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贵太妃如今年纪也不小了,原本事事顺心,保养得很好,虽说年仅不惑的人了,还保养得跟二十多岁的妇人一般,而且身上还带着那种成熟的风情,但是如今心情不好,总是伤怀,还有了一些被迫害妄想症,天天吃不好,睡不好,一方面理智上觉得儿子的做法是正确的,自个也该这般做才对,一方面又觉得儿子太过无情,日后老圣人没了,自个跟着儿子出宫另过,儿子觉得自个这个母亲不能给他多少离异了,会不会也这般无情待她。

贵太妃整日里想着这些有的没的的事情,还得强打精神,曲意讨好老圣人,整个人迅速憔悴了下去。而且老圣人原本喜欢的就是原来那样的贵太妃,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皆出自自然,哪怕是平常吃点小醋,老圣人都觉得有趣开怀,如今贵太妃如同鹌鹑一般,小心翼翼,曲意奉承,这就让老圣人觉得索然无味起来。

老圣人若是想要这样的人伺候,哪里找不到,为什么非得找贵太妃呢,起码贵太妃如今不年轻了,她跟老圣人之间再也做不到当年那样和谐相处,贵太妃自个觉得委屈,老圣人也觉得很不自在,渐渐的,对贵太妃也慢慢疏远了起来。好在老圣人年纪大了,如今又开始修生养性,以延年益寿,本来就清心寡欲,如今这位太后,他名正言顺的妻子,一年到头也难得跟老圣人有多少交流,贵太妃跟老圣人相处得算是比较多了,因此,倒也没叫多少人觉得贵太妃慢慢失宠了,又如同之前一般,对贵太妃怠慢起来。

但问题是,别人不知道,贵太妃跟老圣人相处了这么多年,难道还不知道老圣人的情况,她很快感受到了老圣人对自个的厌倦,更是惶恐起来,她这般多思多虑,身体自然慢慢虚弱了下来,一开始还有点病美人的姿态,后来就开始缠绵病榻,整个人迅速枯萎衰老了下去。

第98章

从小锦衣玉食,入宫之后就一路荣宠,很长一段时间一来,便是当年的皇后都得对她退避三舍的甄贵太妃薨了。

虽说甄贵太妃还不到四十,但是她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老实说,已经有了点心如死灰的意思,娘家算是彻底没了,儿子是个绝情的,一直对她几乎是千依百顺的老圣人也表露出了对她绝情的意思,这叫几乎没有受过任何挫折的甄贵太妃心理开始崩溃。人一旦心死了,那么,也就没了什么想要活下去的意志,因此,她很是顺理成章地一病不起。

哪怕老圣人知道之后,很是折腾了一番御医,说什么要是贵太妃治不好,他们给她陪葬之类的话。但是问题是,药医不死病,一个人自个没了求生的意志,即便是有仙丹,那也是治不了命的。

最终,甄贵太妃在一个雨夜悄无声息地去世了,临死的时候,她将所有伺候的人都喊走了,自个给自个化了一个还是少女时候的梅花妆,梳的依旧是少女时候的发髻,戴着她刚刚被家人献给老圣人的时候,戴着的首饰,然后很是安然地躺在了床上,合上了眼睛,没多久,便停止了呼吸。

甄贵太妃虽说到了最后憔悴了很多,看着也衰老了不少,但是死的时候,容颜气色却简直如同生人一般,看着竟然显出一种诡异的娇艳来。

老圣人听说了之后,不顾其他人的劝阻,连夜到了贵太妃的寝宫,看着贵太妃的容颜,最终却是一声长叹。

甄贵太妃去世,老圣人显然非常伤心,徒明昊在甄贵太妃灵前,也哭得跟什么似的,徒明昊怎么能不哭,老圣人儿子不知道多少个,哪怕平常看着最宠他,对他也很有些容忍,但是,也就是看着而已,但是,他却是甄贵太妃唯一的儿子,贵太妃只要活着,自然就能给徒明昊一定的保障,起码在老圣人那里,有个还能说话的人。

可是贵太妃死了,徒明昊一方面失去了一个一直以来能够无限迁就自己,包容自己的生母,另一方面,在宫中从此没了一个能为他说话的人,也就是说,没了甄贵太妃,时间长了之后,老圣人是不是就会将他这个儿子忘到脑后去了,这让徒明昊觉得非常惶恐。

皇家的人都非常实际,徒明昊不管是失去了母爱,还是失去了庇护,都觉得自个天塌了一样。之前的时候,徒明昊其实一直觉得自家母亲,空有父皇的宠爱,实际上却是没有多大见识,竟是一直没能靠着这份宠爱,给自个更多的资本。但是如今想起来,其实那也是甄贵太妃的智慧所在。老圣人什么样的人物,一个宠妃,若是失去了自个的本分,老圣人即便再如何喜爱甄贵太妃的性情容貌,也是不可能容忍甄贵太妃多久的。

不得不说,徒明昊这么多年来能够活得非常滋润,甚至很多时候显得比较嚣张,这里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个的生母是甄贵太妃,宫里皇子那么多,从上到下那么多个,徒明昊也没占了嫡长二字,也不是什么幼子,卡在中间,不上不下的,却能够在一众皇子中得了老圣人的偏爱,难不成只是因为他长得好,嘴会说话,能撒娇卖乖。天,只要能得到圣人的宠爱,宫里那些皇子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徒明昊的伤心,大家自然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圣人那边,其实对甄贵太妃说不上什么感情,当然不是因为甄贵太妃夺了自家生母的宠爱什么的,仪妃当年本来也不过是因为自个母家够硬,又有了儿子,这才得以封妃,实际上,她根本就不是老圣人心中的那盘菜。圣人却是表示,贵太妃乃是庶母,多年来,侍奉老圣人尽心竭力,劳苦功高,因此直接宣布,贵太妃过世,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总之,贵太妃过世,是为国孝。

而老圣人那边也表示,贵太妃是要陪葬皇陵的,虽说不能如皇后一般,跟自个将来躺在一块儿,也该葬在距离自己比较近的地方,还叫礼部给了甄贵太妃一串意义非常美好的谥号,总之,甄贵太妃死后极尽哀荣,葬礼比起皇后太后的丧礼,也不过是差了半畴而已。

不过,死后有多大的风光,死人自个是不知道的,无非就是给活人看而已。老圣人虽说表示,贵太妃薨逝,自个非常伤心,但是,对于甄家,却是半点不提。

老圣人不开口,圣人也乐得不提。老实说,甄家倒了,对于圣人来说,那真是一件大好事,甄家这么多年弄到的钱财不少,虽说很多用来享受掉了,或者是拿去结党营私去了,因此,甄家公中,那真是没多少钱。但是问题是,甄家那些大大小小的主子,私产都很是不少,便是那些豪奴,家中也颇有余财,因此,查抄之后,各种金银财宝,金石古玩之类的,那叫不计其数。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宅子,铺子,庄子什么的,这些都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何况,甄家一些同党也被拿下,他们同样家产被全部查抄。他们的家财自然不会都是从这么多年截留的盐税中弄到的,自然还有些别的来路,比如说自家产业的产出,别人的孝敬,还有其他地方贪污受贿什么的,总之,国库这次很是充实了一番,便是圣人的内库,也多了不少珍品。

当然,对此,圣人也表示愤怒,甄家在江南那边几乎是一手遮天,即便是各地的贡品,甄家也敢伸手截留,甄家一帮主子,享受到的好东西,有的比宫中还要强一些,比如说,从甄家库房里面查抄出来的一对红珊瑚盆景,每个都有七尺高,便是宫中,也没有这样的珍品呢,而这对珊瑚,根据甄家那边的口供,分明是贡品,结果却叫甄家看上了,然后从自家取了一对四尺的将那一对七尺的掉包了,然后,将这对红珊瑚盆景,自家拿去享用了。

这样的事情,还不仅仅是一次两次,圣人看了口供之后,恨不得诛了甄家九族。因此,甄贵太妃虽然死了,但是对甄家那边的处置,可没有因此延误了,也没有对他们网开一面,赦免一二,该怎么判继续怎么判,因此,下面的官员都心中有数,甄家这次是彻底完了。即便日后复起,也是甄家那些旁支的事情,甄应嘉这一脉,却是很有可能几代都别指望有翻身的余地了。

不过,甄家倒了血霉,对于其他人来说,压根没多少影响,甚至,对于这些人的影响,还不如甄贵太妃去世。起码,各家的诰命每日里要跑到内宫去哭灵守灵什么的,一个个都烦得要死。

而哭灵守灵的人里头,史氏跟小王氏都是少不了的,她们毕竟是诰命,这样的场合,就该出场。小王氏也就罢了,在诰命里头实在是不显眼,她也不是什么高调的人,可是史氏,却是一品的国公夫人,她的诰命只在几个王妃之下,但是,处在那些人里头,史氏却是尴尬非常。她丈夫已经去世,儿子是个不成器的,荣府如今已经没落得厉害,因此,那些原本在史氏面前都得小意奉承的人,如今赫然因为自家丈夫儿子出息,一个个在史氏面前都能挺直了腰板了。

甚至,一些知道一些当年旧事的人,对史氏还充满了鄙夷,对她们来说,史氏做出来的那些事情,要是她们的话,早就羞得不敢出门了,史氏居然还能厚着脸皮出来,实在是叫人不齿。

史氏被所有人孤立了,哪怕是四王八公里的那些人,甚至是娘家的亲戚,对她也是摆出了一副敬而远之的模样,史氏每天都憋足了一肚子的气。但是,每天还得硬着头皮继续进宫,毕竟,荣府这些年能够露面的次数实在是太少了,史氏都觉得,荣府已经快叫京城的诸多府第给忘了。

与史氏那边相比,张氏却是颇为得意,贾赦这些年看着从不上朝,但是,上头有什么赏赐,都漏不了贾赦,据说老圣人还时不时会跑到贾赦府上去,有的时候,圣人也会微服到贾赦那里,可见贾赦圣眷如何。最重要的是,贾赦有身份又能挣钱,这在很多都在寅吃卯粮,如今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的人家眼里,那简直是金光闪闪,恨不得想尽办法,跟贾赦拉上关系。

另外,张氏很快还会有一个公主做儿媳妇,以后贾琛那一脉勉强也能算入宗室的行列了,因此,张氏在诰命圈子里头,几乎有了众星捧月的架势,叫史氏看着很想磨牙,她倒是想要在张氏那里摆长辈的架子,但是,看到张氏那似笑非笑的眼神,史氏顿时就没了底气。贾赦毕竟是过继出去了,她如今顶多算是个婶子,能在张氏那里摆什么谱呢!史氏有的时候也后悔,当初就不该同意将贾赦给过继出去,以至于到了如今,很多事情做起来都是束手束脚,而没了贾赦这边制衡,她也难以完全拿捏住贾政,最重要的是,贾政根本就是个烂泥糊不上墙的,史氏因为这么个不成器的儿子,如今只觉得脸面都丢光了。当然,她是不会反省自己的,毕竟,诸多的事情,其实归根结底,都是由她而来,只是,她从来不会往这上头想罢了。

甄贵太妃那边总算是下葬了,老圣人的皇陵至今还在修建,甄贵太妃就葬在距离老圣人的墓室不远的地方,老圣人那边的墓室,自然得由老圣人跟自家的皇后分享。老圣人一辈子三个皇后,第二个也就罢了,她之前牵扯到了谋逆刺驾的事情里头,虽说畏罪自尽了,但是,老圣人却直接废黜了她皇后的身份,最终只是以妃礼葬了。因此,老圣人的墓室里头,却只是给元后还有如今这位太后留了位置,至于甄贵太妃,既然名分上差了点,就算是贵妃,但是本质上来说,还是妾,就得委屈一点,葬到隔壁的墓室里头去。

贵太妃下葬,对于有爵位的人家来说,也就是一年之类不能有什么娱乐活动,还有什么嫁娶之事罢了,老实说,对于贾赦他们一家子来说,那真没什么好说的。

对于荣府来说,也没什么好说的,那位甄家的红樱姑娘,自家祖父母死了,父母被流放,本来也是要为祖父母守制的,一年里头,本来也不能出嫁。

不过,甄贵太妃那边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在听说了这位红樱姑娘的事情之后,竟是在临终前吩咐宫人,给自家这位娘家的侄女留下了一些财物,算作她的嫁妆。

这也是甄贵太妃的无奈之处,甄家彻底败落,男子要么死了,要么流放,要么充入宫中为奴,牵扯不严重的旁支也得坐几年牢,或者是要罚上一大笔的罚金,回去之后就要沦落成草民,而且三代之内,还不能参加科考。也就是说,跟甄贵太妃血缘关系比较近的娘家人,除了之前出嫁的那些姐妹侄女什么的,其他人这辈子都算是毁了。

倒是这个庶出兄弟家的女儿,还算是遇到了良人。甄贵太妃对于贾家那边,感情其实也很复杂,荣府的确算不上什么好人家,她也知道,史氏跟贾政他们绝对不会在没有任何好处的情况下,救下自家侄女的,因此,这只能是甄红樱还算是遇到了良人,遇上了贾珠。甄贵太妃心中感怀自身,最终对于自家这个侄女却是希望她能有个很好的将来。

甄贵太妃多年受宠,老圣人对她一贯宠爱,男人宠爱一个女人,放到现在,自然是让她有钱花,随便花,而放到这个时候,作为一个皇帝,宠爱妃子,自然是有什么好东西,那么赏赏赏!老圣人反正是三天两头,给甄贵太妃各种赏赐,金银之类的不过是俗物,各种各样的珍宝,只要甄贵太妃喜欢的,或者是以她的身份能用得上的,那么,从来少不了她的。即便是一些不是正红大红的料子,甄贵太妃那边也有,不能穿,放在自家箱笼里面,看看也是好的。

甄贵太妃娘家也挺有钱,年年都会有钱送进来给甄贵太妃打点,或者是给她做胭脂钱,再加上其他人的一些孝敬。因此,甄贵太妃的私库可是很是不菲,甄贵太妃临终之前之前安排好了,哪些是她要带到地底下继续用的,哪些留给徒明昊,哪些留给荣慧公主的,另外,还给如今几乎是唯一一个还是良民,又有了一个看着还算不错归宿的甄红樱一份还算看得过去的嫁妆。

这份嫁妆里头,各种东西都是齐全的,衣服料子,头面首饰,书画古玩,还有压箱底的金银什么的,虽说没有什么庄子铺子之类的恒产,也没有什么家具之类的,毕竟,这些甄贵太妃也没处弄去,总不能将宫中的这些拿出去。但是,这里头价值也有个两万两左右,这份嫁妆,放到哪家,也算不上薄了,起码,贾家如今这样的情况,这份嫁妆,已经算是比较丰厚了。甄贵太妃也没有给更多,再多也就过了,甄红樱一个孤女,也保不住。

这些是在甄贵太妃下葬之后,被原本甄贵太妃宫中的人送到宁府那边的,指明了这些是留给甄红樱的,请宁府这边看在当年与甄家的交情份上,拿着这些,给甄红樱置办一份体面的嫁妆。

秦氏都做好了准备,甄红樱的嫁妆,自家拿出一些钱出来给办了,那边贾珠也将自个这么多年的私房拿了出来,悄悄给了秦氏,让秦氏帮忙给甄红樱准备,秦氏那边,也是觉得甄红樱可怜,何况,她也知道自家丈夫的一些打算,甄红樱固然是脱离苦海,但是,自家丈夫的意思是,让甄红樱给史氏和贾政添堵去的,想着荣府那边的人,秦氏就知道,甄红樱日后的日子,只怕也不算很好过,因此,想着咬咬牙,拿个几千两银子出来,给甄红樱置办出一份嫁妆出来。

如今有了甄贵太妃临终的赏赐,顿时这情况又不同了。秦氏将甄贵太妃赏赐的单子原样交给了甄红樱,让她好好收着,这些以后就是她的立身之本,甄红樱从来没想到,自个还有这样的运气。甄贵太妃对她来说,那真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人物,甄贵太妃曾经跟着老圣人南巡,住在甄家,她那时候还小,而且,她的身份,跟甄家几个嫡子家的嫡女又是不同,根本没机会上前,不过是远远地磕了个头,连贵太妃长什么模样都没看到,结果甄贵太妃如今这般,却是叫她心情复杂无比。

甄红樱也是聪明人,秦氏让她好好收着,她还是红着脸给了秦氏,她自承自个对这些什么都不懂,一切都由秦氏为她做主,秦氏最终推拒不得,还是答应了下来,心里面却是琢磨着,这些东西最好还是不动,里面的现银倒是可以拿出来,给甄红樱置办个庄子铺子什么的,以后不管是自家打理还是赁出去,好歹每年都有固定的收益,不至于坐吃山空。

另外,其他一些东西,秦氏就准备直接给甄红樱置办了,比如说家具摆设什么的,宁府有的直接用宁府的,没有的要么买现成的,要么就是直接找了匠人打造,准备个一年半载,甄红樱的嫁妆即便在勋贵之家,也能算是比较体面的了。

荣府那边,听说甄红樱得了甄贵太妃的一些遗物,小王氏头一个就松了口气,贾珠跟小王氏提过,好歹给甄红樱送上一些银钱,总不能叫甄红樱空手嫁过来,叫人瞧不起,日后抬不起头来,贾珠倒是将自个这么多年藏的私房,其实也无非是自个攒的一些月钱,还有逢年过节时候的赏赐,甚至是小时候用的一些金银项圈什么的,一股脑儿熔了,给宁府那边送了过去。

可是小王氏却是很是舍不得,她确实准备了给贾珠的东西,但是给了未来的儿媳妇当做嫁妆,那就是儿媳妇的私产了,不是自家儿子的了,贾珠可不就是吃亏了,因此,小王氏一直都是磨磨蹭蹭,虽说后来也送了一些过去,但是也没送多少。

如今知道甄红樱自个就有加装了,小王氏那叫一个轻松,这下省得她再掏钱了,很多时候,媳妇有,可不等于自家有,小王氏嫁妆简薄,这么多年很是为此吃了不少亏,她倒是能体谅甄红樱,但是她更看重贾珠,给儿媳妇跟给儿子那能一样吗?贾政要花钱,小王氏能理直气壮地说你去公中拿,自个的嫁妆和私房,一分钱也不给贾政,日后,轮到自家媳妇,那也是一样的,儿子将来要交际,要做事,自个手头总得有点活泛钱才行,都给了媳妇,让儿子跟媳妇开口,总是不能理直气壮的。如今好了,总算是都解决了,媳妇也有嫁妆了,儿子以后也不至于因为手头窘迫,不得不跟媳妇低头要钱了。

史氏那边,却是没有亲眼看过甄红樱那边的嫁妆,但是对此却颇有些想法,小王氏从来是个属貔貅的,这么多年来管家,只进不出,从来不肯将自个私房钱补贴进去,只知道找自己哭穷。但是甄红樱没有娘家撑腰,进门之后,还不任由自个拿捏,甄贵太妃赏赐的东西里头,好东西肯定不少。等她进了门,干脆就将管家的事情交给她便是了。至于小王氏那边,那般贪财的性子,就不信她对儿媳妇的嫁妆不动心!

至于贾政,虽说依旧嫌弃甄红樱,但是如今却是有些惶恐了,他倒是不在乎甄红樱的嫁妆问题,贾政从来不是能想到这种事情的人。他只是觉得,甄贵太妃过世这般哀荣,她过世之后,还惦记着这个侄女,只怕这个侄女以后皇家那边也会高看一眼,因此,他原本跟史氏商量着的,回头想办法让甄红樱病逝这种事情,算是不能做了。想到自家儿媳妇连个娘家也没有,自个也没个得力的亲家,贾政就是一阵不自在,但是如今也只能认了。

第99章

老实说,在贾赦眼里,荣府完全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荣府如今这情况,早就是高不成低不就了,甄家虽说是坏了事,但是家里的女儿终究是经过了比较好的教养,有一定的眼界和见识,还是能够承担起当家主母的责任的。

贾家想要找差不多素质的女孩子,能够挑选的也就是那些勋贵或者是官宦人家,而且还不能是那种已经没落下来的人家,原书里头,邢氏尤氏便是这样的没落官宦人家出身,为何在家没有足够的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她们是续弦,又不得丈夫还有婆家人喜欢,另外,有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她们所受到的教育问题,她们或许能够做一个小官人家的主母,放到宁荣二府这样的人家,就有些不够格了。

贾珠这种情况,愿意与他们家结亲的,也只有那些小官小吏人家的闺女,这些人家的女儿,能受到多好的教育,能有什么样的见识。贾珠如果一辈子只满足于做个底层的官员,那么,这样的妻子也就足够了,若是想要更进一步,甄红樱反而是他最好的选择。

贾敬那边出了手,贾赦就没有再插手做什么,荣府因为太废物了,算是逃过了一劫,总之,甄家的事情,荣府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冲击,也同样,压根没得到任何好处。

荣府如今在整个贾氏宗族算是被排除了核心,贾赦与宁府牵头的海外开发,大家都知道,荣府却是半点也不知道。贾敬对家学大刀阔斧地改革了一番,荣府那边虽说庶子也入了学,但是,老实说,不知道是真的还是装的,明面上却是个烂泥糊不上墙的。读书的成绩从来只在中下,反正不会坏到被赶出去,也不会出头叫人有点什么惊喜,因此,无非也就是在家学里头混日子罢了。

贾家这些年也有几个在读书上似乎还有点天分的,他们自然是得了家学那边的大力支持,希望让他们走科举之路的。其他的那些学生自然没这种好事,你到了一定的年纪,还拿不出一定的成绩来,那么,也别在这事上白费功夫了,这完全是浪费时间,浪费自个的生命。

因为贾赦的建议,对于这些科举上头没有天赋,却又认识了不少字,也不算文盲的,自然也要给他们一些别的选择,让贾家这帮小爷做什么工匠之类的贱役,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过,让他们跟着管事后头,学点做账还有管理的本事,却是没什么问题,甚至,如果他们对于将来有了什么打算,比如说是弄个铺子,或者说想要做点什么事业出来,可以先列个计划出来,族中给予一定的补贴,另外也会给一些低息的贷款,他们拿了钱之后,可以用这笔钱作为第一桶金,开办自个的事业。

因为南洋那边的事情弄得轰轰烈烈,很多原本在贾家宗族中,活得艰难,都快揭不开锅的贾家族人到了南洋之后,很是挣下了一笔家业,因此,贾家不少年轻人却是很想要闯荡一番,因此,竟是不少人在差不多成年之后,就领了族中给的启动资金还有低息贷款,跟族人打听了一下其中的关窍之后,先拿着这笔钱,然后买了一些在南洋那边价钱高,又容易脱手的货物,直接坚定地上了南下的海船,一个个信誓旦旦,发誓不混出个样子来,就不回乡了!

不光是南洋,还有如今被命名为安荣的澳洲,也成了贾家族人争先恐后前往开发的地方。安荣那边土著比南洋那边还好打发,放在中原这边,做衣服都嫌粗的麻布,到了那边,就能换到大把的金沙还有珊瑚什么的,甚至,有贾家的族人,用一把裂开的小靶镜,从土著那边换了一大块的狗头金。

不过,贾家的族人也知道闷声发大财的道理,这种好事,告诉了别人,说不得以后就叫别人给抢了,但是,南洋也就算了,下南洋的人本来就不少,安荣那边可不一样,那边地方很大,虽说听说很多地方就跟西域差不多,都是黄沙,不适合居住,但是终究那么大的地方呢,贾家自家独吞也吞不下来。因此,贾家这些族人最后琢磨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家生子不够用,他们从人牙子那里买了一大堆签了死契的人,不论男女,直接就往船上带,到了那边之后,让这些签了死契的人帮着干活,不管是做农场,还是搞牧场,那都有人手了。

至于那些土著,肯老老实实交易的,自然也没什么,甚至,中原一直以来对于所谓的夷狄,也是很有一套的,原本就有所谓的国野之分,只要你们信奉了中原的文明,虽说那些土著长得有些稀奇古怪的,不过,入了诸夏,那也就跟咱们是一家人了,嗯,就算是二等公民,那还是一家人嘛!

贾家那边搞这种移民殖民弄得不亦乐乎,各家不知道从中得了多少好处,但是,荣府那边愣是半点风声都没有听说过,他们照旧按照自个的想法,自个的节奏过日子。贾敬即便对荣府也有些提携之心,但是,他对荣府那么一家子,都有些信不过,尤其贾政那家伙,说不得什么时候,为了自个的荣华富贵,就将他们给卖了。

虽说贾敬,贾赦他们一方面是为了挣钱,也是想要提携一下族人,也是要给贾家留一条后路,但是,老实说,这种事情,叫上头知道了,还是要引起上头的怀疑的,毕竟,你们家的人一股脑儿往海外跑,这叫怎么回事呢,是有什么打算吗?更何况,安荣那个地方,如今虽说才是绘制了一个大致的地图,但是,贾赦也发现,那边比中原还要大一圈,老贾家跑那边都能另立一国,称孤道寡了,这等事情,哪能叫别人知道。

贾家的那些族人倒是有些嘴上没把门的,但是,海外那么大,一般人除非到了活不下去的时候,还真没有背井离乡的意思。这会儿,大家都有着天朝上国的思想,都觉得中原才是世界的中心呢,对于其他人,不管是南洋,西洋还是东洋的,一个个都是带着一些优越感看待的。既然如此,谁还会没事跑到这些夷狄的地盘上过茹毛饮血的日子呢!

哪怕安荣那边再好,在很多人眼里,估计也就跟琼州,交州,云贵之类的地方差不多,住的都是些少数民族,而且民风彪悍,穷山恶水,大家都知道,那些地方出产什么孔雀,象牙,还有各种山珍药材什么的,问题是,真正往那边跑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因此,贾家暂时也不需要担心有人跟他们争地盘,还可以好整以暇地慢慢布置,反正不到关键时刻,大家也不会真的丢下中原的大好基业,往海外跑。起码,贾敬贾赦这一代人,都没这个意思。倒是听说,贾珍似乎有意跑一趟,见识一下外头世界究竟有多大。

另外,贾琛跟贾琅也有这方面的想法,不过,他们年纪还是小了一些,谁也不放心让他们这个年纪就往外跑啊,还不是走个亲戚什么的,这一去就是不知道多少万里,隔着一个太平洋呢!

最重要的是,贾琛要成婚了!

没错,过了甄贵太妃的这重国孝之后,之前就被赐婚的公主也到了出嫁的时候了。

荣乐公主的公主府已经建好了,甚至,公主府的堪舆图,据说还是贾琛跟荣乐公主通过徒明昳商量过的。

而贾家这边,也不能真的叫荣乐公主和自家长子日后就住到公主府去,拿自家当做旅馆了,因此,也给贾琛他们小两口留了一个院子,他们日后两边可以换着住!为此,那个院子很是大动干戈地整改了一番,也不是因为别的,还是那个词:规制。贾赦虽说是侯爷了,但是侯爷的规制跟公主的规制那是不一样的,公主是皇家人,荣乐公主又被封了长公主,位份堪比亲王,因此,那个院子就得按照长公主的身份修。

贾赦手上不缺钱,也不缺好东西,规制什么的,无非就是麻烦一些而已,因此,不过是花了半年左右,也就弄好了,就等着公主下嫁了。

公主下嫁,老实说,对于贾赦他们两口子来说,要做的事情真是不多,毕竟,公主算是君,贾赦跟张氏也不好在公主面前摆什么公婆的架子,反正他们准备好了一切,只需要在礼部那些官员的指挥下,该做什么做什么就行了。

尤其,喜宴主要还是摆在公主府,安乐侯府这边虽然也摆了几十桌,但是,多半也就是些没资格跑到公主府的人,差不多都是些亲朋友人什么的,不像公主府那边,全是一帮宗室。

这叫贾赦觉得有些古怪,感觉自家儿子似乎是入赘给了皇家一样。张氏招待了一番客人之后,不由有些郁闷,等到喜宴散了之后,与贾赦一块儿回房休息,便叹道:“今儿个这事办得,感觉不像是娶媳妇,倒像是嫁女儿了!”

贾赦在一边也是一笑,说道;“这有什么不好的,省了咱们多少事啊!”

张氏白了贾赦一眼:“这能一样吗?我好好的儿子,以后就得跟着公主住在公主府,这真是叫人不习惯!以后阿宁的婚事,咱们可得早早打算起来了!”

贾赦笑嘻嘻道:“放心吧,咱们家肯定不会有第二个公主了,皇家公主也不是都是为了咱们家准备的啊!”

张氏一想就有些惆怅:“其实阿寿的婚事,就算是不娶公主,找个合适的也容易,可是阿宁那边,就算日后能够继承那个子爵的爵位,还是差了一些,以后想要找个合适的,就比较麻烦了!尤其是恩侯你,孩子自个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他说喜欢医术,你就真的让他去学医了,学医有什么好的,将来叫阿宁进太医院吗?”

说到这里,张氏又是有些郁闷起来,她出身,一向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偏偏两个儿子,没有一个愿意走科举正途,一个比一个不务正业,这叫张氏很想要叹气,偏偏贾赦做个做爹的,还听之任之,大力支持,这算是怎么回事呢?

张氏这般想着,又是叹道:“恩侯你如今纵着孩子,日后他们若是后悔了,那又该如何?”

贾赦不由有些好笑,说道:“媛儿你这话说的,有什么好后悔的,我这个做爹的,给他们做的够多了,他们就算是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干,就白捡了一个爵位,又置办了这般的家业,日后却是吃喝不愁!他们都是男孩子,当初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该为自个的选择负责任才是!何况,科举当官又有什么好的,伴君如伴虎,瞧瞧这么多年,朝中多少人人头落地,又有多少人抄家流放,夺职罢官了?何况,学医也没什么不好的,我瞧着阿宁在这上头颇有天赋,说不得,日后能青史留名呢!”

张氏被贾赦这么一安慰,也是笑了起来:“你就会哄我,还青史留名呢,我啊,只要孩子们日后都平平安安的,那比什么都强!”

贾赦拍了拍张氏的肩膀,笑道:“阿寿当初才那么一点儿大,如今也都娶妻了,等到几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咱们也就好享享清福了,至于以后如何,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也管不了那许多!媛儿,今儿个也累了,咱们也早点休息,明儿个阿寿还得带着公主过来呢!”

虽说在名义上,公主是君,驸马乃至驸马的父母都是臣,但是,这也就是名义上而已,做公主的,要是有心跟夫家和睦相处,就不能在夫家面前摆出做公主的架子来,对上公婆,也得表现一下自个的态度,花花轿子人抬人,大家都退让一步,那么对谁都是好事。

一夜无话,贾赦一般都醒的比较早,他这么多年都养成了习惯,天刚亮就起,并不吵醒张氏,自个洗漱一番之后锻炼一下身体,再回去跟刚刚醒来的张氏一块儿用早膳。

结果这边贾赦刚醒,张氏那边也醒了,头一回儿子娶妻,张氏实在是比较紧张,昨儿个晚上本来还想要再跟贾赦交流交流,结果贾赦素来睡眠质量很好,沾着枕头没多久,呼吸就平稳下去了,结果张氏却是一夜浅眠,稍微有点动静,就会睁开眼睛,以为外面天亮了。

若是贾琛娶的是差不多门当户对人家的女儿也就算了,偏偏娶的是公主,哪怕张氏进宫见过几次荣乐公主,对于荣乐公主的印象还比较好,但是,毕竟之前也不过是匆匆一面,以后,说不得就要跟荣乐公主朝夕相对,一个屋檐下头过日子了,若是头一天就给荣乐公主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会不会影响了小夫妻的感情?

总之,张氏一晚上没睡好,这会儿贾赦才睁开了眼睛,动了一下,那边张氏也惊醒了:“天亮了吗?”

贾赦有些无奈,说道:“媛儿,夫人,这会儿还早着呢,你再睡一会儿,回头为夫叫你可好?”

张氏却是说道:“今儿个公主要过来呢,还是得早点起身才是!”

贾赦见张氏脸上竟是有了淡淡的黑眼圈,不由哭笑不得,说道:“他们小夫妻两个昨晚上本来歇得就晚,而且又是新婚,闹到半夜都是常事,这会儿肯定都还没起来呢,何况,从公主府到这边,坐车也得有个近一刻钟的时候,回头叫人在门口看着公主府那边的动静便是了,见到公主府的车马出来,咱们再出去也不迟,你如今着急又要干什么呢?”

张氏这么多年来,一向淡定,将家里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从未有过任何疏漏之处,如今却是露出了这般神色,却是叫贾赦觉得哭笑不得的同时,又有些新鲜,他安抚地将张氏按了下来,说道:“媛儿,这会儿还早,你先好好休息,过一会儿,为夫来叫你便是!”

张氏听着贾赦轻缓的话,顿时觉得一肚子的紧张都烟消云散了,她看了一眼贾赦,被贾赦眼中的笃定安抚了下来,轻轻呼出一口气,合上了眼睛。

贾赦之前说话的时候动用了一些真气,有着安神乃至催眠的作用,张氏一晚上没能好好入眠,这会儿被贾赦这般安抚了一番,慢慢地,呼吸变得轻缓了起来,总算是睡着了。

贾赦轻手轻脚地起来,如同往常一般先洗漱打理了一番,换上了一身劲装,便到院中去打了一套拳,舞了一会儿剑,身上微微出了点汗,然后便回了屋,屋里面已经准备好了热水,贾赦沐浴之后,用蒸汽蒸干了头发,换上了当天要穿的衣服,这才进了里屋,看看座钟上的时间,看着不早,这才将张氏叫醒了。

与张氏一块儿,用了一顿简单的早餐,张氏还在那里想着,公主府那边,阿寿与公主可是用了早膳没有,因此,不过是简单吃了一点,便搁下了筷子,然后,又有些坐立不安地等待起来。

贾赦见张氏这般,几乎就后悔当初答应了老圣人,让自家儿子尚主了,张氏何曾有过这样的时候,一个公主而已,母族不显,老圣人如今又放了权,这个公主就算是性情有什么不好,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有什么好担心的。结果,张氏偏偏就是有些放不下心。

主要还是张氏之前听说了一些公主的事迹,之前也说了,不少公主的驸马不是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人物,因此,出嫁之后,难免心理颇有落差,以至于跟夫家相处并不好,对夫家的翁姑都算不上尊重,对于丈夫,也没太多的感情,一般生了儿子之后,干脆就是一心养着儿子,跟驸马和驸马的家人都是淡淡的。

这叫张氏也有些忧虑,生怕荣乐公主日后也是这般,她倒是不怕受什么委屈,可是却是担心委屈了自家儿子,因此,却是一直不怎么淡定。

张氏这边忧虑,那边贾琛跟荣乐公主虽说不过是偶然一面,但是这么长时间以来,鱼雁传书,互相之间,也是神交已久,如今正式成了婚,对对方都很是满意,因此,颇有些蜜里调油的意思。

贾琛之前也没有通房丫头,不过是成婚之前,被贾赦弄了一卷避火图做了一次简单的启蒙工作而已,他这会儿正是阳气方刚的时候,头一遭开荤,很是食髓知味,要不是荣乐公主刚刚破瓜,这会儿还有些难受,贾琛早起恨不得还得再来一次。

贾琛见惯了贾赦与张氏之间的相处,贾赦与张氏之间,很多事情都是不假手于人的,有的时候,贾赦也会被张氏画画眉,插插发钗什么的,贾琛原本心中对此也有些羡慕之意,这会儿也学着来了一场,做得还挺不赖,这会儿倒是叫荣乐公主很是高兴了一场。

荣乐公主也想着本来就起晚了,若是再去晚了,难免要叫公婆心里有什么想法,她在宫里被愉太嫔耳提面命了好几次,也知道安乐侯府不是一般的人家,虽说一家子都没有正式做什么官,但是无论是圣宠还是能耐,亦或是人脉,在京中都是少有的。按照愉太嫔的说法,圣人或许信不过自家的兄弟儿子,但是却信得过安乐侯爷,因此,荣乐公主不管是为了日后与贾琛琴瑟相谐,还是为了其他,都不能对自家公婆怠慢了。

因此,虽说贾琛说贾赦张氏夫妻两个不在乎这些形式上头的事情,他们可以先用了早膳再过去,但是荣乐公主还是急急的叫人准备了马车,就准备往侯府那边过去了,小夫妻两个最终也就是在马车上用了几块点心垫了垫肚子。

公主府那边马车才一出门,门房那边就看到了,赶紧往内院报信,贾赦听说了之后,这才与张氏一块儿往正堂过去了,坐在那里等着贾琛与荣乐公主往这边而来。

两人没有等多久,就传来了说话的声音,却是几个丫鬟婆子引着贾琛与荣乐公主而来。

刚刚进门,荣乐公主便蹲身行礼,说道:“儿媳却是来迟了,劳公公婆婆久候,还请公公婆婆恕罪!”

第100章

贾赦与张氏也不能大喇喇地就受了荣乐公主这么一礼,起身避开了,张氏直接笑道:“哪有,公主实在是太客气了!”

荣乐公主赶紧说道:“公公婆婆不必如此,日后叫我荣乐便是,儿媳已经是贾家之妇,既然是一家人,自然应该行家礼了!”说着跟贾琛使了个眼色,各自上前扶着贾赦与张氏坐了下来。

之前就已经先到了的贾琅与贾瑛两人都是嬉笑着上前,给两人行了一礼:“见过大哥,见过公主嫂子!”

荣乐公主抿嘴一笑,也是还了半礼:“见过小叔,小姑!”

荣乐公主并不摆什么公主架子,能够在宫中混得如鱼得水的人,情商都不会差,皇帝是要别人哄着的,却不是想哄别人的。荣乐公主的这个婚事实实在在并不差,宫中那么多的公主,就属她嫁得最好,当然,这也是时运所致,毕竟,她一方面年纪跟贾琛相当,另一方面,也是差不多年纪的公主里头最得宠的,因此,才轮到了她头上。

再有,她也算不上盲婚哑嫁,在宫中的时候,她跟贾琛两人互相之间也算是多有往来,哪怕见面次数很少,但是这样的距离其实刚刚好,对于对方都很有好感。贾琛生得俊秀,谈吐文雅,见识广博。荣乐公主自个也不是什么喜欢诗词歌赋的才女,贾琛在杂学上的天赋,也叫荣乐公主颇为敬服,这般一来,对于这个驸马自然是非常满意。

既然对贾琛和婆家都很满意,荣乐公主自然不会拿捏着公主的架子,平白叫人将距离拉远了,到时候夫妻离心,因此,这会儿自然很是显出了亲和之态来,倒是叫张氏长松了一口气。

贾琅与贾瑛老实说,对于什么尊卑之分,身份之别,也算不上非常明晰,贾赦往来的人里头,比贾赦身份高的无非就是圣人老圣人了,他们在贾赦的几个儿女面前都不会摆出高高在上的模样,一般也都是表现出了一副长辈的作态,因此,要叫他们觉得公主如何尊贵,不容亵渎什么的,那却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也就是单纯地将荣乐公主当成了自个的嫂子,见荣乐公主生得美貌,而且性格爽直,对自个也颇为温和亲近,因此,脸上神情也很是亲近,还带着一些好奇的意味。

荣乐公主准备也很充分,给贾赦与张氏都准备了自个做的一些针线,给贾赦的是一条腰带,给张氏的却是一条抹额,给贾琅的是一套藏在大内的医书,给贾瑛的却是一套轻巧别致的头面,正适合贾瑛这个年纪使用。

荣乐公主的见面礼都很是妥帖,而贾赦与张氏出手也很是大方,他们本来就不缺钱,荣乐公主身份高贵,做事为人也很妥帖,因此,两人各自直接给了一个匣子,荣乐公主当时也没打开来看,回头看的时候,就是大吃了一惊。

张氏给的是一整套的翡翠首饰,全是老坑玻璃种的,水头很好,而且也并不是单纯的翠色,颜色很是鲜亮,首饰也是顺着颜色纹理雕琢而成,极为精致雍容。

而贾赦更是直接给了荣乐公主一匣子找匠人精心打磨切割过的宝石乃至钻石,中原这边素来崇尚玉石,对于宝石什么的,却是差了一些,也是因为各种宝石因为质地问题,很难打磨,若是不仔细打磨抛光,这些宝石自然也显不出多少光泽来。这对贾赦来说可不是什么难题,他直接叫人用金刚砂对这些宝石进行打磨抛光,金刚砂硬度高,不怕费力气费时间,打磨好了出来,就算是不起眼的石头,看起来都能显出几分华贵出来,何况原本就是质地上等的宝石呢,看起来光泽流转,几乎要叫人迷醉。

女人,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年龄段,对于宝石首饰的喜爱都是与生俱来的,贾赦这样的打磨手段,中原原本并没有,毕竟,中原的文化讲究的是中庸内敛,这才有了玉石文化的盛行,要不是有人从中引导,而且翡翠的颜色很多确实是比软玉鲜亮,加上茜香国那边出产这个,自前朝开始年年上贡,翡翠如今也不会真的被上流人群所接受甚至是追捧。

不过,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这边互相见过礼之后,张氏便问道:“你们这么早过来,早膳可是用过了?”

荣乐公主犹豫了一下,说道:“之前已经用过了!”

一边贾琛却是说道:“之前也就是在车上吃了点点心垫了垫肚子,娘你这一说,儿子这又是饿了!”

张氏不由一笑,然后说道:“点心哪里能当饭吃,当个零嘴儿便是了!今儿个厨房那边做了淮扬那边的早点,荣乐你也尝尝看,咱们府上厨子的手艺!”

荣乐公主含笑道:“那儿媳可要仔细品鉴一番了!若是厨子手艺太好,儿媳日后都要吃不下其他人做的饭了!”

张氏笑道:“这有什么,只要荣乐你喜欢,就将那厨子带回去便是!”

想了想,张氏又是试探道:“公主府虽说离咱们府上不远,就在一条街上,只是,往来终究有些不方便,之前我们也在家里给你们小两口准备了个院子,荣乐若是不嫌弃,偶尔过来住两天,也是好的!”

荣乐公主很是自然地说道:“就知道婆婆疼我,我也觉得公主府太远了,而且那边规矩跟宫里一样,叫人实在是不自在,既然婆婆在家里给我与阿琛留了院子,那我们也就不客气了,正好,天天还能少走几步路呢!”

荣乐公主这么一说,张氏神情变得更加轻松自然起来,她含笑道:“这话说得,公主府那边,也是老圣人与圣人疼爱公主的心意,这个院子之前修建的时候,阿寿也是跟着跑前跑后,说是给荣乐你的惊喜呢,先吃了早膳,回头叫阿寿陪你去看看,若是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妥当的,便叫人来改便是了,花不了多少工夫!”

荣乐公主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真的吗,阿琛之前也没跟我说过呢!”

贾琛笑嘻嘻道:“所以才叫惊喜啊,一会儿带你去看看,那可是我费了不知道多少力气才敲定下来的,为了这事,可是跟山子野老先生还吵了几次呢!”

荣乐公主瞧着贾琛这般模样,也是心中一甜,嗔道:“山子野先生可是有名的营造大家,便是父皇当年修园子,还要找他老人家呢!你跟山子野先生硬犟,要是弄得不好,我可是不依的!”

荣乐公主跟贾琛在这边说笑,张氏心里别扭了一下,不过很快也缓了过来,张氏这么多年来日子过得顺畅,也不是见不得儿子跟媳妇处得好的人,小两口日后和和睦睦的,这才是兴家之道。家和万事兴,多少事情,都是因为夫妻不和导致的。两人这般和美,贾琛在荣乐公主面前也不是俯首帖耳,反而荣乐公主是一副小儿女的娇羞模样,这也叫张氏更加放心起来,毕竟,做娘的,总是不希望自个儿子吃亏的。

贾琛与荣乐公主在一边的花厅那边用了早膳,荣乐公主很是将几样早点夸赞了一番,说即便是宫里,也就是这样了。按照荣乐公主的说法,宫里的点心什么的,几百年都不见换什么花样的,得宠的还好,还能点个菜什么的,不得宠的,也就只能御膳房做什么就吃什么了。最重要的是,宫里的点心,虽说做得好吃,但是为了看着好看,而且吃的时候,也不能弄脏手什么的,多半都是蒸出来的,像汤包之类的吃起来很容易影响仪态,而且凉了之后就不好吃的,几乎是不会做的,因此,还真是叫荣乐公主新鲜了一把。

荣乐公主很会说话,将张氏捧得高高兴兴的,又跟她说,他们院子里有个小厨房,她有什么习惯的厨子,可以叫他去小厨房那边,她平常要吃个什么,也不用跑到大厨房那边去麻烦了,小厨房那边就可以直接解决了,又是得了荣乐公主一般甜言蜜语,弄得张氏心花怒放。

看着荣乐公主与贾琛两人一块儿走了,贾赦才笑道:“这下可算是放心了吧!”

张氏点了点头,呼出了一口气,说道:“还好,公主真是个好相处的,性子开朗活泼,不是什么傲气骄纵的,阿寿以后不会受气!”

贾赦拍了拍张氏的手背,说道:“你啊,就是瞎操心,你看看我,什么时候担心过这些!,你想想看,阿寿跟公主这两年光是书信礼物都往来了不知道多少了,要是公主是个难缠的性子,阿寿可不是什么多能迁就人的,只怕早就热乎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