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王夫人便带着周瑞家的出门前往林府。

两人转过花园廊道便来到了花厅,顾婉早就坐在那里等候着了。

“听说前些日子贾二老爷生日,我们家老爷身体不怎么好倒是没有去给贾二老爷祝寿了。”顾婉言笑晏晏地说道。

王夫人自然不会在乎林如海有没有去给贾政贺寿的事情,便道:“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说罢才道:“今天怎么不见我那外甥女?”

顾婉笑了笑说道:“玉儿前些天跟着我娘家的一个小姐妹到城外的温泉庄子去了。你也知道的,她自出生起身体就不怎么好,后来又生了几场病。来到京城后听说泡温泉对身体好,我便送她去休养一番。”

“原来如此。”王夫人点点头。她本想借着这个机会问林黛玉要些贾敏的嫁妆回贾府摆设的,但如今林黛玉不在,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只是到底心有不甘,既然来了,怎么说也该是拿点东西的吧。再说了为贵妃娘娘的省亲别墅出一些力气,那可是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呀。

思及此,王夫人又说道:“说起我家老爷寿辰啊,那日晚上宫中有天使来宣了我们老爷去,原来竟是我的大女儿被封为贵妃,这不皇上还恩准娘娘们回家省亲,我心里可是高兴得不得了。这些天一直在顾着建造省亲别墅,就是连薛家他们也为这件事出了不少力气呢。”

顾婉默默地听着王夫人的话,只淡淡地喝了一口茶才道:“贾王史薛四家向来联系紧密,学家这次出面帮忙也是应该的。”

王夫人碰了个软钉子,一窒,又道:“其实给娘娘建省亲别墅也是风光的。日后娘娘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荣华富贵也就不在话下了。”

顾婉心里不屑地“哼”了一声,没有接话,只是捧着茶盅静静喝着。

王夫人从来没见过这般不会给面子的人,想她哥哥王子腾是九省统制,她是荣国府二夫人,向来都是别人奉承她的,哪里会有人给她甩脸子?刚刚顾婉给了她个软钉子,已叫她心下不悦,如今顾婉还是这般老神在在的样子更叫她生气,便冲口而出道:“我听说我外甥女这些年在学习管家的,也不知道管的是不是我们敏姑奶奶的嫁妆?”

顾婉怎么会听不出王夫人话里的意思,她却不生气,只淡淡地说:“玉儿一直管着库房跟厨房的事情,先夫人的嫁妆都在库房收着的,所有单子也在玉儿那里,二夫人放心。”

王夫人心中的火气更旺,强撑着笑意道:“如此便好,但是我外甥女年纪毕竟还小,怕是也辨别不了那些单子的真假。倒不如将这些东西交给值得信任的人帮忙管着,到时候外甥女出嫁时在完完整整地奉还回来。”

顾婉抬眸,上挑的眼角扫了一眼王夫人,放下茶盅才道:“二夫人这番话倒是叫我有些不解了。这先夫人的嫁妆单子一直装在盒子里由她贴身的嬷嬷保管着,后来那个嬷嬷年纪大了放出去后又将盒子交给玉儿的。难不成二夫人觉得那个嬷嬷会私下更换单子不成?”

王夫人见到顾婉这般刀枪不入地样子,紧紧地咬着牙齿后槽,僵硬地笑道:“我们贾家出来的人自是能够相信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人偷龙转凤了。”

“看来贾家确实不怎么信任我们林家的人啊。”顾婉轻声说道,见到王夫人一脸扭曲的怒意,又道:“我林家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但祖上也是圣皇帝亲封的侯爷,也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绝不会做出什么贪图先夫人嫁妆的事情。我区区一个女子,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却也不会像某些人那样钻到钱眼子里去!王夫人如今登门说这些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我现在算是清楚明了了。若贾家不相信先夫人的嫁妆完好无缺的,我待会儿便叫人将那些箱子一个一个给你抬回贾府!我林家什么都没有,骨气倒是有几分!”说罢便端起了茶杯。

一支伫立在身后的丫头立马高声道:“端茶送客——”

王夫人“倏”地一声站立起来,指着顾婉“你…你…”地半天没说去话来,而后才拂袖离开。

看着王夫人怒气冲冲地离开,顾婉再也忍不住心中的不屑,“说什么高门贵族,还不是个个都在计较些银钱,不知所谓!”说完便站起身来,在小丫头的搀扶下回到自己的房里。

“怎么了?打发走了吧。”房里有个男子,正坐在书桌前捧着一本诗书边读着边做些笔记。正正是林如海。

“打发走了。”顾婉走到他身边,亲自为他研墨,道:“我可是跟她说了要把先夫人的嫁妆给抬回去的,你可是准备好了。”

“自然。”林如海笑着回答道:“那些东西自她去了以后就一直放在库房里谁也没动过,这二夫人上门来怕是也打着借走这些东西的主意。我现在就还给他们,也省得日后跟他们不清不楚地联系着。”

顾婉看着林如海脸上狡猾的笑意,轻轻抿嘴一笑,倚在他的椅子上道:“若是让贾家人知道这是皇上的小把戏,不知道他们会有如何的反应呢?”

林如海在宣纸上写下一个“忠”字后才道:“我只知道一句话:‘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顾婉看着那个字,自然明白林如海话里的含义。一个侯门之家,跟先皇时期的谋逆者有过多的联系,又不会学着低调做人,任谁是当权者都无法接受这样的人家的存在吧。顾婉在心里摇摇头,荣宁两府啊…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林贾断绝贾母无力挽回

王夫人被顾婉的话气得心肝直疼,带着周瑞家的上了马车就回贾府。虽然顾婉说过要把贾敏的嫁妆还给贾家,但王夫人自是不信,毕竟她的女儿如今可是后宫第二人,任谁都不会在这个时候跟贾府闹翻。所以,当她午膳时见到林随带着那六十四抬嫁妆光明正大地绕了半个京城送回来时,确实吃了大惊。

贾母见到林随奉上的嫁妆单子,一时气急便晕了过去。贾府众人见到贾母这般,立刻派人请了太医,又叫人拿出安神药给贾母灌了下去。

没一会儿贾母便醒了过来,连忙召了林随到跟前,厉声问道:“林如海这般做法是怎么回事!”

林随不卑不亢,只道:“今日贵府二夫人到我们府上,话里话外说我们夫人贪墨了先夫人的嫁妆,又说怕我们姑娘不识人事,要将这些嫁妆全数带回贵府。我们老爷说了,我们夫人虽是女子,娘家确实书香门第,夫人父亲还是扬州书院的大儒,弟弟也是当朝御史,夫人自小也是读过四书五经,明白什么是礼义廉耻。既然贵府二夫人这么说,那林贾二府的关系也没这个必要维持下去了。老爷已经立刻派人到姑娘身边取回单子,现在全部还给贵府,从此以后,林贾二家再无关系!”

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王夫人身上,李纨见到事态严重,自知道他们这些小辈是不应该留下来的,便带着三春离开。王熙凤见状,也跟着李纨一起退了出去。

王夫人的脸色一时白一时红,见到贾母满含怒意的双目,立刻跪了下来:“老太太…”

林随并没有给王夫人辩解的机会,接着道:“我们林家虽然不似贵府一样有爵位在身,但祖上却是开国皇帝亲封的护国侯。我们老爷说了,林家什么都没有,骨气倒是有几分,今日林贾两家恩断义绝,日后桥归桥路归路,再无牵连!”说罢直接将断绝书放到贾母面前,便鞠了一躬转身离去。

贾母见到那封断绝书,怒极,指着王夫人道:“好个王家的女儿!好个儿媳妇!我当初究竟是瞎了什么眼才会将你这个愚妇聘来,倒让你玷污了我贾家的名声!”

王夫人见状连忙道:“老太太你听媳妇说,媳妇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说罢才将昨天王熙凤跟她说的话说了一遍,然后才哭着道:“老太太,媳妇也是没有办法的呀!如今公中银钱已经没有多少了,前些年南边又是干旱又是洪灾的,庄子上已经没有多少东西进上来了。媳妇跟琏儿媳妇都是贴了好多嫁妆才勉强维持住家用的。如今娘娘封为贵妃,又要建省亲别墅,媳妇也是没办法才会想去林家借些银钱。”

“你要去借些银钱,做什么跟我敏儿的嫁妆扯上关系!”贾母听到王夫人这么一番话,心里的怒气倒是去了三分,便接着问道。

“媳妇原来没说这些的,”王夫人见贾母火气去了一些,连忙辩驳道——她自然不敢说出真相:“我本来好好地跟林夫人说着的,哪知道她竟是瞧不起咱们娘娘这次回家省亲,媳妇只是气不过,才跟她说起了气话,没想到林家却是这般做法…”王夫人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急着说:“媳妇瞧着自从林姑爷回京以后跟咱们的关系就一直淡淡的,这几年更是不愿意跟我们家往来,怕是他们早就想着跟我们断绝来往,只是借着这个机会实行罢了。”人人都说王夫人是个木讷嘴笨的,却不曾想到她竟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出一套说法来。

贾母听到王夫人这番说辞,心里倒是相信了一半。许是因为王夫人平日都是一副不会说话的样子,倒没有人相信她是在说谎。贾母其实早就知道林如海不愿跟贾家往来密切的,毕竟林如海续娶,贾家就再也不是林如海正经的岳家,他也没必要讨好自己家。再说当初她还给林如海来个走角门的下马威,也不怪林如海这般作为。其实贾母不知道,若不是林如海心有沟壑,断交一事其实早就会发生了。

贾母无奈,又道:“你给我说说,我们家究竟艰难到那个地步,竟要叫你跟凤丫头倒贴自己的嫁妆!”

王夫人连忙将贾家这些年的花费告诉贾母,贾母案子算了一下,才发现原来贾府现在再也不像之前那么光鲜亮丽了,又想着自己的二儿媳妇为这个家也算做了不少事,心里的怒气也下去了七七八八,因而只道:“不管怎么样,今儿这事你闹得这么大,怕是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林家跟我们家断绝关系了。”

王夫人却道:“老太太其实何必担心此事。我们家如今可是正经的皇亲国戚啊,要媳妇说这次断交却是林家的损失了。”

贾母横眼过去:“说你是个无知妇人!你是不是忘记了咱们家娘娘是怎样做得了贵妃的,还妄想自己是皇亲国戚!要是让外人听到你这么说,还不是怪我们府没眼色,说不定连娘娘也跟着没脸!我现在实说跟你说,日后咱们家该低调的时候就要低调,不然闯了大祸就是娘娘也保不住我们!”贾母毕竟是经历过前朝谋逆之事的人,心中倒还是有些看得清的。但是自王夫人王熙凤偷偷在外面放贷,或者更甚者王夫人偷偷接下甄家送来的私物时,贾家就已经走上了不归路了。

王夫人只说:“媳妇明白。”却是没有将贾母的话听在耳里。

“你下去吧。”贾母经过今日的一番打击也累了,“娘娘省亲的事情我再想想法子,不过我告诉你,你要是再做出什么伤我贾家脸面的事情,就别怪我不顾贾王二家的感情休了你回去!”

王夫人自是知道贾母说的话绝对不假,便道:“媳妇已经知道错了,再也不敢做这样的事情了。”说罢便行了一礼,再慢慢从地上起来,缓缓地走出院子。

贾母看着王夫人离开,确实不明白明明当年王夫人还是个姑娘的时候伶俐劲儿到时跟王熙凤一个样的,怎么过了这么些年就变成个木头呢?难不成真的像宝玉说的“嫁了人的女儿就会变成鱼眼珠子”?

贾母如今可是头疼着。林家这般大摇大摆地将她敏儿的嫁妆送了回来,摆明就是告诉全京城的人他们与自家再无任何关系,日后若是贾家有什么差错,只怕林如海也不会出面帮忙了。还有黛玉,本来她还想着叫黛玉嫁给自己的宝玉的,如今这计划也是付诸东流了。

都是那愚蠢的王家妇!贾母好不容易下去的火气又升上来,别以为她不知道王夫人跟薛姨妈的心思,想叫宝玉跟薛宝钗一对儿,还得看她同不同意!

“鸳鸯。”贾母唤道。

鸳鸯连忙打开帘子走进来,恭敬地道:“是,老太太。”

“你去把我私库里的凤凰展翅六面镶玉嵌七宝明金步摇、蝴蝶图案镶蓝宝石花钿簪以及白玉嵌红珊瑚珠子双结如意钗给林家夫人送去,就说我儿媳妇今日魔怔了,说了些混话,希望她多多原谅。那些嫁妆都是留给玉儿出嫁添妆的,希望她早日来把敏儿嫁妆带回去。”

“是。”鸳鸯连忙走到内间,掏出钥匙打开红木盒子,找出那些东西后便用红绒布包了起来,又用上好的檀香盒装好,自己也换了一身新衣裳,便带着贾母吩咐的东西出门去。

“喔,贾家又有人上门来了?”顾婉正准备午睡,听到守在外门的婆子传话进来,轻轻一笑道:“我倒是好奇贾家的人还有什么话要说,让她进来见见吧。”

鸳鸯进到正厅时,正巧见到顾婉用完水果,拿着丝帕轻轻擦拭嘴角。这丝帕是用醉仙颜做的,最是柔软不过。见到顾婉看向她,鸳鸯连忙上前行礼:“鸳鸯见过林夫人。”

“起来吧。”顾婉见眼前的丫头比前些年还要沉稳,便道:“我今日已经叫林随跟你们家说清楚了,林贾二家再无任何关系,你这次来可是因着嫁妆里少了什么东西,要来追回的?”

“鸳鸯不敢!”鸳鸯连忙道:“鸳鸯这次来是给林夫人告罪的。这是我们老太太要我送给林夫人的,希望林夫人原谅今日二夫人的话。因着二夫人最近忙着给贵妃娘娘修园子的事情,急得魔怔了才会说起混话来,求林夫人原谅。”

顾婉差点没笑出来:“魔怔?魔怔了也在我面前说了这么多有条有理的话来,你们贾家是不是不把我放在眼里!”话音未落顾婉已经一掌拍在紫檀木桌子上,放出很大的声响。

“当日我家老爷满怀诚意给你们老太太请安,谁知道你们府里倒是好规矩,竟我家老爷——堂堂二品大官走角门。我们老爷不跟你们计较,你们倒是觉得我们家好欺负的,叫那个贾宝玉闯进我家女儿的闺房里。我呸!什么规矩都不懂的凤凰蛋也就只有你们家教养得出来!现在出了个贵妃娘娘就到我们跟前来要钱,不给就要我们归还先夫人的嫁妆,真是好大的气派呀。我如今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我们家跟贾家断没有复交的可能,带着你的礼物给我走!”

鸳鸯自小就在贾母跟前,就连三位姑娘都要叫她“鸳鸯姐姐”,哪里见过别人发火的样子。见到顾婉凤目一挑,气焰一上来就已经被镇住,再回过神来时已经坐在了回府的马车上。

鸳鸯叹了口气,想着顾婉今日的怒气,也明白了贾家跟林家再无交好的可能了。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顾婉问林如海道破天机

且说顾婉打发鸳鸯后,便由着丫鬟扶她回房内。

刚刚走进外间,就见林如海端着茶碗悠游自在地品尝着。见着他这么悠闲的样子,顾婉美目一横,嗔道:“本来我今日早上说的话就只是气话,你倒是好,什么都不跟我说就去玉儿那里把嫁妆单子要回来,还让林随直接上门还东西。现在还是苦了我,要应对着贾家来的人。”

“辛苦夫人了。”林如海听到顾婉的话,轻笑一声便放下茶盅,起身行了一礼,道。

顾婉嗔目,半躺在贵妃椅上,接过丫鬟递过来的红枣桂圆枸杞茶,尝了一口,似乎对这味道有点不喜,便皱了皱眉,又问道:“前些日子你还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的,怎么今儿突然就跟贾家翻脸断交呢?”

林如海嗤笑一声:“你呀你,往日倒是聪明的,今日怎么就迷糊了呢?”

顾婉连忙追问道:“什么啊?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林如海倒是不回答,只问:“你倒是说说,贾家的大姑娘是如何封得贵妃的?”

“不是说她‘贤孝才德,深得圣恩’么?”顾婉奇道:“难不成还有别的什么?”

林如海只笑着说:“明面上说她是‘贤孝才德’,但宫里贤孝才德的女子多得是,如何单单封她一个。如今我也不怕跟你说,她得封贵妃,不是别的,就因为贾家害死了秦可卿。”

“什么?!”顾婉瞪大了双目,惊讶地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实话告诉你,那秦可卿表面上是秦邦业抱养的女儿,实际上却是上皇时期策划谋逆的王爷的亲骨肉。贾家为了让自己的长女能得皇上青睐,便将这个秘密由着贾元春告诉皇上,而这个没权没势的小郡主自然就要被牺牲了。”

顾婉哪里知道原来有这么大的隐情,呆滞了半天才道:“这…这也太…可是即使那是罪人之后,也是皇家血脉啊。贾家人这么做,就等于谋害皇家血脉了。皇上如今封赏贾府大姑娘,若是以后要论罪,那,那不是…”

“正是这样,皇上才要封她做贵妃。”林如海深深叹了一口气:“雷霆雨露皆为君恩,有些人做得太过了,皇上自然要铲除的。荣宁两府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已经叫皇上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如今想来,我林家能够历朝不倒深受君宠,也正因为我们明白这道理,忠心为君才能确保林家门楣光大啊。”

顾婉见他突然这般感慨,便起身上去挽住他的手臂,道:“今日老爷怎么这么感叹呢?你也说了,是有些人太过了才会被责罪,我们只要做皇上的纯臣便可了。”

林如海轻轻一笑:“你倒是会说。”

“如此说来,既然老爷早就知道皇上对贾家不喜,那为何还要跟他们往来呢?”

“哼,若不是皇上有密旨,你认为我会对着这家人俯首么?”林如海冷笑道:“在回京之前皇上传来旨意,让我继续跟荣国府往来,好让贾家的人以为自己还是当初那个风光无限的荣国府,这样皇上才好继续派人调查他们的罪行。若不然,你当我会忍下当初角门一事的那口气!”想起那件事,林如海还是满肚子火气:“如今他们家的大姑娘得封贵妃,兼之要建造省亲别墅,处处都需要钱。我也料到他们会上门借钱,也想趁着这个机会跟他们闹翻。原本以为要花费好大一番功夫,确实在没想到这二夫人真是个没脑子的。如今也好,我们跟他们再无往来,日后有什么事情也攀扯不到我们身上来。”

“原来如此。”顾婉恍然大悟道,“不过如今林贾二家已经断绝瓜葛,也不知道玉儿心里会怎么想的。”

“你放心,玉儿心里会明白的。”

林黛玉自三月初便一直住在林家在城外的温泉庄子上,每日泡着温泉再配合膳食,倒是把身子调养得不错。后来顾婉去了顾家把顾宁舒也接了过来,两个好姐妹便天天聊些诗书,偶尔做做针黹,倒是过得挺快活。

“林妹妹,你在想什么啊?把好好的一副蝴蝶戏花图给弄花了。”顾宁舒见林黛玉心不在焉的,手中的刺绣也弄得乱七八糟。

林黛玉闻言低头一看,见到那个描好的花样都被五颜六色的锦线绣花了,便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绣品,沉默不语。

“你可是有什么心事?”顾宁舒把手中的针线放下,挨着林黛玉坐下,而后问道。

林黛玉抬眸看了看顾宁舒,然后才道:“昨天爹爹过来把我母亲的嫁妆单子给要回去了。”她想起昨天林如海来的时候说过林贾断交的话,复又轻轻叹了一口气。

顾宁舒顿了顿,才问道:“可是那位去世的林夫人?”

林黛玉点点头:“我虽然一直不大喜欢外祖家,却也没想到爹爹这次会这般决绝。”

顾宁舒想起之前去贾家做客时的事情,又想到贾府的人素来是不怎么懂规矩的,便劝慰道:“妹妹为什么要想这么多呢?你想想这些年来贾府的做派,再想想你在贾府里的所见所闻,也该明白林姑父到底为何要这么做了。”

林黛玉自然知道在很多人眼中荣宁两府做事都是嚣张跋扈不懂规矩的,就连她这个正经八个的嫡外孙女,在贾府里也是经常被丫鬟们说闲话的。还有第一次上门拜访时贾家人自开角门的事情,虽然面上不说,但是她知道爹爹却是十分恼火的。

“顾姐姐说得是啊,”林黛玉轻轻一笑:“我只是想着,我林家对着贾家也算恭敬的,也不知道为何他们偏要欺人太甚?”

“妹妹有所不知,自他们家大姑娘封妃后,他们的鼻子都快朝天上去了。你一直呆在庄子上不知道,我听说他们为了给贵妃建省亲别墅,大把大把银钱都花了出去。此次上门来,怕就是为了借钱,就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话惹恼了姑妈了。”顾宁舒毕竟到底年长些,想事情也是比较周全的,当下就把事情的缘由说出了个七七八八。

林黛玉自从管家以来,也大致明白市面上各种物品的价格的,便奇怪道:“不就是建个省亲别墅么?哪里需要那么多银钱?”

“你不知道。我听家里人说,他们家又是要买戏子又是要移栽树木又是要修建园子的,据说所有东西都要做新的呢。”顾宁舒来之前可是听文氏说过很多的,文氏也借着贾家的事情好好教育了顾宁舒一番何为低调,因而顾宁舒也对着林黛玉细细说了。

“这也太过了吧。”林黛玉道:“我记得贵妃娘娘前头还有个皇贵妃娘娘的,他们要是真的办得这么大,那不是打了皇贵妃娘娘家的脸?”

“打不打脸我可不敢说,不过按照他们这般花钱下去,也难怪要上门来。”

林黛玉自想到一个词:过犹不及。想他们林家也是清贵之家,家中也有许多御赐之物,但也不会像贾家一样全部显摆出来。娘亲说过的,京城中大富大贵之家多得是,凡事低调才是好,看来倒是真理了。

听爹爹说,当今圣上最是倡导节俭的,贾家建个省亲别墅都闹得这么大场面,怕是不得圣上的喜欢了,说不定连带着宫里的娘娘也受到牵连。如此看来,爹爹还是做得对的,到底我们林家跟他们家不一样,决不能叫他们家给拖累了。林黛玉仔细斟酌了一番,倒也赞成自己爹爹的做法。

其实也不怪林黛玉这般冷情。她自小就是有林老夫人教养的,而后顾婉进门后就接手她的教育。顾婉又是个出身书香门户,对着规矩是极其看重的。林黛玉在顾婉的教养下自然看不惯贾家里面那些主子不像主子、丫头不像丫头的情况,兼之贾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存在,林黛玉也自然不会对贾家心生好感。

顾宁舒见林黛玉神色几变,最终又恢复到平常那般,也明白林黛玉自己倒是想开了,便笑着说:“我看着妹妹的蝴蝶戏花图是绣不成了。不若妹妹还是早点换了一张花样吧,要是这手绢绣不出来,怕是李妹妹跟陈妹妹饶不了你呢。”

顾宁舒和林黛玉一只有跟扬州两个小姐妹通信,这个月正是陈潇潇的生辰,两人便决定亲手绣下几条手绢,给扬州的两个小姐妹捎去。

林黛玉皱了皱鼻头,道:“顾姐姐胡说什么,我答应李姐姐跟陈妹妹的礼物一定会绣出来的。”说罢便拿起搁在一旁的刺绣绷子,将之前绣上去的锦线全部拆了下来,才重新配过针线,一针一针地按照原来描好的花样绣起来。

“反正我上一副花鸟图案的已经做好了,肯定能按时间给李姐姐和陈妹妹送去的。顾姐姐,你还是先做好你的吧。”

顾宁舒伸手拧了拧林黛玉的鼻头,而后轻轻一笑,也拿起针线继续未完的绣品。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四章微服出巡韦泽黛玉同游

那日鸳鸯带着礼物回府向贾母禀明情况,又将顾婉的话一丝不改地全部复述出来。贾母听着顾婉这般贬低自己的宝贝,也不愿意再做什么事情去挽回林贾两家的交情,只可惜叹了一口气,让鸳鸯将那些饰物放回原位便再也不做别的动作。

自从林家跟贾家正式断交后,林如海即便在朝堂上见到贾政也没有露出半分交谈之意。众人见林如海此番得罪荣国府,皇帝依旧对他信任有加,原本心里还在默默嘲笑的人顿时将那些小心思按回心底,继续不动声色地观察着。

这日皇帝秦汶皓心情不错,宣了林如海到德政殿,细细问了些关于科举的问题后便道:“林爱卿,这段日子也是辛苦你了。”

林如海恭敬地回道:“能为皇上办事是臣的福气。”

秦汶皓却是道:“爱卿不必瞒朕,若不是爱卿听从朕的吩咐,哪里会跟贾家维持这么久的关系,说起来倒是差点连累了你爱女的名声,待她及笄后,朕定会给她寻一门好亲事。”

“臣谢皇上恩典。”

“今日天色不错,朕听说爱卿京城外的庄子里有片桃花林,花开得正好,不若爱卿带朕去瞧瞧?”

“回皇上的话,臣女跟她的小姐妹如今正在庄子上休养。臣怕她惊动圣驾…”

“林爱卿,朕知道你的女儿可是由继夫人亲自教养长大的。继夫人又是书香门户出身的,朕相信你的女儿教养定是不俗的。”

林如海见皇帝心里有数,也只能俯身道:“遵旨。”

秦汶皓换好常服,又想着那个庄子上毕竟还是有女眷的,又想到康皇贵妃这十余年一直守在自己身边,也没多少机会外出游玩,便让身边的心腹太监福来传旨重华宫,让她也换上常服,随他一并微服出巡。

林如海早就吩咐人先去庄子上准备好,又命人领来一辆黑漆齐头平顶的马车,在宫门处接了皇帝跟皇贵妃两人后,自己也登上另一辆马车便往城外而去。

韦沅自从嫁给秦汶皓以后便很少有机会到外面瞧瞧,便对着秦汶皓说:“皇上,这京城倒是变得大不一样了。先前我还是姑娘的时候这里的铺子都只是小小的,不曾想十年以后倒是发展得那么大了。”

按理说韦沅如今已经二十六岁,算起来也是红颜将逝,但无论宫中有多少新人进入,秦汶皓最最宠爱的人依旧是她。这也是因为韦沅的身份虽然不是正妻,但言行举止间却能给皇帝一种夫妻相处时的平和之感,这也是别的宫妃乃至元后所不能给他的。

秦汶皓笑着道:“夫人,如今在宫外,‘皇上’这些称谓还是不便多说。你唤我老爷便可。”

韦沅展颜一笑:“是,老爷。”说完又转了转那双漂亮的杏眸:“老爷,妾身自二月后便许久没有见过婶子了,可否让妾身上门拜访一下?”

秦汶皓自是知道韦沅为了防止别人说她与宫外之人私相授受,一直很少见到娘家的人,如今她嘴里的“婶子”,也是将她教养长大的长辈,此次出宫,上门拜访也不是不可以的。便点点头,然后对窗外的人说道:“去跟林爱卿说一下,我们先去城北韦府。”

马车外的人领命,骑马走到林如海所在的马车低声说了一番。马车便改变行程缓缓驶向城北。

赵氏听到下人说有贵客到访时还是有点惊讶的,待她见到盈盈步进来的韦沅时,惊得差点说不出话来,好半天了才说道:“这…娘娘怎么出宫了?”愣了一下又连忙跪下来:“参见娘娘。”

韦沅连忙将她扶起来:“婶子无须多礼。”见到赵氏一脸错愕的样子,韦沅笑着说:“今日我随着夫君出门游玩,路过家门口便想进来看望身子一番。婶子最近身体可好?”

“都好都好。”赵氏回答道,突然又想听到什么大消息一般:“夫君!娘娘的意思是,皇上也来了?!”

韦沅见着自己印象中一直很沉稳的婶子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用丝帕掩住嘴角的笑意道:“婶子莫要大惊小怪的,此次皇上微服出巡不过是为了体察一下民情,我便央得皇上准许回府一趟。”

“娘娘真是胡闹!”赵氏不赞同地看了韦沅一眼,“皇上此次出来也是为了查看百姓生活的,娘娘怎么能因着要回府而打搅到皇上呢?”

韦沅心里发笑:皇上名义上是体察民情,其实还不是自己在宫中呆久了,觉得闷了,趁机出来走走松动一番罢了。她脸上不显,道:“婶子,我这次来可是有话要跟婶子说的。”她杏眸一挑,露出平日的威严,细声道:“婶子也知道的,皇上开恩下旨宫妃回家省亲。我如今已是皇贵妃,贵为宫中第一人,做事自然要更加低调。此次建造省亲别墅一事,婶子莫要太过铺张,只需将我先前住的院子略加修整便可。”

赵氏道:“娘娘的顾虑我明白。先前我已跟老爷爷商量了一番,只准备给娘娘原来的院添个小花园,然后在娘娘省亲前后的日子里开粥棚接济城中的贫困人家,也算是为娘娘祈福了。”

韦沅点点头:“婶子的方法确实不错。”

赵氏这时又问道:“娘娘可是一人进府的?若是这样的话,娘娘还是尽早跟皇上汇合吧,莫要让皇上久等了。”

韦沅道:“皇上跟林大人在外厅呢。叔叔也在那里,婶子莫急,再陪我说说话吧。上次婶子进宫我跟婶子说过的事情,婶子是怎么想的?”

赵氏听韦沅这么一问,便细细说了这几天宴请京中女眷的事情以及过后自己的看法。

此时韦铮、林如海跟秦汶皓却不是在外厅,而是在韦府的练武场内。原来今日韦泽回家,照旧在练武场练习射箭跟剑术,秦汶皓好奇原来自己见过的那个小豆丁如今长得如何,便让韦铮带着他们到练武场一看。

“果然是英雄少年!”秦汶皓见韦泽身材挺拔,面容俊朗,兼之剑术、骑术以及射箭均是不凡,笑着说:“看来‘青出于蓝胜于蓝’这话确实不错。”

“皇上谬赞了。”韦铮见着自己儿子能得皇上赞赏,心下高兴,躬身道。

“爱卿不必谦虚,若是朕的皇儿能有你儿子这般武艺,朕已经十分高兴了。”

那边的韦泽见到自己父亲跟林伯父以及一个陌生男子站在校场边,便放下手中的弓箭,拿起一旁的巾子擦了擦汗便走了过来:“泽儿见过父亲,见过林伯父,见过这位先生。”

秦汶皓见他剑眉星目,与韦沅倒有两分相像,更是欢喜:“从前还只是小小的一团娃儿,没想到这些年没见,倒长成翩翩佳公子的模样了。”

韦泽对他并没有什么印象,也不知道该如何回话,只听到自己父亲说:“皇上过誉了。泽儿,快来叩见皇上吧。”

秦汶皓却阻止道:“如今我已经出宫,身份只是一个商人,也不要动不动就行什么跪拜之礼。小子还是叫我堂姐夫吧。”说罢又想了想,“今日我带着你堂姐出门,小子也跟着我一块儿吧,也好让你姐姐看看你。”

韦泽一听韦沅也跟着来了,心下一喜道:“谢谢姐夫。”说完便立刻回去沐浴更衣,换上一件湖水色银丝暗纹锦袍,便跟着林如海一同上了马车,随着皇帝跟韦沅一起出城。

林黛玉早就接到家里人带来的消息,知道自己父亲带着两位贵客到庄子上来,便早早吩咐了庄子里的下人打扫干净花厅,又细细看了看菜单,挑好了几样食材,吩咐厨娘准备后便一直候在花厅内等待着。

迎面进来的是一个约莫三十五岁的男子,穿着宝蓝色暗紫纹云纹团花锦衣,通身贵派。落后他一步的是个盈盈微笑的女子,一身银朱红细云锦广绫合欢长衣和葱黄花卉刺绣马面裙,显得落落大方且清雅脱俗。再后面的便是自己爹爹跟韦家伯父,而后就是有过一面之缘的韦泽。

“见过爹爹,见过韦伯父,见过先生跟夫人。”林黛玉上前道:“韦公子好。”

“我姓秦,唤我秦伯父便可以了。”秦汶皓笑着说,“如海啊,你这个女儿倒是懂礼。”

因着先前皇帝说过不论君臣之礼,林如海也只是笑着道:“倒是她娘亲教得好。”

韦沅见着林黛玉这般乖巧的样子,也不自觉地想起了早逝的女儿,便拉着林黛玉的手,说道:“这个小姑娘我倒是瞧着好看,真是恨不得带回家做我的女儿呢。”

秦汶皓闻言笑道:“你就是愿意,人家如海还不愿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