的举动——杀死了馆内所有的人,然后又借助恶魔的力量,出现在五公里外的雪地上。古阳也是,这栋邸宅附有诅咒,继承者会一个个被附身,然后以奇特的方式死去。

然而陈爝的推理却击碎了我的遐想,他证明,这一切是人为的。而且,凶手就是当年隐藏在馆内的“第七个人”。

“话说回来,你的推理还真有两下子。看似毫无联系的信息都能扯一块搅合,果然是你的风格。”我假装心不在焉地说道。

“这些零碎的信息我拼凑了很久,只有这样它们才可以严丝合缝地黏合。我也说了,这些都是我的推测,甚至说不上是推理,事实并不一定是我说的那样。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讲,它却是最合理的,除非你能用证据来驳倒它。”

“不管怎么说,你总算洗清了古永辉的嫌疑,告诉大家还有另一种可能。我只是好奇,当时凶手是如何离开的呢?是否在警方赶到现场的时候,凶手就已经离开黑曜馆了?”我把这个问题丢给陈爝。

“现在还不好说。”陈爝总是这样,很多事他明明早就知道,却偏偏喜欢卖关子。

推理小说中,侦探好像都这样,一定要等到所有人都被害,侦探才缓缓走上舞台中心,开始揭露真相。

不过可以看出,对于古阳的死,陈爝还是毫无头绪。

“想到凶手还在黑曜馆中,我都无法睡觉了。总觉得房间中有什么人躲在角落里,手持匕首,等我睡着之后便出手袭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