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贵妃以为两株皆要赏赐给自己,刚要推迟,便听到肖容道:“听说宝嫔身子自来便不好,这人参虽不能根治,到底能管些用处。这另外一颗,便给宝嫔吧。”

薛宝钗一直以来便是所有人表现的最温顺的了。自知太后不喜欢自己,平日里自然也不找嫌弃,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总要心里转上几次后,方才敢说出口,以免又被人抓了把柄。是以在听到肖容这话后,吃了一大惊,慌忙站了起来道:“蒙太后娘娘慈爱,嫔妾谢太后娘娘赏赐。”

肖容慈爱道:“你身子骨弱,哀家还指望着你日后能给皇儿开枝散叶呢,自然要多顾着些了。”

薛宝钗闻言,瞬间红了脸,低着头,小声道:“嫔妾谨记太后娘娘教诲。”

坐在薛宝钗对面的冯宝宜暗暗抓紧了帕子。

对于神武将军冯唐的回京,最乐见其成的,莫过于义忠王一党。

如今虽然兵权归于当今圣上执掌,但是冯唐乃是先帝钦点的神武将军,驻守边关多年,在朝中武将和军队中颇有声望。冯唐的回京对于如今几次三番收到打击的义忠王一党来说,莫过于及时雨。

冯唐归京的第一天,便先入宫述职,又递了折子,想要接自家女儿,也就是蓝翠宫的冯嫔娘娘出宫一聚。

皇帝朱笔一挥,大大的准字便赫然纸上。

冯宝宜端坐在铜镜前,穿着一件宝石蓝百褶丝织宫装,披着一件平绣盘花四合如意云肩。墨发披散在背后。

贴身宫女柳儿帮忙梳着发丝,手巧的将乌丝挽成一个朝云髻。看着梳妆台上的首饰盒,问道:“不知娘娘今儿个想戴什么首饰?”

冯宝宜明眸扫了一眼,见满盒子的朱钗玉环,又扫到一旁盖着的四四方方的雕凤锦盒。淡然道:“就戴昨儿个太后赏的镶红首饰吧。”

想到昨日在长乐宫,太后对那薛宝钗的态度的转变,冯宝宜心里又紧了几分。看来父兄的动作已经让太后不喜了。而那薛宝钗的后台,估摸着也开始迎合圣意了。下意识的抹了抹小腹。若是不得太后和皇上喜欢,日后这孩子还如何出人头地。

柳儿灵巧的帮着冯宝宜带好了整套的头面首饰,看着镜中明艳动人的美人,笑道:“主子可真美。”

冯宝宜抬起头来,看着镜中光彩照人的脸庞,叹道:“宫中最不缺的就是美人…”

一个青衣小太监匆匆忙忙的走了进来。行了个礼,规规矩矩的跪在地上。

冯宝宜头也未回的看着铜镜,冷声道:“昨儿个皇上去哪里了?”

小太监回道:“启禀娘娘,昨儿个皇上先是去了长乐宫给太后娘娘请安,又去了坤宁宫和皇后娘娘一道用了晚膳。待掌灯时分,便去了宝嫔娘娘宫里。”

“啪嗒”一声,妆台上的梳子掉在地上,断成了两截。

小太监吓得一个咯噔,低伏在地上不敢说话。

冯宝宜站起身子,眼中透着狠厉,“该说的,不该说的,你都清楚了。兄长那边,你也不许多言。”

小太监急忙应道,声音微微的颤抖,“奴才遵旨,奴才绝不透露半个字。”

“行了,退下吧。”

小太监如获大赦一般,站起身子打了个袖子便急匆匆的退了出去。

冯宝宜走至殿门口,看着乾清宫的方向。那个人是自己的夫君,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而自己父兄的动作,便影响着他对自己的态度。到底该如何是好?

柳儿收拾好梳妆台,整理好一应头面首饰。转身见自家主子站在殿门口看着外间发呆,忙走了过去,轻声道:“娘娘,时辰快到了,是否要去长乐宫先给太后娘娘请安。待会銮驾就要启程了。”

冯宝宜这才收回心神,似是做了什么决定一番,眼中神色坚定。对着柳儿道:“吩咐下去,启程吧。”

钟翠宫中的薛宝钗此时倒是一脸恣意。

看着桌上太后和皇帝的赏赐,脸上露出明艳的笑容。

看来这步棋自己果然没走错。如今舅父那边才露了心思,太后和皇上便开始转变了,昨天皇上…想到昨晚的事情,薛宝钗心里甜了甜。自己的夫君是世间最尊贵的男子,这个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莺儿小步走了进来,一脸喜色道:“娘娘,听说冯嫔娘娘今儿个脸色可不好。”

薛宝温婉的一笑,喝了口参汤,拿着帕子点了点朱唇,“太后娘娘不喜内宫之间互相打听,你日后莫要去打听这些事情了。”

莺儿忙道:“冯嫔那边的柳儿可没少使银子呢。”

“银子是人家的,人家爱怎么花便怎么花。咱们只好管好自己宫里便行了。对了,去把昨儿个舅母带进宫的那方玉枕拿来,太后这几日看似凤体欠佳,这玉枕有安神之功效。”

“诺。”莺儿听了吩咐,忙往内殿行去。

第五十一章

已经成为妃嫔的冯嫔娘娘回娘家省亲,本是件极为喜庆的事情。冯唐也早已安排了下人们早早的将将军府内外洒扫了一番,虽不如其他人家特意去修了园子,却显得更加亲近。不过此时神武将军府却并未如期待的那般喜乐融融。

神武将军府的后花园的暖阁中,父子女三人对立而坐。

冯唐一身灰色的武将常服,手上绑着紧紧的素带,已过中年的身体虽不再年轻,却仍然比一般人健壮许多。此时这位叱咤边疆的神武将军,面对自己幼女的质问,却显得苍白无力。

冯宝宜摸着泪,红肿着眼睛,看着圆桌对面的冯唐,声音越发哽咽起来,“爹爹,难道真要舍了女儿吗?便是不心疼女儿,总要顾忌您那未出世的外孙吧。若是当年母亲没有走的那般早,女儿如今也不会这般没人疼爱了。”

身后的冯紫英倒是满脸的郁气,“当初便让你不要进宫,如今又怨着我们没顾着你…”入目处却是冯宝宜充满委屈的眼神,冯紫英心里一软,声音柔和下来,“小妹,日后便是成事了,也万不会伤着你的。”

“哼…”冯宝宜冷哼一声,冷笑道:“哥哥倒是说的好话,到时候做主的可不是兄长和爹爹了。如今你们既是决定了要把女儿给舍了,女儿也无话可说,只希望日后你们二位能顾惜着这孩子还有一半冯家的血脉,能留他一条性命。”

冯唐紧紧的握着拳头,布满风霜的脸上已是满脸煞白。

这朝堂之争,自然不如自家儿子想的那般简单。日后若是老千岁上了位置,只怕还真没有这女儿和外孙一条活路了,至于自己…只怕也万不会有好下场。可是当日老圣人临终前的托付,自己可是指天对地的发过誓的,做人岂能无信,更何况还是自己的君主…

冯宝宜趁着抹泪的空挡,偷偷瞄了瞄冯唐,果见其面色有变,自是看出情况有了转机,只得再接再厉道:“你们一心一意的为着人家,可不知道人家是不是一心一意的信着你们。如今女儿都进宫了,老千岁哪里便没有半点怀疑?”

冯紫英站了起来,抬起穿着金靴的脚,一脚将椅子踢个粉碎。

“小妹,你如今倒是张口闭口的都是为了他人了,难不成要为兄和爹爹都背信弃义吗?这可是大不忠!”

不忠?冯宝宜心内冷笑。自己的哥哥有几斤几两,自己难道不知道?不就是想着日后能有从龙之功,届时能混个前程。只不过爹爹这边…倒是真有难度了。

想到这里,冯宝宜面容委屈,声音哽咽的喊道:“爹爹…”

冯唐静默不语。

冯紫英虽心里不平,却也不敢在自家父亲面前造次。至于冯宝宜,自是不会多言。

半响,冯唐终于站起身子,双后背在身后,叹了口气,背对着二人道:“为父自有决断。”

此时的冯唐心里却是乱如麻。

此次回京,其一是义忠王老千岁的密信。其二便是听说自家女儿有了身孕,心里亦是激动。这其三…便是边疆局势不稳。看来圣上已经有所察觉了,这些日子军里的将领们慢慢的换的换,又涌入了不少新兵,自己在军中的威信也大不如前了,如实长此以往,只怕自己剩余的利用价值也没了…

冯宝宜见冯唐深思之色,心里一喜。玉手摸了摸自己微微凸起的小腹。心思一转,眼睛也红了起来,“如今我的位份还不如那个商贾之家的薛宝钗,还不就是靠着她那舅父吗?兄长和父亲便真的忍心让女人屈居在一个商贾人家下面吗?”

王子腾?

冯唐眼中闪过寒芒。

冯紫英见冯唐面有异色,担心果真改了计划,一把站起身子,行至冯唐身前。面容急躁,一双剑眉紧紧蹙起。“爹爹,就算那王子腾背信弃义,爹爹乃是三军统帅,莫不是也要做那奸险小人?”

冯唐一双眼睛如鹰爪一般锋利起来。大喝一声:“住嘴。”

又见冯紫英面有不服之色,叹气道:“为父从未想过背弃上皇。英儿,日后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冯宝宜见状,紧紧的捏着绣帕。

看来,有必要亲自动手了…

对于冯宝宜此次出宫的成效,肖容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毕竟对于冯唐这种征战沙场的铁汉子来说,一般的私情还真的无法一下子动摇。冯宝宜的作用,也只能让他顾虑三分而已,而后面,必须要下一剂猛药。

王子腾和冯唐,无疑是朝廷最好的平衡点。如今王子腾已经拿出了自己的诚意,自己自然也要还一颗甜枣了。

想清楚这一点,肖容也就放下了心思。

晚膳之前,冯宝宜便回了宫,来给肖容请了安。又侧面的表示父兄对朝廷的忠心耿耿。

肖容自是一顿夸赞安抚,“你父亲历经两朝,乃是朝中大将。你兄长亦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宝宜,你有如此父兄,乃是你之幸也。”

冯宝宜拿着帕子半遮面,脸红到:“多谢太后娘娘,父兄若是知道太后娘娘如此夸赞他们,定是三叩九拜亦无法表其心。”

“呵呵呵,你这孩子,就是嘴甜。”

宫人们陆陆续续的上了晚膳。十几个绿衣宫装的宫女端着印花的瓷盘,鱼贯而入。

见肖容要用膳了,冯宝宜自是不敢再打扰,忙拜退。

肖容点了点头,笑道:“你也早些回去歇息吧。”

冯宝宜行了礼,旁边的贴身宫女柳儿忙上前扶着,主仆二人一同出了长乐殿。殿外天阶处朦胧的颜色,昏昏暗暗的。冯宝宜在这微微的光线下,看到了不远处慢慢醒来的轿撵。碧色的帘子遮住了里面的人,可是冯宝宜认出了轿子旁边的粉衣宫女。那是钟翠宫的莺儿,这轿撵中的人是谁,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轿子越来越近,终于到了长乐宫的宫门处。守门的宫人行了礼后,上前撩起了轿帘。一身金丝孔雀翎大袖宫服的薛宝钗从轿子中走了出来,即使天色暗淡,也掩盖不了那明艳的姿容。薛宝钗一下轿撵,便看到了长乐宫门内的冯宝宜,点头露出笑意。

冯宝宜冷笑了一下,慢慢走了过去,右手扶着腰身,凸显出自己的小腹。

两边的宫人们互相行了礼。

薛宝钗娴雅的笑了起来,头上的镂丝金花簪子微微闪着亮光。“冯嫔今日省亲,这么快便回来了?”

冯宝宜伸手抚了抚肚子,皮笑肉不笑道:“本宫出宫省亲,也是皇恩浩荡,自是要知道尺度。不像有些人,得寸进尺。”

薛宝钗面色不便,依旧一脸笑容,笑道:“想必冯嫔也累了,本宫便不扰你了,可不能让太后娘娘久等了。”

“宝嫔这是要去拜见太后娘娘?”冯宝宜捂着帕子笑了起来,”这可不巧了,太后娘娘可是在用膳了呢,只怕宝嫔娘娘要明日了。”

薛宝钗脸上笑的更加灿烂,抚了抚额上的碎发,“已经上膳了吗?那本宫便不能耽搁了,今日太后娘娘命人让本宫过来陪她一道用膳呢。”说完便对一旁的莺儿使了个眼色。莺儿立马会意的上前扶着薛宝钗。

主仆二人慢慢往长乐殿走去,后面跟着几个小宫女,端着给给肖容准备的礼物。

长乐宫门口,冯宝宜狠狠的撕碎了帕子,眼中露出狠厉之色,吓得一旁的柳儿瑟瑟一抖。“娘娘…天色不早了…”

冯宝宜回头看了眼灯火通明的长乐殿,心里暗暗紧了紧,随即道:“走吧。”

作者有话要说:大事终于忙的差不多了

第五十二章

夏日将至,皇后和贾妃即临盆,作为协理后宫的吴贵妃,自然忙的焦头烂额,连续几日的高压之下,竟是晕倒在了肖容的长乐宫,吓得肖容直接花容失色。宫里的宫人们自然又是一番手忙脚乱,直到御医宣布了喜讯后,所有人这才松了口气。

吴贵妃幽幽的醒来时,第一个看见的便是满面笑容的笑容。声音虚弱道:“太后…臣妾失礼了。”

肖容摇了摇头,笑道:“暖儿又要给哀家添孙儿了,哀家欢喜还来不及的。”伸手向后,接过崔嬷嬷手中的安胎药。

吴贵妃又惊又喜,美眸亮晶晶的,水润润的看着肖容,“太后,您的意思是…是?”

“傻孩子,御医说你已经有了一个月的身孕了。都怪哀家,让你这般操劳,你这才挨不住晕倒的。”说完又端着手中的药,坐到的床边。崔嬷嬷受意,立马上前将吴贵妃扶起来,将背后垫了个云纹青黄的软枕。

吴贵妃心里大喜,仿若梦中一般,生怕一醒来,这般的美梦便又没了。自己进宫已久,一直未曾有孕。本来有皇后娘娘在前,自是不急。只不过自从皇后娘娘有孕后,贾妃和冯嫔接连有孕,心里自然也急躁起来。后宫的女人唯一能依仗的,便是自己的亲骨肉了…想到这里,吴贵妃将嫩葱一般的手指放到嘴边,重重的咬了一口,待感觉到一阵尖锐的疼痛,方才满脸动容的看着肖容,“太后,臣妾好欢喜,好欢喜。”

肖容见状,心里也开始酸起来。这就是后宫女人的悲哀了,无乱是貌美,还是娘家地位高,若是没有孩子傍身,日后只怕难有一席之地了。

伸手拂过吴贵妃耳边的碎发,慈爱道:“哀家也欢喜。你从今日起便将后宫诸事放下吧,好好的养胎,日后给哀家添的白白胖胖的孙子。”

吴贵妃脸红的点点头,乖巧道:“臣妾省得。”想了想,又抬头道:“那后宫的事情交给谁来管理呢,如今皇后和贾妃都要临盆了,其余妃子资历不够,只怕…”

肖容笑道:“你啊,好生养着吧,哀家自有安排。”

“嗯。”吴贵妃闻言,也只得应下,不敢多言,以免太后会怀疑自己舍不得放权。如今对自己而言这腹中的胎儿才是最重要的。

吴贵妃有孕的消息传出,后宫便又开始暗潮汹涌起来。

如今后宫中一后二贵妃皆以有孕,这协理后宫的差事自然要落在其他人身上的,总不能让太后娘娘自己出来管吧。是以这后宫协理之职又被数双眼睛牢牢的盯住。

任她外面如何汹涌,肖容照样过着自己的安逸日子,时常去坤宁宫看看早已因肚子大而行动不便的皇后娘娘。

“哎呀,这孩子这般的脾气,日后也是个了不得的。”肖容伸手点了点皇后的肚子。

皇后啃着苹果,看着对面满脸纠结的皇帝,忍不住笑了起来。

皇帝见状,脸红了红,别扭道:“母后,您安安心心的坐着吧,这般蹲久了,对身子不好。”

肖容闻言,抬起来,眼睛斜睨了一下,道:“你是嫌弃哀家占了你的位置吧。”

“…”被说中心事的某人满脸尴尬。

早已母性大发的皇后娘娘,自是看不得自己的亲亲相公被为难,忙打着圆场道:“母后,您说这后宫的事情,交给谁最妥当呢。”

说到正事,肖容自是不敢马虎,站起身子,安安稳稳的坐在软榻上,理了理自己的衣角。笑道:“放心,如今哀家还能暂时管理几日,后面自有人来管的。”随即斜眼看了眼正满眼亮晶晶的盯着皇后肚子的皇帝,“皇上,你说那人何时会出现呢?”

咋然听到肖容喊自己,皇帝假装咳嗽了几声,正色道:“这几日王子腾倒是提起千石山剿匪之事,只不过之前因为雨雪未融,不方便用兵,只不过这几日不知道如何了?至于那冯唐,如今正称病在府上,前几日上了折子,说是想等病养好了,再回边疆。”

“哦…那就再等等吧。哀家这几日还抵得住。”肖容喝了口热茶,开始嗑着瓜子。

钟翠宫中,这几日里极为的宁静。

薛宝钗自从得了肖容的眼,日子过的越发的自在起来,美中不足的只有那平静的肚子。如今宫里的各宫娘娘都有了好消息,偏偏只有自己这钟翠宫如一潭死水一般,若不是有舅舅王子腾在后面支撑,只怕这日子也没有这般好过了。

莺儿端着热茶走了过来,给薛宝钗添了茶。

“莺儿,你说这协理后宫之事会交给谁?”

莺儿往周围扫了几眼,方才低头小声道:“娘娘,奴婢听说那冯嫔打着这个主意呢。”

“冯嫔?”薛宝钗摇了摇头,“她如今正有着身孕呢,怎有心思管这个?便是太后那边也是不允的。”

“听说冯嫔这几日去长乐宫那边挺勤的,她如今月子还未足,身上看着也精神足,以太后娘娘对她的心思,只怕便给了她呢。”

薛宝钗美眸一转,贝齿咬住红唇,终于下定了决心一般道:“莺儿,明日给太后那边递折子,便说想邀舅母进宫一叙。”

“是,娘娘。”

御书房中,忠顺美人掰着凝脂般的手指,边数边笑。

御案上的帝王抬头翻了个白眼,继续疾书。

美人的狐狸眼弯成了一条闪闪发光的线条,笑道:“皇兄,你说你这么多年都未曾有一男半女的,这一下子像是生根发芽似的,各个宫里都有了好事,哎…”

“啪嗒”笔杆子被摔在案上,“皇弟,你便不能有个正形吗?”皇帝的声音中已经带着微微的威胁之意。

忠顺美人似是受了惊吓一般,捂着嘴,摇了摇头。

皇帝终于满意的拾起笔,继续批阅奏折。微微低沉的声音问道:“那两个老家伙有什么动作了吗?”

忠顺美人这才放下手,露出一个狐狸般的笑容,顺了顺自己的宝蓝色的云纹大氅,笑道:“那两个老东西,都在等着对方动呢。”

皇帝冷笑道:“他们不动,朕便让他们动。如今江南那边也不太平,这边不能再耽搁了。朕派过去的人都没有回音,只怕那边的局势已经控制不住了。”

忠顺闻言,脸色肃然,眼中闪过寒意,连声音也透着几分寒冷,“老头子这招果然狠,当年故意留下这支余孽,如今牵制着我们。内有王子腾和冯唐,外有江南小朝廷,哼,算盘果然狠。”

皇帝叹了口气,眼中现出丝丝的疲惫之色。

“他的眼中,何曾当我们是他的儿子…”

若是顾念着哪怕一丁点骨肉之情,也万不会放任甄贵妃祸害宫中皇子,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母后腹中的孩子慢慢流逝。连这般无情的事情都作出来了,如今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皇弟,朕想让你去江南一趟,那边的势力,不能放任了。”

忠顺郑重的点了点头,道:“皇兄放心,臣弟必不辱使命。只不过…”话锋一转,笑道:“只不过,这回便赶不上看皇长子出世了。臣弟可盼着很久了。”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温暖,温润的脸上布满笑意,“朕,亦是期盼已久了。”

第五十三章

肖容近日因临近皇后产期了,心里更加期待起来,每日里待着最多的便是坤宁宫了。

近日春光明媚,肖容给黛玉放了一天假,领着黛玉去了坤宁宫看皇后。婆媳母女的聚在一起倒是热闹,让宫人将软榻搬到敞开的留阁中,又将四面的门窗打开,倒是敞亮。

皇后半靠在软榻上,抚着高高隆起的肚子,满脸的幸福之色。

“哎呀,这小乖孙终于要出来了,哀家可盼了九个多月了,这头发都白了几根了。”肖容边说着,便指了指自己黑漆漆的鬓发。