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玉菡也陪着卞桩尴尬起来,拉了他一把,二人就重新上马向远处去。

袁靖风蹙眉说:“哪里来的纨绔子弟?”

“呆笨的近乎单纯,实在叫人不忍心下手。”贾琏轻轻地一叹。

袁靖风一怔。

贾琏就对他一笑,又说:“时辰不早了,大哥去我那吃饭?”

“不必了,还要回宫里呢。”

贾琏听着,就对他拱了拱手,下了这边台阶,步行着向荣国府去,路过贾政家的黑油大门,望见宝玉垂头丧气地向外来,就问他:“怎么这么无精打采的?”

“柳二哥不知向哪里去了,王爷新近又被忠顺王爷寻了不是,也不肯作诗吃酒了。好不容易留在家里一日,云妹妹又跟在母亲身边寸步不离。”宝玉接连抱怨着。

贾琏见他并未骑马,心知他大抵要向荣禧堂去,就笑道:“那你如今向哪里去?”

“……去琏二哥那小园子里散散心。”

“别去了,老太太带着一群姑娘们赏桃花呢,撞上了不好。若是见到了什么,说给二太太听了,两边又要闹起来。”

宝玉心知贾琏说的是他们这东边花园子编排迎春的事,因那鸳鸯剑就是他认出来的,于是心里惭愧,讪讪地不言语,想到自从那事后,贾母都不肯带了史湘云一起玩笑,他若乍然去了,定然尴尬,于是虽有心去瞧瞧据说十分恬淡的邢蚰烟、娇憨可人的薛宝琴,也强忍着扭头向家去。

贾琏望着他进去了,便背着手琢磨着如何处置卞桩,正思量着,就见贾环嬉皮笑脸地走来了。

贾环过来了,就笑道:“请琏二哥安,咱们大姑娘果然了得,才死了咸远昌、孙绍祖,就又来了个卞桩。”

“闭嘴。”贾琏蹙眉,心道那便卞桩果然对这门亲事意在必得,八字还没一撇,就到处瞎嚷嚷。

贾环忙住了嘴,紧挨着贾琏说道:“周家在园子里请酒,琏二哥带了我去吧。”

“你顶着五皇子小舅子的名声,还不够自己上门吃酒的?”

“琏二哥嘲讽我做什么。”贾环撇了撇嘴,正待要说,望见蒋玉菡慌慌张张地从东边跑过来,就拉着贾琏转身去看。

贾琏转头后,见蒋玉菡脸上见了血沫子,忙问道:“你受伤了?”

蒋玉菡摇了摇头,忙说道:“卞桩出事了,他闹着要吃酒,我陪着他去,谁知还没走远,不知谁扔了个装了锡块的酒坛子过来,不偏不倚,恰砸在脑袋瓜上……”

“快去瞧瞧。”贾琏见蒋玉菡并未骑马,就知那地方离着这边不远,于是迈开步子就随着蒋玉菡去看。

贾环眼珠子滴溜溜转着跟在贾琏身后,边走边嘀咕说:“莫非是大姐姐命硬,所以克死……”

“啪——”地一声,贾琏甩手给了贾环一巴掌,冷笑道:“把你那张嘴管严实了,先前你上蹿下跳地传你迎春姐姐的闲话我还没跟你计较!你等着,若是这次再有闲话传出来,我就叫五皇子知道他还没出宫,你这‘小舅子’就四处败坏他的名声!还不快滚!”

贾环被骂得面红耳赤,又不敢反驳,于是叽歪了一声:“又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说……”嘴里嘟嘟嚷嚷的,见贾琏又举起手来,忙抱着脑袋逃回家去。

贾琏递了帕子给蒋玉菡擦脸,一边随着他走,一边问:“是从谁家院子里扔出来的酒坛子?”说话间,就见前头挤满了一堆人,望过去,却是出了宁荣大街东街门后向北去的街上,看前面一群人围在宁国府东墙下,那酒坛子就当是从宁国府丢出来的。

这会子衙门里已经来了人,且袁靖风也领着人出来了。

“快叫人将宁国府里头前头门堵住,叫里头的人一个都别出来。”贾琏立时对袁靖风说。

“知道是在宁国府墙角下出的事,就已经打发人去看住门了,这不,那个乱扔酒坛子的也领过来了。”袁靖风说着话,就伸手指向一个畏畏缩缩的小太监。

贾琏隔着人群望见衙门里的人过来将卞桩用席子盖住,就又去看那小太监。

小太监吓得脸色苍白,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道:“一时偷懒,见有个破坛子没地摆放,于是就隔着墙扔了出来,没成想,竟然砸了人。”

袁靖风斥道:“胡言乱语!你瞧瞧那锡块有多重,是你能轻易隔着墙丢出来的?快说你的同伙是哪个?”因是他领出来的人犯下的事,于是恼怒间,便涨红了脸。

“……交给玉珩的人吧。”贾琏拉扯了一把袁靖风,又看蒋玉菡吓得懵住,就对他说道,“你随着我先回家去,等许大人忙完了这边,再向我那去跟你对证词。”

蒋玉菡魂不守舍地答应了。

贾琏又跟袁靖风并闻信赶来的许玉珩点了头,就领着蒋玉菡向荣国府去。

蒋玉菡走开了一些,就连连吐着舌头说:“吓死个人了!冷不丁地砰地一声,边上的人脑袋就开花了。若是偏了一些,死的就是我了。”

贾琏沉吟一番,问道:“你觉得,卞桩出事,可跟我家姑娘有关?”

蒋玉菡怔了怔,就说道:“琏二爷的意思,是方才的事,不是意外?”

“怎么会是意外?袁大人不是说,那锡块重的很,寻常人难以隔着墙丢出去么?若是力道不大,怕就是站在墙上丢,也难砸死人。”

蒋玉菡浑身一颤。

“这亲事,都有谁知道?”贾琏蹙眉问。

蒋玉菡一边拿帕子擦脸,一边说:“虽是才定下的事,但知道的,怕也不少呢。卞家里头常年摆下赌局,从早到晚,家里来来往往不下几十人,我是从赌桌上将卞桩领出来的,怕在他家赌博的人都知道呢。”

贾琏唔了一声,领着蒋玉菡从西角门进了府,正要领着他进外书房,忽然听人喊了一声二爷,回头就见珍珠领着一个十分老实的男人提着包袱、篮子站在外书房院外。

“这是……”贾琏看向那男子。

珍珠笑道:“二爷不认得,这是我哥哥,好容易回京一趟,我领着哥哥来给老太太请安。”说完,因见贾琏身边男子衣襟上都是血沫子,就多看了两眼。

蒋玉菡乍然见到一个女子打量他,就也不由地看过去,见那女子穿着粉蓝小袄、撒花石榴裙,举止间柔媚娇俏,就也不由地看过去。

贾琏将蒋玉菡、珍珠举动看在眼中,就对花自芳说:“随着我去外书房说说话吧,在金陵的买卖可还好?”

“托二爷的福,买卖上还过得去。今次过来请安,唯恐带了那些缎子反倒叫老太太看不上,就去了田地里,看着人拔了今春才冒出土的荠菜等野菜过来。”花自芳低着头说道,因见蒋玉菡衣襟上有血,就说道:“这位爷莫非遇上什么事了?”

蒋玉菡正看珍珠,听花自芳这样问,就咳嗽一声,丧生丧气地说道:“方才正跟一朋友靠着宁国府东墙走,谁知东墙里丢出一个酒坛子,砸死了人。”

贾琏忽然想起一事,就问珍珠、花自芳:“方才我一直在宁荣大街上,怎没瞧见你们过来?”

珍珠忙说道:“因带了些不甚上的台面的东西给司棋、琥珀、鸳鸯她们,我们就从后街上进的府,先将东西给她们送去。”

“……可曾瞧见什么人从宁国府后门窜出来?”贾琏推敲着问。

花自芳忙说道:“姑娘坐在马车里没瞧见,我在前头赶着马车,倒是瞧见一个很是强壮高大的男人穿着一身太监衣裳从后街仆役群房里窜出来。”

“那人长得什么样?”贾琏又问。

花自芳回忆再三,笃定道:“虽那人没胡子,但瞧着就不像是太监,两腮上黑呼呼,像是胡茬子在往外冒,嘴唇黑紫,像是习武的。”略顿了顿,就又说,“只是瞧着后门里有个小太监藏头露尾,像是引着那男人从宁国府里出来呢。”

贾琏笑着点了点头。

蒋玉菡这会子恢复了镇定,笑说道:“琏二爷,最好不是我们王妃干的,不然,王爷饶不了她。”因提着王妃,又要说起自己那优伶的身份,于是余光扫了一眼珍珠,就又尴尬地咳嗽一声。

贾琏是不大明白这种“一见钟情”,但看蒋玉菡、珍珠两个你看过来我看过去,就对珍珠说:“去叫全福、全禧打了水,拿了我的衣裳给蒋公子换上吧。”又拍了拍花自芳肩膀。

花自芳见蒋玉菡虽相貌堂堂、打扮不俗,但以“琏二爷”三字称呼贾琏,就知他身份并不很高不过是有些钱财,又想着“宁娶大家婢不娶小户女”,就觉自家妹妹跟那人也般配,于是就装糊涂地由着珍珠与蒋玉菡多说一会子话,他随着贾琏向书房去。

到了书房中,贾琏拿来纸笔,对花自芳说:“你说那人长什么样,我把他画出来。”

花自芳奉承地答应,见贾琏动笔,就又将那嘴唇黑紫的男子相貌描述一通。

“虽看着年纪大了些,但身子骨很是精壮。”花自芳拿着手指在贾琏画纸上,见他将眼睛画的太过圆润,就令贾琏画得纤细一些。

贾琏听花自芳说话,忽然因花自芳反复提起嘴唇黑紫心里冒出一个人来,暗道莫非广东总督洪和隆没死?于是并不听花自芳说,先拿了炭笔画出洪和隆相貌来。

“正是他!”花自芳欢呼一声。

贾琏蹙眉,心道若是洪和隆,他弄死卞桩,就是跟忠顺王府作对,他为何要如此?还是说,他与忠顺王爷合谋,就是要弄死卞桩,之所以弄死卞桩,是因为卞桩与迎春,有一桩还没宣之于众的“婚事”?

第175章 东安郡王

“二爷?”花自芳轻声问了一句。

贾琏收了笔,笑道:“没事,你且去吧。”

“哎。”花自芳答应着,就领着珍珠告辞。

蒋玉菡换了衣裳神采奕奕地出来就向贾琏打听珍珠。

贾琏笑道:“反正是个贤妻良母,娶回去老婆孩子热炕头也使得。”因见蒋玉菡动心,就又将警幻斋中,珍珠与宝玉的过节说了。

蒋玉菡听了,就说道:“可见那位姑娘也是有几分风骨的。”

有道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贾琏也不纠正他。过一会子,又见衙役登门,来请蒋玉菡去衙门里对证词,就叫全福去让人备下轿子,送他去。

等蒋玉菡走了,贾琏才将哈巴狗放在地上,拍了拍衣裳上的狗毛,就踱步向大跨院去,才过角门,望见迎春、邢蚰烟、薛宝琴三个从大跨院里出来,就对迎春说道:“新近怕有些不好听的话,你听了,只当做是耳旁风。”

“哎。”迎春忐忑地答应着。

邢蚰烟见此,便牵着薛宝琴从后廊上去贾母那。

迎春等人走了,就又问:“不知哥哥说的是什么难听的话?”

贾琏思量着说:“先前你薛大嫂子领着人胡闹,将琉璃充作你给孙绍祖瞧了,那孙绍祖死到临头,就四处嚷嚷着说你美貌不可方物……”

迎春噗嗤一声笑了,说道:“怕是见到真人,就有人要大失所望了。”

“说来奇怪,本是孙绍祖嚷嚷了两句,京城里不知怎地,就有人四处传扬你来,恨不得喊出‘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的话来。偏生今早又有一个要跟你说亲的人,出了咱们这宁荣大街,就被人用装了锡块的酒坛子砸死了。”

迎春的眼睛忽然睁大,良久,嘀咕了一句:“莫非是柳湘莲回来了?”

“不是他,还不知来的是友是敌。新近你莫随着旁人出门。”贾琏吩咐一句,又见哈巴狗缠过来,就令迎春回房去,他领着哈巴狗进了后楼上,背着手在楼上来回转了两圈,见许青珩上楼来,就从她手上接过茶碗,抿了一口,依旧放回她手上。

“听说东街出事了?”许青珩悠悠地走过来,裙摆好似水纹一样荡漾开。

贾琏思忖着说:“怕是有人要陷害北静王了。”

“陷害他做什么?”许青珩漫不经心地问。

贾琏沉默不语,须臾笑道:“大抵是我叫他背的几个黑锅的缘故。”

许青珩一怔,嗔道:“亏你还笑得出来,是要怎样陷害北静王?”

“这就不知道了,大概是……”

贾琏一句话还没说完,就听鸳鸯在楼下喊:“二爷,东街的案子,有个小太监招了。”

“怎么说?”贾琏靠近栏杆向下看。

鸳鸯仰着头说:“据说是北静王指使。”因觉站在楼下宣扬开不好,于是就提着裙子上楼上去,到了楼上,站在楼梯处,就两只手靠在扶手上,悄声说道:“据说,北静王看重迎春姑娘美貌,要陷害迎春姑娘一个克夫的名声,等迎春姑娘嫁不出去时,再将她据为己有。”

“想不到迎春也祸水了一把。”许青珩轻叹道。

贾琏摇了摇头,说道:“绝对不是那样简单。”这样嫁祸人的招数,焉能是忠顺王府使出来的?

鸳鸯不解贾琏为何这样说,因传完了话,就向楼下去。

贾琏背着手在楼上转了一转,忽地望见帐子上绣着的金蝉,就想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一句,于是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若知道是北静王所为,定然会憎恨北静王。于是乎,会给北静王暗中下绊子。可见,这计谋,终究是算计到我头上。”

“北静王有什么事,能叫你下绊子?”许青珩紧跟在贾琏身后亦步亦趋。

贾 琏沉吟地说道:“宝玉也说,北静王新近有事忙碌,连吃酒作诗的功夫也没了。”深吸了一口气,思量着如何做,才能又不得罪北静王,又不引起忠顺王府猜度。忽 地觉许青珩又从他身后紧紧地抱住他,便醍醐灌顶一般,暗道他紧跟着忠顺王爷就是了,不管这事究竟怎样,他不出头就看忠顺王爷要怎么办。于是转身,在许青珩 脸颊拍了一拍,说道:“多谢你提醒。”说着话,就忙下了楼。

许青珩悻悻地跟在他身后,见贾琏给忠顺王爷写信,便趴在书桌上,说道:“你就不怕当局者迷?兴许不是对付你或者北静王,是对付我父亲的,又或者对付五皇子呢?隔壁府上,可是我父亲领着靖风大哥在收拾呢。”

贾琏提着笔的手一顿,暗道许青珩这话也有道理,便是洪和隆心中恨北静王,他如今进京了,总要寻个靠山,兴许是他那靠山令他办下的事呢?于是就唤了五儿来,对五儿说:“叫赵天梁去问问,那招认的小太监是谁的徒弟。”

“哎。”五儿答应了一声,就向外去。

因宁国府里还有内务府的小太监没走,赵天梁去问了一句,须臾就打发五儿来回说:“那犯事的小太监,是戴权公公身边的小李子公公的表弟,小李子公公好不容易,才将他弄到内务府去。”

贾琏蹙了蹙眉,没言语。

许青珩坐在贾琏身边,一边拿着线绷子绣花,一边说:“这么说,就是个老太监使坏了。”

“怎么说?”贾琏盯着许青珩手上的绣绷子,心道她什么时候将这些东西放在他这的?

“乞丐最恨的是有钱的乞丐的,寻常人谁跟个太监过不去?”许青珩扯着丝线说道。

“……莫非,是一石二鸟之计?”贾琏踌躇地说,猜着是洪和隆与个老太监合谋,一算计戴权,二算计北静王?

“谁知道呢。”许青珩浑不在意地说。

这 事果然如贾琏所说,到了次日,便传扬开北静王为夺美杀害卞桩的消息,尤其是贾政那东边,更是宣扬得厉害。因司棋来说贾政那有意隔着院墙向他们这边喊话。于 是在孝中,左右无事,贾琏就穿着一身月白衫子向东边花园子去,进了那黑油大门,过了一道仪门,就直入贾政书房。

贾政正坐在书房里读书,乍然见了贾琏过来,嗤笑一声说:“如今我们这个地,还真是什么人都能大大方方地进来。”又瞎嚷嚷着叫人撵了门上小厮。

贾琏也不理会他这话,开门见山地说:“二老爷管一管吧,叫你们这边的人少什么话都往外嚷嚷。”

“我连门上小厮都管不得,还能管住谁?”贾政不屑地说道。

“此事牵扯到北静王,宝玉还在北静王府上呢。”

贾政听了这话,才咳嗽一声,放下书本,出了门,见宝玉懒洋洋地要向外去,就对他说:“去吩咐一下,叫你母亲看着,别叫后院里的妇人胡说八道。”

宝玉答应了,望了贾琏一眼,待要走,又听贾琏喊他,于是站住。

“这几日,北静王忙什么呢?”贾琏问,他可不信一个小太监空口白话,就能将北静王怎么样。

宝 玉想着,就说道:“王爷做的大事,我都不曾听过。”略顿了顿,又说:“听其他几个老爷说,仿佛是林妹妹在宫里,被其他进宫请安的人瞧去了,王爷忙着处置这 事呢。”又顿了顿,又说:“林姑父等天好了,要去扬州办差,柳湘莲偏不在,王爷本说叫我去,奈何母亲、云妹妹哭得死去活来,不肯叫我去。”

贾琏右手攥着早早悬挂在腰上的扇套,摩挲着上头的桃花,就对宝玉说:“去吧。”

宝玉听着就去了。

听见“吭”地一声,贾琏回头望见贾政面色尴尬地蠕动嘴角,就主动开口问:“二叔可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

“……没事。”贾政闷着头说。

“可是在钱帛上有难处?”贾琏问。

贾政点了点头,说道:“新近有两个小太监来门上说话,要借个几十两银子。”

贾琏听着,就将腰上荷包里的两张银票子递给贾政,随后背着手向外去,不曾想,还没等他出贾政这边门,赵天梁就满脸紧张地过来说道:“二爷,东平郡王领着大皇子进了府上,如今,人已经在后头园子里了。奶奶已经吩咐人摆下酒菜,老太太令小的来请二爷过去呢。”

贾琏先是愕然,随后便大步流星地随着赵天梁回家去,不想才出门走了几步,就见宝玉紧跟上来,在他耳边悄声说:“我想起来了,仿佛是大皇子给太后请安的时候,撞见了林妹妹。”

“知 道了,新近事多,你也少出门。”贾琏叮嘱着,见宝玉盯着他的扇子看,就将扇子给了宝玉,随后便大步走回家门,进了角门后,草草地听鸳鸯说了两句来人怎么 样,就忙从五间的正园门向后去,待见在一片梨花树后,一个穿着紫色锦袍的男子背对他拿着手上点心逗弄哈巴狗,看梨花丛中那人身姿挺拔,就想这又是个美人生 出来的俊美男子了,就忙上前见礼说:“见过大皇子,见过东平郡王。”

“你这狗儿叫什么名字?”大皇子逗弄着狗儿背对着贾琏问。

贾琏笑道:“并没给起名字。”起身后,就见这大皇子与他想象中的皇家子弟不俊即美绝不相同,只见他眉眼寡淡,双唇泛白,五官上并无可取之处,虽锦衣华服,但并无贵气可言,那传说中的王霸之气,更是觅无可觅了。

“可见你是不在意名字的人,难怪呢,这偌大的园子,处处景致宜人,竟然没一处有名字。”大皇子扭头四下里环顾,随后对贾琏笑说道:“我才得了个名字,叫做东安郡王。”

贾琏眼皮子一跳,心道既然封了王,怕那太子与大皇子无缘了;只是先前有个叫穆莳的东安郡王犯了事,怕重新用这名字,有些不吉利。又想诏书还没下,这封号未必能当真。

东平郡王忙说道:“这名字好得很,平平安安岂不好?”

大皇子嗤笑一声,又对贾琏说:“还是叫我的本名,水宏升吧。”

“不敢。”贾琏低头说。

“有什么敢不敢?以后有的是要你相助的时候呢。”水宏升嗤笑一声,便自顾自地在梨花树下石桌边坐下,又请东平郡王、贾琏同坐。

贾琏侧着身子陪坐在一旁,见水宏升要拿酒壶,便替他斟酒,口中说道:“不知王爷大驾光临,所为何事,下官心中实在惶恐。”

“日后来往的多了,便不必惶恐了。”水宏升指了指贾府西边,说道,“宁荣大街西边的宅子,便是我的宅子了。”

竟然搬出皇宫了?贾琏思忖着新近皇后母子委实不得君心,于是故意流出出愕然的神色。

东平郡王将他神色看在眼中,却不言语,尴尬地闷头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