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被林母这不是正经亲戚的话给噎了一下,自个娘家妹子,怎么就不是正经亲戚了,不过却是不好反驳,只有赔笑不止。

“如今我老婆子年纪大了,家里的事情都是你大嫂子管着,这事你跟她说一声便是!”林母说着,脸上便露出了倦容,王氏还想要争辩一下,却见林母已经摆出了显而易见的拒绝意味,只得悻悻地告退,想到居然要去求邢氏,就一阵不乐意,转念一想,管家的还有自个的大儿媳李纨呢,因此,出了门便直接说道:“去找你们珠大奶奶过来,就说我有事找她商量!”

李纨得了消息,就是一阵憋屈。对王氏这个婆婆,李纨是没多少尊敬之意的,甚至还有些隐秘的恨意,贾珠过世之后,王氏迁怒李纨,若不是李纨还有些手段,又生下了一个遗腹子贾兰,李纨几乎要被王氏磋磨死了。饶是如此,李纨也是被折腾得不轻。

之前王氏被拘着念经礼佛,李纨又得了管家的差事,很是松快了一阵子,这会儿林如海进京,贾政以此为借口找林母求情,王氏才被放了出来,不过还是要求她要时常捡些佛米佛豆,抄些经书出来,好送到铁槛寺,给贾家祈福。但是,王氏总算是每日里有了大半日的空闲出来,这下,李纨就又得恢复原本伺候婆婆的日子。

王氏经过之前那一番,半点也没有被佛法感化的迹象,反而愈发左性起来,看着木讷不吱声,折腾起来,却是很要命。

这会儿得了王氏的吩咐,李纨眼神就是一暗,可惜纵然她是守节的寡妇,面对婆婆,依旧是强势不起来的,因此,不得不往王氏那边而去。

王氏倒是没有再折腾李纨,只是理所当然地吩咐道:“薛家过几日就要到京中了,他们家老宅还没来得及修缮,因此,会在咱们家住上一段时日,我已经跟老太太说过了,将薛家安排到梨香院那便,你回头安排一下,选几个小丫头还有粗使的婆子过去打理,日后就叫她们在那里伺候了!”

李纨顿时就是一愣,找人暂时过去打理倒是没问题,但是日后就叫她们在梨香院伺候,这样的话,却是不能直接从各处抽调过去,却是得重新选人进府了,自然得增加一些开支,李纨倒是没什么,反正不是花的她的钱,可是邢氏却是个悭吝的性子,一直觉得自家是袭爵的人,因此,一向在这上头看得极严,若不是担心丢了体面,甚至要将原本选进来的人再裁掉几个,之前知道老太太叫人选了丫头婆子又给几个姑娘补上的时候,就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很是抱怨了几句,那还是自家人了,如今却是要选人去伺候薛家这样的外人,邢氏能同意那才怪了。

李纨只得硬着头皮问道:“太太,选人伺候容易,只是这月例该从何处出呢?”

王氏顿时眉头一竖:“咱们家什么样的门第,还缺了这点月钱吗?你如今管着府里,这点主都做不得,这事我就交给你了,回头若是有什么差池,可要给我个交代才是!”说着,直接厌烦地叫李纨走了。

李纨心里暗骂了一声,见王氏那副模样,最终还是告退了,心里却开始琢磨,这该怎么跟邢氏说了。

第65章

出乎预料的是,邢氏那边虽说很是抱怨了几句,不过最后还是松了口。

贾家很多下人私底下说,邢氏不是什么铁公鸡,根本就是个糖公鸡,不光是一毛不拔,还能黏下点油水出来。

毕竟,邢氏说是官家小姐,真正算起来,也是小门小户出身,对于外头的很多事情那是门清,下面的人想要糊弄她简直比登天还难,弄得一些原本作为惯例给下人的油水都没有了,私底下很是怨声载道。

李纨或许还在闺中的时候,还算是慷慨大方,但是自从贾珠没了,贾兰却被一家子无视之后,李纨就将钱财看得很紧,等闲不肯有半点支出,因此,对刑氏的举动还是很赞成的,虽说自个不肯做恶人,却也一直默记在心,将来自有用得着的时候。

这会儿见刑氏思忖一番之后,竟是轻而易举答应了下来,不由有些惊讶,只是却是猜不出缘由。

刑氏那边理由其实也很简单,薛家豪富,邢家也是南方人,早就是听说了的,薛家到时候住到贾家,自个这个当家的夫人,他们能没有任何表示?如此,那么一点月钱也就算不上什么了,至于等到薛家搬走之后,那些人是撵出去,还是安排到别处去,那就不在刑氏的考虑中了,她可不是什么体恤下人的人。

薛家来的那日,风和日丽,春意浓浓,林母纵然对薛家人并无任何好感,也不能真的无视他们,因此,虽说没有亲自出迎,还是叫下头安排着薛家从侧门进府。

薛家正经是二房的亲戚,贾赦可不耐烦招待,直接找了个借口,压根没有露面,而薛蟠,直接被引到了荣禧堂,由贾政招呼。

不说贾政被薛蟠的不学无术弄得会心一击,薛王氏和薛宝钗的出场,差不多却是没有半点可以指摘之处。

薛王氏因为丈夫已经过世,自然穿着上头不能过于鲜亮,薛家虽说是商家,却是皇商,因此并没有多少需要避讳之处,也是可以穿绸着缎的。薛王氏的打扮,看似低调,实际上却是不着痕迹地显露出了薛家的底气。薛宝钗更是光鲜,天水碧的八幅裙子,缂丝的衫子,外头披着一身二色金的斗篷,脖子上倒是没有金锁金项圈,却也戴着一串五彩七宝璎珞,莹白如玉的耳垂上悬着一对莹润的明珠,足有小指大小,在阳光下透着淡淡的粉色。头上戴着的同样是配套的珠花珠钗,珠子都是一般大小,做工精美,都是一等一的南珠。

薛宝钗虽说一路辛劳,又有些担惊受怕,但是她天生丰腴,这会儿虽说消瘦了一些,依旧显得肌肤微丰,明眸皓齿,格外明丽。

硬是赖着要跟过来的贾宝玉顿时就看呆了。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女孩子总是比男孩子在心理生理上发育得要快一些,薛宝钗本来年纪就大了两岁,如今虽说是豆蔻年华的时候,却已经显得颇有些韵味了。相比较而言,史湘云一方面容貌上头略微欠缺了一些,而且喜欢扮作小子模样,比起薛宝钗来,自然差了不少。

史湘云在一边看着,一开始还没有察觉,很快就发现了贾宝玉的眼神,顿时心里头就有些酸溜溜的,不过,薛宝钗初来乍到,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却是暗自拧了贾宝玉一下,贾宝玉吓了一跳,很快反应过来,又对着史湘云赔笑不已。

王氏那边刚刚跟薛王氏姐妹冲锋,很是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了一番,这会儿回过神来,就见到史湘云拧资格宝贝儿子的场面,顿时差点没当场发作,心中对史湘云更是看不顺眼了,再一看薛宝钗,更是觉得哪哪都好,只恨不得立刻跟妹妹将薛宝钗与贾宝玉的事情给定下来。

薛王氏跟王氏寒暄了一番,又与邢氏互相见了礼,以往跟王氏通信往来,薛王氏只听说说贾家这边老太太虽说还是老封君,但是家里的事情已经是王氏做主理事,大太太分明就是个摆设。如今一看,却见邢氏却是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倒是自个姐姐看着却比自个老了不少,看着眉眼间颇有些怨气郁气,顿时就知道,自个这个姐姐只怕也未必在贾家过得如何如意,心里头不由有些打鼓,是不是自个的决定做错了,就不该住到贾家来?

不过如今即便是后悔,也已经晚了,薛家在京城的宅子还没有修好,再好的宅子,若是没有住人,那么很快就会衰败下去,没多久就不堪入住了,虽说有留守的下人,但是一来留的人不多,照顾不来,二来,他们也只能守门看着库房而已,主子住的地方无非就是偶尔洒扫一番,却是不能自个住进去,因此,能照顾得自然也很有限。

何况,薛家对薛宝钗寄予厚望,毕竟,薛蟠是个不成器的,哪怕薛王氏心里安慰自己,儿子大了,成婚之后就懂事了云云,实际上心里也明白,薛蟠的性子早就定了,能不胡闹就要谢天谢地,烧香拜佛了,指望他能守住薛家的家业,发扬光大,可能性实在是没多少。

薛宝钗年纪还小的时候,薛家就下了大力气培养,为的就是希望薛宝钗能一飞冲天,薛宝钗自个也是如此,她如今想要进宫搏一个富贵,光靠着薛家的关系却是不行的,王子腾如今不在京中,王家虽说有势,却是鞭长莫及,可是贾家不同,听说贾家给家里的姑娘都请了教养嬷嬷,门第也颇为高贵,因此,薛宝钗想要顺利通过小选进宫,离不得贾家的帮忙。

薛王氏这会儿纠结非常,但是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依旧满脸笑容地与贾家诸人寒暄,这会儿便是问道:“老夫人可是方便,却是要拜见一番!”

邢氏得意地瞧了王氏一眼,这会儿直接就说道:“老太太早就听说你们过来,这会儿正在荣庆堂等着呢,还请薛太太与薛姑娘入内!”

王氏脸上神情简直可以说得上是狰狞了,她低着头,掩饰了脸上的神色,心中极为怨毒,既恨不给自己面子的刑氏,又恨不顶用的贾政,也恨林母,口口声声说着最疼贾政,结果到最后,却不肯叫贾政袭爵,以至于自己得低刑氏一头。

不过,很快王氏还是抬起头,含笑说道:“老太太早就说了,都是自家亲戚,早就盼着你们过来呢!一大早就在荣庆堂等着了!”

薛王氏笑道:“怎么敢劳烦老夫人久候,还请带路,这便去给老太太请安!”

荣庆堂那边,林母很快就见到了一行人,很快就与模糊的记忆对上了,这会儿安然坐在上首,受了薛家母女两人的礼,这才笑道:“可算是来了,这一路辛苦了!”

薛王氏笑道:“这一路上走走停停,到处查账,收拢了一下各处的生意,这才耽误了时间!”

这话说得,颇有些欲盖弥彰之嫌,贾家诸人都知道薛家一路耽搁的缘由,城府深的还好,不深的都低了低头,或是掏出帕子掩饰了一下自个的表情,薛王氏一瞧,顿时了然,不由有些尴尬,倒是薛宝钗却是一派安然。

林母只做不知,笑呵呵道:“听闻薛太太是想要送你家姑娘进京参选,可曾送了名录上去?”

薛王氏顿时舒了口气,陪笑道:“已经将名字报上去了,正等着上头的消息呢!”

不等林母说话,贾宝玉就先开口了:“姐姐花儿一样的人品相貌,怎么要去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在家与姐妹们一块儿玩乐不好吗?”

顿时,整个屋子都是寂静了下来,林母横了王氏一眼,王氏也不知道贾宝玉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来,也在怀疑是什么人跟他说这个呢,被林母这么一横,顿时也觉得委屈起来。

贾宝玉不明所以,接着说道:“大姐姐当初进去了,至今也不得回家,连点消息都没有,如何如今姐姐也要过去!”

不管怎么说,贾宝玉这番话并没有什么恶意,薛宝钗听了,看着贾宝玉的眼神也变得温和起来,她含笑说道:“咱们这样的人家,必定是要走这么一遭的,却是不由自主!”

贾宝玉顿时低了头,然后叹道:“这算什么规矩,不是折腾人吗?”

林母却是开口道:“这是祖宗家法,如何能变的!”然后又含笑看向了薛王氏薛宝钗母女,笑说道:“宝玉孩子心性,最是喜聚不喜散的,薛太太不要见怪!”

薛王氏怎么可能见怪,老实说,她一向溺爱儿女,也未必舍得让女儿进宫伺候人呢,因此这会儿笑道:“老太太言重了,宝玉一副和善心肠,我感念还来不及呢,哪里舍得见怪!”

林母笑道:“之前听说你们要过来,家里已经将梨香院收拾出来了,你们尽管住进去,若是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尽管开口,都是一家子亲戚,不必见外!”

薛王氏赶紧说道:“老太太一派慈心,我们一家子感激还来不及,哪里还会见外!”犹豫了一下,便说道:“至于咱们家在这边的一应花用,都由我家自出!”

王氏连忙说道:“既是自家亲戚,何必这般外道!”

那边邢氏正想答应下来,听到王氏这般说,顿时就是眉头一皱,正想要说王氏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就听薛王氏说道:“这怎么行,若是这般,我们可就不敢多留了,那样才是亲戚长处之道呢!”

林母笑道:“即是如此,那便听薛太太的便是!”

第66章

招待了薛家母女一番之后,林母表示自个倦了,要去午睡片刻,让薛家自便,薛王氏与薛宝钗都很是知趣地告退了,跟着王氏去了荣禧堂那边。至于行李什么的,自有下人去梨香院安置。

荣禧堂作为正房,自然是荣国府最好的院子,一路雕梁画栋,各处的下人也颇为严整规矩,这又叫薛王氏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等着到了王氏那边,薛王氏心里头还有些疑惑,王氏自然是不乐意在薛王氏面前丢脸的,命人上茶之后,才对薛王氏叹道:“妹妹今儿个过来,也该知道我如今的尴尬之处!”

薛王氏赶紧说道:“姐姐这话怎么说的,不说别的,这荣禧堂不还是姐姐在住吗?”

王氏脸上露出一些自矜来,又叹了口气,说道:“妹妹你之前没来,又怎么知道我的苦处!自之前贾敏那短命鬼没了之后,老太太对我愈发不如从前了!”

薛王氏也是心直口快,这会儿不由脱口而出:“难不成是姐姐那小姑子临终跟老太太说了什么?”

王氏顿时有些尴尬,含糊道:“这倒不是,却是我之前管家,出了一些纰漏!”说到这里,王氏又有些恼火起来,王熙凤那些事情不也是一样做了,怎么那老虔婆竟是帮着王熙凤将那些事情遮掩了过去,反而轮到自己,却是疾言厉色,不肯通融了,她倒是不相信,老太太自个当初做管家媳妇的时候,就没有拿着公中贴补自家的私房!

薛王氏忽然想起来之前的事情,毕竟,王氏偷卖了不少祭田祖产,却是跟薛王氏那边串通了做的,这会儿不由明白了,顿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会儿安慰道:“老太太一直叫姐姐你们住在荣禧堂,看着对宝玉也是极为看重的,可见,老太太心里头还是向着你们的!”

王氏之所以还能够骗自己坚持下去,也是基于这些,这会儿脸上神情也是松缓了一些,然后看向了薛宝钗,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宝丫头如今真是愈发出挑了,这满京城的闺秀,我也见得多了,真没几个比得上宝丫头的!”

薛王氏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些小得意,嘴上却是谦虚道:“我家宝钗哪里比得上公侯家的小姐!”言下之意便是,除了公侯家的小姐,薛宝钗也即是输在了出身上头罢了。

王氏含笑道:“这叫什么话,我看宝丫头好得很,我们家的几个都是比不上她的!”说着,想了想,说道:“我之前嫁妆里头还有一套红宝石的头面,我这个年纪,却是戴不得了,正好给宝丫头用!”说着便叫人捧了一个檀木的首饰匣子出来,塞给了薛宝钗。

薛宝钗连忙道谢:“多谢姨妈厚赐!”

“谢什么!”王氏笑道,“你是我嫡亲的外甥女,跟我自家闺女也没什么两样!”

说到这里,王氏脸上又露出了黯然之色,她叹道:“唉,我的元春进宫也好几年了,至今连个消息都没有,真是叫我这个做娘的,心里头惦记得慌!也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叫人欺负了!”说着,王氏又是流下泪来,拿着帕子就开始哽咽起来。

薛王氏连忙安慰道:“姐姐,没消息才是好消息呢,元春那般好命格,说不得哪天,元春就是贵人娘娘了!”

王氏又是哭道:“我倒是宁愿元春嫁个平常的人家,做个正头娘子呢,也好过这么多年母女多年不得见面,她在宫中苦熬辰光,我这心里头,真是苦啊!”

薛王氏又是安慰不止,薛宝钗也是跟着安慰起来。

王氏好半天才止了哭声,又唤了人打水净面,取了面脂用了,掩饰了脸上的痕迹,这才说道:“让你们见笑了,自从珠儿没了之后,我就剩下元春与宝玉了,宝玉还好,毕竟在府里头,老太太宠着惯着,除了他老子严厉一些,一向就没有不如意的时候!元春却是早早就入了宫,至今一直叫我放心不下!”

薛王氏赶紧说道:“为人父母的,可不都是这样嘛!妹妹我也是一般的心思,宝丫头还好,从小到大,就没让我多费过心,可是我那蟠儿,那真是个混世魔王,简直是前世修来的孽障,没一刻不叫我悬心的!”

王氏说道:“蟠哥儿年纪还小呢,等再大一点,自然也就懂事了!正好我家还有个家学,都是族人还有亲戚在里头读书,蟠哥儿也是咱们家正经的亲戚,回头叫他进家学念几天书,收一收性子也便好了!”

薛王氏喜道:“那真是太好了,我正愁着蟠儿到了京中,没几个认识的人,怕他又是到处胡混呢,如今叫他去念书,哪怕只是多认识几个字,也好过四处闯祸!”

薛王氏压根不指望薛蟠读书上进,薛家的家主要读书做什么呢,会看账本,知道做生意,也就足够了,让薛蟠去读书,无非是希望在薛蟠头上套个笼头,怕他到处胡闹得罪人罢了。

王氏笑道:“妹妹这话实在是过谦了,蟠儿哪里是那样的性子,回头蟠儿再娶个贤良的媳妇,回头妹妹就等着享福吧!”

“那就借姐姐的吉言了!”薛王氏也是笑起来。

姐妹两个又是说了一番话之后,王氏才说道:“妹妹你们远来辛苦,我也不多留你们了,你们先回梨香院休整一二,回头有空再来寻我说话便是!”

薛王氏当即应了下来,携着薛宝钗走了。

薛宝钗与薛王氏回了梨香院,薛蟠已经先回来了,薛蟠可是憋屈得不轻,贾政不管是真是假,那真是个道学先生,薛蟠生得粗壮,又不是那种憨厚的样子,反而显得傻大粗,贾政在那里随便问了几句话,就知道,薛蟠根本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只怕蒙学三百千都念不下来。又想到薛蟠搞出来的事情,贾政其实也不觉得打死人是个多大的事情,但是年纪这么小就这样,以后可不知道会如何了!

因此贾政与王氏夫妻两个也心有灵犀了一把,直接就跟薛蟠说,叫他回头去家学里头念书。

薛蟠提到什么读书,就觉得头疼,只是当着贾政的面,也不好反驳,毕竟,贾政是他姨父,若是换成旁人,只怕薛蟠碗大的拳头就要直接挥出去了。

饶是如此,薛蟠在贾政那里也过得很不自在,与贾政一块儿用了一顿饭,更是压根没吃饱,何况饭后又被贾政说教了一番,这会儿就着半温的茶水,胡乱往嘴里塞着点心,那点心是酥皮的,平常吃着都得小心一些,这会儿薛蟠胡乱往嘴里塞,顿时,渣子不停地掉了下来,显得格外狼狈。

薛王氏一瞧就心疼坏了,当即呵斥道:“人都死哪儿去了,怎地叫大爷就吃这个!”一说就看到香菱捧着托盘急匆匆走来,顿时就将火气撒在了香菱身上:“你怎么伺候的,没见着大爷饿着呢,不会光顾着自个吃了吧!”香菱一听就是吓了一跳,直接就低着头,差点没一下子跪了下来。

薛宝钗连忙说道:“妈,哥哥之前应该是跟姨父在一块儿用饭,香菱怎么知道哥哥竟是没吃饱呢!”薛宝钗深知薛蟠的德性,见薛蟠这样就知道,只怕薛蟠在贾政那里没讨到好处,一边说着,一边将正要请罪的香菱拉了起来。

薛王氏也反应过来,脸上挤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来,说道:“是我想差了,香菱,你先伺候大爷用一点点心垫垫肚子,这边再叫人拿了钱,去厨房叫几个菜过来!”然后又教训薛蟠,说道:“在你姨妈家里,怎地这般外道,都没能吃饱,回头岂不是叫人笑话!”

薛蟠心有余悸地擦了擦头上的汗,嘟囔道:“姨父实在是严厉得很,当着他的面,只顾着担心他考我了,哪里还有心思吃饭!”

薛王氏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阿弥陀佛,总算是有你怕的人了,之前你姨妈也说了,回头让你去贾家家学里头念书,省得你四处闲逛,又惹出什么事端来!”

薛蟠之前就被贾政说了一通,这会儿苦着脸答应了下来,心里却在琢磨着,回头如何逃了这件苦差,好出去玩耍。等进了贾家家学才知道,那些贾家的族人跟他其实是半斤八两,也没几个喜欢念书的,更是被那些族人刻意引诱,见识了更多东西,愈发往坏处走了。

薛家初来乍到,虽说梨香院也设了小厨房,不过,里头米面油盐倒是有,却是没有新鲜的鱼肉菜蔬,何况,这会儿下人们还在收拾整理东西呢,哪有空下厨做饭,他们对贾家也不熟,因此,直接拿了钱给原本拨到这里的那些粗使的丫头婆子,让她们去大厨房要一些饭菜过来。

为着薛蟠,薛王氏自然很是舍得,因此,给的赏钱很是不少,那几个丫头婆子得了赏钱,自然很是卖力,没多久就去大厨房提了一个满满当当的食盒过来,里头荤素俱全,羹汤皆有,又有一大碗绿莹莹的碧粳米饭,直接送了过来。

薛蟠在那边狼吞虎咽,薛王氏却是与薛宝钗一起,指挥着那些下人将行李安置妥当,又将原本准备好的,给贾家各房各人的表礼拿了出来,又按照之前看到的情况,酌情添减了一番。比如说邢氏,原本薛家那边以为就是个不得宠的大房夫人,哪知道如今正是她管家呢,还有李纨也是,因此,都往礼单里头添了几样,原本也没准备史湘云的份,如今也得按照三春的标准,给史湘云再添一份,再仔细斟酌了一番之后,才命人往各处送去。

薛家一贯做事仔细,便是庶出的贾环贾琮也没有漏下,也没少了贾政两个姨娘的份,给下人的赏钱也大方,因此,竟是刚进门,就得了不少人的夸赞。

第67章

薛家这边安定下来之后,薛王氏琢磨着之前王氏话里的未尽之意,便又去找王氏说话。

王氏也没有如何绕弯子,直接就说道:“妹妹,我也不拿你当外人,说什么客气话!之前宝玉说的话,你也是听到了的,我那元春进宫这么久,就是做着个女史,也不知道是好是歹!宝丫头我也看了,是个好孩子,我看妹妹你,对宝丫头也是千宠万宠的,怎么就舍得叫宝丫头进去伺候贵人呢?”

薛王氏叹道:“姐姐,我哪里舍得宝丫头去伺候人,她在家的时候,虽说说不上是吃金咽玉,但是,何曾吃过半点苦头!只是,我们家如今虽说还算是有些家业,蟠儿却是个不成器的,因此,也只能指望着宝丫头能够有个好前程,好歹提携一下蟠儿!”

王氏听了,心中就有了谱,又是说道:“想要在宫中有个前程谈何容易,妹妹,你瞧我家宝玉如何?”

薛王氏先是一愣,继而就是领悟了过来,谨慎地说道:“宝玉自然是个好孩子!”

王氏脸上露出了笑意,说道:“妹妹也是知道的,我家老太太对宝玉那是娇惯得很,之前就说了,日后要将这府里留给宝玉的,要不然,怎么就叫琏儿夫妻两个去外面任上了!日后宝玉得了家里的爵位,也委屈不了宝丫头!”

薛王氏顿时就心动了,犹豫了一下,便问道:“只是老太太那边?”

王氏赶紧说道:“这儿女婚事,从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老太太年纪大了,难免有些糊涂,妹妹你放心,回头我便跟我家老爷说了,然后将这事定下来!我最爱宝丫头的这性子,回头哪里还会亏待了她!”

薛王氏见王氏这般说,也是心中一喜,然后说道:“既是如此,那我就等姐姐的好消息了!”

薛王氏回去之后,就跟薛宝钗说了这事,然后说道:“虽说宝钗你这人品相貌都是顶尖的,偏生就输在了这出身上头,我一贯将你当做心肝一般,如何舍得叫你去宫中伺候人,你那元春表姐还是国公府的姑娘了,进宫也只好做个女史,之前尚且不能出头,往后只有更加艰难的,可见,进宫并非什么好主意!”

薛宝钗听着薛王氏这般说,虽说也觉得有些羞涩,不过还是说道:“姨妈真说了,日后是宝玉袭爵?”

薛王氏很是笃定地说道:“可不是嘛,之前你也瞧见了,老太太对宝玉是什么样的,你琏二表哥还是长子长孙呢,如今都避出去了,可见老太太的想法!宝玉那性子你也该看出来了,最是温柔不过,日后定然不会叫你吃苦受累的,你尽管等着享福吧!”

薛宝钗再有野心,再有见识,她接触到的世界也就是那么大,对于很多事情的了解也就是那般,被这么一说之后,顿时也是心中一动,然后又问道:“只是,那内务府那边?”

薛王氏笑道:“这算什么,回头报个病,或者是给上头打个招呼,走个过场也就没事了!”

薛宝钗虽说有着青云之志,但是自小娇生惯养的女孩子,家里也是众星捧月一般养大的,谁真的乐意娶伺候人呢?哪怕自觉以自个的人品相貌,进宫之后应该能有个好出路,但是,以她的身份,大概也就是给贵人做妾了,自然比不得做正头娘子舒心。

何况,贾家的富贵,她进门也就感觉出来了,虽说因为邢氏管家,家里的下人不像以前那样,三等的仆妇都是穿着绫罗的,但是穿戴也不算差,史氏留下来的好东西也多,不是自个的东西,林母也不心疼,常常倒腾着将库里的东西拿出来摆放,然后时不时地赏下去。

而王氏也不可能在自家妹妹面前露怯,虽说自己嫁妆缩水了不少,但是还是有些好东西的,自然也拿了出来摆放,如此,薛宝钗入目之处,虽说不至于寻常东西都能看出来历,但是从小跟着薛俭看账本的她,很快就能在心中粗略估计出那些摆设的价格。

何况,薛宝钗也不太明白爵位官职什么的,只觉得有爵位,那就是一等一的人家了,想着贾宝玉以后就能袭爵,日后自个怎么着也是可以凤冠霞帔的诰命夫人,何况,听说贾宝玉生来不凡,而且很是聪明,日后说不得能出将入相呢,这么一想,薛宝钗也就动了心。

林母自然不可能真的叫王氏和薛家如意了,不过面上林母却是当做什么都不知道,这边王氏和薛王氏在给薛宝钗和贾宝玉创造机会,经常在一块儿,弄得史湘云有的时候都是心中含酸,很是仗着自个心直口快,讥讽过薛宝钗几句,薛宝钗却是个心有城府的,很快连消带打,将话头给圆过去了,弄得史湘云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里头,空落落的,好不难受。

而林母这边的应对也很简单,她直接给薛宝钗介绍了一个据说是王府出来的教养嬷嬷,原本伺候过郡主的,只是郡主出嫁,她却是舍不得离开京城,因此便告了老出府。哪知道家里兄弟却是容不下,干脆又准备重操旧业了。

林母这边直接说了,似乎上头有风声,要给几位公主挑选侍读才人赞善,薛宝钗这般相貌才学,好好准备一番,希望还是很大的,在公主身边多待几年,又不跟伺候那些后妃一般,等到公主议亲的时候,便可以出宫了,身份上头也能提上一层,对将来有好处。

别说薛宝钗了,便是薛王氏舍不得女儿吃苦,也动心了,在公主身边伺候,而且不是寻常的宫女,而是有品级的女官,到时候接触到的自然是公主皇子一流,若是运气好,叫哪个皇子看上了,岂不是好?

因此,薛王氏很是欢天喜地地接受了林母的好意,将那个教养嬷嬷迎回了梨香院。

王氏知道之后,脸色就有些不好,薛王氏都说了不要自家女儿参选,而是直接将薛宝钗许给自家宝玉,结果林母不过是找了个不知道是真是假的教养嬷嬷,就叫她这妹妹改了心意,难不成还想要让自家宝玉做个备选?

哪怕薛王氏后来解释说,是担心林母瞧不上自家宝钗,宝玉如今年纪也小,不急着议亲,正好叫宝钗趁着这几年多长点见识,有个女官的身份,也配得上宝玉,也没叫王氏感觉好一些,都是姐妹,谁不知道谁呢?心里头却是打定了主意,非将这事给搅黄了不可。

不说王氏如何琢磨着想要捣鬼,薛宝钗很快就开始跟着教养嬷嬷学了起来。

那教养嬷嬷姓何,她被请来之前,也是得了林母叮嘱的,知道这位宝姑娘是有着大志向的,心中虽说瞧不上,不过面上却不会表现出来。的确,宫里头是有风声传出来,说是要给几位正当年纪的公主挑选侍读,充作才人赞善,但是问题是,这种事情都是有成例的,公主与皇子不同,不会牵扯到夺嫡之事,因此,许多官宦人家,也是乐意让家中身份不算高的女孩子送过去,好提一提身价,日后高嫁一等的。

薛宝钗在这些人里头,可以说是毫无竞争力,何况,做皇子的,即便是再不得宠,也是见惯了美人的,薛宝钗虽说美貌,却也没到绝色倾城的程度,哪个皇子甚至是宗室,会乐意顶着个好色的名头,去要一个姐妹身边的伴读,这不是开玩笑吗?

因此,入了梨香院之后,何嬷嬷对于薛宝钗也无非就是教她一些行止规矩,按照何嬷嬷的说法,说是伴读,实际上,她进宫还是要去伺候公主的,哪怕许多端茶倒水的事情,并不都要她去做,但是总要学会才好。另外就是,见到什么人,行什么礼,还有宫中各个品级的人的服色佩饰什么的。

给公主选伴读自然不能如同选宫女一般,年龄上卡得很紧,薛宝钗本来就差不多快到年纪上限了,因此,自然得抓紧时间,课程定得非常紧。

那何嬷嬷虽说不是有意折腾,但是薛宝钗还是辛苦非常,尤其,薛宝钗原本就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平常家里也未必多重视什么礼法,因此,光是各种礼节,就折腾得薛宝钗苦不堪言,几乎要花容憔悴,看得薛王氏心疼不已,薛宝钗却是硬凭着一股子心气坚持了下来。

何嬷嬷其实对薛宝钗并不看好,一般做公主伴读的,多半是一些差不多五品左右官员家的女儿或者是一些大家族旁支之女,也有的干脆就是一些大家出身的庶女,也就是她们,很多时候高不成低不就,因此需要提一提身价。

而薛宝钗身份低了点也就算了,偏生端庄太过,骨子里头却又少了一些矜持,而且太过精明,看着平和,实际上喜欢拿尖充大,若是她身份比较高,自然有的是人肯奉承她,问题是,她如今却是要去奉承别人的,哪个上位者希望下位者比自个更有范呢!薛宝钗这样的能讨喜才怪!

不过,何嬷嬷也没有多指点的意思,毕竟,薛宝钗看着会做人,骨子里头却是颇为自傲,对她这个教养嬷嬷看着尊重,实际上也是存着一些轻视之心的,她当年混过皇宫,出来之后给王府郡主做嬷嬷,见识的人多了,如何看不出薛宝钗的那点小心思,因此,自然也不会赋予真心,不过就是看着尽心而已,真正紧要的,却是不会跟薛宝钗说的。

第68章

薛宝钗每日里跟似乎永远看不到头的规矩奋斗的时候,自然没空跟贾宝玉联系感情了。

尤其,薛宝钗如今对贾宝玉未必有多少感情,无非就是拿贾宝玉当做一个备胎,人家如今心心念念的是天家的富贵,偶像是那位甄贵妃,贾宝玉如今还是一团孩子气呢,她如何会真的对贾宝玉有任何动心之处。

因此,贾宝玉跑过来找了薛宝钗几次,薛宝钗虽说也接待了几次,将人哄走了,何嬷嬷又在边上絮叨该学规矩了云云,贾宝玉又是大放了几次厥词,又说什么凡是嬷嬷都是不好的论调,气得何嬷嬷直瞪眼,回头薛王氏薛宝钗很是赔了几次罪,折腾几次之后,薛宝钗就尽量避开贾宝玉了。

而史湘云瞧着薛宝钗对贾宝玉这般敷衍,心中又是愤恨,又是得意,很快又想着法子将贾宝玉哄了回去。贾宝玉虽说有些犯贱的性子,觉得薛宝钗明明那般美貌,却一心想着进宫,实在是可惜了,只是,薛宝钗那边拦着不让他过去,贾宝玉也不是什么能持之以恒的人,时间久了,也就没太多兴趣了。

贾宝玉的兴趣来得快,一向也去得快,薛宝钗虽说是个美貌的大姐姐,但是大家也没说几句话,而且似乎言语也不甚相投,贾宝玉自然也就没了太多兴趣。

王氏心里头也对自家妹妹产生了恶感,哪怕薛王氏给出了看似合理的解释,但是在王氏看来,那就是薛王氏瞧不上自家儿子,心中更是生出了恨意。

王氏一开始的时候,对薛王氏自然是极为亲近的,毕竟一家子的姐妹,虽说并非同母所出,但是薛王氏却也是在嫡母膝下养大的,一向对她这个姐姐敬重有加,从来不会跟她争抢什么,一贯也是不如她的。

因此,王氏一开始,倒是真没有对薛王氏有什么坏心,想着让薛宝钗配给自家宝玉,也是打的亲上加亲的主意。没办法,王氏其实这辈子也过得挺苦逼,进门就在史氏的阴影下,虽说在别人眼里,她一直比长房的大嫂更得脸,张氏在的时候便是如此,邢氏更是如此。

但是,对于王氏来说,她真是各种不满意,史氏再偏心,也没能绕过贾赦,真的让贾政变成名正言顺的主人,她的几个孩子,刚出生没多久,就被抱到荣庆堂,在史氏膝下承欢,她只能在每日请安的时候过去跟儿女说几句话。等到后来,王熙凤刚进门,十几岁的丫头片子,史氏就绕过自己,叫王熙凤管家,虽说她将王熙凤那时候哄得团团转,但是权利在自己手上还是在别人手上,区别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