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林黛玉不行,虽说黛玉如今日子过得顺心,也没表现出什么小性子,但是,在王氏心里,林黛玉就是个狐媚子,之前林母还没来的时候,贾敏病重,史氏曾经露过口风,想要亲上加亲,让贾宝玉娶了林黛玉,但是王氏当时就在心中将林黛玉给否了,她当年就看不惯贾敏,林黛玉是贾敏的女儿,这一点就叫王氏不乐意了。

何况,林黛玉生得纤细,一看就是一副短命相,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一命呜呼了,她可不想让自个宝贝儿子背个克妻的名声,好在后来林母也没有提过,但是在王氏心里,林母就是贼心不死。

当初贾珠的婚事就是贾政与史氏做的主,王氏本想着让贾珠娶一个勋贵家的女儿,李纨进门的时候嫁妆在王氏看来也寒酸,陪嫁的那些什么书画之类的,在懂行的人眼里,自然是千金不换,但是,在寻常人眼里,压根值不得什么,李纨又没多少压箱的银子,陪嫁的田地也很少,这就叫王氏极为不满了,何况,贾珠最后还被克死了,王氏那时候就发誓,贾宝玉的婚事,她一定要自己做主。

王氏在那里温言安慰着贾宝玉,心中却忽然想起了自个嫁到薛家的庶妹薛王氏,自家那个妹妹也生了个女儿,比贾宝玉大两岁,但是,大两岁也没什么要紧的,宝玉一团孩子气,正需要一个温柔体贴的妻子。就算是日后颜色不好了,再给宝玉几个美貌的姨娘便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尤其,如今王熙凤显然跟自个离了心,她正需要一个跟自己贴心的儿媳妇呢!这么一想,王氏就有些激动起来,准备着回头就叫人给妹妹写信。

这年头哪怕是权贵人家,也是没多少夜生活的,因此,过了戌时,一个个都已经开始露出了困意,尤其是三春黛玉,贾兰他们几个年纪小的,林母见他们已经有些睡眼惺忪的模样,连忙叫三春黛玉先到自个屋里暂时歇一会儿,又叫李纨先带着贾兰回去,而里面的榻上,贾宝玉已经睡着了。

没多久便到了子时,丫鬟们又从厨房提了刚做好的饺子过来,各自分食了几个,连里间睡着的几个人都被叫醒,意思一下地吃了一两个。好几个人都吃到了饺子里面包的花钱,都是露出了笑容,林母也吃到了一个,这也是正常的事情,放了花钱的饺子分量跟其他的肯定是不一样的,有经验的丫鬟就能感觉得出来,自然可以拿来讨好一下主子,主子高兴,她们也能沾到好处。

等着大家吃过了饺子,这才各自散去,贾宝玉也被人用软轿抬回了自个院子。三春黛玉她们这会儿还是昏昏欲睡的模样,三春倒也罢了,她们本来也就是住在荣庆堂后院的罩房里头,直接回去也没几步路,黛玉离得却稍微远了一些,林母舍不得让黛玉受冻,干脆便道:“今儿个时候不早了,外头风也硬,玉儿今儿个便在碧纱橱那边歇着吧!”又吩咐鸳鸯取了两个汤婆子给黛玉,看着黛玉迷迷糊糊又睡下了,林母这才放心歇了。

黛玉原本觉浅,半夜有点动静都能惊醒,林母知道之后,便每晚让黛玉先喝上一碗用杏仁煮过的牛乳,加上林母一直注意黛玉身体的调理,慢慢地,晚上也就睡得实了许多。

之前黛玉看着弱不禁风,王熙凤又听说她说在家还吃着人参养荣丸,想着林母疼爱黛玉,还想着讨好一下,家里配药的时候,就配了一些在林母在场的时候送了过来,才一开口,就叫林母给否了,小孩子家家的,人参哪里是能胡乱吃的,只怕黛玉在家吃这个,也是贾敏的缘故,就算没问题,常吃这个,也要吃出问题来了。何况,黛玉本就有些弱症,吃人参养荣丸自然有些虚不受补,人参本就是热性,吃了自然容易生出燥意,难以安神。因此,林母只是在饮食起居上叫黛玉调整,若是没什么明显的症候,并不叫她吃什么药。如今过了大半年,黛玉看着却是健康了许多,脸色也变得红润了起来。

瞧着林黛玉一日日地好了起来,纵然担忧林如海的现状,林母还是觉得安慰了许多,躺下之后,没多久也缓缓睡去。

第45章

江南那边,林如海隔上一段时间就能收到自家女儿的信,信里头还有自家岳母给的一些叮嘱,许多就是林黛玉代笔的。

原本贾敏就常与贾母通信,信里面对林如海也就是寻常的问候而已,如今经常收到林母的信,林如海只当自家岳母对自己妻子疼爱有加,对自个却是爱屋及乌而已。

在信里头,林黛玉的心情却是没有隐瞒,很显然,字里行间,林黛玉的笔迹都显得比较轻快,显然日子过得颇为顺心,岳家对自个女儿很是照顾,林如海有的时候都会觉得自个后顾无忧,可以放开手脚忠心爱国了。

这样的想法没多久就叫林母给打消了,林母没有在信里面给林如海粉饰太平,将贾家的事情都跟林如海说了,直言,贾家如今其实就是空架子,自己两个儿子各有心思,但是都不是什么干大事的料,而第三代成长起来也需要时间,不得不将还算有点能耐见识的贾琏放出去让他先开个路,但是,林母却也直言,自个大概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林母在信中表示,自个这个年纪,过了今天不知道还有没有明天的那种,她这几年能够照看好外孙女,甚至还能给她找一门门当户对的婚事,但是,若是自个没了呢,荣府却是很难为黛玉撑腰的,到时候黛玉若是被欺侮了,娘家无人,连个诉苦的地方都没有,因此,无论如何,林如海一定要好好的才行。

林如海并非什么真正大公无私,除了忠君爱国,再无其他杂念之人,相反,林家原也算得上是世家,对于世家来说,家在前,国才在后,林如海原本想得很好,自个拼掉这条性命,回头上头怎么着也该念着自己的这份功劳,好好待林黛玉才是。

林如海也曾经跟林母透露过自个的想法,很快就被林母批了个体无完肤。林如海不知道,林母还不知道吗,林如海的想法完全是建立在在位的皇帝还是当今这位圣人的情况下,问题是,再过两年,当今就会因为一些缘故,直接禅位做太上皇了,太上皇虽说还有个皇字,但是终究是过时的了,或许一开始还有许多老臣依旧肯忠心太上皇,但是毕竟,太上皇不怎么管事了啊,新圣人哪怕只是差不多表示一个态度,立马就会有人心领神会,将原本忠于老圣人的人给踩下去。

新皇要说有能耐,也有,但是,却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人,反而睚眦必报,刻薄寡恩,他提拔一些原本有污点的人上位,如贾雨村之流,将他们当做是一条疯狗一般,跑去攻击那些依旧留恋上皇的人,将开国后的那些勋贵还有世家拆得七零八落,然后隔个几年再赦免一下,如此一来,大家还得感恩戴德,觉得圣人宽仁,里子面子都齐全了,但是,局外人都可以知道,圣人已经用各种手段,完成了朝堂上的清洗。

林如海是标准的帝党,他一直忠心的是如今的圣人,后来的上皇,新皇做皇子的时候曾经拉拢过林如海,林如海自然是拒绝了,哪怕是委婉的拒绝,在那位心中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指望着新皇在林如海过世之后,照顾林黛玉,那简直是做梦!

林母不能跟林如海说之后新皇是什么人,是什么脾性,只是提醒林如海,圣人如今也已经年迈了,她哪怕没有多说什么,林如海可不是什么一根筋的傻瓜,立马明白了林母的言外之意,林黛玉如今才几岁的年纪,距离议亲订亲怎么着还有五六年呢,这五六年里头,变数可就多了去了,订了亲还能退呢,到时候林如海若是因为站错了队被清算,林黛玉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林如海一边感慨自家岳母果然老辣,一边心中也生出了一些忧患之心,他在江南多年,虽说与当今圣人常常有密折往来,但是对于其他的皇子可是没多少了解,也不太清楚朝堂上如今的风向,他甚至好几年没有真正面圣了,自然不知道圣人如今是个什么情况,林母那边既然这般提醒他了,只怕林母在京城应该是收到了隐约的消息,林如海听了便是觉得头疼不已。

历朝历代,但凡涉及到夺嫡之事,多半都要血流成河,当年义忠亲王不甘做上几十年的太子,起兵谋逆,别说牵扯到此事中的文武官员了,便是皇子也折了几个进去。做皇帝的人,再如何宽仁,但是若是威胁到自个屁股底下的椅子,那可是六亲不认的。如今圣人的情况连身居内宅的岳母都听说了消息,只怕真的有些不妙之处。

林如海跟下头那些皇子可不怎么熟,尤其,做皇子的,只要对那个位置有兴趣,那么,无论是拉拢百官,还是培养自个的心腹门人,哪样不需要花钱,因此,盯着盐税的人多着呢,甄家那边,之所以一直对盐税虎视眈眈,一方面是他们自个习惯了奢靡,另一方面,为的也是甄贵妃所出的七九两位皇子。

林如海自从做了这个巡盐御史,跟那些皇子的门人手下也打过一些交道,林如海忠于的是当今圣人,在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林如海再长袖善舞,也不能跟那些皇子之前产生什么样的交情,毕竟,他不可能真的投靠某个皇子,真要这么做的话,只怕当今那位圣人第一个饶不了他。

想着未来上位的可能是某个因为盐税的事情跟他产生了什么龃龉的皇子,林如海只觉得头疼,再次确定,盐政上头的事情,自个真的是不能再多沾了,还是得尽早脱身才行。

林如海之所以之前产生了那种破罐破摔的想法,也是因为盐政上脱身实在是不容易,盐政糜烂,林如海的日子简直跟走钢丝差不多,那叫一个步步惊心,他能够自保就已经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何况想要做出点成绩来?

若是尸位素餐的话,林如海的下场无非是被夺职问罪,但若是真想要做出什么成绩,那简直是前途渺茫,若是没那种舍身取义的决心,还真是很难破开如今的局面。

林如海如今面临的局势便是那般,如今也只能咬牙撑着,他一时半会儿拿那些后头都有后台的盐商也没什么办法,甄家那边同样是投鼠忌器,圣人对甄家的看重众所周知,只要甄家那位奉圣夫人还在,谁动甄家,不光是要碰一鼻子的灰,说不得还要将自个填进去。

林母虽说明白林如海如今的困局,只是她对此也是无可奈何,林母原本也是官宦人家出身,要不然也不能嫁给那会儿有爵位有官职的林父,只是,这年头,女子再如何聪明,能够接触到的也就是后宅那一亩三分地,如林黛玉那边,已经算是颇为博学,她们所接触到的世界太小了,对于很多事情缺乏概念。

而林母后来被困数百年,辗转过许多人家,知道得最多的无非还是后宅那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对于盐政上头的文章,同样是一窍不通,她即便是如今能够提点林如海一些,也不过是因为她多做了几百年的鬼,她附身的是一块贵重的羊脂玉牌,能够用得起这个的,自然也都不是什么寻常人家,因此,总能听说一些大事,起码对于后头上位的是哪个皇帝,发生了什么非常大的事情,总是知道一些的,要不然,她就算是想要提醒林如海,也只能说,盐政不是个好差事,女婿你赶紧脱身吧,哪怕辞官也行,那样林如海听不听还是个问题呢!

林母虽说在信里面没有多提,不过林如海知道了贾琏得了个七品的县官之后,也是打听了一下贾琏任职的地方,回头就将那边的情况整理了出来,给贾家那边寄了过去。

林母收到之后,琢磨着怎么着也得让林如海将这个人情做实了才行,林母并非什么一竿子打死一船人的性子,林黛玉在贾家多年,贾家吞了林家的财产,还害了林黛玉的性命,林母真正记恨的也就是二房一家子,对于大房这边,当然也有怨恨之心,起码贾琏王熙凤两口子都算不上无辜,林家的财产是贾琏在林如海死后弄过来的,王熙凤也在里头昧了不少下来,但是明知道这一点,还放任府里头说什么林黛玉一纸一草都用的贾家的话,对于林母来说,已经足够她不喜的了。

只是,终究王熙凤对林黛玉还算了尽了一些心意,对黛玉也算体贴照顾,因此,林母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将大房二房分开来,二房那边,自然是要彻底报复的,至于大房这边,他们当年从林家得了好处,过了那么多年的富贵日子,那么,回头也该叫他们还了才行。

不过,如今还没到时候,二房占据优势已经很多年,起码贾家如今当官的也就是贾政一个人,大房若是想要翻身,还得有个官身才行,贾琏是唯一的人选。

何况,贾家在江南终究还有些根基,甄家那边还是贾家的老亲呢,林母也想借着贾琏表示一下自个的态度,不管怎么样,林如海还是贾家的女婿,江南那边的大族想要动林如海,就得考虑贾家这边的想法,哪怕他们只有一丝顾忌,也能给林如海多争得一份生机。

心中虽说是这么想,林母还是琢磨着,叫贾琏再欠林如海一点人情才好,林母不知道自个能够占着如今的身份多久,起码在这之前,总要给林黛玉,给林家多留一条路才行,因此,收到信之后,林母便叫来了贾琏。

第46章

贾琏任职的地方就在江南,别以为江南都是鱼米之乡,膏腴之地,就算是京城附近,也分上县下县呢,江南同样也是如此,那边距离扬州金陵都不算远,不过,很显然,贾家在金陵虽说也是一方豪族,但是官面上却是没有多少权势的,贾琏到了那边之后,若是有什么事情找到金陵,顶多也不过就是金陵那边的贾家出几个人给贾琏帮忙,还得提防他们会不会帮倒忙。

但是扬州那边,林如海俨然已经是地头蛇了,别的不说,林如海对江南那边的官场详情还是比较清楚的,回头叫林如海给贾琏引荐几个人,贾琏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贾琏也是聪明人,林母起了个头,他就心领神会。没错,这是现成的优势,干嘛不去利用呢?放着现钟不敲,反而自个去打铁,那不是傻瓜吗?

当然了,贾琏却是觉得林母说担心贾琏这么多年不过就是跟一帮纨绔子弟在一块儿厮混,不会做官,因此,才算是给他指了一条明路,他自个也是喜欢走捷径的人,因此,自然是乐得如此,当即对着林母拍胸脯,自个南下赴任就会直接绕道扬州,先找林姑父请教一番,再行上任,让林母尽管放心。

林母自然又是叮嘱了贾琏一番,这才叫贾琏走人了。这个年一过,林母对贾家的交际圈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实说,林母在搞明白之后,对如今的贾家也是颇有些鄙薄的。林母还记得,贾代善在世的时候,贾家那叫一个高朋满座,客似云来,你官位稍微小一点,帖子都未必能递到贾代善面前来。

可是如今呢,贾家越是越发不如从前了,原本那些贾代善的部将,跟贾家几乎没了联系,便是贾家的许多姻亲,同样如今也没了什么往来,逢年过节的,连一句话都没有。如今贾家往来的人家,多半也就是那些已经开始没落的勋贵,说是四王八公,实际上,哪怕是圣人宽仁,对于那几个异姓王,一向也是打压多过信任。

这里头处境最好的是北静郡王府,上一任北静郡王娶了宗室的郡主,也是当今的亲侄女,生下了如今这位北静郡王水溶。水溶他老爹前些年就过世了,水溶不到十岁就袭了王爵,因为太妃是宗室郡主,丈夫一死,就将北静郡王府的兵权尽数交了上去,水溶也被她刻意教导得喜欢风花雪月,性子风流,如此,自然得了上头的欢欣,因此,水溶得以不降爵而袭,如今依旧是北静郡王。

而其他几个王府,原本跟贾家关系最好的东平郡王府是最早没落的,如今已经没了王爵,其实也就是顶了个县公的爵位了,南安王府和西宁王府倒是好一些,没办法,上头固然想要削爵,但是架不住,南安王府一直关着东南大营那边,西宁王府常驻平安州附近,手底下数十万大军,这么多年经营,军中忠于他们的人很是不少,因此,尽管上头对他们极为警惕,但是一直抓不到把柄,因此,也只能忍着。

偏偏贾家跟这几家往来都很多,北静王府也就罢了,如今水溶也就是顶着个郡王的爵位,实际上却是闲人一个,但是另外几家可都不是省油的灯,贾家既然有弃武从文之心,早该跟这些人撕扯开来,结果呢,如今往来却是一直颇为密切,哪怕没有参与到人家其中的那些勾当,但是那也要上头相信才是。当初贾赦可不就是栽在这上头了吗?没有足够的实力,偏偏还想装什么大尾巴狼,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另外所谓的八公什么的也是差不多,这些人家多半跟贾家一般,祖上倒是争气,但是问题是,子孙不肖,多有纨绔子弟,争气的却是不多,贾家往来的都是这样的人家,不没落那是没有天理了。

林母才不在意贾家没落不没落呢,她早就是积年的老鬼了,可不在乎贾家的前程,在意的无非还是自家儿子孙女,只要林黛玉好好地成了亲,林家有了香火传承,那么,林母也就能瞑目了。

因此,林母压根没有改变的意思,反正上头就算是想要收拾勋贵,也得再等个一阵子才行,在这之前,早就该尘埃落定了,当然,前提是自家儿子林如海不要折进去。

刚过了正月十五没几日,贾琏就去吏部领了文书官服等等,带上了王熙凤还有两房下人乘船南下赴任去了,少了王熙凤这个口齿伶俐,能说会道的,一时间,府里竟是觉得冷清了一些。

管家的事情,除夕之前王熙凤就交给了邢氏和李纨,邢氏得了账簿对牌还有钥匙,差点走路都飘起来,李纨倒是依旧沉默,她进门之后,就没摸到过管家的事情,如今得了这差事,心里也明白,其实也就是过渡而已,她就是代表二房出个头,防止邢氏一家独大,闹得不可收拾,至于想要借着管家的事情中饱私囊什么的,只怕邢氏第一个就要闹腾起来。

邢氏其实也并不是真的上不得台面的人,她也是个苦逼的,说起来也是官宦门第,结果老爹还没做几天官,邢氏还没享受过多久官家小姐的生活呢,爹娘就先后没了,邢氏是长姐,下面的弟妹都还小,她自个年纪也不大,在那些如狼似虎的族人环伺之下,又能保住多少家业,也就是勉强支撑一家子的体面而已。

邢氏最大的幸运或者说是不幸就是被贾母挑中,做了贾赦的继室,哪怕她将邢家的家底都打包进了自己的嫁妆,依旧显得寒酸无比,还要被家里的弟妹怀疑邢氏到底卷走了多少家当,一个个心安理得地想要邢氏养着他们,邢氏根本就是里外不是人,有苦说不出,只能干忍着。

邢氏当初能靠着被族人搜刮之后剩下来的那些家当,勉强养活几个弟妹,还能维持家中的体面,可见手段如何,只是她没见识过贾家这样的奢靡,进门之后就漏了怯,还叫人算计了一把,弄得灰头土脸,从此就再也没有显示自个能耐的机会。

如今却是不同,之前贾家的下人被清洗了一通,那些倚老卖老,阳奉阴违的差不多都已经在黑煤窑挖煤去了,留下来的原本也是不得志,也没那个底气跟上头的管家太太明里暗里对着干,何况,前车之鉴在那里,贾家这样的人家,不可能缺了下人使唤,现在这些人不行,大不了就换人就是了,家生子不行的话,找人牙子买了外面的人进来,虽说一开始调教需要花点力气,但是外面来的人没有根基,想要立足,只有比家生子更肯干的。

因此,哪怕那些下人心里头未必瞧得起邢氏,又怀疑邢氏的本事,但是,对上邢氏,还是不敢怠慢的。何况,贾琏他们两口子出去任职,还不知道要几年才会回来呢,接下来几年都得看邢氏的脸色,哪怕,一开始殷勤一些,总不会是什么坏事。

因此,邢氏很是享受了一番众星捧月的味道,为此甚至差点将贾赦老是睡在那些小妾那里的事情给抛之脑后了。不过,邢氏却也没多大胆子大刀阔斧地改革家务什么的,无非还是按照旧例,不过,邢氏原本就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对于行情知道得非常清楚,下面的若是想要拿什么一个鸡蛋几百文钱的账目上来,那可是行不通的,因此,邢氏不过是上任几日,又是揪出了采买上的猫腻,将自个的陪房给塞了进去。

李纨却是比较悲催,她陪嫁的人本来也不多,之前贾珠过世,被王氏迁怒,陪嫁的丫头还有奶娘都被找了个借口撵了出去,李纨身边伺候的也还是贾家的家生子,她能用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李纨倒是得了王氏的授命,叫她找邢氏的把柄,只是,李纨素来沉默寡言,而且她从来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子,毕竟,她青年守寡,别人看她只会更加苛刻,何况,李纨也有些忧心,她毕竟是书香人家出身,明白哪怕贾母真的是偏爱二房,一意想着二房袭爵,但是怎么着,也不可能落到贾兰身上,李纨何必要为他人做嫁衣,反而叫自个得罪了人呢?

何况,若是邢氏当家,李纨还能捞到一点管家权,若是邢氏出了纰漏,说不得自家那个婆婆又要翻身,李纨对于王氏这个婆婆很是伺候不起,甭管王氏在其他人眼里是个什么模样,在李纨心中,王氏就是标准的刻薄婆婆,对李纨素来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李纨一点也不后悔在贾珠过世的那一年想办法怀上了贾兰,若非如此,只怕以王氏的手段,非得叫自个为贾珠陪葬不可。如今有个贾兰在,李纨当年又立志守节,王氏再对李纨如何,也是不好随意出手了,李纨才算是在贾家有了容身之处,因此,虽说邢氏做得明目张胆,但是,李纨却如同应声虫一般,无论邢氏怎么做,只要不损伤李纨的利益,那么,即便下头人有什么想法,李纨都会跟着和稀泥。

林母对此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反正只要邢氏做得不过分,她才不会多说什么,她如今就是家里的老封君,只管享受高乐,含饴弄孙,平常折腾一下王氏便是,其他的,与她能有多大干系呢?

第47章

北方的春天来得比较晚,花朝节的时候,园子里头还是比较冷清的,虽说是在孝中,不过,林母还是惦记着林黛玉的生日,因此,在正月底的时候,就吩咐了下去。

邢氏虽说想着小孩子家家,又还在母孝里头,做什么生日,但是,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林母对林黛玉的偏爱,贾宝玉看着都退了一射之地,起码如今陪着林母最久的是林黛玉,有什么好东西,其他人有的,林黛玉一定有,其他人没有的,林黛玉也有。

邢氏没有自个的孩子,吃了不少苦药汁子,最后大夫来了句宫寒,不易有孕,更烦的是,贾赦对她也比较厌烦,邢氏又不是什么绝色美人,说话也不是很有水平,人家黄脸婆好歹还有过那么一段时间呢,邢氏嫁过来之后,除了前几天贾赦稀罕了一阵子,然后,就经常独守空房了。

没办法,邢氏美貌不够,在贾赦面前又端庄太过,生怕叫人看轻了去,贾赦什么人,什么样的没看过。就算是当年的张氏,何等出身,何等要强的人,在贾赦面前也没端出那样的模样来,因此,贾赦很快就厌了。等到邢氏反应过来,不顾体统,对着贾赦俯首帖耳的时候,她颜色已经有些不如从前了,毕竟,她本来就是二十出头才嫁过来,是大龄女青年了,再折腾了几年,一向心气不顺,自然老得快,因此,尽管她如今软下身段,肯千依百顺了,贾赦也没那么大兴趣了。

贾赦不来,邢氏哪怕吃个一水缸的苦药汁子,也是别指望有个一儿半女的,何况,她如今年纪也不小了,想要怀孕也难了起来,邢氏如今已经熄了有个自己孩子的心。但是如今邢氏面临的尴尬局面就是,她就算是想要养一个孩子在膝下,也是没有选择。

迎春也就算了,一来迎春一直养在老太太那里,如今年纪也大了,二来,迎春跟大房的人其实并不亲近,探春还经常给王氏请安,给贾政做一些什么鞋袜之类的,但是迎春呢,却从来没有过类似的举动,何况,迎春那性子,邢氏也不喜欢,邢氏纵然对贾赦不敢有半点违逆,但是对上那些下人,可从来没真的如何客气过。

贾赦倒是还有个庶子贾琮,但是年纪也不小了,也被养坏了,一副乌眉黑嘴的样子,平常也显得胆怯蠢笨,对着邢氏战战兢兢如同鹌鹑一般,眼睛却不安分,邢氏如何乐意,因此,最后也只得安慰自个,自己不管怎么说,也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填房继室,贾琏但凡要点脸面,都得给自个这个继母一些体面,贾琮生母已经没了,日后也得孝顺自个这个嫡母,因此,邢氏也就破罐破摔,再也不提这上头的事情。

不过,邢氏未来养老的指望其实还是贾琏他们两口子,贾琏南下做官,少不得要麻烦姑爷林如海,她若是在这边慢待了林黛玉,叫贾琏知道了,定会对自个有看法,邢氏最是能够趋利避害不过,因此,得了林母的嘱咐之后,虽说不至于使尽了浑身解数,却也费了不少力气,好好张罗了一番。

花朝节之前,林母瞧着林黛玉有些神思不属,又听下面的丫头说,林黛玉似乎又写了几句诗,读来给林母听了,林母也是书香人家出身,立刻就知道,只怕林黛玉是思念贾敏了,人死为大,纵然贾敏在林母心中多有些不如意之处,但是这怀孕生子之事,也不光是贾敏一个人的错,林母如今也就不多想了,想着林黛玉这般,因此,这日便直接开口道:“这天也开始暖和起来了,之前一整年都没怎么出过门,你们女孩子家,出门的机会少,也该出去走走!回头叫人安排一下车马,明儿个大家便去铁槛寺一趟!”

林母没有说是去干什么,不过林黛玉却还是感念不已。贾宝玉那边听说了消息,也吵着要去,林母也没有拒绝,笑道:“你要去可以,不过那里是佛门清静之地,你可不能如同活猴一般,瞎闹腾,明儿你就与我老婆子坐一块儿,不许四处乱跑,要不然,以后就不让你出去了!”

贾宝玉对于让不让出去,其实没什么,如今贾政不怎么管他了,毕竟,之前折了一个嫡子,又将贾宝玉打坏了,贾政心里也有些发憷,总不能将剩下一个嫡子也给逼死了,因此,也不再催逼着贾宝玉读书上进。

贾宝玉简直如同没了紧箍咒的孙猴子,甭提有多欢脱了,如今那是光明正大地与家中的丫头厮混,虽说上次他院子里的丫头被撵走了大半,但是,很快,林母便叫下头挑选了长得美貌的丫头送了过去。老实说,林母真觉得贾宝玉有些邪乎,按理说,因为贾宝玉的缘故,遭了秧被撵出去甚至是被卖了的丫头也有不少,偏偏那些丫鬟依旧觉得贾宝玉温柔体贴,是难得的归宿,因此,贾宝玉不过是几句说惯了的甜言蜜语,立马,将院子里那些丫鬟多半哄得心花怒放,含羞带怯,对贾宝玉百依百顺。

林母这边不多管,王氏那边只有更心疼儿子的,她虽说成天在佛堂里头,但是又不是被关在佛堂了,何况,她还有个儿媳妇管家呢,回头又叫李纨挑了几个她认为可靠的丫鬟,送到了贾宝玉那里。

贾宝玉如今就是老鼠掉在米缸里头,甭提有多幸福了,不过,他跟那些丫鬟厮混的次数多了,能跟三春黛玉她们接触的时间就很少了,如今听说她们要去铁槛寺上香,哪有不想跟着的道理。

跟林母那边赌咒发誓了一番之后,贾宝玉又腻在林母身边,娇声道:“老祖宗,云大妹妹却是好久没来了,她在家里一向过得不痛快,你叫人接云大妹妹到家里,咱们一块儿出去玩可好?”

贾宝玉不说起史湘云,林母几乎将这人给忘了。林母对史湘云印象可不好,她居然敢将黛玉比成戏子,这是何等的羞辱,若是林母当时在场,非扇史湘云两个耳刮子不可。

史湘云根本就是个白眼狼,林黛玉对她可以说是掏心掏肺了,毕竟,她念着史湘云也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难免有些感同身受之意,因此,对史湘云颇为纵容,结果呢,史湘云却是对薛宝钗信服不已,反而总是说林黛玉的坏话,叫林母想起来都要咬牙。

贾宝玉这边开了口,林母犹豫了一下,还是笑道:“你这猴儿,就算是要去接你云大妹妹,也没有这会儿就过去的道理,这都什么时候了,就算是自家亲戚,也得讲点礼数才是!咱们就先去给史家那边递个帖子,就说玉儿过几日生日,接她过来玩耍,再多住几日,岂不是好?”

贾宝玉听了,也不再闹腾了,笑道:“那老祖宗可要说话算数!”

林母点头笑道:“应承了你的事情,祖母什么时候没答应过了!行啦,你云大妹妹如今也不小了,若是过来,祖母这里却是住不下了,还是得收拾几间屋子出来才好!”

林黛玉却是曾经听三春说过史湘云的事情,想着史湘云父母双亡,跟着叔叔婶婶过日子,听贾宝玉的说法,似乎是过得不甚如意,心中便生出了一些亲近之心,笑道:“我那边芳华院却还有几间屋子空着呢,不如就叫云妹妹住到我那边,祖母觉得可好?”

林母心中暗叹,不过还是笑道:“哪里用得着这般麻烦,你那院子虽说不小,不过住的人也不少,挪动起来也不方便,说起来,几个丫头年纪也一日日大起来了,总是挤在我老婆子这里,难免有些不像,她们的屋子也该收拾起来了,正好云丫头要来,先收拾出几间出来,让云丫头住几日,回头叫人好好打理一下,也好让你们几个丫头也搬过来!”说着,便吩咐了几句,又叫贾宝玉去帮着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趁早改了,贾宝玉也是听风就是雨的人,立马就跟着跑了。

三春却是又惊又喜,虽说荣庆堂地方的确是不小,但是问题是,林母爱清静,她们那边有点动静,林母这边都能知道,很多事情难免有些不便,因此,平常做事也有些缩手缩脚,因为林黛玉有单独一个院子,因此,三春下了学之后,没事就回到黛玉那边坐坐,说说女孩子家的私房话,乐呵一下。如今若是自个有了单独的地方,那么自然没有不如意的道理。

当然嘴上不能这么迫不及待,哪怕是最闷不吭声的迎春,也很是说了几句舍不得林母的话,林母笑呵呵地听着,说道:“你们就算搬出去住了,不还是得每日里跑我老婆子这里来啊,你们住的院子离这边也不会多远,没事就过来便是,只怕那时候,就要嫌我老婆子烦了!”

探春赶紧说道:“老祖宗这话却是折煞我们了,我们只担心老祖宗烦了我们呢,何况,老祖宗这样的身份见识,我们姐妹恨不得时时跟在老祖宗身边,能学到老祖宗一星半点,都是我们姐妹们的造化了!”

林母笑道:“你这丫头,就是嘴甜,鸳鸯,将那盘子蜜三刀都赏了三丫头,叫她再甜甜嘴,回头啊,多说几句好听的,我老婆子也能乐呵乐呵!”

鸳鸯抿嘴一笑,将一整盘子的蜜三刀都端了过来,又笑道:“三姑娘可得教教我怎么哄老太太欢心呢,要不然,老太太天天听着三姑娘的,可要将我们这些人给忘到脑后了,这可怎么是好呢!”

“鸳鸯姐姐这可就冤枉我了,老祖宗离了谁,也不能离了鸳鸯姐姐啊!”探春也是笑道,心里却是有了决断,不管怎么样,如今还是得先哄着老太太才好。

第48章

第二日一早,用过了早点之后,林母便携了黛玉三春还有难得起了个大早跑过来的贾宝玉,各自上了马车,带上了不少下人,便一路浩浩荡荡地往铁槛寺去了。

贾家毕竟还顶着个国公府的牌子,因此,即便是家中的小辈出行,也是可以乘坐朱轮华盖车的,林母作为国公夫人,乘坐的马车规格自然更高一些。

贾宝玉直接就跟着林母上了自个的马车,而黛玉惜春坐了一辆,迎春探春又坐了一辆,前头家中的家丁护卫开路,马车边上和后面也有仆妇跟着。

鸳鸯是林母的贴身大丫头,自然也跟着上了马车,在一侧仔细伺候。

贾宝玉如今没人管了,他年纪不大,好奇心也强,手头又不缺钱,三天两头地便会跑出来玩耍,因此,对马车外面的风物并无什么好奇之意,他这会儿却是惦记着后头的几个姐妹,若不是答应了林母,都想着从车上跳下来,跑去跟黛玉她们挤在一块儿了。

贾宝玉有一个好处就是从不记仇,以前林黛玉跟他说什么仕途经济,科举正途什么的,贾宝玉自然是不爱听的,只是如今,他那身体,叫家里头都放弃了让他继续科举的念头,林黛玉也不好多说了,因此,一时间虽说觉得贾宝玉太过唐突,却也只能躲着一些,要不是林母时常挡着,林母给林黛玉安排的教养嬷嬷也非常给力,贾宝玉真能直接冲进林黛玉闺房里头去。

林母见贾宝玉一副屁股底下简直像是长了钉子一样的模样,心中就是有些厌烦,不过还是说道:“宝玉莫非是嫌弃我老婆子了,怎地这副模样!”

贾宝玉一下子回过神来,赶紧撒娇道:“怎么会,老祖宗,孙儿孝顺你还来不及呢!老祖宗,孙儿给你捶腿!”说着,真从一边拿了美人锤过来,在林母腿上像模像样地锤了起来。

林母笑道:“好啦,你这孝心,祖母是知道了,你这点小胳膊小腿的,能有多少力气,来,陪祖母说说话?之前家里事情多,你身边伺候的都是后来才选上来的,你那边可还顺手,那些丫头可还听话?”

贾宝玉从善如流地放下美人锤,口中说道:“祖母选的,哪有不好的道理,她们都是极伶俐周到的!”

“这就好!”林母笑道,“你如今年纪小,不知事,祖母总是怕你被下头的人糊弄了,如今你觉得好,祖母可就放心了!”

贾宝玉赶紧点头,他是典型的颜值星人,只要颜值高,你怎么做都是对的,他如今身边那些丫头,便是底下洒扫的,看着也算得上是美人胚子,就算相貌稍微平常一点,也总有些亮点,真要算起来,其实还是袭人生得也就是清秀罢了。

说到丫鬟,贾宝玉忽然想到袭人之前曾经在他身边哭诉,说是自个虽说贴身照顾着贾宝玉,只是至今依旧顶着三等丫头的名头,名不顺言不正的,下头的人难免都对她有些不服云云。贾宝玉听了,哪有不心疼的道理,这种事情,却是不能去找王氏,王氏要是知道有个丫头直接就能在自家儿子那里吹枕头风了,只怕第一反应就是活撕了袭人。

贾宝玉虽说对母亲一直顺从,但是却也知道,王氏的一些脾气,在这些事情上,王氏是绝对不会对他让步的,因此,便找上了林母,拉着林母的袖子摇晃起来,口中道:“老祖宗,袭人是我身边的大丫鬟,一贯最是妥帖不过的,孙儿也离不得她的伺候,她一直做着个三等,怎么着也不像话啊!”

林母顿时皱起了眉头:“你不是说身边的人都伶俐周到得很,怎么就离不开一个三等的丫头了,她不该是在外头洒扫提水吗,怎么又到你身边去了?”

贾宝玉见林母神情不好,心里顿时一慌,赶紧解释道:“是上次孙儿被老爷教训一通,一时间没有人近前伺候,袭人补上来的!老祖宗,袭人真的很好!”

林母心中冷笑,不过还是说道:“她毕竟是外头买来的,说不得过上几年,家里就将她赎出去了,而且,终究不比咱们家的家生子有见识,懂规矩,听说以前在你屋里一向是个拿大的?既然宝玉你喜欢她贴身伺候,那么,三等的确是有些不妥,那就做个二等吧,至于大丫头,以后却是休提!”

贾宝玉见林母神色,好歹是松了口,因此,也便不再多说,只是笑嘻嘻道:“还是祖母疼孙儿,而且袭人怎么会出府回家,以后,她肯定会长长久久地留在府里的!”

林母拍了拍贾宝玉的手,说道:“宝玉你一向心软,怜惜这些丫头,这也不是什么错事,不过呢,却得防着这些丫头仗着你的心意,反而胁迫你这个做主子的,到时候,祖母可饶不了她们,明白没有?”

贾宝玉赶紧点了点头,想着了了一个心事,顿时又高兴起来,他如今身边伺候的老人也就是袭人一个了,袭人又惯会哄着他,其他人终究不想袭人那样对他极为了解,自然,袭人在贾宝玉心中颇有些不同,那所谓的长长久久留在府里,也是在袭人的暗自引导下,贾宝玉亲口说出来的承诺。

林母再也没提袭人的事情,一个丫鬟,想要解决再简单不过,贾宝玉素来多情,其实最是无情,回头将袭人处置了,再给贾宝玉一个好的,贾宝玉也就没什么好闹腾的了。何况,林母记得上辈子她随着林黛玉到了贾府的时候,第一眼看到袭人,就发现她已经不是完璧之身,能跟她那般的还有谁,那时候贾宝玉才十一呢!若是这辈子她依旧如此,正好可以打发了她,叫她自以为得意的时候,尝尝又被直接拍下去的滋味。

后头,黛玉三春却是对路边上的景象新鲜无比,她们出门的机会很少,林母跟贾母认识的那些人并不熟,何况贾母原本就很少出门,就算是有人下了帖子,一般也就是教王氏或者是邢氏出门应酬,后来王熙凤嫁了进来,又轮到了王熙凤,她自个却是不怎么出门的。

当家的女人出去得少,三春要么是庶出,要么干脆就是东府那边寄养的,谁会惦记着她们,因此,一年到头都未必有机会出一次府,难得出来一次,一个个都很是高兴,透过车厢上的竹帘,看着外面的街景,凑在一块儿唧唧喳喳起来,哪怕是一向很少出声的迎春,都忍不住在那里跟探春讨论外面那些摊子店铺,还有一些挎着篮子沿街叫卖的小贩,满脸都是向往之意。

而街上那些人也是好奇地看着这一队人,对着马车指指点点,猜测是谁家的女眷出行,欣羡着人家的富贵,一些看多了才子佳人话本的,更是在幻想着自个能不能有幸成为那被佳人垂青之人。

等到一行人出了城门,外头的景致又是不同了,已经入了二月,地里的麦苗长高了许多,不少农人在田间劳作,有放牛的牧童努力拉着牛,不许它糟蹋麦苗,看得几个女孩子瞪大了眼睛,不时惊叹一番。

她们还没看够的时候,铁槛寺已经到了。

铁槛寺是贾家的家庙,贾家别的不说,寺庙,道观,庵堂竟是都有,平常上香停灵祭拜,都在铁槛寺,水月庵却是女眷们念经礼佛的地方,贾家一些犯错的女眷,也会被送到水月庵去持斋甚至是出家,而清虚观更是京城有名的,如今清虚观主事的张真人,当年却是贾代善的替身,这人道法高深,出身龙虎山天师府一脉,得过朝廷的册封,却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贾家对于铁槛寺,清虚观什么的,其实去得不多,一家子都不怎么爱出门的样子,平常就算是想要祭拜什么的,一般也就是捐了香油,叫和尚尼姑道士们帮着念经祈福罢了。如这铁槛寺里头,就给贾家的各个大小主子都点了长明灯,无非就是灯油多寡罢了,贾宝玉的最多,无论是贾母还是王氏,都是年年给寺里观中捐上大把的香油钱,然后什么寄名符,护身符,平安符什么的,那简直是成打的不重样的,便是那个惯会哄骗内宅妇人的马道婆那里,也不知道得了多少好处。

昨儿个铁槛寺的人就听说荣府老太太带着孙子孙女一块儿礼佛来了,一大早就开始忙活起来。

铁槛寺虽说也有些香火,附近的村民百姓也会到这边来上香拜佛什么的,不过,那些人能有多少油水,有个几个铜板,都能说明家里还算有点闲钱。有的人家一家子跑过来上香,最后只给一文钱的也不是没有,寒冬腊月的,还得跑庙门口讨碗热粥。

但是贾家却是不同,铁槛寺这边本来就是贾家的家庙,当初建的时候,就将附近上百亩地的出息直接就交给了铁槛寺,逢年过节的,也都有香火钱送过来,平常寺里不宽裕了,送上几卷经书,或者是一些在佛前开光过的手串什么的,很快,那边就有钱送过来。

尤其,贾家老太太有名的怜贫细弱,崇佛好道的人,掏钱从来都很爽快,这次她亲自过来,这些和尚哪有不兴奋的道理。别说什么出家人四大皆空,西游记里面说了,佛祖那边要给人念几卷经文,收上几斗的金沙都觉得不够呢!何况,他们这些和尚还在凡间打滚,衣食住行,哪样不需要钱呢?因此,远远地看到车队来了,这些和尚就迎了过来。

第49章

林母携了贾宝玉下了车,贾宝玉对那些和尚没兴趣,刚下车就探头往后看,结果却见黛玉三春都戴了帷帽,根本看不清面目,只能看到身形,不由有些泄气。

林母只当做不知道贾宝玉的想法,笑道:“非要过来,来了又坐不住,先到寺中拜一拜佛祖,回头叫下头的小子带你去玩!”

贾宝玉有些怏怏地答应了下来。

铁槛寺的和尚恭恭敬敬地引着林母一行人往正殿行去,住持亲自给林母递香,林母看着高高在上的佛祖,心中却是一声叹息,不管是什么人,叫她有了能够挽救林家的机会,无论神仙还是佛陀,她都感激不已,只是,她却是不可能放弃这份仇恨执念,如今看着上头慈眉善目的佛祖,林母还是跪下,端端正正地磕了几个头,又奉上了香火,心中默祷几句,这才起身。

贾宝玉也跟着磕了头上了香,他在这事上并不含糊,并没有任何轻慢的表现,接下来便是黛玉三春。

住持等着一行人都上了香,试探着问道:“老夫人可要解签?”

林母笑道:“生死有命,我一个老婆子,过了今日还不知道有没有明日的人,要解什么签作甚,至于老身这几个孙辈,还请住持劳烦一二!”

贾宝玉对这事很有兴趣,却是在边上说道:“林妹妹,你先来!”

林黛玉想了想,跟贾宝玉道了谢,也没有客气,便在佛前默祷几句,然后摇了摇签筒,落下一支签文来,自个看了一眼,然后便递给了住持,说道:“烦请大师解签!”

这住持做这事也是习惯了的,这会儿瞧了签文,脸上露出了笑意:“却是上签,女施主所求,定能称心如意!”

林黛玉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连忙谢道:“多谢大师!”

林黛玉开了个好头,宝玉又推让了一番,三春自然也是跟上了,抽的都是好签,最差也是中上,一个个也是心满意足。轮到贾宝玉,贾宝玉摇晃了一番签筒,最后落下了一支签文,却是一支中平签,不过还是被那住持编了不少好话糊弄了过去。

这也是正常的事情,铁槛寺这里的和尚并非什么大德高僧,不过就是贾家世代供奉而已,真正的高僧大德,也不会屈居贾家的家庙,知道林母今儿个带人过来,自然将那些下签都剔了出去,免得叫林母不快。这会儿心中还在气恼,怎么那小沙弥没有好好清理,竟是叫贾家这个凤凰蛋摇出了个中平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