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雪雁的娘是林家有头有脸的管事娘子,雪雁又是打小就被派到林黛玉身边伺候的,若是这次林黛玉真的将她打发出去,别说她,就是她娘也落得个没脸。

雪雁听到林黛玉此话,连忙磕头说:“姑娘,雪雁不敢了,求姑娘不要赶我走。”说着,脸上的泪水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林黛玉只是轻轻觑了她一眼,也没有叫雪雁起来,只是继续说道:“你自小就在我身边伺候,性子又是活泼的,我一直帮你当成半个姐妹看待,对你素来也是不错的,却没想到将你娇惯出这样没规没矩的脾性来。往日宠着你不是因为你是什么娇小姐,只因你我这些年来的情分。你如今也该有十二了,难道还要说话没大没小不成?”

林黛玉确实说的没错,雪雁的性子向来跳脱,说话什么的素来有点不顾后果。或许以往林黛玉多少也会容忍她大大咧咧的性格,毕竟没出过什么乱子,平日叫雪雁做事也是挺好的。但今日闹出这么一件事来,若雪鸢无意韦泽还好,若是有意,再加上雪雁这般撮合,要是真的闹出什么事来只怕林家跟韦家都要出丑了。

此时林黛玉自然不知道韦泽只是让雪鸢送到花园外便是,并没有让雪鸢送他到林谦的房。而雪鸢对着韦泽也没有什么过多的心思,那是脸红只是因为雪鸢本性害羞,见着外男有些不好意思罢了。

“你也算是我身边有头有脸的大丫鬟,我也不想对你说些什么了。你这些天且回到你娘那里,好好跟她说说你今日究竟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没有认识到你自己究竟做错什么之前你也不必回来。”林黛玉眼角瞥见雪鸢站在一旁尴尬的样子,示意雪鸢上来把石桌上东西收回去,才站起身来对着雪雁说:“起来,下去吧。”

雪雁怯怯地看了林黛玉一眼,见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便惴惴不安地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林黛玉轻叹一口气,只带着雪鸢回房。

作者有话要说:对于雪雁这个小姑娘,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排的好。在原著里她跟随着林黛玉进贾府,却把心腹地位让给了紫鹃;在金玉成亲时搀扶着宝钗进门,让贾宝玉误以为那是林黛玉而拜了堂。很多人都说其实雪雁喜欢贾宝玉,但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一章就算是给雪雁一个小小的教训,也好让她学会什么是规矩,免得在林黛玉出嫁后她还是不懂事惹出事端。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二章韦沅省亲细说韦泽亲事

十一月十九日,大吉。康皇贵妃韦沅乘坐绣凤金銮大轿自宫门出发。

韦沅穿着皇贵妃朝服,头戴金冠,在守卫的护送下回到韦家。韦铮跟赵氏还有韦泽一早就在门外恭候,见到一太监坐着高马在前头领着,而后便是韦沅的凤銮轿子。因凤銮用最好的月影纱围住,旁人只能模糊地瞧着轿中有一身影,却也看得不真切。凤銮前后便是三排手托托盘的宫女,左右两侧皆是腰配长剑的禁卫军。

“皇贵妃娘娘到——”那个走在前头的太监高声唱道。

“恭迎皇贵妃娘娘。”韦铮、赵氏跟韦泽并着韦家一众下人连忙跪下道。

“叔叔婶子快起来吧。”守在凤銮右侧的舒绫跟另一个守在左侧的女官慢慢拉开凤銮边上的月影纱,露出韦沅微笑着的脸。

“谢娘娘恩典。”韦家众人慢慢地从地上起来,韦铮说道:“中门已开,请娘娘移步。”

两旁抬轿的太监同时抬起凤銮,在赵氏的引领下抬着韦沅去到省亲园子里去。

韦铮看着凤銮渐渐远去,又对着跟来的大太监说道:“有劳公公了。韦某已在花厅备下酒水,请公公过去歇息吧。”

“谈不上有劳什么的,都是为皇上做事罢了。如此,杂家便打扰为大人了。”那个太监不过三四十岁,说话倒是不像别的太监一样尖声尖气。

“公公请。”韦铮示意一旁的大管家上来,带着大太监往花厅去。

“父亲,这位公公是谁啊?”韦泽一直在一旁没有说话,见着自己父亲在那个太监离开以后竟然松了一口气,便一边跟着韦铮走进府内一边问道。

“那位公公是深得皇上信任的暗卫首领吴恪,据闻他武功极高,宫里的暗卫都是由他训练出来的,就是皇上身边的戴权戴总管见着他都得恭敬地喊他一声‘吴公公’。”韦铮低下声来为韦泽解释。其实若不是皇帝信任他韦家,让他见到吴恪在德政殿给皇帝禀报宫外大小事务,他也不知道这个平时不显山不显水的太监然是皇上的心腹密探,手中的暗卫营专门监视百官。“你记着,这个秘密莫要跟外人说起。”

韦泽也明白事情的隐秘性,便点点头不再说话。

抬轿的太监们将凤銮轻轻放下,韦沅下了轿子,见到之前自己住过的院子里,一片梅林开得正盛,很是好看,便问道一直在身边的赵氏:“婶子,这大冬天的哪里找来这么多盛开的花儿啊?”

赵氏轻轻一笑,道:“这原是泽哥儿的主意。娘娘也知道的,京城冬天素来很少开什么花的,泽哥儿便叫人寻了些腊梅树回来,又叫管园子的人仔细照料着也好让娘娘看到花开的样子。这不,就在娘娘省亲前三天这腊梅花才开了,如今可是正好。”

韦沅抿嘴一笑,说道:“泽哥儿什么时候学会这些小玩意的,倒是有心思了。”说罢便扶着舒绫的手缓步走进去。

韦沅静静地看着院子里的一草一木,想着自己还未出嫁时曾在这里生活的一点一滴,越发觉得做姑娘的时候比做人妻子要快乐得多了。她自嫁给皇上后就在也没试过有舒心的一天,在皇子府里步步为营岌岌可危,进宫后也不敢掉以轻心。还在皇上对她还是极其疼爱的,不然以后的日子也就难过了。

“娘娘对这个院子可是满意?”赵氏见韦沅进来以后就不怎么说话,便问道。

“这院子休整得好,我喜欢得很呢。”韦沅移步到主屋,在主位上坐了下来后才又对着赵氏说道:“婶子也坐吧。

赵氏连忙谢恩,才在左下首坐了下来。

“我瞧着这院子虽然精致但也不算奢华,正好也对我的胃口。叔叔想来也知道的,皇上素来不喜欢大臣家铺张浪费,我如今回家省亲,一言一行宫里的人都看着的。那些人就想抓着我的错处拉我下马,如今这院子修得好,也算是塞了她们的嘴了。”韦沅双手搭在膝上,端正地坐在上头,凛凛不可侵犯。

赵氏道:“娘娘大可安心,这府里头的人都是咱们家的老人了,自然不会做出什么背主的事情。”想了想,赵氏问道:“如今小皇子在宫里,娘娘可又派人仔细照看着?”

韦沅宛然一笑:“婶子放心,前些日子沈妃给皇上生下了一个小公主,得封容妃。如今宫里那些女人个个都忙着争宠,倒不会对小皇子下手的。再说了,皇上也派了几个得力嬷嬷伺候着,不会有事的。”

赵氏闻言,才放心下来。

韦沅美目一转,拿起手绢抿住嘴轻轻一笑,对着一旁的舒绫说:“你去门前守着,别让他人进来。”

舒绫见着韦沅似乎有私密话要跟赵氏说,便福了福身走到门外,却不关上门,只在门口守住。赵氏也叫跟进来的嬷嬷去端些小点心来。

“娘娘可是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不瞒婶子,”韦沅微笑着,“前段日子周贵妃因为被贬而与贤德妃起了罅隙,叫自己母亲带了好些年轻貌美的女子进宫讨皇上欢心,跟贤德妃争得是个你死我活的。大约是为了多一份助力,也是想拉我下水跟她们一块儿斗,今日我回家省亲之前她又旧事重提,要将他那个庶出的妹妹加入咱们家呢。”

赵氏脸色迅速黑了下来。

韦沅见到赵氏脸色不好,连忙安慰道:“婶子莫急。那个姑娘怎么说也是得先经过选秀才能议婚的,只要皇上没有那个心思,她就是再怎么想也是空的。”

赵氏却不是这么想,她问道:“若周家花了钱给那个姑娘消了秀女的资格,那该怎么办呢?周丞相乃堂堂一品大官,我们家老爷而不过是二品尚。俗话说‘官大一品压死人’,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呀!”

“这个婶子就更不用担心了。昨儿皇上跟我说了,无论如何,明年的选秀所有秀女都必须参加,违者按抗旨处理。那周家就官儿再大,也打不过皇上的。”

听到韦沅这么说,赵氏才真正安下心来。

“其实我要跟婶子说的不是这个。”韦沅想起之前自己观察到的,便说道:“泽哥儿出征前可有跟你说过心里有欢喜的人没有?”

赵氏不明白韦沅为何这样问,便摇了摇头:“不曾听他提起。”

“婶子也记得我那次随皇上微服出巡,带着泽哥儿去了林大人庄子上去。”见到赵氏点头,韦沅才继续说道:“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觉得泽哥儿对着林姑娘好像有点不一般。婶子不妨问一下泽哥儿的意思,若是他真的有意,我撮合一下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是那林姑娘也是待选秀女啊,再者她容貌极佳,入选宫中也不是不可能的。”赵氏疑惑道。

“婶子多想了。皇上曾经亲口说过要给林家姑娘寻一门好亲事,估摸也是借着选秀期间给她指婚,自然就不会将她收入宫中。再者,林家跟韦家素来是世交,两家感情极好,估计林大人也是愿意自己的女儿嫁入相熟的人的家中的。”韦沅分析了一下,才说道:“其实我虽然只见过那个小姑娘一面,也觉得她举止样貌都是不错的,婶子还是去打探一下哥儿的心思,免得佳人旁落,他却独自后悔了。”说着,韦沅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赵氏想着想着,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因为没有皇贵妃的宣召,韦铮跟韦泽也不好随便进入省亲院子,只留在花厅跟着吴恪一块儿饮酒说话。

“这酒可真烈,怕也有些年头了吧。”吴恪昂首喝下一杯水酒,笑着问。

韦铮也抿了一口酒,笑着回道:“公公说得对。这酒原是我大哥留下来的,说是要在侄女出嫁回门的时候喝的,放着也有二十多年了。”说着,韦铮忍不住唏嘘了一下,连忙又喝了一口酒按下心底的情绪。

吴恪此时也不再说些什么,待身边的侍女满上酒后又尝了一口,放下酒杯时却见韦泽坐在一旁,神色自然。吴恪耳力极好,自然听到方才韦对韦泽说过的话。他记忆中皇帝似乎对这个韦泽也抱有很大期望,于是就忍不住暗地里观察了韦泽一番。

韦泽未及十七岁便随军出征,先后在晋城大战跟郾城大战中立得功绩,小小年纪就被安排进步军统领衙门,可以说是前途无限。许是经过战场的洗礼,韦泽如今倒是完全褪去了这个年纪的男孩所有的稚气,看上去比旁人倒是稳重不少,倒有几分先祖定边侯的风范。

比起普通的世家子弟,这份稳重倒是难得,怪不得皇上对他另眼相看。吴恪想着要是过两年将韦泽从步军统领衙门调到暗卫营中锻炼,可能会有不一般的效果。他笑了笑,喝下这一杯酒,思量着自己这个念头的可行性。

作者有话要说:今晚第二更,明天暂更一天。

字数少了点,请大家见谅。

第四十三章1

第四十三章不出意料林黛玉听教导

韦沅这一天只在韦府用过午膳,便恋恋不舍地登上凤銮由禁卫军护送回宫。

赵氏记得韦沅说过的话,这日用过晚饭后便让人叫了韦泽过来,见到自己的儿子越发俊朗,又想起林黛玉容貌上佳,乍一想想倒是有点天作之合之感。

韦泽被自己的母亲看得毛毛的,连忙问道:“母亲可是有什么事?”

赵氏回过神来,道:“今日娘娘回家省亲,特意过问了你的亲事。之前你说不立功绩不娶妻,如今好了,你战也打了功也立了,对自己的亲事可是有什么想法?”

韦泽蓦地想起了秋海棠丛中那一张艳丽的笑颜,脸上一红,诺诺地说不出话来。

赵氏见他这样子也明白过来他心里肯定是有人了,便不动声色地道:“先前我也清了几家女孩子过来相看。我倒觉得钱家那位姑娘性子不错,说话活泼的也好调和一下你这么闷的性子;不过尹家的姑娘也还好,性子温和又是饱读诗的,虽然他们家有个庶出的姑娘嫁给了北静王,但出嫁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有什么大概也牵扯不到我们头上来。”

见到韦泽一脸兴致缺缺的样子,仿佛自己谈论的不是他未来的妻子那样,赵氏又说道:“不过啊,我思来想去的觉得林家的姑娘跟你也相配。一来咱们两家是世交,林姑娘的性子我也知道。另外两位毕竟只是见过一次面,也没有深入了解过;二来嘛,我听娘娘说了,你可是对人家姑娘有意思,是吧?”

韦泽原本听到自己母亲说起林家姑娘,面上虽然不在意但耳朵就早早竖了起来了。再听到自己母亲这样直白地询问,他脸上唰的就红了,只结结巴巴地说着:“母亲听堂姐胡说些什么,我哪有…仔细人家姑娘家的名声…”说到最后连自己都没有底气了。

赵氏心下一明,掩嘴笑道:“看你这样子,脸红成这样还说没有没有的。我也不怕告诉你,人家林姑娘可是还要选秀的,我今日这么一说也是试探着你而已。”

韦泽一听林黛玉是秀女之身,立刻变得有点沮丧:“母亲就知道拿我开玩笑。”

“娘娘可是说了,如果你真的属意林家姑娘,她自有法子替你为皇上求去,你也不必这样。”赵氏见到韦泽安定不得的样子,便出声安慰道,“至于林姑娘的名声你就给我放心吧。此事我只跟娘娘说过,娘娘素来是个谨慎的人,自然也出不了什么差错的。好了,知道你的心意就好了,过些日子我进宫跟娘娘说说。”

韦泽这才放下心来,准备要告退。

此时赵氏却出言道:“说起来你院子里除了几个粗使婆子以外也没多少个丫头了,过几天我挑几个丫头过去服侍你吧。”

“母亲,”韦泽最烦就是那些丫头了:“我身边的小厮服侍得不错啊,干嘛非得给我调来丫头?我不喜欢也不需要她们伺候。”

“你这个傻孩子,”赵氏觑了他一眼,“你也快十七了,怎么说也该有个房里人知寒问暖的了。我知道你不喜欢那些卖弄风姿的,给你挑几个懂事儿的过去吧。”

韦泽也不便反对,只想着就算那几个丫头来了,他不碰她们便是了。便点点头,行了个礼后才离开回到自己的院子。

果不其然,在韦沅省亲后的第十日,皇帝便颁下懿旨,全国在册适龄少女必须在明年参与选秀,花钱消了秀女资格的人一律不得退回银钱,收受银两的官员全部被勒令交出所收银两充入国库倒也没有说要怪罪什么人,毕竟花钱消了秀女资格一事自前朝就好,也不足为奇了。而原本因其他原因被消了资格的秀女在交付一定银钱后也可继续参加选秀。

林黛玉听到了这一消息时正在抄写心经,她放下笔,只感叹着原来自己也躲不过身不由己入宫选秀的结果。

雪鸢拿着披衣披在她肩头,劝道:“姑娘,昨晚姑娘似乎睡得并不好,现在又下着雪,只怕会更冷些,这墨水都快结成冰了,不若姑娘先去午休一会儿再写吧。”

林黛玉却摇摇头:“我不乏,左右也不差这几句话,很快就好了。”

雪鸢也不再劝说她,只出去端来一个炭炉放在屋内,道:“这屋子还是不够暖和,我特意命人加了一个炭炉,里面的炭是最好的,烧起来既不会有烟气又不会呛鼻,姑娘用着最好了。”

林黛玉最喜的就是雪鸢的细心,又想着被自己赶回去学规矩的雪雁,便问道:“你可知雪雁如今如何?”

“听说雪雁娘狠狠地教训了她一顿才重新让她学习规矩,想来如今也应该学好了。姑娘可是要让人找她回来?”雪鸢说道。

“我原本也不想对她这么严厉,毕竟也是从小跟着我的。只是她说话确实过分了些,不给点教训是不行的。这样罢,你明日带上一些她喜欢的点心,就说我想她这个月末回来我身边,叫她规规矩矩地不要再出什么差错了。”林黛玉写下最后一个字,放心手中的狼毫笔,对雪鸢说道。

“是。”

“姑娘,”新升上来的一等丫鬟雪鸥隔着厚重的猩猩毡在门外说着,“夫人请姑娘去她院子一趟。”

林黛玉起身整理了一□上的衣裳,接过雪鸢递来的鎏银百花香炉掐丝珐琅手炉,便带着雪鸢跟雪鸥往顾婉的院子走去。

自过了秋季,顾婉的身体就又开始反复起来,林黛玉为免顾婉过于操劳也主动接过府内一切大小事务,硬生生地将原本有点羸弱的身子给锻炼起来。

“玉儿见过娘亲。”

林黛玉上前行礼,还没行了一半就被半靠在暖炕上的顾婉拉了起来。顾婉笑着说:“一家人的那么多礼做什么?坐下吧。”

“礼多人不怪嘛,”林黛玉微笑着坐在顾婉身边,“娘亲叫我来可是有什么事?”

顾婉轻抚着林黛玉的眉目,道:“想来皇上下旨所有在册秀女明年进宫选秀一事你也知道了吧。我跟老爷原想过了新年过后就跟礼部的人知会一声去了你的秀女身份,但毕竟如今皇上下了命令,谁也不敢不从。”

“玉儿明白的。娘亲叫我来是为了选秀一事么?”

“正是。”顾婉轻轻地拍了拍林黛玉的手:“原本没想着要你去选秀,也没让两位嬷嬷叫你什么宫里的规矩。但如今情形有变,宫里的情况咱们又是不了解的,所以我就拜托了两位嬷嬷自明日起给你上课,专门教授宫规。我不指望你做上什么小主的,只求你在选秀中不犯错。”

“是,玉儿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你也不需着急,离选秀还有那么几个月的时间,你平日的规矩也是极好的,只需稍加注意便行了。”顾婉说道:“只是我要提醒你一点。你也知道贾家的二姑娘跟三姑娘也是要参加选秀的,你跟她们两人叫请素来不错,但我也希望你记得,莫要跟她们走得太近。”

林黛玉哪里不知道顾婉的意思,她也明白自家跟贾家已到了交恶的地步,便点点头:“娘亲放心,玉儿知道事情的缓急轻重,绝对不会任性的。”

“那就好。”顾婉轻笑着,“今儿天气也冷,又下着雪,你一来一回地我也不放心。今晚就在我这儿用饭吧,我已经叫人做好了火锅,只等着你爹爹回来就能用了。晚上也别回去了,在我这儿休息一晚,明早再回去。”

“那我就厚着脸皮在娘亲这里顺一顿好吃的啦。”林黛玉难得逗趣一下。

“你这个小促狭鬼的。”顾婉点了点林黛玉的粉腮,笑着说。

第二日,林黛玉刚回到自己的院子里没多久,刘嬷嬷跟谢嬷嬷就来了。当初林如海为她们二人收养的孩子已经到了下场赶考的时候,两位嬷嬷平日也将心思多放在了两个孩子身上,就等着他们功成名就那一天由他们接回去享清福了。

当然,两位嬷嬷自然也没有忘记自己主子家,听说林黛玉要学习宫规,两位嬷嬷便一早就在林黛玉的院子里等候了。

“姑娘长得越发好了。”刘嬷嬷开玩笑似的跟林黛玉说了一句。

“嬷嬷又在寻我开心。”林黛玉宛然一笑,“雪鸢雪鸥,给两位嬷嬷上座。”

雪鸢跟雪鸥连忙搬来两张软凳放在刘嬷嬷跟谢嬷嬷身后,又说:“嬷嬷请坐吧。”

两位嬷嬷也没有推脱,只坐了下来后谢嬷嬷便对着林黛玉说道:“夫人之前已跟我们说过了,姑娘来年是要进宫选秀的。我们先前并没有教姑娘宫里的规矩,是想着老爷说过有法子消了姑娘的秀女资格。不过如今情况有变,我们也只能赶着教教姑娘了。好在姑娘素来学习快,如今离选秀倒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倒也不麻烦。”

“谢嬷嬷说得有理,”刘嬷嬷接过话头来说:“现在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均不在宫里,估计明年选秀也只是由康皇贵妃全面主掌。老奴还在宫里服侍皇太后的时候就听闻康皇贵妃为人贤淑聪敏,做事也是小心谨慎的。姑娘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守好宫里的规矩,一切自可顺其自然。”

林黛玉知道两位嬷嬷都是皇太后身边的老人,所说的话也是有道理的,便说道:“两位嬷嬷都在宫中这么多年时间了,想来对宫里的规矩也是熟记于心。今后的几个月里我的规矩就拜托两位嬷嬷了。”

“老奴当不起姑娘的这句拜托。”刘嬷嬷跟谢嬷嬷谦逊地起身回礼道。

“宫里选秀的初选就是要视察秀女们身上是否有瑕疵,”谢嬷嬷坐下后继续道:“这一关对姑娘家来说着实难过了些,但到底是从前流传下来的规矩,秀女们也不敢不从。姑娘若是想顺利过这一关,就必须做好准备,多备些金瓜子一类的给检查的嬷嬷们送去。要是因为跟那些嬷嬷较劲上,指不得她们会说姑娘什么坏话呢。”

林黛玉暗暗记了下来,又道:“嬷嬷请继续。”

“初选过了以后便是复选。进入复选的秀女须在宫中小住并接受女官的培训,便于学习更多的宫规。姑娘要记得,在宫里凡事要加倍小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千万不要随便乱吃也不要乱用别人送来的东西,否则一不小心前程怕就毁于一旦了。另外,宫里的女官也不是好相与的,姑娘也知道的,有句话叫做‘有钱能使鬼推磨’,备下多些赏人的银钱也是好的。”

“因着初选以后姑娘可以回家休息一个月再进行复选,因而姑娘带进宫里的东西也是要收拾得妥妥当当。”刘嬷嬷补充道:“依老奴所见,姑娘需要准备几套素色的衣裳以便平时学习宫规时所穿。而复选最后一天是由皇上跟主管此次选秀的娘娘一同前来参阅,姑娘那日穿的衣服需比平时的要好一些,至于珠宝首饰的姑娘就自己看着办吧。”

“姑娘还得记住,复选那段时间会有嫔妃宣召,姑娘行事切莫过于张扬,否则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谢嬷嬷喝了一口雪鸢送来的茶水后说道:“总之,宫里的事情远比宫外人想得的要复杂,姑娘万事都得小心谨慎,熬了过去便是好前程了。”

“谢谢嬷嬷的教诲了。”林黛玉默默记下两位嬷嬷说过的话,见两位嬷嬷说了半晌的话早就有点疲态,便说道:“嬷嬷今日一早便来了,此刻也怕是有点乏了吧。我让雪鸥准备了些小菜,嬷嬷先去用了,休息过后再回来教我宫规可好?”

两位嬷嬷也确实是累了,便没有拒绝,由着雪鸢引着前往暖房用膳歇息。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标错了,应该是四十二章,说明一下。

ps.最近晋江后台经常出现“非法访问”,上传文章好难啊tat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四章英雄救美彼此暗生情愫

因为要买来一些素色的布料做好衣服好在初选的时候穿上,趁着离新年还有一个月,顾婉跟文氏便相约带着林黛玉和顾宁舒到京城的制衣坊里选购布料。

林黛玉跟顾宁舒倒是有一段日子没见了,此番出来两人更是有说不完的事儿。

“听说妹妹最近一直在家里学规矩,不知有何感想啊?”穿着玫瑰紫压正红边幅锦缎长袍冬衣顾宁舒坐在马车上,向身边的林黛玉问道。

“妹妹想啊,这宫里头的规矩确实多。只可惜那些人只看到那里的荣华富贵,个个挣破头都想进宫,却不知何为宫门深似海。”林黛玉身着鹅黄色带竹子图案棉服,捧着一个镂空铜丝梅花手炉说道。

顾宁舒却是微微一笑:“妹妹说得不错。前些日子我可是听说了,周家的那位姑娘可是铁定心了要借着这次选秀嫁个高门大户的呢。”

“哦?”林黛玉有点惊讶,“姐姐哄我玩儿的吧。你一直呆在家里跟嬷嬷学习,哪里会晓得这么事儿。”

“就是跟嬷嬷学习才听得到。”顾宁舒把玩着手腕上的琥珀连青金石手串,“教我的那位嬷嬷原是宫里出来的女官,最是讲究规矩的。听嬷嬷说先前她在周丞相府里做教养嬷嬷的时候,周家那位姑娘便是整日自以为高人一等的,连规矩都不好好学,偏生她又是最会在周丞相面前说话的,哄得周丞相高兴,许诺要给她寻个高门嫡子做丈夫呢。这不,嬷嬷也是没办法也不愿意再教下去,才来到我家的。”

“可是,你那嬷嬷也太…”林黛玉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怎么能将别家姑娘的事情告诉你呢。说出去岂不是既坏了周家姑娘又坏了你自己的名声?”

“妹妹不用担心。”顾宁舒拍了拍林黛玉的手:“我看那位嬷嬷也只是气不过而已,她只是拿着那位姑娘的事儿教我呢。不过妹妹所言也有道理,回去后我会跟嬷嬷好好说一番的,嬷嬷是个明白人,她知道以后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的了。”

两人又说笑了一番,林黛玉又说道:“先前我想着李姐姐跟陈妹妹也是待选之身来着。陈妹妹也就罢了,到底年纪不够,但李姐姐却是闷声不响地,若不是皇上下旨要秀女选秀,她怕是也不会告诉我们她已定亲呢。”

“就是啊。不过女儿家始终是娇羞些的,哪里会将自己的亲事到处说与别人听。”顾宁舒想起近日从扬州寄来的信,也笑着说。

原来自皇帝颁下懿旨全国秀女皆得入京选秀后没多久,李洁儿就给她们来信说自己从前就已经消了秀女资格,在懿旨下达之前也已定了亲。为了顾全她的名声,她父亲已上折子说明一切,皇上也并没有怪罪,因而她只呆会在扬州待嫁而不上京,倒是让林黛玉跟顾宁舒好生失望。

林黛玉道:“只希望李姐姐将来能跟她的夫君白头偕老,恩爱一生了。”

“哟,你怎么突然说起这些话来了。莫不是…”顾宁舒停下意犹未尽的话语,眼神里带着五分调笑地觑了觑林黛玉。

“舒姐姐竟是瞎说。”林黛玉朝她皱了皱鼻头。

马车在京中一家并不算大的制衣坊门前停了下来。林黛玉跟顾宁舒分别在自己的贴身丫鬟雪鸢和云裳的服侍下披上抵御寒风的斗篷,各自带上月白跟粉色的斗笠,才在跟来的丫头们的扶持下下了马车。

“这家店的料子虽然不算是上乘,但我听闻很多秀女都买这家店布料做衣裳的。”文氏紧了紧身上的锦缎披风,走到顾婉身边说道。

“也好。我给玉儿准备的衣服料子都是些绸缎之类的,若是拿来做初选穿的衣裳倒有点张扬了。”顾婉接过丫鬟递过来的皮套子,将双手套进里面,才对着走过来的林黛玉和顾宁舒说道:“我们进去吧。”

“是。”两人跟在文氏和顾婉身后,缓步走进了这家制衣坊。

这家制衣坊倒也不大,但门面却是极其整洁的。掌柜的看见有女眷进来,便放下手中的笔,上前说道:“欢迎几位,请随便看看。”

“掌柜的,我们姑娘明年就要参加选秀了,你这里可有些适合的布料用来做衣裳?”顾婉身边的兰儿上前问道。

“自是有的,几位这边请。”掌柜的将她们带到一个木柜前,“这里的布料都适合做些素色的衣裳,几位夫人跟姑娘可要看看?”

文氏扫视了一下,然后问着:“将那边那块秋香色的料子拿来看看。”说罢又问顾婉:“你觉得如何?可要挑几匹?”

顾婉仔细地端看了一番,才道:“那匹淡蓝倒是不错,也一并拿下来吧。”

掌柜的依言,取下她们要的布匹放在柜子上:“这两匹布虽然不是什么绫罗绸缎,但做成衣裳穿着也是舒服的。再说了姑娘们去选秀,行事穿着也都不该过分夸张,有时候怕会弄巧成拙呀。”

“掌柜倒是懂得挺多的嘛。”顾婉将布料在林黛玉身上比划了一下,看似漫不经心地说道。

“不怕这位夫人笑话,我内人就是从宫里出来的宫女,她看这些事儿都看得多了,这些都还是听她说的。”

“原来如此。”顾婉放下布料,“我便就要这块布吧,瞧着也适合。你那边如何啊?”

文氏也点点头:“不错,我也挑这块吧。”说罢让身边的丫鬟去给钱,又对着林黛玉跟顾宁舒说道:“你们自个儿再瞧瞧可有什么喜欢的,一并买了吧。”

林黛玉说道:“婶婶可知道这附近哪里有卖些小玩意的店面?”

文氏轻轻地摇了摇头,此时掌柜的却说道:“两位姑娘若是想要买些女儿家的小玩意,我这铺子左转十步便有一家。那里面的东西都是店家的娘子亲自做的,旁的地方是买不到的。姑娘们可以去看看。”

林黛玉跟顾宁舒一听,都立刻眼含希望地看着顾婉和文氏。顾婉和文氏被她们难得一见的稚气给乐着了,顾婉便道:“看你们的样子,去吧。说起来你们也被关在家里一段时间,今天就让你们松散一番罢。女儿家的小东西也不大适合我们我们也就不跟着过去了,便在马车上等你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