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有话要说:PS:晚安~~~~~~~~~~~~~~~

第105章 黄雀之一

第105章

林靖向来是不信鬼神之人, 但, 他也相当明白俗世对鬼神的各种利用, 譬如,有名的巫蛊之祸,汉时因这个都废过太子。当然, 就是现下人们做事, 也常得用鬼神之名, 譬如,正式圣旨头一句就是,奉天承运,天运,便关乎鬼神之说。就是皇帝,也常自诩为天子, 不是凡人了, 是天帝的儿子, 神仙投的胎,九五之尊, 人王地主。

林靖相信,如今荣家要把昭德帝的病引到鬼神之说上去,那么荣家肯定会有个好理由, 请昭德帝册立皇后的。民间也有这种冲喜的习俗, 人不成了,冲一冲,兴许转了运, 病便好了呢。虽然这种暗示会有些不大吉利的意思,毕竟,民间忌讳少,宫内可不一样,宫里人行事,谁人不是谨言慎行。想来,荣家也有法子把事情做得周全妥贴。

但,如果荣家人真要借助神明之意,只要他们敢让大仙儿进宫,林靖觉着,不给荣家安个巫蛊的名头,实在对不住荣家这样主动递上来的刀把。

林靖主动与甄家大郎慢慢亲近,待二人关系近了些,林靖还私下与甄家大郎道,“要是搁前几年,我可想不到咱们俩能有这份儿交情。”

甄大郎道,“阿靖你是侯府公子,前几年我还跟我爹在任上,自然是不能认得的。”

“不是这样。”林靖道,“说句心里话,当年在宫里,我是不大喜欢甄娘娘的,那会儿娘娘的位份还是贵妃来着。你也知道我家与荣家之事,那荣家,一向贼心烂肠,我不喜荣家人,那时甄娘娘与荣贵妃起动得近,我就不喜她。”

甄大郎还是头一遭听人在自己个儿面前说不喜自己姐姐的,这让一向听惯夸赞自己姐姐的甄大郎略有些不适应,只是,在这种不适应之中,甄大郎却又觉着,林靖说的是真心话。林靖这样的人,能坦诚相谈,甄大郎心下又隐隐觉着有些意外与喜悦,意外的是,他没想到这么快就与林靖搞好了关系,喜悦的也正因此起。甄大郎亦是机敏之人,何况,家族对长姐先时的政治决策的确进行过否决,就是其父甄宪甄有道也隐讳的提及过,当初姐姐居贵妃位,原是大好情势,皆因荣家之故,长姐妃位一夕被夺,倘不是在慈恩宫几年,都不一定有没有今日。故而,甄大郎极是诚切道,“何尝不是先时家姐心软面软被人骗了,家母进宫请安,家姐每提及先太后都是要落泪的。说,当初有先太后娘娘护着,不觉着如何,今太后娘娘一去,方晓得宫中日子这般难过。荣皇贵妃一向霸道,家姐因略得陛下青眼,更是碍了皇贵妃的眼。”说着,甄大郎幽幽一叹,真心担心姐姐在宫里的安危。倘真叫荣家得了意,柔嫔甄氏这等深得昭德帝宠爱的妃嫔,可想而知是什么下场。介时,不要说甄氏,便是甄家,怕都讨不得好。

正是因此,甄家才这样活跃的同各与荣家不睦的家族接触,为的就是能寻个帮助姐姐的机会。甭看林家现下不比当年,但也较甄家这样的人家强上许多的。

听甄大郎这样说,林靖道,“这怕什么,甄娘娘无非就是得宠些,叫荣贵妃嫉妒了。荣四就是死我手里,荣家早恨不能杀了我报仇血恨哪。我也不怕他家,那荣家老货还没入土,我跟他家还不算完呢!”

甄大郎还是头一遭听林靖说起荣家,林靖只是淡淡的口气,但不知为何,甄大郎仍是听得心里不由打了个寒噤。甄大郎见此机会,自是不肯放过,立刻道,“倘是要脸的,早该到先太后陵前自尽谢贵的,偏生人家就是不肯死哪。”

林靖冷冷一笑,转而道,“提那老货,倒是扫了大郎哥你的兴致,难得你来我家,说些高兴的才是。”

林靖反不肯再说荣家之事,待抻了甄大郎两日,方私下与甄大郎说了荣家要借用神仙之说来说服陛下早立太子。是的,最新消息,荣家已经打算暂放皇后之位,先把太子之位搞定,毕竟,待有了太子,还怕没有皇后吗?

甄大郎听闻此信,脸都白了,看向林靖,林靖道,“我这些年再未进宫,也是直至如今才得了这消息。”委婉表示了对宫内事无能为力。

甄大郎连忙回家商量姐姐的事去了,一旦真被荣家人扶持二皇子得了太子之位,以后怕是宫内没了甄氏的立锥之地。说来,甄家的野心并不很大,做为柔嫔甄氏的父亲甄宪甄大人,一直的理想就是能有一位藩王外孙就很满足了。但,甄氏很有些得宠的手段,若是遇着宽厚些的皇后、皇贵妃一流,甄氏与四皇子平安到老是半点问题都没有。便是甄家,也可因甄氏与皇子外孙的缘故,继续在官场中稳中求升的提升家族层次。

偏生,甄家运道这样差,甄氏遇到的是荣皇贵妃。

荣皇贵妃可不是个宽厚人。

虽然甄家很想林家帮一把,林靖也很想看一看巫蛊之祸的热闹,但对于宫中内闱之事,林家是绝不会沾染一分半毫的。故而,甄家几次试探,林靖都委婉的转移了话题,根本没有给甄家大郎开口的机会。

甄大郎不禁感慨,“林靖实在滑头。”

甄宪甄大人道,“谢家的意思如何?”

因林靖实在不愿意趟这滩浑水,甄大郎与谢长允亦有交情,甄大郎道,“谢长允较之林靖,还是实诚的多。”

甄宪唇角微微一翘,道,“也怪不得谢家要较林家兴旺了。林家自林太后去后,越发不如从前,也难怪会如此谨慎。”

这里甄家父子探讨了一回谢林两家尔今地位情势,却未想到,荣家此次请大仙入宫为陛下祈福占卜,却是酿出一件天大事件,此事,直接导致荣甄两家同时失势,而唯一在后宫安心念佛的丽嫔凭借着三皇子,开始在后宫独树一帜。

如同林靖所料那般,荣家此举,虽是要借神仙之力,但,鬼神之事,最是难说。甄家见此机会,自不会坐视荣家得意,甄氏一向受宠,在宫里弄些巫蛊手段并不算难事。却不料,荣家请的那神仙,原该做法后请出一卷玉人神仙父子像,借着这像,就可以委婉的提储君之事了。结果,画像倒是请出来了,只是,并不是神仙父子像,而是一幅永坠阿鼻地狱图,而且,那坠入阿鼻地狱的不是别人,正是穿龙袍的男子,昭德帝之所以会对号入座,就是因为这男人身上写着的生辰八字,便是昭德帝的。昭德帝病情每况愈重,哪里见得这个,直接就气晕过去。醒来后立把神仙下了大狱,至于把神仙介绍给昭德帝,先时还夸成一朵花的荣家,更是讨不得好。昭德帝直接就把荣皇贵妃禁足,二皇子又叫送去了孔贵妃处。

荣皇贵妃一失势,按理当是甄柔嫔出头了,不过,昭德帝不是傻瓜,荣家就是吃了熊心豹胆,也不该这个时候荐个巫蛊道人,还荐到自己跟前儿来。昭德帝必要细查,结果,就查到了甄家人头上。

甄家自然要辩白,但,凭甄家巧舌如簧,却是两败俱伤之势已成。

林靖感慨,“不愧是谢老国公啊,这一手,何其毒辣。”

“谢家想就此抬起丽嫔与三皇子,却也没有这样容易。”舒静韵给林翊出了个比毒辣更加凶残的主意,请林翊上书,请立孔贵妃为皇后!

林家与丽嫔没有半点儿交情,倘叫谢家得了意,林家以后就要边缘化了。此时宫中,丽嫔虽有皇子,不过嫔位,孔贵妃却是正经妃位,难得孔贵妃无子,请立孔贵妃,无干皇储,故而,并不犯忌讳。再者,孔贵妃素有贤名,对于失势的荣甄二人,如果一定册立皇后,自然是无子的孔贵妃更合适。不然,倘丽嫔上位,丽嫔以往倒也老实,可实际如何,谁又晓得呢?

林家将孔贵妃抬出来搅乱帝都这池冬水,委实令谢家大为意外!

作者有话要说:PS:晚安!

第106章 黄雀之二

第106章

甭看平日里, 林靖时常往谢国公那里跑, 一口一个老国公喊得亲热。谢家待林靖也一向亲密, 谢国公提到林靖,从来都是“阿靖长,阿靖短”, 仿佛林靖是他亲孙子一般。但, 两家施展手段时, 谁也没想一想平日亲近。谢家想在政治上拿大头,林家如何甘心被边缘化,谢家要抬举丽嫔与三皇子,林家便要推孔贵妃上位。

至于孔贵妃是不是淡泊无争,这个时候,没有亲生子的孔贵妃是不得不考虑家族立场的。

而孔氏, 山东衍圣公一族, 先不说与林家有无关情, 林翊林靖的长姐林淳所嫁便是山东许氏,许氏与孔氏同为山东著族, 两家交情来由已久。林淳嫡嫡亲的婆婆便是而今衍圣公孔国公的胞妹!

孔家是否有政治野心,或者孔家不是野心勃勃之辈,但, 没有哪个家族不需要后位带来的美誉, 尤其孔氏这样靠圣人立身的家族。平日里再如何书香传世,也不会不将后位放在眼里。

这不是嫔位,不是妃位, 而是后位!

国母之位!

纵孔贵妃无子,孔氏家族仍需要后族美誉。

林家引孔家为盟友,这两家,不论哪一家与谢家较量,都有所不如,但,两家结盟,谢家就得掂量下份量。更关键是,孔贵妃这个人太妙了,她没有儿子,却深得昭德帝信任,位份亦高,名声也好。除了没儿子,孔贵妃当真是强出康丽嫔三座山去。

便谢国公见林家上本请立孔贵妃为后,亦是心生不妙。

昭德帝的性子,大家都知道一些,倘孔贵妃有亲子,这道请立后奏章,必然为昭德帝所忌。偏生孔贵妃无子,在如今后宫乱象渐生,昭德帝病重,此时,昭德帝都要赖孔贵妃掌后宫。在荣甄失势时,康丽嫔身为有子妃嫔,于后宫脱颖而出之事,哪怕康丽嫔一向老实,依昭德帝疑心之重,不可能没想过,是不是渔翁得利之局。

此时此刻,无子的孔贵妃是多么的深得昭德帝信任,可想而知。

林家这步棋,委实妙至毫颠。

谢国公当朝便是心下一沉,觉着事有不妙。待回家,召集幕僚开会,商量半日竟没什么好法子应对,可见林家此时推举孔贵妃之举,当真是上等妙手。

好在,虽与林家在政治上有些意见相佐,两家毕竟不是仇家。谢国公正想如何化解此局,不想,待得傍晚,林小四竟大摇大摆的同长孙谢长允来了谢家。瞧着林靖笑嘻嘻的模样,谢国公心里暗骂一声“猴崽子”,笑道,“唉哟,阿靖你怎么有空过来。”

林靖笑道,“我过来瞧瞧您老人家,看您老人家可有再生我的气。”

谢国公只作不解,“我有何气可生。”

“那我可放心了。”林靖笑,“怪道都说您老人家心胸宽阔似大海呢,果然如此。”

谢国公瞪林靖一眼,道,“你们可是给我出了道难题。”

林靖与谢国公祖孙屋内说话,谢国公屏退了侍从,与林靖道,“我说这话你莫多思,你家的心思,我也略知道一些。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孔贵妃的确出身、位份、贤名上无可挑剔,只是,阿靖啊,你一向聪明,此时令孔贵妃夺了后位,那么,三位皇子皆为庶出,皇子们各有生母,将来皇子会如何看待林家与孔家呢?”

林靖不以为意,“今上如何看待林家,想来老国公也是晓得的。”

谢国公微讶,望向林靖,“你与林国公可不像目光短浅之人。”

林靖目光坦诚,“以后如何,也是以后的事了。眼下尚顾不过来,哪里顾得了以后。”皇帝这种生物,林家是绝不陌生的,林太后的前车这鉴犹在,林家会没考虑过将来上位皇子的感受么。但,不论如何,倘现在叫谢家一家独大,林家被排挤出权力中心,那么,将来林家又能有什么样的地位呢?

谢国公沉默的望向林靖,林靖道,“林家愿意承担将来上面的不满。”

谢国公摆摆手,“阿靖也想得太悲观,依你们兄弟才智,必有大鹏展翅之时。”

林靖敢来谢家,就是在家里商量过,谢家虽则愿意推康丽嫔所生三皇子上位,却不一定愿意看到康家成为另一个荣家。这个时候用孔贵妃压一下康丽嫔,于谢家的利益影响并不大。相对的,夸赞林家兄弟出众的谢国公亦想到一条妙计,和颜悦色的同林靖说了几句话,谢国公已经决定,孔贵妃倘能上位,纵眼下康家不好说什么,但将来当真是三皇子上位,康家对今日截和的孔家林家必生不满。

这对于谢家,简直百利无一害。

林靖亲自来了谢家一趟,关键是,林靖把该说的话都与谢长允说了。

谢长允与祖父说的,“林小四的意思是,现下林家委实艰难。林太后过逝后,林家便不比从前了。林国公虽则因战功升职,眼下亦不过正三品武官。林家,实在不甘心就此被排挤出一流权贵,堕入二流。我看林家,的确有些只顾眼前的意思了。不然,林翊素来低调,如何会这般高调的请立皇后。”

谢国公微垂眼皮,良久方道,“你看林家出手的时机,便不当小瞧他们哪。纵是只看眼下,将来的事谁又说得准呢。”

“祖父的意思是…”

“朝廷就这么大的地方,林家孔家要往里面挤,必然有人要被挤出来的。荣家甄家空出的地盘儿,倒是叫林孔两家抢占了一隅。”谢国公道,“陛下一向多疑,此番,康家是要等一等了。”原本,谢国公是想把康家活动到帝都来做甄宪腾出来的帝都府尹的。

谢长允道,“什么都不比三皇子重要。”

“对。”谢国公满意的对长孙点点头,“先时我以为林家会更倾向于甄家,不想,林家倒是另有打算。只要在三皇子的事情上一致,暂且容林家亦无妨。这世间,没了林家,也会有别家。相对于别家,咱家与林家的交情倒是更长久些。”

谢林两家,只要没有根本上的利益冲突,共存并不是难事。

林靖回家与大哥、舒先生提及谢国公时,道,“谢国公是看透了咱家的弱点,知道此一举其实是得罪了三皇子的。”

“既是谢家看透了,想来愿意咱家以后做这个恶人。”舒静韵气定神闲,“把康家的不满引到咱家身上,于谢家,是愿意见此情形的。不然,待康家起来,怕是第一觉着碍眼之人就是谢家了。”

林靖与大哥打听,“哥,陛下如何说立后之事?”

林翊道,“陛下身子不大安稳,原是召了我说话,偏生用了药,睡得沉了,我便先退下了。”

林靖想了想,冷笑,“陛下这一病,性子倒是改了不少。”以往何曾单独召大哥哥说过话,先时大多是在林太后面前作戏般的赞几句空话,要说重用,再没有的,更不必提私下召见。

林翊肃正了脸色道,“陛下乃一国之君,言语要恭敬。”

林靖偷偷翻个白眼,不与大哥哥争这个。他反正最做不来的,就是表面文章。

林翊是第二天陛见。

昭德帝脸颊瘦削,已是有些脱相,再无先时帝王的意气风发。不过,帝王的目光依旧锐利。林翊恭敬的一丝不苟的行过大礼,昭德帝衣冠整齐,靠在床间,示意林翊道,“阿翊不是外人,坐。”

林翊再行一礼,坐在一畔的绣凳上,昭德帝道,“你的奏章,朕看过了。哎,说说吧,你是怎么想的。”

林翊素来少言,他此刻亦是言简意赅,唯有一句,“臣觉着,陛下一病,人心思乱,而孔贵妃,曾得姑母称赞。臣不懂宫闱中事,不过,臣想着,姑母的眼光,一向是不错的。就大胆上本了。”

昭德帝目光幽沉,良久方是长声一叹,再无言语,只是摆摆手,令林翊退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PS:感觉受到晚更咒的光顾。。。。

第107章 黄雀之三

第107章

自林太后去后, 昭德帝就有了个毛病, 但凡遇上难事就爱缅怀一番嫡母。此次犹不例外, 是啊,倘嫡母尚在,宫里何尝会生出这些乱子, 便是人心活动, 也不敢闹到明面儿上来。

哎——

自从林太后去了, 昭德帝对嫡母的感情反是愈发的深了。

林翊把该说的话说过后,想着,依昭德帝的性子,林家在推动孔贵妃立后一事上的私心嫌疑估计能洗清了。而,连谢家都认为,林家举荐孔贵妃一事妙至毫颠的原因之一就是, 孔贵妃的确是非常合适的皇后人选。

基本上, 举朝大部分人都认为, 在荣甄二妃失势的今日,康丽嫔一向不是很得昭德帝喜欢, 孔贵妃的后位已是十拿九稳。

故而,林翊上书之后,颇有些跟风之辈。

只是, 出人意表的, 昭德帝对于立后之事表示了沉默。

帝王的沉默往往代表很多含义,但在这立后的当口沉默,却是不由令人多思, 昭德帝是不是不大满意孔贵妃为后之事。

为此,衍圣公都派儿子来过林家好几遭,生怕这事儿出什么漏子。

林靖与衍圣公家的小孙子倒是认得,林靖道,“你想想,先时荣甄二妃是如何失宠的,便是因蹦哒的太厉害,给人以可乘之机,故此失势。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急。那蹦哒得厉害的,必得死在前头。你想想,兔子不是跑得太快,能一头撞树上撞死么。倘不是孔娘娘安稳,焉得能有今日?一国之母,不是妃子嫔妾,岂能连这点儿定性都无。当初,姑母亦是欣赏孔娘娘这份儿淡定气度。”

林家的交际向来奇特,如果是长辈之间的来往,就是林翊出面,但有些话,林翊不好说的,林靖就会借着年纪小,口无遮拦的去与自己相熟的家族子弟解释一二。毕竟,两个家族的来往,不能太淡,太淡了没滋味儿,但也不能过密,过密则容易着人眼。

尤其这个时候。

更需要有林靖这么个人,林家把孔家安抚住,以免孔家真的心急之下出什么昏招。林靖私下还与大哥说呢,“亏得孔家还自称圣人之后,一个后位就叫他家这般坐不住。”

林翊道,“国母之位,谁能淡定?”

林靖便道,“我听说当初姑母其实不大愿意进宫。”

林翊道,“先帝待姑母,总是尽了心的。”只是天不遂人愿,偏生先帝仅有一子,且非林太后所出,昭德帝又是这么幅凉薄的性子,林家处境方如此尴尬。

总之,在林靖的眼里心里,自是无人能与自家姑母相比的。

昭德帝对立后之事表示了沉默,原本与林家达成一致的谢家立刻出了妖蛾子,因为,偏生此时,康丽嫔所出三皇子传出聪颖孝顺的名声来。甚至,昭德帝在见过三皇子的文章后大喜,非但赏了三皇子文房四宝,还夸丽嫔教子有方,当下升了丽妃。

林靖在家骂谢国公骂了小半个时辰,直骂谢国公老奸巨猾。

要说翻脸比翻书还快的,谢国公绝对是其中好手。

舒静韵直乐,笑道,“估计那天阿翊上本请立孔贵妃为后,谢国公心里就是阿靖你这般想咱家的。”

林靖气鼓鼓地,“我见了他,都是一口一个老国公,可敬重他了。”

舒静韵道,“人家见了你还一口一个阿靖,夸你跟夸亲孙子似的呢。看你这嘴脸,怎么还只许自己占便宜,就不能吃点儿亏了。”

“我可没这么说。”林靖死不承认自己是个小心眼儿。

好吧,像林靖这样儿的,自小跟着太后姑母在宫里长大,便是昭德帝瞧着林太后的面子,待林靖也和气的了不得。再加上林靖自己聪明伶俐,还当真没吃过这样的亏。

林靖哪能吃下这亏啊,他要是不找回这口气,自己个儿就能憋死自己个儿。

林靖琢磨了大半宿,到二老太爷那里去了。

二老太爷没在家,二老太太在家呢,二老太太一直挺喜欢林靖,笑眯眯地,“阿靖怎么有空过来了?”

“眼下功课不忙,我想着,好些天没来瞧二叔二婶了,正赶着这不眼瞅着中秋么,大嫂子让丫环去看咱们窖里存的果子。今年这水果存的好,我想着,二婶这里什么都有,到底是我们晚辈的心意,我就带了几个寒瓜过来,也给二叔二婶请安。”林靖说着叫丫环抬了上来给二老太太看,二老太太笑,“你爱吃这口,偏生你小孩子,眼下天儿寒,不能吃这个,待明儿我叫他们煮了汤水,你过来吃,那个是热的,无妨碍。”

林靖道,“煮汤水就不好吃了。”

“真个挑嘴的,一样的一样的。”

林靖道,“二婶叫人煮莲子汤吧,莲子煮汤好吃,软软糯糯的。”

二老太太眉开眼笑的应下。

林靖先陪着二老太太说笑些个,才说起正事来,打发了下来,问二老太太,“二婶,二叔近来可与荣家还有来往?”

“他先时倒是去过几趟,说是去打听荣家的动向。放心,我瞅着他呢,不叫他添乱。”相对于二老太爷,二老太太完全是明白人中的明白人。眼下长房兄弟都有出息,又很肯照应他们二房,二老太太一向看管丈夫很严,生怕丈夫志大才疏,做出伤情分的事。

林靖悄声道,“先时就多亏了二叔带来的信儿,二叔平日里不爱俗务,可关键时候,真能帮上大忙。”

二老太太脸上露出喜色,双手合什,念佛道,“他能做件明白事,我就放心了。”又问,“阿靖,你可是有什么事要寻你二叔?”

林靖就把自己的盘算悄与二老太太说了,二老太太皱眉,不解道,“荣家好容易倒了霉,要是叫他家起来,先时太后娘娘的仇可就没法儿报了。”

林靖道,“荣家办得那巫蛊事儿是铁板钉钉的,他家想翻身,断没这样容易。不过是借此机会,杀一杀康丽妃的威风,好把孔贵妃推上去。”

二老太太道,“要是叫你二叔去荣家吹吹风,这是没问题的。只是,阿靖你可得仔细着些,咱家与荣家深仇大恨,断不能叫荣家起来的。”

要说二房,先时虽对长房的爵位有些野心,那也不是没有来由。林太后是林翊林靖的姑母,可同样是二老太爷嫡亲的姐姐,正是因此,二房颇动过些心思。譬如,二老太爷还曾与荣家勾勾搭搭的。二房深恨荣家,亦是因林太后之事起,林太后过逝后,二老太爷就差给荣家弄个巫蛊咒上一咒了。

正是因此,二老太爷这回去荣家打听消息什么的,还真不是想着脚踩两只船,两头儿得好处啥的,二老太爷定是要搅了荣家的好事,好给姐姐报仇。

林靖一向对二叔的性情不大欣赏,他与二老太太很合得来,正同二老太太说这事儿呢,二老太爷哼着小曲儿回来了。见着林靖便道,“唉哟,阿靖你是贵足踏践地,怎么有空往我这里来。”可见,林靖不大欣赏二老太爷的性子,其实,人家二老太爷也不大欣赏他呢。

听着二老太爷这话,林靖心里翻个大白眼,“我过来看看二婶。”

二老太太道,“看你们俩,阿靖不来时,你一天念叨他好几回,阿靖这来了,又说这样的怪话。阿靖你也是,刚不是还说是来给你二叔请安的么,这见着人了,就改了口。”

林靖瞥二老太爷一眼,正赶上二老太爷也正拿眼瞥他,俩人还没说话,二老太太先笑了,道,“唉哟,看你俩,可见是嫡亲的叔侄,这瞧人的模样都是一样的。”

二人连忙别开眼,心下想的都是:我怎能与这老家伙(小兔崽子)一样!

二老太太留林靖在家吃饭,林靖这一吃饭给吓坏了,林靖自小就是个挑嘴的,他鲜少与二老太爷一道吃饭,以往也没留过心,如今一吃饭当真给吓着了,林靖发现,他与二老太爷口味儿竟然颇为相似。譬如,俩人口味儿都偏清淡,林腾就则爱浓油赤酱,林腾吃的炖肘子,林靖是一口都没碰,二老太太都动了两筷子,二老太爷也是没吃的,还说二老太太,“阿腾年纪小还罢了,正长身子,爱吃肉。你可少吃这些肥的,什么岁数了,这两年,你可是一个劲儿的长肉。”

二老太太当时的表情,怎么形容呢,林靖回家与大哥是这样说的,“我看要不是我跟阿腾在,二婶立刻就得抽二叔一顿。”

林翊:…

好吧,二老太太的彪悍,也是阖城皆知的。

二老太爷不知怎么同荣家搞的交情,那简直是一说一个准儿,二老太爷刚去给荣家吹了风,荣家立刻在昭德帝面前摆出一幅可怜巴巴的模样,再有些狗腿子过去吹风,说康丽妃与三皇子,原本不显什么,不晓得因何,皇贵妃与甄嫔娘娘刚一不得陛下喜欢,三皇子立刻就伶俐了。就是皇贵妃与甄嫔娘娘有什么不好,也碍不着二皇子和四皇子啊,是不是?

荣家这回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一个劲儿的只给自家洗白,他主要是把二皇子择出来,顺带着四皇子一并在昭德帝面前说好话。

这就是林靖给二老太爷出的主意,让荣家暂且放下荣皇贵妃,先把二皇子给弄清白了。二皇子原本年纪就不大,昭德帝又是亲爹,甭看在女人身上疑心重,在年少的儿子身上,总是心软的。

何况,抓住康丽妃与三皇子刚刚冒头儿的时机说这话,昭德帝便是不信,也得心疼二皇子几分。果不其然,昭德帝特意召了二皇子四皇子问其功课,之后也都赏了。

荣家为此还送了二老太爷俩水灵丫头,把二老太太气得,硬是逼着二老太爷变了现。

荣国公晓得后,很是嘲笑了二老太爷一回。二老太爷回头与林翊道,“这主意到底成不成啊,我看荣家那老东西近来得意的很。”

林翊还懵着呢,“什么主意?”

二老太爷大惊,“你不知道?阿靖那小子信誓旦旦的与我说,是你的主意啊。”把林靖出的主意与林翊说了。林翊原以为,那天林靖就是去二老太爷家吃饭呢,不想这里头还有这事儿。林翊只得替林靖应了,道,“啊,我倒是提了一句,他就求着二叔把事儿给办了。”

二老太爷毕竟一把年纪,哪里能瞧不出来林翊为林靖圆话,二老太爷一拍大腿,“嘿,我早说那小子主意大,他真是什么主儿都敢做,这把我坑得,要是叫荣家抖起来,我跟他没完!”又说林翊,“你做大哥是要宽厚,可也不能太娇惯那小子,你看看,他啥事儿不敢干,连我都敢坑!坑我还罢了,我不与他个小崽子计较!这要是叫荣家抖起来,你也想想,他第一个对付的就是那小子,荣四可是给他干掉的!”

二老太爷说着,问林翊,“那小子是真不想活了呀!”

林翊连忙道,“那不至于,阿靖这么着,怕也有他的道理。”

二老太爷就等着林靖放学回来讲“他的道理”呢,林靖听说昭德帝赏赐二皇子、四皇子之事,立刻面露喜色,笑道,“还是二叔出马,一个顶俩。”整个林家,也就二老太爷能与荣家说上话啊。

二老太爷啧啧两声,“真看不出来,小鼻子小眼的小人儿,还会扯虎皮做大旗了。”他一把年岁,竟叫林靖给蒙了。

林靖道,“我跟大哥哥谁跟谁啊,大哥哥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我的意思,就是大哥哥的意思。是不是,大哥哥?”

林翊还没说话,二老太爷道,“你这油嘴滑舌的样儿,可真不像你爹。”

林靖道,“谁说的,姑母都说,我跟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二老太爷险没当场吐了,林翊也是一幅消化不良的模样。林翊道,“行了,眼下二皇子眼瞅着要起来,这岂不是更乱了。”

林靖道,“大哥放心,这几天我可没闲着,我与白相家的老三还说起过朝廷的事儿,我说了,眼下谁做皇后有甚要紧,得看谁坐得太子,那才是赢家。荣家与白家是姻亲,自陛下病势愈沉,原本嫁到荣家的那位白姑娘,先时不是与丈夫搬出荣家了么,后来又搬回去了。白相这必是站荣家这边儿的,可白相若是想立个从龙之功,这时候必然得为储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