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靖道,“难道现在家族就不难堪了?大哥哥无爵无职,就有光彩了?”

林靖生就一张巧嘴,他又聪慧过人,反应机敏,对上讷于言的林翊,小小年纪已不落下风。林翊怒斥,“个鼠目寸光的东西,我的话你听不懂是吧!”

“听懂了听懂了。”林靖想着自己一片好心为林翊,偏偏有人不识好人心,反倒借机把他弄到祠堂,给他下马威瞧,真是白瞎了自己的一片心。

林靖也挺生气,道,“大哥若无训示,我想给爹娘上柱香。”说起从未蒙面的爹娘,林靖眼圈都红了,心想,大哥果然不可靠,若有爹娘在世,不知怎么疼他呢。像他这样乖巧的人,爹娘肯定是舍不得这样骂他的。

林靖不理林翊,自己想给父母上香,却是个子还不如香案高,哪里上的来?

林翊见他委屈,心下一叹,起身拈香,递到林靖手里。林靖想着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不过,太容易低头也会被人小瞧。

林靖先是没理会林翊,自己拖了把椅子放到供桌前,他爬到椅子上站起来,方接了林翊手里的香,双手捏着,闭上眼睛默默的念叨几句,才自己将香插到香炉中。又慢吞吞的爬下椅子,在蒲团上磕了三个头,方起身。

林靖忽然给父母上香,想着母亲近逝时的嘱托,林翊天大的气也没了,拉着林靖的手道,“今日一家团聚,先去见见兄姐吧。”

林靖臭着脸,不答理林翊。

林翊见林靖还有些小脾气,并未怪他,反问,“刚刚跟爹娘说什么了?”

“没说什么。”

“说我欺负你了吧。待你不好,狗咬吕洞宾,不识你一片好人心。”

“我可没这么说。”林靖嘴巴挺硬,即使心里狠狠的骂了林翊一通,他也不会认的。

林翊瞥他一眼,“以后莫这般鲁莽,知道么?”

林靖鼓了鼓嘴巴,迈过高高的门槛,说,“我托爹娘保佑我们顺利平安。”

林翊心下一暖,摸摸林靖的脸。他虽气林靖自作主张,小小年纪,便胆大包天,却也知晓这家中除了林靖,再无一人为他的爵位这样着急上心。

6第六章

甫回家林靖送重礼,拆大门朝臣论公爵

林靖甫一回家就被拽到祠堂挨顿臭骂,心里不大痛快,尽管他也知道装的若无其事比较好,无奈年纪太小,尚未修炼至此境界。倒是林翊道,“靖儿刚回来就要去祠堂给父母上香,他孝心至此,才是我们林家家风。”

林靖未料到老刻板的大哥还有这种粉饰太平的时候,瞧一眼林翊,林靖自然不会反驳,在林翊的介绍过,兄弟相见。

林飒林端都是庶子出身,更不比林靖自幼养于宫中,倍受林太后喜爱,自然不会要林靖的强。故,不管林靖是去祠堂给父母上香,还是到祠堂挨训,林飒林端对林靖都很客气。

到午餐聚会之时,尚在闺中的林萍也移步出来,一家人吃了个团圆饭。

用过午饭,林翊送林靖到他的院子里去。

林靖头一遭自己有了院子,当初都是林太后命内务府按林靖的指示收拾的院子里屋,里面栽什么花种什么果要什么桌椅摆设,都是林靖交待好了的。此时正是初春时节,万物萌发,花木生出新绿,日后何等风光,已可想像。

林靖非常满意,看过自己的屋子后,摸了摸家俱摆设,道,“内务府还是没偷懒的。”他装修院子,都是内务府出的银子,没用家里一分钱。

林翊见林靖得意的模样,提点他道,“为人谦慎,方是长久之道。”

林靖早养成的性子,道,“谦慎自然要紧,只是也该体贴长辈疼爱之心。长者赐,不敢辞。”

林翊每每说话,林靖就没安静听的时候,林翊沉声道,“教导你,你听着就是。”

林靖嘀咕,“就是审犯人也容人自辩呢,大哥哥比官老爷还威严。”

“闭嘴。”

林靖初分到院子,尽管跟林翊脾气不合,也没影响他的好心情,里里外外看了一圈,又很懂礼的说,“收拾我的院子,嫂嫂定没少费神,待晚上,我再亲向嫂嫂道谢。”

林翊道,“一家人,都是应该的。”

“你歇着吧,有事着人去跟我说。想要什么,直接让人吩咐就是。先生早给你寻来了,先休息几日,你就开始念书。”林翊见林靖面露倦色,道,“明天再带你去书房。”

林靖送林翊出了院门,方转身回屋。

丁香与张嬷嬷隐隐听说林靖初回府便惹得林翊不悦,心下很是担心。张嬷嬷一面伺候林靖换家常衣裳,一面道,“哥儿刚回来,这院里样样齐备,连先生都早为哥儿请好,可见大老爷心里待哥儿执重,想哥儿成才呢。”

林靖小小年纪,已极会听音,明白张嬷嬷的意思,林靖道,“大哥待我亲近,我明白。”

换好家常衣裳,林靖便去床上午睡。

倒是林翊得黑着脸去处理林靖惹出的乱子,如今越氏已知林靖要落匾拆大门的事。她再也想不到小叔子刚回家,屁大点儿工夫,三言五语的便把天捅个窟窿。

越氏问,“大爷,大门的事…”

林翊道,“先把公府的匾额取下来,再找人来拆门,连带家中逾制之处,都一一改了。”

越氏目瞪口呆,她原以为小叔子只是一说,不想丈夫就要照做。林翊道,“靖儿都把话说出去的,如今我无官无爵,还要摆公府的排场,的确是于礼不合。亏得陛下宽厚,方未追究。”

这话说的,多少有些口不对心。林翊性子沉稳,昭德帝不赐爵,他就等着。昭德帝一日不赐爵,林翊就等一日,但是,只要昭德帝赐爵,承恩公一爵,定是他的。

林翊的心思,从未说出口,却有这种傲气。

林靖在大门口一番指点,消息是瞒不住的,与其如此,只得顺着林靖的话去做,且试一试昭德帝之意。林翊既然吩咐了,越氏便差人去做。

越氏又道,“我跟四叔的嬷嬷打听过,四叔身子弱,饮食上颇多忌口之处,非身边人不能妥当。我想着,大厨房乱糟糟的不甚精细,倒不如在四叔院中单设个小厨房,着周全的人打理。四叔要个什么,既方便又妥帖。”越氏已看出来,小叔子年纪小,却是个精细有主意的人,又得宫里太后喜欢,越氏自然要另眼看待,更不能丝毫委屈到林靖。

林翊一家之主,规矩也大,道,“二弟三弟二妹妹都没小厨房,倒也罢了。”

越氏笑劝,“这怎么一样,四叔年纪小,又娇弱些,且刚回家,多少总有些不惯。若是身子骨壮实的,惯不惯的过些日子也就好了,我听四叔的奶嬷嬷说,便是饮食冷了热了不对脾胃,四叔都会不适。大厨房到底远,不若在自己院子方便呢。”

林翊想着林靖远不比同龄孩子强壮的小身板儿,也有几分担忧,道,“你看着办吧。”

其实一应早准备好,不过是挑个由头过了明路,省得林飒林端林萍心下不服。其实,即便不服又怎样?嫡庶本就不同,何况几人原也没有林靖的运道福份。

只是林翊宽厚,对弟妹向来一视同仁,越氏方寻个由子给林靖些特殊待遇。

林靖对林翊有些意见,对越氏倒是不赖。下晌午,张嬷嬷便带了林翊送越氏的礼物来,越氏笑着令大丫头福儿收下,请张嬷嬷坐了,笑道,“四叔真是,理当我这做嫂嫂的关怀四叔,他倒叫嬷嬷来给我送东西。”

张嬷嬷笑,“自听到大老爷和太太要回帝都,哥儿就琢磨着要孝敬大老爷和太太了。”

两人说了些好话,张嬷嬷便告辞了。一时大丫头福儿捧出林靖送的东西给越氏一瞧,即便越氏出身侯府,也是暗中赞叹,东西倒是不多,但珠玉钗环皆是上上品,随手取出一件红宝石赤金钗,那上面嵌的红宝石已有小指肚大小,颜色匀净,耀眼夺目。越氏细瞧,果然钗上有慈恩宫的标志。

越氏实不知林靖是怎么从太后那里要来的东西,想想也不能给林靖退回去,便命丫环妥当收好。福儿笑道,“四老爷也怪,怎么只给太太东西,倒落了大爷这里。”

越氏笑,“他们兄弟自然有他们兄弟的道理。”想来林靖年纪小脾气大,今日挨了林翊的训斥,估摸还在生气呢。不过,林靖既然着人给她送东西,那兄弟之间便没什么大的嫌隙。越氏也便不理会了。

过一时,越氏知晓,不仅她这里,便是林飒林端林萍处,林靖皆有礼物相送。越氏暗赞林靖行事周全,更不敢小看于他。

倒是林家这样落匾拆大门的折腾,落在帝都诸人眼中便有了些意思。何况林家世代官宦,朝中并非没有关系。昭德帝上朝,便有礼部提及林家承恩公一爵之事。

理由亦很恰当,皇太后的娘家,总不能无爵无职。这不只林家没脸,林家虽是皇太后的娘家,但,女人出嫁从夫,皇太后也是一样。冷落皇太后的娘家,难道皇家就有什么脸面不成!

昭德帝听礼部尚书朱言引古论今的一通说,再有理不过。而另一承恩公昭德帝的亲舅舅荣菘淮跳出来道,“昔日林老公爷战败沙场,陛下仁慈,未追究其战败之过。便是陛下宽厚,林氏家族人口众多,择优良者赐爵便可。”言下之意,竟要夺爵嫡支。

荣菘淮此言,林翊的老丈人文乡侯先耐不住,道,“太后娘娘乃先帝嫡后,于陛下有抚育之恩,于朝中有摄政之劳。林老公爷战死杀场,亦是为国流血牺牲,杀场之上,胜负乃兵家常事,何况林老公爷以身殉国,叫荣公爷说,林老公爷为国流血,无功反有过了!那当年蛮人来犯,怎么不见荣公爷披挂上阵,为国出力!”其实,当年林老公爷战死沙场的消息传来,文乡侯生怕被林家连累,竟不派人去问候女婿林翊一声,端的是贪生怕死。但,如今林翊早无性命之忧,昭德帝当年未追究林老公爷之过,现下六年已过,又怎能再提旧事!由此,文乡侯怎能允许承恩公一爵落于林家旁枝的头上。在文乡侯看来,承恩公一爵,现下是他女婿的,日后就该是他外孙的!没第二人选!

早朝吵过一番,昭德帝未当朝决定,反是容后再议。

文乡侯下朝便差人给女婿送了信儿,林翊听得消息,叫了林靖来教训,“看到了吧,事情没你想的那样简单。”林家落匾拆大门,昭德帝便会赐爵?这也太看轻昭德帝了!

林靖忽闪忽闪黑白分明的大凤眼,坚持道,“把事摊开说,总会有个论断,比悬而未绝的强。”

“我是叫你知道轻重好歹,你回去好生念书,把书念好了,不准再插手这些外务。这不是你该操心的。”

林靖当面乖乖应下,转身便又有了自己的主意。

7第七章

林越氏归家省双亲,文侯府密谋谢国公

作为一个事儿精,你不要他管事,那简直能憋死他。

林靖年纪小,却是个爱搀和的性子,他在慈恩宫时,偶尔还会私下插一两句嘴。不过,碍于宫中复杂的人事规矩,林靖都是悄悄的跟林太后说.林太后为教导林靖,都会将关系厉害说与林靖听。如今回到自己家,林靖算是放开手脚。林翊不叫他管,他就去找越氏。

或许是自内宫长大的原因,林靖与女人相处非常自在。越氏待他和气,林靖与越氏说,“若是不趁热打铁把承恩公爵夺回来,错过这次机会,大哥哥若想袭爵,那是难如登天了。本是咱家的东西,万一落在别人头上,日后哥哥嫂嫂如何在帝都立足?更何况,这可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

林靖简直从未见过比昭德帝更小气的皇帝了,当然,他也就见过这一个活的皇帝。

越氏怎能不知爵位的重要性,见小叔为家里操心,道,“唉,我再问问你大哥,看他可有主意。”

林靖将林翊与他说的早朝的情形悉数告诉越氏,对越氏道,“大事自然要问大哥哥,不过,嫂嫂也想一想,大哥日里万机的,咱们也该给大哥分忧。我一听大哥说,就知晓荣家没安好心,承恩公的爵位早晚能下来,但,落在哪个脑袋上就不知道的。”

林靖生怕越氏多心,先撇清自己,道,“我跟大哥一母同胞,大哥哥若没份儿,更落不到我头上。”

越氏笑,“四叔说什么呢。”她摸摸林靖的头,叹道,“也就你为你大哥哥操心罢了。咱们虽是太后娘娘的母族,到底不比荣家与陛下亲近。荣公爷说一句,顶咱们说一篇,你大哥又不想给宫里太后姑母添麻烦。”

林靖生性灵敏,何况早朝之事林翊告诫过他,他也在肚子里转了好几遍,早有主意,对越氏道,“嫂嫂想一想,荣家怎么忽然提出旁支袭爵。荣家不是无地放矢,荣公爷既说旁支,肯定是心里有主意。只是不晓得哪个旁支巴结上了荣家,想挖大哥哥的墙角。嫂嫂不如着人出去打听打听,若有信儿,说与大哥哥听。大哥哥必有主意。”

越氏不想林靖这样敢拿主意,关键是,她竟觉着林靖这主意不赖。林靖走时还说,“嫂嫂有信儿,跟我说一声,别叫我惦记着。”

越氏笑,“知道了。”又问林靖,“院儿里人可好使,可还听话?若有不惯的,只管着人来跟我说。”

叔嫂二人又说了半日话,原本林靖想告辞,偏又到了饭时,林翊未回来,越氏命人将林靖的饭菜端来,一并用的午饭。

林靖言语活泼,很会哄人,只是他胃口小,捡两样菜吃了两筷子便停了箸。午饭过后,越氏亲与林靖穿戴好披风,命心腹大丫头跟着,直送林靖回了自己的小院方罢。

越氏出身侯府,林家也有几门好亲戚,荣家竟然插手林家爵位之事,越氏差人去打听,到晚间便知晓,竟是林翊的亲二叔林二太爷在挖林翊墙角。

说来林二太爷与林翊的父亲林老公爷乃嫡亲的兄弟,与太后亦是嫡亲的兄妹,只是家族之中,爵位只有一个,族长也只有一个。分家各过之后,林二太爷便成了嫡系旁支。

林二太爷这人怎么说呢,他自诩为太后娘娘的亲兄弟,一肚子的怀才不遇、时运不济。只是,公允评断,与身为承恩公的兄长比起来,林二太爷文不成武不就,着实挑不起来。不然,也不能一辈子就捐了个闲职在身。

这还是才干方面,只论才干,身为太后娘娘的亲兄弟,即便无甚才干,富贵一世亦非难事。但,没才干也罢了,林二太爷的品行,还不如他的才干呢。想当初,听闻兄长战亡沙场的消息,林二太爷流了几滴鳄鱼泪后就带着族中爷们儿上门,吵吵嚷嚷的要分宗,生怕被兄长之死连累。

便是林太后,对这位嫡亲的弟弟也没什么好说的。

越氏听得林二太爷竟与荣家勾结,很是气了一场,待丈夫回来,便将林二太爷的事与丈夫说了。林翊先问,“是不是靖儿来找你了?”

越氏道,“四叔也是一片好心。”服侍丈夫换了衣裳,越氏为林靖说好话,道,“大爷想想,若不是嫡亲兄弟,四叔焉何操这心呢。”

林翊道,“若是念书上有这一半用心,也不愁前程了。”

越氏笑,“四叔年纪小小,说话条理清楚,竟比大人还强。老爷兄弟几个,我看都没四叔的灵慧,四叔前程定差不了的。”

林翊道,“明儿你回趟娘家,咱们刚回帝都,到底不大熟。问一问岳母,可有二叔与荣公府结亲的消息。”这世上,最稳固的联手方式便是联姻了。荣家若无甚好处,怎肯帮林二太爷出头儿。

越氏听丈夫这样讲,不禁问,“若是二叔真的跟荣家联手,老爷可有主意?”若是别人,什么庶出的叔叔大爷,越氏倒并不放在心上。林家嫡支未无太大错处,林老公爷是殉国,又非投降,不过是昭德帝私心作祟,方卡着林家的爵位罢了。

但,林二太爷却是林翊嫡亲的叔叔。说来,林二太爷嫡系旁支,太后娘娘一母同胞嫡亲的兄弟,论理,比林翊更近一层。

若是昭德帝有意恶心林家,把承恩公一爵落在林二太爷头上,便是礼部也说不出什么。

林翊淡淡道,“尽人事,听天命。我们做臣子的,忠心便是。”

第二日,越氏打点些许礼物,准备回娘家。想一想,差大丫环福儿去问了林靖一句,过一时,林靖穿裹的严严实实的出来。

林靖年纪尚小,越氏为长嫂,倒不用避嫌,携林靖一道上了车。越氏低声道,“你大哥素来忠心,父亲为朝廷连命都填进去了。若是爵位易主他人,我实难心服。”

林靖安慰道,“嫂嫂说哪里话,这天下,并不是陛下说什么便是什么的。”

越氏即使心下有些怨怼,但,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还是头一遭听人说,当下惊容毕现。林靖拍拍越氏的手,窝在车内软软的被褥间,垂眸沉思起来。

其实,越氏对娘家很有些意见,当初自家正是艰难时候,娘家为避嫌疑,恨不能躲出八百里远。如今林家重回帝都,文乡侯便似啥事都未发生过一般,重新与女儿女婿走动起来。

越氏憋着一口气,偏又有事求助娘家。只是为了家中爵位,也不好计较了。

文乡侯夫人见着女儿自是欢喜,对于女儿带了小叔子回娘家也表示欢迎,毕竟林靖年纪小,且林靖自幼抚于慈恩宫,在林太后面前很得体面。文乡侯夫人先是天上有地下无的赞了林靖一番,又令厨下备点心,亲让林靖茶果,越氏笑,“四叔身体不好,可不敢给四叔乱吃东西。倒是四叔头一回来,父亲可在家?”

文乡侯夫人便令丫环带着林靖去书房见文乡侯去,越氏又派了贴身大丫环福儿一并跟随,才放下心来。

文乡侯夫人问,“怎么倒带着你小叔子一道来了?”

越氏道,“四叔刚回府里,他年纪小,我多带带他,省得下人不周全。”

“是这个理。”文乡侯夫人笑,对女儿道,“你小叔子是女婿嫡出的兄弟,又得太后的眼缘儿,你好生待她,日后有你们的好处。”

越氏想到娘家的势利便心下不悦,道,“本就是嫡亲的兄弟,难道还要图什么,才好生待四叔不成?”

文乡侯夫人笑,“我只这样一说,怎么倒恼了起来?”

“我有事跟母亲商量呢。”越氏便将事与母亲说了,文乡侯夫人道,“这倒好说,若是他们两家说亲,不可能不露形迹的,我留意就是。有了信儿,我着人通知你。”

越氏道,“劳烦母亲了。”

文乡侯夫人道,“这是哪里话。倒是你,这跟女婿成亲七八年了,肚皮还没动静,我在家里是天天烧香拜佛,求佛祖保佑于你,哪怕就是先生个闺女也好。”说着,很仔细的看了女儿和肚子一眼。

越氏私下也很为此事着急,不过,她与林翊感情好,林翊除了她,守孝几年,倒把先时的两个通房打发了。如今夫妻日夜一处,想是缘份未到罢了。越氏道,“说是成亲七八年,母亲也想想,我跟老爷守孝便是六年的光阴,哪里好算上的。”

文乡侯夫人悄声与女儿道,“知你今儿个回来,我请了好大夫侯着,让大夫给你好生把把脉,也叫我安心哩。”

母女两个说了不少私房话,不过,越氏并未多待,连饭都未用,便带着林靖回了家。

文乡侯夫人与丈夫说起闺女,道,“待女婿得了爵位,闺女生个外孙子,我才能安心呢。日后,儿子们也有帮衬。”文乡侯夫人说这话,一半是试探丈夫的意思,一半是给丈夫敲边鼓。见文乡侯只是摸着胡子不说话,文乡侯夫人忍不住道,“侯爷倒是说句话啊。女婿这爵位,侯爷瞧着能不能下来呢。”

文乡侯反叹,“可惜咱家一个闺女已嫁给林家,不然,我看林四也不差。”

“侯爷真是…”文乡侯夫人道,“这还用说,林家四爷的福气谁不知道呢,要不也不能被太后娘娘养在膝下呢。”

“妇人之见。”文乡侯道,“备些礼,我去谢国公家走一趟。你也打探一二,看荣家与林二太爷家是怎么回事?”

谢国公?皇后娘家?文乡侯夫人一时想不明白,倒也未多问,再三道,“亲闺女亲女婿,侯爷勿必放在心上才好。”

文乡侯简直无语,他是有些贪生怕死,但,说句老实话,谁人不怕死啊。只要不关生死大事,他还是挺乐意帮衬闺女女婿的。

8第八章

松林院兄弟叙情谊,庆祥宫荣公传密语

林翊晚间回府,林靖差人请林翊到他院里去。

倒不是林靖谱儿大,他是觉着天气犹冷,向来夕阳落下便不出屋,怕受凉。

林靖给自己的院子取名松林院,实际上,他院子里一棵松柏皆无,倒是墙根的一溜儿迎春花早早开的灿烂,有淡淡香气和着药香萦绕院中。

林翊一来,林靖便将与文乡侯商议的事跟林翊说了。林翊混不知自己只是一日不在,林靖便又继续给他捅天去了。

林靖只作没看到林翊的脸色,道,“荣家甭以为他家有个公爵就了不得了,轻狂的似要飘到天上去。他家大姑娘在宫里不过是个妃子,又不是正宫皇后,就是生了皇子,一非嫡二非长,且轮不到荣家呢。”

缓口气,林靖喝口温热的羊奶,继续道,“荣家这样帮着二太爷,根本没安好心。谢皇后在宫中不受宠,却有嫡皇子傍身。若是叫二太爷如愿,将来少不得两位太后母族都支持荣妃所出皇子,谢国公还不能郁闷死。我托文乡侯给谢国公递个信儿,一旦大哥哥爵位下来,算咱家欠谢家一个人情,日后嫡皇子之事,林家定不相负。”

先时只是拿门匾说事儿,不过是自家门第,如今又折腾起立太子之事,这胆子是一日大似一日。林翊恨不能把林靖的脑袋拧下来,幸而林靖知此事要紧,说话时室内未留他人,林翊低声斥道,“我说的话都当耳旁风了,是吧?”这个欠抽的东西!

“哪里有,我就是跟着嫂嫂出了趟门。”林靖避重就轻,“以前在宫里没处去就算了,在自己家里也要成日闷着绣花不成?我又不是丫头。”

林翊低斥道,“少跟我说这些敷衍的话,你是真傻还是假傻,爵位是小,皇上本就忌讳咱家,你还敢插手立太子之事,你是不是嫌命长!”

林靖不以为然,“先时大哥哥乖乖回乡守孝六年,皇上可有不忌讳咱家?如今就缩头装鳖,把爵位都装没了,以后还过不过日子!唉哟——”摸着被林翊打痛的后脑勺,林翊冷声道,“你是不是欠掌嘴!”

“一时语误。”林靖拉过林翊的手去摸自己后脑勺儿,道,“你看,打肿了都。若是我明早忽然傻了,定是给大哥哥打傻的。”

林翊听他这刁话,竟给气笑了,大手在林靖的脑袋上给他揉了揉,正色道,“以后你再拿主意,先跟我说一声。”

“那也得大哥哥肯理我呢。”林靖就是那给三分颜色就要开染坊的脾气,见林翊气的好些了,他倒得寸进尺的埋怨起人来,道,“大哥哥总是对我板着脸,我见到你就怕呢。亏得我还为大哥哥操碎了一颗心,大哥哥还不领我的情。”

林翊听这话不像林翊会说的,问,“这是哪儿学来的酸话?”

林靖道,“以前在宫里时,皇后娘娘每次找姑母诉苦,必然会说‘媳妇为陛下操碎了一颗心,陛下还不领媳妇的情’什么的。”

林翊训他,“不准学女人说话。”

林靖拉着林翊的手问他,“大哥哥,你说,我好不?”

林翊听他孩子气的话,懒得与林靖计较,道,“若是肯听些话,就更好了。”

林靖唇角微翘,眉眼弯弯,很是讨喜的小模样,“大哥哥,我一见你就喜欢你。以前阿然常跟我说起他兄长如何威风,我觉着,阿然的兄长比起大哥哥差远了。”

林翊不禁笑了,“是么?”

“当然啦。”林靖煞有其事,“崔家哥哥没大哥哥高,也没大哥哥俊俏,更没大哥哥威武。”

这么会拍马屁,林翊都舍不得骂他了,对林靖道,“我跟先生说了,明天你就开始念书,十天休息一天,也莫到处乱跑了。爵位的事我去办,你安心,落不到别人头上。”

“那可说好了啊。”林靖歪着小脸儿道,“以后,我一出门,人家说‘这是承恩公的弟弟’,听着也威风啊!”

林翊忍不住道,“身为外戚,当更加谨慎才是。”

林靖明显有自己的主意,“若都跟大哥哥似的这般谨慎,皇上更该睡不着觉了。”

“你这个嘴。”林翊斥道,“再这样口无遮拦,我可要恼了。”竟然把皇上挂在嘴头排揎,这要叫人听到,少不得就是大不敬的罪名。只嫌昭德帝不忌讳林家呢。

“知道啦知道啦。”林靖很懒得听林翊教训,转而说,“大哥哥,我能请阿然来咱家玩儿么?”

林翊问,“寿昌侯家的小子?”

“嗯。”

“行,你写张帖子,我叫人送去,什么时候请人来,提前备下茶点,莫失了礼数。”林翊露出几分笑意,“自己家里,你愿请谁就请谁。”

林靖闷闷道,“我也不认得别人。”

林翊温声道,“以后我出去赴宴,带你一道去,你也多认识些同龄的朋友。”林靖自幼没有父亲教导,林翊想到自己小时候,六七岁便随着父亲见客,才是大家子弟的规矩。

林靖立刻两眼晶晶亮,“真的?大哥哥带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