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茅房里,有福轻轻松松的撒了一泡尿,两只漆黑的眼睛里透出精亮的光:他终于找到了救兄长的法子。

胡老板的脾气一日不如一日,在有一次拿发财撒气时,发财实在受不住,干脆两眼往上一插,身子一软,咣唧晕地上去了。

胡太太令来寿把发财背了出去,黑着脸噎丈夫道,“打奴才小子算什么本事,你打死发财,再买这么个半大小子也得十好几两银子呢!家里现在哪里还有银子买奴才小子!”

夫妻一番争执,为了省十几两银子,胡老板总算对发财脚下留情了。

发财暗自庆幸,若非及时装昏,怕是一条命要葬送在这姓胡的脚下了。

发财不再挨打,却是依旧咳嗽不止。

有福寻个机会,在胡老板身边进言道,“老爷,奴才倒有个主意,定能把那姓司徒的穷汉吓的腿软,再不敢与老爷做对!”

胡老板赔银子赔的心头火大,正恨不能活吃了司徒三,听有福这样说,眉毛一挑,“哦?”

见主家有了兴趣,有福一笑,道,“老爷怎么忘了,咱家大姑娘毕竟是县太太。有大姑娘在,咱们怕谁呢?老爷何必跟司徒家穷汉治气,只要着奴才去趟司徒村,找司徒村的里长说一声,奴才不信,那里长会不给老爷你面子。”

胡老板原以为有福不过是奉承他几句,不料这小子当真有些鬼主意。胡老板今年进帐有限,若是司徒三上头没人,便是打杀了司徒三,不过费些银钱了事。只是,想到司徒三在王府当差的姐姐,胡老板…正因为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以至于胡老板挤兑司徒三,倒挤兑的自己赔了一大笔银子,徒小三还活蹦乱跳的活着。

听有福说的倒有几分道理,胡老板想了想,将脸一沉,道,“你既想的这法子,老爷我就把这事交给你小子。干成了,老爷有赏。若是干砸了,有你一顿好板子吃。”

有福忙跪下应了。

奉主家之命,有福终于有机会一去司徒村。

司徒三第一次见到有福,总觉着有些眼熟,仔细想想才记起,这小子的眉眼与常跟在姓胡的身边儿的小厮有些像。

有福这是从里长家出来,因是来里长家说话,胡老板还备了几样礼物给有福送到里长家。在胡老板心里,若能从里长这里掐死司徒三,简直再好不过。故此,准备的礼物很有些模样。

司徒三并未将有福放在眼里,连姓胡的他都不惧,一个小奴才,司徒三更未入心。只是这小子一双眼睛黑亮黑亮的,很是不讨喜。司徒三并未说话,有福上前,在司徒三耳际低声一语,司徒三脸色微变,但瞬间恢复正常。

只是这片刻变色,有福已瞧在眼里,露出志得意满的微笑来。

司徒三便知这小子是瞧出来了,他索性直接道,“福兄弟既有这种把柄在手,直接跟你家主子说就是。”有福知道又怎样,该挣的银子,他都挣了。

有福咧嘴一笑,抬脚迈进司徒三的屋子,大摇大摆的坐下来,道,“我来与三哥说一声,便是没打算出卖三哥的意思。”说着,有福将大拇指与食指一捻,笑吟吟地,“就看三哥的诚意了。只要三哥诚意够,日后三哥继续发您的大财,我保证屁都不往外放一个。”

有福自以为胜券在握,却不料司徒三根本不吃这一套,冷声道,“我恨人威胁我!你有本事,尽管说去!那姓胡的什么德行,你定是比我清楚,不然,你也不能发财发到我身上来!”如今司徒三手里有些银子,说话底气格外的足。

有福见司徒三不受威胁,而他是急着弄钱给兄长治病的,心下斟酌片刻,有福放低姿态,低声道,“只要三两银子,我绝不往外说!”

司徒三一甩棉袖,“慢走不送!”

有福一朝气势被压,再加上他急需银子,而这次机会,是他这些天来找到的唯一的可以弄银子救兄长的机会。多年来相依为命,一想到兄长整夜咳嗽不止,有福的心呯呯呯直跳,他气息微促,眼睛憋出一丝红,猛然起身,灼灼的望向司徒三。

司徒三以为有福要动手,他有武艺在身,自然不怕。不过,司徒三也跟着站了起身,心下悄悄防备着有福。却不想有福膝下一软,就跪在了冰凉的地上,低声道,“我知三哥也是有兄弟的人,若不是为了给我哥看病,我,我也不至于来找三哥借银子!只要三哥借我几两银子给我哥看病,三哥但有差谴,我有福绝无二话!”

司徒三并没有立刻说话,反是任有福跪了一会儿,脸上阴晴不定的问,“怎么来求我?你是胡老板的家奴,他又是做药材生意的,药铺子里有坐诊大夫。你哥病了,胡老板一句话的事儿。难道大夫还能不给你哥看?”司徒三根本不信有福,反是觉着有福这一手有点儿像说书先生嘴里说的、《三国演义》中的苦肉计或反间计啥的。

有福咬咬下唇,低声道,“我知道,谁求得动!谁求不动!若三哥不肯信我,我愿意立个字据!”

“看不出,你还多才多艺。”司徒三心道,立字据有个屁用,老子又不识字,谁知道你上面写的什么鬼画符。

司徒三思量片刻,忽而俯身,双手扶起有福,正色道,“我有弟弟,你有哥哥,我知道有兄弟的感觉,也知道兄弟之间的情谊。”说着,司徒三转而自箱子里摸出一块银饼子,拉过有福的手,放到有福的掌心,道,“银子你收着。我不用你去胡家做内应,早些把你哥的病看好。去吧。”

有福那一跪,实在是没法子的一跪。如今司徒三说出这样的话,他才算对司徒三由心底生出一丝感激,攥住那一角银子,有福眼睛微红,轻声道,“总有一天,我谢三哥。”

司徒三拍拍有福的肩,有福望向司徒三道,“如今咱们镇上药草价钱虚高,三哥你一面抬价一面把别处药材铺里的低价药草倒腾到胡家药铺去卖。我跟三哥说一声,三哥也是做药草生意的人,您从别人药草铺里弄来的药草,一般人不容易发现蹊跷。我是在药草铺干了多年的活计,三哥,乡下人卖的药草,其实大小肥瘦不一的,您从别处药材铺倒卖的药草,模样大小都差不多。我干了许多年活,才觉出不对。因我哥被主家打的厉害,我们兄弟为人奴仆,手上没有银钱给我哥瞧病,我才出此下策,得罪了三哥。”

原来如此,这小子倒是好伶俐的心。司徒三还是把两样品质不一样的药草混在一起,命个生脸小子去胡家药材行卖大价钱呢。不想,倒是给这小子瞧出破绽来。

不待司徒三问,有福继续道,“这次,是我寻了个借口。打着姓胡的送给县太爷做小老婆的姑娘的名义,来里长这里警告一二,叫他约束乡民不要卖药草给你。若非这个名头,我实在脱不开身给我哥弄银子瞧病。你们里长倒是好的,黑着脸骂我出门。只是他家儿子不大地道,三哥防着那小子些。”

有福说完,不多留片刻,将银子往怀里一揣,转身而出。

屋外,有细密的冰雪落下。

作者有话要说:肥肥的三更啊,爽不?有100个点吧^^早点休息吧,明天更新时间不定,因为所有的存稿都用光了~~~~~

第31章

静悄悄小厮生二意,断乾坤帝王现霸气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有福就是有这种心机本事,他怀里揣着司徒三给他的银子,与主人胡老板回禀司徒里长不大恭敬的回复。

有福没有丝毫偏着司徒三的意思,反是如实禀道,“司徒里长只当自己是包青天呢,倒将奴才打骂了出来。不过,奴才瞧着司徒里长不过是个虚把式,他把奴才骂出来,倒是他儿子司徒奋把奴才手里的东西接了去。具体如何,主子再见一见司徒奋,似那等小人,不难收买。”

这差使,有福算做成了一半。胡老板冷哼一声,并未骂人,只斥他退下,便也罢了。

有福怀里揣着被胸膛暖的带着体温的银饼子回了自己的屋子。有福既有了银子,又在主家眼皮子底下拉着哥哥瞧了病、喝了药。穷人家的孩子,命硬、皮实,喝了十来幅药,发财便大好了。

有福手里不过剩了几枚铜板,他对哥哥说了司徒三的事,发财跟在胡先生身边,格外有见识些,道,“那司徒三,为人倒不差。”

有福低声道,“谁说不是,就是咱兄弟没福气。”若跟着司徒三,不至于哥哥病了还跟作贼似的偷偷摸摸的治病抓药。

兄弟两个叹息了一回,发财身子养好了,便又恢复了往日的作息,只是更加留心胡老板的一举一动。

******

在处置襄阳王爵之事上,昭德帝突然之间的雷厉风行,举朝震惊。

于早朝之上,瑞安殿内,昭德帝从先襄阳王不敬朝廷,说到今襄阳王忤逆嫡母,不忠不孝,襄阳王府占了个遍。昭德帝历数襄阳王府无行之状,再直问五位藩王,“此等不忠不孝之地,焉以堪配王爵?此等不仁不义之府,何以承继宗室?”

很多时候,昭德帝是个相当温和的人,忽然之间,天子之气全开,朝臣心下吃惊的同时,无人敢不要命的触其逆鳞。只有金陵王说了一句,“陛下,臣等是觉着襄阳王府一脉亦是太祖皇帝的子孙…”

昭德帝淡淡地,“王叔不说,朕都忘了,当年谋乱的逆王,亦是太祖皇帝的子孙。”

朝代长久,哪儿能没几个谋逆之人,昭德帝随口一句,金陵王一身冷汗,再不敢多言。

谢国公从容出列,行一大礼,喊道,“陛下圣明!”难得昭德帝终于果断一回,谢国公顾不得多想,直接就要把此事确定下来。襄阳王府之事拖了这许久,谢国公绝不允襄阳王府翻身。

有谢国公带头拍马,顿时满朝皆是圣明万岁之高呼。

昭德帝高居龙椅,俯视这满殿跪伏于地的臣子,心下一丝笃定之意渐渐升起。

林太后自然也知晓了昭德帝于朝中的威风。

昭德帝去慈恩宫请安时,说起襄阳王之事,林太后微微点头,温声道,“先帝在天之灵,必能欣慰。”

对于昭德帝,这是最好的赞扬。昭德帝一笑,“母后过奖了。朕还有件事想跟母后商议。”

其实,昭德帝不开口,林太后也能猜得到,不过,做为嫡母而非生母,实不必太聪明,林太后笑问,“什么事?”

“就是甄氏。”昭德帝有几分歉意,道,“当初,甄氏对母后不敬,朕去了她的位份,将她打入冷宫。若不是母后点出甄氏腹中有子的事,这个孩子,怕是保不住的。”

林太后叹,“我从先帝的皇后,一直到现在的太后。这些宫妃的把戏,我也算见的多了。甄氏敢在畅音园对我不敬,必有倚仗。对于宫妃而言,最好的倚仗就是肚子里的那块肉。更何况,那日皇帝去她位份之时,甄氏惊慌之中犹不忘护住腹部。我看到了,也猜到了。她一个宫嫔,是生是死有甚要紧。不过,她肚子里若有了孩子,我若不点明,待她去了冷宫,墙倒众人推…我是心疼陛下。”若林太后不点出甄氏有孕之事,甄氏的肚子真在冷宫一个好歹,昭德帝难免对慈恩宫生怨。

昭德帝默默听了,道,“也只有母后才会真正为我着想。”

林太后一笑,拍拍昭德帝的手,“咱们母子,何必说这个。”

昭德帝道,“我正是想跟母后说甄氏的事,她如今也九个月了,眼瞅着要生产,总不能生在母后这里。但,之前甄氏对母后不敬,看在皇儿的面子上允她出冷宫已是恩典,这几年,朕又不想升她的份位。朕,实在想不出好法子来安置她了。”

林太后不解昭德帝之意,道,“若不升她位份,她一个宫人要如何单独抚育皇子?其实,若因千秋节之事,皇帝有所顾虑,倒大可不必。若甄氏诞下皇子,那于皇帝于朝廷都算有功。”

林太后本就不在意甄氏,担心昭德帝为难,故此主动铺就台阶,不想,昭德帝坚定的摇一摇头,“宫有宫规,甄氏既有过在先,若因诞育皇子便赦免于她,规矩何在?朕想着,慈恩宫后面有处梅香院,不如就收拾收拾那里,让甄氏于梅香院待产吧。”

“那也好。”林太后道,“梅香院久无人住,甄氏必定怀有龙嗣,先令人收拾打扫干净,别委屈了肚子里的孩子。”

反正昭德帝不欲有皇子养在她的慈恩宫,这样倒是双方都好,还落得干净。林太后只叮嘱一句,“对皇嗣,再如何妥当都不为过。”甄氏不升位份,但皇嗣万没有养在宫人之手的道理。昭德帝这样打算,是想甄氏诞下皇嗣后将皇嗣交给位份高的嫔妃抚养了。那甄氏要如何安排呢?林太后倒有些好奇了。

昭德帝陪林太后用过早膳,方去御书房处理政务。

做皇帝的,非到大年三十封笔,不能休息。

林家早就开始筹备新年了,林靖的身子已经恢复的差不离,他本就是个事儿爹的脾气,啥事都要插一手。眼瞅着就要过年了,连过年的菜单子都是他帮着越氏拟定的。

如今,林靖本正经读了一年书,变得,更,更加自信了。于是,除了帮大嫂子的忙,他还写了好些喜庆的对联给舒先生贴了满院子。舒静韵拎起一张来,望着踩在高凳上给他往门外贴对联的林靖道,“赶紧揭了揭了,这种狗爬字,还不够丢脸呢。”

“你叫狗爬一个,能爬出我这种字来,我就把脑袋拧下来。”林靖这样自信满出来的人,舒静韵对他并不严厉,俩人亦师亦友,尤其舒静韵经常带林靖去街上玩儿,林靖学了许多市俗俚语回来。

舒静韵笑,“那可别,万一那狗爪子真爬的比你好,我不是就没弟子了么。我家靖哥儿多宝贝啊。”

林靖扭头,冲舒静韵皱皱鼻尖儿,哼哼两声,又回身用小手拍拍贴好的对联,以免粘不结实,掉下来。待对联贴结实了,林靖伸出两只小胳膊,“先生,抱我下来。”凳子有些高,直接跳下去,林靖怕扭了脚。

舒静韵过去,胳膊一伸,林靖两只小手扒住舒静韵的胳膊,小身子一悠晃,便扒到舒静韵的怀里,然后哧溜滑到地上去。舒静韵握住林靖的小爪子,觉着有些凉,道,“去花房坐会儿。”

林靖欢喜地,“昨天我瞧着我种的小蒜苗又长高了。”

林翊对舒静韵非常不错,三进的院子,俱是按舒静韵的品味安排的。有药田有花房,林靖正是孩童的年纪,他又生来聪敏,对啥都好奇,跟着舒静韵,有一样林靖是最喜欢的。舒静韵从来不会把他当成玻璃人一样,不仅如此,还常欺负他,使唤他干活。

若是干不好,还常被骂。

林靖初时还挺生气,后来训着训着,林靖又做不到与舒静韵绝交,也就不在意了。

花房宽敞又暖和,阳光充沛。

舒静韵养的多是寻常花草,腊梅、水仙、文竹、绿萝、兰草之类,这其间,还有林靖自己种的小蒜苗。花草林靖见的多了,不以为然。像小蒜苗,他是在一次见舒静韵烧菜时用来调味,好奇的很。舒静韵找颗发芽的大蒜,叫林靖埋在土里,后来长出蒜苗来,林靖宝贝一样的移到花盆里,养在舒先生的暖房中,每天都来瞧一遭。

林靖一进花房,就去瞧自己的小蒜苗。

林靖从袖子里摸出段绳线来,比照一下小蒜苗的高度,林靖点了点头,唧咕,“长的可真慢。

舒静韵收拾着花草,取笑林靖,“嫌长的慢,就往上拔一拔。”

林靖是念过书的人,自然知晓拔苗助长的故事,道,“先生再笑我,我就把你的宝贝花全拔了。”低头在绳线上打个结,算是做了个记号,明天再来比。

舒静韵道,“打不死你。”

林靖跑到舒静韵跟前,撅屁股扭几下,还挑衅,“赶紧赶紧,打死我吧?”

舒静韵抬手要打,林靖早灵巧的跑到水桶旁,去舀了水来。舒静韵指指身边的几盆花,林靖抬起下巴道,“刚刚还要打我呢,看我多好,还帮先生浇花呢。”这样说着,林靖还是先浇过自己的小蒜苗,才去浇舒静韵的花,还问,“先生,你说我好不好?”

“好,天下第一的好。”舒静韵指了指修剪下来的枝叶,道,“天下第一好,再把这些花枝收了。”

林靖撂下水瓢,又要去拿簸箕,蹲在地上一面捡枝叶,一面刁钻的问,“先生,你打算给我多少银钱啊?”

“什么银钱?”舒静韵将脸一板,斥道,“先生有事,弟子服其劳。书都读狗肚子去啦?不过叫你收拾个枝叶,还敢要银钱?“

开始就说他写的字是狗爪子刨的,现在又说他是狗肚子,林靖忽然站起身,对着舒静韵的手嗷呜咬了一口。甭看林靖年纪小,一嘴的小米粒牙,可他牙口利。突然被咬了一下子,舒静韵手上真有些疼。舒静韵面无表情的望向林靖,林靖气咻咻地,“狗爪子,狗肚子,狗嘴,怎么着怎么着?”

舒静韵哪里会跟个孩子生气,见林靖这气哄哄的小模样,舒静韵一阵大笑。

林靖在下嘴咬之前,已经决定要跟舒先生吵一架,结果,舒先生非但不气,还笑成这样。林靖气的直翻白眼,舒静韵轻踢他屁股一记,笑道,“快,收拾好了,我教你怎么种蒜苗。”

随手扫下屁股,林靖道,“我已经种上啦,还用你教?我的小蒜苗不知长的有多好呢!”

“你知道什么?以为种上了,天天量量蒜苗长多高,就完了?”舒静韵叹,“农人要都似你这般,天下人多饿死了。”

林靖想了想,说,“你要是糊弄我,我就再不信你了。”

“快收拾。”舒静韵温声道,“等你把蒜种好了,我烧菜给你吃。”

这还差不多。舒静韵对他说了软话,林靖也就顺坡下驴,把枝叶收拾好,还拿着扫把将地扫了一遍。舒静韵心下暗笑,对林靖道,“行了,晌午给你做两样新鲜菜。”

林靖顿时眼睛都亮了。

林靖天生怪癖。

譬如,府里多少侍卫,他偏就喜欢林翊带他骑马。

再譬如,自己院子里巴巴有宫里出来的大厨服侍,他偏喜欢吃舒静韵平平的手艺。

舒静韵被林翊待以上宾,不仅院落宽敞,他这院子里,为了方便热个饭菜之类,还单独收拾出两间房,留了灶眼,寻常菜蔬都有。

舒静韵要的这几样,厨下却没有,着人去外头现买的。

舒静韵不但肚子里满腹文章,连烧菜做饭都不在话下,林靖头一回知晓舒静韵有做饭手艺时,还吓了一跳呢。后来,吃了几回舒静韵烧的饭菜,林靖反而喜欢上了舒静韵的手艺,时不时的瞧舒静韵心情好就央磨着他烧菜给自己吃。

舒静韵下厨,林靖也跟个小尾巴似的跟着。他既跟在一畔,舒静韵也不单放着他做佛爷,使唤林靖洗菜择菜之类的。林靖因此认识了好些蔬菜鱼肉呢,以前,林靖多是吃过,因许多菜色一上盘就与原样不大一样了,所以,林靖都是识的味道而不认得本体。

如今,跟着舒静韵做小尾巴,除了圣人书圣人言,林靖知道了更多四书五经之外的东西。

跟着舒静韵洗一样黄黄的细叶子的东西,林靖问,“先生,这是什么?”

“蒜黄。”

“这也是大蒜种出来的?”林靖问,“那怎么我的蒜苗是绿的,这个是黄的啊?是不是跟我的蒜的品种有关系啊。”

“这种是蒜苔,也是大蒜种出来的。”

林靖倍觉神奇,原来一样大蒜,用不同的法子,便既可长出蒜苗、又可种出蒜黄、蒜苔来。而且,林靖觉着先生给他做的,蒜黄炒鸡蛋、蒜苔炒肉片,都很好吃。

林靖问,“真是怪了,先生,我以前怎么没吃过蒜黄、蒜苔啊。”

舒静韵做了四样小炒,蒜黄炒鸡蛋、蒜苔炒肉片、清炒小青菜、还有一盅清汤炖乳鸽,加外一碗海带豆腐汤。

听林靖这样问,舒静韵给林靖夹两块鸡蛋放在碗里,道,“宫里规矩繁琐,似你往日用的菜,没见里面有葱姜蒜的吧?”

“是啊,他们厨子都不放的。”林靖也是近些天跟着舒先生才认得了葱姜蒜的模样。

舒静韵一笑,“不是不放,是放了,但在呈给主子前,要把这些调料再挑出来,不能留在菜里给主子瞧见。”

“这蒜黄蒜苔,味儿比较大,不雅。你没吃过也正常。”

林靖嘎吱嘎吱的咬的带劲儿,说,“挺好吃的。”

吃了一顿饭,林靖开始在他大蒜种植的伟业中增加了对蒜黄与蒜苔的培育。

当然,此乃后话,暂可不提。

因临近新年,林翊落衙时间比往日略早,回主院换了家常衣袍,林翊就到了舒静韵这里说话。

林靖也在,因他这事儿爹脾气,啥都爱搀和,不告诉他,他还不乐意、闹小脾气、耍小心机,啥事儿都干的出来。林翊骂也骂过,打屁股也打过,结果,林靖就是本性难移,死都不改。林翊没办法,瞧林靖也有几分小聪明小见识,便容林靖在一畔旁听,省得他到处瞎打听。

“大哥哥。”林靖听到外头小厮回禀,忙从榻上起身,跑到门口去迎林翊。林翊俯身将林靖抱在怀里,问,“不是给你放假了,怎么在阿韵这里?”整个冬天,林靖的身子好好坏坏的病了一个月,如今才大好。眼瞅着要过年,林翊也不想他念书费神,就给林靖放了假。宁可他好好玩儿,也把身子骨儿养好。

林靖晃一晃自己的小手,乖巧又懂事地,“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大哥哥给我放假,我也得努力念书,这样既增加自己的内涵气质,也不会让大哥哥失望啊。”说完,还一脸期待的望着林翊。

林翊早听惯了林靖的花言巧语,闻言一笑,才不会搭林靖的话来赞扬这小子呢。自从林靖被默许可以在林翊与舒静韵讨论朝廷事的时候旁听,他就非常积极地,每天下午,准时的在林翊落衙回家的时候来舒静韵这里磨蹭,就为了听林翊说些朝廷的事。

抱林靖进屋,林翊喝了盏热茶暖身,才说起襄阳王府除爵之事。林翊道,“陛下大怒。”

舒静韵沉吟片刻,道,“挺突然的,这事儿拖拖拉拉的也小半年了。观陛下以往决事,并非果决性情,突然这样,肯定是有原因的。”

林靖跟着说,“反常既为妖。”

林翊拧林靖屁股一下,斥,“闭嘴。”敢说陛下是妖,叫人听去又是祸根。

林靖抗议,“闭嘴就闭嘴,大哥哥你扭我屁股肉做什么。”怪疼的。

“那以后掌你嘴?”

“说一声就行了,我又不是听不懂。”林靖振振有辞,在林翊膝上扭了扭屁股,哼吱两声。

林翊直接把林靖放倒,对着屁股两巴掌。林靖还没反应过来,又被捞起来抱在了膝上,林靖直接懵了,刚、刚才他是挨揍、挨揍了吧…

林靖还迷糊着呢,林翊已经与舒静韵说起朝中事,“陛下对唐大人极其信任,常私下召见,问政于唐大人。”

舒静韵道,“唐赢不过二十几岁,就算状元出身,任大学士也是幸进。陛下如此青眼于他,必有原因。不然,不至于这样破格提拔。”

林翊想了想,“唐大人任大学士这一年多的时间,陛下对他还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用。”

“或者时机未到。”舒静韵沉默一时,道,“唐赢在想什么,我约摸猜的到。他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他的心,很大。”

“如果陛下真的是听从唐赢的话下定决心削爵襄阳王府…”舒静韵一叹,“唐赢既已完全取信于陛下,就会慢慢的开始掌握一些朝廷的实权。唐赢,不是个会甘心只做个空头大学士的人。”

林翊道,“并非幸事。”偏听偏信,尤其当一个帝王会这样干时,对朝廷,对天下,都非幸事。

舒静韵没说话,也默认了林翊的话。

林靖终于找到了可以发言的机会,他小声说,“若是这姓唐的找事儿,我们可以派刺客…”话没说完,林靖一声惨叫,他屁股又给林翊揪了一下,疼死啦!

林翊黑着脸道,“唐学士身边有陛下亲自派的六大侍卫,专为保护唐学士的安危。”

林靖闭嘴了。

舒静韵望林靖一眼,道,“再说,唐赢如何,于我们并没有什么关系。阿翊除了爵位,在朝中官位不高。便是唐赢有何动作,只要不针对林家,干你什么事。”

“唐赢毕竟是陛下看中的人,朝中一品大学士。”舒静韵道,“派人杀了他,你以为刑部大理寺都是死人?别相信什么天衣无缝的鬼话,杀个一品学士,你以为能神不知鬼不觉?”

林靖终于羞愧了。

林翊看天色不早,就带着林靖回去吃饭了。

林靖裹着大毛斗篷,头上搭着帽子,开始作怪,瞧一眼被几个小厮挑着灯笼照得通明的青石路,睁眼说瞎话,“天这么黑了啊,路看不太清啊。”

林翊不理会他,吩咐,“青松,抱着靖儿走。”

青松就没敢往林靖身边儿凑,果然,林靖歪着脑袋道,“青松一天肯定还没洗澡,臭臭的。”

“我也没洗澡。”

林靖去摸摸林翊的手,见林翊臭着脸看他,林靖咧嘴直乐,拉着大哥哥的手晃了晃。林靖这样撒娇讨好,林翊心下一软,俯身抱他起来。

其实林翊不大会抱小孩儿,林靖还得自己调整姿势,指挥着林翊哪儿松一些、哪儿重一些,林翊烦的很,“再啰嗦你就自己走。”

林靖屁股坐林翊的结实的小臂上,一手护着林翊的耳朵,一面凑到林翊的耳边跟林翊说好话,“大哥哥,你是不是生气啦?”

林翊哼一声,林靖声音小小的,呼吸又轻,软软痒痒的落在林翊的耳际,“大哥哥,你得有耐心啊。你这么大了,我有不好的地方,你得慢慢教我,别心急啊。”顿了一顿,林靖给林翊提意见,道,“你也不能总揪我屁股、打我屁股,我多没面子啊。”

林翊板着脸道,“下次再不听话,就扒光了打。”

林靖立刻小手堵住大哥哥的嘴,气咻咻地,“大哥哥,你就不能小声说话啊。”叫小厮们听到,他面子都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