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不就成了姑母赏赐的么?”

大宫女丁香听了,不禁笑道,“依哥儿的名送过去,怎是太后娘娘的赏赐?”

林靖听了二人的劝说,思及如今姑母是太后,偏生姑母膝下并无亲子,昭德帝待他总是亲近中透出疏远,就是对姑母,也没多少真心,不过是面儿上规矩情分。这宫中之物,姑姑在一日,他且享用一日才好,也不枉姑母做了太后一场。

林靖眼睛弯成一线,笑着挠挠头,“嬷嬷和姐姐不说,我倒是笨了。”

张嬷嬷与丁香相视一笑,一并道,“哥儿哪里笨了,不过一时没想到罢了。”

林靖见她们去张罗,便又回去找林太后说话去了。刚走几步,隐隐听到外面有女人细细的抽泣哽咽,以及委屈无比的声音,“媳妇不过是略劝了陛下一句,陛下便说媳妇善妒,昨儿个十五都不肯踏入凤仪宫的宫门半步,这叫媳妇的脸往哪儿搁呢…”一番低泣之后,那声音又道,“陛下眼里心里都是善德宫甄妃…娘娘,媳妇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林靖只听得这几句,便转身回了自己的暖阁。不必看他都知道,这是皇后娘娘谢氏又来找林太后诉苦了,话说这谢皇后也是奇怪,自己抓不住陛下,总来找他姑母是什么意思。他姑母又不是陛下的生母,凡事避闲安享富贵尚且有小人见谗,何况陛下床第之事。只要不是陛下遇着活妖精,便是生母也不好多管的。

林靖没兴趣听下言,果然林太后只道,“你与陛下是结发夫妻,皇长子都四岁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要我说,你只管教养好皇长子。你是他的元配皇后,给他生儿育女,他心里没你能有谁?”

“善德宫甄妃…”

“好了。”林太后打断谢皇后的话,道,“妃子是什么?不过是妾,给皇帝解闷儿的玩意儿,你既是一国之母,就要有一国之母的心胸。皇帝每日忙于朝政,想歇一歇,有个给皇帝解闷儿、讨皇帝欢心的有什么不好。你既不能令皇帝开怀,便当放开胸怀,好生赏赐那能令皇帝开怀的妃妾。此方是一国之母的气度。”说着,林太后吩咐道,“张嘉,你去拿些钗环摆设送给善德宫,就说是我与皇后赏赐甄妃的。”

甄妃也是好人家的女儿,其父为一方太守,不过,比起谢皇后的家世便不值一提了。可世事偏就这样奇怪,昭德帝并不喜欢林太后为他选的谢皇后,反是与甄妃投了眼缘儿。甄妃得宠几年,刚刚诞下二公主,昭德帝高兴的很,竟按皇子例赏赐了公主,并将甄妃升为甄贵妃。

甄妃得宠,本就戳了谢皇后的肺叶子。今甄妃不过诞育公主便升为贵妃之位,他日若诞下皇子岂不是要她让贤凤仪宫了!谢皇后因醋而气,不同意升甄妃的位份,与昭德帝争执了几句。昭德帝本就不喜谢皇后,一怒之下,自此不再踏足凤仪宫,更加冷落谢皇后。如今谢皇后过来,实为诉苦。

只是谢皇后也不想一想,不过妻妾之争,林太后又怎会为她出头儿。

谢皇后诉一番苦楚,林太后训斥她几句,又软了声音道,“皇后,你是我亲自为皇帝挑的媳妇。我待你,如同我的女儿一般。皇后,我早与你说过,皇帝是天下之主,凡事,你都要顺着他方好。”

林太后望着谢皇后眼角早生的细纹,再想一想娇媚明艳温柔可人的甄妃,不禁暗暗叹息,若她是男人,也当喜甄妃而弃皇后。女人总怪男人只见新人笑,却从不知在自己身上检讨。昭德帝虽不算什么旷世明君,却也不是昏君,这些年,皇后嫡长子也生了,偏还想要帝王独宠,自己本事欠缺,又喜白日发梦。若不是为了晋国公谢家的面子,林太后真懒得理她。

林太后打叠起精神道,“既便不说你与皇帝,便是民间夫妻,你也是学过女诫妇德之人,怎么连出嫁从夫的道理都忘了?”林太后道,“男人哪个没有脾气,何况你的夫君是皇帝。如今你想一想,你与皇帝这样拗着,吃亏的到底是哪个?你们夫妻不和,便宜的是谁?”

谢皇后扭捏起来,她本就是来求援的,低声道,“母后,儿媳知错了。”

林太后语重心长,“知错,要改了才成。”

谢皇后忙道,“母后的话,儿媳都记得了。”

见谢皇后服了软儿,林太后道,“你好生想想,要如何跟皇帝说,晚上好生备几样皇帝喜欢的饭食。你们多年夫妻,不必我教你吧。”

谢皇后很有几分不好意思,笑,“母后又打趣儿媳。”幸而林太后肯帮忙,谢皇后感激不尽,说了半晌好话,方离去了。

林太后向来省事,只初一十五的令宫妃来请安服侍,寻常无事便养花喂鸟。好容易打发了谢皇后,林太后问,“靖儿呢?”

大宫女紫苏笑答,“先时哥儿来找娘娘,见皇后娘娘在,哥儿便去后头书房念书了。奴婢这就去请了哥儿来陪娘娘解闷儿。”

林太后摆手笑道,“坐了这半晌,我去瞧瞧他。”

林靖早早启蒙,念的却非四书五经,反是多一些游记杂书。林太后性喜游记风情,在林靖幼时便也多念与林靖听。偶有昭德帝见林靖多看杂书,还曾问过他道,“四书五经方是正统,朕看靖儿灵秀天成,好生念书,将来金榜题名,并非难事。”

谁晓得林靖一笑,脆声声道,“陛下,我才不想科举呢。”

“那你想做什么?”昭德帝饶有兴致的问。

林靖想了想,认真道,“东方丹丘西太华,朝游北海暮苍梧。”

昭德帝哈哈大笑,赞道,“靖儿好大的志向。”

林靖喜滋滋地露出孩童的稚气来,道,“我现在有陛下和姑母赏我的许多宝贝,听嬷嬷说可值钱了。我有了钱,待日后长大,便可游玩天下,岂不比考举人进士的快活。”

昭德帝见林靖说出这等歪理,亦不为恼,反是赏赐了他许多东西,遂更加喜爱于他。

林靖看书入神,林太后不令人打扰。直待林太后在他身后站了片刻,林靖方有所察觉。忙放下手中的书卷,起身与林太后见礼,又给林太后让座。

林太后笑着坐下,拾起林靖看的书,问,“中午想吃什么,说与小厨房知晓,好让他们提早准备。”

林靖道,“眼瞅着重阳就到了,倒是吃螃蟹的好时节,偏我又不能吃。”说着,一脸泄气又向往的偷瞧林太后。

林太后笑,“既知不能吃,还念叨个什么。”

林靖摇着林太后的胳膊,软软声道,“我今儿一早就去小厨房看了,有上好的大螃蟹,姑母,你也让我闻个味儿呢。”林靖寻常并不去他处,就慈恩宫这一母三分地的转悠,他是男孩子,又正是淘气的年纪,即便因身体原因较寻常孩童稳重,却也是将慈恩宫里里外外跑个遍的。

林太后格外疼他,禁不得他三央两求的,只好道,“不许多吃。”

“我知道的,不信姑母看着我吃呢。”林靖眉开眼笑,他年纪尚小,又是林太后的爱侄,少了谁也不能少了他的。因身体不好,林靖颇多忌口之处。只是,少年人,总有几分嘴馋之处。

待一时,林太后与林靖姑侄欢欢喜喜的用过午膳。昭德帝的午膳则摆于善德宫甄贵妃处。

甄贵妃生的貌美心慧,很得昭德帝欢心,又刚诞育了她与昭德帝的第一个孩子,虽不是皇子,但看昭德帝亦是欢喜,甄贵妃养育女儿自然用心。更兼甄贵妃刚出月子没几日,身体尚带着几分丰腴,一举一动更添风韵。

甄贵妃与昭德帝说了些小公主的趣事,其实刚满月的奶娃子,能有啥趣事好谈,不过是下人编造奉迎为讨主人开心罢了。甄贵妃顺势道,“不只是陛下与臣妾疼小公主入骨,就是太后娘娘也几番赏赐臣妾与小公主,臣妾感激极了,待小公主大些,臣妾定要带着小公主去给太后娘娘磕头请安。”

昭德帝笑,“你的孝心,太后尽知的。”

甄贵妃又道,“今儿皇后娘娘也赏赐了臣妾。”见昭德帝脸色微凛,甄贵妃顺手捧上一盏香茶,柔声道,“臣妾知道陛下疼爱臣妾,只是臣妾想着,皇后娘娘是陛下的发妻,臣妾的主子。上次,因臣妾之故,令陛下与皇后娘娘不悦,臣妾心里十分不好受。”说着,甄贵妃玉脂般的脸上滚下两行泪珠儿来。

昭德帝怜惜之心大作,忙替美人拭了泪道,“皇后便是那样的脾性,与你有何相干。”

“陛下与皇后娘娘的事,自然没有臣妾插嘴的份儿。”甄贵妃柔声道,“臣妾亦是没什么见识,只是,未进宫时也听母亲说过呢,家和万事兴。这后宫,便是陛下的家呢。陛下与皇后娘娘这样僵着,不说臣妾,太后娘娘也要挂心的。”

“臣妾的一点儿小心思不足挂齿,陛下到底看着太后娘娘与谢国公的面子呢。”甄贵妃柔声道。

昭德帝脸色淡淡,“先用膳吧。”

至晚间,昭德帝果然去了凤仪宫。

甄贵妃自用晚膳,大宫女青石低声道,“陛下一心宠爱娘娘,娘娘何苦将陛下往外推呢。”

甄贵妃眉目浅淡,道,“我何尝不想陛下来我这里,只是太后与皇后赏赐于我,我又能如何。”即使甄贵妃不在乎谢皇后,但,林太后的意思,她不敢不从。

想到林太后,甄贵妃漂亮的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虽是太后之尊,到底不是陛下生母,安享富贵尊荣不够,偏连宫妃之事都要插一手,这手,也伸的太长了些。莫非林太后还以为这是先帝的后宫不成!

一朝天子还一朝臣呢,既如此,就别怪她在陛下面前将事挑明了!

甄贵妃的百般思量不提,倒是林太后听紫苏回禀后,淡淡一笑,并未多说,只令其退下。

转眼间,林翊拖家带口,已到帝都城。

4第四章

慈恩宫长兄见弱弟,甫回家林靖拆大门

林翊的身份有些尴尬,先时他在朝中做个小官儿。父母过逝,回乡守孝六载,这官职自然是没了的。偏偏昭德帝又未赐爵于他,如今乍回帝都,林翊便成了白身。

不过,林翊此人,很是稳的住。即使是白身,他依旧沉稳淡然,不卑不亢的托舅家递了折子。昭德帝见了林翊一面,口头上勉励了他一番,官职爵位提都未提,便令他去慈恩宫去见林太后了。

林靖听说自己哥哥来了,特意换了身宝蓝暗纹织绵袍子,腰带扎得紧紧的,头发梳的高高的,还戴了一只小小的缠丝金冠,纵使单弱些,却透出一种别样的精气神,活脱脱的世家俊俏小公子的模样。虽然依林靖的年纪,一般大红大紫喜庆装扮的居多,对比一下若干年后贾宝玉的装扮便明白了。不过,太鲜艳并不符合林太后的审美,依林太后的性子,哪怕林靖生的单弱,她也没有把林靖养成绵软丫头的意思。

初次见面,林翊符合林靖对兄长所有的期待与幻想:身量高大,面目英俊,眼神坚毅,举止沉稳,当然,对他也挺好。

待林翊给林太后行过礼,林靖连忙在一畔与林翊见礼,口称,“弟弟给大哥哥请安。”

林翊一进慈恩宫便注意到了林太后坐下首的孩童,早已心知是自己兄弟。一别六载,林翊不是不惦念。他一步上前,扶起林靖,上下打量一番,见林靖生的伶俐俊秀,举止落落大方,心里又是欢喜又是感激,道,“都是姑母疼爱。”当年若非林太后接林靖入宫,抚于膝下,哪有林靖今日。

林太后一笑,“一家人莫说两家话…”林靖接下言道,“是啊,不用外道的,大哥哥。”

林靖头一遭见自家兄长,热情的很,捧茶又捧果的照顾林翊,林翊见他小大人的模样,摸摸他的头道,“你自己吃吧。”之后,与林太后说些山东守孝之事。

纵使昭德帝对林家略为不喜,林家到底是山东大户人家,林翊归乡守孝,也没人会不开眼的得罪于他。除却一些琐碎小事,余者实在乏列可陈,不过互道平安而已。

大家都平安,便是福气。

林太后问,“翊儿,你年纪不小,回乡前你在吏部当差,如今有何打算?”

林翊显然早就起复之事考虑过了,道,“谢娘娘惦记,皆看君恩吧。”

林翊这样说,林太后并未强求。林靖站在林太后身畔,手里捏着个桔子揉捏,低着头,也不知在想什么。

午间,林太后照例留膳。

用过午膳,林翊斟酌开口,道,“眼瞅着靖儿已经六岁,他毕竟是外臣之身,宫中皇子年满六岁也要挪出内宫养育。先时臣归乡守孝,娘娘垂怜,将靖儿养于膝下。如今臣既回帝都,想着接他回府,也好延请名师教导,正式进学。”

见大哥要接自己出宫回家,林靖不禁瞪大眼睛,露出惊诧的模样。

林太后笑叹,“皇长子就要入学,看来你是不想靖儿留在宫内给皇子做伴读,一并念书了。”

林翊默认,林靖翘着嘴巴开口,“留在宫里陪伴姑母倒罢了,我才不要给皇子做伴读呢。姑母,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都说我命硬,怕我会克着他们呢。离的远倒还好些,若是日夜一处,他们打个喷嚏都是我的罪过了。”林靖于宫中长大,他又是个眼利心明的,宫人对他命格的议论他不是不知道。只是他向来傲气,不说而已。皇子公主的都远着他,他也不喜皇子公主,一千个不愿意去给皇子做伴读。

林靖素来谨慎持重,哪里听得林靖这种大不敬之语,当下脸色微沉,斥道,“闭嘴,你胡言乱语些什么。”

“本来就是。”在慈恩宫,向来是林太后老大,林靖老二。因林靖聪明乖巧,嘴甜语蜜,凡事有理,便是林太后也乐意宠着他依着他。宫里的排场林靖都见惯了,他人虽小,胆子却大,也不怕林翊,便回了一句嘴。

林翊沉沉的看他一眼,因是太后宫中,并未发作。林靖不以为然,转身扯扯林太后的衣袖,说,“我知道姑母是为我好,姑母想一想,若是我去做伴读,人们会怎样想姑母呢。我避些嫌疑,于姑母,于林家,都好。”一扭脸,偏又说出这等善解人意之语,林翊心中的不悦又稍稍散了些,觉着林靖亦有可取之处。

林太后挽住林靖的手,叹道,“我尚且在呢,便叫你们受这等委屈。”

林靖嬉嬉一笑,为林太后开心,“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我要是还委屈了,天底下就没不委屈的人了。姑母放心吧,姑母在一日,我跟大哥哥就委屈不了。”

林太后笑,“就会拿这些好话哄我。”

“这可是我的心里话。”林靖拍拍单薄的小胸脯,信誓旦旦。

林太后着实舍不得林靖,不过,她是个明白人,眼瞅着林靖一日大似一日,住于后宫,的确不合规矩。想一想,对林翊道,“刚刚入冬,靖儿身子向来不好。你们也是刚回家,府里打扫整理也要些许时日,待明年开春,地气暖些,再接靖儿回去吧,也叫他多陪我些个时日。”

林太后这样说了,林翊自然领命。

待林翊出宫,林靖还自告奋勇的送了林翊一程。不过初入冬,林靖出屋已是大裘加身,裹的跟个毛球儿似的,迈着小步子跟在林翊身畔,很懂事的说,“大哥哥保重身体。”

林翊心下一软,摸摸他暖乎乎软乎乎的小脸儿,温声道,“回去吧,说话行事多留心。”

“知道啦。”林靖拉长调子应下,心说,大哥哥瞧着模样英俊,不想却这般刻板古董,无趣的很。

林翊较林靖年长十八载,当真是吃过的盐比林靖吃过的米都多,如何看不出林靖心里的不耐烦。林翊不动声色,心知幼弟怕是被太后姑母宠坏了,脾性已成,断不是只言片语可以校正的了的。故此,只得按捺心绪,叮嘱他道,“好生孝顺太后娘娘,自己留意身子,莫要令太后娘娘操心。”

“知道啦。”

摸摸林靖的头,林翊便走了。

兄弟两个头一遭见面,林靖嘴里不说,对大哥林翊的意见相当大。而且,林靖并非寻常懵懂孩童,他长于深宫,耳濡目染,已颇有些小心思。林靖觉着,太后姑母再如何疼他,他早晚也得搬回家去住。今日,他在林翊面前这般乖巧,就是为了博个好印象。

毕竟,兄长再好,也不是父母。

这样想或许有些没良心,不过,林靖人虽小,心里却是缜密。何况,头一遭见面,兄长便训斥于他,不大喜欢他的模样。林靖非常担心回家后没好日子过。

他这些小心思藏在心里,谁都不说,反是眼珠一转,另有了主意。

有天晚上,林靖先把林太后哄乐了,忽然装模作样的叹口气,说起回家的事来。他眨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凤眼,天真无邪的问林太后,“姑母,家里的床也像我现在的床一样舒服么?我还能用这样好的书桌、砚台、毛笔、宣纸么?被子是不是一样暖和啊?那个,我要是回家用不惯家里的东西怎么办啊?”

林太后何等眼明心亮之人,何况她一手教养出的林靖,焉能不知林靖那几分小心思,拉过他的手拍他一记掌心,问,“你又要做什么怪?”

林靖哪个会认,道,“我舍不得姑母。”四下瞅一眼,林靖心里浓浓的不舍之情升起,扑到林太后怀里,嗅着林太后身上淡雅的香气,林靖小声说,“我从记事起就是跟着姑母,我是真的舍不得姑母。”

林太后抚摸着林靖的脊背,道,“你哥哥就你一个嫡亲的兄弟,怎会不疼你呢?你哥哥像你父亲,生就寡言持重,不喜说笑,其实只是外头瞧着威严些,心地最软不过了。他那日教导你,也是没拿你当外人的意思。”

林靖鼓着腮梆子道,“我受姑母的教导,焉能不知此理?只是,又是在姑母这里说话,姑母待我们如同亲子,难道还要似朝中对答一般,没的生分。”

林太后一笑,“你大哥不过是谨慎惯了的,人各有脾性,有你这样古怪精灵的,自然有你大哥那般老成持重的。他是兄长,你做弟弟的,当敬他爱他,断不能因些许小事便疏远自家兄长,知道么?”

林靖有些吃醋,道,“姑母怎么都不担心我会受欺负呢?”

林太后笑,“你大哥是个厚道人,他怎么会欺负你。莫胡思乱想了,你大哥六年才回帝都,房舍必要整理,待明日我差人去瞧瞧,告诉他如何整理你的屋子,省得你用不惯,可好?”

林靖满肚皮的心眼儿,他之前说一番床啊榻啊书啊本啊习惯啊,便是想林太后介时把他用惯的东西都赏给他带回家,也好显示他在林太后心目中有一无二的地位呢。不想叫林太后看穿,直接差人去林家帮他收拾房舍,林靖怎会不应,当下眉开眼笑。

林太后一指戳林靖眉心,道,“你们是嫡亲的兄弟,靖儿,你现在还小,日后长大要多帮衬你大哥才是。”林靖小小年纪已颇具心机,这里面有林太后的教导之功,亦有林靖自身的天分。否则,若林靖是块朽木,便是林太后有鲁班之能,怕了难以令其成材。

林太后对昭德帝再了解不过,唯盼娘家侄子成器而已。

林靖极有志向,粉粉的小嘴叹道,“大哥哥就是刻板也些,也罢,日后我回家,定会劝着大哥哥些的。姑母就放心吧。”

林太后哭笑不得,道,“你莫拿鸡蛋往石头上碰才好。”

很久以后,林靖都会这样形容自己的兄长:道德模范。

其实林靖在外也会装个仁义礼智信来,不过,林靖是装的,而林翊,人家完全是来真的。

尽管彼此性情不大相同,林翊觉着林太后也太宠林靖了些,林靖还未回家,倒是先差了内务府来帮林靖收拾屋子。林翊心里稍有不悦,认为林靖娇气太过,只是碍于林太后之命,不便说什么罢了。

待来年春天,林太后挑了个黄道吉日,林靖带着从慈恩宫搬回的五六车东西,浩浩荡荡的回了家。

在林翊看来,林靖天生就是个事儿精,嘴上还没个把门,言语放肆至极。关键是,林靖说话前从不知找他商量,为此不知给他惹了多少麻烦。譬如,尚未进门,林靖自承恩府大门前下了车。大宫女丁香取出一件小毛披风披在林靖肩上,轻声提醒道,“主子,当心风凉。”林靖出宫,因丁香是伺候惯了的,林太后便将丁香与林靖的奶嬷嬷张嬷嬷一并赏了林靖。

林靖抬头望着承恩公府气派的三间兽头大门与门上阔大的匾额,伸出小嫩胳膊小嫩手指了指,一幅主人口吻,道,“父亲早早过逝,兄长并未袭爵,挂这匾,多有不适。如今兄长白身,便是这三间大门也逾制了。我没看到便罢了,既看到了,便不能不问一句。赶紧的,取匾拆门。”

跑出来迎接林小四爷的管家下人都给林小四爷的这一番言论震住了,纷纷瞅向一家之主的林翊。

取匾拆门…

林翊暗暗磨牙,真该早早把这小子的嘴给他缝上才好!

5第五章

妄主张兄弟生嫌隙,怒拈香祠堂暖人心

林翊非常后悔没把林靖的嘴给他缝上,以至于林靖刚到家门口便口出不逊。

林翊一握林靖的小胳膊,便将那只指向承恩公府黑底金字大匾的小胳膊按了下去,沉声道,“先进去吧,外头冷。”

林靖奇怪的问,“大哥哥觉着,我说的有无道理呢?”

“我在宫里听太后姑母说,大哥哥最懂礼不过。咱们林家,素以慈恩宫太后娘娘为荣,越是如此,越该谨慎行事,方不负太后娘娘的教导与陛下对林家的偏爱。”林靖板着小嫩脸儿,正色道,“如今,咱家逾礼违制,我觉着很不妥当,不知大哥哥是怎么想的?要依我说,大哥哥初回帝都,怕是未想至此处,今我发现了,提醒大哥哥了,大哥哥赶紧安排人下匾拆门吧。我听太后姑母说,富而不骄,穷且不馁,方是咱们林家家风呢。”

林翊不自觉的紧紧一握林靖的手腕,沉声道,“我知道了。”一拎林靖,兄弟两个携手进府。

林翊心中带着几分怒气,把林靖拽的趔趔趄趄、七歪八倒的进了二门。林翊之妻越氏闻信儿知林靖将至,早在二门处等着呢,见丈夫脸上微怒,小叔子几乎是被丈夫拎在手里,连忙上前,笑道,“大爷且轻着些,四叔还小呢,哪里跟得上大爷的步子,倒累着四叔。”

林翊对妻子向来尊敬,虽然气林靖在府门处大放厥词,又念林靖刚刚回家,这么些人看着,也不好对林靖发火,指着丁香与张嬷嬷,对妻子道,“丁香与张嬷嬷是太后娘娘赐给靖儿使的,还有一些东西,着人带他们去靖儿房里瞧着收拾。”

越氏令贴身大丫环引着丁香与张嬷嬷去了,林翊瞅一眼林靖,把人带至他与越氏的房间。

如今林翊是一家之主,他与越氏自然居于主院,一溜八间正房,宽敞的很。甫进屋倒有暖暖的果香袭来,林靖不必有介绍,先朝越氏作揖,未语先笑,“小弟见过嫂嫂。”

越氏与林翊成亲七载,其间守孝六载,尚无儿女,见着林靖漂亮乖巧的模样,又是自家嫡亲的小叔子,再没有不欢喜的,越氏还一礼,笑,“四叔刚回来,外头风凉,且喝碗热奶\子,暖暖身子吧。”

林靖欢喜道,“嫂嫂果真疼我,知我喜喝羊奶。”

越氏抿嘴一乐,觉着这小叔子虽与丈夫是同胞兄弟,但,兄弟两个的性情却是天差地别,有趣的紧。林靖又道,“刚刚开春,天气犹寒,嫂嫂是长者,怎么倒往二门去迎我,万一受了寒凉,不仅我心下难安,大哥哥也心疼呢。”

越氏见林靖小小年纪,便伶俐的了不得,心下暗暗称奇,笑,“不过是往二门望一望,不算什么。”

“嫂嫂既疼我,我倒有事求嫂嫂呢。”

林靖年纪小,越氏虽与他是叔嫂之亲,且只当他是个孩子,笑道,“都是一家人,什么求不求的,四叔有事直说就是。”

林靖偷瞧一眼林翊的黑面,凑向越氏道,“刚刚我似把大哥哥得罪了,嫂嫂替我说两句好话,别叫大哥哥生我气了,我给大哥哥赔礼就是。”说着,就跳下椅子,朝着林翊一揖,嘴里乖巧的认错,“我知错了,大哥哥。”

越氏并不知原委,只是林靖初回家,看他只是个孩子,还能有啥惊天动地的错处不成,遂替林靖说话,“你大哥疼你的很,断不会怪罪于你的。”

林翊原就压着口火气,看在林靖刚回家的面子上,打算容后再说,不想这小子精乖的很,倒又拉扯上越氏。林翊寡言少语,智商却不低,怎能看不透林靖的心思。他只林靖这一个嫡亲的兄弟,又自幼分离,心下觉着亏欠了林靖几分。但,林翊一家之主,又是执正的脾气,平生最看不上的便是林靖这种嘴巴乖甜,自作聪明的小子。

也怪林靖不大了解林翊,先时他自作主张,早知林翊不悦,本是想借越氏的面子求个情,不料适得其反,嬉嬉哈哈几句话倒将林翊的火挑了起来。林翊对越氏道,“你去看一下午饭,多添几道菜,我有事跟靖儿说。”

越氏与林翊七载夫妻,焉能看不出丈夫喜怒,忍不住劝道,“四叔头一天回来,有事容后再说也不迟。二叔三叔都在书房等着老爷呢,老爷不如先带着四叔去见见二叔、三叔。”越氏说的是林翊的两位庶弟、林靖的两位庶兄,林飒、林端。

林飒、林端皆是庶出,尽管身份不比林靖高贵,到底年纪居长,没有兄长迎弟弟的理,故此,二人只在书房等侯。且林靖还有一庶姐,林萍,亦未相见。

林翊道,“知道了,你且去吧。”

越氏无奈,给了林靖一个眼色,便出去张罗了。其实越氏掌家日久,今日又是林靖初初回家,午餐厨事一早安排好了,哪里还用越氏亲自去瞧,不过是林翊将越氏支出去好与林靖说话罢了。

林靖亦是个机敏的,见林翊把越氏打发出去,便知事情不妙,两汪黑水银似的黑眼珠微微一转,林靖小声嘀咕,“我也是为大哥哥好呢。兄弟操了这半日的心,倒先瞧大哥哥的脸色。”

林翊冷声道,“是啊,这世上就你一个聪明人!”

林靖道,“那也不是,但是,比我聪明的也不太多就是了。”

林翊指着林靖道,“你莫要拱火!”屁都不懂,还敢对爵位指手画脚,这也就是林靖头一天回家,若是自幼养在林翊这里,林翊非给林靖立一立规矩不可。

林翊本就威严,这样面露厉色,林靖真有几分怕,他倒不是怕林翊,他是怕林翊一时失了理智,扑过来揍他一顿啥的。于是,林靖缩了缩脖子,十分有理,道,“我又不是为了叫大哥哥生气。大哥哥守孝都回来了,咱家本是太后母家,爹爹去逝,大哥哥身为嫡长,凭什么连个爵位都没有。你一声不吭,爵位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既然陛下不肯赐爵,咱们也该守些本份,下匾拆门,哪里有错处啦。”

“就算朝中对大哥哥不满,可林家这么多人,承恩公之位本就该有人坐。”林靖道,“我身为林家一员,难道连说话的份儿都没有。”

甭看林靖自幼养在宫中,又得昭德帝赐名,他心里一点儿都不喜欢昭德帝,而且对昭德帝的意见不是一般的大。昭德帝不给林家面子,就是藐视林太后。现下,他大哥守孝都回来了,一无官职二无爵位,岂不叫人小瞧林家。

甭以为你是皇帝就能藐视众生了,没有众生捧着,算个狗屁皇帝呢。林靖早早憋了一口气,他叫下匾拆门,倒不是给林翊难堪,实实是在打昭德帝的脸——泥妈就是这样对待嫡母家族的。

林太后对昭德帝,可不只是嫡母这样简单,亦有抚育之恩。昭德帝不喜林家,步步紧逼,林家步步后退,非但不令昭德帝罢手,反处处给林家没脸。林靖平日里大部分时间都是窝在慈恩宫里养身子,除了看书,他就琢磨这些了。

心下不服,久矣。

林翊面似沉水,右手狠狠落在条案之上,发出呯的一声闷响,连带手边儿的茶盏都跳了一跳,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林靖心思灵敏,见林翊气的厉害,再不敢多言,低着头不作声了。

林靖突然怂了,林翊的火却是压都压不住,他猛然起身,跨步到林靖跟前,直接一拎林靖的脖领子,林靖唉哟怪叫,林翊一捂他的嘴,便把人拎出屋子,七拐八拐的弄到一处宽阔院落,林翊踹开院门,进到里屋,方松开林靖。林靖险些跌倒,抬头一瞧,密密麻麻的一堆灵牌。

林靖多灵光的脑袋,他顿时明白,这是祠堂。

祠堂这种地方,阴气重。

林靖觉着冷,紧了紧身上的披风,抬头看林翊一眼。林翊已坐于上首之位,沉声道,“林靖,我现在是一家之主。所以,把你的小心思给我收起来,林家对外说话的是我,你有什么话,先跟我商量之后再往外说!”见林靖面上犹有不服之色,林翊道,“你不过是在太后宫中,听了三言两语,就敢拿这种主意!你知道朝中是何形势么!你知不知道,你这样率性而为,将给家族带来多少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