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年云丫头就要过门,东边那屋子少,房头连着房头,哪里住得下?左右荣禧堂这边十室九空,不如,请老太太做主,叫琏儿两口子借出一所院子给宝玉?左右老太太舍不得云丫头,不如,就将警幻斋赏给宝玉、云丫头两个?”

“赏?你还道荣国府是你的地盘?”

王夫人讪讪地说道:“珠儿媳妇不声不响,已经有了五月身孕,元春、抱琴主仆两个,也怀了身孕,眼瞅着东边挤的不成样,实在没法子,才求到老太太跟前。”

贾母沉默不语,半天问:“还不叫也俊两口子搬出去?”

“……送探春进宫的时候,用了元春的体己,他们若搬出去,租下一所院子后,就揭不开锅了。”王夫人嘴上为难,脸上却全是得意,又说:“左右琏哥儿受了伤,据说难有子息,那孟家的生下来的,琏哥儿又信誓旦旦说过不是他的孩子。老太太总要为将来考虑。”

贾母就问王夫人:“你瞧着,我这老骨头,还能活几年?”

王夫人对笑道:“老太太说这话做什么?”

贾母笑道:“我没几年活头了,什么门楣,什么宗祠,我都不管了。有一日好酒好菜好戏,我且享受一日,其他的,我再不管了。”

王夫人脸上一白,她就指望着贾母为了贾家出头呢,“老太太可不能这样……”

“你们东边尽管生,生再多,也是你们自己养活,快领着宝玉回去。”贾母不耐烦地说。

第160章 养寇自重

王夫人心里一凉,“老太太,你可不能这样,一早上代儒老奶奶要吃人参,元春打发人来我这取,还是现打发人当了一副镯子才……”

“跟我说这做什么?你不是一个劲催着女婿生孩子么?”贾母冷笑着说。

一语未了,就听琥珀进来说:“老太太,蔷哥儿去江南给周家采买小戏子,也顺道给老太太买了十二个,如今已经领着人来了。”

贾母欢喜地说道:“才少了两个人,我正嫌冷清,就又有新人来了。快叫他领着人进来。”

“哎。”琥珀答应着,一打帘子,就见唇红齿白的贾蔷领着十二个环肥燕瘦的女孩子进来了,这女孩中,有活泼疏朗如湘云的,也有纤弱袅娜似黛玉的,更有温柔大方可比宝钗的。只看得贾母目不暇接,连连说好。

贾 蔷进来笑道:“老太太,孙儿在周家那当差,弄了一些边角料来,问了二叔,二叔说,他去周家里,见着周家老太太有个花厅很不错,叫我给老太太将花厅重新修正 一下。又说左右周、吴两家修院子剩下一些边角料丢着也没用,不如将老太太屋后先前迎大姑姑的院子,并后头东大院一直到梨香院边上的院子,修成一个小园子给 老太太游园用。”

贾母听了欢喜不迭,忙叫一个瞧着就像是唱旦角的清俊小姑娘到身边来,一边说着可怜见的,一边就问:“大老爷不是在东大院吗?”

贾蔷笑道:“方才已经将大老爷挪到东北角僻静园子里了。”

“好、好。”贾母连说了两个好字,心知他们家这小园子是借着周、吴两家东风修建的,并不花费府里分文,于是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王 夫人眼皮子乱跳,暗道才说荣禧堂这边空屋子多,贾琏就要修园子了,可不就是针对他们一房吗?见贾母忙着跟小戏子说话,并没工夫搭理她,于是就灰溜溜地向外 去,到了前头三间的厅上,见湘云正与贾蔷带过来的惜春玩笑,嫌弃湘云不知笼络贾母,也不跟她说话,就直接出了垂花门,上了自己个车上,就向东边花园子去。

才进了自家门,就听小孩子嚎啕成一片,默不吭声地进了三重仪门,正盘算着将来宝玉、湘云两个住哪,就见彩云、彩霞两个慌慌张张地拿着纸钱向后厅上去,于是问:“这是做什么?无缘无故弄那不吉利的东西。”

彩云忙道:“是代儒老奶奶她要祭拜代儒老爷子。”

“就弄了那么个祖宗回来。”王夫人不耐烦地抱怨说,有意要瞧瞧招惹来贾代儒老妻的陈也俊做什么呢,就又向元春住处去,到了那,隔着后窗望见陈也俊正搂着抱琴睡午觉,登时怒火中烧,心道陈也俊太不成体统。

正待要走,就听里头抱琴说:“琏二爷生不得了,那孟家的孩子八成要做了荣国府当家小爷了。”

陈也俊嗤了一声,“你不知道,那姓孟的孩子,可是大有来头。他可是南安王府郡马的种。”

“南安王府郡主什么时候嫁人了?”

“原说那郡主金榜题名了就嫁,谁知郡马考试前两日,偏生从马上跌下来,进不得考场,名落孙山了。他那没有根基的人,要是连个功名也没有,南安王府哪里有脸认他这女婿?”

王夫人在窗后听着,暗道贾琏好大胆子,敢背着南安王府留下那小野种。等了又等,只听见里头陈也俊搂着抱琴嬉笑,再没旁的话说,于是就要走,谁知脚步一顿,就听陈也俊又说“那孩子还是北静王亲自来说情琏二哥才把他留下的。”

“你怎知道这么多事?”抱琴笑嘻嘻地问。

陈也俊说:“别看我这样,你家太太巴巴地去薛家借银子也借不来,我一出口,管是薛大爷还是琏二爷,有的是银子任我花呢。”

“你倒是出口呀。”

“小鱼,去荣禧堂那边,就说我要给你们抱琴奶奶打头面,叫那边送二百两银子来。”

“当真要呀?!”抱琴嗔道。

王夫人在后窗里气得了不得,暗道陈也俊既然能轻易地从薛蟠、贾琏那讨来银子,何必叫她帮着养儿育女并伺候贾代儒老妻?气哼哼地,也不再听里头说话,就回自己屋子去。看元春在她房里睡着,就说道:“不留自己屋里,到我这睡像是什么话?”

元春懒懒地躺着说:“鸡飞狗跳的,能睡个什么觉?一群毛孩子上蹿下跳,赵姨娘锁在房里还成日鬼哭狼嚎,环儿那小子更是不像话,叫人连管都不敢管了,还有贾代儒留下的那老婆子,真将自己当正经的老祖宗了,拿着人参当胡萝卜吃,真真是糟蹋东西。”

王 夫人叹息一声,有些茫然地问:“你说,咱们这,生这么多孩子,到底有没有用?老太太那边发话说不管了——就连我瞧着素来很好的珍珠,也翘起尾巴,狗眼看人 低,瞧不上宝玉了。”顿了顿,又发狠说,“我亲自去要人,琏儿媳妇不知给我些脸面,叫琉璃跟了宝玉,反倒拿着话引她们两个出府。我就不信,到凤丫头手下办 事,能比到咱们房里强!凤丫头什么样,我还不清楚么?就看她们将来怎样后悔去。”

元春冷笑道:“到了如今这地步,太太还反问我了。据我说,就将一条道走到黑,就不信荣国府空着那样多的屋子,老太太忍心瞧见咱们这人头挨着人头?”话顿了一顿,又对王夫人说:“太太也对探春那上心一些,常常打点一下宫里人。”

王夫人说道:“何尝不想呢?只是银子不凑手,现如今是凤丫头当家,她手头里紧得很,竟是一文钱也借不来。我刚才听女婿说跟琏儿讨二百两银子给他抱琴奶奶打头面,也亏得他瞒得住,叫咱们以为他缺银子呢。”

元春猛地坐起来,暗道难怪抱琴那总有几样东西她看着眼生,又问王夫人:“除了这话,可还听见旁的?”

“还听说,荣禧堂那边,孟家生的孩子,竟然是南安王府郡主还没定下的郡马的野种,还是北静王出面,才叫琏儿留下那孩子。”王夫人微微撇嘴,心道贾琏不肯吃亏,偏生替人养了野种。

元春问:“这是姑爷说给抱琴听的?”

“那可不。”

元春连连在心里念叨着养寇自重,又气陈也俊亲近抱琴,又恨抱琴忘恩负义,良久,对王夫人说:“太太拿两箱子东西典当了,就典当在姨妈家的铺子里,看用东西时候去借,姨妈好不好意思不给。”

“又当什么?当来三五百,也不过十天半个月的花销。”王夫人肉疼地说,又问元春,“你瞧着要不要给宝玉留个人?免得他憋坏了身子,又或者被外头的狐狸精勾引坏了。”

元春说道:“这些都是没要紧的小事。太太赶紧当了银子,趁着中秋前,去一趟南安王府,将这事说给太妃听。”

王夫人迟疑地说道:“虽说南安老王爷在南边带兵,主上很是看重南安王府,但到底南安王府离着荣国府太远,她想教训贾琏也难。”

元春说道:“太太糊涂了,太太先跟南安王府支会一声,再悄悄地处置了那野种,也算是为南安王府立下汗马功劳。宝玉将来是靠不着荣国府了,难道不该给他铺路?”

王夫人听了,登时就觉元春这话说的在理,于是立时翻箱倒柜起来,因要紧的头面首饰要留着见人充场面,于是就翻了一些一年里只派的上一两次用场的漆器、瓷器,叫人抬了两大箱子专去薛家当铺里当了银子,正打算用这银子置办礼物送到南安王府,谁知当晚府里就又出了事。

原来王夫人唯恐宝玉憋坏身子,就背着贾政做主,令彩霞跟了宝玉,又因宝玉在后院没有院子,就令彩霞天黑之后进前院书房与宝玉作伴。那彩霞跟贾环早有首尾,不敢跟王夫人直说,只背着人求贾环做主。

贾环自打探春进宫,就处处以五皇子小舅子自居,在外头也有些酒肉朋友,见多了红男绿女后,慢慢不将彩霞放在心上。于是一面跟彩霞抱怨说无能为力,一面又待彩霞不得不进了宝玉书房后,悄悄领着贾政去“捉奸”。

贾政撞见宝玉在外书房私会丫头,当即大发雷霆,一怒之下就将宝玉打了个半死,又令人拉了彩霞去配小子。

王夫人心疼儿子,于是那二三百两便全花在了给儿子买药上了。一时顾不得再去管南安太妃那头的事,一颗心都扑在宝玉身上。

偏生宝玉一日里连着两次要试情事不成,又被贾政撞个正着,心里又羞又愧,于是半真半假地病在床上起不来身。

一连大半月都是如此,王夫人不见宝玉痊愈,又看他病得削瘦很多,不得已请了宝玉干娘马道婆来,听宝玉干娘马道婆说该冲喜,就去求了贾母。

贾母虽想多留湘云两年,但耐不过王夫人恳求,又看史家那边不在意,于是便也依了王夫人,简简单单地办了喜事,就将湘云送到了东边花园子里。

回过神来,已经过了重阳,王夫人这才想起早先有一桩很要紧的事办,亏得湘云办喜事时,从贾母处得了一些礼钱,于是就用那礼钱置办了礼物给南安王府送去。

谁知这礼物送去了,就再没有消息传回来。

王夫人无法,只能令元春写了书信,将此事原委一一写在信中,并言之凿凿可为南安太妃铲除心腹大患。

这信送出去后,终于收到南安王府回信。

收到信,王夫人心里安定了许多,就问元春:“既然南安王府点头答应了,究竟要如何处置那孟家的孩子?”

元春心思一转,就对王夫人笑道:“不若将那孩子偷出来,左右没几个人知道那孩子不是贾琏的,不见了孩子,旁人定以为是琏儿媳妇下的手。”

“偷出来养在哪里?”王夫人惊诧道。

元春笑道:“太太忘了周瑞了?周瑞先前在京城惹了官司,就去金陵投靠贾雨村,如今贾雨村没了,他又回了京城。前两天,他不还求着太太,请太太给他在凤姑娘那找个差事吗?”

王夫人先恨恨地税:“凤姑娘出息了,越发不将我放在眼中了。”随后又迟疑地说:“何必留下那野种……”

元春笑道:“太太,谁知道那位郡马将来怎么样?既然北静王都替他说情,可见也是个能人,留下他儿子一命,将来推到琏儿媳妇头上,又有人欠下咱们的恩情呢。”

王夫人连连点头,母女二人商量下来了,便合计着趁着荣国府修建小园子,人多手杂,将孟家那小孩子偷出来。

谁知荣国府修小园子,家里子弟都来盯着瞧,荣国府越发滴水不漏。

王夫人无法,就叫周瑞想法子,周瑞恰有一干儿子名叫何三,那何三问了问荣国府地形,就说:“宁国府那边空着呢,偏生贾家大老爷又紧挨着东墙住,不如请些兄弟从宁荣两府间的巷子跳进东北院,将那孩子抱出来。”

王夫人斟酌着此法可行,于是给了周瑞五十两银子,令他务必办妥此事。

恰深秋风大雨大,一日过了四更,何三便纠结了一群江洋大盗,架了梯子在巷子里,顺着梯子进了那东北院。

只听院子里有两个啼哭声,何三当即犹豫不知向哪一处下手,于是悄悄走到墙边,又向墙头上问:“怎么有两个孩子?”

周瑞唯恐何三办事不利,也跟了过来,此时趴在墙头,就说:“还问什么?两个一起抱走就是。”

何三听了,连忙带着同伙向这院子偏房里去,在门边听见个奶娘嘟嚷说“就知道不管白天黑夜地嚎丧”,略等了一等,就见那奶娘撇下孩子打起呼噜来。

何 三忙撬开房门进去,果然见奶娘敞开衣裳任由孩子吃奶自己个已经呼呼大睡,于是伸手抱起孩子,唯恐孩子哭闹又将手指塞在孩子嘴里,就赶紧将孩子抱了出来。出 来后,见另一个稍大些的孩子也抱了出来,就慌忙顺着外头递进来的梯子上了墙头,进了巷子紧紧地捂着孩子就向外奔去。

“什么人!”不等他们跑开,立时就有人骑着马围了上来。

周瑞、何三吓得魂飞魄散,暗道这大风大雨的天,怎地荣国府外还有人巡看?来不及跑开,一伙五人便统统被堵在巷子里。

此时东北院里,才有奶娘忽然喊道“孩子没了!孩子没了!”

嘈杂的雨声中,巡夜的侍卫听见荣国府里头骚动起来,立时就押着周瑞、何三向荣国府去。

进了荣国府荣禧堂鹿角房子里,略等一等,就见贾琏衣冠整齐地出来了。

“琏二爷,竟然有人胆敢来荣国府偷孩子。”那领头的侍卫抱拳说。

贾琏点头笑道:“辛苦诸位了,明儿个请几位去吃酒。”又令赵天梁、赵天栋打赏侍卫。

周瑞衣裳湿透,哆哆嗦嗦地看着好整以暇的赵天梁、赵天栋。

赵天栋将依旧昏睡的两个孩子接过来,抬脚向周瑞身上踹去,骂道:“糊涂东西,你当荣国府是什么地方,能叫你那样轻易偷了孩子?”

贾琏心说若是贾府垮了,不但孩子能被偷走,就连姑娘们都能被无声无息地抱走。

周瑞低着头不敢言语,暗道要栽在这上头了。

“抓去衙门吧。”贾琏说。

“琏二爷不想知道是哪个动的手吗?”周瑞叫了一声。

贾琏瞥了一眼周瑞,冷笑道:“见了你,若是连哪个动的手都不明白,我能活到现在?”又对侍卫说,“告诉你家大人,一切请你家大人秉公办理吧。”

“是。”侍卫答应着,就拖着周瑞、何三等人向外去。

待人不见了,赵天栋迟疑地说:“还不如就叫他们偷走呢。”

“说的什么话?荣国府里头能叫人偷走小爷,以后怎么在京城立足?准备准备,天亮了,去忠顺王府。”贾琏说道。

赵家兄弟听了,慌忙就去准备。

果然等天蒙蒙亮,贾琏便领着赵家兄弟直冲忠顺王府去,这一路过去,马蹄子溅起的泥水落到衣衫上,人也显得颇为狼狈。

到了忠顺王府门前,只听门上人说忠顺王爷还没起身。

贾琏便又等了一等,待听说忠顺王爷召见,便急急忙忙地向去,进了一处小小的退步房中,望见忠顺王爷正在打坐,就上前请罪说:“贾琏错了,还请王爷大人大量,放过贾琏吧。”

忠顺王爷本闭着眼睛,听他这样一说,便睁开眼,恰望见贾琏两只手捧着一只白玉碗,仔细看,那碗十分眼熟,竟是他见过千百次的。

“你哪里弄来的碗?”忠顺王爷问,随后,又问:“你说你有错,究竟是什么错?”

“难道不是王爷?”贾琏疑惑地问。

“什么事不是本王?”

贾琏怔怔地说:“昨晚上有几个江洋大盗,到我府上偷了两个孩子,亏得被巡街的侍卫抓住……”

“你做下了什么事?竟然这样心虚。”忠顺王爷坐在蒲团上,又瞟了一眼贾琏手上的碗,“这是太上皇的碗,你从哪里得来的?”

贾琏先不言语,随后一五一十地将随着许世宁去内务府后,忽然得了太上皇的赏赐并常升提起他落榜的缘故一五一十地说了,“虽不敢埋怨王爷,但常公公交代此事不可跟王爷说。昨晚上四更天被人搅合醒,听说府里进了江洋大盗,是以……”

“是以,就觉得是本王所为?”忠顺王爷冷笑。

贾琏沉默着默认,余光扫着忠顺王爷手上的念珠,心道他这修道千万别修得走火入魔了。

忠顺王爷伸手接过玉碗,说道:“本王叫你落榜的事,纯属子虚乌有,若是叫你落榜,后头又提拔你做什么?”

“下官也是这样以为,奈何一时被常升的花言巧语迷住了心窍。”

忠顺王爷将玉碗放在身边,眸子里的光忽明忽暗,暗道常升必定是奉了太上皇的命令了,太上皇竟然越过他指令贾琏,他竟然防他防得那样深,亏得贾琏遇上江洋大盗乱了方寸来跟他坦白呢。

“王爷?”贾琏呼唤了一声的。

忠顺王爷说道:“知道了,你去吧。”

贾琏看他依旧盘着腿打坐,就慢慢向外退去,才退了两步,忽地又见忠顺王爷睁开眼,于是又站住脚步。

“十一月一日,本王在府上设宴,请王子腾等人吃酒,你也过来吧——叫你媳妇常来跟王妃请安。”

“是。”贾琏答应着。

“这碗拿走,若是太上皇再叫常升跟你说什么话,只管来说给本王听,至于到你家去的江洋大盗,本王定会替你问个水落石出。”

“多谢王爷。”贾琏答应着,便又袖着白玉碗向外去,不等出忠顺王府大门,就望见常升耷拉着脑袋点着头过来,看他穿着一身寻常的绸缎衣裳,不似往日那样贵气逼人,就笑道:“常公公怎么不坐轿子?”

常升听见贾琏出声,才反应过来,笑说道:“瞧着天儿不错,走几步松一松筋骨。琏二爷来见王爷?”

“是呢,已经见过了,正要回去。”

常升点了点头,见贾琏又要出去,便忙拉着他的手出了忠顺王府大门,一径地向王府东边走去。

贾琏瞄见王府门内有人探头探脑,心知忠顺王府的人盯着呢,就随着常升向偏僻处去,走出三四百步,到了一户人家的后墙下,就问常升:“公公有话吩咐?”

常升蹙着眉问:“你岳父究竟是要怎样?咱家知道他新官上任三把火,必要做出个样儿来给主上瞧瞧,可这火就要烧到咱家眉毛上了。”

贾琏笑道:“不至于吧,岳父先还说了怕得罪人,不敢放开了手脚大刀阔斧地办,哪会一下子就查到公公头上?”

常升急得跺脚地说:“你也是读过书的人,难道不知道抽丝剥茧?照着你岳父那清理内务府的法子查,迟早要查到咱家头上。”

贾琏听了,沉吟一番说:“公公不如给贾琏个名册,贾琏拿着名册叫岳父避开名册查。不然,岳父查到公公头上,怎样跟太上皇交代?若是什么都查不出,又怎么跟主上交代?”

常升狐疑地看贾琏,一双眼珠子滴溜溜地乱转,只觉交出名册,岂不是自投网罗了?

贾琏笑道:“公公不信我那就罢了,左右岳父是被主上押着,定要查出个结果呈报给主上的。”拱了拱手,只说家里还有官司,就要告辞。

常升一把抓住贾琏的衣袖,老谋深算地思量半天,对贾琏悄声说:“名册咱家给你,你替咱家交给你岳父。只是,叫你岳父只查下头的,不可往咱家头头上查。咱家这就卖了京城里头的屋舍,兑换成真金白银送回内务府。”

贾琏心道这常升比他还无情无义,忙说道:“公公,这……”

“有道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咱家这也是没法子了。太上皇越发年迈,咱家只盼着太上皇百年后,主上能叫咱家告老归田。”常升向皇宫拱了拱手。

贾 琏微微眯了眯眼睛,他不信常升这话,有道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常升追随太上皇一辈子,多少事都做下了,他就不信常升这能在宫廷中沉浮一辈子的老东西会天真地 以为能从皇帝手中全身而退,于是沉吟良久,开口说:“原当公公很有担当,不想公公竟然是这么一个人。有道是唇亡齿寒,贾琏虽不是公公手下的人,看见他们那 样下场,心里也是……”轻笑一声,又说,“请恕贾琏无能为力了。”说完,转身就走。

常升快走两步拦在贾琏前头,笑道:“你心急什么?不过是试探试探你。”

“试探过了,公公可满意?”

常升悻悻地笑了一笑,又说:“待咱家回去后,将名册写给你看。”

贾琏沉吟片刻,瞟了一眼忠顺王府的院子,又问:“内务府里,可有忠顺王府的人?”

常升想起常兴来,说道:“自然是有的,咱家去忠顺王府门上,就是指望着忠顺王爷出手劝许世宁大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呢。”

“……不如,公公不将自己亲信的名册交出来,只交出忠顺王府的。”贾琏在常升耳边说。

常升愕然地问道:“这是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