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之新景 作者:残阳落暖【完结】

第一章

第一章再有孕贾敏为夫收通房

话说林如海当日高中探花,随后太后便下旨将世袭国公府嫡女、一等将军贾赦之妹贾敏许配给其做嫡妻。一时之间,林如海不仅金榜题名,更是娶得窈窕淑女,不得不叫人妒忌。幸而林如海为官后兢兢业业,与贾府之间的交往也是拿捏到位,并无半点骄傲之意。

成婚十年后,林贾氏怀孕。次年花朝节,诞下一个女儿,便是林府的嫡长女林黛玉。半年后,林府举家外放至扬州,此时林如海已是官拜二品,为兰台寺大夫兼扬州巡盐御史。世人皆叹林如海深得圣心。

“咳咳…”贾敏用绢子掩住嘴角,脸上略施粉黛,穿了一身浅黄色斜襟襦袄,绫裙,外头罩着狐狸毛做成的褂子,慵懒地躺在铺着雪白毯子的躺椅上。“嬷嬷,将这单子上写的东西收拾好,赶明儿给京城送去。”

“是。”立在一旁的孙嬷嬷双手接过单子,瞅了瞅上面写的东西,哎呦真是不得了,什么百年人参啊金银珠宝啊名人名画啊,满满地写了一张纸。“夫人,我瞧着,夫人的脸色不大好,是不是请大夫过府给您把把脉?”

“我没事。只是接近年关,最近府里的事情也多了起来。我掌管着府里事物,难免有时候措手不及,费了些心神罢了。”贾敏说道,“这府里头虽然人少,但是事事都得操心,母亲说的果然没错,书香门第跟国公府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的。我以为我管家的本事已经够好了,如今看来,还是需要磨练。”

孙嬷嬷叹了口气,她原本就不是贾敏的乳嬷嬷,虽说是陪嫁过来的,到底不能得到贾敏的十分信任。这样也就罢了,偏生嫁入林家这么多年,林家老夫人依旧不喜欢这个媳妇,凡是经贾敏手拟出来的礼单,都必须给老夫人过目,经老夫人同意后才能送出去。直至贾敏生下姐儿,老夫人才不再过问送礼的事情,一心一意照顾自己的嫡孙女。自己看在眼里着急在心上,也没办法帮贾敏获得林老夫人的欢心。

“虽说是这样,但夫人还是得调理好身子才行。夫人进门快十一年,虽然生下一个姐儿,但没有嫡子在,说话到底是缺少底气的。老奴听说,老夫人准备让老爷纳妾呢。”

“什么?!”贾敏“倏”的一声站了起来,不想自己身体虚弱,身子歪了一下就要往旁边倒下去,幸好身边的大丫鬟松梅一把扶住她。

“哎呦我的夫人啊!”孙嬷嬷顾不得手上的礼单子,与松梅一同将贾敏扶到床上,亲自帮她卸了衣服跟妆容,“夫人且歇歇,我去给您在大夫。”

“嬷嬷!”贾敏一把抓住她的手,力气大得直生疼,“嬷嬷说的可是真的?老爷,老爷竟是要纳妾?!”说罢,眼泪像掉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流。“当初母亲不是说过,林府家教极严,不轻易纳妾的么,怎么不一样呢?”

“夫人,纳妾这事是老夫人的意思,老爷就是不愿意也不能拒绝啊。这些年来老爷一直不愿意收姨娘,还不是怕夫人伤心,只是这次老夫人是下了狠心,老爷只怕也得接受了。先头老太爷在的时候,老夫人也给老太爷纳了几个妾,只是因为没有生育,最终都放出去罢了。”

贾敏一听,脸色一白,差点没晕过去。孙嬷嬷见状,使了眼色让松梅拿着帖子去请扬州城里最好的惠仁堂大夫过府诊脉。这样一诊,倒发现贾敏竟是又有喜了,怀胎已经三月余,但因着是在怀胎头三月搬的家,最近又忙着年礼的事情,导致坐胎不稳。于是林老夫人一声令下,便将管家权力收回自个儿手里。那张被贾敏拟好的国公府礼单,自然也没了下文。

这一晚林如海回到府中后,便先去老夫人处用了饭,再去到贾敏的夏院。因为林如海时常要处理公务和接见各式盐商代表,冬院是老夫人在住,秋院准备留给黛玉,便将春院作为自己的书房和见客的地方,跟贾敏的院子隔着一道回廊。

刚踏入房门,就见贾敏歪在躺椅上,身上盖着一层薄被,一头打散了的青丝散在脑后,双眼盯着手里的手炉,目光涣散这却不知在想什么。

“我听母亲说你有身孕了,怎么也不好好爱惜一下自己,火盆都不准备几个,是不是下面的奴才伺候得不周到?”林如海走过去坐在贾敏身边,握住她的手说道。

贾敏回过神来,摇摇头。她眼前的男子是这样的英俊,如今不过三十就深得圣心,自己能嫁给他何尝不是一种福气,又何必要求太多呢?“我只是想着自己居然又怀上了,心里有些恍惚又有些惊喜罢了。当初玉儿出世的时候,我身体不好,本想让她在老夫人身边养着,等我调理过来再接回来的。不想现在我身子这样,到是要劳烦老夫人继续操心了。”

“你这是说什么傻话,那是母亲嫡亲孙女,哪有劳烦不劳烦之说。你只管养好身子,为我生下个白白胖胖的小子吧。”

贾敏笑着点点头,“我如今这身子也伺候不了你,你看我身边的松梅,样子跟品行还过得去,人也是个机灵的,要不就让她开了脸也好伺候你。”她知道,其实老夫人一直不喜欢她霸占林如海不放,如今老夫人要给自己相公纳妾,凭着自己媳妇的身份也断不可能拒绝老夫人的意思,倒不如自己做个贤惠人,先把这事说出来;再说松梅是个家生子,一家老少都在自个儿手上,也不怕她不听话。

“你看着办吧。不过我林家从来没有庶子生在嫡子前头的,你那个丫鬟,也不过是个家生子,开脸就不必了,过明路做个通房丫头吧,灌了药再送到我院子里。”林如海复又与她说了几句体己话,自去书房办公。

待林如海走后,贾敏坐在躺椅思索了一会儿,便嘱咐自己心腹一等丫鬟松菊出府开了一包绝育药,熬好后给松梅送去。

第二章

第二章错服药贾敏母子赴黄泉

这边贾敏安心于府中养胎,那边年礼已经让林府二管家林永送去京城荣国府。贾母从林永家的手中接过礼单,又问了几句贾敏现状,得知贾敏如今又怀胎,并把自己身边的心腹给林如海做通房时,不由得觉得贾敏如今也是个聪明的了,没白白浪费自己这些年教她的心血。

只是好景不长,林家嫡长女抓周礼后不过十天,扬州便传来贾敏逝世的消息,连肚子里的孩子都未能幸免。贾母听到这个消息后,哭喊了一句“我的敏儿啊”就昏了过去。荣国府众人自是忙开,喊大夫的喊大夫,为贾母擦汗的擦汗,喂安神药的喂药,差点没乱成一团。

好不容易等贾母醒过来,众人也没能劝住贾母休息,只能由着贾母宣赖大家的过来问话。

原来自从松梅得知自己即将被送给林如海做通房后,心就越发大起来。她本来就是个心高气傲的,又认为自己有姿色,定能成为那人上人,只是一直没在贾敏面前显出野心来而已。在人前端的是忠心耿耿,服侍林如海后却是想着要好好笼络林如海的心,好叫自己生下一儿半女,从通房升作姨娘,也算得上是半个主子了。

只是她怎样也没想到,服侍林如海前贾敏送来的那碗所谓的补身子的汤药,竟彻底叫她彻底没了生儿育女的希望,加之她原来不过是贾敏身边一等丫鬟,林如海也不见得有多喜欢她,让她服侍的日子少之又少。

她恨啊,她的野心,她的孩子,通通都让贾敏给毁了。松梅也不是个好拿捏的,这些日子便寻了个由头,叫外头大夫进来帮她诊脉,说自己经常手脚发冷,可能是气血不旺,要大夫开些活血温经的药材。于是松梅每天便让自己收买好的丫头悄悄收好那些药不让人煎了,趁着近来府中忙着姐儿的生辰,抓周礼成后难免有人松懈的机会,潜到贾敏小厨房那里,将这些天攒起来的活血药一股脑全部倒进贾敏的安胎药里,叫贾敏全部喝了下去。贾敏本来就是娇柔的,怀胎后又是坐胎不稳,这药性一下子就迸发出来,还不等惠仁堂大夫上门,贾敏就因为小产大出血,连着肚子里的孩子一起去了。

贾母知道事情全部真相后,不由得大哭起来。她的心肝女儿啊,自己一直娇养的眼珠儿,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就怕化了地呵护着,为了给她寻个好夫婿,自己不顾面子求着太后下懿旨觅得这位好女婿;又想着林家到底也是清贵之家,女儿的嫁妆尽是低调却不失典雅奢华之物,本想着女儿一生幸福有了着落,如今成婚不过十一年,自己女儿就折在了家宅阴私了,叫她如何不伤心。又想到这松梅是自己帮忙选作陪嫁丫鬟的,不由得认为自己便是害了女儿的帮凶。

悲从中来,家母年纪也不小了,这一打击下来便大病一场。

且不说贾母伤心欲绝,便是贾赦和贾政也是痛心不已。贾母嫁入贾府后,没过几年就连续生下贾赦跟贾政,倒是贾敏,是贾母年近四十才得的闺女。与其说贾敏是他们的妹子,到不如说是他们二人看着长大的女儿。贾赦虽然私生活混乱,却是个极疼爱妹子的人,如今贾敏没了,他也没心情跟屋里的莺莺燕燕**,倒是有些丫头不知好歹勾引他,被他一通发作叫人牙子卖了出去。贾政更不用说,他本就喜欢这个妹妹,林如海又是个有真材实料的探花郎,自己一向与之交好。如今眼看林家妻死子亡,贾政想着去慰问一下,又思及自己虽是个五品小官,但无诏不得出京,也只能歇下这个想法来。

整个荣国府都陷在一片哀声之中,但是贾政之妻王夫人,却觉得格外振奋人心。她嫁入来之时贾敏尚未出阁,作为一个天天在贾母面前立规矩的媳妇,王夫人每天要服侍的不仅仅是贾母一人,就连贾敏这个小姑子,也是经常对她颐指气使,二人的矛盾也越发激烈起来。不过贾母和贾政素来疼爱贾敏,使得王夫人常常受气,直至贾敏出嫁后两人才消停起来。如今贾敏身死,连儿子都没留下;而王夫人自己虽死了嫡长子,但如今有嫡女傍身,又有一个衔玉而生的凤凰蛋在跟前,两两对比,怎叫她不心生欢喜。

病中的贾母依旧不忘扬州的事情,便遣了贾琏和心腹赖大家的带着自己亲手准备的祭礼往扬州去。又想到林如海如今不过三十,怕是要再娶的;而贾敏的女儿年纪尚小,便撑着病体写下一封信,告诉贾琏一定要交到林如海手中,又在他耳边提点一番。

贾琏如今也不过十五岁,对着这位姑姑倒是还有一点印象,见着贾母悲伤的模样,自然没有任何异议地带着一船物事向扬州出发。

第三章

第三章至扬州贾琏初见林家女

紧赶慢赶地,贾琏终于在林如海派人扶棺回苏州之前赶到扬州。

林家祖上是世袭侯爵,但到了林如海这一代,也不过是个探花出身的书香门第,因此家门并未挂上任何牌匾,只找了个书法大家写下“林府”二字悬挂罢了。贾琏跟着大管家林仲往书房走去,途中见到林府内处处布置精雅,花园里更是小桥流水,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色。虽然装扮低调,但也透露出清贵人家的气派。跟荣国府比起来,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便是来往走动的下人,也是不骄不躁稳稳当当的。

贾琏心底里叹了一口气,也收了心思,由林仲引着叩响书房门。得到首肯后,林仲打开门,看着贾琏走进去后自是闭上门守在屋外。

“侄儿见过姑父。”贾琏作揖,嘴上道。

“起来吧。”林如海的声音有些喑哑,“府里一切可好?老太太身子如何?”

“府里一切安好,只是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一时接受不了这个噩耗,大病了一场。如今也只能躺着静养。”贾琏挑了些事情说与林如海听,末了从袖内摸出那封信,“这是老太太千叮万嘱就我给姑父的。”说罢便双手呈上去。

“嗯。你也累了,给你姑妈上柱香就下去休息吧。”林如海接过信,让守在外面的林仲带贾琏出去。

贾琏作了个揖,跟着林仲的步子去了灵堂。路上,贾琏问道:“老太太病中一直念着表妹,不知表妹如今在哪儿,我想见上一面,好回老太太的话。”

“回贾二爷的话,大姑娘现在都养在老夫人跟前。老夫人说了,等二爷收拾妥当后去拜访即可。”林仲回话道。

“如此甚好。”贾琏说道,便再也不发一语。至灵堂给贾敏叩首上香后,便随着下人去到林府西面小院住下。

第二天,贾琏换上一身蓝色的袍子,配上青色的腰带和同色的香包,因着天气寒冷,在袍子外又披上白狐皮裘,用过早膳,便到林老夫人处请安。

林老夫人出自书香大族徐家,祖上一直到衡山书院做大儒,可以说桃李满天下。当年林如海也是拜其外公徐晋川为师,得到他不少指导,同时也通过徐家认识了京中一些有名的翰林,可以说是为他日后从官之路打下了基础。

老夫人如今已踏入知天命之年,但由于一直养尊处优,身体还算硬朗;又兼之嫡孙女养在跟前,自然也是每日逗弄儿孙,心境开朗,对人处处透出几分慈祥气息。

贾琏走进老夫人正房,先是行了个晚辈拜见前辈的大礼,嘴上说道:“贾琏见过老夫人,愿老夫人福寿安康。”

“起吧。”老夫人和蔼地说道,“这天气让你从京城赶来难为你了,坐下吧。紫苑,上茶。”说罢又端详了贾琏一会儿,“你长得倒有三分像我那可怜的媳妇,可惜了…”

“老夫人,莫要伤心了。”身旁一直站立的嬷嬷上前说道,“如今那个贱婢已被入了贱籍发卖,连着一家子都打发出去了,也算为夫人报了仇。再说,姑娘还在老太太跟前呢,以后她长大了也会像夫人那样伺候老夫人的。”

贾琏有点尴尬地坐在那儿,他来之前贾母就嘱咐过,一定要将贾敏的女儿接回荣国府,好完了自己思念女儿的心愿。他虽然觉得这个做法不妥,但毕竟是长辈的吩咐,怎么样也得试一下。只是林老夫人跟前的心腹嬷嬷都把话说在前头了,要是没有林老夫人的允许,这位秦嬷嬷能这样出面么?自个儿已经先失了主动了。

“老夫人请保重,死者已矣。正如这位嬷嬷说的,老夫人只管将表妹好生教养,也就不辜负姑妈对老夫人的孝敬了。”贾琏劝道,“不瞒老夫人,琏二今次来除了给姑妈上香外,主要还是家中老太太想知道表妹的近况,不知老夫人可否让琏二见见妹妹?”

“去暖房里将黛姐儿抱出来,让她瞧瞧远道而来的表哥。”

“是。”林嬷嬷领命,不一会儿便抱了一个女娃进来。

“奴婢去到暖房的时候,姑娘刚好睡醒了,怕是知道表哥过来,特意等着呢。”林嬷嬷将女娃放在软榻上,正巧可以让贾琏见到她的面貌。

就是见过京中无数美女的贾琏,也不得不惊叹自己表妹的相貌。只见眼前的小女孩身着浅紫色对襟褙子和浅蓝色马面裙,眉头似蹙未蹙,眉目如黛。因着守孝,她的衣裳上并未绣上花样,只在衣襟袖边裙角绣上一滚浅色花边。

“这便是玉儿,你瞧着可像你姑妈?”老夫人摸了摸黛玉的小脸蛋,说道。

“我已不大记得姑妈的样子了,不过妹妹真真是天人之姿。”贾琏叹道,“只是我瞧着,妹妹脸色有些苍白,可是最近休息不够?扬州的大夫到底不比京城的呀。”

“唉。你也知道,你姑妈是个娇弱的,怀胎之初就孕吐得厉害,半点东西也吃不下;后来生产的时候也吃了大苦头。好在大夫说了,玉儿身体虽是先天不足,但这些年养养就好,也用不着吃药,平时多注意膳食就行。我老了,也不管事了,但养活自己的孙女还是行的。”毕竟比贾琏多活几十年,老夫人怎么会听不出他弦外之音,只是到底贾琏是客人,老夫人只几句说回去。

贾琏听罢,也熄了那将黛玉带回京的念头。

第四章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广州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本人最近生病ing,所以更新速度会减慢。

不过我会尽量保持两天一更的,谢谢~~

  第四章议再娶林如海道心底事

贾敏的灵柩在扬州停满二十四天后,便由林仲扶灵回苏州林家祖坟安葬,贾敏陪嫁的一并人员也随着去了苏州为贾敏守孝。贾琏也不好意思再多逗留,只带着林如海备下的礼物启程回京城。

这个时代到底是男权高于女权,贾敏过世不过三个月,扬州大大小小的官员夫人和媒婆就开始上门,明里暗里为林如海介绍续娶对象。林如海最反感就是听到这些话,便让门房守住不让这些人轻易上门;有些必须接见的,也能“为妻子守孝一年”的借口打发了。于是扬州城里又传出林如海“疼爱妻子”的话语,让好些名门淑女心生期盼,希望自己能嫁给这么个男子。

这日春光正好,林如海早早处理完公务回到府里,便去老夫人院子里看望自己的女儿,并与老夫人一起用饭。一岁多的孩子正值可爱的时候,林如海看着女儿牙牙学语,听着黛玉对着自己喊“爹爹”,心下一片柔软。他虽不倾心于贾敏,但对孩子却是打心眼里地疼爱。又想到自己现今仍无嫡子,林家眼看后继无人,不禁叹了口气。

老夫人见状,边让林嬷嬷和王嬷嬷将昏昏欲睡的黛玉抱走,然后才对林如海说道:“可是有什么烦心事?说来与娘听听。”

“劳母亲担心了。儿子只是想着夫人早逝,林家又无嫡子继承,势必要再娶。但是玉儿年纪尚小,我怕娶进来的继夫人容不下她,所以心生感叹罢了。”

“唉,你也说的是。”老夫人也叹道,“我瞧着贾敏本身就是个身体弱的,如今累及玉儿身子不好。我如今年纪越发大了,怕是看顾不过来,要是继夫人不贤,玉儿怕是活不下去了。”复又说道:“不过还好,横竖如今还有七个月的时间,我叫人私底下打听一番,到时候再做打算。”

“有劳母亲了。”林如海作了个揖,“儿子已经不求继夫人有何等美貌,只求她贤惠容人,这已是万幸。”

“我儿啊,你可是还在想着婉儿?”见到林如海这般做派,老夫人不禁问道。

“婉儿…”林如海眼色黯淡下来,“婉儿已不是我能求的了。”

“我可怜的儿啊…”老夫人红了眼眶,“都是那作死的荣国府,生生拆散你们!”

原来林如海有一青梅竹马,是老夫人大嫂的外甥女,同为书香门第的顾家嫡女顾婉,比林如海小六岁,深得老夫人喜欢。二人打小一起长大,两家人也打算在林如海中举后下定议亲,却不曾想到贾母横插一手,竟让皇太后下旨将贾敏赐予林如海。顾婉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未几缠绵病榻,顾家人为了给顾婉治病,全家搬回老家洛阳,从此两家渐渐失去联系。老夫人一直觉得贾家就是拆散儿子姻缘的罪魁祸首,这也是为何老夫人不喜贾敏的缘故。

林如海得知消息后也大病了一场,迎娶贾敏后对贾敏也是不亲近不疏远,对母亲不喜贾敏的事也不去理会,每天只是埋头政务,好叫自己遗忘失去挚爱的痛苦。如此十一年过去,顾婉即便已经痊愈,大概也是嫁作他人妇。林如海不是没有想过找人去洛阳打听消息,但又怕传回来的消息让自己再一次心伤,于是狠下心让自己忘记那一切。

老夫人看着自己孩子这般无悲无喜的样子,心疼不已。待林如海告退后,边让林嬷嬷儿子林越的媳妇进来,吩咐了一番,最后又说道:“我只想看看婉儿的近况,你叫你男人去洛阳打听回来会莫要告诉老爷,只来跟我说。”

林越家的点头道:“奴婢明白。”

如此一去一回便过去一个月,林越却从洛阳带回一个好消息。顾婉身子养回来了,只是一直需要许多贵重药材保养着;又因着前些年祖父祖母相继离世而在顾家守孝,于是一直未议亲。蹉跎至今,已是个二十四岁的老姑娘。

老夫人得到消息后,立马派人告诉林如海,商议着要将顾婉娶回来。林如海哪里会不答应,虽说顾婉年龄偏大,但到底是心心念念的人。于是老夫人立马写封信说明林如海的心意,并附上一对林家祖传的紫玉镯——并未给贾敏——让林越跟林越媳妇送去顾家。

顾家那边得到信息后可是高兴坏了,毕竟都是知道当年的事的,看着一对有情人分隔两地,怎叫人不难过,便让林越家的直接跟顾婉说明来意。顾婉一听,得知林如海从未忘记过她,如今更是要将她迎娶回去,不禁潸然泪下,却又欢喜不已。

于是两家人约定,在来年四月成婚,而下定礼和聘礼也陆陆续续地向洛阳运去。

第五章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暗影的提议,我改了一下贾母想要养黛玉的原因。

关于黛玉另一半,我其实也不太喜欢水溶,但暂时没想有谁,所以暂时写上他。

要是有好的建议欢迎提,我比较想要一个原创人物

  第五章终成对顾婉会客遭刁难

第二年开春,正当所有媒人蠢蠢欲动准备为林如海说亲时,一个消息轰动了整个扬州城——林如海即将迎娶顾家嫡长女顾婉,并于四月二十六日成婚。

接下来的一个月,扬州城里的人几乎都见证了顾家举家回迁扬州的情景。那用上好酸枝木做成的箱子一箱又一箱地从船上搬下来运往顾府;上好黄花梨木打的家具也包装完好,由着仆人小心地用马车接走。更别提最后下船的顾婉,虽然拿兜帽遮住了样貌,但一身水色的襦裙和青色的褙子,脚踏一双缠枝莲纹样的绣花鞋,翩翩袅袅的样子仍旧让人见识到名门贵女应有的气质。

四月二十六日,诸事大吉,顾婉从顾府出门,嫁给了自己魂牵梦萦的情郎。

四月二十九日,林如海携顾婉回门。

五月初一,扬州各官员投拜帖,林如海与顾婉商量过后,决定在在端午节设宴接待。

五月初五,天大晴,顾婉由丫鬟伺候着梳妆打扮。今日是她第一次以林夫人的身份会客,自然要慎之又慎。因着前夫人离世未满三年,她也不好穿大红大紫,免得别人说她不敬。考虑了一刻钟,顾婉决定换上一身水绿色交领襦裙,外披一件绣着桃花的白色半臂,让丫鬟梳了个凌虚髻,也不多做修饰,只簪上一支用上等珍珠拢成的牡丹状簪子,耳朵上也坠了一双珍珠耳环,手腕上戴着紫玉镯,很是清丽。

由家中下人领着的官员内眷已到了花厅,顾婉站起来迎接了一番,待各人坐好后,便坐在主位上说道:“爷们都在前头厅子里喝酒畅谈,咱们也别拘束着,今日也乐呵一番。”说罢就让人上茶。“这是前些日得的碧螺春,也不是什么名贵的,各位夫人尝一尝。”

看着顾婉这般利索的样子,众人对其花期未嫁的轻视淡了几分。又见着她谈吐不凡,到底是书香门第名门大户出身,于是纷纷交谈起来,花厅里也是一番和气。

倒是有人看不过顾婉,突然出声道:“我前些日子听人说林夫人今年已二十有五了吧,如今可真真瞧不出来,也不知道林夫人是如何保养的,说出来好让我们见识一下。”说着又用手绢掩住嘴角,似笑非笑得道:“这般好相貌,怪不得林大人眼巴巴从洛阳给聘回来。”

其实这话也是多有失礼了,顾婉也没恼,只是吃了口茶,用绢子按了按嘴角的水渍,而后开口道:“这位是扬州吴盐商的夫人吧,我瞧着你脸色红润,想来平日也注意保养的。说起来我也没什么好的方法,可能前几年在家守孝时常吃一些瓜果蔬菜才让肤色好些罢,哪里比得上那些小姑娘呢,夫人你说是吧?我倒是听说吴夫人家中有一闺女,算起来也有十□岁了,样貌姿色很是不错,不知如今许了人家没有?”

听罢此话,在场的人心里都发笑。扬州城里谁不知道这吴夫人小门小户出身,不怎么会□孩子。她的女儿样子也只能勉强算得上是清秀,又满身小家子气的,到如今还未有人上门提亲。倒是之前听说林如海要娶继夫人,这吴夫人还巴巴请媒人上门说了一通自己女儿的好话呢。

“我…我还想留着她一两年呢…”吴夫人硬巴巴地撑起了笑脸,

“按我说啊,留来留去留成仇,女儿家的还是赶紧出嫁的好。不是每个人都像我这么走运,守完孝后还能觅得如此良缘。夫人说是吧?”顾婉笑道。

“是啊。”吴夫人吃了一脸灰,再也不愿说话。

一番刁难就在顾婉几句话中化解掉,花厅里又恢复了言笑晏晏的气氛。只是这番舌战倒是在众女眷中留下深刻印象。到底是高门贵户,哪像些个不知礼貌的,开嘴闭嘴就在用话刺别人。

这边厢林府宴客庆祝端午,那边厢荣国府中却一片不愉。

因为正巧到了选秀年,王夫人也不知道做什么打算,竟说服了贾政让自己的嫡亲大女儿,今年不过十三岁的贾元春入宫待选。偏生贾母得知林如海再娶后又病了一场,等病愈后一切已经尘埃落定,贾元春被指给了八皇子当侍妾,连个庶妃的名分都没捞上。

贾母气得直接将房中前朝的青花梅瓶摔个粉碎,却只能接受这个结果。复又想着林如海再娶,继夫人虽然出身大户人家,但也不知道能不能容下贾敏留下的嫡女,于是又生出接孩子进府的念头。毕竟是自己的亲外孙女,父亲又是朝廷大官儿,若是能与宝玉结亲,以后就是宝玉前途的一大助力了。

只是林如海以及林老夫人的态度叫她不好对付,于是换好朝服递牌子进宫向太后请安,希望太后能替她发话叫林家将黛玉送来。却不曾想到她刚刚说明来意,就被太后以“不合规矩”挡了回来。贾母无奈,回府以后对着邢夫人和王夫人撒了一顿气,才在凤凰蛋贾宝玉的撒娇中逐渐熄了念头。

只是,贾母心中到底还是留下疙瘩,与林府的交往也越发减少,送过去的节礼也仅仅是够维持门面好看。林如海对此不以为然,他本身对荣国府就没什么好印象,便顺着这样的情况与贾府渐渐疏远。

第六章

作者有话要说:哪位亲知道《红楼梦》里皇帝姓什么呀?

我真的找不出来,没的话我就自己编一个咯。

  第六章春风渡林如海喜得贵子

婚后第二个月,老林夫人便将林府大小事务一应交给顾婉,并将黛玉也交由顾婉教养。对照顾贾敏留下来的这个女儿,顾婉倒没有什么不愿意,毕竟贾敏已经去世,黛玉都还小,记不记得生母都两说;再说了,生娘不及养娘大,自己好好教养好孩子,还愁她日后不孝顺?

此时林黛玉不过两岁多。正是学习说话的时候,顾婉每日除了理家之外,最大的乐趣就是教孩子说话。看着黛玉叫着自己“娘亲”的时候,心底里还是有些落寞。每个女人都想有自己亲生骨肉,她当然也不例外,只是前些年那场大病叫她身体虚弱得厉害,病愈后大夫也说了她身体虽好,但病根还在,要好生调理日后才能生育。幸好那个大夫是妇科圣手,这些年的疗养也让她身子强壮了不少,孩子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娘亲,爹爹今日回来跟我们用饭吗?”黛玉走到顾婉跟前问道。“爹爹前两天教我们读的诗我都会了,爹爹什么时候回来我读给爹爹听。”

“你爹爹最近忙着呢,怕是要很晚才能回来。”看着黛玉失望的样子,顾婉又说道:“要不玉儿读给娘亲听可好?”

“嗯,娘亲等等我。”说罢又跑回自己的房间里,取出一本《诗经》,奶声奶气地念着上面的话。黛玉虽然年纪尚幼,但读起书来倒是不出任何差错,每个字都咬得准,连一些生僻的字也没有读错。

“我的玉儿真聪明,来,让嬷嬷带你下去用点牛乳和点心。”顾婉亲了亲黛玉的小脸蛋,赞道。

“吃点心,不喝牛乳。”小小的黛玉皱着眉说道,“不喜欢,难闻的。”

顾婉想了一会,对着孩子的乳嬷嬷说道:“那些牛乳叫厨房的加杏仁一起煮辟辟腥味。”又对黛玉说:“玉儿要喝的,不喝很容易生病,要吃苦苦的药哦。”

小黛玉思索了一会儿,似乎是在喝牛乳和喝苦药汁之间徘徊一下,便乖乖点点头:“玉儿不要生病,不吃苦药。”

“乖女儿。”顾婉又将她抱起来亲了亲,“去吧。”

待奶嬷嬷抱着黛玉都告退后,顾婉便对自己的陪嫁奶嬷嬷说道:“我如今瞧着玉儿都是聪明伶俐的,越是教养就越发欢喜她。嬷嬷你说我该告诉她自个儿的身世么?”

“奴婢想着,等姑娘一些懂事的时候,夫人还是告诉她吧。”这个奶嬷嬷是顾家家生子,受着顾家家风熏陶多年,对内宅事情有着清晰的想法。“到底自己亲口说总比姑娘由别处得知的好,毕竟京城里还有一家虎视眈眈着呢。”

“嬷嬷说的是。”顾婉叹了口气,“要是我将来的孩儿能跟玉儿…唉,如今说这些也是徒劳…”

“夫人放宽心。大夫也说了,放轻松对身子好。再说夫人跟老爷成婚不过数月,按奴婢说啊这日子还长着呢。”

“是啊,还长着呢。”顾婉轻轻笑了一下,她的未来才刚刚开始。

日子就在打理林府事物、教养黛玉、时不时拜访别家中悄悄走过,待到中秋节前,节礼按时送出后,顾婉刚刚松了一口气,就在老夫人院子里陪老夫人说话,可没说几句,就觉得头昏昏的,刚想告退回去休息,结果刚站起来身子就软到一旁,还好身旁伺候的嬷嬷跟丫鬟眼明手快接住她的身子才没摔在地上。

老夫人见状,直嚷着“找大夫”,忙叫嬷嬷们收拾好偏房,吩咐丫鬟们扶着她去房里躺好,又叫人立刻通知林如海从衙役回来。

大夫过门一诊,竟是喜脉,已有一个月,说起来还是成婚不久以后就有的。

“老天保佑!”老夫人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又问道:“我媳妇身子可好?出嫁前有大夫说我媳妇不适合这么快有孕,这次会不会有影响?”

“老夫人勿担忧。林夫人身子甚好,先前给夫人调理的大夫也是高明的,大概是最近稍忙了些,有点血气不足罢了。这也不碍事,平日多吃些红枣茶补补便可。”

“多谢大夫。秦嬷嬷,你送送大夫。”林夫人吩咐道,又进去房间跟顾婉说些怀孕注意事项不提。林如海得知消息,大喜,于是叫林仲给府里每个下人多发放一个月的月钱,顺便敲打了一下顾婉身边此后的丫鬟,又暗中挑来几个会医理的丫鬟放在顾婉身边。

如此相安无事过了十个月,顾婉在第二年春夏之交诞下林家嫡长子。抱着自己第一个儿子,林如海大喜过望,亲自去打了一把长命锁,刻上孩子的生辰八字,由老夫人给孩子带上。百日后,孩子取名林谦,正式上了林家族谱。

贾母得知顾婉在嫁入林家不过一年多就诞下林家嫡子的消息后,气得心肝直疼。又想到自己早逝的女儿,不禁大哭了一场,却又不能断了与林家之间的情分,只能咬着牙给扬州送去贺礼。

第七章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写得很粗糙,我暂时不知道要怎么写…

过段时间会改一下~~

  第七章无遗憾老夫人扬州病逝

“娘亲,弟弟可真小。”小黛玉伸手摸了摸林谦的小脸,“弟弟的皮肤真滑,比刚刚出世前漂亮多了,是娘亲给弟弟喂了很多牛乳吗?”

顾婉听到这话笑了出来,又看到黛玉一脸迷惑的样子,便说道:“弟弟暂时还不能吃牛乳呢。只是弟弟长开了,就变漂亮了。”

“是这样啊。”黛玉点点头,“那我也是以前也跟弟弟一样吗?”

“这…”顾婉看着站在自己跟前的黛玉,一身月白色绣翠竹刻丝褙子,内里配上青色的绫裙,没有梳任何发型,只将头发绑了起来,缀上几颗蓝水晶。尚且稚嫩的脸庞已经开始展露出超乎年纪的风情,乍一看去,反倒更像已去的贾敏。

顾婉又想,如今黛玉已经虚岁六岁了,也是到了告诉她贾敏的事情的时候了。她自幼在老夫人身边长大,又是由自己教养的,如果黛玉心里是念着自己这个母亲那还好,自己还是很喜欢这个女儿的;如果不是…那就将她当做一般的孩子养大,给她找门好归宿就算了,也不要败坏顾家百年大族的名声。

思及至此,顾婉便搂住她,说道:“我的玉儿,娘亲如今告诉你一件事,你听了以后,莫要不开心…”说罢,就将贾敏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对娘亲来说,你都是我的女儿,娘亲不希望你心里有疙瘩。”

黛玉听罢,眼眶一酸,只搂住顾婉的脖子哭了出来。她年纪虽小,但已明白很多事情。她有时也会听到府里的人说起什么“前夫人”“继夫人”“欺负姑娘”的话,当初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如今一听,所有困惑都解开了。黛玉自小养在林老夫人跟前,对生母并没有很深的印象;如今这样对她极好的娘亲,却不是自己的生身母亲。

“玉儿莫哭。”顾婉抱住她,用手绢擦着留下来的眼泪。

“娘亲以后会不要我吗?会对我好吗?”黛玉扯住顾婉的袖子,担忧地问道。

“不会不会,娘亲最喜欢玉儿了。”顾婉轻声地说道,“玉儿又乖又聪明,让人欢喜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