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姜秀娘做了一个禁声的动作,悄悄的带着汪羡康去了厨房,不过那碗红豆汤还没道嘴里就看到姜东舫和姜东旋跑了进来。

老大姜东舫一副被人背叛了的委屈模样,“好哇,你竟然一个人偷偷的吃,太不够意思了,我们还是不是兄弟?”

老二姜东旋撅嘴,道,“姑姑,你现在是不是只喜欢羡康,不喜欢我们了!”

姜秀娘觉得这模样实在世可爱,忍不住笑了起来,给两个兄弟也盛了红豆汤,闻到香甜甜的味道,双生子立时就老实了,也没空争吵了,高高兴兴的喝了起来。

姜秀娘做的红豆汤,放的糖多,最甜了。

晚上,姜秀枕和李氏赶集回来,顺道从地里摘了两只夏瓜,那瓜还没熟透,白里透着红,但是吃起来却是很甜。

姜秀枕兴奋的说道,“早上出门的时候,天气太热,真可谓秋老虎了,刚好路过瓜田,婶子说摘个瓜吃吧,我就去摘了一个大的,半熟了,吃起来那个甜哦,去了县城,那卖包子的店家看着车上剩下的半个瓜,估摸是想吃了,要用肉包换。”

姜秀娘吃了一口瓜,真的是清甜,特别的好吃。

“等着我们买好东西准备走了,那店家一路追了过来,问我们要买瓜,说家里孩子媳妇吃了,赞不绝口。”

“跟我们定了十个瓜,让我下次进城送过去。”

姜秀娘没想到这样就拉来了生意,心里却是想着…只要东西好,还真是不怕没人买,肉香不怕巷子深呀。

“秀枕哥,你不会算账,带着秀文哥,你俩一起倒腾吧,卖多少你们都拿着。”

“还真得带着你秀文哥,那三十多亩地的夏瓜,可不少钱呢。”随即不赞同的说道,“这是你种的瓜,凭什么不给你银子?妹妹你就在家等好,保准给你卖个好价钱。”姜秀枕信心满满的说道。

姜秀娘哭笑不得,想起这瓜还是大房种的,怎么变成她种的了?道,“我这以后还要种药田,劳烦大哥的事情多了,难道大哥都不要银子?这样不行,我想做买卖营生就准备带着大伙儿过上好日子。”

吴氏听了心里忍不住想着,明明祖母就说那地归她了,她大哥也说钱都给她,她却不肯收,这小姑子真的没的说,明理又讨喜,还从来不贪便宜,实在是让人喜欢。

姜秀枕见姜秀娘坚持,只好同意收银子,姜秀娘这才笑了起来。

几个孩子刚在外面玩,这会儿回来,正是跑的满头大汗,口渴的厉害,看到切开的夏瓜,扑上来就开始吃。

“甜甜,真好吃!”

几个大人吃了一个瓜,还剩下一个,但是哪里够三个孩子吃,姜东舫和姜东旋一手拿着一个瓜,左吃一口,又吃一口,嘴上还蹭的全是瓜汁。

汪羡康快嫌弃死了,觉得这俩兄弟实在是吃没吃相,太丢人现眼,结果等着吃了一块瓜下去,那味道清甜好吃,实在是美味,一抬眼,就看只剩下两片瓜,手忙脚乱的去抢,又怕姜东旋来啃,他可是干得出这种事…别人吃到嘴里的,也能不嫌恶心的抢走了。

直直的往嘴里塞,一时弄得腮帮子鼓鼓的。

汪右林就是在这时候到的姜家,因为赶路,一路上风尘仆仆的,却没有想过洗漱,就是想先看看儿子汪羡康。

结果看到穿着一件半旧的藏青色短褐,脸色晒的黝黑,嘴巴上满是西瓜汁,腮帮子鼓鼓的,貌似是他的儿子…不可能,他儿子不是这样的。

从来都是穿的齐整,唇红齿白的,漂亮的像个年画上的童子一般。

然后汪右林看到了站在后面的姜秀娘,她穿着一件家常的缠枝柳纹的水粉色窄袖小袄,目光莹莹,如同他看到过的碧蓝色湖水般美丽。

第35章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谁都没有想到能在这种时候看到汪右林。

汪羡康第一次离开自己爹那么久,说不想念那是骗人的,高兴的蹦起来,一阵风一般的跑了过去,“爹爹!”

汪右林就看到那个吃的满嘴西瓜汁的孩子冲着自己跑了过来,他都不知道是不是要接住,好在那个小黑球,走到他前面停了下来,规规矩矩的行了礼,这模样才是他熟悉的孩子。

汪右林给姜老太太问安,两个人寒暄了几句,姜老太太就客套道,“这会儿已经吃晚饭的时候了,要不在这里用了再走吧?”

其实姜老太太觉得汪右林这样大人物肯定看不上他们家的饭,不过这会儿是饭点,肯定要问问,不然就太失礼了。

汪羡康过了见到爹爹的兴奋劲儿之后,就开始担心起来,怕是汪右林直接把抓回到京城里去,一想到偌大的一个汪府里就只有他一个人,还有成群的仆妇,这个不行,那个危险,无论他做什么都紧张的不行,导致他束手束脚的,就觉得害怕。

他更舍不得汪家俩兄弟,还有姜秀娘。

听到姜老太太的话,就想着能多留一会儿就多留一会儿,他马上对着汪右林说道,“爹爹,姜姨做的饭可好吃了,咱们就在这里吃吧。”

汪右林那目光就很自然的朝着姜秀娘看过去,见她正恬静的站着,看他们几个说话,见他望了过来,就露出温柔的笑容来,道,“大人上次帮了我,也没有什么正经道过谢,如果不嫌弃,就在这里用一顿便饭吧。”

汪老太爷却道,“平时羡康总是来蹭饭已经是叨扰了,今日就不麻烦你们了。”话虽然这般说,却是一直坐在竹椅上没有起身。

汪老太爷一直都孤零零的,自从跟姜家走的近之后,终于能过的热闹一点,且姜家人性子都很好,待人诚恳,也不是趋炎附势之辈,虽然知道他是首辅大人的父亲,却待他和旁人一样,这反而让他相处起来很是舒服。

一旦习惯了这种热闹,再回到竹林,看着空荡荡的,饭都吃不香。更不要说姜秀娘这边种的菜就是好吃,他这是真的吃上瘾了。

以前是觉得姜秀娘好想要撮合儿子,这是他一个做父亲的心愿,如今则是真的很喜欢姜家人,想要成为姻亲走动。

李氏在一旁笑着说道,“羡康这么乖,大家都很喜欢他,怎么算是叨扰呢?”李氏性子和姜秀娘一般,都很温和柔顺,只不过姜秀娘或许是经历和离的事情,比起李氏更有韧性和主见。

汪羡康也很喜欢李氏,高高兴兴的喊道,“我想吃您做的青椒塞肉!”

李氏摸了摸汪羡康的头,笑道,“好。”

姜东舫和姜东旋双生子是不甘示弱,道,“我也要吃!”

汪右林这是看出来了,不管是他爹还是他儿子,都不想回去,就是想在这里蹭饭,很是无奈,道,“爹,那我先回去洗漱下再来。”

还以为汪老太爷会跟他回去,说说话,谁知道汪老太爷正跟姜老太太说话,听了头也不抬的说道,“快去快回吧。”

儿子汪羡康则正在和双生子玩打陀螺,看都没看他一眼。

汪右林说不出心里什么滋味,总觉得自己好像被冷落了一般,跟着随从回了竹屋,洗漱一般,换了菖蒲纹的杭绸直裰,带着四角方巾,如同平常的儒生一般,这才重新回到姜家。

自然是带了许多礼物,有给姜老太太和李氏买的檀香木的佛珠手链,给姜秀娘和吴氏等人送的京城里流行的尺头,还有给几个孩子带的文房四宝。

姜老太太说道,“这真是太破费了。”

汪老太爷却道,“这是应该的。”儿子送了礼,他才觉得这顿饭吃的不心虚,不然总是蹭吃蹭喝的,他也是要脸的不是。

因为人多,开了三桌,男人一桌,女人一桌,还有孩子们一起。

一桌子菜,却都是寻常的家常菜,其中有个糖拌夏瓜,那夏瓜还是半熟的…汪右林见汪老太爷吃的起劲儿,也就吃了起来。结果吃了一口,还是想吃第二口,菜的卖相虽然不好,但是味道却出奇的好,菘菜脆生生的,还带着一丝丝的清甜,肉丝蓬蒿菜里的蓬蒿竟然比肉丝还好吃。

汪右林算是知道他爹为什么厚脸皮在这里蹭饭了,虽然厨艺一般,但是这些食材却是上佳,吃起来很是美味。

他这边吃饭,还不忘去看儿子,汪羡康从小都是旁人给他喂饭,他也知道太娇惯了,但是孩子先天不足,个头又比其他同龄的孩子小,实在是不忍在生活上苛责他,只要不是品行不端,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他会用筷子吗?

会不会夹不到菜?

那俩双生子长的壮壮的,一看就很能吃,别是让儿子都吃不到菜。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这些担忧都是多余的,在他吃惊的神色中,汪羡康稳稳当当的拿着筷子夹菜,那个熟练的模样,就跟汪老太爷书信写的一样,很是游刃有余了,且那让他更意外的,那俩双生子似乎很是照顾汪羡康,两个人时不时给他夹菜,那粗瓷碗盛着的饭上面堆满了菜。

汪右林看着儿子虽然脸色晒黑了,但是亮晶晶的眼眸,还有那快活的神态,只觉得胸口有些发闷,差一点红了眼圈。

汪羡康出生的时候就是小小的一只,他每天只担心他寿命不长,特意去上官家请了上官重楼过来照顾,也是费了不少力气。

如今看这模样,显然是立住了。心里就对姜家多了几分感激之情。

“哎呀,居然没有错过饭点!”忽然插入一个男声,众人回头,看到上宫重楼站在外面,他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半旧短褐,身上背着一个竹篓,显得风尘仆仆的,显然是去采药去了。

“上宫先生,您快来。”这是李氏。

“师傅,我在厨房里给你留了饭。”姜秀娘起身,朝着上官重楼走了过去,顺势要给他解下竹篓。

上官重楼听了很是不好意思的搔了搔头,避开姜秀娘道,“很重,还是我来。”又道,“今日采到了一颗山参,很小的一只,也就二年份,不过可有挪过来种在这边。”

两个人一边说这话,一边往厨房而去。

汪右林瞧着,两个人都一般的年纪,一个笑盈盈的,一个神采飞扬,居然觉得这俩人境外意外的登对,不过却很是碍眼就是。

第36章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这个夏天姜秀娘过的很热闹,先是认识了汪羡康这个孩子,几乎日日都过来蹭饭,抽空还会缠着她玩,因着怜惜没有娘,姜秀娘自然多有看顾,又拜了上官重楼这个师傅,光是照顾孩子,学医这两件事就把日程排的满满的,还要收拾菜地,帮着李氏操持家务,每天都忙的跟陀螺一样,很是辛劳,可是她却是觉得没有这般身心愉悦过。

同样是劳碌,在沈家却是被人当做奴婢一般奴役,这里却是自己当家作主。

每次想到这些,姜秀娘就越发感激沈家姑奶奶对她的影响,让她狠下心肠离开了沈家,同样她还很感激娘家人的这般包容。

所以她很珍惜现在,对上官重楼这个师傅也非常的尊崇,见他喜欢吃自己做的菜,总是会给他预留。

上官重楼拒绝了姜秀娘上桌的提议,道,“那边都快吃完了,我就在这里吃吧。”

“师傅你满头汗水,我去给你倒杯蜂蜜水来。”姜秀娘也没坚持,这会儿饭桌上都是残羹剩菜,还不如在这边吃着,她今天做了十几样菜,每样都夹了一些拼在一个碟子里,足够上官重楼吃了。

等着姜秀娘回来的时候,看到上宫重楼狠狠的捶打着胸口,她很是无奈,知道这是又噎到了,一边递了蜂蜜水过去叫他喝了顺顺,另一边帮着他拍背,道,“喝口水!”

等着好一会儿,上宫重楼缓了下来,朝着姜秀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秀娘做的饭菜也太好吃了些,一时着急就又噎到了。”

姜秀娘有时候觉得,上宫重楼像另一个汪羡康,都像孩子,柔声安慰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师傅何必这般心急。师傅喜欢吃,徒弟就天天给您做就是了。”

姜秀娘觉得比起上官重楼教她的,这些简直微不足道。

虽然她一开始只是跟汪老太爷学了皮毛,但是慢慢的深入接触医学,这才发现上官重楼是多么的博学多闻,医术精湛,她十分的庆幸,能遇到这样一个师傅。

汪右林起身到了厨房,刚到门口就听到姜秀娘后面那句话… 这夫妻之间才能说这种话吧?不然谁又会给陌生男子天天做饭?在瞧他们挨在一起,很是亲密无间的样子,目光渐渐深沉,突然朗声说道,“上官先生。”

上宫重楼回头,看到汪右林来,规规矩矩的行礼说道,“大人,您来了。”

汪右林道,“羡康好像不舒服的样子,先生可否去瞧瞧。”

上官重楼觉得有些奇怪,自从来了姜家村,汪羡康就一日比一日健硕,从一开始只能小鸡啄米一样吃饭,到现在一顿可以吃一小碗的饭了,个头也抽高了,精神头也非常好,虽然没有双生子那般精力充沛,但是也能跟上他们的脚步一起玩了。

不过这种事等不得,上官重楼马上起身,道,“大人,咱们去看看吧。”说完就放下筷子,疾步走了出去。

汪羡康见上官重楼给自己把脉,乖乖的伸出手来,却道,“上官先生,早上不是刚刚瞧过?”

上宫重楼道,“大人说你不太舒服。”

汪羡康一脸的疑惑,忍不住看着汪右林,却见他很是从容的笑着,那模样很是叫人信服,说道,“你肠胃不好,爹担心你吃了这许多,无法克化,让上官先生瞧瞧总是没错的。”

姜秀娘见上官重楼饭都没吃完就出来,直接把饭端了出来,放在一旁道,“师傅,你把完脉别忘了吃饭。”又去摸了摸汪羡康的头,道,“羡康乖,不舒服就说出来。”

汪羡康觉得一点事儿都没有,但是他很喜欢姜秀娘的关怀,撒娇道,“姜姨,我口渴。”

姜秀娘见这模样就知道孩子没什么大碍,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道,“你等着。”

和李氏泡了好几杯,给孩子们都分了,还拿了一杯给汪右林,道,“大人,自家养的蜂蜜,您喝喝看。”

汪右林接过,道,“有劳了。”喝了一口,觉得这姜家也是神奇,不仅最普通的蔬菜美味不说,就是这蜂蜜水也比别的地方更清甜一些。

上宫重楼把了脉就道,“大人,气息平稳,令公子很是安康。”

汪右林点了点头,道,“有劳上宫先生。”

吃过了饭,上官重楼想着把采来的山参种到后院的药地里,姜秀枕自然跟着,两个人一个挖坑,一个拿了水洒,很是配合默契。

汪右林忍不住看了又看。

汪老太爷是个察言观色的,笑着对汪右林说道,“男俊女俏,看着就像一对玉人一般,实在是合适,对不对?”汪老太爷带着几分幸灾乐祸,提议道,“说起来上官先生在汪府多年,也是帮了我们汪家良多,秀娘也是好的,你要不做个媒人,撮合下这一对如何?”

汪右林却道,“爹,秀娘是不是拜了上官先生为师?难道您不知道这师徒之间如果有了情愫,算是不伦?”

汪老太爷一时无语,觉得这儿子是越来越奸猾了,居然在这里等着他,也怪他,一时把这件事忘记了,叹气,道,“可惜了。”

“有什么可惜的,秀娘总是能找个更好的。”汪右林说道。

晚上回去,汪羡康抱着姜秀娘的大腿不肯放,快要哭出来了,“姜姨,我不走,我不想回去,我想和姜姨在一起,想和东舫和东旋一起玩。”

汪右林简直哭笑不得,道,“爹爹后天才会启程,你不要这般害怕。”

汪羡康没听这话还好,一听后天就启程走了,心酸的不行,一时哇的哭了出来,姜东舫和姜东旋原本还想安慰汪羡康,见他这般伤心,又想着要分开,一时伤心,也跟着难过的哭了起来。

一时三个孩子哭哭啼啼的,那声音扰耳朵疼。

姜秀娘安慰道,“又不是不回来了,以后你每年都能过来不是吗?”汪右林每年都会来奎县扫墓,以前是汪羡康身体不好,没带着,如今已经是蹦蹦跳跳的就跟正常孩子一般,可以跟过来了。

汪羡康觉得这就是大人们搪塞的借口,哭道,“爹,姜姨那么好,会给我做好看的衣裳,还会给我做好吃的,虽然有时候也会凶我,但是我知道那是为我好… 你是不是也嫌弃姜姨是村姑,他们说姜姨以前的相公不要他了,姜姨很伤心,你是大官,只要你娶了姜姨,就没人敢说她闲话了!而且姜姨成了我娘,我就可以留在这里了!”

这话一出,场面立时就变得尴尬了起来。

谁都知道这两个人不合适,姜家是觉得不想高攀,而汪右林这边则是他本人推辞,婉拒了。

不管怎么样,这件事过去了,大家只当没有发生过,却被汪羡康这般chi裸裸的放在了台面上。

汪右林本能朝着姜秀娘望去,两个人隔着人群,远远相望,一个目光深沉不见底,看不清心思,另一个则是垂下眼睑,遮住了那一双莹莹的明眸。

最后汪羡康抵不过汪右林,哭哭啼啼的回了家。

晚上,汪右林在书房提笔写信,听到卧室里传来汪羡康哭声,断断续续的,约莫半个时辰后终于不哭了。

“在写什么?”汪老太爷举着烛火走了进来。

汪右林道,“写封信。”不着痕迹的用袖子挡住信,道,“羡康可是睡了?”

汪老太爷道,“嗯,哭累了就睡了。”随即叹了一口气,“还记得一开始刚来的时候,连系带都不会,一直都哭着要穆姨娘,如今早上可以自己起来收拾被褥,还能穿衣,套鞋,饭也可以自己吃,一口气可以从家门口跑到北望山去,真是一日千里,叫人刮目相看,多亏了秀娘了,又哄孩子的,还会给他衣裳,知道孩子爱喝红豆汤,每次都会备着。”

汪右林沉默不语。

汪老太爷见儿子这般无动于衷,终于也是叹了一口气,觉得或许是真的是没有缘分,道“赶路应是累了吧,早点睡吧。”

汪右林送走了老太爷,发了一会儿呆,重新回过神来,龙飞凤舞的,不过一会儿就把信写好了,喊道,“有人在吗?”

金纬轲等人都借宿在邻居的房子里,汪右林还没就寝,他们自然不会过去,听到喊声,马上就走了进来,道,“大人您有何吩咐。”

“这封信尽快寄出去。”

金纬轲上前收好,这才退了出去,等着到了外面,拿在手上一看,上写着上官六曲敬启。

他记得以前他跟着大人去过上官家,那族长就是上官六曲,还是上官重楼的父亲,想着怎么突然要给他寄信了?只是这种事不是他一个下人可以揣测的,把信收好,这才去了外面安排。

汪右林起身去了寝室,竹林就两间可以住的房间,一个是老太爷住,他自然和儿子一同住另一间,汪羡康已经睡着了,盖着青丝缎面的薄被,眼角还带着泪珠,看起来是哭着睡过去的,他给孩子掖了掖被子,想起之前哭着说的话来,“你是不是嫌弃她是村姑!”

一想到这些就觉得胸口发闷的厉害,起身出了院子,推门走了出去,今天是个大晴天,月亮高高的挂在半空,给地上洒上一层银色的光晕。

秋风带着凉意吹了过来,汪右林的双手合十的站在了姜家院子前面,那宽大的广袖被风吹的猎猎作响,从后面望去,犹如谪仙一般,风仪卓越。

后面传来脚步声,汪右林一回头就看到姜秀娘,显得有些惊喜。

姜秀娘没有想到会见到汪右林,她不过是口渴,准备去厨房找水喝而已结果看到门口站着一个人影,因为家里的栅栏都是很矮,不过三尺高,不用她垫脚也能看到清清楚楚的。

两个人一时沉默,最后还是汪右林率先开口问道,“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

“出来喝水。”

“嗯。”汪右林应道,却是没有再说其他的。

姜秀娘觉得她应该回去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脚像是生了根,一直都没办法迈出去,这么晚了,还在这个地方…肯定不是她想多了,夜色柔和,月光洒在汪右林的身上,带着一种朦胧的不真实感。

姜秀娘看到汪右林又在看自己,那目光里有种她不懂的情绪在翻滚,那么强烈,又那样的克制,极其的矛盾。

不知道为什么,她觉得心口一紧,似乎听到咚咚的心跳声。

第37章第37章

姜秀娘慢慢的往回走,只是等着临进门,还是忍不住回头,恰好看到汪右林竟然也停下脚步在凝望她,两个人隔着空气远远相望。

汪右林看着姜秀娘,这样俏丽的,恬静的,如同岁月蹉跎之后,依然努力散发着芬芳的梨花,多么美好… 就让她这般继续绽放吧,不要像母亲那般在偌大的汪府中枯萎,汪右林朝着姜秀娘笑了笑,大步的往回走了。

姜秀娘回到了屋里,躺了回去,却是怎么睡不着,只要一闭上眼睛就可以看到汪右林刚才的笑容,俊朗出尘的面容,还有那一双承载着太多情绪的目光,怜惜的,爱重的,不舍的… 都隐在他冷静自持中。

她想起自己第一次见到汪右林的时候,那许多人当中,却是第一眼就看到了他,那样分风仪卓越,叫人倾心仰慕,她才知道,原来这世上还有这样出众的男子。

只是她知道两个人有着没办法跨越的天堑。

她只能把这种情绪深深掩埋在心中,你问她可有怨过汪右林的拒绝?其实并没有,因为她也是赞同的,沈府不过出了一个状元郎,就休了她这一个村姑出身的女子糟糠之妻,可见门第之重。

汪右林出身名门,又是那样的身份,两个人天差地别,是比起她当初嫁入沈府还要艰辛的道路。

她已经没有勇气再去重复这一切。

一时思绪翻滚,如何也不能入睡,只要闭上就是汪右林的面容,姜秀娘就起身点了油灯,做起了女红。

***

汪右林带着汪羡康走的时候,姜家人都来送了。

汪羡康抱着双生子,哭的眼泪鼻涕都,很是狼狈,“呜呜,你们什么时候来京城玩?我家里有很多房间,还有许多玩具,都可以给你们玩。”

姜东舫擦了擦眼泪,像个小人一般,老成的说道,“回去后好好吃药,不要每次都赖掉。”汪羡康一直在吃固本的药,有好几次姜东舫看到汪羡康偷偷倒掉汪老太爷辛苦熬的药汁,被他劝服勉强才喝了。

姜东旋就可爱的多了,道,“这把小弓送给你。”

那是姜秀枕用竹子给孩子做的玩具弓,威力却不少,姜东旋还拿它打中过麻雀,让一直都体弱的汪羡康很是羡慕。

“给我了?”

“嗯。”姜东旋笑了起来,露出一口虎牙,极为可爱。

就算如何不舍,终是到了分别的时候,姜秀娘连夜给汪羡康做了一身衣服,道,“回去之后要乖乖的。”

汪羡康除了双生子之外最不舍的就是姜秀娘了,他抱着姜秀娘的一条腿,道,“姜姨,我明年还会来看你的,你到时候一定要等着我。”

“好。”姜秀娘弯腰抱了抱汪羡康。

“我想好了,我要好好吃饭,努力长大,然后娶姜姨,这样以后就可以一直在一起了。”汪羡康下定了决心一般的说道,他想着既然爹不娶,那就他来娶好了,就是他还有点小,需要时间,可真是急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