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蔷也觉这民不聊生的当口哄抬米粮价钱实在伤天害理,于是就说道:“我家姑姑说话了,我这做晚辈的,也只能听她的了。”

惜春听着,就跟龄官在后堂里咯咯笑。

旺 儿本当贾蔷赚钱心切,不会推辞,见他竟这样说,登时在心里埋怨起贾蔷不识抬举,于是说道:“这么着,我们就只能去找藻哥儿、芸哥儿了。”说罢,告辞向外 去,走出一条街,瞧见贾蔷院子里放出一只小小的纸鸢,哼了一声,就回广仁伯府上,将惜春那招报应的话说给王熙凤听。

王熙凤听了,待要不跟惜春一般见识,又觉惜春是骂她的呢;又想那贾蔷既然不肯答应,定然会撺掇着贾芸也不答应,如此,也不必费神打发人向金陵去问了,于是就问旺儿:“主上大赦天下,蓉哥儿放出来了吗?”

旺儿忙说道:“蓉哥儿犯下的是大罪,哪里那么容易能放出来?”

王熙凤冷笑道:“许世宁都跑去借粮食了,难道咱们还没法子将蓉哥儿放出来?况且蓉哥儿也关了那么些年了,当初又是他老子犯下的事,又是咱们荣郡王舅舅家求情,将他放出来,也没什么。”说着,就叫旺儿拿了银子向内务府中去打点人。

旺儿拿了银子,也顾不得天黑了,立时就向城中太监家去,果然四处打点一番,应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那一句,不出两日,贾蓉就被放了出来。

贾 蓉出了内务府,随着旺儿进了广仁伯府中,见了王熙凤,立时跪在王熙凤脚下,痛哭流涕地说道:“万万没想到竟然是婶子将我救出来!婶子就是我贾蓉的再生父 母,日后侄儿一定好生孝顺婶子。”再看王熙凤穿着朱红撒花绫子裙簪着金累丝凤钗,好不威风地坐在堂上,又看这堂上悬挂着当朝才子字画,摆着前朝古人遗物, 竟是比先前的宁国府还要威风八面,登时又连连磕头不止。

王熙凤扫了一眼贾蓉,看他被折磨得好似贾蔷长辈一样,就笑着对他说:“蓉哥儿,你这话可是发自肺腑?”

“自然是发自肺腑。”贾蓉忙用力拍了拍胸口。

“既然是发自肺腑,我叫你回去,好生孝敬你母亲你小姑姑,将鸠占鹊巢的蔷哥儿撵出去,你可肯答应?”

贾蓉早几年就念叨着这事,如今听王熙凤这样说,忙说道:“倘若是婶子给我撑腰,我哪有不答应的?”

“好,待事成之后,我有话跟你说呢。”王熙凤含笑说,虽贾蓉跟贾芸不是一个宗的了,但他们两家从来都是藕断丝连,况且贾蓉、贾蔷哪里有能耐弄来那么些粮食?还不是有人要疑心到荣国府头上去。

贾蓉忙感激不尽地答应了,因想着要打发贾蔷走,也顾不得在薛家尝一尝山珍海味,匆匆洗了脸将胡须刮去,就忙向贾蔷家去。

贾蓉到了门上,就被门上小厮打了出去。

无奈之下,贾蓉喊了一声:“我是正经的小爷蓉哥儿,快叫了奶奶、姑娘出来。”

小厮心觉蹊跷,就忙请贾蔷出来相认。

贾蔷出来,见着沧桑了许多的贾蓉,登时落下眼泪,忙请贾蓉向内去跟尤氏、惜春相见。

尤氏见了贾蓉,又是一番抱头痛哭,惜春不认得贾蓉,只坐在一边静静地看着。

“若不是主上大赦天下,儿子也难回来孝敬母亲。”贾蓉说着,就跪在尤氏膝下。

尤氏正擦着眼泪,听了他的话,不禁一怔。

“不是说蓉哥儿没那样孝顺吗?”惜春坐在一旁,嫌弃贾蓉形容不堪。

贾蔷咳嗽一声,说道:“兴许蓉哥儿这几年想明白了呢。”

贾蓉掉着眼泪站了起来,偷偷打量这屋子,见屋子里布置虽不是十分富贵,但瞧着也是殷实之家,于是握着贾蔷的手说:“蔷哥儿,先前辛苦你了,日后,就叫我来照料母亲、小姑姑吧。”

“……蓉哥儿先吃了饭再说。”尤氏说着,就问龄官,“叫人准备下饭菜没有?”

“已经准备下了。”龄官忙说道。

贾 蓉先前不曾留意到龄官,此时听她婉转声音,望过去,见是一个窈窕美貌女子,登时心想这也本该是他娶的,于是忙说:“母亲,儿子已经在广仁伯府上吃过了。” 又跪在尤氏跟前,说道:“母亲,儿子定然痛改前非,再不做先前的糊涂事了。母亲以后就放心将家里买卖交给我吧。”

尤氏煞白了脸,心知贾蓉那一句在广仁伯府上吃了的分量,低着头,见龄官、惜春口直心快要反驳贾蓉,就瞪了她们二人一眼,随后拿着帕子替贾蓉擦了脸,又将他搀扶着站起来。

“母亲难道不信儿子?”贾蓉心道尤氏千万不要糊涂了,他才是尤氏正经的继子,贾蔷不过是外头来的。

“信,我们正要向金陵去呢,你来了,蔷哥儿有个帮手,那岂不好?明儿个就将京城的买卖交给你,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尤氏说着,就又招手叫贾蔷过来,将贾蔷、贾蓉二人的手放在一起。

贾蔷如鲠在喉,但又不便顶撞尤氏,握住贾蓉的手,就催着贾蓉:“我们过两天就走,你先回去歇着,明儿个就随着我向铺子去。”说着话,就叫丫头领着贾蓉去歇着。

贾蓉见这样轻易就办成了,心觉古怪,偏生又无可奈何,只能随着人走,临走时,瞧见惜春出落得仿若水仙花一样亭亭玉立、楚楚动人,就讨好地说道:“小姑姑生得凌波仙子一样,若是入了宫,贤德贵妃都没地站呢。”

“呸!你也想封了公侯伯爵?也不瞧瞧你能不能娶来那样厉害的女人。”惜春骂道。

贾蓉登时涨红了脸,因惜春辈分大,也不敢还嘴,况且又要讨好尤氏,于是讪讪地笑着就去了。

待贾蓉一走,龄官就口直心快地说道:“母亲,这样实在不公,蔷哥儿当初跟着您的时候,可是费了好大力气才还了外债,如今……”

“稍安勿躁,母亲定有计较。”贾蔷安抚下龄官,就望着尤氏。

尤氏眯着眼睛,说道:“没听他说,是从广仁伯府出来的吗?”

“难道就让着他?”龄官冷笑,望了一眼惜春,就说道:“小姑姑生得那样好,指不定他瞧了一眼,就打起卖了小姑姑求荣华富贵的主意呢。”

尤 氏将惜春视若己出,听龄官一句,登时心如针扎,见惜春挤到她怀中,就说道:“大富之家,只有在饥年里开仓放粮的,断然没有拿着粮食抢钱的。可见,薛家也长 远不了。眼下,咱们只能忍着了。蔷哥儿,回头跟铺子里各处说,若是他们不肯跟着蓉哥儿,只管卷了铺盖,向金陵投奔咱们去;再跟芸哥儿、藻哥儿商议下,悄悄 地问一问,这事该如何处置。虽分了宗,但两家素来亲近,有商有量的,才有个照应。”

“哎。”贾蔷见尤氏并没有偏袒贾蓉,心里安了心,就打发龄官弄些料子来请外头裁缝给贾蓉裁件衣裳。第二日,一边打发人跟贾芸、贾藻等送信,一边又十分“坦诚”地领着贾蓉向各处铺子里走动。

铺子里众人听说日后贾蓉接管铺子,或有去打听贾蓉喜好的,或有忧心忡忡,准备另谋高就的。

贾蔷瞧见了,依着人各有志,就暗中请要另谋高就的,向金陵的铺子去,等四日后,见贾蓉催着他与尤氏、惜春回金陵去,就忙令人准备了车马,将京城院子并里头十几个下人都留给贾蓉,就带着母亲、姑姑、媳妇向金陵去。

谁知半路上,就收到倪二书信,请他向长安县上说话,于是指派了稳妥人护送尤氏三人,就立时快马加鞭赶向长安县去,在路上听说贾蓉将尤氏姊妹接回了家里,长叹了一声,也只能无可奈何。

待进了长安县守备府中,先随着人向后花园里去寻倪二,待进了后花园月洞门,就瞧见史湘云站在玫瑰圃中采摘花瓣,倪二高大的身子弓着殷勤地捧着个柳条花篮跟随。

“姑父、姑姑。”贾蔷唤了一声。

倪二先点了头,见史湘云接了篮子,就说道:“叫旁人提着,别累着了。”

史湘云笑道:“这点子事,累不着。去吧。”

倪二听见了,这才大步流星地向贾蔷走来。

贾蔷瞅了一眼,笑说道:“姑姑这是做什么呢?”

倪二得意地笑道:“你姑姑要摘了花瓣给我做枕头呢。”

贾蔷噗嗤一声笑了,脱口说道:“宝二叔枕着玫瑰枕头还算应景,倪姑父枕着,实在是……”见史湘云乜斜了眼看过来,心知唐突了,忙住了口。

倪二也不将贾蔷的话放在心上,一径地拉着贾蔷就向前头厅上去,边走边说:“你姑姑是斯文人,斯文人办事,配上我这大老粗,实在可笑。”

贾蔷听他言语里暗藏卑微,忙尴尬地说道:“姑父就当我童言无忌,放过我那句话吧,不知姑父叫了我来,为的是什么事?”

倪 二将贾蔷领到后衙厅上坐着,就说道:“我不做那放重利债的行当,就叫昔日的兄弟们都散了,也给了他们银子,叫他们安生度日。偏生兄弟们糊涂事多了,安分不 得,又仗着我在这做守备,能护着他们两分,就在平安县里成日做些偷鸡摸狗的事,因他们并不伤天害理,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两月前,两个兄弟来跟我说, 他们趁着天黑才向知府隔壁人家里摸了一回,出来时骑在墙头上,就瞧着三更半夜里,知府府上来了人。因瞧那人来头大,他们又素知知府跟我不对付,唯恐是对付 我的,就赶紧追着查那来人身份,谁知,一查,竟然是长安节度云光云大人。”

贾蔷听说长安节度鬼鬼祟祟的举动,就猜着不好,忙说道:“那云光跟我们贾家的交情,都是老黄历了,姑父不用顾忌着我们。”

倪二听了一怔,依稀想起长安节度似乎说过与荣国府的交情,忙说道:“不是因为他,是因为蓉哥儿。蓉哥儿前几天夜里也来了。”

“这是个什么缘故?姑父有话快说吧。”贾蔷急着问,心道果然尤氏说的不错,贾蓉一出来,就要坏事。

倪二忙说道:“就瞧着半夜三更,蓉哥儿领着人,从长安节度家押送了许多口袋走。”

这当口,一提口袋,贾蔷登时就想起那不翼而飞的米粮来,又气又恼地说道:“莫非就是江西丢的那一批?那米粮又是如何运到长安来的?”

“既然有长安节度、长安知府掩护,就定有其他官员插手。官匪一道,什么东西都能不翼而飞。”倪二说道。

贾蔷气道:“都这会子了,那些黑心烂肺的还做出这种事!”

“……本要直接写信给冯少将军,但因蓉哥儿在里头,生怕连累了你们家,是以特叫了你来说话。”

贾蔷立时说道:“姑父不必顾忌着我们,这会子大义灭亲的事也做的。只是,若是他们狗急跳墙,将粮食烧了亦或者丢水沟里了,那如何是好?”

倪二摸着腮帮上的胡须,眼珠子一动,说道:“那就只能黑吃黑了。”

贾 蔷心知他本就是干那泼皮行径的,就说道:“合该这样办,各处闹饥荒,江西几十个官老爷才被撸下来,若闹得大了,在有心人算计下,激起民怨,也不好收场。” 说着话,就铺纸研墨,听倪二说着,就替他写了书信,另写了一道秘折,就请倪二打发人将书信、秘折送到京都神武将军府上。

冯紫英收到信,登时怒不可遏,顾不得天黑,就立时向宫里去,在宫门处等了一等,就见小李子来领人,待随着小李子进了大明宫里,望见不过两年皇帝已经满头白发,登时湿了眼眶,跪在地上,就将倪二的秘折高高举起。

“谧儿,拿过来。”水沐见冯紫英满脸悲愤,心不禁一坠。

皇长孙忙三两步走过去,将秘折接了,打开放到水沐面前,扫了一眼,恰认得其中几个字,就喜笑颜开地说道:“粮食找到了,真好。”

水沐先皱紧眉头,听他那样说,就也随着一笑,对着冯紫英骂道:“明明是好事,为什么反倒阴沉了脸?”

“那些小人实在无耻!”冯紫英攥紧拳头。

水 沐闭了闭眼,心知这粮食从江西运到长安县,一路上须得有多少官僚帮着开路才能如此无声无息,就是这些人害死了俭郡王,说道:“就依着倪爱卿的话,不必追究 是谁开路,不必惊动任何人,悄悄地,将粮食弄回来就好,既然倪爱卿有一些鸡鸣狗盗的朋友,就叫他那些朋友帮忙。”

“是。”冯紫英 咬牙切齿地说,暗道待这次的事了了,定要将那些草菅人命之徒绳之以法。答应下来后,退了出去,因薛蟠不在,就寻了柳湘莲暗暗商议该如何处置,又送信给了倪 二、贾蔷,恰听倪二又说贾蓉并云光等将粮草分拨运向江南,就兵分几路,各自围追堵截,待截下几千石后,忽然一日,就听倪二的狐朋狗友来说知府家运了些土石 填埋莲塘。

冯紫英只当知府要借着运送土石将粮食在光天化日之下运回家去,于是冒险领着人在知府门外将那些所谓土石截住,谁知解开了口袋,却见袋子里当真是土石。

长安知府站在台阶上,冷笑说道:“少将军,今日之事,我定会上奏朝廷讨回公道。”

冯紫英愣在地上,忽然一个激灵,立时领着人向知府后衙闯去,待进了后衙,就闻见扑鼻的霉味,顺着霉味向前走,就望见后衙里好大一方莲花池中,水深只有两寸,水下是发霉结块的米粮。

长安知府登时吓得跪在地上。

冯紫英蹲在莲池边,伸手将池塘里霉烂的米粮捞起,眯着眼睛,令人绑了知府,当即马不停蹄地向京城去,赶着进宫后,先将长安知府如何可恶说了一通,最后又如丧考妣地说道:“只怕剩下的米粮,也已经化为乌有。臣无能,惊动了贼子,不能追回米粮。”

水沐闻言冷笑再三,却知冯紫英已经竭尽全力,于是说道:“你回来前,已经有人送信来,说是江西节度府上失火,只怕这火里烧的是什么,你我也已经心知肚明。”

“主上——”冯紫英忙呼唤一声。

水沐叹息一声,冷笑道:“江西地面上官匪一道,竟是奈何不得他们了。”

“皇爷爷,叫那倪二去。他不就是放重利债的吗?”忽然,在帐幔后床上睡觉的皇长孙走了出来。

水沐忙抚掌笑道:“孙儿说得是,既然他们官匪一道,朕就派出个泼皮。”于是对戴权说道,“令人拟旨,速速令长安县守备带领家眷,前往江西赴任。”思忖着倘若倪二官小了,只怕压不住旁人,就又说,“封他为江西节度。”

“是。”戴权答应下来。

“那长安知府该如何处置?——还有贾蓉,他才德蒙大赦,定有人在背后指使。”冯紫英说道。

水沐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将一切罪名推到长安知府头上,暂且放过云光、贾蓉。”见皇长孙走到他身边,就对皇长孙说道:“咱们爷孙忍了,百忍成金。”

皇长孙点头嗯了一声。

冯紫英心里叹息一声,于是告退,出了宫上了马,见又是一年中秋,心道今年荣郡王的生辰,只怕就没那样热闹了。

正想着,忽然就听人喊冯叔,冯紫英向街上一扫,望见贾蓉堆笑过来了,心里厌烦他,就冷笑着说道:“你叫我做什么?”

“冯叔,不知……”贾蓉早知道冯紫英在追堵米粮,因办事不利,见不得王熙凤面,只得来求冯紫英。

“什么知不知,回家陪着你两位姨娘吃酒去吧。”冯紫英不耐烦地抛下一句话,就向家里去了。

贾蓉先战战兢兢,此时听冯紫英这样说,暗道莫非查出了知府,没查到他头上?原本提心吊胆,这会子松了口气,走在街上,见有自家铺子就向内去,见铺子里空荡荡的,只有一个毛手毛脚的伙计在,就问:“掌柜的呢?”

那伙计堆笑道:“掌柜的请辞,大爷不知道吗?”

贾 蓉冷笑一声,又听伙计说其他铺子里也有掌柜的请辞,心下不耐烦,偏生他又怕买卖做的不好,叫尤氏抓了把柄将铺子收回去,于是就晃荡着向薛家铺子去,晃荡了 半日,望见王熙凤的马车进了一家铺子,就忙向那铺子里追去,死皮赖脸地上了二楼,望见王熙凤算账,就堆笑道:“婶子,那粮食到底是什么来路,怎么被人抢 了,也不敢报官?”

“仔细祸从口出。”王熙凤瞥了他一眼,继续算账,因白折了那么些米粮,心里烦躁,越发将算盘拨得噼里啪啦响,“没个什么事,就回去吧。”

“婶子,请婶子让几个掌柜的给侄儿。”

王熙凤嗤笑一声,说道:“你又不是做买卖的料,何必强撑着呢?据我说,将你家铺子卖给我,拿了银子,回了温柔乡岂不好?”

“若没了铺子,母亲那可不好交代。”

“有什么不好交代的?如今蔷哥儿占着的,都是你的。”

贾 蓉被王熙凤说动了心,又想着家里尤氏姊妹何等娇俏妩媚,不回家,留在外头做什么?况且那么些掌柜的请辞,摆明了就是贾蔷给他下绊子,于是答应下来,就叫王 熙凤的掌柜立字据,将七八间铺子一股脑算做两千两卖了出去,就又向薛家的铺子里买了些锦绣珠翠,回家去讨尤氏姊妹欢心。

王熙凤打发走了贾蓉,这才忙叫旺儿请了南安郡王来铺子里。

二人就对面坐在铺子楼上,先谁也不出一声,过了好半响,王熙凤才先问:“这次的事,可会露出马脚?”

南安郡王笑说道:“放心。”

听闻放心二字,王熙凤当真放下心来,叹说道:“那么些粮食,可惜了了。”

南安郡王也不料事情会闹到这个地步,叹气地说道:“若是主上休兵,哪里会有眼前那样多的事?白丢了那么些粮食,实在夭寿。”又想着南安老王爷被人扣在手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会子不知怎样了呢。

听见夭寿两个字,王熙凤心里一跳,偏生又想起昨晚上梦见薛蟠战死南疆的事,登时后怕起来。

忽然听见有人来说:“老王爷没了。”

南安郡王豁然冷着脸站了起来,喝道:“是谁胡言乱语?”

“老王爷没了,邬将军送信来说,老王爷被绑在船头,冯老将军不肯令人撤退,老将军千疮百孔地死在自己人手上了!”来人是南安王府家将。

南安郡王登时瘫坐在椅子上,又颤声问:“王爷尸骨何在?”

“薛大爷有没有出事?”王熙凤忍不住问了一声。

那家将哪里顾得了薛蟠,忙对南安郡王说道:“老将军不肯退兵,老王爷就挂在船头上足足五日,绑着老王爷的绳子断了,老王爷掉海里了。”

南安郡王潸然泪下。

“王爷快回家吧,老王爷尸骨无存,太妃还不知怎样。”王熙凤忙说道,亲自送了南安郡王出了铺子,就心绪不宁起来,于是回了家中依旧闷闷不乐,待见了平儿,就吩咐说道:“叫人准备下,明后几日,咱们向各处庙里上香去。”

“哎。”平儿心道王熙凤素来不信鬼神,这会子怎么又要去拜佛了?

答应下来后,就令人提前去各处庵堂打点,次日就随着王熙凤向水月庵中去烧香。

王熙凤十分虔诚地在前殿后殿都拜了一拜,祈愿薛蟠凯旋而归,正跪在菩萨面前虔诚念经,忽然见平儿在她耳边说:“奶奶,荣国府的妙玉师父也在水月庵里,奶奶要不要去说两句话?”

王熙凤豁然睁开眼睛,因不喜平儿打搅,就说道:“什么人都要请我亲自去见?”

平儿见她如此说,只得自己去了。

王熙凤拜了菩萨,心绪依旧不宁,于是要听得道之人说道叫她安心,就站起身来,向这殿外走去,瞧见一男子被两个姑子领着向里头来,就忙回避开,待躲开了,回忆再三,又觉那男子似乎是在宫廷里见过的六皇子,一时拿不准,就请了尼姑来问话。

第206章 人言可畏

请来说话的尼姑,恰是早先这庵堂里净虚的弟子智能儿。王熙凤看她生得风流妩媚,身上并没有其他尼姑的冷清劲,就猜着她不是安分守己的人定与旁人有些首尾,于是说道:“你们这馒头庵,只怕不干净。”

智能儿忙笑说道:“薛大奶奶这是什么话?我们哪里不干净了?来的是六皇子,他常随着妙玉师父向各处去,不独我们这,就是牟尼院,他也随着去。”

“他跟妙玉……”王熙凤想起妙玉那性子,忍不住嗤笑一声,心道还有人不嫌冷的。

智能儿笑说道:“他们两个倒是干净,妙玉师父不理人,六皇子也只是远远地瞧着,也不上前搭话。”

王熙凤想了一想,笑说了一声知道了,见平儿来,就带着平儿回家去,等进了家门,就打发人请戴权来说话,谁知请不动戴权,只能退而求其次,将常升请了来,望见常升不似早先太上皇在时那样精神抖擞,就说道:“常公公莫不是又受气了?”

常升背着手,也不坐,只抬头去看薛家梁上的燕子窝,问道:“薛大奶奶请咱家来,是为了什么事?”

王熙凤笑说道:“昨儿个去水月庵,撞见了一出好戏。”于是就细细地将六皇子打扮得如何风流倜傥,如何知进退不打搅佳人的话说给常升听。

常升早听许青珩说过这话,见王熙凤提起,就笑说道:“知道了。”

“……公公不打算说给太后听?”王熙凤含笑问道。

常升说道:“咱家心里自有计较,还望薛大奶奶莫插手此事。”顿了顿,又问:“今年十六,薛家还给荣郡王做生日吗?”

王熙凤笑道:“各处闹饥荒,还做个什么生日?叫人骂我们为富不仁?”

常升笑了一笑,待要走,又见彩明悄悄地递了银票过来。

“皇长孙还在皇上宫里?”王熙凤问了一句。

常升笑道:“大奶奶不问其他皇子,问起皇孙做什么?难道皇孙还能越过皇子不成?”说着话,人就向宫里头去了。

王熙凤虽答应常升丢开手,偏生见常升卖关子又忍不住出手,于是就对旺儿说:“向外头散出话来,就说六皇子恋上个带发修行的出家人了。”

“哎。”旺儿忙答应下来,于是就去找嘴碎的常去各家里请安的婆子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