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代善最终可以说是有些步履蹒跚地走了,而贾赦直接就回了内院,跟张氏说起了这事,张氏一开始差点没唬了一跳:“敏妹妹要说亲?哎呀,我日子过得都快糊涂了,当初我们分家出来的时候,敏妹妹就不小了,如今可不是已经到了要说亲的年纪了吗?那个林如海,是姑苏林家的?”

贾赦点了点头:“前段时间我跟他还有一面之缘呢,是个俊秀的年轻人!”

张氏琢磨了一下,她对贾敏并没有什么恶感,当然要说有多深的感情,那也谈不上,史氏素来对儿媳妇严格要求,吃饭放着丫头不用,要儿媳妇亲自在一边捧汤夹菜,贾敏作为小姑子,却是坦然坐在那里等着嫂子伺候,何况,那时候张氏经常被史氏刁难训斥,哪有时间跟小姑子在一块儿培养感情,因此,她跟贾敏也就是保持着礼貌的和睦而已。不过,既然丈夫答应了这事,那么回去说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因此,第二天的时候,贾赦一家子拖家带口地去拜访老丈人了。

这天又不是休沐日,张家当家的男人都在衙门里头,在家的也就是几个小辈。张家如今对这个女婿比对儿子还亲热,贾赦昨儿个就叫人传了信过来,今儿个几乎是全家出动招待贾赦一家子了,拜见了一下老太太还有丈母娘,陪着说了一会儿话,将两个老太太哄得心花怒放,这才被一帮大小舅子拖走了。

张易之也是刚刚参加了这一科的会试,跟林如海是同科同年,成绩比林如海稍微差了一点,一榜第七名。不过除了张易之之外,张敏之张行之考上了秀才之后,就没有继续往下考,在国子监混日子,张家已经是树大招风,要是子孙再个个争气,就太打眼了。因此,除了张易之之外,张敏之张行之平常日子都过得比较松快。

说松快,也就是相对而言,国子监管得比较严,他们要是敢逃课,老丈人第一个就能抄起戒尺,噼里啪啦打下去,因此,虽说惦记着贾赦那边的好东西,但是却也难得能够去一趟,如今贾赦自个上门来了,立马拖走了贾赦,兴致勃勃地跟贾赦一块儿讨论起各种奇花异草,古玩书画来。

贾赦乐得跟他们一通胡侃,将他们平常收藏的那些古玩金石书画拿出来,贾赦一个接一个的品鉴甭管是真品,仿品还是赝品,贾赦那双眼睛那叫一个毒辣,看几眼就能说出个八九不离十来,叫三个大舅子小舅子恨不得日后淘换什么古玩字画,都将贾赦叫到身边参谋,免得打了眼,白白叫人给骗了。

而张氏那边,跟着祖母母亲一块儿逗了一会儿阿寿,然后便说起了正事。

李氏叫人拿了柚子过来,自个剥了果肉,拿给外孙吃,嘴里问道:“你以前那个小姑子啊,见过几次,是个挺聪明漂亮的小姑娘!要说别的都好,就是摊上了史氏那么个娘!”说到这里,李氏撇了撇嘴。

一边老太太却是眯着眼睛说道:“林家如今也没有太多能够挑剔的份了,贾家再不好,那小姑娘也是荣国公的嫡女,林家耽误的时间太长了,林海他爹也是个短命的,几年过去,也是人走茶凉,林海想要重振家声,还真离不开贾家的帮忙!”

李氏听到这里,也是说道:“那这事就交到我们身上了,亏得那林海年前的时候跟林太太一块儿进了京,要不然的话,咱们还得写信去姑苏呢,那就不怎么方便了!”

“那就劳烦母亲了!”张氏笑道。

“这有什么劳烦的,现在家里的事情,我大半算是放了手,交给你大嫂子了,平常在家也没别的事情可干,林太太跟我前些年却是往来过几次,也算是有些交情,正好还能在一块儿说说话!”李氏顺手拿帕子给脸上手上沾了柚子汁水的阿寿擦了擦,嘴里很是干脆地说道,“不过先说好了,这事我也不能打包票,谁知道林家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想头呢?”

张氏不在意地说道:“便是那些专管说媒的冰人也不能保证每次说亲都能成啊!母亲愿意走这么一趟,已经足够了,就算是不成,难不成那边就不肯领母亲这个情了?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你这丫头,现在是越来越泼辣了,可见还是女婿心疼你!”李氏玩笑道,“行啦,做娘的,肯定不会让你为难便是,你们呐,就在家等着好消息吧!”

第40章

林家那边,林母之所以跟着林海到京城,为的也是儿子的亲事。

林海算得上是大龄未婚男青年了,放到一般的人家,林海这把年纪,孩子都满地跑了。偏偏他却是运气不好,林家也不知道是得罪了哪路神仙,几代单传也就不说了,一个个身体也不是很好,林海算是其中比较好的,要不然也不能熬过这么多场科举考试,一路走到现在。因此,林家一直没有早婚的习惯,毕竟,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过早干那种事情对身体不好。因此,林海一直到十七八岁,都还没有订亲。

原本想着,等着林海考中了举人,年纪也不小了,正好订亲,等儿子去京城参加了会试回来,不管中还是不中,直接就可以成亲了。结果呢,他老爹却是一命呜呼了,自然,林母还在相看比较的亲事是看不成了,人家女孩子年纪也都不小了,为了一个不确定的事情,也不能等林海守完孝再说,因此,之前林母想的那些人选可以说是全黄了。

丈夫死后,林母就发现什么叫做人情冷暖,人走茶凉了,没了丈夫的庇护,便是已经出了五服的宗族都能逼上门来,何况外人呢!而且,没了林父的这重身份,林海想要找个身份稍微高一些的妻子也不容易,他虽然年少就中了举人,但是江南文风颇盛,他这样的未婚举人也不少啊,人家起码还有得力的父祖呢!因此,到头来,林母看得上的人家看不上林海了。

林母如何能够忍受这样的心理落差,心里早就发誓,自个非得给儿子娶个高门贵女回来,要不是本朝驸马不能掌权,无法尽展抱负,林母恨不得让儿子娶个公主回来呢!

这会儿李氏上门跟林母说起了荣国府意图跟林家结亲,林母心中就有些意动。

林母多年不回京城,对于荣国府的事情知道得并不多,李氏也没有隐瞒,将荣国府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然后叹道:“荣国公英雄了一辈子,老来却是叫自家老妻打了脸!那史氏因为不喜我家女婿是被自个婆婆养大的,因此更偏心小儿子,闹得长幼不分,阖家不宁。后来我女婿也冷了心肠,如今已经被出继给了荣国公早夭的嫡亲兄长。”

林母一听,便有些踌躇:“那史氏这般,她闺女?”

李氏也很干脆:“咱们认识多少年了,我也不能在这事上欺你,那小姑娘我也只是之前见过几次,却是个聪明灵慧的,而且生得也好,性子却跟史氏不像,要不然,我怎么会揽下了这差事!老实说,这姑娘如何是一回事,咱们是老姐妹了,以你的手段,难不成连个儿媳妇都教不好?主要还是荣国公那边!”

说到这里,李氏压低了声音,说道:“荣国公当初倒是干脆,将我女婿给出继了,结果留下来的那个,却是个不成器的,至今连半点功名也没有,在国子监做个荫生,偏生还是做什么都不成,每日里被一帮趋炎附势的奉承,其他的一概不管!荣国公也是无奈,儿子无用,他要是想要贾家好,还不得先培养个自己人出来,所以啊,他却是看中你家如海了!”

林母有些踌躇不定,说道:“那,等我儿回来,我跟他商量商量再说?”

李氏笑着点了点头:“这是自然,咱们这么大年纪了,说是为儿女做主,又能做主到几时呢,日子怎么过,还得看他们自个!有了妹子你这句话,我今儿个的差事算是办完了,这事暂时放到一边,咱们老姐妹多年不见,还有许多知心话要说呢!”

李氏是个爽快的性子,当年跟林母关系的确也很不错,很快就将两人的关系再次拉近了,然后就说起了离别这么多年来各自的事情,最终各自掉了几滴眼泪,李氏也成功在林母心里竖立了知心闺蜜的形象,最后心满意足回去了。林母的性子,她是知道的,她之前那么说,心里面却是起码有六分肯了,她既然心里肯了,林海那边也就好说了,回去之后,就叫人给女儿女婿带了句话:“幸不辱命!”弄得贾赦他们两口子有些哭笑不得。

果然不出李氏所料,林家那边很快有了答复,说是同意了这事,这年头,别听人家说什么娶妻娶贤之类的话,婚姻,结两姓之好,对于大家族来说,家世其实要比容貌品性什么的重要多了。

比如说,差不多的容貌,一个贤惠能干,一个刁蛮任性,贤惠能干的是小家碧玉,最多也就是小康之家而已,而刁蛮任性的那个却有个好爹,哪怕长得还稍微差点,对于大多数家族来说,他们宁愿选择那个刁蛮任性的,至于贤惠能干什么的,他们那样的人家,难道还要妻子自个纺纱织布,养家糊口吗?而有一个得力的亲家,却能够给家族带来更多的好处。尤其,大家族教养出来的女孩儿,或许性格刁蛮骄横一些,但是,她们耳濡目染的那些事情,是小家碧玉一辈子都不能想象的,因此,她们能够给夫家做的事情只会更多,若是她们有了孩子,更是如此。

贾敏除了她那个生母史氏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外,其他的可没什么可挑剔的。超品国公唯一的嫡女,有才有貌,据说早就开始学着管家理事了,贾代善对这个女儿也极为疼爱,何况,贾代善已经明确表示,会给自个的女婿一定的帮助。林海从来不会天真的以为,科举入仕之后,就能一帆风顺了。莫说寻常那些进士同进士,说不定熬上一辈子,都只能在六七品的位置上打转。就算是一甲那三位,泯然众人甚至结局不甚美妙的都不知道有多少,毕竟三年出三个,准确来说,也不算值钱。而若是有了贾代善这么一个简在帝心,还手握实权之人的提携,他不知道要少走多少弯路,可以更快地振兴林家。

何况,对于林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史氏纵然有再多不是,她生了二子一女,贾敏若是有史氏那样的体质,老蚌都能怀珠,那么,就算贾敏各方面都不如意,林家也认了。

两家很快达成了共识,互相之间也有了默契,接下来就是进入正式的流程了。

贾代善的动作也很快,不等殿试开始,就进宫求了圣人的恩典。贾代善这人能够一直简在帝心也是有原因的,在圣人面前,他一向能屈能伸,总能够真情流露。几乎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跟圣人哭诉了一番自个的苦楚,后继无人,老妻糊涂,女儿倒是个聪明能干的,奈何是注定要嫁出去的。他也没别的要求了,只希望女儿日后能够如意,因此,便想要求了圣人的赐婚,让女儿的婚事更加体面一些,不会因为老妻的缘故,在夫家受到什么委屈云云。

圣人如今年纪也不小了,整日里为了自家一帮长大的儿子心烦,对于女儿却是一直很宽容,本朝公主没有实权,驸马也只能一辈子荣养,对于皇位来说,没有半点威胁,因此,圣人自然更喜欢这样的公主,这会儿看着老迈不堪的贾代善哭诉儿子不肖,怜女之心溢于言表,却是引起了圣人的共鸣,当下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于是,等到殿试刚刚结束,林如海就被圣人当场御笔点为探花,然后又来了个双喜临门,不光是金榜题名日,马上就是洞房花烛时了,直接给林如海和贾敏赐了婚,还赐下了一对玉环,一双玉璧,还有御笔所书的“天作之合”作为贺礼。

这么一番组合拳下来,别说是林如海的同年了,朝堂上一帮人羡慕嫉妒的眼神都差点没把林如海烧死,他有些晕乎乎地接了旨,好不容易才清醒过来,看着武将那一块里头,自个未来的岳父贾代善摸着胡子,看着自个,满脸都是欣慰的微笑,心中却是一凛,不管怎么样,自家这个岳家却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啊!他却是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贾代善在圣人那里,究竟是个什么地位了。这样的岳家,固然得力,以后可以给自个更多的帮助,但是相应的,只怕有一段时间里头,林家算是不得不跟着贾家的步调走了。

林如海有了这般的心理准备,林家下聘的聘礼就异常丰厚了,给足了贾家面子,而偷偷从屏风后面看过一次林如海的贾敏也是心如鹿撞,对于未来充满了憧憬之心,即便是小王氏对她的嫁妆丰厚整日里说着酸话,贾敏也当做没听到,满心都是待嫁的忐忑与甜蜜。

贾赦这边,知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却是露出了一个意味不明的神情,有的事情,看似没有改变,但是实际上却是已经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贾赦在里头不过是做了个由头,当他破局而出之后,原本一片混沌的情况却是变得明朗起来。原本有着贾赦这个昏庸无能的挡箭牌,一个个都有着所谓不得已和无辜的人立马就被迫撕开了自个原本用来哄骗世人顺便连自个都骗了的面具,结果走到了如今这一步,这叫贾赦觉得讥讽,又觉得有些有趣,他更加期待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了。

第41章

林海跟贾敏的婚事办得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仓促了,春闱之后两家刚刚过了明路,林海不过是回去祭了祖,回来之后没多久,两家就走完了程序,贾敏就直接嫁了过去。

贾代善也不想这么匆忙,只是他如今身体是愈发不好了,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是贾代善自个知道,他如今几乎就是拿着上好的人参做了人参养荣丸,直接揣在怀里,感觉精力不济了,就嚼一粒,有的时候,甚至是成把地塞到嘴里。

贾代善知道贾赦会医术,甚至腆着脸去找过贾赦,贾赦看了他的情况,直接就是摇头,贾代善如今差不多快要油尽灯枯,尤其,他拿着补药强行激发元气,内里愈发空虚了。按照贾赦的想法,贾代善想要多活几天,都得安心在家静养,若是按照贾赦的方子,慢慢调理,或许还能多活个三五个月,再多肯定是不能了!

贾代善自个明白自己的情况,最终还是坚持自个的做法。贾代善是个极为敏感的人,他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了风雨将至,若是在这段时间他倒下了,他几乎不可想象会发生什么事。

贾赦对贾代善这种想法几乎要气乐了,贾代善这人从来就是抓不住重点,想要荣国府延续辉煌,关键得看儿孙,不是靠着他这个脖子都快要埋进土里的老家伙,结果呢,他对家中的儿孙几乎从不关心,事到临头哀叹后继无人,还得自个光着膀子上,这也算是一大悲剧了。

最后,贾赦还是没劝得了贾代善,最后干脆以太素金针之法,刺激了贾代善的全身生机,使其缓缓释放,这样贾代善应该还能再活个几个月,但是若是这期间有什么变故,贾代善那就是药石罔顾,即便是大罗金仙下凡,也别指望救得了他了!

贾赦从不上朝,对于朝堂上的事情却不是一无所知,贾代化虽说辞了官位,让了爵位,一直在家闲着,但是宁国府还有个前程还算明朗的贾敬,因此消息还挺灵通,张家那边,又几乎是祖孙三代都出仕为官,跟贾赦这边也常常互通有无。

看起来朝堂上风平浪静,几乎啥事也没有,但是实际上,却已经是暗流汹涌,完全就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贾赦面上不显,依旧只是每日里莳花弄草,修行武功,研习医术,跟张氏玩笑,带着儿子阿寿玩闹。

张氏也是善解人意之人,她终究是张家出身,很多事情,张家那边也不会瞒着她,她自然也发觉了一些异常之处,但是她却一直什么都不说,自从贾赦带着一家人离开了荣国府,并且很快就在京中立足之后,张氏便对贾赦有着超乎寻常的信赖甚至是依赖,她相信,贾赦能够解决好一切。

这一年的夏天似乎是格外短暂,几场急雨过后,天便一下子冷了起来,而朝中已经传出了要行猎的消息。

贾赦也被点名随驾,这种事情自然是推拒不了的,贾赦之前也就是带着自家那些下人,偶然去附近山中打些野兔狐狸獐子什么的,这种大规模的行猎真没参加过,贾代善当初嫌他文不成武不就,从来不肯带他去。圣人后来年纪大了一些之后,对这事也没什么兴趣了,因此,便很少举行这般大型的秋猎活动。

张氏得了消息之后,便开始给贾赦准备东西,看着张氏有些心烦意乱地在那里盘算着要给贾赦带哪些东西,贾赦忽然拉住了张氏的手。

张氏一愣,贾赦轻声道:“媛儿,你跟我来!”

张氏有些疑惑地跟着贾赦一路往后面行去,然后就到了后院深处的一间精舍,贾赦直接领着张氏走了进去。

精舍的摆设与其他房间格局没有太大不同,张氏正有些犹豫的时候,忽然就看见贾赦走到博物架上,直接拧动了博物架上一只精美的雨过天青的汝窑瓷瓶,然后就听到了一阵轻微的机括声,张氏有些吃惊地发现,博古架后一面墙壁竟然平平移了开来,露出了一个全新的房间出来,里面桌椅床榻,一应俱全。

张氏不由有些惊讶,她知道贾赦在庄子里面挖了不少地窖,充作库房,有的用来藏酒,有的用来放一些珍贵的摆设器具或者是一些需要避光保存的东西,却不知道,这个她有的时候在花园逛累了,会过来小憩的精舍里头居然还有一间暗室,更让人疑惑的是,从外面完全看不出来。

贾赦轻声叹了口气:“这还是我当日暗中所建,以备不时之需,本以为是用不上的,因此也没有告诉你,免得你担心,不过这次,我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行猎的铁网山离咱们这里也不算太远,若是出了什么事情,只怕会有人到这边来,到时候,你就带着阿寿躲到这里来,这边吃食饮水都齐全,可以供你们半月所需!”

见张氏还是有些疑惑,贾赦解释道:“京城子爵府那边,看起来比这边安全,实际上,那边住的都是勋贵士族,谁知道那些人是什么人,而且,若是出了什么事,那边只怕是被冲击的目标!所以,真要算起来,不比这边地方大,好躲藏!”

贾赦也考虑过会不会有人放火的情况,不过这里放火并不容易,因为地方大,房子也隔得开,何况,贾赦当初为了纳凉取暖搞出来的水循环系统,启动起来,再大的火也是烧不起来的,因此,也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了。

一边说着,贾赦一边领着张氏往里面走,一边将屋里的物件用处介绍给张氏,然后就领着张氏到了墙边,伸手一抹,便露出了一个小孔来,贾赦直接指着那小孔对张氏道:“从这里,你可以看见外面的情况,等到确定外面风平浪静了,就可以带着阿寿出来,知道了吗?”

张氏抿了抿嘴唇,凑过去看了一下,惊讶地发现,果然透过这个小孔,自个能清楚地看到家中主院那里的情况,一花一木,还有往来的下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心中惊讶,但是更多的却是忧虑之意,她伸手抓住了贾赦的手,声音都带了一些哽咽:“恩侯,你,你就不能不去吗?”

贾赦笑了起来:“媛儿,你就放心吧,我的本事,你还不清楚吗?别的不行,我逃命还不行吗?媛儿你尽管放心,我且还舍不得你与阿寿呢!”

张氏虽说心里还是有些担忧,但是脸上却是挤出了一个笑容,说道:“恩侯,我会带着阿寿等你回来!”

贾赦又是一笑,然后又叮咛道:“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保住性命最重要,别的都是身外之物,明白吗?”

张氏用力点了点头,心里面却还是有些忍不住胡思乱想。

张氏恨不得给贾赦收拾了两马车的东西,还准备了一套沉重的盔甲。贾赦几乎是哭笑不得,出去打猎,你带着盔甲,不是告诉别人这里头有问题吗,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有问题,不过,你表现得这么明显,那麻烦可就大了。

贾赦没带什么盔甲,有什么事情是他的武功抵挡不了的,盔甲也是抵挡不了的,反而那么沉重的盔甲,对他来说却是个累赘,反而会降低他的机动能力。

贾赦带的最多的就是自个做的各种药丸,补血的,补充内力的,解毒的,零零总总一大堆,都被贾赦揣进了怀里。贾赦比较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似乎不能够支持什么大容量的梨花落绒包,要不然,东西往里面一塞,多少东西也塞得下。

另外,贾赦也就带上了弓箭,带了些换洗的衣服加上一些干粮而已,最后带了几个下人,充作亲兵,反正这也是他们的老本行了。这些人当初都是跟过贾源出征的人物或者是他们家的后代,战场上经验非常丰富,这么多年也没荒废掉。太夫人将人交给贾赦之后,他们就是贾赦养着,因此,对贾赦一直忠心耿耿,哪怕是贾赦对上贾代善,他们也会站在贾赦这边。

贾赦自己只带了几个,剩下的人都留在了庄子上,吩咐他们做好准备,时刻巡视庄子附近的情况,遇到可疑的人物,立刻撤回别院据守,尽量将他们挡在别院外面,若是不行,守住内院,财物什么的,损失也就损失,关键是尽可能保住别院的人!他们听得贾赦的命令,自然知道这里头有蹊跷,都是神情郑重,沉声应命。

贾赦准备妥当之后,就等着行猎出发那一日,跟大部队会和了。

光看表面,真看不出有任何问题,太子与圣人父子情深,圣人直接带着太子坐到了自个的御辇里头,看着就是一副父慈子孝的模样,其他那些皇子也是言笑晏晏,一个个都摆出了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随驾的嫔妃也有不少,坐在后面的车架之中,看着就是一副太平盛世的景象。

贾代善作为京营节度使,又是圣上的重臣,自然也在其中,贾赦还看到了贾政,贾政如今是荣国公世子,自然是要随驾的,看他的模样,很是意气风发,看到贾赦,竟是还露出了一个挑衅的表情,贾赦不由愕然,他真不知道贾政哪来这样的自信,不过也没有多管,老实说,他真不觉得以贾政的智商,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贾代善看着精神不错满面红光,不过贾赦却是心中叹息,这次之后,贾代善的生命算是走到尽头了。

第42章

铁网山距离京城不足百里,大部队慢吞吞过去却是花了足足三天。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御辇从里到外都非常豪华,实际上就是一座小房子,而且这年头没有弹簧等减震设施,哪怕路上用黄土垫过,但是也不可能平整到一点也不颠簸的地步,你总不能让圣人还有诸多妃嫔在路上被颠簸得难受吧,因此自然得放慢速度。

加上队伍拉得太长,先头的人太阳还没落山的时候就要停下来安营扎寨,这边都弄好了,最后面的人还没赶上来呢。

一些见识过圣上南巡的人却是对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人嗤之以鼻:“这才哪到哪儿啊!当年圣人南巡,前面都到了行宫了,后面还有人没出京呢!”

圣驾出行,最靠近的无非就是宗室还有重臣,勋贵还有寻常随驾的大臣在第二批次,里头自然还有各家的子弟,后勤什么的,要么早就去做了前哨,要么就是带着大批的物资跟在后头,另外就是随行的侍卫,一个个都比较紧张得跑前跑后,生怕出了什么岔子。

贾赦属于第二批次,差不多就是充数的闲人,骑在马上跟着大部队慢悠悠地往前走。这种速度,实在是叫他提不起劲儿来,他身下的那匹马虽说不是什么千里良驹,却是被贾赦闲着没事还拿着真气洗筋伐髓过的,因此看着不显,其实颇为神骏,跟贾赦几乎是心意相通,这会儿也是懒洋洋地打了个喷嚏,扯过路边还有些绿意的草啃了两口,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

贾赦闲着无聊,从袖子里面摸出了一根短笛,横在嘴边吹了起来。万花一脉素来多才多艺,当然一般也就是专攻一样,其他的就是有所涉猎而已,不过却也比起寻常人来说强了不少。

这会儿贾赦随口就吹了一个原本在万花谷的时候,师兄弟们经常吹起的一首很短的笛曲,边上的人很多都是认识贾赦的。大家已经走了一天,原本有些兴奋,还想着跑马的人昨天已经灰头土脸了一回,今儿个根本提不起精神来,他们一个个娇生惯养长大的,能够在马上耗一天已经算是家学渊源了,今儿个几乎都要爬不上马背了,这会儿本来一个个都有些无精打采,听到贾赦在那边吹笛,一个个也都精神起来了。

“贾赦贾恩侯,想不到还有这一手呢,再来一个!”立马就有人开始起哄。

贾赦一曲吹完,笑骂起来:“去你的,当我是给你们逗乐的啊!”

边上人连忙说道:“哪能呢,是我们给你逗乐了,赦大爷,你就当是打赏一下咱们呗!”

“成,那就再来一个!”贾赦心情也不错,想了想,又开始吹了起来。

贾赦的中气远比常人悠长,而且笛子也是好笛,虽说没有附上内力,却也传出了很远。

前面御驾上,圣人斜靠在软榻上,正在看折子,竟是听到了隐约的笛声,不由有些惊讶,放下折子,侧耳倾听了一番,问道:“谁在吹笛?”

一边伺候的内侍戴权连忙说道:“圣人稍待,奴才这就去打听!”说着,小步退出了御辇,便下辇打探起来,不多久人就回来了,低眉顺眼地说道:“回圣人的话,吹笛的却是顺平子爵!”

“贾赦?”圣人一乐,“是他啊,当初他说自个好丝竹,朕还当他只会听呢,原来自个也会!嗯,戴权,去传顺平子爵过来,陪朕说说话!”

戴权心里惊叹,这个几乎从不出现在朝堂上的顺平子爵贾赦居然在圣人眼里有这么深的印象,实在是叫人意想不到,看样子,这位不可小觑了,心思电转,嘴上却是赶紧答应了下来。

贾赦那边又是一曲已罢,正跟一帮勋贵子弟调笑玩乐,忽然戴权亲自跑过来传旨,说是圣人召见,一群人无不羡慕,不过却也知道这羡慕不来,他们还在靠着自家老爹才能跑到秋猎里头插一脚,结果贾赦却是自个封了爵,得了随驾的旨意,压根就不能比啊!

贾赦跟着戴权上了御辇,刚才站定还没来得及看上面是谁呢,就是叩首道:“臣贾赦拜见圣上,圣上万福金安!”

“免礼,赐座!”圣上语气里面明显带着一些笑意。

贾赦谢了恩之后,才在一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他进来的时候,就知道御辇中人不少,这会儿却是又遇到了一个熟人,竟是七皇子徒明昀,只得又是起身行了一礼:“赦见过七皇子殿下,殿下金安!”

徒明昀却是熟稔地笑道:“恩侯免礼,恩侯还是孤的救命恩人呢,实在是太客气了!”

贾赦赶紧说道:“殿下言重了,赦愧不敢当!”

圣人在一边却是摆了摆手,说道:“朕不过是偶然起意,来找你说说话,光在这边说这些作甚!”

徒明昀在一边笑道:“可见父皇是觉得儿臣无趣了,儿臣在这边给父皇铺纸磨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结果却被父皇嫌弃,还得找恩侯过来说话,实在是叫儿臣汗颜!”

圣人在一边故意板起了脸:“你也知道自个就是在边上铺纸磨墨啊,朕难得忙里偷闲,出来行猎,结果路上也是不得松快!”

“圣上勤政,乃是万民之福!”贾赦在一边说道,心里却是寻思了起来,头一天的时候,圣人却是带着太子坐在御辇里面,今儿个就换成了七皇子徒明昀,却不知道圣人心意如何,不过看起来,七皇子最近很是得宠啊!

圣人笑了起来:“什么勤政,就是一堆的请安折子,也能写得长篇大论,叫人心烦!之前听得恩侯笛声,却是颇有些韵味,恩侯这般才艺,若是早早表现出来,不知道叫多少闺阁女儿动心呢!”

贾赦笑道:“圣人过奖了,不过是小道,聊以自娱而已,并无多少用处,各家子弟,哪个没点这方面的本事,却是于国于家无益!”

圣人却是说道:“小道又是如何,既能娱己,也能娱人,恩侯实在是过谦了!”

贾赦拱手一本正经道:“有圣上此言,臣算是放心呢,总算不会被人说成是不无正业,只知道自个取乐玩闹了!”

圣人一听,顿时知道贾赦说的是谁了,无非就是贾代善史氏夫妻两个,清官难断家务事,贾代善一辈子的英名算是没了,若是贾赦还是当初那个干啥啥不成,真的就是个颓废宅男的贾赦,圣人自然不会这么想,说不得还会觉得贾赦实在是不肖。不过贾赦如今看着却是个有为青年,长得也是英俊潇洒,风度翩翩,颜控是人的天性,哪怕是那种天生审美异常的,他们也会偏向自个认为漂亮的对象。

贾赦怎么看都是青年才俊,有能力,却没什么野心,对于圣上来说,哪怕当个东方朔那样的幸臣,也是挺赏心悦目的,何况贾赦还挺能干呢,因此对他很是欣赏。贾代善也是他信任的臣子,贾代善被后宅女流蒙蔽,竟是错失了这么样一个儿子,难免叫圣人感慨,当然,人无完人,贾代善出了这么个漏子,圣人虽然觉得他在家事上糊涂,但是也生出了一些优越感,对贾代善还亲厚了不少,这也是人性所致了。

徒明昀在一边窃笑,他如今就是在圣人面前摆出了一副好儿子乖儿子的架势,虽说不至于像从前一样,在六部办差的时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今却是勤奋了不少,但是在圣人面前,却是只是摆出了一副孝顺的模样,他年纪偏小,刚刚开府,还没有正式大婚,这会儿放下面子,在圣人那里讨好卖乖,圣人年纪毕竟也大了,被几个年纪大一些的儿子弄得伤心,如今就开始宠爱起小儿子来了。

七皇子在里头是不上不下的年纪,但是他拉得下脸,何况,圣人心里或许还有些别的心思,因此,这段时间的确对七皇子很是亲厚,但是七皇子也没有因此得意忘形,他对圣人还是有些了解的,圣人儿女太多,或许对前几个孩子还有几分父爱,越往后就越少了,仪妃跟着圣人二十年,她却是个聪明的女人,圣人待她算不上盛宠,她也一直保持了清明,对于圣上的心思有些了解,因此一直告诫七皇子不要被表面的盛宠蒙蔽了心神,不管什么时候,都得谨言慎行,免得叫人抓住了把柄,最终被圣人用完了就丢。

贾赦也懒得管皇家这些事情,不管是那位上位,他都有信心让自个过得不错,因此,储位之争什么的,他压根不想掺和,这会儿只是陪着圣人说了一会儿话,他见多识广,博闻强识,而且谈吐不俗,跟圣人说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又假托他那个不在这个世界的师尊,跟圣人说万花谷中的一些事情,很是叫圣人兴致盎然。后来又给圣人吹了一曲《万花谷海》,圣人大概也是倦了,听着听着,竟是开始打起盹来。

戴权却是在一边似乎是长松了一口气,一边轻手轻脚地伺候着圣人在软榻上躺下,盖上薄被,一边示意徒明昀跟贾赦先退下。圣人如今年纪大了,睡眠极浅,稍有动静,哪怕是灯光稍微亮一点都睡不着。昨儿个在行营,却是一直到下半夜都在辗转反侧,戴权一直在一边伺候,也不敢睡,只知道圣人只是后来才朦胧了一会儿,今儿个还得强打精神,戴权本来都担心圣人这几天都睡不好了,哪知道贾赦就吹了一段曲子,圣人就睡着了,心里对贾赦都有了几分感激之意。

下了御辇,走远之后,徒明昀才对着贾赦道:“恩侯,之前瞧你骑射的本事,骑术想必很是不错,不如咱俩比比如何?”

“恭敬不如从命!”贾赦之前瞧圣人看着精神健旺,但是他何等眼力,瞧了两眼就知道圣人却是应该失眠许久了,有些精神衰弱,偏偏还要强打精神,一时意动,却是催动了些许真气,激发了圣人的睡意,圣人自然便合眼睡下了,这会儿心中却是有些犹豫,不知道自个之前那么做是对是错,不过,徒明昀相邀,他也不好拒绝,直接笑着说道。

第43章

“父皇老了!”骑马在队伍外围奔驰了一段,徒明昀忽然放慢了速度,没头没脑地说道。

贾赦露出了一个有些神秘的笑容,慢悠悠地说道:“我瞧着圣人,却是长寿之相!”

徒明昀有些疑惑地看了贾赦一眼,有些惊讶地问道:“恩侯还会看相?”

贾赦摇了摇头,说道:“这我却是不会,听说帝王都有紫气护身,看相什么的,压根看不准的,只是我学过医术,虽说没有给圣人把过脉,但是光看圣人的气色,就知道圣人底子颇厚,保养得当,依我作为一个医者的眼光,圣人若是如现在这般生活饮食规律,再活个二十年只怕都不成问题!”

徒明昀差点没傻了眼,不过,他却是城府极深,脸上却是露出了一个欣然的笑容:“父皇健康长寿,实在是叫人欢喜,也是朝廷的福气,我等做儿子的福气!”

贾赦心里暗笑,若是你们对那个位置没别的心思,自然是自家老爹活得越长越好,毕竟,做皇帝的是亲爹还是兄弟,差别还是很大的,但是,若是想要当皇帝,那么老爹长寿,死赖着那个位置不放,那就是噩耗了!起码圣人下头还有好几个如今还不怎么懂事的小儿子呢,圣人若是真的还能再活二十年,那么圣人只怕会更偏向小儿子,而不是他们这些早就长大成人的儿子啊!

从贾赦这里得了这句话,徒明昀却也觉得自个不虚此行了,起码日后自个的策略就得变了,步调还是要更加稳妥一点。又骑着马和贾赦一块儿溜达了一圈,徒明昀才说道:“时候不早了,孤还得去给母妃请安,恩侯自便便是!”

贾赦也不瞎客气,在马上行了一礼,说道:“殿下自便便是,赦再溜达一圈,一会儿再回去!”

徒明昀打马返回,贾赦在外围又溜达了一圈,也没发现什么问题,这也是正常的,徒明昀虽说是上过战场,但是却一直是正面作战,对于其他的什么兵马调度之类的事情,却是一窍不通,他可不觉得自个知道那点所谓的什么兵法就能凭空懂得这些事情了,真要是这样,赵括也不会落下个纸上谈兵的名头。

正在心里琢磨着,这次秋猎的变故会出现在哪些方面,贾赦又看到了熟人,却是贾代善。

贾代善如今已经做着京营节度使,这次京营自然没有都带出来护卫,不过,贾代善还是负责了一部分守卫之责,这会儿见得贾赦瞎溜达,不由皱眉。

贾代善也是隐约听说了一些消息,觉得圣人是有意引蛇出洞,因此这些日子格外紧张,生怕出了什么岔子,见到贾赦,却是担心贾赦不小心撞上了什么,连忙呵斥道:“你四处乱跑什么,老老实实跟在后头,别瞎溜达!”

贾赦也没有生气,他笑了笑:“二叔,我就是在后面走得闷了,跑一会儿松松筋骨,这就回去!”

贾代善见贾赦驾驭着身下那匹骏马潇洒离去,再想想之前看着贾政在马上别扭的样子,心里就格外不自在,见其他人正看着自个,眼神总觉得有种意味不明的味道,顿时有些恼羞成怒,说道:“看什么看,天色可是不早了,咱们事情还多着呢!”

贾代善五味杂陈的心情压根没有影响到贾赦,圣人之前在贾赦的笛曲影响下倒是睡了个好觉,醒来之后已经到了行营,只觉得神清气爽,不由心怀大畅。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少眠多梦,睡得极浅,御医倒是给他开了一些安神平气的药,但是效果却不怎么样。圣人自然也懂得一些医术,知道若是一直如此,只怕是有碍寿数,只是他却是一直没有表现出来,这会儿竟是有办法让他睡个好觉,顿时有些意动起来。

戴权却是一向是圣人的知心之人,他从小就跟在圣人身边,对圣人忠心耿耿不说,圣人一个眼神,就知道圣人想干什么,比圣人自个都了解自己。这会儿见圣人模样,赶紧凑上来说道:“贾爵爷之前那曲子却是颇有些精巧,不如请爵爷写了曲谱,拿给乐师演奏,圣人若是乏了,也能缓缓心神?”

圣人点了点头:“却是如此,既然这样,戴权,你叫个人去找贾卿取一下曲谱,若是他还有别的什么曲谱,一并抄了带过来吧!”

戴权赶紧应了下来,立马叫来了他的小徒弟,让他去找贾赦要曲谱,又提点了他几句。

戴权的小徒弟也是个灵醒的人,这会儿被戴权一说,就知道贾赦不是那种可以随便敲竹杠打秋风的主,人家在圣人那里却是挂了名的,因此,去找贾赦的时候,自然颇为客气地将来意说了。

贾赦听了那小太监的传话,顿时知道,只怕圣人的失眠之症却是比较严重,贾赦倒是有办法,不过人家只是来要曲谱的,却非其他,因此干脆就将曲谱抄写了下来,顺便又将自个之前吹的几首笛曲的曲谱也一块儿抄录了。

等到笔墨干了一些,贾赦将曲谱收拾整齐,就直接给了那小太监,顺便塞给了他一个小荷包,里头却是放了几个银锞子,那小太监常常被戴权支使着跑腿,对这点银子却是看不上眼,不过却也没有什么异色,毕竟,贾赦可不是什么他能随便敲诈的人物,反而得巴结一二,因此却是一点也没有介意的意思,满脸堆笑,又谢了贾赦几句,这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