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老祖宗的意思是,让您回去相看相看。”

“不必了,他们做主即可,我留在这里陪着外祖。”

柳大为难,正准备劝,就听老太太喊起了了,“何必在这里白费功夫,既然能够去看看,便去看看也好。”

贾琏笑道:“她老人家的眼光必然是好的。孙儿哪里能够质疑,外祖母你可赶紧着养好了身子,日后孙儿有了子嗣,还需要外祖母帮忙看带呢。”

“真的?”老太太满眼的惊喜和不可置信,她扯着贾琏的袖口,追问道:“日后孩子让我看带?”

“当然如此。府上祖母还有其他孙儿要看顾,爹爹也要管着家业,如今还只能靠着外祖母了。日后这要是烦扰了,外祖母可别嫌弃了。”

“不嫌弃不嫌弃,”老太太忙不迭的说着,然后眼睛亮晶晶的,“你放心,保管比你还长着好呢。”

如今孩子还没有影儿,老太太就开始想着含饴弄孙的场景了,心情也越发的开阔起来。她恨不得今日娶妻,明日便能生个大盘小子出来。

为了早点看到未来的孙媳妇,徐老太太第二天就闹着要回京都了。

徐儒没得办法,只能吩咐着人去赶紧的驾车回去。

几个小时的奔波,老太太总算是挺过去了,回了府上就开始收拾衣装准备请人家过府叙叙。

贾琏留在了徐儒的府上,见着老太太的这些情况,他也只是放任自流了,只要能让他们高兴点,一些小的事情也无伤大雅。

晚上的时候,荣国府又来人了,是贾赦的人。

“二爷,大老爷的意思是让您早些回去谈谈婚事的事情。说若是二爷有其他的想法,也好早些有了对策。”

“…“贾琏闭着眼睛坐在梨花大椅上,人也不能平静了。

等报信的人走后,贾琏就在房间的窗户前静静的站立着。他不敢承认,刚刚说起婚事二字的时候,他偏偏想到了那个人。

忠顺亲王,光是这个称呼就将两个人隔绝在了不同的世界里了。本就是追求的不同的终点,何必再中途再横生枝节,趁着这次断了也好…他娶妻生子,日后再也不纠葛了。

他深深的叹了口气,转身朝着床铺走去。

突然,身后传来异动,随即一阵熟悉的香味传了过来,贾琏皱了皱眉头,头也没有回,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微臣倒是不知道王爷竟然还会爬墙。”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君回来了,眯着眼睛打字,真的要配新的眼睛了。么么哒,谢谢支持。╭(╯3╰)╮

第七十五章

“贾琏,你真的要成亲?”

声音很沙哑,带着浓重的鼻音。忠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这么狼狈的一天,甚至愿意来到这人面前伏低做小。

贾琏转过身子,看到满脸憔悴的忠顺,心里一瞬间的酸痛,但是却到底没有表现出了。冷冷的板着脸,嘴角挑起了冷笑,“王爷,虽然你是皇亲国戚,但是夜半私闯,也违反了法制。”

“你还没有回答我。”忠顺见不得这人对自己的冷漠,他心里一阵阵的疼。

“是的,微臣要成亲了,还是太后娘娘赐婚。”

“我不管是谁赐婚,我只想知道贾琏你是不是真的想成亲了,真的要和我恩断义绝?”

贾琏侧过了身子,紧紧的握着拳头,“微臣以为那日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听他如此,忠顺心里一阵绞痛,险些站立不稳。

身子摇晃了几下,终于扶着桌子站稳了。

他眼里的光暗淡下来,脸上一片惨白,整个人失去了生气。

“好,很好。”忠顺死死的咬了唇,感觉到嘴里的咸味,他用宽大的袖口抹了抹嘴唇。雪白的袖子上瞬间染了血迹。

暗处的留夏见状,终于忍不住了,提着剑就冲了出来,剑尖直指贾琏。

刚要碰到贾琏,留夏就急忙站住了脚,惊痛的喊了声,“主人!”眼睛死死的看着剑身上那只血淋淋的手掌。

贾琏看着忠顺淌着血的手,连忙走了过去想要替他包扎,却被忠顺避开。

“你受伤了。”

“与你无关。”忠顺冷冷的回了一句,转身看向了留夏,一巴掌就挥了过去。手上的血染上了留夏的脸上。

“谁给你的胆子?!”

留夏捂着脸,死死的咬着牙不说话。看着忠顺王这副样子,她心里痛的发颤。“王爷,这个人有什么好,你为了他大病一场,他竟然还躲得远远的。知道他回来了,你身子还没好就过来了,他却说如此伤你之语,此人根本就不能活在世上!”

她看着一脸平静的贾琏,心里更是为自己主人伤心。

忠顺握了握心口,轻轻的咳嗽了两声。

“本王之事轮不到你插手!”说完转身看向了贾琏,“你莫要听她胡言乱语,本王虽对你有心,但是不至于那般境地。贾大人大可安心娶妻生子,本王日后不会再叨扰了。”说完惨笑了一下,转身就往门口走去。

贾琏紧紧的握着袖子,情不自禁的抬手去拦他,伸到一半又落了下来。低着头没有在说话。

直到忠顺主仆走了,房间里都没有半点声响。

只有地上的点点血迹表明刚刚有人来过。

第二天一大早,贾琏就回了贾府了。

贾赦从荣禧堂里跑了出来。见到贾琏正在院子里的路上走来,忙跑了上去。

神秘兮兮的笑着道:“琏儿啊,我让你母亲去看过那姑娘了,容貌品性都是一等一的好,比那老二家的那个好太多了,出生也好,家里时,与你倒是兴趣相投。”

他语气显得很兴奋,显然是对着未来儿媳妇很满意了。事实上从知道贾琏让自己安排后,他心里就一直在乐呵当中。终于要盼着他儿子娶亲生子了,总算是盼到了。每次看到老二家的那个孙子,他心里不知道多膈应了。

贾琏也没有反驳,只是淡淡的点头,“一切听凭父亲安排。”

“好,保准给你安排的妥妥当当的。”贾赦第一次有了一种身为父亲的自觉。“对了,你待会去给你祖母请安,她可念叨你了。”

“儿子省的了。”

回了自己的院子,贾琏换了一身衣裳就去见贾母了。

刚刚进荣寿堂的院子,就见到一个女子从里面走了出来,高髻挽起,肤如凝脂,脸若银盆眼如秋水,倒是个长的极好的女子。

难道这就是老太太给自己定的姑娘?

他还在猜测,身后的六儿就开口了,“这是府上的薛姑娘。咱二太太就是她嫡亲姨母。”

原来是薛家的人,贾琏倒是了然了。

本着非礼勿视的道理,贾琏低着头垂着眼就从她身边走过去了,门口的老婆子喊了一声,“琏二爷来请太太安。”

里面的门帘子被挑开了,贾琏就进了屋了。

身后的薛宝钗走到院子门口时回头看了一眼荣禧堂的方向,心里有些波动。刚刚那般的近距离的看过去,果真不凡。

可惜定亲了,到底是无缘。

贾母坐在荣禧堂的主位上,旁边的鸳鸯正给她揉着腿。

见贾琏进了了,她面上也添了喜色。旁边的老妈子放了蒲团在地上,贾琏跪下磕了头请了安。又有老妈子端了团花软缎椅子过来。

贾琏坐在了椅子上,面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前些日子外祖身子不适,孙儿前去探望了。”

“嗯,她年事已高,合该多陪着的。“贾母难得的没有对徐儒两口子有微词,毕竟如今贾琏和他们亲近,自己之前又伤了他的心,要是做得太绝了,这孙子与自己离心就不好了。

贾琏闻言点了点头,“孙儿也是这般想的,所以这几日便要去那边府上住上几日了。”

“你要去徐府住?”贾母挥开了鸳鸯,坐直了身子,眼睛里带了几分怒气,“你可是荣国府贾家的子孙,怎能去外姓人家住?”

“那是孙儿的外祖家。”贾琏的声音很坚定,带着不容反驳的语气。

“你…”贾母一口气憋着喘不过来了。旁边的鸳鸯忙帮着顺气。

婆子和丫鬟们又忙着送茶。

贾琏看着满脸怒容的贾母,心里却带着几丝冷笑。眼前这个老太太是贾府的年纪最高的长辈,合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和爱戴。但是她的做法却偏偏又总是伤人心。让儿子和孙子们都细化不起来。

一个老太太,不该颐养天年吗,为何偏偏这般喜欢掌控别人的人生。

贾琏站起来身子,躬下了腰,“祖母既然身子不适,孙儿先行告退。”

不待贾母反应,贾琏就转身出去了。

刚出了门来,就见到一个老妈子从外面冲冲忙忙的跑了进来,进了院子门的时候,还摔倒在地上,却又麻利的爬了起来。

边往里面冲,边喊着,“老太太,东府的蓉大奶奶去了。”

蓉大奶奶?

贾琏挑了眉,仔细想了想,才记起这是贾蓉的那个媳妇。

他眼里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贾蓉这么快就动手了,倒是不像他往日的作风了。

东府的蓉大奶奶去了的事情,在西府这边又是一桩大事。

每个人心中都各自不明。贾母有一瞬间的呆愣,不知是喜是忧,但是却也平白的松了一口气了。她挡着丫鬟婆子的面大哭了一场,就让人去唤了两个儿媳妇——邢夫人和王夫人。

不多时,两人就领着各自的随从过来了。跟着王夫人一起过来的还有她的二儿媳妇王熙凤。

王熙凤和秦可卿的关系历来就好的,得了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哭着不行,进了荣禧堂的时候,眼睛已经又红又肿了。

“老太太,这可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这好端端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王熙凤边抹着泪边哭着。

贾母显得很苍老了,声音也沙哑了,“谁说不是呢,常听人说起她,没有一个不夸的。这如今说没了,就没了,族里又少了一个好媳妇了啊。”

王夫人和邢夫人虽然也跟着抹泪,却也要拿话劝贾母。

两人一起从旁劝了片刻,贾母这才停歇了。擦干了泪,红着眼睛和媳妇们说着话。

“如今东府那边主事的才走不久,那珍儿媳妇也是个身子不好的。恐怕难以主持这样的事情,我琢磨着你们谁去帮忙把这些身后事给办了,也是好的。”

王夫人眼里闪过异色,随即点点头,“这如今是大嫂当家,也只能她过去了,媳妇过去到底是名不正言不顺。”

邢夫人闻言,心里冷笑,嘴上却哽咽道:“说是这个理儿,可是我这到底是她长辈。这不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吗,到底意头不好。不如找个小辈过去帮着办,说起来也中听,也不会减了她来世的福分。”笑话,她家老爷早就说过了,那东府的媳妇就是个祸害,可不能去沾惹。

“老大家的说着也有道理,只是这小辈们哪里懂这些东西?只怕到时候做的事情让人家看笑话可就不行了。”

贾母刚说完,邢夫人就立马道:“老太太,您可把凤姐儿给忘了。”

王夫人闻言脸色都变了,对着老太太道:“老祖宗,这可使不得啊,凤丫头年少,恐担不得重任。

“二弟妹这就说笑了,听说她待字闺中的时候,可是理家的好手。再说你亦是管家多年,这到时候若是不行,还有你从旁指点呢。”

贾母之前和贾琏弄的不愉快,连带着也不喜欢邢夫人。本有意冷冷她,把她分出去管东府的事情,让二房的来管家。没想到这向来蠢笨的大媳妇倒是有了几分聪明。

转念一想,这如今要和南安郡王府上结亲了,此时和大房闹僵了也不妥。便也顺着邢夫人的话,“老大家的说的不错,老二家的,你这和凤姐儿就多费心了。”

贾母开口了,其他人也不敢多说了。

王夫人只能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吞。倒是王熙凤眼中闪过兴奋来。

第七十六章

贾琏去东府里走了一趟,贾蓉正在大厅里面招待来人,见贾琏来了,他就让管事的招呼人,自己引着贾琏去了后面的屋子了。

“琏叔你是不是以为是我动的手?”贾蓉自嘲的倒了杯茶出来。

“不是你?”贾琏听他这么说,倒是有些吃惊了。

贾蓉苦笑一下,“我倒是希望是自己动手,但是没想到她自己就这么去了,整日里疑神疑鬼的,好端端的就病倒了,找了大夫来瞧了,说是心病。你说说,这样一个女子,竟然还会因为心病死了,是不是前所未有的稀奇事。”这么不要脸,水性杨花的女人,难道还有害怕的事情?

听贾蓉说了这些,贾琏心里也算是猜到了,估摸着秦可卿并不是因为担心和贾珍的事情被曝光死的,而是知道了别的事情,比如她的身世。

总归来说,人没了也好了。要不然这个污点永远要压着贾蓉。

“她竟然走了,你也不要想太多了,过些日子再讨个贤惠的媳妇帮你理事,你该好好的在仕途上发展了。”

“现在哪里还有这些心思,这次,侄儿真是怕了。”

夫妻二人原本也是真心相爱,琴瑟和鸣的,没想到最后会闹成这样的结果。贾蓉心里难受又失望,更是对这种婚姻的恐惧。

贾琏也不劝他了,他现在自己也是一团糟,有些时候真是说不得什么天长地久,只能叹命运弄人。

“现在府上在给我物色妻子,成亲后我便要回东疆了,你且趁着这段日子好好想想,是入朝为官,还是随我去东疆。”

嘱咐好了贾蓉后,贾琏就出府了。

有些时候很多事情都在人的一念之间,他只能推动贾蓉的想法,却不能去左右他。

出了府后,六儿正在门外的车上等着。

贾琏上了马车,六儿就勾着头问道:“二爷,现在是回府上吗?”

“嗯。”

随着一声鞭响,车轮滚动起来。

马车到了宁荣街的时候,贾琏觉得脑袋里一片混乱,摇了摇头,“六儿,去徐府。”

“是,二爷。”

六儿拐了个弯儿,又把车给倒了回去,直奔徐府去了。

徐老太太回来后,知道是南安郡王太妃的娘家人,心里喜欢的也不得了。出身大家的孩子,必定也是知书达理的。她心里也着急,挂念着这孩子长什么样,和自己的孙儿是不是良配,是以回了京都后,就给南安郡王太妃那边递了帖子,准备过去拜访了。

徐儒回府后,听说她帖子已经递过去了,心里着急了。这老太太平时办事也没有这么快的啊,怎么今日就,哎,真是难办。

想着今日听的那个消息,他心里也担忧了。之前外孙定的媳妇虽然他不喜,可是被人抢走了也不是件体面的事情,这要是再被抢走了,他们爷孙两干脆都别出门了。好在和南安太妃娘家侄女的这婚事也只是内里传传,还没有正式的定下来,到时候要是真的出问题了,也可以推说是造谣之事。可是眼下这老太太又准备去人家府上拜访过了,不是坐人口实了吗。

“哎,你这老太太哟。”

徐老太太瞪了他一眼,又继续的去挑自己的首饰了,准备拿出一两件拿得出手的,到时候当做见面礼,反正可不能丢了她外孙的脸面,省得在未来媳妇面前抬不起头来。

徐儒见她兴致还好,也不知道怎么劝了,干脆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抱着茶壶灌茶喝。他心里闷得慌,觉得自己这孙子似乎是姻缘不顺,这怎么逮着一个都要给溜走啊。

正烦闷着,便听到前面门房的在外面喊着话,“孙少爷来了。”

徐儒还没来得及动静,徐老太太倒是来劲了,拿着一个翠玉镯子就站起来了。“正好,我和大孙子说说这事情,到时候让他看看要不要一起去拜见南安郡王,这以后都要成了姻亲了,也少不得要走动起来。”

“夫人,你这是不是急了一点。”八字还没一撇呢,就算有了一撇,这马上也要被划掉了。徐儒觉得自己急的嘴上都要起泡了。

“你懂什么。”徐老太太撇了他一眼,转身就出门去了。

此时贾琏正在客厅里坐着,他现在在徐府已经有了自己的房间了,可是每次来,他都习惯在前厅里坐上一些时候。

老太太出来的时候,他也忙站了起来迎了上去。

“外祖母,何故如此急促,有事唤孙儿便是。”

“祖母这儿可有好东西急着给你看呢。”说着就翻出了手里握着的翠玉镯子了。“这个可是你祖母当年陪嫁的镯子,好多年了,你母亲当年走的时候,拿走了一只,如今这一只啊,是留给你未来媳妇的,你看着可合意?”

贾琏倒是对这些没有研究,只不过看着老太太急于得到赞同的表情,他忍不住笑着点头,“多谢外祖母,此物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